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 两课时 有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学案2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学案2新版湘教版
(3)C点在B点的方向
〔检查反馈〕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 )
A、绝对高度B、相对高度C、海拔高度D、平均高度
2、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分层设色地形图D、平面示意图
3、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是山顶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4、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19,这是哪种地形区?
A、海沟B、洋盆C、海岭D、大陆架
5、关于等高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图上等高线表示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3、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因此,平原地区等高线,山地的等高线(密集、稀疏)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海洋用色表示,颜色越深,则表示海洋深度越,在
陆地上,颜色越深的地方,地势就越,高山上的积雪、冰川用表示.。
5.海底地形。在方框中填出海底地形类型
【合作探究】
1、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
C、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D、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能判断地形的起伏
反思栏
B,D。
(2)甲地海拔为米,甲、乙
两地的相对高度约米。
(3)甲地在乙地的方向。
2读右图回答: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答: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地形),虚线表示。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一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一

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33-P39,主要包含“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等内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 学生能够学会阅读和理解地形图。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地形的好奇心。

-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陆地地形:- 五大基本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 各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2. 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 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

3. 学看地形图:- 地形图的构成要素:等高线、颜色分层、图例等。

- 如何通过地形图识别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

【教学重点】- 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 地形图的阅读和应用。

【教学难点】- 地形图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 地形图、多媒体课件、地形模型、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世界地形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地形的初步认识。

2. 讲授新课(20分钟)- 陆地地形:- 介绍五大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 展示不同地形的图片,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 海底地形:- 介绍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和形成原因。

- 通过动画或视频展示海底地形的动态变化。

- 学看地形图:- 讲解地形图的构成要素和阅读方法。

- 展示实际地形图,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地形类型。

3. 师生互动(15分钟)-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种地形类型,总结其特征。

- 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 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地形图上的不同地形,通过身体语言展示其特征。

初中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3世界的地形2 学案

初中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3世界的地形2 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含义,了解等高线和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能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3.学会在地形图上区分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以及判断山顶、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部位名称和坡度的陡缓、地面的上下起伏。

【重、难点】在地图上区分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教材助读自主学习三、学会看地形图〔1〕在地图上,把海拔一样的各点连成线叫做线。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

〔2〕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即相隔的高度差〕一般都 __。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度差叫等高距。

如下图:等高距为米。

在等高线地形图的根底上,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绘制而成。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如课本P38图2—47〕绿色表示,黄色表示_____,不同深浅的褐色表示_____,白色表示______,蓝色表示。

探究一:观察如以下图的等高线图,议一议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地地形的不同部位?山顶:等高线,且数值外高内低。

山脊:等高线凸出局部指向海拔较处。

山谷:等高线凸出局部指向海拔较处。

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的地势较局部。

陡崖:等高线处为陡崖。

探究二: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关系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

1.地图上泰山的标高是1524米,这个高度是〔〕A.高度2.我国陆地最低处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它与世界最顶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相对高度是〔〕A.8693米B.8999米C.8690米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时那么为山谷B.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时那么为山谷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6.以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A.山脊、山脊B.山谷、山谷C.山脊、山谷D.山谷、山脊读以下图,完成7~8题:7.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50米 B.150米 C.200米 D.100米8.山峰甲的海拔有可能是〔〕A.900米 B.1050米 C.987米 D.1100米10.〔2021,福州〕福州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湘教版】2019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_世界的地形导学案1

【湘教版】2019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_世界的地形导学案1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学习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教学重点:1、掌握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点。

2、了解世界陆地两大山脉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区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新课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在暑假期间,由于连续暴雨我国的甘肃省出现了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这和甘肃省所处的地形区有关,究竟为什么甘肃省会出现这样的灾害,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探究世界的地形。

自主学习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

2、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有和。

3、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二是。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什么是海拔高度、2、相对高度?学习任务二:陆地地形1陆地地形有哪几种?2、根据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画出五种陆地基本类型的简图。

3、表格练习,对比五种陆地基本类型的异同。

4、介绍两大山脉带。

5、请同学们展示搜集到的“世界之最”的资料。

我的问题:反馈练习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湖面为负400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A.8848.13米B.9248.13米C.8448.13米D.8808.13米2.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A.安第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落基山脉3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所在的大洲是()A.南美洲B.北美洲C.非洲D.亚洲4.连线题。

山地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但坡度比较缓和。

平原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盆地海拔较低,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丘陵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

教学反思:。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二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二

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33-P39,主要包含“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等内容。

【教案标题】世界的地形——揭秘地球的形态【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理解和区分陆地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和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岭、深海平原);掌握地形图的基本阅读技能。

2. 技能目标:能够准确识别地形图中的地形特征;学会使用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形类型与特征的识别;地形图的解读。

- 难点:地形与环境的关系;地形图中等高线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概念和理论的介绍。

- 讨论法:鼓励学生表达观点,促进思维碰撞。

- 实践法:通过绘制地形图,增强实践能力。

-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PPT等资源直观展示地形。

【教学资源】- 地形模型、地形图、多媒体设备、地图软件、学习手册。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陆地地形的多样性1. 导入(10分钟):- 观看视频《地球的表面》,引发思考。

- 提问:“地球表面为什么会有如此多样的形态?”2. 新知讲授(30分钟):- 详细介绍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结合地形模型和PPT展示。

- 引导学生讨论每种地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3. 实践活动(20分钟):- 分组讨论并制作一张简要的地形类型比较表。

4. 小结与作业(10分钟):- 总结陆地地形的关键知识点。

- 家庭作业:收集资料,准备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地形。

第二课时: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1. 复习导入(10分钟):- 快速回顾上节课的陆地地形知识。

- 引入话题:“海洋底部又隐藏着哪些秘密?”2. 新知讲授(30分钟):- 使用多媒体展示海底地形图,解释各种地形的定义和特点。

- 分析海底地形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3. 实践活动(20分钟):- 学生分组,利用地图软件探索特定海域的地形,准备口头报告。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2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2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等高线概念,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

3、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重点1、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2、学会从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

学习难点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运用,训练读图能力。

学法指导演示法观察法对比法讨论法知识准备1、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2、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学习流程学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明的爸爸是肥城医院的一名医生,他作为一名志愿者随队到舟曲救灾,小明在为爸爸搜集舟曲资料时,发现了舟曲的等高线地形图,然而他却怎么也看不懂,我们能帮他吗?(师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画图1)师:要帮助小明,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判读地形图,这节我们就学习《看地形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了解等高线地形图1、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33填空:地图上的______和_____分别表示陆地和水域,绿色代表平原。

白色代表冰川。

(2)、阅读课本P30-P31的图2-39、图2-40、图2-41、图2-42对比四幅图找出其区别。

2、小组交流:过程学习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通过讨论,试着回答下列问题在图2-43等高线地形图中用笔描出400米的线,教师强调这条线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均为400米。

1、在地图上,将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

2、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

3、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

【教师精讲点拨】图2-38地形鸟瞰图能表达地面起伏、山地、平原、水体等,但不能说明海拔高度和山体后面的起伏状况。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五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示例五

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33-P39,主要包含“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等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理解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1.2.学会识别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底地形图。

1.3.了解五种基本陆地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及其特征。

1.4.了解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大洋盆地、洋中脊等)及其分布规律。

2.技能目标:2.1.能够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2.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2.3.能够阅读和绘制海底地形剖面示意简图。

3.过程与方法目标:3.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学习地形知识的能力。

3.2.增强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陆地地形1.1.介绍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类型及其特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1.2.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类地形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海底地形2.1.介绍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大洋盆地、洋中脊等。

2.2.利用多媒体展示海底地形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学看地形图3.1.教授如何阅读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包括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图的优势和不足。

3.2.练习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形图片和地形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2.创设情境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如制作地形模型,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地形知识。

3.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通过展示不同的地形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地形?”。

2.讲解新知2.1.详细讲解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021年 初一地理上册 第二单元导学案:世界的地形(含答案)

2021年 初一地理上册 第二单元导学案:世界的地形(含答案)

2021年初一地理上册第二单元:世界的地形姓名:班级:第一课时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

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原理并掌握判读地形图的方法。

预习反馈(小提示:请拿着你的笔,在书本上勾圈点画)思考什么叫等高线?什么叫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绘制的?合作探究1.观察图2-48思考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特点?观察不同山地部位等高线有何特点,对比山脊与山谷等高线图的区别。

2.A、B两处哪个坡度较陡?哪个较缓?A、B绘制到等高线图上有何区别?基础自测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高山上的积雪、冰川颜色一般是()A.绿色B.蓝色C.黄色D.白色或浅紫色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A.平原B.盆地C.丘陵D.山地(2)此题可以设置变化,如果仅仅只把李村的图例那块圈起来,这时候地形类型是什么?(3)图中山顶甲的海拔是()A.500米B.400米C.600米D.500-600米之间(4)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的是()A.①B.②C.③D.④拓展延伸:1.读“厦门岛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厦门岛的最高点是,海拔高度为米。

云顶山与仙岳山的相对高度则为米。

(2)比较AB两个地点,你认为A处()①坡度更陡②更适合建住宅小区③坡度更缓④更适合观看海上日出【答案】预习反馈陆地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图等高线: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深线:深度相等的各相邻点的连线。

合作探究1.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凸高为谷;凸低为脊2.B比较陡,总结: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越陡。

(疏缓密陡)基础自测1.D2.(1)B(2)平原(3)D(4)A拓展延伸:1.(1)云顶岩,340 128(2)①④。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 两课时,有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 两课时,有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了解世界陆地两大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3、了解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预习导学】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和五种基本类型。

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高原,面积最大的盆地是盆地。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高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位于洋的海沟。

4、海底的地形由、、、、大洋中脊组成。

坡度最低缓的是,最深的地方是,经常有火山活动,且成为大洋新海底的地方是。

【问题探究】1、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相对高度小,也就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海拔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较小。

2、海底地形由大洋边缘到大洋中部的分布规律怎样?海底地形由边缘到中部的地形分布规律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

【典型例题精析】小明说:“我的家乡遍布着上百座梯田,既古老又年轻,矗立了650多年的龙胜梯田如今成为当地少数民族名副其实的‘致富天梯’”。

你认为最适合开垦梯田的地形是 ( )A、丘陵B、山地C、平原D、高原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地形的特点。

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较小,不必开垦为梯田。

山地和丘陵都有起伏,但山地海拔高,坡度大,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丘陵地区海拔低,起伏较小,坡度和缓,开垦梯田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长期进行农业生产。

答案: A同类练习:“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丘陵D、高原【目标达成检测】1、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山地B、平原C、高原D、丘陵2、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相对高度是()A 、10380米B、1532米 C 、7320 D 、8380米3、大洋底部面积最广大的是()A、大陆架B、大陆坡C、大洋中脊D、洋盆【课后反馈和能力拓展】1、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A、喜马拉雅山系B、阿尔卑斯山系C、科迪勒拉山系D、太行山脉2、地形以高原为主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非洲3、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陆架B、大洋最深的地方是海盆C、大陆架一般深度不超过200米D、海沟位于大洋中部4、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请及时将收集到的地理“世界之最”记录下来,并与大家交流。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优秀教案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并能在相关图中识别。

2、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比较陆地五种地形的基本特点。

3、说出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图中准确指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所在位置。

4、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说出各地形类型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看图求知的好习惯。

2、通过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掌握世界地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对地理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比较陆地五种地形的基本特点。

2、说出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图中准确指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所在位置。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学法指导:读图、速读、做笔记等一、激情导入:(2分钟)教师展示几幅图片: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也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了解世界的地形。

二、讲授新内容:(35分钟)教师讲述:地表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我们总称为地形。

谈到地形,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有关地形高低的名词:海拔和绝对高度。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33页“活动”,并完成后面练习题。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两个概念并巩固练习)(5分钟)承转: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教师讲述并展示图片)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34页并完成表格“(教师投影表格)(20分钟)完成后,每四人一小组,相互核对内容。

然后教师提问并总结。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过渡:陆地上高俊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

(教师展示世界地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35页并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两大山脉带及其各自的代表山脉。

(3分钟)比一比:谁记得最多,找的最快阅读教材第35页“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并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来,说出所在的大洲名称。

七年级地理2.3《世界的地形》导学案2

七年级地理2.3《世界的地形》导学案2

2.3 世界的地形(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对照地形俯视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认识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理解它在使用时的长处及如何使用、阅读地形图。

2.初步学会在地图上鉴别方向、量算距离、估量不一样地址的海拔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要点、难点】在地图上鉴别方向、量算距离、估量不一样地址的海拔以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知识连接】复习发问上节课的相关知识、教师口述目标【自主学习】等高线1.海拔与相对高度右图中甲地海拔米,乙地海拔丙地相对于甲地的相对高度是米,丙地海拔米。

米。

2.等高线及特色(1) 定义:在平面图上把同样的各点连结起来构成的曲线。

(2) 等高线的主要特色。

①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

②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即相隔的高度差)一般都__。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度差叫等高距。

如右图中的等高距是米。

③ 零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④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一幅图内不必定闭合) 。

⑤同一幅图内,除悬崖和绝壁,不一样海拔的等高线不订交、不重合、不分支,且在图中的部分不中止。

⑥等高线疏密反应坡度陡缓。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 。

【合作研究】( 1) .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叠的部分是A鞍部B山脊C悬崖D山谷()( 2).以下对于等高线地形图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高度同样C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越陡B 闭合等高线图中,越向中心等高线数值越大D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越缓【训练与反应】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势高低:依据等高线数值大小来判断。

数值大,地势①判断......;数值小,地势。

的方法。

②不一样样高线图上判断坡度大小......a.依据等高线疏密判断比率尺和等高距同样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在同样的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少,坡度越小。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2课时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2课时

群学+展示
1、等高线越密集和越稀疏说明地势 怎么样?
2、地形图上怎样区分哪些山谷、山 脊、山顶、鞍部?
二、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陡 崖
等高 线在 陡崖 处重 合
二、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缓 坡
陡坡
缓坡等高线稀疏,陡坡等高线态 鞍部
当堂小结
当堂背诵




大陆架 大陆坡
等高线与等深线的含义
在地图上, 将陆地海拔高 度相等的各点 连接成线,叫 等高线。海洋 中深度相同的 各点连接成的 线,叫等深线。
分层设色地形图
绿色
代表平原;
蓝色代表 海洋。
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 概念判断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错,同一条等高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
第二章 第三节
学习目标
1、了解海底地形; 2、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定义; 3、学会使用地形图,并能在地形图上判 定出山脊、山谷、山顶、鞍部等地形。
独学+展示
1、海底地形包括哪些?世界上最深的海 沟是?
2、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定地形? 3、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点; 4、海底地形起伏不平,包括哪些? 5、等高线与等深线的含义? 6、

七年级地理2.3世界的地形教案2

七年级地理2.3世界的地形教案2

课题教课目的重点世界的地形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2)主备人1.认识等高线与等深线的含义,掌握等高线的特色,学会海拔、相对高度、等高距的判读和计算;2.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辨别出山地的不一样形态部位;3.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

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疏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辨别出山难点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辨别出山地地的不一样形态部位的不一样形态部位预设流程个性化设计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7—— P.39 的内容及地图,达成:1.在课本 37 页的图 2-45 中,查找山脉、丘陵、盆地、平原、高原的散布地点。

2.察看课本38 页的图 2-46 中,想想:等高线上标写的数值是海拔仍是相对高度?联合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的地形特色,看看这几种陆地地形等高线的散布特色。

海洋中的等深线上标写的数值为何是负值?3.察看图2-47,想想: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么绘制的?图中蓝色、绿色、黄色、褐色、淡紫色(或白色)分别代表什么?4.联合课本39 页的图 2-49,认识山地的不一样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悬崖,看看它们的等高线散布有何特色。

5.增补: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绘制的,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沿某一方向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

二、合作研究1.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2.斜坡、缓坡的判读依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能够判断坡度的陡缓:(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如B处。

(修公路尽量不跨或少跨等高线)(2)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如A处。

(登山简单)3.等高线地形图中,山地不一样形态部位的判读。

(1)山顶:用“”符号表示,等高线外低内高。

(2)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3)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常有河流发育,并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

(4)鞍部:山顶与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状的低洼之处。

(5)悬崖:多条等高线重合之处。

★专题:达成课本39 页“活动”②的(1)( 2)(3)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了解世界陆地两大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3、了解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自主学习】
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和五种基本类型。

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高原,面积最大的盆地是盆地。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高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位于洋的海沟。

4、海底的地形由、、、、大洋中脊组成。

坡度最低缓的是,最深的地方是,经常有火山活动,且成为大洋新海底的地方是。

【合作探究】
1、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相对高度小,也就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海拔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较小。

2、海底地形由大洋边缘到大洋中部的分布规律怎样?
海底地形由边缘到中部的地形分布规律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

【典型例题精析】
小明说:“我的家乡遍布着上百座梯田,既古老又年轻,矗立了650多年的龙胜梯田如今成为当地少数民族名副其实的‘致富天梯’”。

你认为最适合开垦梯田的地形是 ( )
A、丘陵
B、山地
C、平原
D、高原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地形的特点。

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较小,不必开垦为梯田。

山地和丘陵都有起伏,但山地海拔高,坡度大,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丘陵地区海拔低,起伏较小,坡度和缓,开垦梯田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长期进行农业生产。

答案: A
同类练习:“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高原
【目标达成检测】
1、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2、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相对高度是()
A 、10380米B、1532米 C 、7320 D 、8380米
3、大洋底部面积最广大的是()
A、大陆架
B、大陆坡
C、大洋中脊
D、洋盆
【课后反馈和能力拓展】
1、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
A、喜马拉雅山系
B、阿尔卑斯山系
C、科迪勒拉山系
D、太行山脉
2、地形以高原为主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3、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陆架
B、大洋最深的地方是海盆
C、大陆架一般深度不超过200米
D、海沟位于大洋中部
4、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请及时将收集到的地理“世界之最”记录下来,并与大家交流。

5、调查家乡的地形,告诉大家,家乡是以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主?根据你的调查,举一实例说明当地地形对生活或生产活动的影响。

【学生质疑与反思】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

2、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3、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4、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两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自主学习】
1、在彩色地图上,一般用色表示陆地,色表示水域。

2、在不同的等高线或等深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地形图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底的。

3、一般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反之,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

【合作探究】
1、如何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用等高线和等深线可以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是等高线;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是等深线。

2、山顶、盆地、山脊和山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读?
山顶:高度最高的等高线闭合的地方。

盆地:陆地上最低等高线闭合的地方。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

3、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典型例题精析】
读图1,判断:
(1)、图中点A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
A、小于260米
B、大于260米
C、240~260米之间
D、260~280米之间
(2)、从图中( )处登山相对容易
A、B处
B、C处
C、B和C两处都一样容易
D、B和C两处都不容易
(3)、在陆地地形景观中该图所示地形属于 (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中等高距是20米,所以A处的海拔高度是260~280米之间;AB线的等高线稠密,所以坡度较陡,AC线坡度和缓,所以从C处登山容易。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海拔在200米以上,并且地表有一定起伏,所以此处为丘陵。

答案:(1)D (2)B (3)D
同类练习:
读图2“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点B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 ( )
A、500米
B、600米
C、550米
D、650米
(2)C处的地形部位是 ( )
A、山顶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3)图中代表山脊部位的是 ( )
A、A处
B、B处
C、C处
D、H处
(4)图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地点()
A.A处 B.B处. C.J处 D.H处
图5
世界的地形知识检测
1、 图中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盆地的是 ( )
2、读图4,图中海拔最高的一点是 (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初一(10)班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

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图(图5)说:。

3、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注意,请你判断是哪个地方( ) A 、B 地 B 、C 地 C 、D 地 D 、E 地
4、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

”你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海拔高度是( )
A 、200米
B 、300米
C 、300米以上400米以下
D 、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课后反馈和能力拓展】
1、在下面四幅等高线图6中,表示山脊 的是 ( ) A 、a 线 B 、b 线
C 、c 线
D 、d 线
2、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的断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 A 、 160米
B 、 240米
C 、 370米
D 、200 米
读图7,完成3—5题
3、图中周村所在的地形名称是 ( ) A 、山顶 B 、山谷 C 、鞍部 D 、山脊
4、图中周村位于刘村的 ( )
A 、东北
B 、正北
C 、正南
D 、西北 5、图中甲山与刘村的相对高度是 ( )
A 、500米
B 、1150米
C 、800米
D 、650米 6、读图8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所在地区的地形是 。

(2)某同学发现图中有一条河画错了,你认为是A 河还是B 河? (3)图中乙处和丙处的相对高度是 米。

(4)该地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帮助选择大坝最佳坝址,并在 图中用“‖”标注出来。

【学生质疑与反思】
图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