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原因
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原因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宋朝期间,商品经济
发展繁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的政治结构比较完善,政府的管理体系得到了改进。
宋朝的官员职权分明,
舆论自由,政治稳定,经济管理改革也逐渐展开,这都有利于市场的发展。
二是宋朝的贸易环境比较活跃,国家实行宽松的外贸政策,鼓励外商来汴京投资贸易,逐渐形成了与两宋外国贸易联系的海上航线,东边游牧民族之间的贸易也活跃起来,兴起
了丝绸之路贸易,推动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三是宋朝出现了一些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想,宋朝新思想家们提出了改革财政、发
展农业、拓宽外贸等一系列观点,这一思想指导了宋朝的经济发展。
四是宋朝的军事政策也非常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胡人入侵之后,在军事和外交上
采取了宽厚的政策,创造了宋朝繁荣的良好外交环境,有利于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五是医药、造船业和农业等新技术的发展及水沟疏浚等一系列技术进步,让宋朝商品
经济发生了重大改变,使生产力大大提高,有利于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之,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主要是由于宋朝政府的改革,加上宽松的外贸政策,新
思想的指导,军事外交宽厚政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都为宋朝商品经
济的发展构成了良好的环境。
论宋代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保 定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BAODI NG UNI VERS TY I
Se .2 09 p ,0
第 2 卷第 5 2 期
Vo . o5 1 2 N . 2
【 史学研 究 】 历
论宋代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郑 颖 慧
( 南大学 法学 院, 东 江苏 南 京 2 0 9 ) 1 0 6
宋代 商 品经 济 的繁荣 发达 。
2 市 场 运 营 盛 况 空 前 .
学 家 内藤 湖南甚 至据 此认定 宋代 为 中国近 世 的开端 。 宋代 商 品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和空 前 繁荣 是 其 整 个社 会 变 革 创新 链 条 中最基 础 的一 环 , 能 充 分 体 现 出其 生 机 最 勃 勃 的时 代 脉 动 。 是 因为 “ 这 宋代 经 足发 展 , 商 品经 济 的发 达程 度 , 为 一 而 作
转 折 时期 , 承 盛唐 文 明 , 启 明清 末 世 , 脱 胎 于 残 酷 前 后 又 战 乱 , 而变革 创 新 、 兴 文教 , 有 宋 一代 的 “ 故 重 使 封建 文 明 在 众多 方 面都 居于 当 时世 界文 明最 前 列 ”1 , [ 终成 就 “ 1 风
物 恬熙 、 文 毓 秀 ” 人 的天 水 一 朝 。 构 成 整 个 社 会 系 统 最 从
个指标 用来 衡量 一个社 会 的发展程 度是 有说 服力 的 ”1 [ 4 。
本 文 旨在 对宋 代 商 品 经 济 的新 发 展 做一 初 步 探 讨 , 具体
论 及商 品经 济 活 动 的客 体 ——市 场 、 品经 济 的 主 商
体 —— 商 人 , 以及 特 定 的商 业 活 动— — 海 外 贸 易 等发 生
两宋经济的发展
农成为土地的主要占有者。
土地兼并现象普遍
02
由于土地私有化,土地兼并现象日益普遍,大地主阶层逐渐形
成,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土地流转活跃
03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市场逐渐活跃,土地买卖和租
赁成为常见的经济活动。
商人阶层的 地位逐渐提升,商业活动得到更 多的认可和支持。
城市商业的繁荣
商业贸易的活跃
两宋时期,城市商业贸易十分活跃,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繁多, 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少数大城市,中 小城市也得到了发展。
货币经济的发展
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货币经济逐渐 成为主导,商业交易中大量使用铜钱 、铁钱、纸币等货币,促进了商品流 通和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制度的变革
3
制瓷技术的创新
宋代制瓷业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 瓷器品种和装饰手法,使瓷器成为具有代表性的 手工艺品。
03
海外贸易的兴盛
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
海上丝绸之路是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通过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贸易往来, 拓展了中国的海外市场和影响力。
宋朝政府积极支持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鼓励 商人和民间船只参与海外贸易,并提供了一系 列优惠政策,如免税、减税等。
两宋经济的发展
• 农业的发展 • 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 海外贸易的兴盛 • 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01
农业的发展
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私有化
两宋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成为主导, 土地买卖和租赁盛行,促进了土地资 源的优化配置。
土地兼并与集约化
土地政策调整
政府对土地制度的政策进行了多次调 整,如推行“均田法”、“限田法” 等,旨在抑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 利益。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业繁荣的时期之一,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宋代商品经济的表现。
一、商品生产与交流宋代的商品经济以手工业为主导,农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农民通过劳作生产大量农产品,如粮食、棉花、茶叶等,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手工业也蓬勃发展,生产出丝绸、陶瓷、铁器等各类商品。
这些商品通过水陆交通网络进行交流,形成了广泛的商品流通。
二、商业城市的兴起宋代商业城市的兴起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以东京(今北京)、临安(今杭州)为代表的大型商业城市成为商品集散地。
这些城市内聚集了大量商家和手工业者,商品交流活动频繁。
同时,商业城市的繁荣也促进了城市建设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三、商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宋代商业组织形式多样,商会、行会等成为商品交流的重要组织形式。
商会是商家自愿组成的协会,既有地方性的,也有行业性的。
商会通过组织商家共同经营、互助合作等方式,提高了商品交易的效率。
行会则是特定行业的商业组织,如丝绸行会、茶叶行会等,通过行会的规范和监管,加强了行业内部的管理和合作。
四、货币经济的发展宋代货币经济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宋代使用的货币主要是铁钱和铜钱,它们的发行和流通进一步促进了商品交换。
同时,随着商业的繁荣,宋代还出现了一些私人银号和钱庄,它们提供了信用和兑换服务,进一步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发展。
五、商业法律和制度的完善宋代商业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宋代制定了一系列商业法律,如《钱法》、《市易法》等,规范了商业行为和交易规则。
同时,宋代还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监管机构,如市易司、市舶司等,加强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六、商业文化的繁荣宋代商业文化的繁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商人的地位得到提升,商业活动成为社会主流。
商业文化的繁荣不仅体现在商业诗词、商业小说的创作中,还表现在商业思想的兴起和商业道德的形成。
商人之间的信用和诚信意识的提高,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原因论文
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原因论文摘要:北宋时期,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宋政府采取的惠商、恤商政策,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了商人的利益,创造了一个公平交易的社会环境,不仅对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人经济观念的转变和重商思想的形成。
北宋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坊市制度的打破,商业大都市的形成,草市、墟市的繁盛与经济型市镇的崛起,商业活动的活跃,社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商税比重的增大,都表明当时的商品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封建国家惠商政策的实行以及社会经济观念的转变和富商大贾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一、北宋政府政策与社会经济观念的转变,改善了经商的环境1.北宋政府采取重农不抑商的方针北宋统治者自立国之初,便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商业发展的惠商、恤商措施,“一切弛放,任令通商”,使其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自由发展。
其主要内容有:首先,严禁非法滞留和搜查商人。
如宋太宗淳化四年“禁两京诸州挟持搜索,以求所算之物。
”对于非法滞留和搜查商人的官吏,也有明文的处罚条例,如“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并且许可商人越级告发官员非法行为。
其次,保护商人利益,严禁官吏对商贾横征暴敛。
《宋刑统·贼盗律》中对于侵犯包括商人在内的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如“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匆论”;有敢于“烧人舍屋及积聚之物而盗者,计所烧减价,并赃以强盗论”;“恐吓取人财物者,准盗论,加一等”。
再次,尽量减少过去为商业发展而设置的种种限制和障碍,如限制垄断,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另外,还制定了征商税则,打破了宋朝建立前各地为商品流通设置的种种障碍,扩大了商品在全国的流通范围。
2.社会经济观念的转变北宋政府采取的惠商、恤商政策,不仅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人经济观念的转变和重商思想的形成。
七年级上册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一、教材地位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甚至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两宋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农业、手工业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
2、商业贸易的繁荣。
3、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带动两宋时期科技、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全面发展,伴随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华文明成果传播到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如四大发明成果传播到欧洲地区,推动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学期的历史课程学习,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科思维方面不断地发展、变化,基本适应了学科教学和学习。
但据皮亚杰认知理论,初一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过渡时期,大多数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原本学习中国古代史就有一定难度,加之本课内容是比较抽象的经济史内容,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教学对象属于平行班,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预先进行基础知识的辅导性预习,以此来降低学习难度。
另外,利用侧重学科素养目标的落实。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说出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知道经济重心南移的起止时间和原因3、领悟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二)核心素养1、通过唐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历史图片对比和史料阅读,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2、知道的宋代文明领先世界并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树立民族自信,增强家国认同观念。
四、教学方法1、比较法2、讲述法3、问题引导法4、合作探究法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利用多样化的历史学习材料,采用历史对比、史料阅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突破落实2、难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初步认识,采用问题引导和老师讲解的方式进行突破。
六、教学流程(一)课堂导入利用人民币引出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是两宋经济高度繁荣的产物。
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主要表现有哪些?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主要表现有:
1、北宋大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了市与坊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再受限制;
2、农村集市出现了固定的市镇;
3、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行会保护和垄断本行业的商业利益;
4、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纸币的推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5、市内出现了娱乐贸易场所瓦子。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有人推算,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980年的3710万增至1124年的12600万。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
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康王赵
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 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浅谈宋朝前后商业布局变化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城市发展史》期末论文学号:0908070054 姓名:唐义武指导老师:罗先诚得分:中国古代都城商业布局演变特征中国古代都城商业布局演变特征一.前引宋朝商业的繁荣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
虽然明清时期的经济与两宋时期相比出现了一些发展(更多是江南一个区域的发展),然而其他区域与宋代相比处于停滞、衰落状态。
宋代商业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坊市制度的打破。
汉唐时期的都市,实行封闭式的坊市制度。
市民居住在坊内,商店集中在市内,坊与市四周筑有围墙,交易也有时限。
但从北宋开始,城内城外都可开设商店,而且相同行业的店铺往往集中在一起,小卖行贩也十分普遍。
此外,因循千年的宵禁制度也被彻底取消,于是,有了夜市,有了酒楼,有了《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
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勾阑的出现,为繁荣一时的元代杂剧表演提供了主要舞台。
二.宋朝前商业发展概况商业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
1.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
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2、战国: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市内有贸易场所,但商品大都与统治者有关。
3.秦: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
民间自由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不少大商人,如巴寡妇清得到秦始皇的优礼。
官府也兼营盐铁等。
4.两汉: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
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
各地物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鱼盐丝漆,东南的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并形成较为适当的比价。
西汉齐地韦姓、京师樊嘉等非常富有。
汉同匈奴、鲜卑、乌桓、南越以及西南诸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相当频繁。
5.隋唐:隋朝:东都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唐朝:长安“坊”、“市”分开,东市、西市是繁华的商业区。
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
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
二个 发展高 峰。然 而到 了元 代 , 由于蒙 元入 侵 所 造成 的影
响, 唐宋 发达 的商 品经 济 曾一度发 展迟滞 。进入 明代 , 品 商 经济又 一 次达 到 了一 个 新 的高 度 , 成 了第 三 个 发 展 高 形 峰… 。在这三次商品经济发展高峰时期 , 宋代商 品经济 的发 展无疑是引人注 目的 , 虽然 当时主导性 的经济仍 然是 自然 经
实行 以及 宋代经济观念的转变和富商大 贾社会地位的提 高是 密切联 系在 一起 的。 [ 关键词 ] 宋代 ; 商品经 济; 发展特征 [ 中图分类号 ] 24 K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62—11 (0 60 0 5 6 17 27 2o )5— 00—0
站在中国封建社 会 的角度进行 纵 向考察 , 以看 出, 可 中
“ 诸非州县之所 , 不得置市 。其市 当以午时击鼓 二百下 , 而众 大会 , 日入前 七刻 , 击钲三百下 , 。对于 入市 者的身份也有 散 ” 明确 的限制 :五 品以上 , “ 不得入 市。 【 (8 市 中的商业 活动 ”J 6 卷 ) 仅限于 白天 , 除朝廷特许的情况下 , 夜晚禁绝 一切商业 活动 。 在宋代 以前 , 代国都虽均设有市 , 历 但在我 国封建社会前 期 ,
自然 经济 , 宋代 商品 经济无疑呈现 出划时代的发展 变化 : 市制度 的打破 , 但 坊 商业 大都市的形 成 , 草市 、 市的繁盛 墟 与经 济型市镇的崛起 , 商业活动 的活跃 , 坊郭户籍的 出现 , 会商品化程度 的提 高和商税 比重的增 大, 社 都表 明 当时的
商品 经济进入 济关 系的 变革、 建 国家惠商政策 的 与 封
济 , 品经济无 疑呈现 出划 时代 的历 史 发展 , 但商 以至 于有 的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其他论文文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思想的变化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思想的变化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思想的变化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是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它们的变化均根源于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它们之间也互为作用,社会生活的变迁会引起社会思想的变化,而社会思想的演变也反过来更加促进社会生活的进步。
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在对社会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同时,也使社会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当时的很多学者,如王安石、欧阳修、陈亮、李觏等都对商品经济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成型于宋代的新儒学也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对商业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一)对商业、商人作用的再认识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商业和商人的作用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显现出来,这自然在思想界引起强烈反响,当时一大批思想家开始对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进行反省,重新认识商业和商人的社会作用,从商业亦为财富之源、商业富国、工商皆本、商人地位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
第一,商业与农业一样,也是财富之源根植于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结构之上的中国古代社会,一向贱视商业,“重农抑商”的思想也始终占有主要地位,无论是历代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均视农业为本业而轻视商业的发展,甚至以经商为耻。
降及宋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中国开始了从传统农业形态向工商业形态转变的过程,随之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商品交换的关系愈加密切,商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于是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很大冲击。
当时的思想家们认为,商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益也”[83],甚至还认识到了不发展商业的危害,“商贾不行,物价腾踊”[84]。
而叶适更从古代政策入手,说明“重农抑商”观念的不合理性。
他认为,早在春秋时期各国政府就能“通商惠工,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85],因此“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86]。
既然如此,就应视二者为同一,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不能轻视商业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各方面的生活需求,繁荣市场,维持国家财政的正常运转。
两宋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学专业论文
一、两宋社会经济发展二、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发展。
2、宋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3、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水平较高。
4、国家的不统一给各国贸易(国际贸易)创造了空间。
5、宋王朝统治者的开明政策。
6、宋代思想文化高度繁荣。
三、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1、农业(1)宋代人口数量突破了一亿,劳动力大量增加。
(2)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的改进,出现插秧时节使用的工具——秧马;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
(3)占城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2、手工业(1)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2)铁、铜等金属冶炼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铁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3)陶瓷制造业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瓷器制作精美,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
3、商业(1)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4、两税和徭役:两税:第一,宋两税以土地为征收对象,不复与资产发生关系。
同时规定夏税征钱,秋税征粟米,仍分两季交纳。
第二,宋代除了两税外,复有属于人口税性质的“身丁钱米”,征钱或粮,只限男丁,且仅行于南方地区。
除此还存在法定徭役。
第三,宋代也按资产(包括各种动产和不动产)定户,不过这种定户与征收两税并无关系,而是作为征发徭役轻重的根据。
从上三点看,宋的两税实际上是田赋,和唐基本上属于资产税和田赋性质的两税已截然不同。
徭役:宋代的徭役是自差役进为雇役,雇役又返为差役,差役又发展为主役。
5、土地制度1.土地私有制大发展。
其主要表现有四。
一是土地买卖盛行。
二是土地兼并大发展。
三是私田数量大大超过官田。
四是出现了明确为土地兼并辩护的言论。
2.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
3.土地所有权的日益集中与土地经营的日趋分散。
初中历史教案:《两宋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变革》
初中历史教案:《两宋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变革》一、引言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经济与政治变革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以《两宋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变革》为题,探讨两宋时期政治与经济方面的重大变革。
二、详述两宋政治变革1. 两宋中央集权思想和制度两宋时期,由于南宋继承了北宋集权制度,御史台成为皇帝监察权力机构;而地方官员则选择不同程度上下放权力给乡村社会自行管理。
这些改革增加了地方官员在地方上实际运作的自主权利,使得乡村社会更加繁荣。
2. 察举科举制度察举科举制度是对唐代科举制度的一种改进。
通过对充实法学、营造书院等方式,使得士子们能够接受更广泛知识教育,并有机会升迁官职。
这项制度成为之后科举制度发展的基础,并对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3. 士人地位的提升两宋时期,士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士人不再仅仅是传统官僚阶层的代名词,而成为了社会上有声望、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
这种变化促进了文化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发展。
4. 官员选拔制度改革两宋时期实行基于学问与才能的科举制度,相较于之前更多依据出身与财富等因素选拔官员的方式,使政府机构得以更新与纯净。
三、详述两宋经济变革1. 私营经济兴起在两宋时期,私营经济蓬勃发展。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水利工程建设迅速推进,大规模耕地开垦使得农业产量大幅增长;同时商业繁荣,各类手工业和民间工商户涌现出来。
私人财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并通过购买土地、租赁土地等方式拥有更多的经济自主权。
2. 商业文化兴盛两宋时期商业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新型市集与贸易网络形成,商会兴起,金融和信用体系建立。
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商品需求的不断扩大使得产品多样性得以满足,商品流通的便捷性也为维持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
3. 宋代科技创新两宋时期,经济变革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种植水稻的南方采用了田间排水、悬浮生根等技术,提高了产量;在工艺品制造中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如染料、磨粉、烧瓷等;经济活动与海洋贸易有关,在航海方面有所突破。
宋朝经济
农业
北宋时期,佃客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弱,在各地区间有较大差别,但总的趋势是缓慢地向 着减弱的方向发展。佃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离开原地主而佃种别的地主的土地。同时,客户购买 少量土地之后,就可以自立户名,成为封建国家的税户。 佃客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和广大农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在商品经济发 展的条件下,“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现象相当普遍。由于土地所 有权的转换加速,农民不再世代依附于某一地主,于是封建隶属关系也就比较松弛了。 土地兼并 南宋时土地兼并极其激烈。宋室南渡后,皇族和出身北方的文臣武将纷纷在南方掠夺土地,建置 家业。一般官僚地主也利用战乱兼并土地。再加上官商大贾采用以末求富、用本守之的办法,大 量购买土地。从而掀起了兼并狂潮,使南宋土地集中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北宋。
农业
南宋时,植棉区已不限于两广和福建,逐渐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由于经济作物的逐步推广和 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无论在官田上或私田上,采用货币折租的形式也有所增 多。 修筑堤堰 宋太宗时,在河北地区修作陂塘,并修筑长六百里的堤堰,设置斗门,引淀泊水灌溉,种植水稻, 获得丰收。 南方地区水利兴修的成绩更为显著,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堤、 西湖等处。如钱塘江堤前后修筑多次,以真宗时所修最有成效。这次修筑,吸收五代时的经验, 把石块装在竹笼里,堆砌成堤,堤外再打上木桩,增强了阻挡海潮冲刷的能力。西湖原灌溉良田 千余顷,年久堙废。
农业
大量的开垦,使垦田面积大为增加。 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农具的改进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达,北宋时期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一 般年景,其他地方,亩产米一石,江南地区亩产米可达二至三石,甚至还出现了亩产米达四石的 记录,明显超过唐代水平。 佃农地位的变化 北宋的租佃制有两种形式:分成和定额制。分成制就是佃客用自己耕牛或地主耕牛耕种地主的土 地,秋收后除留农业税和种子外,一般是佃客用自己耕牛的,产量对分;用地主耕牛的,只分得 四成或三成。地主对其肥沃的土地多采取这种分成地租的方式。为了榨取更多的产量,地主往往 监督佃客劳动。定额制则是佃客向地主租种土地,一般交纳定额地租,数量大多在百分之五十以 上。地主对生产干预较少。
【历史知识点】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历史知识点】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1.北宋东京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居民20万户,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线,出现了“夜市”及娱乐场所“瓦肆”;
2.北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品种多,出现了世界
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南宋海外贸易发达,东达日本、朝鲜,西到非洲一些国家,主
要港口有泉州、广州、明州。
1.结束了唐末五代长期的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2.两宋政府实行了许多发展经济的积极措施,对工商业也采取了极为开明的鼓励政策,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由于丝绸之路受阻,经济重心南移,为增加政府收入,两宋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实
行对外开放。
4.造船、航海、指南针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物质条件。
1.汉唐至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战乱和抑商政策所中断,难以持续发展,因而“繁荣”是有限的。
2.两宋军费、官俸、“岁币”,使政府人不敷出,造成难以解决的积贫积弱。
3.政治腐败,由工商业繁荣带来的财富常被腐朽奢侈行径所抵消。
4.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农民起义不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尖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解读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
解读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商业繁荣的时期之一,物质交流和商品经济在这段时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本文将解读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探讨其原因和特点。
一、货币流通的发展唐宋时期,货币流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商品交换的主要手段。
在唐朝,铜币得到了普遍流通,代替了以往的交换品和奴婢等作为交易手段的局面。
这一变化促进了商品交易的频繁进行,推动了商业经济的繁荣。
宋朝时期,铜钱的流通更加广泛,甚至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的改善唐宋时期,交通运输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唐朝时期兴修了大量的运河和道路,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极大地方便了商品的流通。
宋朝时期,继承了唐朝的基础上,更加大力度地兴修水利和修筑道路,使得物流更加便捷高效。
这种交通运输的改善为商品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农业生产的发展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民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这为商品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唐朝时期,农田的扩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的剩余,可以作为商品出售。
宋朝时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田的扩张和技术革新更加促进了农产品的产量增加。
四、城市商业的繁荣唐宋时期,城市商业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商业活动在城市中迅猛发展。
大量的商品集市和商业街区相继建立,商贾云集。
这些热闹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购买者,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同时,城市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五、商业制度的完善唐宋时期,商业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唐朝时期,商会和商行逐渐形成,商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和保障。
宋朝时期,商业制度更加完善,商会制度和商标制度等进一步发展完善,保护了商人的权益,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总结起来,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货币流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商业的繁荣以及商业制度的完善,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综述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综述宋王朝建立以后,接受了唐末藩镇割据、政权旁落导致唐代衰亡的教训,从军事上、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使得生产能以恢复和发展。
徽、钦宗事变前,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人物繁阜。
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东京,金翠耀目,罗绮飘香,一派“柳陌花衢,新声巧笑;茶坊酒肆,按管调弦,但习歌舞,不识干戈”的昇平景象。
南渡以后,以淮水大散关为界,每年向金纳贡称臣,也得到近百年的屈辱偏安。
“虽失旧物之半,犹席东南地产之饶,足以裕国”。
本系富庶之区的江南,没有大规模的战乱,社会经济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农副业生产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
宋代的农副业生产,随着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改进,垦田,兴修水利,以及良种的选择和推广,在南方,又有套间种轮作等实施,农副产品的品种和产量有了明显的增加;水果、花卉、纻麻、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业和蚕桑业的较大发展,为商业、手工业、加工业乃至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了农副业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物产中的盐、茶、酒、香、礬五种由官方经营,同样进入市场。
于盐“、天下盐利,皆归县官”;于茶,则为场置吏,采茶之民统归“山场”,岁课作茶输租,其馀全部由官府发卖;于酒,在诸州城内皆置“务”酿造;于礬,设官典领,所产入官市;于香,则因其为利甚丰,以官为市。
官卖各项,对私相贸易者禁罚极严,尤以茶礬两项为最。
宋代的手工业产品亦多,且多有加工技术精良的名产,诸如太原的铜器,邠州的剪刀,成都的织锦,定州的“缂丝”,温州、临安的漆器,汝、哥、定三窑及南宋景德镇的瓷器等为是。
矿冶、纺织、酿造、造纸、印刷、陶瓷、造船等行业,其技术和规模都甚于唐代。
仅矿冶业中的信州铅山的铜铅开采,募集人数竞达十馀万之众,昼夜开采。
总之,由于宋代生产力的发展,进入市场可供交换的剩馀产品,品种和数量也随之增加。
除煤炭、蔗糖、宋版书籍等新品种之外,“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之物,竟至“无所不有”。
【历史知识点】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历史知识点】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北宋大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了市与坊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农村集市出现
了固定的市镇;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行会保护和垄断本行回业的商业利益;由于商品货
币关系的发展,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纸币的推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市内出现了娱乐贸易场所瓦子。
古代商品经济什么时候出现: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
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也就是商人。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
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宋代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
从社会因素来说,当时宋和辽实现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社会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创
造了外部条件;同时,大量的北方移民,如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
导致大量人口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南方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从自然因素看,隋代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方的物资可以畅通地运送到北方,宋代无
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十分依仗南方的粮食供应,政策上也有支持,南方的税赋政策也相对
宽松,这样也进一步刺激了南方农业的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发展的史实如下:
1. 市场体系的完善:宋代时期,市场体系逐渐完善,出现了许多集市和商业城市。
宋代的商业城市有汴京、临安、杭州、南京等,这些城市成为了当时的商业中心和贸易中心。
2. 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商品和行业,如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
同时,宋代的货币经济也得到了发展,货币的流通和使用更加广泛,商业交易更加便利。
3. 商业组织的发展:宋代时期,商业组织得到了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人团体和商会,如盐商、绸缎商、茶商等。
这些商人团体和商会在宋代的商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商业法律的完善:宋代时期,商业法律得到了完善,出现了许多商业法规和法律条文,如《盐铁论》、《市易法》等。
这些法律条文对商业交易和商业组织的管理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
5. 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时期,海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海外贸易城市和贸易港口。
宋代的海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和东亚地区,贸易范围和贸易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总的来说,宋代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发展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市的变迁看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峰: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与明代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商品经济都呈现出极度的繁荣。
其中唐宋时期的商品经济更是被称为“划时代的繁荣”,唐宋时期中的两宋时期甚至被某些学者认为发生了“商业革命”、“市场结构与城市化的中世纪革命”。
在商品经济的繁荣表现中,“市”的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人民进行商品交换的地点叫做“市”,随着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也在不断的发展。
从秦朝形成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聚集的“市”;到汉朝时期长安与五都形成的正式的“市”;南北朝时期形成离城镇稍远的民间集市“草市”;再到唐朝时期“草市”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和“夜市”的出现与繁盛。
从各朝各代的“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市”的形势越来越多样,管理越来越宽松,并且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两宋时期,“市”在各方面突破了前面历朝历代对于它的限制。
在两宋立国之初便一反从秦朝开始的“重农抑商”政策,采取了“一切驰放,任令通商”的保护商业发展的政策,使得“市”的迅速发展。
汉朝之时便有在“市”的四周建立门、墙的规定,但在宋朝,从“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等处可以看出“市”已经分散于房屋之间,沿街设立的店铺打破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从前朝流传下来的对于“市”的空间限制在被打破。
而在唐朝时期“市”的“京夜市宜令禁断”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现象也在宋朝时有了极大改变,从《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陆游《杂赋》中“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等处宋朝时期的描写游乐场景的诗词可以看出宋人通宵达旦都有游乐去处,夜市晓市接连不断,宋时对于“市”的时间限制已消失。
在两宋时期之前“市”中流通的商品的种类的限制较大,交通相对闭塞,商品的质量也相对更加低。
而从北宋时期出现的纸币“交子”与“柜坊”等专营货币借贷和存放的场所与《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场景,《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的“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柳永词《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等处可以看出,两宋时期商品的质量、种类变化较大。
农业、手工业等各个部门的产品都在市面上流通,质量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例如南京云棉、苏州宋棉与成都蜀锦都是闻名全世界的丝织品,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更是风格独特。
同时,造船业的发展,商品流通的方式多样化,使海外贸易更加发达海外贸易成为国库税收的重要财源。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打破了限制的“市”在宋朝在呈现繁荣,商品的流通贸易几乎不受限制使得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率大大增加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同时也对自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
商贸的聚集使得两宋城市化发展加快,多个商业贸易都市兴起。
社会风气也一并因其而改变,市民的生活观念发生变化:词的兴起;商人的地位提高,甚至可以参与科举考试。
“市”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宋朝社会的变化与商品经济跨越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