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时期汉族移民与永昌文化

合集下载

略论云南历史上的族际通婚

略论云南历史上的族际通婚

略论云南历史上的族际通婚摘要:族际通婚即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是促成民族融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之一。

在我国,族际通婚主要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通婚联姻两种基本类型。

本文谨据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族际通婚的历史渊源,汉晋之世夷汉通婚的“遑耶”制度,以及南诏、大理时期和元明以来的族际通婚的历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与社会功能,进行探索讨论和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族际通婚;汉族;少数民族;民族融合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族别和人口最多的边疆多民族杂居区之一。

考察云南历史上的族际通婚状况及其发展脉络,不仅有其特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云南族际通婚的历史渊源云南历史上的族际通婚,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庄蹻开滇”。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

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

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

欲归报,会秦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

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根据这一记载,先秦之世的战国后期,在将军庄蹻带领下,一支来自楚国的军队,沿着长江三峡溯流而上,经今重庆、贵州抵达滇池沿岸,将这一地区略定为楚国的疆域。

后因原在楚国控制下的巴郡、黔中郡被秦军攻占,切断了返回楚国的归路,只得留下来“以其众王滇”,并“变服、从其俗”融合到了当地少数民族中。

对于“庄蹻开滇”一事,除《史记》之外,在《华阳国志·南中志》《后汉书·西南夷传》和荀悦《汉纪》等典籍文献中,也有大同小异的记载,仅在入滇的时间和行军路线等具体问题上略有出入。

因而被古今学术界公认为信史,而有“西南外徼,庄蹻首通”①等美誉,将其视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开端。

汉族源流之十四:魏晋南北朝江南汉人汉文化和南方民族文化的融合

汉族源流之十四:魏晋南北朝江南汉人汉文化和南方民族文化的融合

汉族源流之十四:魏晋南北朝江南汉人汉文化和南方民族文化的融合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在北方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主要是出现了被称作十六国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更叠、兴起和争战导致的社会动荡和经济文化停滞不前;而在长江流域的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则是东晋、宋、齐、梁、陈等南朝汉人政权,虽说也是频繁改朝换代、但却是华夏文化一脉相承,社会和平安宁和经济稳持发展的相对繁荣时期。

一、晋室南迁和汉人汉文化的向江南发展晋怀帝永嘉元年(307),任命琅琊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镇建邺(愍帝时改称建康),自此开始,中原士族多有前来投靠者。

建业四年(316)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

次年,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开启了东晋和宋、齐、梁、陈等南朝汉人政权,偏安江南近300年的发展历史。

晋室南迁促使了中原地区汉人汉文化的向江南迁移,推动了江南和东南沿海社会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使南方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地位迅速上升,超过甚至替代了北方中原地区的传统地位,也为隋唐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重心南移,以及南北两大地域经济文化的形成奠下了基础。

1,迁移江南的汉人汉文化通常是将司马睿称帝建康、南迁后的晋室称为东晋。

东晋建立后,黄河流域北方世家和中原士族,纷纷南迁移居江南。

据《资治通鉴·晋纪9》所说:“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这大体上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北方中原地区,以及淮南、江北等地大批汉人仕女,为躲避十六国的地方政权混战,源源不断渡江迁移江南的情景。

当时,汉人从黄河流域的北方中原地区南迁,大体上可分为这样几个方向:(1)山东、河北和河南东部等地汉人,主要移居到长江下游和皖南、江西等地。

(2)甘肃、陕西、山西和河南西部等地汉人,则大多迁移到长江中上游和汉水流域的湖北、四川及汉中等地。

(3)他们中又有一些汉人,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继续向南迁移,到达今天的岭南和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的山区,这一批批向南迁移者,大约是后来聚族生活在江西、福建、广东交界山区,始终保留中原文化传统的,汉族客家人中的早期开拓者。

唐代云南地界的汉文化

唐代云南地界的汉文化

唐代云南地界的汉文化唐代是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南诏的崛起,对云南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南诏时期,不仅云南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文化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南诏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富于民族色彩的地方文化;南诏文化的发展又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南诏文化是在汉文化与土著民族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发展起来的,在研究唐代云南文化时,我们自然而然地着眼于其鲜明的地方民族色彩,同时也应注意到汉文化对云南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自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云南设置益州郡以来,便不断有汉族移民进入云南地区。

到东汉末年,汉族移民中出现了拥有武装部曲的强宗豪族。

汉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冲突交融的结果,形成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云南的爨文化。

汉晋时期云南的汉族移民,有事迹可考的大都在滇东地区。

到唐代,汉族移民就主要向洱海地区发展。

唐以前,洱海地区已有不少汉族移民。

《通典》卷一百八十七载:初唐时,洱海地区的“数十百部落,大者五六百户,小者二三百户,无大君长,有数十姓,以杨、李、赵、董为名家”,“自云其先本汉人。

有城郭村邑,弓矢茅铤,言语虽小讹舛,大略与中夏同;有文字,颇解阴阳历数。

自夜郎、滇池以西,皆云庄蹻之余种也。

其土有稻、麦、粟、豆,种获亦与中夏同,而以十二月为岁首”。

可知,洱海地区的汉族移民在唐初已有为数不少的人户定居,而且年代亦颇为长久。

在今大理凤仪地区,有从今陕西汉中、山西汾河下游陆续迁来的汉人,其中的大族有王、杨、李、赵四姓。

今大姚、姚安一带也有许多汉人,大都以姚为姓,所以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此设州时,便命名为“姚州”。

今祥云县,唐初为云南城,在此设波州,亦有汉族移民,大姓有段氏。

其语言与生活方式,与中夏汉人大同小异。

唐代初期,大力经营云南,在此先后设南宁州、姚州两都督府及众多的州县,为巩固统治,每年都派遣士卒前来戍守,仅姚州都督府每年至少有五百人从蜀州调到这儿镇守。

汉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习俗

汉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习俗

汉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习俗汉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习俗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汉族的文化习俗,欢迎阅读参考。

汉族的文化习俗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乐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

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的文化信仰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汉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华族,又称华人或唐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

除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汉族形成历史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中国古代移民的方向及原因

中国古代移民的方向及原因

一中国古代移民的方向及原因(一)从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迁往人口稀少的边疆地区。

在古代,中原地区的经济发达,在全国占有主导地位。

伴随着每一次战乱,黄河流域的人民就开始向边远地区迁移,他们中大部分迁向南方,但也有少部分向北方迁去,比较有影响的有唐末和元初。

前者在安史之乱后一直持续到北宋初期,在唐朝的北部边境的居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北迁,这些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契丹族的封建化,加速当地经济发展;后者是从南宋到元朝初期,中原人大量迁徙边疆,这次迁徙,形成了我国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另一种情况,为了巩固边疆,封建政府有组织地移民边地。

最有代表性的是秦朝蒙恬打败匈奴迁30万户到河套地区。

“汉承秦制”,继续奉行移民戍边的政策,尤其是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东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规模屯垦移民,这些措施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既巩固了西北边疆,也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技术,促进了河套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明初,为解决边防军的粮饷问题,也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前往云南屯田的移民多达四五十万,规模浩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从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往人口稀少的江南地区。

在中国古大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古代中国人口的重心所在。

直至秦、汉之际,此地区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保持在80%左右。

东汉末年至三国末年前后九十年间,中原地区战乱频多,此地区人民纷纷向相对安定的南方逃亡,使中原户口,十不存一。

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第二次造成了中原人民大量南移。

这次战乱虽仅持续七年(755-763年),但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南迁的中原人民络绎不绝于道。

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的状况。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再次导致中原人民南迁,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可与历史上的"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相伯仲,其结果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最终完成了中国人口、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从此中国社会便进入南盛北衰的阶段。

魏晋南北朝汉人与夷人之关系

魏晋南北朝汉人与夷人之关系

魏晋南北朝汉人与夷人之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极具特色且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罕见的大规模的少数民族当政以及大规模的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各少数民族的汉化尤为明显。

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也表现出了较为鲜明的特色。

本文旨在以时间为线索分析东汉末年魏晋之际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辨析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特点,以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且对于江统的《徙戎论》做一个简要的概括。

关键词:民族关系特点汉化民族冲突民族融合目录绪论 ........................................................................... ................................................... 1 一、魏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 .. 1 二、《徙戎论》对于解决民族冲突的观点 ........................................................ 2 三、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文化冲突 (3)四、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4)(一)主流是民族融合 ................................................................................... 4 (二)融合趋势主要是以“夏”变“夷” ............................................... 5 五、总结 ........................................................................... (5)绪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中国移民史与典型移民事件

中国移民史与典型移民事件

填四川”。
第一阶段:元末明初时期
移民的构成:
湖广 填四 川的 两个 阶段
1、元末明初因避兵祸迁入的湖北移民
2、随明玉珍入川的湖北籍军人,主要 来自湖北黄麻地区,迁入地主要为川东 地区。 3、明政府也组织了一批移民入川。
清初时期
1、残存人口
明代后期四川约有人口500万,清代初年 残存人口约有50万,仅存其一。 2、移民的时限 自顺治年间始至乾隆后期结束。 3、移民的主要分布区域 川东、川中和川北地区 4、移民数量
客家 人迁 移的 几个 阶段
第二阶段
明代时期,汀、赣的客家人逐步向粤 北、粤东迁移,构成了近代东江、北 江、韩江上游山区客家人集中分布的 形势。 第三阶段 从清初到鸦片战争前,在此期间原先居 住在粤北、粤东的客家人除迁入四川、 江西、台湾以外,还大量迁入珠三角地 区以及广东的其他府州。
1、第四阶段
迁台的移民数量
据统计,至乾隆41年,移民人数约为 90万。至1887年台湾建省时,移民及其 后裔人数达320万。
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开发,台湾
移台 湾的 意义 和影 响
成为清代后期商品粮和蔗糖的重 要产区;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0.1
缙云 山风 景名 胜区 历年 游客 增长 率
0.08 0.06 0.04 0.02 0 200 200 200 200 1 2 3 4 三维柱形图 1 三维柱形图 2 增长率(%)
移台湾的几个阶段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到清康熙年间 郑克塽率众回归。
二、清平定台湾后到19世纪70年代前
三、 19世纪70年代后到1895年日割占 台湾前。
大陆迁台移民的原籍地有三大板块。
1、泉州移民,入台最早。
移民 原籍 构成 及数 量

【doc】汉晋敦煌大族略论

【doc】汉晋敦煌大族略论

汉晋敦煌大族略论汉晋敦煌大族略论冯培红(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摘要:汉晋时期是敦煌大族形成并发展到鼎盛的阶段,对此一时期的敦煌地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到汉末魏晋时期涌现出许多在全国都颇有影响的着名人物.本文经过研究认为:西汉后期,一些中原汉族家族如索,曹,张,汜,令狐等氏,由于犯罪,避祸或拓边,征战等原因,西徙敦煌并定居于此.东汉前期,他们通过立功西域等途径,出任官职,提升了家族的地位.东汉后期,他们从武力军功转而崇尚儒学文化,以经学传家,并以通经致仕,为官作宦,进而使其家族发展成为儒家世族.到魏及西晋,这些家族的人物精通经纬,驰名海内,其学术文化领先于全国水平.而宋,阴二氏大约也在此时通过武力崛起,侪身于敦煌大族之列.关键词:汉晋时期敦煌大族中图分类号:K234;K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52(2005)02—0100—17 吾师齐陈骏先生精治河西及五凉历史,对汉晋时期的河西大族问题颇多关注.他在研究前凉政权时曾说,张轨在河西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首先是"联合河西大族的力量,用以稳固自己的统治".所列举的河西大族主要是敦煌的宋,阴,汜,索,令狐,张等氏,以及陇西辛氏,晋昌张氏,武威贾氏.在研究西凉政权时先生也指出:"我以为西凉李氏政权的出现,是河西汉人大姓支持的产儿O"②在先生指导的研究生中,也有从事河西及敦煌大族这一课题的研究的,如陆庆夫教授在《汉人李嚣建立的西凉政权》中以"敦煌大族与西凉政权"为小标题,罗列了阴,唐,张,索,汜,宋等氏,并认为"李衙既然是在敦煌地方势力的支持下建国的,因此,在他的政权中,敦煌地方势力当然就占了绝对的优势.……西凉政权的大小官职,基本上被敦煌的豪门望族所把持着.……可以说,如果没有敦煌大族的支持,西凉政权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建立;西凉政权的建立,又使敦煌大族在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上,有了可靠保证,得到进一步满足.李嚣正是敦煌大族收稿日期:2005—05—15作者简介:冯培红(1973一),男,浙江长兴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敦煌学,隋唐史研究.l00?汉晋敦煌大族略论政治,经济利益的总代表."④李军(天石)教授专门考证了西凉政权中的大姓,发表了《西凉大姓略考》一文,也遵循齐先生的说法,称"西凉政权可以说是河西大姓,尤其是敦煌大姓的产儿",只不过将齐师所言的"河西汉人大姓"进一步定位于"敦煌大姓",更加准确.尤成民选择汉晋河西大族进行研究,先后发表了《汉代河西的豪强大姓》,《汉晋时期河西大姓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等论文.④比我低一级的刘雯选取李氏,索氏等家族进行了个案性的研究,也发表了系列论文.@另外,在先生创办的敦煌学研究室中,曾在研究室工作过的郭锋先生也从事敦煌大姓家族特别是张氏的研究,发表了一些成果.④正如尤成民在《汉代河西的豪强大姓》一文开篇所指出的:"河西豪强大姓形成于两汉.兴盛于魏晋隋唐,对河西历史影响深远,因而成为河西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确实,河西大族是汉唐河西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一些着名的大姓家族自汉至宋一直发挥着政治文化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功用,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汉晋时期的河西大族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敦煌大族,最为典型与突出.比如,上引齐师所列的作为前凉政权支柱的大族,共举出敦煌6姓,陇西1姓,武威1姓,晋昌1姓(晋昌郡是晋惠帝元康五年(295)主要从敦煌郡中分出来的,西晋十六国的晋昌张氏即汉代敦煌郡渊泉县张氏,实为原敦煌张氏),当然这不是前凉望族的全部,先生只是举其要者而言,然由此也可明显看出敦煌大族在前凉政权中占据了非常突出的比例和显着的位置,是前凉政权的重要支柱.《晋书?张轨传》记载他于永宁(3ol~302)初出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以宋配,阴充,巳瑷,阴澹为股肱谋主",@这四人皆出自敦煌,正说明了敦煌大族地位之特殊重要.学术界对河西大族的研究,也以探讨敦煌大族者居多,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先生治学理路的继续指引下,在吸收诸位师兄及学界成果的基础上,对汉晋敦煌大族作进一步的深人探讨,并以此文庆贺先生七十华诞暨从教五十周年.一,汉武帝至王莽时期西迁敦煌的汉族家族敦煌汉族大姓的由来,是汉武帝击败河西匈奴之后陆续从中原迁至此地的.在设置河西四郡以后,为加强边防建设,抵御匈奴和进一步经营西域,汉朝一方面在河西大规模屯军戍防,另一方面从中原内地迁徙大批贫民,犯官,刑徒来到这里,∞这些军民构成了河西地区最早的汉族移民.敦煌作为汉帝国最西部的边郡,既是中西方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又是汉朝经营西域的重要基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汉书?地理志下》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敦煌郡有"户万一千二百,121三万八千三百三十五."在河西四郡中,敦煌郡的户121是最少的.@但是,在汉晋时期,敦煌地区的文化发展却走在了前列,涌现出许多在全国都颇有影响的着名人物.这应当归功于那些迁徙至敦煌的戍卒,贫民,犯官,刑徒等,正是这些汉族移民给地处边陲的敦煌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并培育出了敦煌文化这朵灿烂奇葩.在一些传世史籍,敦煌文献和出土碑志中,记载了从汉武帝至王莽时期中原家族移居河西敦煌的史实.到偏远之地敦煌并且后来发展成为敦煌大族的,主要是犯了罪或为了避祸的官吏及其家眷.西汉官吏因获罪而被发配到敦煌的,是经常之事.如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戾太子刘据事件被镇压后,"吏士劫略者,皆徙敦煌郡";@又如汉成帝时陈汤与将作大匠僻万年因赃获罪,两人"俱徙敦煌".∞据敦煌文献P-2625((敦煌名族志》"索氏"条记载:101?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总第48期)汉武帝时,太中大夫索抚,丞相赵周直谏忏旨,徙边,以元鼎六年(前111)从钜鹿南和迁于敦煌.凡有二祖,号南索,北索.初,索抚在东,居钜鹿之北,号为北索.至王莽天凤三年(16),呜开都尉索骏复西敦煌,骏在东,居钜鹿之南,号为南索.莫知长幼,成累代官族.@又S.530(沙州释门索法律窟铭稿》亦记载其远祖西汉太中大夫索抚因直谏逆旨.惟恐被诛,于元鼎六年从钜鹿西徙,"居于流沙,子孙因家焉,遂为敦煌人也."@由此可知,索氏在敦煌初建郡时有索抚因罪徙边,到王莽时又有索骏避祸西来,皆止敦煌.然而,除了索抚,索骏二人之外,P.2625(敦煌名族志》"索氏"条并未记载到西汉时期其他索氏人物,只说"莫知长幼,咸累代官族",表明西汉后期索氏在敦煌历史舞台上尚未抬头,还称不上是大姓豪族.着名的《邰阳令曹全碑》也记载了汉武帝时期曹氏西徙敦煌的情况,碑文云:"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曹全是东汉时人.已定居在敦煌郡效谷县.碑文在追述其先祖时云:"世宗廓土序竟(斥境),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叶分布,所在为雄."世宗即汉武帝,也就是说,随着汉武帝开拓河西的进程,曹氏家族也逐步西迁,最西的到了敦煌.敦煌曹氏崇重儒学,以经学传家,家族人物常被举为孝廉,出任官职.据碑文记载:曹全的高祖父曹敏,"举孝廉,武成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曹述,亦举"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曹凤,亦举"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腧麋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0"@《水经注》卷2《河水注二》"又东人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条注云,东汉和帝永元十年(98),"喻麋相曹凤上言"建武(25~56)以来羌人叛乱,应恢复西海郡,广设屯田;"上拜凤为金城西部都尉,遂开屯田二十七部."卷3《河水注三》"又北过北地富平县西"条注云.东汉光武帝"建武中,曹凤字仲理,为北地太守.政化尤异."据此观之,曹凤任职时间在东汉初年,则曹敏,曹述应活动在西汉后期,他们三人皆由孝廉出身.担任汉帝国西部地区的各级官职,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和文化影响.P.2625(敦煌名族志》"张氏"条末云:时有司隶校尉张襄者,赵王敖口口口『.襄奏霍光妻显毒煞许后.帝以光有大功,寝其事.襄惧,以地节元年(前69)自清河绎蒂(幕)举家西奔天水,病卒.子口口年来适此郡,家于北府,俗号北府张.史『口口,子孙莫睹.凹这是关于西汉敦煌张氏的最早记载.该件文书前残,大部分内容已佚,池田温先生根据"张氏族志每家另起一行"的行文格式,将所残文字分为三个部分,亦即三个家谱,其中最后一个家谱所记为张襄家族,追述到了西汉时期.池田氏考证了西汉司隶校尉无名张襄者.且霍光妻显毒杀宣帝许后事件中史籍也无张襄上奏之事,他揭出"有一位叫做张章的平民因密告霍氏谋反而立功,封博成侯.章与襄在字音,字形上略近,所以张襄有可能是根据张章的事迹创造出来的."@S.1889(敦煌汜氏家传并序》是专记敦煌汜氏家族的人物传记,其中记载到西汉时期:……遭亡秦避于汜国.中间遗漏,绝灭无依.自汜敖已下,至于汜璜,汜毓之徒,虽传芳已久.绝而不录.成帝御史中丞汜雄.直道见惮(弹),河平元年(前28)自济北卢县徙居敦煌.代代相生,遂为望族.孝廉纪世,声誉有闻.锄lO2?汉晋敦煌大族略论由上可知,在西汉前期,汜氏世系不全,连家传中也说或绝灭无依,或绝而不录.直到河平元年御史中丞汜雄得罪西迁,从济北卢县徙居敦煌,以后才"代代相生,遂为望族",成为"冠盖西土,朱紫腾名"的敦煌大姓.但从该家传所列汜氏人物来看,汜雄以后,西汉时期并无人物,其所叙人物从东汉汜煲始.@关于汜氏西徙敦煌,还有另一种说法,即《广韵》卷2"凡第二十九"所云:"汜,国名,又姓,出敦煌,济:It,-望.皇甫谧云:本姓凡氏,遭秦乱,避地汜水,因改焉.汉有汜胜之,撰书言种植之事.子辑,为敦煌太守,子孙因家焉."@西汉末年,建威将军令狐迈因反对王莽篡权,与翟义共同起兵讨之,兵败身死,他的三个儿子"皆奔敦煌",长子伯友,次子文公一直逃到西域,幼子令狐称则"为故吏所匿,遂居效谷",@看来当时令狐氏还未发展成为敦煌地区的着姓.至于敦煌地区的其他姓氏如阴,宋,李诸氏,何时迁人敦煌难以判断,或者迁人时间较晚.据P_4640((阴处士碑》记载:"公姓阴,字加政,其先源南阳新野人也.齐经九合,王台弁清于星丛.汉约三章,鬟髻明于箴管.荣升紫府,贵践黄门.宿承玉斗之更,早达金门之诏.……就阴山之封秩,大漠斯平;据火候于敦煌,阳关得势.……野战十年,留连已(于)此,至今为敦煌县人矣."锄阴加政既自称南阳新野人,其先祖又"荣升紫府,贵践黄门",则显然是在攀附东汉高门南阳阴识一家.但从碑文抄本似乎得知,阴氏可能是在汉代因为在西北地区从军征战而居留敦煌的,固然而碑文并没有提到唐代以前阴氏家族任何具体的先人,这似都表明阴氏在汉代并未获得任何发展的机会,直到西晋前凉时期才开始崛起.而宋,李两姓大概也是到西晋及五凉才在敦煌获得发展.五凉时期,我们在史籍中经常见到这三个家族的人物任职于河西地方政权之中,一跃成为敦煌本地的大姓.以上提到在西汉中后期徙居敦煌的索,曹,张,汜,令狐等姓氏,大多是因为获罪谪迁或是为了避祸而西徙敦煌的.当是时,曹氏家族之曹敏,曹述等已开始在河西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但是大部分家族才刚刚在敦煌立足,还谈不上成为豪强大族.二,东汉敦煌大族的形成与特点如果说西汉中后期西徙敦煌的汉族家族才刚立足脚跟的话,那么到东汉前期则通过建立军功,获取官职,发展成为敦煌本地的豪门强宗;到东汉后期又通过儒学修养与仕宦途径,正式形成了以经学传家,为官作宦为特征的高门世族.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加上绿林,赤眉起义,群雄争斗,天下大乱."累世在河西"的窦融看到这种情况,认为"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地富兵强,遂决定割据河西,乃出为张掖属国都尉,举家西来."既到,抚结雄杰,怀辑羌虏,甚得其欢心,河西翕然归之."圆所谓"抚结雄杰",应指对河西地方豪强大姓的笼络.不过从《后汉书?窦融传》中还看不到敦煌地区的索,曹,张,汜,令狐等姓氏,说明他们可能还未登上河西的政治舞台.但是,到东汉初年,这些敦煌姓氏中的人物已开始谋求事功上的发展,积极参与西北地区的战争,特别是通过立功西域,获取个人官职,提升家族地位.如索氏,P.2625《敦煌名族志》"索氏"条云:后汉有索颓,明帝永平中(58—75)为西域代(戊)己校尉,居高昌城.颓子堪,字伯高,才明,举孝廉,明经,对策高弟(第),拜尚书郎,未页(稍)迁幽州刺史.其抚玄孙翊(班),字厚山,有文武才,明兵法,汉安帝永初六年(112)拜行西域长史.弟华,除为郎. 华之后展,字文长,师事太尉杨赐.展孙翰,字子曾,师事司徒王即(朗).咸致士(仕)官.l03?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总第48期)宗人德,字益济.祖毅,太尉掾.父桓,杜陵令.德举孝廉,拜驸马都尉,桓帝延熹元年(158)拜东平太守.子韶,西部长史.族子隆,字祖其.父宜,清灵洁净,好黄老,沉深笃学,事继母以孝闻.族父靖,父湛,北地太字(守).靖少有逸群之量,与闻,不应辟召,乡人号日腐儒.隆子莓,蜀郡太守.族父靖,字幼[安],乡人张虎,索尔,汜衷,索绾等五人俱游太学,号称"敦煌五龙".四人早亡,唯靖得骋口口口(后缺)该件文书后部残缺,所记索氏家族人物仅限于汉晋时代,至索靖止.池田温先生不仅根据文书绘制了北索从索抚到索靖,南索从索骏到索堪的两支系谱,而且还指出了在传抄过程中文书产生了错行和记载上的谬误,同时也肯定了该索氏族志残卷的珍贵史料价值.四关于东汉时期的索氏家族人物,刘晒《敦煌实录》所存者仅索苞,索丞,皆为前凉时人,汉代索氏人物已佚;张澍所辑《续敦煌实录》列索氏人物凡33人(若含附加者,共43人),其中西汉索氏人物无,东汉索氏惟索班,索颓,索劢3人.田P.2625((敦煌名族志》"索氏"条中记载东汉有索预,于明帝永平中(58~75)为西域戊己校尉,居高昌城.索预亦见于《后汉书?西域传》:和帝永元"八年(96),戊己校尉索预欲废后部王涿疑,立破虏侯细致."池田温先生曾指出,"明帝永平中"为"和帝永元中"之误,∞是有道理的.索翊,"有文武才,明兵法",于安帝永初六年(112)拜行西域长史.池田氏认为这"当是索班于元初六年行敦煌长史招抚伊吾一事的误记",索翊当即索班.∞按《后汉书》卷47《班勇传》,卷88《西域传》皆记载到元初六年(119)敦煌太守曹宗遣长史索班将千余人屯伊吾,车师前王,鄯善王皆来降班.后数月,北匈奴单于与车师后部王共攻没班,进击走前王,略有北道.张澍认为:"此索班,汉史虽不着其地望,然太守曹宗即敦煌人,而长史必本郡人可知."田永初六年的行西域长史索翊是否即元初六年的敦煌长史索班,尚俟更考,但其为敦煌索氏家族人物则无可疑.索劢,《水经注》卷2《河水注二》云:"敦煌索劢,字彦义,有才略,刺史毛奕表行贰师将军,将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楼兰屯田.……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圆注文中还记载了他在楼兰治理水利的神奇传说,在西域的屯田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张澍说:"此事郦氏不着年代,以叙于汉事后,疑亦汉时人."甚确.以上东汉初年索颓,索翊(索班),索劢诸人,都是以武力起家,通晓兵法,立功西域,确立了敦煌索氏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但到了索预之子索堪时,"举孝廉,明经,对策高第,拜尚书郎",稍迁幽州刺史.索翊(索班)之侄索展师事太尉杨赐,侄曾孙索翰师事司徒王朗,杨氏世传《欧阳尚书》,∞而王朗亦曾师事杨赐,凹索展,索翰可谓得弘农杨氏之学术真传,他们学习经术,以经致仕,"咸致仕官",已经完全具备了东汉儒学世族的基本特征.P.2625《敦煌名族志》还记载东汉后期索宜"清灵洁净,好黄老,沉深笃学,事继母以孝闻",这种笃学,孝道也体现了敦煌大族的特征.敦煌张氏,P.2625((敦煌名族志》"张氏"条只残尾部,所残部分未见有东汉张氏人物.池田温先生指出:"敦煌张氏是着名的姓族,人材辈出,残卷中的张庆方,张端决不是代表性人物.从上述记载位于张氏族志最后部分亦可明白,他们只是敦煌张氏家族中不重要的旁支.有关东汉张奂,张乏(芝)直系子孙的众多张氏,应该占去已散佚了的族志前面部分的大部分篇幅,残存的仅是末尾一小部分而已."张奂,张芝父子是东汉后期的着名人物.《后汉书?张奂传》记载敦煌张氏,只追述到他的父亲张悖:"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父悖,为汉阳太守."从其父取"悖"为名来看,已显示儒家文化特征.张奂少游三辅,师事太尉朱宠,学习《欧阳尚书》,并将长达四十五万余言的"浮辞繁多"的《牟氏章句》删减为九万字,汉桓帝"诏下东观".张奂曾"举贤良,对策第一,擢拜议郎",后来还当过太常等职,晚年"闭门不出,养徒104?汉晋敦煌大族略论千人,着《尚书记难》三十余万言",又"着铭,颂,书,教,诫述,志,对策,章表二十四篇."除了文业之外,张奂还兼习武事,他曾对朋友说过:"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及为将帅,果有勋名".他曾担任过安定属国都尉,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等职,击破羌,匈奴,鲜卑等,立功边境.张奂的长子张芝,"最知名","文为儒宗,武为将表",与其弟张昶"并善草书",张芝还被誉为"草圣".∞由此可见,张氏家族兼习文武,但主要是以儒业文艺见长.《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到汉安帝延光二年(123),"敦煌太守张上书三策",请求经营西域北道,这一上书在东汉廷议中得到了尚书陈忠的支持,遂有班勇屯柳中,破车师之胜举,史云"自建武至于延光(z5—125),西域三绝三通",这是东汉最后一次开通西域,应当归功于张.张其人,虽然《敦煌实录》辑本与《续敦煌实录》未见收录,但比照西汉敦煌人曹宗官任敦煌太守,遣兵进取西域之事迹,那么东汉时的敦煌太守张踏也极可能出自敦煌张氏.《续汉书?五行志三》刘昭注文中提到"《敦煌实录》张衡对策"云云,够这位善于对策,通晓五行的张衡,据张澍辑《敦煌实录》所加按语云:"敦煌张氏有《家传》,衡本贯当是敦煌."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右扰乱,隔绝不通,敦煌太守马艾卒官,府又无丞.功曹张恭素有学行,郡人推行长史事,恩信甚着."史称张恭"素有学行",正是张氏家族崇尚儒学的反映.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削平了酒泉黄华,张掖张进的割据势力,帮助曹操顺利地统一了河西走廊,在后来建立的魏朝张恭还担任了西域戊己校尉,安抚西域.敦煌汜氏,S.1889{敦煌汜氏家传并序》记载汜氏自济北卢县徙居敦煌之后,"代代相生,遂为敦煌望族,孝廉纪世,声誉有闻,略述宗枝,乃为颂日:……子孙罗骈,冠盖西土,朱紫腾名."该文书首全后残,所叙人物从东汉汜更始,至前凉汜瑗止,凡11人,其中东汉汜氏人物有3人,今录之于下:汜讳煲,字孔明,蜀郡太守吉之第二子也.高才通经史,举孝廉,擢拜为尚书,后迁左丞相,出洛阳城,京师贵人送者千余乘.性清严高亮,言不妄出,时人为之语日:"宁为刑法所加,不为汜君所非."汜孚,字仲夏,蜀郡太守吉之孙.通经笃行,州辟为从事.太守马艾甚重之,征为州辟司空,屡辞不起.孚志节尤高,耽道乐业,州累辟命,司空曹公察孝廉,皆不就.下惟潜思,不闻门庭,或半年百日,吟咏古文,欣然犹唬,精黄老术.苍梧太守令狐溥与太常张奂书日:"仲夏居高笃学,有梁鸿,周党之伦."其见重如此.病卒.汜成,字宣合,为侍御史辅之玄孙也.成弱冠从苍梧太守同郡令狐溥受学,明通经纬, 行不苟合.初,成当世非政不合,门无杂客.太常[张]奂致书与令狐溥日:"宣合独怀白玉,进退由道,是以尤屈."咸轻财好施,奉(俸)禄虽丰,而家常不足.中子玮为成立庙,从王孟曾之孙买石人石兽等置于庙中,铭其背日:此是神石人.后有人辄推破之,遂乃流血.事具《实录?王琴传》.这一家族标榜以"孝廉纪世",从东汉3人的传中看,汜,汜孚被察举为孝廉,汜孚,汜咸得到同郡令狐溥的赏识或跟随他受学,他们精通经纬,史学,符合东汉时代的学术传统.很显然,在东汉敦煌汜氏家族已成为以经学传家,兼习史,纬的儒家世族.如上文书所示,令狐氏在东汉末期也出现了令狐溥这样着名的学者兼官员.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下》"令狐氏"条记载:[令狐]称六子:扶,坚,由,羡,瑾,猛.由字仲平,后汉伊吾都尉.六子:禹,霸,容,.105?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总第48期)明,涣,淳.禹字巨先,博陵太守.四子:辉,洽,延,溥.溥字文悟,苍梧太守.从令狐称到令狐溥,中间经历了四代,起初令狐称之兄令狐伯友在龟兹,令狐文公在疏勒,而称子令狐由出任伊吾都尉,这一情况与索氏之索颡,索翊(索班),索劢在东汉前期担任西域官吏,立功西域是完全一样的.通过在西域所立的军功,提升了令狐氏家族在敦煌的政治与社会地位.到东汉中期以后,该家族也完成了从武力军功到文化世家的转变,像令狐禹,令狐溥已经到博陵,苍梧等地担任二千石郡守,令狐溥还曾授业汜咸,教授他经纬之学.正因为东汉时期令狐氏在儒家文化及仕途上的发展,才成为后世所称的"世为西土冠冕","代为西州豪右","代为河西右族","敦煌右姓".0《唐故棣州刺史兼侍御史敦煌令狐公(梅)墓志铭并序》记载王莽时令狐"鸿(即令狐称)逃匿敦煌,因家焉,遂为西州着姓.由汉而下,轩裳不绝."墓志铭虽然未提到东汉令狐由,令狐禹,令狐溥等人以及西晋五凉的令狐氏人物,而直接从西魏令狐虬叙起,但是"由汉而下,轩裳不绝"一语,其实就是说自东汉令狐由等起该家族已开始发展成为"西州着姓".敦煌曹氏,上文据《水经注》所载曹风事迹,考得《邰阳令曹全碑》碑主曹全之祖曹凤是东汉初期人物,并且曹敏,曹述,曹凤三代皆举孝廉,出任官职,说明两汉之交的敦煌曹氏家族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和文化影响.碑文记载曹凤之子曹璋,亦即曹全之父,"少贯名州郡",但不幸早逝.到曹全,说他:君童龀好学,甄极毖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于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日:"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陨其名.。

樊敏的故事之永昌篇

樊敏的故事之永昌篇

樊敏的故事之永昌篇公元142年(汉安元年),种暠任侍御史。

当时朝廷所派遣的八使光禄大夫杜乔、周举等,上奏纠劾了许多人,大将军梁冀及诸宦官都互相请救说情,使得这些事被搁置。

种暠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要检举揭发,又有志查办行奸违法之人,于是再次弹劾那些被八使所检举的蜀郡太守刘宣等人罪恶昭彰,认为应当处以极刑。

又奏请令四府(大将军及三公)列举近臣父兄及其亲友任刺史及二千石高官而特别残暴贪婪不胜任的,将其免官治罪,顺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公元144年(建康元年),顺帝提拔种暠在承光官监护太子刘炳。

当时中常侍高梵从宫中单车出迎太子,太子太傅杜乔等对此犹疑不决,但又不知所措。

种暠手持剑将车拦下,说:"太子是国家的储君,与百姓生死相关。

现在常侍来又没有诏命为信物,怎么不知道这其中是否有隐情呢?如果不回车,今日只能以死阻拦。

"高梵无话可说,不敢回答,只好急忙上奏顺帝。

顺帝的诏令下发,太子才能离去。

杜乔退下后感叹不已,对种暠临事当机立断的气魄,感到很惭愧。

顺帝也嘉奖种暠的处事持重,称赞了他很久。

折叠饱受爱戴不久,种暠出任益州刺史。

种暠一向意气激昂,喜好立功立事。

他在任三年,向蛮夷宣扬国家恩德,远达国外,使风俗不同的地方也能够听闻,岷山杂居的部落都怀服朝廷的德泽。

白狼、盘木、唐菆、邛、僰等诸国,自从前任刺史朱辅死后就与朝廷断绝了关系;种暠到任后,又都率部归化。

当时永昌太守刘君世冶炼黄金铸成文蛇,献给大将军梁冀,种暠揭发他的行为并将其逮捕,以最快的方法上报朝廷,而二府怕事懦弱,不敢查办,梁冀因此忌恨种暠。

正逢巴郡人服直聚众数百人自称'天王',种暠与太守应承讨伐没有成功,使不少官民被伤害。

梁冀借机陷害他们,传命想要逮捕种暠、应承。

太尉李固上疏解救他们说:"臣听说这次讨捕之所以多有伤害,本不是种暠、应承的责任,确实是因为县吏害怕犯法获罪,强迫驱赶,使百姓深受其苦,以致这种败局。

近来盗贼群起,处处都是。

历史上新疆汉族移民的类型及其作用_李洁

历史上新疆汉族移民的类型及其作用_李洁

第21卷第3期2008年7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Y anta iU nive rsity (Phil 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ence)V o.l 21 N o .3Ju.l ,2008历史上新疆汉族移民的类型及其作用[收稿日期]2007-12-10[作者简介]李洁(1981-),女,新疆阿克苏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移民研究 (06JJ D850003)系列成果之一。

李 洁1,郭 琼2(1.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20;2.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 要]历史上的新疆汉族移民广泛发生的动因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官方组织的移民、出于政治目的的移民、自发性移民,以及其他形式如战争、商贸活动、宗教信仰及被掠夺和买卖而导致的移民等四大类型。

汉族移民维护了祖国统一,巩固了边疆安全,促进了边疆开发,他们把先进文化传播到新疆地区,扩大了边疆和内地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新疆;汉族移民;移民类型[中图分类号]K 280.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3194(2008)03 0100 07关于 移民 有多种不同的界定。

葛剑雄在其 中国移民史 中将 移民 界定为 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 。

[1 10他认为至少在迁入地居留了一代才算移民,而中途返回和民族的季节性迁徙都不能算是移民。

在佟新著的 人口社会学 中将 人口迁移 定义为 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的改变 [2 118,其中对 永久性 改变的解释是指居住某地在半年或一年以上。

中国百科大辞典 中 移民 指 一定数量人口出于各种目的和动机,离开原来居住地,到另外一个距离较远的地方定居和谋生,并且不再返回原来居住地的人。

闽南传统文化

闽南传统文化

闽南传统文化心得对于闽南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闽南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闽南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文化及方言等;自统一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与闽南大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汉民迁入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成为“”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文化,起源于;系指生活在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各区、市、县原辖待统一;它具有的特点有:1、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2、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3、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多神、建筑、戏剧、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戏剧方面,多种剧种并存,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交相辉映,即便同一剧种,也是各种流派,各种技艺争奇斗艳而竞相发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闽南语中容入一些马来语等;再如在泉州还可看到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的春联;4、闽南文化中的方言具有古老性独造性特征;语言大师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不仅形成历史悠久,而且还保存了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区别汉语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闽南方言的独创性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语法诸方面者有许多自己的特点;5、闽南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这同闽南人中多为中原汉族移民及多侨民闽南人移居国外,外国侨民留居闽南息息相关,也与闽南海商文化发达有密切关系;此外,闽南文化具有上承下传的双重传播性特征;即主体文化由中原传播而来,融合土着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尔后又通过移民台湾传播到台湾及通过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传播到国外;闽南传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中国的移民文化

中国的移民文化

唐代的时候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移民。 安史之乱期间,黄河流域再次受到战乱的破坏,又 有一大批人离开了北方跑到南方。 这一次移民所移动的距离更远,跨越了长江下 游的江苏、安徽等地,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住 下来。 这个时候,除了大部分人向中国东南地区移动 外,还有一些人从陕西中部出发,越过秦岭和大巴 山,进入四川地区。
闯关东
走西口
下南洋
走西口.mp3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 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出村口, 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 走路走那大路口, 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 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苦在心头, 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 盼你也要白了头 紧紧地拉住哥哥的袖, 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1 请选择与下面短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移民对中国的影响很大, 首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中国早 期的文明发源地大多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早期王 朝的首都也都集中在黄河流域,如安阳、洛阳、西 安、开封等。在约11世纪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 北方,南方地区还没有完全开发。但是,随着中国 历史上三次大移民,南方地区得到了发展。唐朝的 时候,人们修造了一条运河,连接长江下游的杭州 和黄河中游的洛阳,把长江下游的粮食运到中原地 区,整个唐朝皇室和政府机构所需要的粮食几乎都 是从江南地区运来的。
早年移居海外的中国人依然保持着中 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继承者和 积极推动者。
据统计,目前美国约300万华侨华人中,拥有 大专以上学历者已占三分之一,在有些地区,华 侨华人中具有高学历者的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了其 他族裔。 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是几百年前那些在南洋披 荆斩棘的开拓者的后代。

简述古代北方汉人移民闽南的主要历程。

简述古代北方汉人移民闽南的主要历程。

简述古代北方汉人移民闽南的主要历程。

古代汉人移民闽南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汉族大陆的移民到台湾的历程更为几千年。

根据古代史料记载,帝国时期汉族大陆先民移居到台湾很可能是夏朝时期的事情。

共和政权接替夏朝之后的汉族移民也比夏朝时期的移民更多。

在春秋时代,齐国的大臣高贵和齐桓公分别在北方、东方和南方就移民台湾做出了政策调整,开启了台湾移民的新篇章。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开始派兵征讨,这也使得汉族大陆的先民不得不寻求新的家园,才开始移民台湾。

而且由于藩镇的发展,人们就开始考虑移民台湾,以及在台湾从事种植、渔业等活动。

西汉时期,以赵学芝为首的移民组成了“赵学芝帮”,让汉族大陆的移民逐渐朝向南方台湾。

秦朝被汉朝所灭,很多因兵荒而分散的士族、朝廷官员等集体前往台湾,大大促进了汉族移民台湾的历史进程。

汉朝时期,汉武帝重用赵学芝,赵学芝和他的子孙大力推进汉族大陆的移民进程,在台湾建立了赵家等初步的定居者社区,这一历史进程也为台湾的汉族大陆移民奠定了基础。

到了晋朝,晋汉之间的科举制度也成为汉族大陆的人们移居台湾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晋朝,很多汉族大陆的人前往台湾从事商业活动,推动了汉族移民台湾的更进一步历史进程。

隋朝是古代汉族大陆移民台湾的重要时期,汉人拓展了两岸文化交流,形成古代汉人移民闽南的历史性进程。

唐朝时期,中国政府开始宣扬“民族统一”这一理念,这加快了汉族大陆先民移民台湾的历史进程。

宋代是中国古代汉族大陆先民移民到台湾的全盛时期。

政府鼓励汉族大陆的移民移居台湾,也成为台湾的定居者,这一历史进程促成了汉族大陆朝向台湾的文化进程以及大量汉族大陆移民到台湾的历史性进程。

明朝时期,汉族大陆先民移居台湾的宗族文化也进一步得以发展,明朝汉族大陆的渔民也大量逐渐朝向台湾这片海洋之域。

清朝时期,汉族大陆的移民到台湾的历史进程也继续,打下了台湾汉族大陆移民的历史基础。

总之,中国古代汉族大陆移民到台湾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从共和政权的春秋时代,西汉时期的“赵学芝帮”,晋朝的科举制度发展,隋朝的崇尚民族统一,宋朝的宗族文化发展,明朝等等,都是汉族大陆移民台湾的重要历史时期。

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

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
汉族的迁徙扩散271先秦及秦朝时期移民272汉代移民273三国西晋时期移民274隋唐宋时期西迁275隋唐宋时期南迁276明清时代开发西南277台湾澎湖的开发278东北移民279西北移民2710海外移民古代2711海外移民近代271先秦及秦朝时期移民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外迁虽规模不大但对华夏族的发展却意义非凡
14
2.2.2 南蛮 长江流域各族的华化 南蛮----长江流域各族的华化
• “南蛮”始于战国,总称居于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古代各族。 • 古代南蛮集团的族系比较复杂。长江中游有三苗,长江下 游及东南沿海有百越,四川盆地有巴蜀,它们都自成系统。 • 上述种类都广泛参与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华夏化为趋势的民 族大融合。 • 三苗,传说中又作“三毛”、“苗民”或“苗蛮”,是与 炎黄集团最早发生联系的南方族群。其分布中心在今两湖 地区和江西北部一带。 • 有的学者认为三苗分布的北界最初可达中原的黄河之滨, 后来由于炎黄集团的南下扩张苗民才节节向南退缩。
12
2.2.1 东夷 最先融入华夏族 东夷----最先融入华夏族
• 东夷是华夏族对其东方的古代各氏族部落的泛称,地域范 围大约在淮河以北和黄河下游地区。 • 黄帝在涿鹿之战战胜东夷首领蚩尤,太昊、少昊两个东夷 集团部落臣服于黄帝,成为炎黄酋邦的新成员。 • 曾被舜推举为继承人的皋陶,就出于东夷集团的少昊氏。 • 商部落也是很早就臣服于炎黄酋邦的一个东夷部落。商人 以鸟为图腾,也是属于东夷集团的一个部落,而传说它的 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并因功被封于商。 • 此外,还有许多的东夷部落,主要是那些分布在泰山周围 及其以东至海、以南至淮河的部落,仍按其固有文化传统 发展,历夏商周三代,一直被称为东夷。 • 东夷的种类众多,古代有所谓“九夷”之称。这里的“九” 只是说其种类多,先秦文献所见到的夷并不止九种。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文化多元化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文化多元化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文化多元化一、背景介绍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指的是从西晋末年到南北朝建立前的时期,大约从304年到439年,期间形成了多个政权,表现出了丰富多元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就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文化多元化进行探讨。

二、匈奴与汉文化的交融匈奴是五胡之一,其统治者鲜卑族抱提(拓跋)首先接触到汉族的文化,以扶植汉化政策,因此鲜卑族的统治阶层开始在语言、服饰、礼仪等方面接受汉文化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文化在鲜卑族中的影响更加深入,许多统治者开始信奉佛教,修建佛寺,并学习汉族的政治体制和儒家思想。

三、氐族与西晋文化的融合氐族是五胡之一,其出身背景与西晋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氐族统治者对西晋的政治体系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氐族的领导下,一些地区保留和发扬了西晋时期的儒家文化,还出现了一批文学才子,如苌弘、苌约等,他们的文学作品对当时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苻坚与鲜卑与西秦文化的交融西秦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权,由苻坚建立。

苻坚是鲜卑族出身,他提出的「苻氏之法」兼收并蓄了汉族的文化,与鲜卑族特有的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苻坚在政治制度、军事组织、法律制度等方面也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致力于巩固政权的统一。

五、各地域特色文化的形成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个重要胡族,五胡十六国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政权和文化。

以前秦的区域文化为例,它在巩固自身政权的同时也吸收了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习俗。

例如,前秦在一些地区弘扬壮族文化,推行壮族的传统习俗,并在宫廷建筑、服饰等方面加以体现。

六、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影响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文化多元化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和融合,造成了文化的多元性。

首先,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促进了意识形态的发展,使得多元的思潮和学派得以兴起,对中国思想文化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文化的多元化也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繁荣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促进了民族性格的形成。

汉族是日本人的祖先:有移民记录可以证明

汉族是日本人的祖先:有移民记录可以证明

汉族是日本人的祖先:有移民记录可以证明汉族是日本人的祖先:有移民记录可以证明日本一位史学家说,“只要统计一下我们祖先的数字就明白了。

可以说我们现代的每一个日本人,都继承着一千数百年前生活着的全部日本人的血液,所以,必须承认,我们不论谁的血液中,都含有百分之十或二十古代归化人的血液。

虽然流行着我们的祖先同化了归化人的说法,但并非如此,归化人(汉族移民)就是我们的祖先。

”很显然,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跟中国有很多联系,这当然包括外交、战争、艺术、科技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移民,有很多中国人通过朝鲜、山东等地渡海到了日本,成为很多日本人的祖先。

从先秦时代开始,就不断有大陆移民进入日本列岛。

日本史籍《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把外来移民称之为“汉人”、“新汉人”、“吴人”、“唐人”、“归化人”等。

大陆移民移居日本列岛的主要可分为四个时期,即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隋唐时代;宋元明时代。

其中也不乏日本朝廷为吸收先进文化,引进技术人才,多次遣使至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寻觅、劝诱汉人来日等,种种因素推动了大陆移民的赴日高潮。

发源期:秦汉时期其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发生在秦始皇时期的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

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

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那么,徐福求药寻仙最后去了哪儿呢?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徐福最后到达“平原广泽”之地,竟“止王不来。

”据说,这“平原广泽”是今天日本的九州。

在日本学术界,研究徐福事迹的学术团体、学者和专家有很多,也有很多研究徐福事迹的文章、著作和专著,都确认了徐福到达并开发日本事实,徐福至今也仍受到日本民众的尊崇与爱戴。

不管徐福的传说到底怎样,这个传说至少反应了但是汉人的一个去处,就是东渡到日本,在秦汉年间,就开始有中国人大量移居日本。

永昌历史

永昌历史

永昌历史保山地区古代城市发展研究古代滇西民族关系的变化及影响——以今保山地区为中心古永昌地区位于云南西部,怒江中游,分布有多个民族,从地貌上看,是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属于怒江、澜沧呀和龙川江流域分布范围,整个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山高谷深,海拔高低悬殊,立体气候明显。

正因如此,这一地区成为“北南两大生物过渡区和迁移的通道,这在生物学研究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适中的经纬度,特殊而优越的地质地貌环境,为生物、特别是为远古人类的栖息和发展提供了极重要的客观条件。

”P1(张兴永,《保山史前考古》,1992年出版)滇西地区开发甚早,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是西南通往南亚、西方世界的陆上重镇;联系前述优越的古环境,史闪时代理应有着光辉的人类历史篇章。

至今全区总共发现古器时代遗址、地点86处。

保山历史文化极为悠远深厚。

早在距今800万年至400万年间的混沌岁月,这方水土就已是尚在进化中的人类祖先赖以生存的一个家园,而至迟在七八干年前的人类童蒙时期,保山的先民就作为后来崛起的中华民族的一个原始支系在这里生息和奋斗,并创造了璀璨夺目且独具区域特色的史前人类文明“塘子沟文化”—迄今所见的考古成果尤其是“保山古猿”化石和“蒲缥人”化石的发现充分表明:保山既是人类重要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永昌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四午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秦为月氏诸族牧地。

保山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从出土的古遗址(蒲缥人遗址)判断,至少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

哀牢国的中心地保山,是云南重要的人类起源地之一。

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素有“保山气候甲天下”的美称,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一片乐土。

在该地区的某煤矿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古猿下颌骨化石,经鉴定迄今约400-800万年,化石颌骨形态从齿弓到齿类都具有从猿向人转化的显著特征。

此外,考古专家还发掘了蒲缥塘子沟旧石器遗址,找到了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哀牢先民——蒲缥人。

中国史上三大移民潮

中国史上三大移民潮

中国史上三大移民潮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移民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时有发生,已经成为现代人寻根和领会地方文化的金钥匙。

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了三亿大关。

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于是“走西口”、“闯关东”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

走西口:晋陕百姓大量进入内蒙据记载,清光绪年间,晋北地区出现了严重自然灾害,晋北人不得不到“口外”即蒙古地区谋生。

这场移民潮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影响深远。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现为集中展示“西口文化”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而“走西口”则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

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

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造成的饥民。

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部分地区寸雨未下。

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迁徙,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

史载,“阳高地处北塞,砂碛尤甚,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

”在土地贫瘠、气候寒冷、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蒙古,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

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5
中原文化 研 究
2 0 1 5 年第 1 期
狩元 年 ( 公元 前 1 2 2 年) , 张骞 出使 西 域归 来 ,
向汉 武 帝 报 告 说 : “ 臣在 大 夏 时 , 见 蜀布 、 邛 竹
要, 因此 汉 武 帝 刘 彻 采 取 了 徙 民 屯 垦 的政 策 ,
招 地 区屯 田 。 同 时 , 迫 使 内 地 贫 闲破 产 者 及 犯 “ 死
文化 的遗迹 。
好 与南 方 丝绸 古 道 有 关 , 移 民 的移 入 与道 路 的
开拓与修 筑有关 。但 汉族 的人 口数始 终远 低
于少数 民族人数 , 加之秦 朝二世而亡 , 中央 王
朝 政权 时有更迭 , 在云南 的治理 时张时弛 , 汉 族 移 民 文 化 在 此 地 就 难 以得 到 发 展 。
早在秦代 , 汉 族 移 民 就 已经 进 入 了 西 南 边 疆 的永 昌地 区 。秦 统 一 “ 诸夏 ” 之 后 ,便 开 始 了 对 南 方 的征 伐 。取 闽 越 地 置 闽 中郡 、 取 岭 南 地置桂林 、 南海 、 象郡 , “ 以谪 徙 民 五 十 万 人 戍 五岭 , 与越 杂处 ” ¨ 。 这 是 永 昌 历 史 上 最 早 的 关 于 中原 移 民 的 记 载 。随 着 中央 王 朝 对 越
其 后 一段 路 程 即 人 东 京 湾 后 , 溯 江 河 而 上 至 老
体 的 民族 自治洲 , 唯独保 山就像楔 子一 样插在
中间 , 形 成 了一个 以汉族 为主体 , 汉 文 化 为 特 征 的地 区 。 究 其 缘 由可 以得 出 , 实 际上 , 汉 文
化 早 在 汉 晋 时 期 就 随 着 汉 族 移 民 的 深 入 而 进

Th e — Ce n t r a l P l a i n s C u l t u r e Re s e a


r c h  ̄ *
汉 晋 时 期 汉 族 移 民 与 永 昌文 化
太 丽 琼
摘 要 : 古哀 牢 国时期 , 在我 国西 南永 昌地 区出现 了一个 奴隶制 酋 邦。汉 晋 以来 , 中央王朝 正 式将
人地 区的治理和开发 , 东 部越 人 地 区受 到较 大 冲击 , 出 现 了较 大 的 人 口分 布 变 动 。有迹 象 表 明, 其 中一 部 分 闽越 人 , 可 能 是 迁 到 了今 云 南
澜 沧 江 以西 的哀 牢地 区( 今 云南保 山等地 ) 。
据 民族 史 专 家 石 钟健 先 生 推 断 :闽越 是 越人 南 迁 的一 支 , 他 们逃 迁 所 取 的 路 线 , 大概 是 水 路 , 其 前 一段 路 程沿 东 海 、 南 海 溯珠 江 , 人西江。
其 纳入 统 治范 围, 为 了加 强对这 一地 区的统治 , 中央王朝 加 大 了对这 一地 区的移 民, 出现 了永 昌历 史上
第 一次 移 民高潮 。汉族 移 民使 汉 文化在 永 昌地 区得 到 巨大 的发 展 , 这 奠定 了汉文 化成 为永 昌地 区主体 文 化 的基础 。至今 古永 昌地 区的保 山历 史遗 迹众 多 , 汉文 化影 响深远 。探 索汉 晋时期 汉族 移民与 汉文 化 的发展 对于今 天保 山 中心城 市 主流文化 的定位 有着 重要意义 。
罪” “ 奔民” “ 滴( 谪) 民” “ 三辅 罪人 ” 等 移 徙
杖 。使 问所从 来 。 日 : ‘ 从 东南 身 毒 国 , 可 数 千里 , 得 蜀 贾 市 。 或 闻 邛 西 二 千 余 里 有 身 毒
国。 ”
从 而发现 了一条久 已存在的 中外交
至 西 南 夷 地 区屯 垦 。屯 田移 民 是 沿 西 南 丝 路 南 下 的最 稳 定 的人 群 , 因为 他 们 是 为 了定 居 农 耕 而 迁来 的 , “ 当是 时 , 汉 通 西南 夷 道 , 作 者数 万 人, 千里 负 担馈 粮 , 率 带 十余 钟 致 一石 ……乃 募 豪 民 田南 夷 ” 引 , “ 汉武帝元封二年 , 叟反 , 遣 将 军 郭 昌讨 平 之 , 因开 为 郡 , 治滇池上 , 号 日益 州 … …汉 乃 募 徙 死 罪 及 奸豪 实 之
街, 舍舟登 陆 , 进入南 中 , 即今云南 , 此 后 经 晋
宁、 大理 , 到 达 永 昌 郡 ¨ ∞ 。 这 种 移 民路 线 正
入该地 区 , 并 在该地 区形成 文化传 统 , 完好 无 损地传承下来 , 永 昌地 区遂成 为中原 文化传人
的典 型地 区 , 至 今 在 很 多 地 区 仍 能 找 到 中 原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0 — 2 8


汉 晋 时 期 永 昌郡 的 汉 族 移 民
两 汉时期 , 中央王朝 在秦 王朝 的基础 上 , 对 西 南 地 区进 行 了大 规 模 的 开 发 。汉 武 帝 元
作者简介 : 太丽琼 , 女, 保山学院人文 学院副教授 ( 云南保 山 6 7 8 0 0 0 ) , 主要从 事云南地方史和 民族 史的研 究。
关 键词 : 汉 晋时期 ; 汉族 移 民 ; 永 昌文 化
中图分 类号 : K 2 3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5 6 6 9 ( 2 0 1 5 ) 0 1 — 0 0 9 5 — 0 5
永 昌地 区 , 即 今 保 山 地 区 。 保 山 地 处 我 国西 南 , 周 边 形 成 了 众 多 少 数 民族 聚 居 地 , 如 保 山 东 面 形 成 了大 理 白族 自治 州 , 再 往 东 是 楚 雄 彝 族 自治 州 , 北 面 是 丽 江 纳 西 族 自治 县 , 西 北 是 怒 江 傈 僳 族 自治 州 , 东 南 是 德 宏 傣 族 景 颇 族 自治 州 。 这 些 地 方 都 是 以某 少 数 民族 为 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