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组八年级综合复习
岳阳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经典复习题(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昵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装饰、美观B.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C.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反射D.提高声音的音调B解析:B剧院及音乐厅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
故选B。
2.如图所示,小明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分别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弹起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的产生原因B.响度和频率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响度和振幅的关系D解析:D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
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故选D。
3.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是否与声源振幅有关C.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D.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D解析:DA.卡片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这个实验不是用来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故A 不合题意;B.要想探究响度是否与声源振幅有关,那么要轻拨和重拨木梳的齿,改变木梳齿的振幅,不是快拨和慢拨,故B不合题意;C.探究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那么要改变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故C不合题意;D .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快拨时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慢拨时木梳齿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所以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这是探究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4.“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
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小强的喊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 .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 .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 .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降低音调B解析:BA .小强的喊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A 错误;B .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 正确;C .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 错误;D .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降低声音的响度,D 错误。
八年级物理总复习(完整版)
八年级物理总复习(一)电流(I )1、电流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uA)。
换算关系:1 A =103 mA =106 uA。
2、电流表(测量电流的仪表):(1)符号:○A(2)连接方法:①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号的接线柱流进去,从电流表的“-”号的接线柱流出来。
②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③不能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
④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3、特点:其内阻很小,可视为零,接入电路中不影响电流的大小,相当于电路中的导线。
4、电流表的读数:(1(2)连接电路后,看表针向右偏转过多少小格。
(3)电路中电流值=每小格代表的电流×格数注:①看清所选择的量程。
②看清每一大格分成几个小格,以及它们所表示的电流值,即分度值。
、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I=I1+I2+I3…+I n(二)电压(U)1、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uV)。
换算关系: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仪表):(1)符号:○V(2)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不能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
(3)特点:其内阻很大,接入电路中,相当于电路中的断开的开关。
(4)电压表的读数:②连接电路后,看表针向右偏转过多少小格。
③电路中电流值=每小格代表的电流×格数注: ①看清所选择的量程。
②看清每一大格分成几个小格,以及它们所表示的电压值,即分度值。
4、熟记的电压值:(1)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2)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3)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4)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总=U1+U2+…Un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干路中无电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复习及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复习及专题复习一、物理单元复习1. 运动和力运动: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称为运动。
力:物体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力。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保持该状态的条件是保持原来的状态,需要外界物体作用力。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质量成反比,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意两个物体,彼此之间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功、能与机械能功:力对物体做功,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功率: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
能量:物理系统变化时的能力。
机械能:由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所具有的能量。
3. 热学基础温度: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称为温度。
热量:热能传递的形式,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是由热运动的粒子碰撞而产生的。
状态变化:物体状态发生变化时,热量和功都可以改变其状态,功与引力量和移动距离成正比,热量与物质内部的接触和热交换有关。
4. 热力学定律和机械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能传递的方向只能是高温物体发布到低温物体。
机械力学定律:物体的运动由物体所受的合力决定,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二、专题复习1. 电学电荷:电子具有负电荷,质子具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势差:两点之间电势差为电场力对单位测试电荷所做的功。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经过横截面的电量。
电阻:电流通过某种物体时所受到的阻碍称为电阻。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势差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光学光的反射: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则它反射出去的光线也会与平面镜垂直,角度相等。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路会发生弯曲,折射角与入射角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3. 声学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特点:响度、音调和音色。
共振:强制振动一个系统,当外界频率恰好等于系统的本征频率时,发生共振。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综合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生活的是()A.—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 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D.一个中学生的重力为50N A解析:AA.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故A符合实际,符合题意;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1mm,故C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重力约为==⨯=G mg50kg10N/kg500N故D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
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10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g取10N/kg,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1.0N 和2.0N B.3.0N 和 1.0N C.3.0N 和 2.0N D.2.0N 和 3.0N C解析:C由左图可知,弹簧测力计自重为1N,钩码受到的重力==⨯G mg0.1kg10N kg=1N所以,甲弹簧测力计下方挂着两个钩码和另一弹簧测力计,则它的示数为F甲=G A+G乙+G B=1N+1N+1N=3N乙弹簧测力计下方挂着一个钩码,并承受自身重力,则它的示数为F乙=G乙+G B=1N+1N=2N故选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的作用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物体上最重的点就是重心D.只要物体质量分布均匀,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解析:BA.地球对其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空中的飞机始终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正确;C.重心是物体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故C错误;D.物体的重心位置由物体的几何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决定,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这个物体上,质量均匀分布的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上,故D错误。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综合模拟测评学能测试试卷(2)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综合模拟测评学能测试试卷(2)一、选择题1.小明和宁宁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明都比宁宁提前10 m到达终点。
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跑,将小明的起跑线向后移动10 m,宁宁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同时出发,结果是()A.两人同时到终点B.小明先到达终点C.宁宁先到达终点D.无法确定谁先到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4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6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A.24m/s B.48m/s C.50m/s D.100m/s3.甲乙两物体相向运动即两个物体各自朝对方的方向运动。
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 B.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C.0﹣4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4.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B.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C.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D.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5.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若超声波的速度保持340m/s不变则该被测汽车的速度是A.28.33m/s B.13.60m/s C.14.781m/s D.14.17m/s6.某同学对一物体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为:2.56cm、2.58cm、2.54cm、2.55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后,记录结果正确的是:()A.2.5575cm B.2.558cm C.2.56cm D.2.5cm7.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 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8.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路面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乙车比甲车速度快B.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C.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60mD.甲、乙两辆汽车3s后相距10m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四篇】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四篇】第一章声现象知识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综合经典复习题(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4:3B.3:4C.2:1D.1:2C解析:C设甲球的质量为m甲,乙球的质量为m乙,根据天平,可以列出等式23m m m m+=+甲乙甲乙经整理可得2m m=甲乙又由于mVρ=,甲乙两小球的体积相同,故密度之比即为质量之比,故为2:1,C选项正确。
故选C。
2.在南美洲有一种“迷你”小西瓜,它和壹元硬币的对比图如图所示,关于这种小西瓜小明对其进行了估测,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长度约为10cm B.体积约为2dm3C.质量约为5g D.密度约为1kg/m3C解析:CA.因为小西瓜的大小与一元硬币的大小差不多,那么它的长度和硬币的差不多,大约25mm,故A不符合题意;B.因为西瓜的大小与一元硬币的大小差不多,所以小西瓜的体积在几立方厘米,不会有2dm3那么大,故B不符合题意;C.硬币的质量也就几克,所以小西瓜的质量约5g符合实际,故C符合题意;D.西瓜的密度应该和水的密度差不多,即1.0×103kg/m3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亲爱的同学,下面有关你现在身体的四个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身高18.0m B.体温37℃C.质量480g D.心跳每秒80次B 解析:BA.中学生身高约1.8m,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体温约为36~37℃,故B符合题意;C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8kg ,故C 不符合题意;D .中学生的心跳每分钟约60~80次,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4.把一个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30g ,取出金属块擦干后浸没在盛满煤油的烧杯中,将从烧杯中溢出煤油的质量是(ρ水=1.0×103kg/m 3,ρ煤油=0.8×103kg/m 3)( ) A .30g B .28gC .26gD .24 g D解析:D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30g ,水的体积3330g30cm 1g /cmmV ρ===水把同一个金属块分别浸没在盛满水和盛满煤油的烧杯中,从烧杯中溢出水和煤油的体积是相同的,故溢出煤油的体积也为30cm3,从烧杯中溢出煤油的质量是m '=ρ煤油V =0.8g/cm 3×30cm 3=24g故选D 。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下)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气液固V V V >>)3、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4、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15℃时空气中声速:340m/s 。
5、回声 (1)、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
(2)、回声产生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人耳才能区别出原声与回声。
(即声源与障碍物至少有17m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人耳感知声音的方式⎩⎨⎧骨传声空气传导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1、音调(1)概念:声音的高低(2)影响单调高低的因素: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3)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4)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
(5)超声波:高于20000Hz 的声音。
(蝙蝠、海豚可发出) (6)次声波:低于20Hz 的声音。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2、响度(1)概念: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叫响度。
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复习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C.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C
6. 农民伯伯在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而砂粒却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
A. 砂粒比黄豆密度大B.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下
C. 砂粒比黄豆对桌面的压力小D. 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大
(2)小明刚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木块被拉动,且越来越快,小明读出某一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他认为这时摩擦力的大小为3N,他操作中的错误是 _____ .
(3)改正错误后,小明完成了探究过程,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
A.f1=f2>GB.f1=f2<GC.f1=f2=GD.f1>G>f2
14.如图,Biblioteka 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人射光方向不变。动车减速时( )
A. 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B. 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C. 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D. 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
15.物理兴趣小组自主探究得知“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他们应用该规律及相关知识分析了下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已知物体A重10N, B、C重均为4N,不计绳重及其与滑轮的摩擦。当在绳端挂上物体B时(如图甲),物体A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运动,A所受摩擦力为f1;接着把物体C放在A上,三者停止运动时(如图乙),A所受摩擦力为f2;再用力F竖直向下拉物体B,使物体A、C一起向右作匀速运动(水平面粗糙程度不变)。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小明在地铁施工现场发现:为防止扬尘对空气污染,有专门高压造雾除尘设备。
高压水流经除尘设备,形成数十米半径的均匀云雾覆盖到工地表面,达到非常理想的除尘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场看见的云雾是大量水蒸气聚集的效果B.除尘设备中水发生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C.云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吸热D.夏天人造雾容易消散是因为水蒸气重新液化成小水珠C解析:C【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过程吸热。
A.现场看见的云雾是大量小水滴聚集的效果,故A错误;B.除尘设备中水变成了细小的水滴,没有发生汽化现象,故B错误;C.云雾的消散是小水滴汽化为水蒸气的现象,这个过程吸热,故C正确;D.夏天人造雾容易消散是因为小水珠吸热汽化为水蒸气,故D错误。
故选C。
2.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
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段时间后。
测得使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个烧杯中水的温度大小关系是()A.t甲=t乙=t丙B.t甲>t乙>t丙C.t甲<t乙=t丙D.t甲<t乙<t丙A解析:A甲杯中的水温等于100℃,但由于不能继续从外面烧杯中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乙和丙烧杯的水沸腾,说明此时水的温度已经达到沸点100℃,但温度不再升高。
故选A。
3.下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固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C解析:C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华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故D错误。
八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复习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初中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八年级科学课的学习中,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将着重对八年级全册中的重要物理知识点进行复习,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备战期末考试。
第一章声音与听觉1.声音的产生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随之振动,这些振动从一个分子传递给另一个分子,形成一系列的纵波,这种纵波就是声音。
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产生振动,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40米。
2.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三个基本特性,即音高、音量和音色。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程度,音量是声音强弱的程度,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区别程度。
3.听觉声音在到达人的耳朵时,会引起人的耳膜、鼓膜等部位的振动,进而刺激听觉神经,让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人耳对声音的最佳接受范围为20-20000赫兹。
第二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传播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0000公里每秒,光的传播具有顺直性和速度不变性。
2.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是一个基本定理。
3.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一个恒定的比例关系。
第三章物质的三态1.物质的三态物质的三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分子间距、相对运动情况和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2.固体的特性固体具有形状和体积的固定性,分子间距较小,相对运动缓慢。
3.液体的特性液体具有体积不变、形状可变的特性,分子间距较大,相对运动较快。
4.气体的特性气体具有形状和体积随意变化的特性,分子间距较大,相对运动非常快。
第四章压力与浮力1.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受到的力量,计量单位为帕斯卡(Pa)。
2.浮力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所浸液体的重量。
3.阿基米德定律阿基米德定律是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所排放液体的重量”。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重点
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点知识点。
下面是重点知识点的归纳:
1. 第一单元:力和压强
- 力的概念和特点
- 力的计算和单位
- 力的合成和分解
- 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
- 杠杆原理和杠杆的计算
2. 第二单元:声音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测量
-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 声音的吸收和隔声
3. 第三单元:光的追迹与成像
- 光的传播和光线的追迹
- 光的折射与反射
- 理想平面镜和实际镜子的成像
- 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4. 第四单元:电和电路
- 电的产生与传导
-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符号表示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测量电流和电压的仪器
5. 第五单元:电的磁效应
- 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的作用
- 磁铁的磁性和磁场的方向
- 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和电流感生磁场
- 电磁感应现象和简单电磁感应器
以上为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吉林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复习题(培优专题)
一、选择题1.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砖上搁一只比盆小点的篮子,篮子里装上熟食,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针对这个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简易冰箱能制冷是因为水蒸发吸热B.将该装置放在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C.篮子上罩着纱布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D.简易冰箱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一样,在工作时都有汽化和液化现象D解析:DA.简易冰箱能制冷是因为水蒸发时需要吸热,降低篮子里的温度,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将该装置放在通风的地方,蒸发效果更加明显,则制冷效果更好,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加大表面积可以加快蒸发,因此篮子上罩着纱布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与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了汽化吸热的原理,但简易冰箱没用到液化放热,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2.王老师上课带来一把金属勺放在了讲桌上,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杯中,将金属勺放在杯里,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约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
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熔点不低于20℃B.该金属熔点低于20℃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D.该金属是非晶体A解析:A【分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金属勺熔化了,说明热水瓶中开水的温度高于金属的熔点,使金属勺从开水中吸热而熔化;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说明室温(20℃)低于金属的凝固点,使金属凝固。
故选A。
3.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3dm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5s B解析:BA.教室的高度约为3.5m,故A不符合题意;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37℃,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4m/s,故C不符合题意;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1s,故D不符合题意。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综合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斜面高h=1m,长s=5m,小车重50N,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将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不计斜面和小车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拉力F做的功大小等于50JB.斜面对小车支持力做的功大小等于50JC.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D.斜面一定不能省功B解析:BA.不计斜面和小车之间的摩擦,拉力做功等于小车重力做功为W=Fs=Gh=50N×1m=50J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支持力垂直于斜面,与小车运动的方向垂直,做功为0,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斜面是一种费距离省力的简单机械,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根据机械功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斜面也一定不能省功,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方式分别将同一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及绳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绳自由端的拉力比乙的大B.甲绳自由端拉力做的总功比乙小C.两种方式,拉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等D.两种方式,机械效率相等D解析:DA.由图知道,甲是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乙是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由于将同一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且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及绳重,所以,绳自由端的拉力是:F甲=F乙=12G总,故A错误;B.由于甲乙做的总功都是克服钩码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由s=nh知道,s甲= s乙=2h,即两者自由端拉力做的总功相等,故B错误;C.由于不知道两者做功的时间,由WPt=知道,不能比较两者的功率大小,故C错误;D.根据W=Gh知道,用甲、乙两个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时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总功相等,由WWη=有总知道,两种方式,机械效率相等,故D正确。
3.如图是探究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省力、是否省功的实验.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不需要使用刻度尺B.必须保持斜面的倾斜角度不变C.不可以将小车车轮朝上放在斜面上进行探究D.先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至高度h处,再沿着斜面匀速拉动小车至高度h处,记下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解析:DA.根据W有用=Gh,W总=Fs,需用刻度尺测量斜面的长s和高h,故A错误;B.为了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需要多次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故B错误;C.为了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将小车车轮朝上放在斜面上进行探究,故C错误;D.为了比较是否受力和省功,先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至高度h处,再沿着斜面匀速拉动小车至高度h处,记下两次弹簧测力计,故D正确。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B.地球绕太阳公转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D.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C解析:C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详解】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月亮和白云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白云为参照物的,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故B 不符合题意;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以地面的某一点为参照物,车和人与地面的某一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故C符合题意;D.静靠在行驶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以列车为参照物,人和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A.乙的速度越来越大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C.在第1.5s时两车相距1.5m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C解析:C【详解】A.由运动图像可知,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有关,无法比较二者通过的路程大小,故B错误;CD.甲乙运动的速度分别为3m/s v =甲,4m 2m/s 2ss v t ===乙乙乙 甲的速度较大,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在第1.5s 时两车相距()(2m/s 1m/s) 1.5s 1.5m s v v t ∆=-=-⨯=甲乙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5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5m/s B .6m/sC .6.25m/sD .7m/s C解析:C 【详解】通过100m 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6s ,则平均速度100m 6.25m/s 16ss v t ===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知识点复习
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真空罩中正发声的闹钟,逐渐抽出罩中空气声音减小B.敲击装水的玻璃瓶,水多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C.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B解析:B【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叫响度;声音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最差。
(4)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越来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图中的瓶子,由于杯内水的体积不同,导致瓶子的振动快慢不同,水多的瓶子振动慢,发声的音调低,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是利用骨传导,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从人耳处来控制噪声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B解析:B【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成为传声的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2)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只有频率在这一范围内,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我们才能听到;(3)声音有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其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是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及据声源的距离有关;A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并且速度不同,故A错误,B 正确;C.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我们才能听到,故C错误;D.响度是声音的强弱,其影响因素是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与频率无关,故D错误。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D解析:D【详解】A.已知下坡过程中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
此问题没有探究价值,A不符合题意;B.自行车无论如何运动,只要在运动,路程一定是增加的,此问题没有探究价值,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下坡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压力和路况是一定的,其它影响运动速度的因素不明确。
此问题不容易探究,C不符合题意;D.自行车下坡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但是不是匀加速还是一般的加速运动,利用刻度尺(测绳)和秒表,测量不同路段(或时间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就可以得到不同路段(时间段)的速度及全程的平均速度,比较测量结果就能确定速度变化的规律。
此问题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D符合题意。
故选D。
2.甲、乙、丙、丁为四辆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小车,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甲、丙、丁D.乙、丙、丁A解析:A【详解】由路程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甲的路程不变,说明甲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故符合题意;由路程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乙的路程不断增大,并且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断增大,说明乙车进行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乙车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由速度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说明丙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作用,故符合题意;由速度和时间图象知道,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增大,说明丁车进行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乙车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B.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D.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C解析:C【详解】A.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有测量就一定存在误差,故A错误;B.误差难免,但优化实验方案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C.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仍然存在,故D错误。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应重点关注哪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应重点关注哪些知识点八年级物理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建立物理思维和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关键作用。
在期末复习时,明确重点知识点可以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中应重点关注的一些知识点。
一、机械运动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以及速度的计算。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要熟练掌握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
例如,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钟(min)等。
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秒表等,并能对测量结果进行准确读数和记录。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知道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2、运动的描述理解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择参照物。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能够根据所给的情景,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3、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是路程与时间之比。
公式为 v = s/t,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能熟练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例如 1m/s = 36km/h。
会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已知速度和路程求时间等。
二、声现象声现象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以及噪声的控制。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了解常见的发声体,如琴弦、鼓面、声带等的振动方式。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能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 340m/s),计算声音传播的距离和时间。
江苏天一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经典复习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C.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2.2dm D.我国国歌演奏的时间是4分06秒C解析:C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
故A不符合题意;B.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0m/s,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
筷子的长度大于18cm在22cm=2.2dm左右,故C符合题意;D.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47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D解析:D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二者都是由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
故选D。
3.夏天妈妈从冰箱冷冻室取出一块牛排,刚取出时牛排表面①冒着“白气”,放在空气中解冻一会儿,塑料包装表面出现②密密的小水珠,等到牛排③变软之后,妈妈就知道牛排解冻好了。
上面描述的三个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A解析:A从冰箱冷冻室取出一块牛排,刚取出时牛排表面冒着“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塑料包装表面出现密密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在包装表面;牛排变软是由固态熔化造成的;故①②物态变化相同。
故选A。
4.下列所给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大约是 40℃B.每周一升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20s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D.心脏的跳动频率大约是 1.2Hz D解析:DA.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大约是25℃,故A不符合题意;B.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1min,故B不符合题意;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故C不符合题意;D.心脏每分钟约跳动70次,跳动频率大约是 1.2Hz,故D符合题意;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组八年级综合复习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1•龙岩)如图所示,同样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
B
2.(2009•河北)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B
5.(2014春•滦南县期末)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这个现象
6.(2014春•东城区期末)篮球从地面上弹起,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是(不计空
.
在螺钉下加一个大垫圈图钉帽的面积都做得比较大
11.(2014春•东城区期末)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并且使物体的重力势.
12.(2005•毕节地区)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 )
13.(2014春•东城区期末)如图,平静的湖面上有两艘小船,绳的一端拴在甲船上,绕过乙船上的滑轮,站在岸上的人用100N 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在40S
内甲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 ,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 ,则人拉绳子的功率为( )
14.(2011•河西区二模)底面积为100cm 2
的烧杯中装有适量水.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3.4N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1;当金属块总体积的露出水面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2;若p 1、p 2
之差为50Pa ,g 取10N/kg ,则( )
15.(2014春•东城区期末)如图,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 1的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
1、底面积为S 2;当往锥形瓶中倒入密度ρ、质量为m 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2014春•西城区期末)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的木块和冰块浮在水面上(ρ水>ρ冰>ρ
B
18.(2014•赤壁市二模)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 D .
19.(2014春•莒南县期末)下列事例中用力做了功的是( )
.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0.(2014春•延庆县期末)将一边长是10厘米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
杯内.如图,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克水,则木块的密度是 kg/m 3
.
21.(2012•丰台区二模)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 和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 的水平拉力F 1作用下,A 、
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甲A 、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2推A 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若要让图乙中的A 、B 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 2的情况下,应该在B 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为 N 的水平向左的推力.
三.解答题(共9小题) 22.(2010•密云县二模)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探究物体不受力时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他共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让小车从斜面上运动到水平的毛巾表面上.第二次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运动到水平的棉布表面上.第三次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运动到水平的木板表面上.小车停下来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运动到水平玻璃表面上,小车运动的距离将会 (选填“更近”或“更远”).如果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运动到没有任何阻力的水平表面上,小车作 直线运动.
23.(2010•北京)小梅想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小梅保持阻力为2N,阻力臂为0.15m不变,然后改变动力臂L1和动力F1,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分别
11的关系:.
24.(2014春•海淀区期末)在探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刚用图所示的同一
的功率为W
(2)实验序号2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在滑轮组的绕绳的方式不变情况下,随着吊起物体的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5.(2010春•白下区期末)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如图(a)、(b)所示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可得出结论.此后该同学又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作用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其原因是.
(1)在上述实验中,根据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 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 c,则p b
p c.(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比较上述实验(b)、(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26.(2012春•吴江市期末)有一质量为120g的圆柱体空玻璃瓶,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在表面积为0.1m2的水平桌面上,瓶子的底面积为0.15×10﹣3m2,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5kg(取g=10N/kg),求:
(1)玻璃瓶内水的体积为多少m3.
(2)装满水后玻璃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7.(2014春•昌图县期末)李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大小.接下来李伟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李伟应该用弹簧测力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李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3)李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
答:,李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28.(2014春•昌图县期末)李明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按照如图的实验顺序进行操作.(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和;(填物理量符号)
(2)它是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的大小F浮;
(3)实验中李明发现操作的顺序不够科学,于是提出了改进意见,你认为合理的顺序
是.
29.(2011•赤峰)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上述四种情况,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有关.
(3)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30.(2014春•海淀区期末)为了检测水库的水位,小明设计了利用电子秤显示水位的装置.该装置由长方体A和B、滑轮组、轻质杠杆CD、电子秤等组成,且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OC:OD=1:2,如图所示.已知A的体积V A=0.03m3,A所受的重力G A=600N,B所受的重力G B=110N,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动=30N,h=20m.不计杠杆和绳的重力与滑轮和轴的摩擦,g取10N/kg.求:
(1)水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A受到的浮力;
(3)此时电子秤对B的支持力.
初中物理组八年级综合复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A 2.A 3.B 4.B 5.C 6.A 7.D 8.C 9.D 10.B 11.C 12.C 13.B 14.C 15.ABD 16.A 17.C 18.B 19.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0.0.6×10321.32
三.解答题(共9小题)
22.更远匀速23. 24.0.4888.9%重力增大25.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
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受力面的材料不相同受力面形变的程度等于受力面的材料要相同26.27.匀速直线二力平衡甲和丙接触面越粗糙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28.浮力G排A和BDABC 29.甲液体种类(液体密度)乙、丙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