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体系预算控制工作程序 - 制度大全
成本管理制度(精选7篇)
成本管理制度(精选7篇)成本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含义 管理制度是组织、机构、单位管理的⼯具,对⼀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
它是实施⼀定的管理⾏为的依据,是社会再⽣产过程顺利进⾏的保证。
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管理效率。
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没有规矩不成⽅圆,没有制度管理就没有约束。
在实际的管理当中我们发现,当团队在⼗个⼈左右的时候,靠的是管理者的⼈格魅⼒,只要有⼀个有能⼒、有魅⼒的领导者就可以玩的风⽣⽔起。
但是当团队到⼏⼗个⼈、上百⼈的时候,靠的就是制度管理,只有制度完善才能更好的约束⼈的⾏为,规范⼈的⾏为,才能管理规范。
成本管理制度(精选7篇) 在社会⼀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起到的作⽤越来越⼤,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动的⼀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表彰着⼀个社会的秩序。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成本管理制度(精选7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成本管理制度1 第⼀章、总则 第⼀条、为加强公司成本费⽤管理,降低成本费⽤⽔平,提⾼经济效益,促进公司管理⽔平不断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及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条、本制度所称“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和其他直接费⽤。
本制度所称“费⽤”是指公司在⽇常活动中发⽣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关的、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公司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和成本的界限。
期间费⽤应当直接计⼊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所⽣产产品、提供劳务的成本。
第三条、本制度适⽤于公司各相关单位。
第⼆章、成本费⽤控制的⽬标和原则 第四条、根据成本费⽤的特点和经济管理对成本费⽤的要求,成本费⽤的控制应达到以下⽬标: (⼀)保证成本费⽤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 (⼆)保证成本费⽤业务合规合法; (三)保证⽣产费⽤计价、产品成本计算准确; (四)保证在产品安全、完整。
生产成本管理流程:预算、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
班组成本的管理流程 1 生产成本预算管理生产成本预算是按照预算期的生产和经营情况所编制的预定成本,它属于一种预计或未来成本。
确定生产成本预算应以企业预算期内的销售和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产品生产和经营的直接材料成本预算、直接人力成本预算和制造费用。
(1)生产成本预算编制的原则企业为合理配置本企业财务资源,在编制预算前,首先由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发展要求,明确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制订预算编制原则。
预算编制原则如图1-10所示。
图1-10 生产成本预算编制的原则(2)生产成本的预算编制分工财务部负责组织整个企业生产成本预算的编制。
与生产成本有关的各专业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生产相关成本的预算编制。
班组长需配合班组长做好本车间的生产成本预算工作。
(2)生产成本预算编制的方法生产成本预算编制的方法包括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以及概率预算,各种预算的编制方法如表1-1所示。
生产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序号方法 方法说明 1 固定预算 编制预算的过程中,不考虑预算期内企业生产经营保证预算的严肃性 以增利减亏为原则 企业盈利要增利、企业亏损要减亏、生产成本费用要节约,即以增利减亏为原则进编制要求对预算的严肃性负责,确保预算编制在“资料收集—审查汇总—预算调整—结果确认”全过程中做到“全面、准确、有序、合理、合规”确定成本费用控制重点针对企业以往生产成本费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预算年度的控制要求发生的变化,适用于业务水平比较稳定的企业2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是按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业务量水平编制的预算其编制公式为:弹性生产成本预算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水平+固定成本额3滚动预算 每个季度末,编制后四个季度的预算,使预算执行永远处在预算期的第一个季度滚动预算对头一个季度的预算按照月份进编制,对以后三个季度的预算按照季度进行编制4零基预算指在不考虑以前的成本费用项目和成本费用发生额,一切从零开始编制预算,零件预算的编制步骤如下所示 讨论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生产成本费用项目和生产成本费用金额将生产成本费用项目划分为必须足额支付的成本费用项目和可以增减支付的成本费用项目对每个可以增减支付生产的成本费用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按照成本效益率大小排队将资金首先分配给必须足额支付的成本费用项目,然后将剩余资金在可以增减的成本费用项目之间按照成本效益大小进行分配5概率预算◎估计生产成本预算发生变化的概率,以判断和估算影响生产成本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趋势、范围和结果,然后进行调整,计算出期望生产成本值(3)生产成本预算的编制生产各相关部门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在每年11月份,向财务部提供下一年度及每月的生产成本预算资料,财务部于每年12月份编制下一年度生产成本预算,经总经理审查后,于12月底上报董事长,经批准后贯彻执行。
成本管理制度的内容
成本管理制度的内容一、引言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成本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成本管理制度的概念、目的、原则,以及具体的执行步骤和考核机制。
希望通过本文的讲解,可以为企业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二、成本管理制度的概念成本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全面控制成本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包括了成本的核算、管理、控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
它主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项成本进行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标。
成本管理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成本核算体系:建立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等的核算方法和规则。
2. 成本预算体系:制定成本预算的标准,包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财务成本等的预算标准。
3. 成本控制体系:建立成本控制的相关措施和程序,包括成本控制的目标、责任区划、控制方法等。
4. 成本分析体系:进行成本分析和比较,形成成本数据的经验总结和分析报告,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5. 成本考核体系:建立成本考核的标准和程序,对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激励和约束企业内部各项成本的执行。
三、成本管理制度的目的建立成本管理制度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成本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成本最小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成本管理,控制和降低各项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3. 改善决策制定: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和分析报告,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4. 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5. 加强内部管控:加强对各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防范成本支出过度、浪费和滥用的风险。
四、成本管理制度的原则建立和执行成本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管理科学原则:制度应基于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理论,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实现科学管理。
成本控制制度管理办法(5篇)
成本控制制度管理办法第二部分成本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办法1、目的。
建立全面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规范和指导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实施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增强成本控制力度,降低成本费用,提高项目利润效益。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属的各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
3、职责:3.1成本控制部:3.2、采购部。
负责与项目相关的招标、采购、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各类供应商的管理工作。
3.3、财务部。
负责工程、采购中各项款项的审批、支付,负责提供相关科目目标成本的测算、计划、核算。
3.4、工程部。
负责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确认,监督施工现场对施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实施,负责各合作单位形象进度的确认。
3.5、主管副总。
负责相关文件的审核、批复、签发。
4、管理办法:4.1、建立全面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为实现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明确各部门的成本责任和职责,应建立全面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支持文件: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制度)4.2、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控制(支持文件:①、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投资决策控制程序;②、目标成本科目分类及说明;③、目标成本编制作业指引)4.2.2、项目设计阶段:1)、对入围的设计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及经济指标分析,编制《设计方案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表》,便于最佳方案的确定。
2)、在设计方案确定后____个工作日内对目标成本科目进行细化和修订,明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尽可能地实行合理的限额设计,并以合同形式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
3)、加强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的会审工作,充分考虑使用功能、施工可行性、工程造价的经济性,减少因设计变更造成的造价失控。
4)、在施工图完成后____个工作日内(视具体情况调整时间)完成施工图预算,提高目标成本中建安成本的精准度,及时调整项目目标成本。
编制《材料、设备汇总明细表》,展开市场价格及产品性能调查,合理分配材料及设备的供货方式,明确材料及设备的目标成本。
1)、深入分析现行的计价定额、政策法规,提供准确的取费系数。
成本内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内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制度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有效的成本内控管理制度,以帮助事业单位进行成本管理。
该制度将侧重于提高成本管理的透明度、规范性和效率性,以确保合理的资源利用和财务健康。
目标和原则- 目标:建立透明且高效的成本管理体系,保证成本的合理性和控制性。
- 原则:依法合规、客观公正、科学决策、有效控制。
内控要求制度建设- 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制定成本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流程和职责分工,确保各项成本管理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 信息系统支持: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成本数据的采集、记录、分析和报告的自动化和电子化。
成本核算- 明确成本分类: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明确各项成本的分类标准,确保成本的准确归集和核算。
- 成本核算方法:采用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如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等,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成本核算周期:按照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确定成本核算周期,及时获取成本信息并进行核算。
成本控制- 预算管理:制定成本预算,确保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预防和控制成本过度。
- 成本控制措施:采取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如成本约束、成本分析、成本效益评估等,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 成本监督检查:建立成本内部监督机制,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成本报告- 成本报告制度:制定成本报告的内容、格式和发布要求,确保成本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报告接收和分析: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及时接收和分析成本报告,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改进。
实施和监督- 计划实施:明确实施该成本内控管理制度的计划和进度,确保各项措施的有序推进。
- 监督评估:建立评估机制,对成本内控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 专业培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成本管理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意识。
以上为成本内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和财务健康。
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制度1. 引言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控制和管理成本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旨在提高企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介绍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实施步骤。
2. 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的概念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需求,制定出一套能够有效控制和管理成本的规章制度和流程。
它包括了成本核算、成本预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 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3.1 提高企业效益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成本控制管理制度能够匡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2 优化企业经营决策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使得企业对成本分析更加准确,能够准确评估不同产品的盈利能力和成本结构,从而优化企业的经营决策。
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企业能够合理制定定价策略,选择合适的市场定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3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对企业的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控。
这将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整体向着更高效、更有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4. 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4.1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的基础,它涉及到对企业各项成本的准确计算和记录。
企业需要建立规范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体系,对各项成本进行逐笔分析,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等。
通过成本核算,企业能够准确了解自身成本结构,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
4.2 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成本进行合理安排和控制的预测和计划。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特点和企业战略目标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成本预算计划。
成本预算能够匡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控制成本增长,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3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指对成本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动原因。
质量成本管理:管理制度、核算办法、预算流程、控制流程
2.财务部负责统计核算在财务部列支的各项质量成本费用。会计人员在日常编制会计凭证时,应按照质量成本核算的要求,将有关质量成本的支出内容和金额单独列出,并记入“质量成本核算台账”。
3.生产部和品管部负责统计核算减产损失、降级损失等不在财务账上直接反映的各项质量成本费用,并记入“质量成本核算台账”。
2.参与制定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提出质量成本核算程序
3.参与确定质量核算项目
4.组织有关人员收集、核算质量成本数据,并进行汇总统计、核算
5.编制并提供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核算及经济分析所需的报表
6.组织质量成本经济分析,定期向领导和品管部提供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和有关资料
其它相关部门
1.执行本部门质量成本计划,提出措施
第13条采取质量改进措施
品管部根据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提供的情况,明确质量成本改进项目和改进措施,制定质量成本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品管部对质量成本改进工作进行跟踪和管理,确保其有效性。
第5章附则
第14条本制度由总经办负责制定和解释。
第15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3.每月根据要求提供本部门的有关质量成本数据,定期上报财务部
4.协调质量成本管理活动,对有争议的质量成本责任作出仲裁
5.负责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工作,定期向领导提供质量成本报告
6.根据质量成本综合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成本改进措施及改进计划,送有关责任部门实施
财务部
1.根据品管部提供的质量成本计划草案,编制质量成本计划
第3章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
第8条收集质量成本数据
预算管理制度
山西兰花焦煤有限公司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及经济效益,搞好经营成本管理,根据股份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全面预算管理是指资金支出、费用使用、成本控制、生产任务完成及全方位事前控制的预算管理体系,是公司发展战略的保障和支持系统。
主要内容包括:预算管理组织机构、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调整、预算考核等。
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实行以预算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资金有序、高效运转,实现成本最低化和效益最大化,完成预算期内既定目标,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条全面预算管理按照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权限进行,并遵循以下原则:(一)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围绕经营目标实施。
(二)以财务控制为基本手段,力求积极稳健,加强风险控制。
(三)全面预算,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全过程控制。
(四)统筹安排,科学合理,效益优先,综合平衡。
(五)细化考核,有效监督,权责对等,激励约束并重。
第四条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预算控制体系。
“统一管理”是指公司对子公司年度预算统一审核、制定并考核。
“分级负责”是指各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年度目标指标的逐级分解、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考核等。
按预算期限划分,预算管理可分为年度预算和月度预算。
第二章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预算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主任:董事长副主任:总经理委员:副总级领导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第六条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审查各单位预算草案;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审议目标指标;依据总公司要求调整各单位预算,确定工作目标。
企管部主要职责: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组织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上报及分解总公司下达的目标指标;落实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有关决定;跟踪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督促各单位完成预算指标。
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前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预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因此,建立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支出,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本预算的定义成本预算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规划和确定的成本支出计划。
通过成本预算,企业可以在事先规定的条件下,按照预定的计划,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和利润水平。
成本预算管理制度的目的1.获得全面了解和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2.通过成本预算计划,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及分配经营资源。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避免因成本控制不当而产生的浪费和缺陷。
成本预算管理制度的内容1. 明确预算期限为了更好地管理成本,企业必须设定合理的预算期限。
预算期限一般为一年或更长,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
2. 制定计划和预算指标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方法,例如历史数据、市场走势和经验数据,制定适当的成本预算计划和相关指标。
根据这些数据,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规划成本支出,以实现最佳效益。
3. 审查和分析成本预算计划企业应该对成本预算计划进行审查和分析,以确保计划的科学合理性。
这涉及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经济状况和行业标准等。
4. 实施成本预算计划计划好的成本预算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这也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员工培训、控制成本支出、执行预算指标等。
5. 监控和管理成本预算计划在实施成本预算计划期间,企业应该不断监控和管理成本支出和预算指标。
如果出现偏差,企业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进一步的财务损失。
6. 评估成本预算计划的实施情况企业在实施成本预算计划之后,应该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以期发现偏差并改进管理方式。
评估包括成本指标的实现情况、成本支出偏差、成本管理效率等。
成本预算管理的注意事项1.确定成本预算计划时,必须充分了解市场的供求情况,以及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
2.永远不要将企业的成本预算计划作为唯一的经济指标,而必须考虑其他因素,如质量控制和市场推广。
工程成本管理流程及制度
工程成本管理流程及制度
一、预算编制阶段
工程成本管理的首步是预算编制。
此阶段需根据工程设计文件、相关法规标准以及市场行情,对工程量进行准确测算,并据此编制初步的成本预算。
预算应包括直接费用(如材料费、人工费等)和间接费用(如管理费、利润等),同时预留适当的风险费用。
二、成本控制阶段
随着项目的启动,成本控制成为核心任务。
此阶段的关键在于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机制,确保各项开支不超出预算。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定期审查工程进度与成本支出情况;
- 对大宗材料采购实行招投标制度,确保价格合理;
-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避免返工等导致的额外成本;
- 及时调整预算,应对不可预见的变化。
三、结算审核阶段
项目完成后,进入结算审核阶段。
此阶段需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对,并与预算对比分析。
所有费用支出都应有合法有效的凭证支持,并经过严格审查。
如有超支,需明确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成本评估阶段
进行成本评估,总结项目成本管理的经验教训。
通过后评价可以发现成本管理中的不足,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五、制度建立
为确保上述流程的有效执行,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成本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包括以下要点:
- 明确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指定专职或兼职的成本管理人员;
- 制定详细的成本控制操作程序和审批流程;
- 规定定期成本会议的召开,及时通报成本信息;
- 强化变更管理,任何成本变动都需经过严格的审核批准;
- 设立奖惩机制,激励全体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工作。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全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全一、引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优化和高效运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
它涉及到组织架构、职能分工、工作流程、绩效考核等方面,并且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市场营销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
二、组织管理制度1. 企业组织结构制度- 公司架构:明确企业的层级和职能划分,确保各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
- 岗位设定和职责:明确定义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岗位的专业化和高效性。
- 决策流程:建立决策层级和流程,确保决策的迅捷与准确性。
2. 信息管理制度- 资源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相关信息能够高效、准确地传递到相关部门。
- 信息安全:采取信息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安全风险。
1. 招聘与选拔制度- 招聘程序:明确招聘流程,确保公平公正地招聘人才。
- 选拔标准:建立明确的选拔标准,确保选用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
2. 培训与发展制度- 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提供员工发展的机会和资源。
- 岗位培训:根据岗位需求,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岗位轮岗。
3. 薪酬与绩效考核制度- 薪资体系:建立合理、公正的薪酬体系,提供激励和竞争机制。
- 绩效评估:设立绩效考核标准,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
四、财务管理制度1. 预算管理制度- 年度预算:制定企业的年度预算,合理分配各项资源。
- 预算执行: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控制成本和效益。
2. 资金管理制度- 资金计划:做好现金流量预测和管理,确保资金流动的平稳性。
- 资金使用:规范资金使用程序,避免资金浪费和滥用。
1. 市场调研与分析制度- 调研方法:采用各种市场调研手段,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动态。
-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市场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2. 销售管理制度- 销售流程:建立标准的销售流程,确保销售目标的达成。
- 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客户档案,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维系。
成本控制和核算责任制
成本控制和核算责任制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成本控制工作。
负责成本预测、决策工作,主持制订、审核项目目标成本,组织措施计划,建立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体系,与各职能部门、专业队签订成本承包责任状,并监督执行。
2、预算及财务管理预测项目成本,编制项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计划的综合平衡。
编制项目成本降低计划。
根据施工需要,平衡调度资金,控制资金使用。
按照成本开支范围、费用支出标准等有关财务制度,严格审核各项成本费用,控制成本支出。
对成本进行分部分项、分阶段的核算与考核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成本计划,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3、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编制项目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提出有效的技术节约,降低成本措施,合理规划布置现场,保证工程质量,降低质量成本,避免返工损失。
严格施工安全控制,确保安全生产,减少事故损失。
加强技术管理,进行技术革新。
大力加强科技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严把质量关,通过质量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4、材料采购编制降低材料成本措施计划,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合理安排储备,降低材料管理损耗,减少资金占用,严格管理进料验收,限额发料,做好周转材料回收利用。
负责材料台账记录,提供材料耗用报表,考核材料实际消耗。
5、后勤管理编制管理费用节约计划。
合理精简项目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节约工资性支出。
执行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管好行政办公用财产物资,防止损坏和流失。
6、人工工资管理实行劳务招标制度,选择价格合理、资信可靠的劳务队伍,及时签订劳务合同。
中标的劳务单价作为合同价,不得随意增加,在施工中严格控制点工的发生,按月结算劳务费用。
将劳务费用的支出严格控制在总人工工资范围内,确保人工工资的成本达到目标计划。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引言:正文:一、成本预算1.确定预算周期:企业应根据经营特点和行业特点来确定预算周期,一般可分为年度预算、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
2.制定预算目标: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成本目标,包括成本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如总成本、成本率等,并协调各部门的预算目标。
3.制定预算方案:根据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管理规定,制定具体的成本预算方案,包括工资预算、原材料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等。
4.预算审计和批准:预算方案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计和审批,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5.分解和执行预算:将预算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确保预算的执行情况与预期目标一致。
二、成本控制1.设定成本控制点:根据成本的发生时间和发生地点,确定成本控制的具体点位,如原材料采购点、生产过程控制点等。
2.建立成本控制标准:制定不同成本项目的可控范围和目标值,如原材料成本控制率、人工成本控制率等。
3.建立成本控制模型:通过建立成本控制模型,对成本进行预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引起成本增加的问题。
4.提供成本控制信息:建立成本核算系统和管理报表,定期提供有关成本控制的信息,供管理层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
5.实施成本控制措施: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对成本控制的监督和管理,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发生。
三、成本监控1.建立成本监控体系:建立成本监控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责任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监控成本发生情况:通过成本核算系统和财务报表,及时监控成本的发生情况,包括实际发生的成本、变动的成本和分布的成本等。
3.分析成本差异: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措施。
4.制定成本调整方案:根据成本差异分析的结果,制定成本调整方案,包括成本的削减、资源的重新配置等。
5.监控成本调整的效果:持续跟踪和监控成本调整的效果,及时评估成本控制和调整措施的有效性,为下一轮的成本预算和控制提供参考。
四、差异分析1.确定差异分析的目标: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目标,确定差异分析的指标体系,如成本差异、效益差异、质量差异等。
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第30条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计划价格(实际用量-定额用量)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
第31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计划工资率(实际工时-定额工时)
第26条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四个成本项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定额用量计划价格
直接人工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费用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产品定额成本=上述四项成本之和
产品实际成本=产品定额成本±成本差异±定额变更
2.直接人工
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
3.变动制造费用
弹性预算
二、固定成本
1.配置性固定成本
协商后的固定预算成本
2.约束性固定成本
根据专门决策预算制定的固定预算
第29条定额标准成本运用注意事项。
如果将现行定额作为标准用量、计划价格作为标准价格,这样计算出来的定额成本与标准成本是一样的,但两者作为成本核算方法或制度来说是有区别的。
2.目标利润是公司在计划期必须努力实现的利润水平,应由财务部负责。目标利润应根据公司预期的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加以确定。
第19条在产品投产前,应通过对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开展价值工程分析工作,选择最佳方案,从而制定目标成本,基本公式如下。
公式说明产品的价值与其功能(或效用)成正比,与其成本成反比。如果要使产品保持应有的功能,同时又实现最低的成本,必须从改善功能和降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其途径有以下四种。
成本控制制度
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作用是控制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成本,使企业能够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成本控制制度包括制定成本预算、制定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监管等内容。
1.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是指企业根据生产和经营计划的需要,对某一期间(通常为一年)内的各种成本进行估算和预测,以及对生产和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规划和预算。
成本预算的作用是明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预测未来的经营能力、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预算和企业实际生产和经营情况,制定出实现预算目标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财务成本等。
成本计划的作用是确定实现成本预算的具体措施和计划,为成本管理提供基础。
3.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对企业每个部门、每个产品、每个生产环节实际产生的成本进行核算;对各项费用进行分摊计算,以便于企业掌握成本情况,为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成本核算的作用是了解实际成本情况,掌握企业经济效益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为成本控制提供相关数据。
4.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应用。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提供依据。
成本分析的作用是掌握各项成本情况,评价不同成本项目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优化成本结构,为企业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基础。
5.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成本的实际支出进行控制,以控制生产和经营成本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的作用是控制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
6.成本监管成本监管是指对企业的成本情况进行监管,发现成本管理问题,进行改善和优化。
成本监管的作用是监管成本管理的实施情况,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综合来说,成本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能帮助企业控制成本,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成本控制制度管理办法模版(三篇)
成本控制制度管理办法模版【成本控制制度管理办法】一、总则1.1 为了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制定本成本控制制度管理办法。
1.2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所有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
1.3 本制度内容包括成本控制的目标、原则、流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二、目标2.1 确保企业成本在合理范围内,不超出预算。
2.2 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2.3 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原则3.1 全员参与:成本控制是全员共同责任,每个员工都应积极参与成本控制活动。
3.2 预算管理:制定全面、具体的年度成本预算,监控各项成本支出。
3.3 周期分析:对各项成本支出进行周期性的分析和评估,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3.4 持续改进:不断寻求成本控制的优化方法,追求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的持续改进。
四、流程4.1 成本预算编制流程:(1)确定成本预算编制时间节点;(2)收集各部门的成本数据;(3)制定成本预算编制指南和模板;(4)各部门根据指南和模板编制成本预算;(5)审核、汇总各部门成本预算;(6)制定最终的企业成本预算。
4.2 成本控制流程:(1)设立成本控制小组;(2)定期召开成本控制会议,分析成本控制情况;(3)对成本超支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4)制定具体的成本控制措施;(5)执行成本控制措施,并监控执行效果;(6)评估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五、责任5.1 总经理:负责制定和实施成本控制的总体策略和政策。
5.2 部门经理:负责部门的成本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工作。
5.3 成本控制小组:负责成本控制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5.4 员工:按照成本控制制度要求,严格执行成本控制措施。
六、监督与考核6.1 成本控制监督:设立成本控制监督岗位,定期对各部门的成本支出进行监督和检查。
6.2 考核办法:根据成本控制情况,制定相关考核指标,对各部门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
七、附则7.1 暂不适用【成本控制制度管理办法】结束成本控制制度管理办法模版(二)尊敬的领导/先生/女士:根据贵公司的需要,我整理了一份成本控制制度管理办法范文。
成本控制部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成本控制部是公司成本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制定成本控制策略、组织实施成本控制措施,并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成本控制部员工,以及与成本控制工作相关的其他部门。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成本控制部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部门内设预算管理、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四个小组。
第五条成本控制部主任负责全面领导成本控制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
第六条各小组职责如下:1. 预算管理小组:负责编制、审核、执行公司年度成本预算,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预算。
2. 成本核算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核算各项成本数据,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成本分析小组:负责分析成本构成、成本变化趋势,找出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4. 成本控制小组:负责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工作,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七条成本预算编制与审核:1. 各部门根据公司年度经营目标,提出成本预算建议。
2. 成本控制部对各部门提出的成本预算建议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3. 公司领导审批通过后,成本控制部编制年度成本预算。
第八条成本核算与报告:1. 成本核算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核算各项成本数据,编制成本核算报表。
2. 成本核算报表经成本控制部审核后,提交公司领导审批。
3. 成本控制部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成本核算情况。
第九条成本分析与改进:1. 成本分析小组定期对成本构成、成本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2. 成本分析小组提出成本控制改进措施,经成本控制部审核后,提交公司领导审批。
3. 公司领导审批通过后,成本控制部组织实施成本控制改进措施。
第四章奖惩与考核第十条成本控制部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对成本控制工作尽职尽责。
第十一条对在成本控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工程公司管理成本规章制度
工程公司管理成本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工程公司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公司利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成本管理机构设置1. 设立成本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和监督工作。
2. 成本管理部门指定负责人,直接向公司高层汇报工作。
三、成本核算1. 成本核算应按照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执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每个项目应建立独立的成本核算台账,记录项目相关的所有费用支出。
3. 定期进行成本核算汇总,提交给上级领导审核。
四、成本控制1. 对于每个项目,设定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及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严格控制项目费用支出,禁止超支行为。
3. 对于费用支出超出预算情况,需提出书面解释并报公司高层批准。
五、成本监督1. 成本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成本监督检查,参与项目费用核算和支出情况。
2. 对于存在违规行为或超支情况,立即向公司高层报告并提出处罚建议。
六、成本考核1. 设立成本考核制度,对项目经理和相关部门进行成本绩效考核。
2. 考核指标包括成本控制能力、成本节约情况等。
七、成本经费使用1. 成本经费应按照公司财务制度规定使用,不得私自挪用或转移。
2. 严格控制成本经费使用范围,确保符合项目需求。
八、管理成本节约1. 鼓励员工提出节约成本的建议,给予奖励。
2. 加强对设备、材料等资源的管理,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九、处罚措施1. 对于严重违反成本管理规定的人员,给予相应处罚,包括警告、罚款、降职等。
2. 对于涉及财务犯罪的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附则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公司高层批准。
以上即为工程公司管理成本规章制度,希望全体员工认真执行,确保公司经济效益和利益。
制定人:成本管理部门批准人:公司高层日期:XXXX年XX月XX日(以上规章制度字数约为623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管理体系预算控制工作程序-制度大全
成本管理体系预算控制工作程序之相关制度和职责,成本管理体系预算控制程序1、目的预算是应该发生成本和费用的预计,是制定成本计划的依据,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
编制包括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其目的就是使成本得到预先...
成本管理体系预算控制程序
1、目的
预算是应该发生成本和费用的预计,是制定成本计划的依据,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
编制包括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其目的就是使成本得到预先控制,平衡资金运作,实现成本目标。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全面预算的管理与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成立预算委员会,进行预算决策,批准和发布预算。
有权就预算的执行情况对公司其他高层领导进行考核。
3.2体系负责人负责主持预算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3.3首席财务官负责本公司全面预算的管理与控制。
主要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查预算,监督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
有权就预算的执行情况对财务部和各部门/单位进行考核。
3.4成本部是本公司全面预算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全面预算的管理与控制,并具体组织编制、平衡、审查和实施预算,监督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
有权对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3.5财务部负责编制财务预算,并组织实施、监督和检查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
有权对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3.6各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编制本部门和单位的预算,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预算,并对预算指标实施控制和完成情况负责。
3.7预算委员会各成员负责参与编制和审查预算,有权对预算提出意见或建议。
4、工作程序
4.1成立预算委员会
4.1.1为加强成本管理,使本公司全面预算工作得到组织保证,有效控制成本水平,实现目标成本,彻底解决全面预算跨职能的问题,更好地协调预算过程,总经理应组织成立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机构图见《成本管理手册》0.8)。
4.1.2预算委员会是本公司领导预算工作的最高权利机构。
其成员应有公司总经理任命,他们通常是总经理、体系负责人和首席财务官等,也可吸收各职能部门的人员参加。
4.1.3预算委员会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预算委员会可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副主任和成员。
预算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财务部。
4.1.4预算委员会应履行以下职责:
a)编制预算草案;
b)审查预算草案;
c)批准和发布预算;
d)检查和分析预算执行报告;
e)提出避免或减少浪费和改进效率的建议和措施。
4.2确定预算的方法、范围和预算期
4.2.1本公司已确定的预算方法为职能基础(传统)预算,其预算方法应与核算的方法相一致。
4.2.2本公司已确定的预算范围是全面预算(见《成本管理手册》3.6.5)。
4.2.3本公司已确定的预算计划期通常为一年。
预算年度应与会计年度相一致。
4.3收集和确定预算依据
4.3.1成本部在组织做好以下预算基础工作的基础上负责组织收集预算信息和确定预算依据,识别编制预算所需的数据来源和渠道:
a)岗位责任制;
b)规章制度;
c)定额;
d)原始记录;
e)标准化;
f)计量;
g)基础培训;
h)运算工具;
i)信息管理。
4.3.2编制预算的主要依据可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预测方面的信息;
b)组织的实际情况;
c)计划的要求;
d)定额(包括: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费用定额、储备定额、设备定额等);
e)原始记录;
f)历史数据和资料;
g)现行会计制度;
h)以往业务核算、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结果;
i)领导特批;
j)政府和上级有关政策的变化;
k)不可预见费用的估算。
(不限于此)
4.3.3成本部应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编制预算前做好以下预测工作,为编制预算提供依据:
a)销售预测(包括:市场预测、目标顾客分析、销售量预测、销售价格预测等);
b)产量预测(包括:××系列产品产量预测和其他产品的产量预测);
c)成本预测(包括:材料预测、人工预测和制造费用预测等);
d)期间费用预测(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等);
e)现金预测;
f)应收帐款的回收预测。
(不限于此)
4.4预算的编制和审查
4.4.1成本部根据公司预算年度的经营目标,于每年11月初制定印发公司预算编制纲要,确定公司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原则和要求,并对下一年度全面预算的编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和组织各部门和单位编制预算。
4.4.2成本部在组织编制预算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符合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
c)符合企业的成本方针和目标;
d)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编制;
e)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f)为制订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提供依据;
g)与业务和作业相结合。
4.4.3各部门和单位应于每年11月底前按成本部的安排和统一格式组织编制本部门和单位的下一年度预算建议。
4.4.4由于本公司的产品产量是变化的,所以,成本部在组织编制成本预算时应采用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并确保该弹性预算的范围能覆盖××系列产品产量和其他产品产量的任何变化情况。
4.4.5各部门和单位的预算的编制完成后,应自行组织评审,以确保预算的充分性、适宜性和准确性。
评审通过后,经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并于11月底前报成本部进行汇总。
4.4.6预算编制的依据和评审记录,各部门和单位应归档保存。
4.4.7成本部收到各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后应立即组织汇总、分析、平衡,
并对平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充分协调,编制形成全公司的预算草案,于11月15日前报预算委员会进行审查。
4.4.8预算委员会收到预算草案后应做好审查的准备工作,包括:拟订参加评审的人员、需要检查的问题清单、审查记录用表、计算工具等。
4.4.9预算的审查应由预算委员会主任主持,审查可采用会议形式进行,预算委员会办公室应做好记录。
4.4.10预算审查活动主要应包括:
a)评审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充分;
b)判断预算是否合理并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c)提出预算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d)提出修改预算的具体要求和建议。
4.4.11对公司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预算委员会应形成《预算审查报告》,明确审查结论,并对预算草案的修改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
4.5预算的修改和调整
4.5.1成本部应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审查提出的问题认真修改预算草案。
4.5.2在修改预算草案的过程中若遇有可串项费用,成本部和财务部在不影响总体预算水平的前提下有权进行适当的调整。
4.5.3成本部将修改和调整后预算草案,于11月底前报预算委员会进行批准。
4.6预算的批准和发布
4.6.1本公司正式预算应由预算委员会主任批准,于当年1月1日起正式发布实施,同时上报董事会。
正式预算由成本部下达各部门和单位执行。
4.6.2本公司的技术开发费预算、安全费用预算、专用基金预算及财政专项预算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4.6.3预算的发放应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并确定预算的发放范围,确保所有接收预算的人员签字确认和所有执行预算的所有场合都能得到有效版本的预算。
4.7预算的实施
4.7.1公司正式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即具有指令性,各预算责任单位和部门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按预算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和资金的使用。
4.7.2当预算在实施过程中遇有问题或矛盾时,成本部应负责协调、解决,必要时应由首席财务官或体系负责人协调、解决。
4.7.3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若遇有市场环境、政策因素、生产经营条件、原材料条件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和预算不符合实际情况而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时,可以追加或调整预算,但有关单位应提出书面申请,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成本部方可追加或调整预算,并做好记录。
4.7.4由于预算的追加或调整可能引起相关计划指标的修改或调整,有关部门应确保其计划指标也能得到修改或调整。
4.7.5由追加或调整预算所引起的任何记录,成本部应归档保存。
4.8预算的检查和评价
4.8.1预算在实施过程中,成本部可通过月份或季度财务、成本报表和统计报表所反映的实际数据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预算实施的结果,成本部可通过财务、成本决算进行检查。
4.8.2成本部对检查的结果应按《成本否决和激励方案》对责任部门和单位进行考核,并保持考核记录。
4.8.3成本部应将预算的检查和考核的结果,及时向总经理报告,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的一部分。
总经理在管理评审时应依据《管理评审的规定》对预算执行的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
5、相关/支持性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5.2《成本和财务预算》
5.3《成本否决和激励方案》
5.4《管理评审的规定》
5.5《记录控制程序》
6、记录
6.1《预算考核记录》
6.2《预算审查报告》
6.3《预算评审记录》运营职责运行职责运输职责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