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及其探究方法,第2节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第3节科学探究中的安全与健康。
2. 第二章《生物与生命》: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生物的特征,第3节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3. 第三章《人体的奥秘》:第1节人体的结构层次,第2节人体的运动系统,第3节人体的消化系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探究方法和安全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2. 使学生掌握生物与生命的基本特征,了解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3. 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认识运动、消化等系统,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生物特征、人体结构层次及运动、消化系统。
2.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人体各系统的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教学目标、重点知识点、思维导图。
2. 板书布局:清晰、简洁,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记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列举生物的五大特征。
(3)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及运动、消化系统。
2. 答案:(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
(2)生物的五大特征:细胞结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适应环境。
(3)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运动、消化系统:骨骼、肌肉、消化腺、消化道等。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3节 科学观察》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科学观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2. 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增强科学意识;3. 巩固科学课程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家中完成一项观察任务,例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习惯等。
观察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观察点,使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如放大镜、显微镜等),并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包括观察时间、地点、对象、观察到的现象等。
2. 实验作业: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指导,在家中或学校实验室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植物细胞、测量水的密度等。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细节,并记录实验结果。
3. 阅读作业:阅读与科学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可以选择教材中提到的阅读材料或自行选择,阅读后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
4. 实践作业: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项科学问题,尝试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该问题。
例如:为什么晚上小区里的路灯会亮?为什么家里的灯泡会坏?请同学们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并尝试实施。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作业需真实记录观察过程和结果,强调观察的真实性和客观性;2. 实验作业需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强调实验的规范性和准确性;3. 阅读作业要求同学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并做好阅读笔记;4. 实践作业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实施,强调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作业评价1. 观察记录评价:根据观察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2. 实验结果评价:根据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3. 阅读笔记评价:根据阅读笔记的完整性和深入程度进行评价;4. 实践成果评价:根据实践方案的可行性、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可以将作业成果拍照或以其他形式提交;2. 教师将对提交的作业成果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3. 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和成果,共同提高科学素养。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完整版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1、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难点:正确的使用仪器,如何记录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1、教具:P6 图1-13 、P7图1-14 、P8 图1-15 、放大镜12个、课件用到的2、2、一些网址:可从新浪网的科技频道里找到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收集相应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做成课件,并对实验做相应的改进,比如把夹气球的橡皮筋用软夹子代替,同时可以适时的提出潜水艇的概念,说明此原理从小到大都可以利用到。
三、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问明。(还有书上的几个例子)
3、用到的课件,主要是判断,下载地址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常用仪器介绍
引入: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可叫学生回答),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找到资料和证据。科学课和其他课较明显的区别就是要动手做实验,所以先要熟悉一下实验室的仪器。
1、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和试管刷 (可先让学生上来演示如何使用,指出错误——试管夹如何套试管,为什么?试管的拿法,试管刷顶部毛的用途等)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科学入门科学与科学方法科学探究2.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概述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生物地球上的气候与季节3.第三单元:物质与能量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与守恒4.第四单元: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生物学现象5.第五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一单元:科学入门第1课:科学与科学方法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2.介绍科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方法。
4.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2课:科学探究教学过程:1.回顾上节课的科学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
2.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如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等。
3.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第1课:地球概述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大小、形状、结构等。
2.讲解地球的地理分布,如陆地、海洋、山脉等。
3.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地壳、地幔、地核等。
4.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对地球的认识。
第2课:地球上的水教学过程:1.介绍地球上水的分布,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等。
2.讲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如蒸发、降水、径流等。
3.分析水的重要性,如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
4.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水资源。
第三单元:物质与能量第1课:物质的组成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如分子、原子、离子等。
2.讲解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
3.介绍物质的分类,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4.进行课堂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的变化。
2015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
2015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第一篇:2015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课后练习:1、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__ _ ___。
用____ __能将微小的物体放大,用___ ___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
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 _ ___和___ ___。
3、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A.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B.仔细的观察蜗牛的活动C.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l00米的时间4、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A.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 C.得到观察结果 D.延长观察过程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要有规范性B.使用工具可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C.观察实验现象往往要借助仪器D.用显微镜可观察遥远的天体6、下列有关观察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B.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C.如所测数据与实际不符合,可修改所测数据D.做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学会控制实验条件7、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B.减少刻度尺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C.减少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观察 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8、在试管的使用过程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在拿试管时要拿试管的上部,不可大把抓B.加热液体时不可固定加热试管底部C.加热液体时可擦干后直接加热 D.加热试管时要将试管的外部擦干9、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
(填序号)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全集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全集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的观察与测量第二节:科学探究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观察与测量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 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分析结果等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观察与测量。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尺子、温度计、天平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直尺、温度计、天平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第一章的科学入门,介绍科学的观察与测量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
3. 实践活动:活动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学会使用显微镜并进行观察。
活动2:学习测量长度、温度和重量,进行实际操作。
4. 例题讲解:讲解科学探究的步骤,以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观察与测量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操作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科学入门观察与测量科学探究方法2. 实践活动:显微镜观察细胞测量长度、温度和重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体,用直尺测量长度并记录。
探究不同物体的重量,用天平进行测量并记录。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测量结果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开展科学观察与测量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实施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观察与测量。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3节 科学观察(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
第3节科学观察(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进行科学研究的。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
观察的方式包括看、闻、听、触、品尝等。
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源于细致的观察(出示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
二、讲授新课(一)用心观察【教师】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
1.观察分类观察可分为两种: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1)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性观察;(2)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量观察。
【学生】阅读教材。
2.伦琴射线的发现【教师】出示图片: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1895年,伦琴偶尔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感光现象,于是想到可能有种神秘的光穿过了黑纸。
通过进一步仔细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了伦琴射线(X 射线)。
【教师】出示图片:伦琴制作的第一XX光照片。
这是伦琴为夫人别鲁塔用“X线”照了一X 照片,这是人类的第一XX光照片,伦琴亲自在照相底板上用钢笔写上1895,12,22。
别鲁塔看到照片惊叹不已,问:“这个圆环是什么?”“是我们的结婚戒指!”。
这时他们完全沉醉幸福之中了。
【学生】观察图片并阅读伦琴射线的发现。
【教师】出示图片:指纹识别。
现在人们常用指纹识别系统来辨别人的身份。
思考讨论:为什么指纹可以辨别人的身份呢?活动(1):先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十个手指的指纹,比较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
结论:指纹的纹路不相同。
【学生】观察图片:指纹识别。
13科学观察(教学设计)-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
★★浙教新课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课题第3节科学观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地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⑵认识仅凭感官对事物判断有局限,了解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⑶知道常用的记录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⑴了解观察的常用方法,并掌握一定观察技巧;⑵通过实际观察,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⑶通过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观测数据,初步学会归纳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⑵体验科学观察的重要性;⑶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科学观察,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常用的记录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整理。
教学难点识别记录方法,对观察数据的整理归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液体混合实验器材、鸡蛋在食盐溶液中沉浮的实验器材。
学生据导学案作预习,准备一把刻度尺。
教学方法集体讲授、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分组实验课时安排1课时新授教学过程备注一、引入新课鲁班的手被带齿的草划破。
获得启发,发明了锯;牛顿观察到苹果落地,发现地球万有引力;袁隆平爷爷也是用心观察不同水稻的各种特征才发明出杂交水稻……..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许多科学知识需要经过仔细、准确的观察和实验,并通过严密的论证后,才能总结出来。
二、进行新课1.用心观察⑴、观察,指观察者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
观察的方式包括眼观、鼻闻、耳听、皮肤触、舌味,还包括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进行阴极射线的研究做过一次放电实验,他偶尔发现放电管旁边这叠原本用黑纸严密封闭的底片,变成了灰黑色—这说明它们已经曝光了!通过用心的观察和研究,最终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⑵、小组活动:观察指纹①.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看看不同手指的纹路是否相同?②.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有什么变化?③.将自已右手食指指纹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纸上,与同学的指纹比较,你发现什么?④.从这个活动中可得出什么结论?⑶、小组活动:探究观察的可靠性归纳:人的感觉对事物的判断具有局限性,即错觉;借助仪器和工具来帮助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科学入门”、“观察生物”、“人类的家园——地球”和“物质的特性”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章“科学入门”按照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科学观察、科学测量、科学探究的顺序展开,主要是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这一章的内容是为今后学习科学打基础的,有些内容属于情感和价值观念,有些内容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第二章“观察生物”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安排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内容的学习后,直接进入了围观(细胞)层次的学习,并将学习内容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群体的顺序进行编排,使“物质系统的层次”体系在本章中得到明显体现。
本章的编排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也使编排的内容之间关系更加合理。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一章内容从整体认识地球入手,着眼于地球表层的结构、物质构成特点,物质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关爱地球,了解地球,保护地球。
本章内容是对是对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地球与宇宙”和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的整合,主要学习地球的概况,这样的安排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首先介绍物质的构成,让学生初步建立分子的概念和分子运动观,为学生理解舞台变化等现象奠定了基础,再介绍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和比热、物质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最后将物质的各种特性划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本章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的,突出了观察、实验在科学学习重点重要地位。
全章紧密联系现代生活、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时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这些内容组成了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的物质系统。
教科书在内容的安排上并没有完全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围观来展开,而是由近及远安排物质系统的层次。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3节科学观察教学
2021/12/12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用心(yòng 观 xīn) 察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Wilhelm Conrad Röntgen)偶尔
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 (bāoguǒ)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 的感光现象,于是想到可能有种神秘的
光穿过了黑纸。
当时伦琴要求他的妻子用手捂住照相底片。当显影后,夫妻俩在
1604年,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物体下落(xiàluò)的高度与时间
的平方成正比,而与重量无关,即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的;通常看
到不同物体下落(xiàluò)之所以有快慢,并不是由于重量不同,而
是由于空气阻力的缘故。
2021/12/12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液体(yètǐ)的混 合
2021/12/12
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
2021/12/12
第六页,共二十四页。
a
b
a,b一样(yīyàng)长 吗?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你觉得图中是螺旋(luóxuán)还是同心圆?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A B
A、B两条线是直线(zhíxiàn)吗?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
我们(wǒ men)的观察为什么会产生失误?
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shìwù)的判断具有局限性----错觉。 怎样才能减少失误?
教学 课件 (jiāo xué)
科学(kēxué) 七年级上册 浙教版
2021/12/12
第一页,共二十四页。
第1章 科学入门(rùmén)
第3节 科学观察
2021/12/12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
观是察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fāngfǎ),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 方式。
浙江省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1.3 科学观察教案 (新版)浙教版
课题:§1.3 科学观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
(2)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体验科学观察的重要性,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2、能力目标:(1)了解观察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
(2)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3)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1)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
谈一谈你的感觉吧!
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我们常用各种感官来观察,但
不能光凭直觉去判断一个物体,而应该通过实验,比如用尺量书上的线是否直,通过简单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再动动脑想一想,你可以有几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
,内部有一个空气囊,它在鸡蛋的
;若往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
,长时间后又会发现,。
你可以有几种方法来使鸡蛋浮起来?浙教版科学。
2024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课件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3节 科学观察
笔尖上发现的行星 ——海王星
更多情况下,科学观察是经过精密计划或研 究后进行的
二、拓展观察力
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科学 仪器扩大了观察的内容和范围
电子显微镜
天文望远镜
频闪照相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任何一个观察活动, 都要及时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 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 规范的记录。常见的记录方 法有哪些呢 ?
ZJ七(上) 教学课件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3节 科学观察
一、用心观察
伦琴与X射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Wilhelm Conrad Röntgen)偶尔 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 裹得很严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 的感光现象,于是想到可能有种神 秘的光穿过了黑纸。当时伦琴要求 他的妻子用手捂住照相底片。当显 影后,夫妻俩在底片上看见了手指 骨头和结婚戒指的影象。 通过进一
总结
科学研究
实验 观察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仪器的基本操作
方法态度 人体感觉的局限性
作出准确的判断 扩大观察范围
进行测量
工具的作用
很多科学实验中,两种溶液混合后会 发生有趣的变化。
观察这4 种溶液的颜色,并将结果填在下表中。
记录表
溶液 颜色
A(硫酸 B(氢氧 C(盐酸) D(碳酸
铜) 化钠)
钠)
蓝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溶液混合
A+B A+C A+D B+C B+D C+D
颜色
蓝色 蓝色 蓝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记录表
是否 有沉淀
有
无 有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第3节 科学观察教案 浙教版.doc
第1章第3节科学观察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3)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I韦I,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
2、过程与方法了解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与实验操作过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验观察的过稈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讨论式、探究式。
课前准备: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停表、天平和祛码、药匙、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玻璃1111等。
药品:食盐、鸡蛋、Affi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大自然是很神奇的,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它的神奇Z处。
所谓观察就是观察者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示图片1-1)提问:你从图片屮观察到什么?(学生体会观察)展示图1-2:请大家观察问:图屮祁是直线吗?你怎样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如果学生有困难,可提示用什么方法可确定到底是否弯曲。
)展示图1-3:请大家观察问:这两个小动物哪个大?你能用什么方法确定到底哪个大?追问: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两条横的直线是弯曲的呢?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两个等大的小动物不一样大呢?【小小实验】取一条长10厘米,宽2厘米的小纸条,在纸条边上任意剪两个缺口,如果用双手在纸的两端向左右拉这纸条,你猜想会分成几段?师:通过上述观察Z后,我们发现有时候我们肉眼看得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相,要对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可借助于仪器和工具,还经常需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研究。
演示实验:鸡蛋为什么上浮1、仪器介绍:可以先让学生冋答要用到的仪器的用途和名称,要注意哪些情况。
实验步骤:1. 将鸡蛋放入清水屮,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2. 向清水屮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食盐的溶解;实验现象(1)生鸡蛋放在清水屮,看到的现彖是_______(2)为了加快食盐在水屮的溶解,应该使用______ 搅拌,在搅拌过稈屮应尽量避免,在烧杯屮溶解较多的食盐后,生鸡蛋会_______ 。
《第一章 第3节 科学观察》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上册
《科学观察》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科学观察》。
本课将介绍科学观察的概念、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地观察。
通过对本主题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利用观察手段去发现和认识自然现象和科学规律,为后续的自然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理解科学观察的基本概念,知道其重要性;2. 掌握基本的科学观察方法和步骤;3. 能够进行简单的自然现象的观察并记录;4. 培养细致、客观的观察习惯和科学思维。
三、评价任务1. 口头评价:学生能够解释科学观察的意义和基本步骤;2. 操作评价: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次简单的自然现象观察,并准确记录观察结果;3. 小组评价:小组合作进行一项简单的观察活动,互相评价对方的观察方法和记录的准确性。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科学观察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科学观察的定义、目的和意义,强调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
3. 方法介绍(10分钟)教师介绍基本的科学观察方法,如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等,并强调观察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4.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一次简单的自然现象观察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动物的行为等。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5. 记录与分享(10分钟)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课本上,并小组内互相分享和交流观察心得。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拓展科学观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观察、动植物习性研究等。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上的评价任务,检测学生对科学观察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一次家庭小实验,如观察家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或小动物的习性变化等,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来,下次上课时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2. 教师反思: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效果,思考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得当,以及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完整版
3、天平和砝码 (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详细介绍)
4、电流表电压表 (问学生是否可以在家里用这两个测,注意量程等)
5、显微镜 (放手指放大的挂图,发现很多细菌,教育学生要注意卫生)
6、酒精灯 (叫学生上来点,然后怎么盖灭,可以用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
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1、鸡蛋上浮实验
P4思考,然后用下面的实验来证明。请两个同学上来做实验,下面的同学观察并思考这个实验和金鱼能在水中浮沉的联系,从而小结出他们的原理。
P5实验,再请两位同学做,同样下面的同学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此做出假设(注意看清楚实验条件)。
5、在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探索中,我们的社会不断的进步着。不怕问题多,就怕没有问题,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欢迎大家的提问,来推动彼此教学的共同发展。
提问:如果不借助工具,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测量呢?
学生:桌子有几个手长;用脚步量教室长度,有几步;甚至到家里乘车有10分钟的路,用时间表示。
上节课我们知道,用我们的感官对长度判断可靠吗?(个人有差异,上面两个例子因人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所以,测量需要一个标准……
3、我国科技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有时间介绍)
四、课堂练习:P7 课堂里做,如果来不及让学生回家去做。
五、课后作业:
1、作业本第1节第三题的实验做简单的说明:没有铁块可以用橡皮代替,假设是在做实验之前提出的。
轶
事
记
录
课
后
反
思
课 题
走进科学实验室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3节)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的注意事项2. 第二章:生物与非生物(第46节)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及其组成3.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79节)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植物的适应性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和注意事项。
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了解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理解绿色植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植物的生长与繁殖,了解植物的适应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2.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过程的了解。
生物分类和生态系统的认识。
绿色植物适应性及生长繁殖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显微镜、模型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学习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身边的生物和非生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和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通过实例讲解生物分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包括详细的作业题目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方法2. 生物与非生物特征分类生态系统3. 绿色植物结构与功能生长与繁殖适应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生物和非生物,并说明它们的特征。
描述一个你熟悉的生态系统,包括其组成和功能。
七年级科学上册 1.3《科学观察》教案 浙教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
(3)指导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直到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科学观察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提问让学生了解到我们进行观察的方法有很多种。
3、通过让学生完成课本第16页的实验内容了解如何进行实验观察以及记录。
《科学观察》
一、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科学观察》
科目
科学
教学对象
初一年级
课时
1课时
版本
浙江教育出版社
单元章节
第一章第三节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七年级上的第一章第三节,主要阐述什么是科学观察和进行科学观察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观察可用肉眼观察、借助仪器的图像观察等。但不仅仅是指眼睛的“观”,鼻闻、耳听、皮肤触、舌味等都是科学观察的重要手段。
教师:那为了让我们能在以后还能说出来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记录下来)
教师:我们刚刚已经了解了很多记录方法对不对,所以为了能长期记得我们就要选取一种合适的记录方式进行记录。
教师: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他们各自的颜色状态对不对?那如果我想知道他们两两混合以后会有什么颜色和状态怎么办?(做实验)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这个两两混合的实验,并仔细观察现象,完成课本第16页中的记录表。
引导学生回答:不能,需要借助一些工具。
提问:有没有同学可以举这样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科学观察讲义
教学目的:
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②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知识罗列:
一、用心观察,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我们的指纹
1.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看看不同手指的纹路是否相同?
不同手指的指纹可能不同。
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有什么变化?
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变大。
3.选择个其中的一个手指(如中指),用红色印泥将那个手指的指纹清晰地印在白纸上,
并将自己的指纹与同桌的指纹印相比较是否相同?
不同的人的指纹不同。
用指纹确定身份,超市保管钱物的箱子,还可以利用指纹破案等。
二、拓展观察力,我们利用感观观察事物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有时会产生错觉。
因此,在实
验室中,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试管架:放置试管等的仪器。
试管:少量物质反应时用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等。
酒精灯:使物质加热的工具。
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工具。
停表:测量时间的仪器。
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
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器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天文望远镜用于观测遥远的星体。
强调:各种工具和仪器是为了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的,但是每一工具和仪器都有自己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因此,同学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都在不断地提高。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和整理
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观察鸡蛋沉浮的实验
实验步骤:
1.将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2.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食盐的溶解;
实验现象
1、将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便会______深入水底_______
2、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鸡蛋会慢慢上浮,最后浮在水面
为什么加入一定量食盐后鸡蛋会上浮?
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盐水的浮力比水大
思考:生鸡蛋浸入白醋里,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课后练习:
1、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__ _ ___。
用____ __能将微小的物体
放大,用___ ___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
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 _ ___和___ ___。
3、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 )
A.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的观察蜗牛的活动
C.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l00米的时间
4、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
A.扩大观察范围 B.完成观察任务 C.得到观察结果 D.延长观察过程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要有规范性 B.使用工具可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
C.观察实验现象往往要借助仪器 D.用显微镜可观察遥远的天体
6、下列有关观察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B.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C.如所测数据与实际不符合,可修改所测数据
D.做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7、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少刻度尺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少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观察
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8、在试管的使用过程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在拿试管时要拿试管的上部,不可大把抓 B.加热液体时不可固定加热试管底部
C.加热液体时可擦干后直接加热 D.加热试管时要将试管的外部擦干
9、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 。
(填序号)
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
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答案:
1、观察实验
2、观察力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现象数据
3、C
4、A
5、D
6、C
7、D
8、B
9、②③①④①③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