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类理想
近世代数第四章 环与域题解讲解
第四章环与域§1 环的定义一、主要内容1.环与子环的定义和例子。
在例子中,持别重要的是效域上的多项式环、n阶全阵环和线性变换环,以及集M的幂集环.2.环中元素的运算规则和环的非空子集S作成子环的充要条件:二、释疑解难1.设R是一个关于代数运算十,·作成的环.应注意两个代数运算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是要讲究次序的.所以有时把这个环记为(R,十,·)(或者就直接说“R对十,·作成一个环”).但不能记为R,·,十).因为这涉及对两个代数运算所要求满足条件的不同.我们知道,环的代数运算符号只是一种记号.如果集合只有二代数运算记为 ,⊕,又R对 作成一个交换群,对⊕满足结合律且⊕对 满足左、右分配律,即就是说,在环的定义里要留意两个代数运算的顺序.2.设R对二代数运算十,·作成一个环.那么,R对“十”作成一个加群,这个加群记为(R,十);又R对“·”作成一个半群,这个乍群记为(R,·).再用左、右分配律把二者联系起来就得环(R,十.·).三、习题4.1解答1.2.3.4.5.6.7.8.证明:循环环必是交换环,并且其子环也是循环环.§4.2 环的零因子和特征一、主要内容1.环的左、右零因子和特征的定义与例子.2.若环R 无零因子且阶大于1,则R 中所有非零元素对加法有相同的阶.而且这个相同的阶不是无限就是一个素数.这就是说,阶大于l 且无零因子的环的特征不是无限就是一个素数. 有单位元的环的特征就是单位元在加群中的阶.3.整环(无零因子的交换环)的定义和例子. 二、释疑解难1.由教材关于零因子定义直接可知,如果环有左零因子,则R 也必然有右零因子.反之亦然.但是应注意,环中一个元素如果是一个左零因子,则它不一定是一个右零因子.例如,教材例l 中的元素⎪⎪⎭⎫⎝⎛0001就是一个例子.反之,一个右零因子也不一定是一个左零因子.例如,设置为由一切方阵),(00Q y x y x ∈∀⎪⎪⎭⎫ ⎝⎛对方阵普通加法与乘法作成的环.则易知⎪⎪⎭⎫⎝⎛0001是R 的一个右零因子,但它却不是R 的左零因子.2.关于零因子的定义.关于零因子的定义,不同的书往往稍有差异,关键在于是否把环中的零元也算作零因子.本教材不把零元算作零因子,而有的书也把零元算作零因子.但把非牢的零因子称做真零因子.这种不算太大的差异,读者看参考书时请留意.3.关于整环的定义.整环的定义在不同的书中也常有差异.大致有以下4种定义方法: 定义1 无零因子的交换环称为整环(这是本教材的定义方法). 定义2 阶大于l 且无零因子的交换环,称为整环. 定义3 有单位元且无零因子的交换环,称为整环.定义4 阶大于1、有单位元且无零因子的交换环,称为整环.以上4种定义中,要求整环无零因子、交换是共同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要求有单位元和阶大于1.不同的定义方法各有利弊,不宜绝对肯定哪种定义方法好或不好.这种情况也许到某个时期会得到统一.但无论如何现在看不同参考书时应留意这种差异.本教材采用定义1的方法也有很多原因,现举一例。
剩余类与剩余系
一、同餘,剩餘類與剩餘系(a ) 同餘的性質:(1) a ≡b (mod m ),c ≡d (mod m ),則 a ±c ≡b ±d (mod m ) 且ac ≡bd (mod m )。
(2) a ≡b (mod m ),c ∈N ,則 ac ≡bc (mod cm )。
(3) a ≡b (mod m ),n ∈N 且 m n ,則 a ≡b (mod n )。
(4) 若a ≡b (mod m ),則 (a ,m )=(b ,m )。
(5) 整數a ,b ,則 ab ≡1 (mod m ) iff (a ,m )=1。
(b ) 剩餘類:m 為正整數,將全體整數按照對模m 的餘數進行分類,餘數為r (10-≤≤m r ) 的所有整數歸為一類,記為K r (r =0,1,..,m -1),每一類K r 均稱為模m 的剩餘類 (同餘類)。
剩餘類K r 是數集K r ={mq +r m 是模,r 是餘數,q ∈Z }={a Z a ∈且)(mod m r a ≡}, 它是一個以m 為公差的(雙邊無窮)等差數集。
並具有如下的性質:(1) 1210-⋃⋃⋃⋃=m K K K K Z 且∅=⋂j i K K (j i ≠)。
(2) 對於任意的Z n ∈,有唯一的r 0使0r K n ∈。
(3) 對於任意的a 、b Z ∈,a 、b r K ∈ ⇔ )(mod m b a ≡(c ) 完全剩餘系:設K 0,K 1,…,K m-1是模m 的全部剩餘類,從每個K r 中取任取一個數a r ,這m 個數a 0,a 1,…,a m-1組成的一個數組稱為模m 的一個完全剩餘系。
(d ) 簡化剩餘系:如果一個模m 的剩餘類K r 中任一數都與m 互質,就稱K r 是一個與模m 互質的剩餘類。
在與模m 互質的每個剩餘類中,任取一個數 (共)(m ϕ個) 所組成的數組,稱為模m 的一個簡化剩餘系。
(二) 高觀點:同餘類環(ring)1.等價關係:給集合S中一個關係”~”。
【离散数学】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整理
【半群】G非空,·为G上的二元代数运算,满足结合律。
【群】(非空,封闭,结合律,单位元,逆元)恰有一个元素1适合1·a=a·1=a,恰有一个元素a-1适合a·a-1=a-1·a=1。
【Abel群/交换群】·适合交换律。
可能不只有两个元素适合x2=1【置换】n元置换的全体作成的集合Sn对置换的乘法作成n 次对称群。
【子群】按照G中的乘法运算·,子集H仍是一个群。
单位子群{1}和G称为平凡子群。
【循环群】G可以由它的某元素a生成,即G=(a)。
a所有幂的集合an,n=0,±1,±2,…做成G的一个子群,由a生成的子群。
若G的元数是一个质数,则G必是循环群。
n元循环群(a)中,元素ak是(a)的生成元的充要条件是(n,k)=1。
共有ϕ(n)个。
【三次对称群】{I(12)(13)(23)(123)(132)}【陪集】a,b∈G,若有h∈H,使得a =bh,则称a合同于b(右模H),a≡b(右mod H)。
H有限,则H的任意右陪集aH的元数皆等于H的元数。
任意两个右陪集aH和bH或者相等或者不相交。
求右陪集:H本身是一个;任取a∉H而求aH又得到一个;任取b∉H∪aH而求bH又一个。
G=H∪aH∪bH∪…【正规子群】G中任意g,gH=Hg。
(H=gHg-1对任意g∈G都成立)Lagrange定理G为有限群,则任意子群H的元数整除群G的元数。
1有限群G的元数除以H的元数所得的商,记为(G:H),叫做H在G中的指数,H的指数也就是H的右(左)陪集的个数。
2设G为有限群,元数为n,对任意a∈G,有an=1。
3若H在G中的指数是2,则H必然是G的正规子群。
证明:此时对H的左陪集aH,右陪集Ha,都是G中元去掉H的所余部分。
故Ha=aH。
4G的任意多个子群的交集是G的子群。
并且,G的任意多个正规子群的交集仍是G的正规子群。
5 H是G的子群。
模n剩余类环的理想结构
若 PJ, 则 j q 。这就 矛盾 了 , 也就 是说 P不 整除 q 易见 P是 素数 , 么 ( q 。 那 户,)一1 则 可 以找到整 ,
数 s, ',使得 s+t一1 ;・ +i・ =一 由定 义 2条件 () p p i 一 , q l 2 可得 T 一;・ + ∈M ,由此 可得 M=Z 。 ・
( ) 2一2 ≥f , 一是P 1 当 f r 时 V“ ( ) 2一2<f 。 “ 2 当 t r 时 取 一P
0 b ,=l P
0 则 a =0 所 以 5是无单 位元 的零环 。 。 b 。
0 。一prt = 0 则 a =P 一0 所 以 S是有零 因 子的环 。假 如 2 P z , b , =
维普资讯
1 0
佛 山科 学技 术 学院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第2 6卷
命题 2 当 一户(≥2 , 中 P是 素数 时 , z P 阶 (<f理 想 5是 含零 因子无 单位 元的 环 。 f ) 其 则 , 的 r )
证明 Z P , 的 阶 理 想 S : , , ,P 一 1 户 } 一 0P … ( ) 。
知 道 任意 一个 环至 少 有零 理 想 和单 位 理想 两 个 理想 , 以 Z 也 至 少 有零 理想 S一 { } 单位 理想 所 0和
S 一Z 个 理 想 。 ,两
注 意 z 的这 两个理 想 是相 同 的 , 。 即所 以也 可 以说仅 有 一个 理想 。
2 模 剩 余 类环 的理 想
有单 位元 。 则可得 S—Z 与 l P 矛盾 。 因此 是无单 位 的环 。 5l —P<
命 题 3 若 一 P , 是 素 数 , qP q是 大 于 1的 正 整 数 , ( q 一 1时 , , P 阶 理 想 S 是 域 , S 当 P,) Z, 的 且 兰
模n剩余类环
剩余类环中非零元不是可逆元就是零因子.
2020/7/10
08:42
例 1 Z12
解 (1) 全部零因子:
[2],[3],[4],[6],[8],[9],[10]
(2) 全部可逆元: [1],[5],[7],[11]
直接计算可知,相应的逆元为
[1]1 [1],[5]1 [5],[7]1 [7],[11]1 [11]
(3) 全部子环:
([0]), ([1]), ([2]), ([3]), ([4]), ([6])
(4) 各子环特征:
char(([0])) 1, char(([1])) 12, char(([2])) 6,
char(([3])) 4, char(([4])) 3, char(([6])) 2.
为其一同态满射,则在之下单位元的象是单位元,
~
即1 1,从而对任意的整数x有
~
~~
:x x 特别有0=m m 0.故n m
2020/7/10
08:42
定理4 除去零乘环外,在同构意义下,循环环有且 只有整数环及其子环以及剩余类环及其子环. 注:整数环及其所有非零子环虽然作为加群他们 彼此同构,但是作为环来说,它们彼此并不同构.
近世代数
第四章 环与域 §4 模n剩余类环
2020/7/10
08:42
定义1(同余)整数a关于模正整数m同余于 整数b,是指
m∣a-b, 并写a≡b (mod m).
整数模m同余类共有m个,他们分别为 mk+0, mk+1, mk+2,…mk+(m-1); k∈z,每 一个算一类,每一类都可以选一个代表元, 一般选这一类中的最小的非负整数。于是 称[0],[1],[2],…[m-1]为标准完全剩余系。
近世代数--第三章小结
第三章 环与域总结第一节 加群、环的定义定义:一个交换群叫做一个加群。
⑴一个加群的唯一的单位元叫做零元,记作0。
⑵元a 的唯一的逆元叫做a 的负元,记作-a ,简称负a 。
环的定义:〔•+,,R 〕①〔R +〕是交换群〔R 对+封闭〕;②· :R R R →⨯满足结合律,即()()bc a c ab R c b a =∈∀,,,③+和·都满足分配律:即对R c b a ∈∀,,满足()ac ab c b a +=+()ca ba a c b +=+称R 在+和·运算下是环。
①.R 是一个加群;②.R 对于另一个叫做乘法的代数运算来说是闭的;③.这个乘法适合结合律:()()c ab bc a =,不管c b a ,,是R 的哪三个元;④.两个分配律都成立:()()bc ba a c b ac ab c b a +=++=+,,不管c b a ,,是R 的哪三个元。
环满足如下运算:①00a a =,对R a ∈∀②()ac ab c b a -=-()bc ac c b a -=-③()()()()ac c a ac c a c a =--=-=-,④()()∑∑∑∑=====⎪⎪⎭⎫ ⎝⎛⎪⎭⎫ ⎝⎛=++++++m i nj j i n j j m i i n n b a b a b b b a a a 11112121 定义:〔•+,,R 〕,假设对R b a ∈∀,,有ba ab =,即满足交换律的环是交换环。
〔•+,,R 〕,假设R e ∈∃,对a ae ea R a ==∈∀,则称e 为R 的一个单位元。
一般地,一个环不一定有单位元。
〔•+,,R 〕,含有单位元e ,,R a ∈假设R b ∈∃,使得e ba ab ==,则称b 是a 的逆元。
〔•+,,R 〕,0,≠≠b b a ,假设0=ab ,则称a 为左零因子,b 为右零因子。
既是左零因子又是右零因子的元叫做零因子。
高等代数F[x] 模某个理想的剩余类环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一个多项式的根的扩域
现设 ∂p(x) = n, p(x) = anxn + · · · + a1x = a0. 由于 p(x) 不可约,上 面推论中指出商环 F[x]/(p(x)) 是域. 我们有下面定理. 定理 F 是域,p(x) 是 F[x] 中不可约多项式,∂(p(x)) = n,则
. .. . . ..
F[x] 中的极大理想
推论 F[x]/(f(x)) 是域当且仅当 f(x) 是不可约多项式. 证明 由 § 4 定理 3 是域当且仅当 f(x) 是不可约多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故 ¯x 是 p(x) 的一个根.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一个多项式的根的扩域
(ii) 作映射
F[x] −→φ F(α)
f(x) −→ f(α),
易知这是环同态.ker φ = {f(x) | f(α) = 0}. 因 p(x) 不可约及 p(α) = 0,由 § 2 定理 4 及推论,ker φ 中任一多项式 f(x) 是 p(x) 的倍数. 于是 ker φ = (p(x)). 由环的同态基本定理知 F[x]/(p(x)) = F[x]/ker φ ∼= F(α). 这里虽是环同构,但两者都是域, 故是域同构.
. .. . . ..
F[x] 模某个理想的剩余类环
设 F 是域,§ 4 例 12 中已指出 F[x] 的全部理想都是主理想 (f(x)) = f(x)F[x], f(x) 是 F[x] 中任意多项式. 设 ∂(f(x)) = n,作商环 F[x]/(f(x)),则
关于模n剩余类的一点思考
关于模n剩余类的一点思考通过对模n剩余类的一点思考,总结出模n剩余类环的子环和理想的规律:所有理想为主理想,可以由n的所有因子作为生成元生成,且这些主理想的个数为n的欧拉数。
使我们得以迅速求解其子环和理想。
模n剩余类是近世代数里研究比较透彻的一种代数结构。
一,定义:在一个集合A里,固定n(n可以是任何形式),规定A元间的一个关系R,aRb,当而且只当n|a-b的时候这里,符号n|a-b表示n能整除a-b。
这显然是一个等价关系。
这个等价关系普通叫做模n的同余关系,并且用≡a b(n)来表示(读成a同余b模n)。
这个等价关系决定了A的一个分类。
这样得来的类叫做模n的剩余类。
二,我们规定A的一个代数运算,叫做加法,并用普通表示加法的符号来表示。
我们用[a]来表示a所在的剩余类。
规定:[a]+[b]=[a+b];[0]+[a]=[a];[-a]+[a]=[0];根据群的定义我们知道,对于这个加法来说,A作成一个群。
叫做模n剩余类加群。
这样得到的剩余类加群是循环群,并且[1]是其生成元,[0]是其单位元。
三,我们再规定A的另一个代数运算,叫做乘法,并且规定:[a][b]=[ab];根据环的定义我们知道,对于加法和乘法来说,A作成一个环。
叫做模n剩余类环。
四,关于理想的定义:A环A的一个非空子集叫做一个理想子环,简称为理想,假如:A(i) a,b∈A⇒a-b∈;A∈A;(ii)a∈,b∈A⇒ba,abA所以如果一个模n剩余类环A的子环要作为一个理想,需要满足:A⇒∈A;(i) [a],[b]∈[a-b](ii)[a]∈A,[b]∈A⇒[ba],[ab]∈A;由以上四点可得到对一个模n剩余类环,求其所有子环和理想的一个方法。
思路:第一,模n剩余类环对加法构成加群,根据群的定义,找出所有子群;第三,对所有子群,根据环的定义,对乘法封闭,从所有子群里找出所有环;第四,对所有子环,根据理想的定义,找出所有理想。
例题:找出模12的剩余类环的所有理想。
第六章有限域
正规子群和商群
正规子群:G为群,H是G的子群,若 a G, h H
有 aha1 H , 则称H为G的正规子群,记为H G。
H G g G, gHg 1 H g G, gH Hg
第一部分 代数学基础
1.1 群、环、域基本概念 1.2 剩余类环、理想 1.3 多项式环 1.4 域与扩域
一、环的定义
定义1.2.1:设R是一个非空集合,在R中定义两种二元运 算,一种叫加法,记做+,另一种叫乘法,记做·;且满足:
(1)(R,+)是一个可换群; (2)(R,·)是一个半群; (3)左、右分配律成立:对任何a,b,cR,有:a(b +c)=ab+ac,(a+b)c=ac+bc; 则称代数系统(R,+,·)是一个环。
群同态
同态:设f:G→H是群G到H的一个映射,如果 a,b G 有 f(a·b)=f(a)*f(b) ,则称f是G到H的同态。
同构: 若上述f是一一映射,则称f是G到H的同构。
G到G自身的同构称为内自同构
核(kernel):设f:G→H是群同态映射,f的核定义 为kerf={a∈G|f(a)=1H},其中1H是H中的单位元。
定理1.2.1:有限整环是域。
证明思路:根据域的定义,只需要证明每一个 非零元都有逆元即可。
四、子环、理想和商环
定义1.2.7:设(R,+,·)是一个环,S是R的一个非空子 集;如果S关于R的运算构成环,则称S为R的一个子环,R为S的 一个扩环。
对于任意一个环R,都有两个子环:{0}与R。这两个子环称 为R的平凡子环。
指数法则:对任意的m,nZ,a,bR,
2.2剩余类与完全剩余系word版下载
2.2 剩余类与完全剩余系一、剩余类与完全剩余系本讲约定m 是正整数.由上一讲同余的基本性质可知:对于给定的模m ,整数的同余关系是一个等价关系.因此可将全体整数按“对模m 是否同余”分为若干个两两不相交的集合,使得同一个集合中任意两个数对模m 一定同余,而不在同一个集合中的任意两个数对模m 一定不同余.这些集合就是模m 的剩余类.定义 1 对模m 与已知整数a 同余的所有整数构成的集合,称为模m 的剩余类(或模m 的同余类),记为[]m a由定义1立即得到: 定理1 (1) []{}{}|(mod )|m ax x a m a km k =∈Z ≡=+∈Z ;(2) [][]m m ab =的充要条件()mod a b m ≡;(3) 对任意,a b ∈Z ,或者[][]m m ab =或者[][]m m a b =∅ ;可见,模m 的剩余类与选取其中哪个数作为代表元并无关系.同一剩余类中任意两个整数对模m 同余,属于不同剩余类的任意两个整数对模m 不同余. 定理2 对于给定的模m ,有且仅有m 个不同的剩余类,即[][][][]0,1,2,1m m m m m - .证明 由于0,1,2,3,…,m-1这m 个数对模m 两两不同余,所以[][][]0,1,2,m m m []1m m -是m 个两两不同的模m 的剩余类,如果还有一个模m 的剩余类[]m t,则由带余除法定理,可得,,,0,t mq r q r r m =+∈Z ≤<故()mod t r m ≡,而r 为0,1,2,,1m - 中的某一个数,所以[][]m m t r =.例1 当6m =时,模6的剩余类共有6个,它们是[]{}{}[]{}{}[]{}{}6666660,12,6,0,6,12,[1],11,5,1,7,13,2,10,4,2,8,14,[3],9,3,3,9,15,4,8,2,4,10,16,[5],7,1,5,11,17,=--=--=--=--=--=--而且整数集[]560k k =Z = .定理3 (1)在任意取定的1m +个整数中,必有两个数对模m 同余; (2)存在m 个数对模m 两两不同余.证明 (1)由定理2知,有且仅有m 个不同的模m 的剩余类,即[][][][]0,1,2,1,m m m m m - 所以1m +个数中必有两个数属于同一个模m 的剩余类,即这两个数对模m 同余.(2)在每个剩余类[]()0,1,2,m rr m = 中取定一个数r x ,作代表,这样就得到m 个两两对模m 不同余的数01,1,,m x x x - .这就证明了(2).由此引出完全剩余系的概念:定义2 从模m 的每一个剩余类中各取一个数,得到一个由m 个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下面是几个常用的完全剩余系:(1)把{}0,1,,1m - 称为模m 的最小非负完全剩余系; (2)把{}1,2,,m 称为模m 的最小正完全剩余系;(3)把()(){}1,2,,1,0m m ----- 称为模m 的最大非正完全剩余系; (4)把(){},1,,2,1m m ----- 称为模m 的最大负完全剩余系; (5)当m 是奇数时,把11,1,0,1,,22m m --⎧⎫--⎨⎬⎩⎭ 称为模m 的绝对最小完全剩余系;当m 是偶数时,把1,1,0,1,,22mm ⎧⎫-+-⎨⎬⎩⎭ 或,1,0,1,,122m m ⎧⎫---⎨⎬⎩⎭ 称为模m的绝对最小完全剩余系;显然,模m 的完全剩余系有无数多个.如果{}12,,,m y y y 是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那么对任意整数a ,这m 个数中有且仅有一个i y 与a 对模m 同余.综上,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就是m 个两两不同余的整数. 例2 证明:{}11,4,18,20,32--是模5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定理4 设1|m m .那么,对任意的r ,有[][]1m m r r ⊆,等号当且1m m =成立.更精确地说,若12,,,d l l l 是模1md m =的一组完全剩余系,则有[]11j m m j d r r l m ≤≤⎡⎤=+⎣⎦ ,右边并式中的d 个模m 的剩余类两两不同.特别地有:[][]10m m j dr r jm ≤<=+.证明 我们把剩余类[]1m r 中的数按模m 来分类.对[]1m r 中任意两个数11,r k m +21r k m +,()1121mod r k m r k m m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12mod k k d ≡. ■ 由此推出右边和式中的d 个模m 的剩余类是两两不同的,且[]1m r 中的任一数1,r km +必属于其中的一个剩余类.另一方面,对任意的j 必有[]1111,j j m m m r l m r l m r ⎡⎤⎡⎤+⊆+=⎣⎦⎣⎦这就证明了所要的结论.例3 奇数按照模6可以分成哪几类,偶数按照模6可以分成哪几类? 解 {全体奇数}=[][][][]26661135= ; {全体偶数}=[][][][]26660024= .二、完全剩余系的性质定理5 设a 是整数,(),1a m =,b 是任意整数,若x 遍历模m 的完全剩余系,则ax b +所取的值也遍历模m 的完全剩余系. 证明 设{}12,,,m x x x 是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则当x 依次取值12,,,mx x x 时,ax b +所取的m 个值为12,,m ax b ax b ax b +++ .如果()mod i j ax b ax b m +≡+,则()mod i j ax ax m ≡,由于(),1a m =.则()mod i j x x m ≡,于是i j =.因而{}12,,m ax b ax b ax b +++ 也是模m 的完全剩余系.■例4 证明:{}7,12,17,22,27,32是模6的一个完全剩余系. 证明 7507,12517,17527=⨯+=⨯+=⨯+22537,27547,32557=⨯+=⨯+=⨯+ .因为()5,61=,所以由定理5知,当x 遍历模6的最小非负完全剩余系{}0,1,2,3,4,5时,57x +所取的值,即{}7,12,17,22,27,32也是模6的完全剩余系.定理 6 设,a b 是两个整数,且(),1a b =,若x 遍历模b 的完全剩余系,y 遍历模a 的完全剩余系,c 是任意整数,则ax by c ++所取的值组成模ab 的完全剩余系. 例5 利用模10和模199的完全剩余系表示模1990的完全剩余系. 解:()199,101,199101990.=⨯=设{}12,10,,x x x 是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12,199,,y y y 是模199的一个完全剩余系,那么{}19910,1,2,10,1,2,,199i j x y i j +== 组成模1990的一个完全剩余系.习题2.21.验证下列各组整数是否为模8的完全剩余系:{}{}{}{}1,3,5,7,9,11,13,152,4,6,8,10,17,21,237,9,12,17,22,27,322,2,3,3,5,6,7,8---------(1);(2);(3);(4).2.验证下列各组整数是否为模7的简化剩余系:{}{}{}{}8,16,24,32,40,482,4,6,2,4,61,3,5,9,11,12,132,22,42,62,82---(1);(2);(3);(4).3.(1)求模9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使其中每个数都是奇数; (2)求模9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使其中每个数都是偶数; (3)对于模10来说,能实现(1)和(2)的要求吗?(4)请找出规律,并证明。
第16讲 剩余类环
三 Z的极大理想
定理2
主理想 (n) 证明 充分性
设 n 是素数,
必要性 设 (n) 是极大理想. 若有 (n) (m) Z, 则 m|n,
m|n, 则 1, -1, n 或 Z, m = (n) (m) -n,
是Z的极大理想
n是素数.
(m) = Z 或 (n), = 1, -1, 或 n, -n, 所以,m (n) 是极大理想. 所以, (n) 是极大理想。
分析
设 n ≠0.
a + (n) ∈ Z∕(n) ,
0 r < n. ?设源自a = qn + r,
则 a + (n) = r + q n + (n) = r + (n) .
命题1
商环 Zn =Z⁄ (n) = {[0], [1], …, [n 1]}, [k]=k+(n).
称为模 n 的剩余类环 .
第15讲
剩余类环Zn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 •数学是思维的工具;
•数学是理性的艺术;
•数学是一种理性精神.
问题:
有限域的特征是一个素数. 给出了非常有用的 2元域F2. 问: 对任一素数 p, 有特征为 p 的有限域吗? 如果有, 怎么构造?
下面, 我们利用整数环模极大理 想来回答上述问题.
命题 [k]∈Zn关于乘法可逆 当且仅当 k与n互素.
证明 (k,n)=1 有s,t∈Z使得 sk+tn=1 [s][k]= [sk]=[1] [k]可逆
♥2.4 剩余类环Zn 推论 Zn中所有可逆元组成乘法群. 它的阶是
1, 2,…, n中所有与n互素的元的个数(n), 称为欧拉函数.
2剩余类及完全剩余系
型剩余类及完全剩余系定义设m是一个给定的正整数,K r r 0,1,”,m 1表示所有形如qm r q 0, 1, 2,川的整数组成的集合,则称K。
,©,川,K m1为模m的剩余类.定理1设m 0, K°K,川,心1是模m的剩余类,则(i)每一整数必包含于某一个类里,而且只能包含于一个类里;(ii)两个整数x, y属于同一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 y modm .证(i)设a是任意一个整数,则由带余除法,得 a qm r ,0 r m,故a K r-故每一整数必包含于某一类里.又设a K r,且a K r,这里0 r m,0 r m,则存在整数q, q使得a mq r,a mq r .于是,m| r r , m| r r .但是0 r r m,故r r 0,r r 0,r r .(ii)设a,b是两个整数,并且都在K r内,则存在整数q1,q2分别使得a q1m r ,b q2m r.故a b modm .反之,若a b modm,则由同余的定义知,a,b被m除所得的余数相同,设余数都为r 0 rm,则a和b都属于同一类K r.定义在模m的剩余类K0,K1^|,K m 1中,各取一数a j C j, j 0,1川,m 1,此m个数a0 ,a1,川,a m 1称为模m的一个完全剩余系.推论m个整数作成模m的一个完全剩余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m个整数两两对模m 不同余.证充分性设a1,a2,|#,a m是m个两两对模m不同余的整数.由定理1知,每个整数a i必在模m的m个剩余类K0,K1,川,K m1中某一剩余类里,且只能在一个剩余类里.因a1,a2,|||,a m是m个两两对模m不同余的整数,故有定理1得,a1,a2,川,a m分别属于不同的剩余类,故a i ,a 2,川,a m 是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必要性 设a i ,a 2,川,a m 是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则由完全剩余系的定义得,这 m 个数分别属于不同的m 个剩余类K 0, K 1^|,K m1.由定理1得,a 1,a 2^| ,a m 两两对模m 不 同余•0,1,川,m 1是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号,川,1,0,1,川,号 是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定理2设m 是一个正整数,a,b 都为整数, a,m 1,若x 通过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则ax b 也通过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证 设x 通过模m 的完全剩余系a 1, a 2^ |, a m .下面证明ax b 也通过模m 的一个完全 剩余系.根据定理1的推论,只需证明aa 1 b,aa 2 b,川,aa m b 两两对模m 不同余.因厲赴,川,a m 是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故由定理 1的推论得,a 「a 2,川,a m 两两对 模m 不同余.下面用反证法证明 aa 1 b,aa 2 b,川,aa m b 两两对模 m 不同余.假设 aa 1 b,aa 2 b,川,aa m b 不是两两对模 m 不同余,则其中有两个数对模 m 同余,设aa i b a j b modm ,1 i j m ,贝U aa a j modm .因 a, m 1 , 故 a i a j modm .这与a 「a 2,川,a m 两两对模m 不同余矛盾.定理3设m , 0,m 2 0, m,, m 21,而x 1, x 2分别通过模 , m 2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则m ?X 1 gX 2通过模g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证 当x-i , x 2分别通过模 m“ m 2的一个完全剩余系时, 值,下面证明这 gm 2个整数两两对模 m 1m 2不同余.设m 2为 m]X 2 m 2x 1 gx ? modm ^m ?,其中x,X i 是X i 所通过的模m i 的完全剩余系中的数,i 1,2.当m 为奇数时, 当m 为偶数时,m2 都是模m 的完全剩余系.1与号训‘仙川号m 2m m 1x 2共取了 mim 2个整数(1)由(1)得,m2% BX2 叫為m1x2modg ,从而叫為m2% mod m .因mi,m21,故% x i modm .又因x),x1是模的完全剩余系中的数,故捲洛.同理,X2 X2.故当x1, x2分别通过模m i, m2的一个完全剩余系时,m2m m|x2共取了m^m?个整数值, 下面证明这m i m)2个整数两两对模m i m2不同余.从而由定理1的推论得,这m^m?个整数作成模mim2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定义0,1^|,m 1叫做模m的最小非负完全剩余系;当m是奇数时,m 4 d I L 1 1 a m •d ,|||, 1,0,1,|||, 叫做模m的绝对最小完全剩余系;当m是偶数时,号,川,1,o,1, 忙1或m训,仙川,m叫做模m的绝对最小完全剩余系.作业P57: 1,2,3,4 ,习题解答1.证明X u p st v,u 0,1j||, p s t 1,v 0,1,|||,p t 1,t s是模p s的一个完全剩余系。
6.剩余类思想及其应用
第六节剩余类思想及其应用按“剩余”分类是分类思想在整数性质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应用。
整数的很多性质都可以归结到对各“剩余”类性质的研究。
本节是上节的继续。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全体整数按它们对模m 的余数共分成m 类。
同一类中任一个数称为此类中另一个数的剩余,它们都对模m 同余。
从每一类中任取一个数就得到m 个数,这m 个数叫做模m 的完全剩余系。
模m 的完全剩余系有无穷多个。
但最常用的是下面两种:(1)非负最小完全剩余系:0,1,2,…,m -1。
(2)绝对值最小的完全剩余系,它随m 的奇偶性不同而有所区别。
当m=2k+1(*N k ∈)时,m 的完全剩余系为:k k k k ,,1,0,1,),2(),1(, ------。
当m=2k (*N k ∈)时,m 的完全剩余系为:kk k ,,1,0,1,),2(),1( -----或1,,1,0,1,),1(,-----k k k 。
例1、已知n 是一个使222221)(n n S +++= 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试求n n S +++= 21)(1除以5所得的余数。
解:考虑到任意五个连续正整数对模5组成的完全剩余系,其和可被5整除,故令:)40(5≤≤+=r r k n ,则:)5(mod )5(mod 22r n r n ≡≡∴)5(mod )()(11r S n S ≡又)5(mod 0304321022222≡=++++ ∴)5(mod )()(22r S n S ≡∵)4(|5)2(|5)0(|5)3(|5)1(|522222S S S S S ,∴当)5(mod 1≡n 时,)5(mod 1)1()(11≡≡S n S ,当)5(mod 3≡n 时,)5(mod 16)321()3()(11≡≡++=≡S n S ,∴所求)(1n S 除以5的余数为1。
例2、设正整数d 不等于2,5,13。
证明:在2,5,13,d 中可以找到不同两数a ,b 使得ab -1不是完全平方数。
模2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
模2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原创版】目录1.模 2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概述2.模 2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的例子3.如何找到模 2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正文一、模 2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概述在数学领域,模 2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模 2 的剩余类群中,生成元指的是一个元素,通过这个元素自身或者这个元素与其他元素的乘积,可以生成该类群中的所有元素。
换句话说,生成元是构建该类群的基本单元。
二、模 2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的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模 2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模 2 的剩余类群,其中的元素为{1, 2, 3, 4,...},其中每个元素模 2 后都等于 1。
在这个类群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生成元,例如 2。
因为 2 乘以任何元素,模 2 后都会得到该元素本身。
例如,2 乘以 1 等于 2,2 乘以 2 等于 4,2 乘以 3 等于 6,2 乘以 4 等于 8,以此类推。
因此,2 是这个模 2 的剩余类群的一个生成元。
三、如何找到模 2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要找到模 2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通常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算法或者工具。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拉格朗日定理。
拉格朗日定理指出,如果一个元素 a 满足 a^k ≡ 1 (mod n),其中 k 是模数 n 的欧拉函数值,那么 a 就是模 n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
以模 2 为例,欧拉函数值为 1,因为 2^1 ≡ 2 (mod 2),2^2 ≡ 4 (mod 2),2^3 ≡ 8 (mod 2),2^4 ≡ 1 (mod 2)。
因此,2 是模 2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
总结一下,模 2 的剩余类群的生成元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模 2 的剩余类群。
高中数学竞赛——数论
高中数学竞赛 数论剩余类与剩余系1.剩余类的定义与性质(1)定义1 设m 为正整数,把全体整数按对模m 的余数分成m 类,相应m 个集合记为:K 0,K 1,…,K m-1,其中K r ={qm+r|q ∈Z,0≤余数r ≤m-1}称为模m 的一个剩余类((2)2.(1)a r ,得m 个数特别地,完全为偶数时,,2-m (2)证明:即证a 0,a 1,…,a m-1与aa 0+b, aa 1+b,…,aa m-1+b 同为模m 的完全剩余系,因a 0,a 1,…,a m-1为模m 的完系时,若aa i +b ≡aa j +b(modm),则a i ≡a j (modm),矛盾!反之,当aa 0+b, aa 1+b,…,aa m-1+b 为模m 的完系时,若a i ≡a j (modm),则有aa i +b ≡aa j +b(modm),也矛盾!(ⅲ)设m 1,m 2是两个互质的正整数,而x,y 分别遍历模m 1,m 2的完系,则m2x+m1y历遍模m1m2的完系.证明:因x,y分别历遍m1,m2个整数,所以,m2x+m1y历遍m1m2个整数.假定m2x/+m1y/≡m2x//+m1y//(modm1m2),其中x/,x//是x经历的完系中的数,而y/,y//是y经历的完系中的数.因(m1,m2)=1,所以,m2x/≡m2x//(modm1),m1y/≡m1y// (modm2),从而x/≡x//(modm1),y/≡y//(modm2),矛盾!3.(1).在与模m的一个(2)(ϕm)x1≡x2,则a1,a2,…,aφ(m)是模m的一个既约剩余系.证明:因a1,a2,…,aφ(m)是)m(ϕ个与m互质的整数,并且两两对模m不同余,所以,a1,a2,…,aφ(m)属于)m(ϕ个剩余类,且每个剩余类都与m互质,故a1,a2,…,aφ(m)是模m的一个既约剩余系.(ⅴ)设m1,m2是两个互质的正整数,而x,y分别历遍模m1,m2的既约剩余系,则m 2x+m 1y 历遍模m 1m 2的既约剩余系.证明:显然,既约剩余系是完系中所有与模互质的整数做成的.因x,y 分别历遍模m 1,m 2的完系时,m 2x+m 1y 历遍模m 1m 2的完系.由(m 1,x )=(m 2,y )=1,(m 1,m 2)=1得(m 2x,m 1)=(m 1y,m 2)=1,所以,(m 2x+m 1y,m 1)=1,(m 2x+m 1y,m 2)=1,故 (m 2x+m 1y, m 1m 2)=1.反之若(m 2x+m 1y, m 1m 2)=1,则(m 2x+m 1y,m 1)=(m 2x+m 1y,m 2) =1,1m 2的既)(2m ϕ)., 1,α(4.欧拉欧拉(Euler)定理 设m 是大于1的整数,(a ,m)=1,则)(m od 1)(m a m ≡ϕ. 证明:设r 1,r 2,…,r )(m ϕ是模m 的既约剩余系,则由性质3知a r 1,a r 2,…,a r )(m ϕ也是模m 的既约剩余系,所以, a r 1a r 2…a r )(m ϕ≡r 1r 2…r )(m ϕ(modm),即≡)(21)(m m r r r a ϕϕ)(21m r r r ϕ ,因()(21m r r r ϕ ,m)=1,所以,)(m od 1)(m a m ≡ϕ.推论(Fermat 定理) 设p 为素数,则对任意整数a 都有)(m od p a a p ≡.证明:若(a , p )=1,由1)(-=p p ϕ及Euler 定理得)(m od 11p a p ≡-即)(m od p a a p ≡;若(a , p )≠1,则p |a ,显然有)(m od p a a p ≡.例1设m>0,证明必有一个仅由0或1构成的自然数a 是m 的倍数.证明:考虑数字全为1的数:因1,11,111,1111,…中必有两个在modm 的同一剩余类中,它们的差即为所求的a .例(m 整除,.例m,使得2011|f n f 3因所以,例,是整数序列负整数假设对每个正整数:在数列123,,,a a a 中,每个整数都刚好出现一次.证明:数列各项同时减去一个整数不改变本题的条件和结论,故不妨设a 1=0.此时对每个正整数k 必有∣a k ∣<k:若∣a k ∣≥k,则取n=∣a k ∣,则a 1≡a k ≡0(mod n),矛盾.现在对k 归纳证明a 1,a 2,…,a k 适当重排后是绝对值小于k 的k 个相邻整数.k=1显然.设a 1,a 2,…,a k 适当重排后为-(k -1-i),…,0,…,i (0≤i ≤k -1),由于a 1,a 2,…,a k ,a k+1是(mod k+1)的一个完全剩余系,故必a k+1≡i+1(mod k+1), 但∣a k+1∣<k+1,因此a k+1只能是i+1或-(k -i),从而a 1,a 2,…,a k ,a k+1适当重排后是绝对值小于k+1的k+1个相邻整数.由此得到:1).任一整数在数列中最多出现一次;2).若整数u 和v (u<v) 都出现在数列中,则u 与v 之间的所有整数也出现在数列中.得到:例,(i,j)也历mod2n 的和≡例可被,且是周期数列,所以, 数列{a n }中存在无穷多项可被2011整除.例7证明:存在无穷多个正整数n,使得n 2+1∤n!.证明:引理1对素数p >2,⇔≡)4(mod 1p 存在x(1≤x ≤p -1)使)(m od 12p x -≡. 证:充分性:因对1≤x ≤p -1,( p ,x)=1,所以,)(mod 1)(2121p x x p p ≡=--,≡-212)(p x)(mod 1)1(21p p ≡--,所以,21-p 为偶数,即).4(mod 1≡p 必要性:因1≤x ≤p -1时,x,2x,…,(p -1)x 构成modp 的既约剩余系,所以,存在1≤a ≤p -1,使得a x ≡-1(mod p ),若不存在a (1≤a ≤p -1), a =x,使a x ≡-1(mod p ),则这样的a ,x 共配成21-p 对,则有)(mod 1)!1()1(21p p p -≡-≡--,即21-p 为奇数,与 p 2证a =4(p 1p 设2p 1 p 2…12x -≡,相应的x 例(1)(2)n n+1n (n=1,2, …),且每个a n 都是f(x)的周期.证明:(1)设T=nm (正整数m,n 互质,且n ≥2),因(m,n)=1,所以,m,2m,…,nm 构成 modn 的完系,故存在k ∈N *使得km ≡1(modn),即存在t ∈N *使得km=nt+1,因f(x)=f(x+kT)=f(x+n km )=f(x+t+n 1)=f(x+n 1),所以n1是周期. 设n=kp ,其中k ∈N *, p 为素数,则n k p 11⋅=是周期.故存在素数p,使p 1是周期. (2)当T 为无理数时,取a 1=T,则T 为无理数, 0<T<1.设k≤n 时存在无理数a k ,使得0<a k <a k-1<1,且a k 是周期.对k+1,总存在存在u,v ∈N *,使得0<u a k -v<a k <1,取例解:,对任意}包含了modn+1零剩余,≤k ≤n, a 1+a 2+取例. 例11求所有的奇质数p ,使得∑=-11|k p k p .例12求所有质数p ,使得2122213)()()(|-+++p p p p C C C p .例13设n 为大于1的奇数,k 1,k 2,…,k n 是n 个给定的整数,对1,2,…,n 的每一个排列a=(a 1,a 2,…,a n ),记S(a)=∑=ni i i a k 1.证明:存在两个1,2,…,n 的排列b 和c(b ≠c),使得n!|S(b)-S(c).证明:如果对1,2,…,n 的任意两个不同排列b 和c(b ≠c),都有n!∤S(b)-S(c),那么当a 取遍所有排列时(共n!个),S(a)遍历模n!的一个完系, 因此,有∑a a S )(≡1+2+…+n!≡2!2)1!(!n n n ≡+(modn!) ①, 另一方面,我们有 ∑a a S )(=)!(mod 0)1(!])!1[(n k n n j n k a k a k n i n n in i i n i i ≡+=-==∑∑∑∑∑∑∑ ②. 由①∑a .例modm 因(m,2n 例x 例在A同余方程与同余方程组1.同余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定义1 给定正整数m 及n 次整系数多项式0111)(a x a x a x a x f n n n n ++++=--,则同余式f(x)≡0(modm)①叫做模m 的同余方程,若a n 0(modm),则n 叫做方程①的次数.若x=a是使f(a)≡0(modm)成立的一个整数,则x≡a(modm)叫做方程①的一个解,即把剩余类a(modm)叫做①的一个解.若a1(modm),a2(modm)均为方程①的解,且a1,a2对模m不同余,就称它们是方程①的不同解.由此可见,只需在模m的任一组完系中解方程①即可.例12解:例2解:.2.设a x解,例3解:tx即)8-≡x.3,1-(mod≡t),1,08(mod1=4+例4解方程12x≡6(mod9).因(12,9)=3,且-1是一个特解,所以,方程12x≡6(mod9)的解为:(modx即)8t5,2,1,≡t≡-x.(mod),2,1,083+1=-3.同余方程组定义3给定正整数m 1,m 2,…,m k 和整系数多项式f 1(x),f 2(x),…,f k (x),则同余式组 ⎪⎪⎩⎪⎪⎨⎧≡≡≡)(mod 0)()(mod 0)()(mod 0)(2211k k m x f m x f m x f ②,叫做同余方程组.若x=a 是使f j (a )≡0(modm j )(1≤j ≤k)成立的一个整数,则x ≡a (modm)叫做方程组②的一个解,即把剩余类a (modm)叫做②的一个解.例5解:⎩⎨⎧-≡≡13x x .M=m 1m ⎪⎪⎩⎪⎪⎨⎧≡≡≡21k a x a x a x 其中M j ).(2)j j j j 则x ≡y (modm j ),即m j |x -y ,因m 1,m 2,…,m k 两两互质,所以M| x-y 即x ≡y (modM). 注:(1)存在无穷多个整数x 满足同余方程组③,这些x 属于同一模m 的剩余类;(2)同余方程组③仅有一个解x ≡a 1M 1M 1-1+a 2M 2M 2-1+…+a k M k M k -1(modM).(3)当(a ,m i )=1(=1,2,…,n)时,同余方程组⎪⎪⎩⎪⎪⎨⎧≡≡≡⇔⎪⎪⎩⎪⎪⎨⎧≡≡≡---)(mod )(mod )(mod )(mod )(mod )(mod 12211112211k k k k m a a x m a a x m a a x m a ax m a ax m a ax仍然具有定理结论. 这在数论解题中具有重要应用.例6“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解,352115≡x 例.解:210×210-1≡210-1≡1(mod11)⇔210-1≡1(mod11),所以,同余方程组的解为: )2310(mod 2111637121010330438553462≡=⨯+⨯+⨯+⨯≡x ,即x=2310k+2111(k ∈N).例8证明:对任意n 个两两互质的正整数:m 1,m 2,…,m n ,总存在n 个连续的自然数k+1,k+2,…,k+n 使得m i |k+i(i=1,2,…,n).证明:由剩余定理知,总存在整数k 使得⎪⎪⎩⎪⎪⎨⎧-≡-≡-≡)(mod )(mod 2)(mod 121n m n k m k m k,即存在连续的自然数k+1,k+2,…,k+n 使得m i |k+i(i=1,2,…,n).例9证明:对任意n ∈N *,存在n 个连续正整数它们中每一个数都不是素数的幂(当 数⎪⎪⎩⎪⎪⎨⎧-≡-≡-≡21n m m m例,且A 例 {k +a n }⎩⎨⎧-≡≡)(mod 102p x x 123⎪⎩-≡)(mod 232p x 2的最小正整数a 2=38.假定a 1,a 2,…,a n 都已确定,则取a n+1适合⎪⎪⎩⎪⎪⎨⎧-≡-≡≡+)(mod )(mod 1)(mod 0121n p n x p x p x 且大于a n 的最小正整数,由剩余定理知满足条件的a n+1存在.则上述递推关系定义的数列{a n }满足题意:因对任意k ∈N *,当n ≥k+1时,都有k+a n ≡0(mod p k+1),由{a n }递增可知{k +a n }从第k+2项起每一项都是p k+1的倍数,且都大于p k+1,所以,数列{k +a n }中至多有k+1项为素数.例12是否存在一个由正整数组成的数列,使得每个正整数都恰在该数列中出现一次,且对任意正整数k ,该数列的前k 项之和是k 的倍数?解:,S=a 1+a 2⎩⎨⎧++≡+t r S r S {a n }例的质因数.例例。
剩余类与剩余系
整数中,必有两个数对模 m 同余。
证 (1)若 C C ,因为 b C C ,所以存在整数 k ,
a
b
b
a
使得 b a km,即a b(mod m),必要性得证。下证充分
性。
设整数 a,b 满足关系 a b(mod m),则对集合 C 中的元素任 a
意 c ,存在整数 k ,使得 c ak m ,由已知条件
a
0,2,4,6,8,10,12,14,16是模 9的一个完全剩余系, 0,1,2,3,4,5,6,7,8为模 9的最小非负完全剩余系; 1,2,3,4,5,6,7,8,9 为模 9的最小正完全剩余系; 8,7,6,5,4,3,2,1,0 为模 9的最大非正完全剩余系; 9,8,7,6,5,4,3,2,1为模 9的最大负完全剩余系; 4,3,2,1,0,1,2,3,4为模 9的绝对值最小完全剩余系。
a b(mod m)。
如果 a b(mod m),由(1)知 C C ;
a
b
如果 a b(mod m) ,用反证法。假设 C C ,即存在
a
b
整数 c ,使得 c C 且 c C ,于是存在整数 k ,k ,使得
a
b
12
c a k m及c b k m ,由这两个等式很容易得
1
2
例 2 设 a , a 是模 m 的同一个剩余类中的任意两个整数,则有
1
2
(a ,m) (a , m)。
1
2
证 设 a C , a C 。 则 存 在 整 数 k ,k , 使 得
1
r
2
r
12
a r k m , a r k m , 于 是 有 (a ,m) (m, r) ,
环的定义与性质
定理8:R中非零元如果与n互素,则为可逆元;否则为零因子。 证明:数论中互素的充要条件 (m,n)=1 等价于am+bn=1。
思考题:R 中所有可逆元是否构成一个群?其阶是多少? (群论的应用中我们讲过)
更一般的,一个含幺环的全体可逆元对乘法构成群,成为环的乘群。
Euler 定理:n 是正整数,(a,n)=1, 则 a φ(n)=1
(4)证明思路:
用归纳法证明a1,a2,...,an 有
n
n
( ai )b j ai2,...,bm 有
于是
m
m
ai (b j ) aib j
j 1
j 1
n
m
n
m
nm
( ai )(b j ) ai (b j ) aib j
i1
j 1
i1 j1
i1 j1
数论中可以用既约剩余系的概念证明,这里我们可以用群的概念证明。
第四节 除环
定义 一个环R叫做一个除环,若 1、R至少包含一个不等于零的元; 2、R有一个单位元; 3、R每一个非零的元都有逆元。
除环的性质
1、除环没有零因子 2、除环的特征只能为零或者素数。
一个交换除环叫做一个域。(我们将在下一章详细讨论)
3. 环与子环的单位元
设 S 是 R 的一个子环,当 R 有单位元时,S 不一定有;当 S 有单位元 时,R 不一定有;即使两者都有单位元,此两单位元也不一定相同。
1、考虑 R为整数环<Z,+,·> ,S 为偶数环<2Z,+,·> 。 2、考虑 R为偶数环<2Z,+,·>, S为零环。 3、考虑实数环 R,S为零环,两个环的单位元不同。
剩余类、剩余系、完全剩余系和简化剩余系学习笔记
剩余类、剩余系、完全剩余系和简化剩余系学习笔记经常在⼀些数论题题解中看到剩余类、剩余系、完全剩余系、简化剩余系这⼏个名词,但总感觉⾃⼰对它们的概念理解得不是很深,⽽且还经常混淆,故写篇博客记录下⾃⼰所理解的剩余系相关知识,如有错误,欢迎路过的⼤佬指正。
剩余类(同余类)定义n n r∈[0,n−1]n C r=n∗x+r,x∈Znn=1145,r=14C14=1145x+141145−1131,14,1159性质剩余系定义n n n x x xnn=1145r={11,4,5,14}114514性质完全剩余系(完系)定义n n n n nnn=5{0,1,2,3,4}5{5,1,8,−3,14}5性质n r a∈Z,b∈Z gcd(n,a)=1a∗r i+b (i∈[0,n−1])n证明:命题 1 :如果r是⼀个模n的剩余系,那r i+b⼀定也构成⼀个模n的完全剩余系。
反证法,若r i+b不构成⼀个模n的完全剩余系,则存在两个元素同余n,即有r x+b≡r y+b(mod n),同余式两边同时减去b,有r x≡r y(mod n),与r是⼀个模n的剩余系这⼀前提⽭盾,命题 1 得证。
命题 2:若r是⼀个模n的完全剩余系,对于任意的整数a,若有gcd(a,n)=1,则a∗r i也构成⼀个模n的完全剩余系。
同样是反证法,若结论不成⽴,则有a∗r x≡a∗r y(mod n),因为gcd(a,n)=1,所以⼀定存在a mod p的逆元inv(a),同余式两边同时乘以inv(a),则有r x≡r y(mod n),与前提⽭盾,命题 2 得证。
这俩个命题都得证,所以a∗r i构成⼀个模n的完全剩余系,a∗r i+b也构成⼀个模n的完全剩余系,故性质得证。
简化剩余系(既约剩余系、缩系)定义nφ(n)n r nφ(n)φ(n)nn=10{1,3,7,9}10n=5{1,8,7,14}5n n性质n r a∈Z gcd(n,a)=1a∗r i n 参考资料国际惯例。
剩余类及完全剩余类
引理2 ∈ 则 个整数 引理2:m∈Z+,则m个整数 0,r1,…,rm-1,构成一个 个整数r 构成一个 完全剩余系⇔ 的余数(模 两两不相等 两两不相等。 完全剩余系⇔除m的余数 模m)两两不相等。 的余数 证明:剩余系 证明 剩余系 ⇔从m个等价类各取一个代表元 个等价类各取一个代表元 ⇔每个元素各属一个类 根据引理1(3)的“不同类不同余”可知 ⇔根据引理 的 不同类不同余” 除以m的余数不相等 ⇔除以 的余数不相等 引理3 ∈ 引理3: m∈Z+,k∈Z,(k,m)=பைடு நூலகம்,当a1,a2,…,am为完全 ∈ 当 剩余系时,ka 也为完全剩余系. 剩余系时 1+b,ka2+b,…,kam+b也为完全剩余系 也为完全剩余系 证明: 证明 a1,a2,…,am为完全剩余系 ⇔当i≠j时 ai mod m≠aj mod m,又(k,m)=1 ≠时 ≠ 又 反证) ⇒kai mod m ≠ kaj mod m (反证 反证 X依次取 1,a2,…,am时,kx+b依次取 遍历! 依次取a 依次取… 依次取 依次取 遍历!
例题: ∈ 例题 m∈Z+,k∈Z,(k,m)=1,当a1,a2,…,am为完全 ∈ 当 剩余系时,ka 剩余系时 1+b,ka2+b,…,kam+b也为完全剩余系 也为完全剩余系 M=10 k=3, b=2则0,1,2,3,4,5,6,7,8,9为完全剩余 则0,1,2,3,4,5,6,7,8,9为完全剩余 0 , 1 , 2 , 3 , 4 系,则3*0+2,3*1+2,3*2+2,3*3+2,3*4+2, 3*5+2, 3*6+2, 3*7+2, 3*8+2, 3*9+2即 5 6 7 8 9 即 2,5,8,11,14,17,20,23,26,29也是剩余系 模10: 也是剩余系,模 也是剩余系 2,5,8, 1, 4, 7,0, 3, 6, 9 各不个相同,所以 各不个相同, 处在不同的类中,不同类各取一个, 处在不同的类中,不同类各取一个,构成完全剩 余系。 余系。 注意:不能保证与原数处在同一个类。 注意:不能保证与原数处在同一个类。如1原在 原在 [1],但3*1+2却在 中。 1 却在 却在[5]中 ,
剩余类与完全剩余系
金属铝板吊顶施工工艺
解:(2)特制n 1个砝码分别重1,3,32, ,3n 斤. 将要称的物体放在天平的左托盘,将若干个砝码 放在右托盘,为达到平衡,可以在左托盘放上 若干砝码.
这时左托盘里的砝码xi取 1,右托盘里的砝码xi 取1,由(1)知,当xi取适当的值时,可使
T 3n xn 3n1 xn1 3x1 x 之值为所要称的物体的斤数。
m
所以, ai
i 1
m i 1
i
m(m 1) 2
m (mod m) 2
m
同理,
i 1
bi
m (mod m) 2
如果{a1 b1, a2 b2, , am bm}是模m的完全剩余系,
则
m i 1
(ai
bi )
m (mod m)
2
不可能!
从而0 =
m
ai
i 1
m
bi
i 1
m
(ai
i 1
因此xi = xi.
金属铝板吊顶施工工艺
例2、(1)证明 H ,
, 1, 0,1,
,H
H
3n1 1
31
中每一个整数有而且只有一种方法表示成
3n xn 3n1 xn1 3x1 x0 的形状,其中xi 1, 0或1. (2)说明应用n+1个特制的砝码,在天平上可以量出 1到H中的任何一个斤数.
三、与抽象代数的关系
金属铝板吊顶施工工艺
若将模m的剩余类作为元素,则 同余↔剩余类的相等,
同余的运算↔元素〔剩余类〕的运算, 剩余类的集合即是环。 特别地,当m为合数时,就有: 非零的剩余类的乘积可能为零的剩余类,
最小值为-3n 3n1 3 1 H 即3n xn 3n1 xn1 3x1 x0通过[ H , H ]中的 2H 1个整数,结论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以上四点可得到对一个模n剩余类环,求其所有子环和理想的一个方法。
思路:
第一,模n剩余类环对加法构成加群,根据群的定义,找出所有子群;
第三,对所有子群,根据环的定义,对乘法封闭,从所有子群里找出所有环;
第四,对所有子环,根据理想的定义,找出所有理想。
例题:找出模12的剩余类环的所有理想。
具体步骤:
第一步:
模12剩余类环所有元素的集合:
={[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找其对加法构成加群的子群,并因为其对加法构成的子群是循环群,所以用生成元表示:
([0])={[0]};
([1])=([11])= {[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10])={[0],[2],[4],[6],[8],[10]};
([3])=([9])={[0],[3],[6],[9]};
([4])=([8])={[0],[4],[8]};
([6])={[0],[6]};
第二步:
考虑对乘法的封闭性,求其子环:
([0])={[0]};
([1])=([11])= {[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10])={[0],[2],[4],[6],[8],[10]};
([3])=([9])={[0],[3],[6],[9]};
([4])=([8])={[0],[4],[8]};
([6])={[0],[6]};
第三步:
根据理想的定义,对以上的子环,求其理想:
([0])= ([12])={[0]};
([1])=([11])= {[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10])={[0],[2],[4],[6],[8],[10]};
([3])=([9])={[0],[3],[6],[9]};
([4])=([8])={[0],[4],[8]};
([6])=([6])={[0],[6]};
解答完毕。
通过观察以上的例子我们发现以下特点:
•模12剩余类环的所有对加法构成的子群,等于所有子环,等于所有理想;
•所有的子群(对加法)是循环群,所有的理想是主理想;
•第一列的所有生成元都是12的因子;
•第二列的所有生成元可表示为[12-],其中为12所有的因子.
于是我们有以下结论:
模n剩余类环的所有子群(对加法)是循环子群,所有理想是主理想,并且它们都可由n的所有因子作为生成元生成的(或者由n与其所有因子的差作为生成元生成),它们的个数都为n的欧拉数。
特别地,当n是素数时,只有零理想和单位理想。
命题1模n剩余类环的所有子群(对加法)是循环子群;
这是显然的,因为模n剩余类环本身对加法构成循环群,而循环群的子群是循环群。
得证。
命题2模n剩余类环的所有理想是主理想;
对上面的所有循环子群(对加法),([i]),
根据理想的定义,[a];[b],[c]([i]);有:
[b]-[c]=[b-c]([i]);
[a][b]=[ab]= ([i]),同理:[b][a]([i]);
所以([i])做为一个理想,显然([i])是个主理想,记为。
由命题二的证明过程我们得知:所有循环子群(对加法)加上乘法都是模n剩余类环的主理想。
命题3模n剩余类环的所有循环子群可由n的所有因子作为生成元生成的(或者由n 与其所有因子的差作为生成元生成),它们的个数都为n的欧拉数。
设:n的所有因子为,,,…,,…;为n的因子。
任意取一循环子群由[a]生成(0<a<n,a Z);
设d=(a,n);既d是n的因子不妨设为,则a=, n=(,Z, <),且(,)=1,则a的阶为,又a([]),推出([a])=([]),即该循环子群等价于n的一因子作为生成元生成。
综上所述,命题成立。
所以有以下结论:
模n剩余类环的所有理想是主理想,并且它们都可由n的所有因子作为生成元生成的(或者由n与其所有因子的差作为生成元生成),它们的个数都为n的欧拉数。
推论:当n是素数时,模n剩余类环只有零理想和单位理想。
例题1:找出模18的剩余类环的所有理想。
解:
18的因子:1,2,3,6,9,18;
由上述结论知:所有理想为:([0]),([1]),([2]),([3]),([6]),([9])。
(注:通常([n])用([0])代替,二者等价)
例题2:找出模7的剩余类环的所有理想。
解:
7是素数,由推论知:所有理想为:([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