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临床观察论文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抽选我院2019年至2020年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抽选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选择中医治疗作为研究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可进行对比。
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期间采用中医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治疗周期长,复发率较高。
临床检查表现为胃黏膜颜色出现变化,腺体发生萎缩现象,胃黏膜上皮黏膜逐渐变薄等。
而这类疾病的诱发原因非常复杂,与自身免疫系统降低有关,与病菌,细菌感染有关,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都有关,因此致病因素非常复杂[1]。
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则会造成其他严重性胃部疾病,尤其胃癌最为严重。
以往医院采用西医治疗,虽然治疗效果明显,但不良反应较为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药物不耐受的现象。
为此,医院逐渐采用中医进行治疗,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在中医治疗中,认为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痛等范畴,是因为患者脾胃虚弱,饮食不调,胃黏膜损伤造成的,中医主要以活血益气,调理肠胃为主[2]。
本次研究将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抽选我院2019年至2020年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抽选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
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40.5±3.69)岁,其中轻度萎缩性胃炎10例患者,中度萎缩性胃炎12例,重度萎缩性胃炎8例;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53岁,平均年龄(42.5±3.88)岁,其中轻度萎缩性胃炎9例患者,中度萎缩性胃炎11例,重度萎缩性胃炎10例,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8例临床分析
党 参 1g 白术 lg 2, O ,蒲 公 英 2g 0 。水 煎 服 ,每 日- N ,分 两 次 -
服。
1 . 气虚 血瘀 型 2 .2 2 8例 ,症 见 胃 脘胀 满 、 撑 作 痛 , 痛 连 胁 、 攻 脘 暖气 频 频 、 得矢 气 则 舒 ,舌 苔 薄 白 ,脉 弦 。应 益 气 健 脾 ,活 血 通 络 。方 用 :太 子参 、黄 芩 、 白术 、 茯苓 、焦 三 仙 、丹 参 、枳 实 各 1g 5 ,半 枝连 、延 胡 索 各 3 g 0 ,广 木 香 、五 灵 脂 各 lg O ,甘
1. . 1脾 胃虚 寒 型 2 例 ,症 见 症 见 胃脘 隐 痛 ,食 后 加 重 ,喜 暖 2 5 喜 按 ,纳呆 ,神 疲 乏 力 ,便 溏 , 舌淡 苔薄 白 ,脉 沉 细 无 力 。应 益 气 温 中 。方 用 : 白芍 1 g 0 ,黄 芩 2 g 0 ,茯 苓 9 ,甘 草 1g g 0,
【] 1李鸿 燕-、 胡汤 为主 治疗 慢性 胃炎 8 ,柴 J 6例 临床 观察 [ _ 中医药,06 J 吉林 ] 20 ,
2 (0 : 6 1) 0 2 [】 2 中华 医 学会 消化 病 学分 会. 国慢 性 胃炎研 讨 会共 识意 见 [ . 全 J 中华消 化杂 ]
志,0 02 ()19 2 1 2 0 ,03:9 —0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疗效观察
主要依据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历史与现状
中医对CAG的认识
中医治疗CAG的方法
包括中药复方、针灸、推拿等。
认为本病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 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中医治疗CAG的疗效评估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与不足
数据处理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04
研究结果
患者一般情况与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一般情况
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男性45例, 女性35例,年龄范围在35-75岁之间,平均 年龄为55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 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 疗效观察》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研究结果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具 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 患者进行整体调理,达到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胃镜检查结果,将疗 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
80例患者的疗效分析
80例患者中,显效35例(43.75%),有效30例(37.5%),无效15例(18.75%),总有效率为81.25%。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院, 有2 ^ ) 例 为痊愈 , 2 6 例 为显 效 , 6 例 为有 效, 总有效 率为 9 6 %。结论 : 用中医 辨 证施 治慢性 萎缩性 胃炎, 效果显 著 , 副作 用 少 , 安全性 高,
患者 易接 受 。 关键 词 : 慢性 萎缩性 胃炎;辩证施 治;临床观 察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3 1 — 0 0 1 6 — 0 2 中图分 类号 : R 2 5 6 .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治 疗 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没有 明显 的发 病 时 间 和季 节 性 , 4 J D 岁 以 2 上成年男性发病较多 , 其 主 要症 状 为 食 欲 不增 、 食 量减 少 , 食 后 本组 5 4 例 慢 性 萎 缩性 胃炎经 辨 证 属 肝 胃气 滞 型 2 0例 , 除
、
人络 , 经 主气 , 络主 血 也 ……久 痛则 血 络 亦痹 。 ” 因 肾虚无 力推 动 行 为 医学科 学 , 2 0 0 3, 1 2 ( 3 ) : 2 7 3 — 2 7 5.
中 医药治 疗 慢性萎 缩 性 胃炎 的 临床 观 察
高 鸿 闫 平
摘要: 目的 : 探讨 中医辨证 施治慢性 萎缩性 胃炎 的临床 效果 。方 法 : 将我 院于 2 0 1 1 年1 月至 2 0 1 3 年 1 月收治 的 5 4 例慢 性 萎缩性 胃炎 , 用 中医健 睥温 胃、 和 胃、 益 胃辨证施 治。结果 : 5 4 例 中除 2 例 胃镜检 查 胃小弯有不 明 包块 , 转入上 级 医院治疗 , 其余 5 2 例 均在 治疗 两周后 出
1 பைடு நூலகம்
内蒙 古 中医药
组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 尸 > 0 . 0 5 ) ,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治 疗后 自身 前 血 行 , 气血 运 行不 畅 , 血流 迟缓 , 留而成 瘀 , 经久 不 已 , 舌 质黯 , 舌 后 对 照 有显 著 差 异 ( P < O . O 5 ) , 有统 计 学 差 异 , A组 与 B组 有 显 著 下 脉 络瘀 紫 、 迂 曲、 增粗 , 治 以益 气 活 血 祛瘀 , 常 配 以 益母 草 、 当 差异 ( 尸 < 0 . 0 5 ) 。B组 明显优 于 A组 。 归、 川芎、 川楝 子 、 香 附等 理血 之 品 。 在 B组患 者 治疗 时使 用 了 益母贴 , 且 取 穴 为关 元 , 关 元 位 于 下腹部 , 前 正 中线 , 脐 下 3寸 , 是任 脉与 足 三 阴经 交 会 穴 , 专治 月 经 调 、 崩漏 带 下 等 症 , 在 痛 经 治疗 方 面 有 特 效 , 根 据 两 组 比较 我 们清 楚 的看 到 内服加 外 敷 的独 特优 势 ,使 中医 药在 使 用 时 有 3 讨 论 了新 的方 向 , 在临床中 , 患 者 使 用时 依 从 性 也 较 好 , 会 在 外 敷 时 痛经 ( d y s me n o r r h e . a ) 是 一种 妇 女 常见 的症 状 , 在 中医 上来 说 感 到腹 部温 热 。 因此 , 对 益母 汤 和益 母 贴外 敷进 行 进 一 步研 究 和 属 于急 症 , 指 的是 在月 经 来 潮时 出现 小 腹部 痉 挛性 疼 痛 , 临床 常 开 发具 有 临床 意义 和科 学 价值 。 见症 状 为 腹 痛 、 下 腹 坠胀 、 腰 酸等 其 他 不 适 , 中医 范 畴为 “ 痛经 ” 参 考文 献 “ 经 行 腹痛 ” , 我 国 妇女 痛 经 发生 率 高达 6 8 . 2 %。[ 5 1 发 现初 潮 早 、 【 l 】 马 宝璋冲 医妇科 学p a ] . 7 版上 海: 上海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 2 0 0 6 : 9 5 . 经期 长者 痛 经 的程 度 较严 重 , 吸 烟者 持 续更 痛 , 且 发病 率 有上 升 f 2 ] 吴 燕痛  ̄[ M I L: 曹泽 毅. 中华 妇 产科 学【 M 1 . 第 二版 . 北京: 人 民卫 2 0 0 4 , 2 2 1 7 — 2 2 1 9 趋势旧 。严 重 者影 响 生 活和 工作 , 怎 样 使这 样 一个 影 响人 生活 的 生 出 版 社 , 疾 病 得 以缓 解 , 是 我们 的 一大 任务 。 祖 国 医学 里 记载 痛经 病 机为 【 3 】 乐 杰. 妇产 科 学 第六 版 【 M 】 .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4 , 3 4 7 气血运行不畅 , 气 虚 血瘀 , 内 阻 冲任 、 女 子包 , 不通 则 痛 , 临床 上 3 4 8 . ( 第 六版) 使 用 益母 汤但 常 因虚 致 实 如 气虚 、 湿阻、 瘀血等 , 而 且 多 见正 虚 『 4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卫生部 . 中药新 药 临床研 究指导 原 则【 M 1 . 北京: 9 9 3 : 2 6 3 — 2 6 6 。 瘀血 ,故应结合虚实寒热的轻重在补虚或通泄邪气 的基础上进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1 行治疗。 在 痛 经 的初 中期 , 可 见 并有 气滞 与 寒凝 。 因 肾气 虚弱 , 运 【 5 】 张洪, 朱 美玉 , 严冰 华 , 等. 1 5 8 5名 医学 专 业女 生 原发 性 痛 经 影 化不 及 。 导致 气 滞 , 外 感寒 凉致 瘀 血 而痛 经 , 在长 期 痛经 的后 , 在 响 因素调 查f J 1 . 中国校 医, 2 0 0 8 , 2 2 ( 3): 2 8 7 — 2 9 0. 肾虚 的基 础 上 多见 瘀 血 , 正如 《 类 证 治裁 》 所云 : “ 初 痛 在经 , 久 痛 【 6 1 于学文 , 金辉, 韩蓁 , 等. 少女原 发性 痛 经 影 响 因 素分 析 『 J 】 . 中国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
疗程均为3个月。
观察用药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6.5%。
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临床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此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男性更为多见[1]。
临床上以胃脘胀满、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为主要表现。
病理特点为胃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多瘀”之说,脾胃阴虚,因虚致瘀,是其病理的根本。
本病发病缓慢,病程长,西医治疗疗效不佳,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在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延缓、阻止及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防止癌变等方面效果显著。
笔者运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 年1 月~2010年6 月来我院就诊且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
其中,治疗组男39 例,女29例;年龄25~71 岁,平均46.5岁;病程最长19年,最短5个月,平均病程8.5年。
对照组男38 例,女30例;年龄26~72 岁,平均47.5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6个月,平均病程9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胃脘痛、胃脘胀、嗳气、纳差、泛恶、反胃等。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口服维酶素片治疗,1.6 g/次,每日3次。
治疗组根据健脾益气和养阴活血的中药原理,药方如下:党参、黄芪、茯苓各20 g、麦冬、白芍、蒲公英各15 g、鸡内金、半夏、川楝子、延胡索、桂枝各10 g、砂仁6 g、三七(冲服)2 g。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方法 62例经胃镜及病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以养胃汤、维酶素片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及病检,并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复查两组总有较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养胃汤中医药疗法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胃窦萎缩性胃炎与肠型胃癌关系较为肯定,因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西医无特效药物治疗,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是祖国医学的优势所在,笔者自2002~2004年采用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并与单纯用西药维酶素治疗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依据1982年10月重庆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制定的《慢性胃炎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方案)》[1]。
1.2 一般资料 62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2例,门诊25例,住院7例;男25例,女7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平均43.2岁;病程最长13.5年,最短1年,平均10.1年。
对照组30例,门诊22例,住院8例;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3岁,平均41.8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1.5年,平均10.2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临床表现将胃脘痞满、胃痛、嗳气、纳呆、嘈杂、泛酸、乏力、便溏、消瘦、贫血等主要临床表现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记为0、1、2、3分,治疗前后每例累计进行积分统计。
治疗组32例治前平均积分为(16.8±5.2)分;对照组30例为(17.5±5.1)分。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行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疗法中的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方进行治疗,并统计有效治疗的数据,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38例为显效,32例为有效,10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87.5%。
结论:中医疗法中的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辩证施治;益气养阴活血;疗效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其发病原因是由于胃黏膜发生了病理萎缩、变薄,使得胃部分分泌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从而引起发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1]。
中医理论的分析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脘痛,健脾补肾、益气活血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个方向。
近年来,我院对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采用中医疗法中的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方进行治疗,取得了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23~65岁,平均42.3岁。
经纤维胃镜、以及病理切片检查,确诊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痛、口干、嗳气、胃脘、痞满、乏力、纳呆、剑突下压痛等症状[2]。
80例患者病程,最短的为1.5年,最长的为13年,平均为8.9年。
胃镜及病理分级为,33例患者的胃为轻度萎缩,32例患者的胃为中度萎缩,15例患者的胃为重度萎缩。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符合此标准。
同时,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经胃镜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情得以确认。
胃镜检查提示,患者的胃黏膜均变薄,胃黏膜的颜色呈灰红色,或者灰白色,胃黏膜的血管暴露出来;实验室病理检查提示,患者的胃黏膜不但变薄,而且有慢性炎症存在,部分患者的腺体出现萎缩,23例患者伴有单纯肠化生的症状,11例患者伴有肠化生和非典型性增生的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53-01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面受到反复损害,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或者消失,黏膜肌层增厚的病理改变。
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
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一般认为与胆汁反流、生物因素、免疫因素、药物因素以及急性胃炎、口腔和鼻咽感染等因素有关。
上述因素可使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变色变薄、血管显露,消化功能减弱,胃蠕动功能失调,胃分泌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从而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少数患者可演变为胃癌。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从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胃镜检查确诊[2]。
男76例,女44例;年龄21~67岁,平均48.3岁;病程8~46个月,平均25.7个月。
肠上皮化增生轻度56例,中度41例,重度23例;腺体萎缩轻度84例,中度27例,重度9例。
所有患者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均为6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具体如下:hp阴性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100mg,3次/日;奥美拉唑20mg,2次/日,2周后停用胶体果胶铋。
hp阳性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l00mg,3次/日,2周后停用抗生素及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0.5mg+阿莫西林1g+奥美拉唑20mg消除hp,阿莫西林过敏患者替换为甲硝唑0.44mg,2次/日;患者有腹胀症状者加用多潘立酮10mg促进胃动力,3次/日。
治疗期间根据临床反馈,酌情调整用药剂量。
实验组加用中药治疗。
中药方剂:三七粉3g、炙甘草5g、吴茱萸5g、砂仁6g、黄连6g、沙参6g、当归10g、炒白术10g、佛手10g、黄芪15g、茯苓15g、党参20g、山药20g。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韩明【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观察组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患者31例,占91.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患者27例,占70.59%,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中医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Objective Inquire into a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hronic atrophying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sex stomach inflammation. Methods Select by examinations my hospital August, 2010 accept 68 chronics curing to atrophy a sex stomach inflammation sufferer to July, 2013 and random is divided into a matched control 34, the observation set is 34, the doctor associately cures and carries on analysis to two sets of sufferer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set use. Results Observation set treatment always effective sufferer's 31, have 91.18%, the matched control cures always effective sufferer's 27 and has 70.59%, the difference shows Zhao (P<0.05) . Conclusion Atrophy sex stomach inflammation to adopt a Chinese medicine benefit to the chronic the spirit live blood and Jian Pi to restore virility a treatment method to carry on a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 shows Zhao and badly respond the incidence rate is low, worth clinical further expansion use.【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2页(P76-77)【关键词】中医;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作者】韩明【作者单位】130500 九台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韩明【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论文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摘要] 萎缩性胃炎(cag)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其症状持续病程长,cag若伴有中重度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被认为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本文从辨证论治,固方加减,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没有统一参照标准,需加强中医药研究,开拓新的有效方药,中药剂型治疗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24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
本病与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工作节奏、饮食习惯及周围环境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其症状持续,病程长,cag若伴中重度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被认为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诊断主要依据胃镜直视下胃黏膜活检。
1 病因病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胃痞”等范畴。
临床以胃脘胀痛、食欲不振、泛酸嘈杂、食后作胀、平素乏力易倦、腹胀嗳气、舌红绛无苔、纳减。
此病多发于青壮年。
究其病因,于饮食失调情志不遂内伤久病体虚有关,多为平素饮酒,进食辛辣肥甘,暴饮暴食,或久服刺激性强的药物,均可致本病的发生。
cag患者常常有情志心理的变化,抑郁恼怒、情志不畅则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
长期饮食不节、体虚久病劳累可使中气受伐、气机不畅、脾胃虚损。
2 中医辩证分型及治疗2.1 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
李莉等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柴胡9g、白芍药12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陈皮6g、半夏12g、川黄连3g、郁金12g、枳壳15g、延胡索12g、丹参12g,伴食积者加焦山楂,焦神曲;伴阴虚见胃脘嘈杂口干加玉竹麦冬;伴冷酸加海螺蛸、白螺丝壳;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伴郁热胃脘灼热口苦苔黄者加连翘、蒲公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ppi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胃汤。
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ppi三联疗法,即: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2次/d,疗程为一周[3]。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胃汤。
配方组成:白芍25 g、蒲公英15 g、丹参20 g、党参15 g、乌贼骨20 g、柴胡10 g、枳实15 g、玄胡索10 g、白及20 g、黄连5 g、制半夏10 g、陈皮10 g。
水煎服,1剂/d,连服1周。
1.3 疗效判定[4]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胃镜示黏膜形态恢复或基本恢复,幽门螺杆菌试验阴性;显效: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胃镜所见萎缩变浅表、病变面积缩小,幽门螺杆菌试验阳性程度减轻2/3;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食欲好,精神好,幽门螺杆菌试验程度阳性改善1/3;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幽门螺杆菌试验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3 讨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所致,对于患者的机体有较大损害,同时也影响到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进行药物上的治疗,同时要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严禁生冷、辛辣食物,以免对脾胃形成刺激,不利于病情的康复[5]。
临床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及机制还没有一种可以根治的方法,其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所以治疗时要谨守病机,注意脏腑之间的联系,根据不同的病情对症治疗,以促进胃黏膜局部病变的好转。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67例临床观察
( 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北 枣 阳
4 4 1 2 0 0 )
【 摘要 】本文通过探讨慢性萎缩性 胃炎中医药治疗的方法及 临床疗效 ,进而得 出结论 :西 医杀菌、保护
胃粘膜 、促进 胃动 力,帮助消化、对症 治疗 ,结合 中医益 气养阴活血 中药方对慢 性萎 缩性 胃炎患者的 胃黏 膜 萎缩、炎性程度 、肠化生及非典型增生都起到很 好的 治疗作 用,使 患者 胃脘部痞 满、嗳 气吞 酸、纳呆等症状 有 了显著的改善。应 用中医的益气养阴活血 法治疗慢性萎缩性 胃炎疗效好 ,值得 临床推 广应用。
患者均 为本 院2 0 1 0 年8 月至2 0 1 2 年1 O 月 收 治 的 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患者共计 6 7 例 ,其 中男性 患者 2 8 例 ,女性 患者3 9 2 结 例 , 患者 的平 均 年 龄 为 4 6 岁 。患 者 的 平 均 病 程 为 1 0 . 5 年。
1 . 2 诊 断 标 准
果
患 者 治 疗 了4 个 疗 程 以后 ,4 3 例 患者 痊 愈 , 1 9 例 患 者 好 转,5 例 患 者 无 效 ,总 有 效 率 :9 2 . 5 4 %。
全部 患 者经 胃镜检 查 及病 理 组 织 学检 查 确认 。慢 性 3 讨 论 萎缩 性 胃炎患者 的临床表 现为 :腹胀 、嗳气等 消化 不 良症 慢性萎 缩性 胃炎在临床 中 比较常 见 ,从 中医角度 看 , 状 ,乏力 、贫血 等症状 。经 中医诊 断符合 《 中医病 症诊 断 引 起 慢 性 萎 缩 性 胃 炎 的 原 因 有 多 种 , 可 以 是 感 受 寒 湿 之 疗 效标准 》 ,并 且经过 胃镜检 查显示 :在镜 下看到 胃粘膜 变 薄 ,黏 膜的颜 色为灰 红色或 者是灰 白色 ,能看见 粘膜 下 邪,可 以是七情 内伤 或者饮 食不节 等造成 脾 胃功能受损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经胃镜和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运用汤剂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胃镜变化及病理情况比较。
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
结论: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92-01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粘膜变薄或腺体萎缩,甚或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近年来,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者33岁,最大者63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6年,平均3.5年,伴有肠上皮化生者 22例,伴有腺体不典型增生者5例,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同时伴见者5例,全部病例均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有关胃脘痛,胃痞的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患者有胃脘胀痛,嘈杂、嗳气、痞满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和病史。
经胃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进行病理确诊:患者胃粘膜苍白或花斑状粘膜萎缩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粘膜下血管透见,伴局灶增生和肠腺化生而表现为小结节状或粗糙颗粒状,表面缺少光泽,分泌物少。
1.3 治疗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基本方剂组成:党参次15g白术10g沙参15g麦冬15g当归10g丹参10g枳壳10g砂仁6g伴肠上皮化生加浙贝10g莪术10g白花蛇舌草15g伴腺体不典型增生加炮山甲10g生牡蛎20g贝母15g伴有十二指肠球部炎症或溃疡者加白及10g海螵蛸15g伴胆汁反流者加柴胡10g竹茹10g郁金的 10g伴胃粘膜脱垂者加升麻10g桔梗10g上述药物煎汁400ml分早晚各一次温服日一剂。
在服用本方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物,3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
中医药学论文: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浅谈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浅谈一、病因病机因CAG临床具有脘腹部疼痛、痞满不舒、触之无形等主症,多归于“胃痛”“痞满”范畴。
胃痛、痞满均首见于《内经》,并认为其病因有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为患等。
现代各医家依据其各自临床实践经验、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提出了他们不同的病因病机观点。
许波等[3]注重脾胃生理功能,认为饮食不节是CAG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除此之外,还与情志失调、感染幽门螺杆菌、药物损害等因素有关。
张金金等[4]认为CAG饮食不节,滋生湿热,耗伤胃阴,导致胃阴亏虚为发病之本,肝郁气滞为发病之标。
梁大铭等[5]指出感染外邪、饮食劳倦、情志不遂致脾胃功能受损,始为气机郁滞,继则气机逆乱,化火伤阴,致瘀动血。
桂壮等[6]强调脾虚是致病基础,气机不降、肝胃不和是致病的关键因素。
李昆阳等[7]则认为饮食劳倦,情志失调等致气、痰、湿、食、瘀等病理产物郁滞,多属实证,病久脾胃受损,更易受邪,形成虚实夹杂证。
概而言之,感受外邪、药食不当、七情所伤是慢性CAG的主要致病因素,多种因素日久致胃体阴虚、脉络瘀阻而发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
二、临床治疗经验1传统辨证论治因对病因病机见解不同及临床资料、分型依据不同,各医家提出了繁多的证候分型,部分医家还自拟了很多疗效确切的经验方。
冯文亮等[8]认为CAG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一方面引起气血生化乏源,另一方面形成湿热血瘀等病理产物,这些结果又加重了脾胃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群,分为肝胃气滞、脾胃瘀血、脾胃虚弱等证型,分别以香苏散合柴胡疏肝散、丹参饮合失笑散、百合乌药汤合香苏散为主方加减治疗。
祁向争等[9]临证中发现很多CAG患者缺乏相应症状,依据是否有临床症状,他独树一帜的分为有病无证和病证俱全两类,有病无证者因缺乏四诊资料,运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作为基础方加减调理脾胃,对病证俱全者用五磨饮子合丹参饮加减和胃降逆、理气活血,并配合药物加减扶正祛邪。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常见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病后。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通过对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中药在预防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药;慢性萎缩性胃炎;实验研究;预防;治疗1. 引言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常见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病后,其临床表现多样,如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
疗程均为3个月。
观察用药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6.5%。
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
的消化系统疾病。
此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男性更为多见[1]。
临床上以胃脘胀满、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为主要表现。
病理特点为胃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多瘀”之说,脾胃阴虚,因虚致瘀,是其病理的根本。
本病发病缓慢,病程长,西医治疗疗效不佳,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在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延缓、阻止及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防止癌变等方面效果显著。
笔者运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 年 1 月 ~2010年 6 月来我院就诊且确诊为慢性萎缩性
胃炎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
其中,治
疗组男 39 例,女29例;年龄 25~71 岁,平均46.5岁;病程最长19年,最短5个月,平均病程8.5年。
对照组男 38 例,女30例;年龄 26~72 岁,平均47.5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6个月,平均病程9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胃脘痛、胃脘胀、嗳气、纳差、泛恶、反胃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口服维酶素片治疗,1.6 g/次,每日3次。
治疗组根据健脾益气和养阴活血的中药原理,药方如下:党参、黄芪、茯苓各20 g、麦冬、白芍、蒲公英各15 g、鸡内金、半夏、川楝子、延胡索、桂枝各10 g、砂仁6 g、三七(冲服)2 g。
患者胃阴不足者,加麦冬,石斛;脾肾阳虚者,加补骨脂;若血瘀甚者,加蒲黄,五灵脂;脾胃阳虚者,加肉桂;胃院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木香;脘腹胀满属痰湿者,加厚朴花,苍术;湿热盛加砂仁(后下),藿香;病程长,久耗正气者太子参改为红参(炖服)。
此方药加水500ml,水煎成300 ml,每次服用150 ml,每日2次。
两组均已3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胃镜及病理复查。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示胃粘膜形态基本恢复;病理检查示胃粘膜萎缩性改变基本消失,或仅有浅表性炎症改变。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示胃粘膜灰白区基本消失,呈红白相间以红象为主;病理检查示胃粘膜萎缩从重度转为中度或从中度转为轻
度。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胃镜示胃粘膜灰白区范围缩小,蓝色血管透见影象;病理检查示萎缩病变范围缩小。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示胃粘膜萎缩未减轻或加重;病理检查示固有膜腺体萎缩程度和范围均无变化或加重[2]。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等范畴。
临床多表现为长期反复性胃脘痞胀、隐痛灼热、纳差等。
从临床看多为脾胃气阴亏虚,因病程久,多合并气滞血瘀,入血入络之象。
故治以健脾养阴、活血化瘀并进。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则安”。
脾为阴土、湿土,性柔缓,宜温宜燥。
胃为燥土、阳土,性刚燥,喜柔喜润。
脾得阳和之药则健行,胃受阴柔之品而易行,脾气易伤而胃阴易亏。
临症时抓住胃阴不足,肝胃郁热,湿热内蕴,气滞血瘀几个方面,以凉润通降为总的治疗原则,具体采用滋养胃阴,清热化湿,和胃降逆,理气活血这一基本治疗原则,贯穿于本病的治疗始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与胃黏膜屏障破坏,胃
黏膜血供减少相关。
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健脾益气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固胃黏膜屏障,行气活血药具有改善胃黏膜血供作用[3,4]。
临床治疗当中,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引起足够的重视,治疗不当、或者治疗不及时,皆有可能演变为胃癌。
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要对其病因病理的复杂有足够的认识,及时恰当地、有兼顾性地采取药物治疗,对药方内的部分中药进行适当地调整,采取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辩证治疗方法,同时定期进行检查,防止癌变的发生[5]。
参考文献
[1]刘启泉,刘晓明,刘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河北中医,2004,24(7):557.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
25(2):172-175.
[3]卜积康,张子理,赵健雄.中医药辨证论治慢性胃炎动物的超微结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5,3(4):219-223.
[4]易崇勤,叶百宽,金敬善,等.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胃黏膜细胞酶学、组织化学及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6):31-34.
[5]张克江,徐少勇.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