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要法

合集下载

律诗写作九忌、绝句写作布局

律诗写作九忌、绝句写作布局

律诗写作九忌李晋灵律诗与绝句均属于近体诗,近体诗与古体诗是从诗体上区分,并非时代概念。

近体诗滥觞于南齐永明年间,史称“永明体”。

近体诗大兴于唐,对于字数、押韵、对仗、平仄均有严格规定,讲究格律,故又称格律诗。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排律)。

律诗定型于初唐时期,盛唐以后,大盛于世。

《全唐诗》有4.89万余首,仅七言律诗就有9000余首,约占总数1/5。

律诗是一种十分精致的文学架构,它有中国式的平衡对称美,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和谐。

整体架构又具有整齐中见差异,参差中见整齐的美。

它利用音、形、义的配合,构成了多维性的对称和变化。

正如胡应麟所说:律诗是“綦组锦绣,相鲜以为色;宫商角徵羽,互合以成声。

”(《诗薮》)我们学习写作律诗要掌握其基本规律,练好基本功。

徐增道:“八句诗,何以名律也?一为法律之律,有一定之法,不可不遵也;一为律吕之律,有一定之音,不可不合也。

”(《而庵说唐诗》)故而,写律诗要遵守基本规则,勿违犯禁忌。

一忌,立意不明,或散或庸。

“立意”就是确定主题。

王夫之:“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姜村诗话》)诗歌立意贵集中、创新、深远、真挚。

古人云:“意多乱文”。

一首诗意绪纷乱,等于无意。

比如宋《西昆酬唱集)中的《泪》“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苦怨新知。

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掩袂时。

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

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

”北宋西昆派追求形式美,堆砌词藻典故。

此篇将八种不同的悲苦之泪并列排出——思妇、弃妇、征夫、纤夫、皇后、壮士、悲秋、伤春等多以典故出之,犹如散珠一片,漫散浮泛。

虽然诗中有意象,但立意不明。

在当前律诗创作中,也有注意了诗歌的形象性,忽略立意的现象,如一首写农村的诗歌:“街宽路净早脱贫,院绿楼红景物新。

万木冲天分左右,千花铺地扮冬春。

九龙照壁招商驻,四座牌坊待客临。

合作医疗民受惠,儿童无有辍学人。

”此诗并列八种现象——街路宽、院楼新、万木冲天、千花铺地、照壁招商、牌坊待客、合作医疗,儿童上学。

押韵的规则

押韵的规则

押韵的规则押韵作为一种文学手法,常常会被用到很多地方,从古文到现代文,它都能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及艺术效果。

它简单明确的规则,使我们在作完之后能够对文章整体风格有一个大致的概念,而不是混乱的字符串。

押韵的规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绝句押韵:绝句押韵是押韵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即每句末尾的音节相同,这种节奏感非常强烈,而且非常容易让读者记住。

2、五言律诗押韵:五言律诗押韵是押韵规则中最困难的一种,每句末尾音节必须同时相同,可以是任何一个声调,也可以同时有多个声调,这种押韵技巧要求作者拥有把握时候的灵敏度及把控层面的能力。

3、七言律诗押韵:七言律诗押韵和五言律诗押韵类似,只是每句末尾的音节要求更高,同时要求每句末尾必须有四个字的词语,而五言的只需要三个字的词语。

所以七言律诗押韵要求更高,也比五言律诗押韵更加复杂。

4、诗歌押韵:诗歌押韵比其他押韵规则更丰富多彩,既可以是绝句押韵,也可以是五言律诗押韵,也可以是七言律诗押韵,还可以是双句押韵,只要能够把节奏和押韵完美结合,都能成为诗歌押韵的完美范例。

押韵不仅能够丰富文章的表面形式,还能够给人通过句子结构所带来的感受,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押韵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对于押韵的句子,有时会很难完美的让句子的表面意思与押韵音节同时保持完美。

押韵也被传统文化所盛行,许多古文也会用到此法,比如《离骚》、《诗经》等等,这些文章都能够带给读者一种很强的古典文化的感觉。

当今的诗歌也有许多创作者继续使用押韵的手法来写作,他们也不断地探索这种押韵的可能性,从而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押韵的规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写出优美的句子,也能作为一种文学表达手法来提升我们的文章写作水平,这种方式能够使我们快捷高效的完成文章,同时也能够把文章写得更加优美。

因此,押韵规则在文学写作中有着重要的实际作用。

总之,押韵是一种有趣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文学表达手法,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都能够借助押韵的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能够通过押韵来表达有趣的节奏和押韵感。

瘦金书秘笈(七言绝句口诀)

瘦金书秘笈(七言绝句口诀)

瘦金书秘笈(七言绝句口诀)瘦金书秘笈(七言绝句口诀)『鼠尾钉头方转角,竹撇兰捺小蛮腰,死往生返游丝引,拉弓放箭回马挑。

』有感於许多朋友欲习瘦金却不知如何下手,或苦习瘦金却卡关停滞不前。

看瘦金教学书则编辑庞杂,看笔法拆解则琐碎无感。

烦哉!苦哉!哀哉!郁哉!缘此,兹整理个人学习瘦金的心得,凝结成一首七言绝句,供各方大德参考。

希望有助於热爱瘦金的同好,达成快速破关的攻略之效。

亦期望能帮助卡关之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分段说明如下:前两句「鼠尾钉头方转角,竹撇兰捺小蛮腰」是招式。

后两句「死往生返游丝引,拉弓放箭回马挑」是内力。

先说招式:「鼠尾钉头」用在横笔和直竖,「竹撇兰捺」用在斜角运笔。

正如同写隶书时,笔划的特点是在一字中必存在一笔「蚕头雁尾」一样。

瘦金体的基本特点就在於「鼠尾钉头」。

「鼠尾钉头」本是书法中的败笔,但我们的天才祖师爷徽宗大哥改良了它,使它反而成为瘦金体独一无二的特色。

什麼是「鼠尾钉头」?这个我们得重新定义一下:重笔起头之后总有一尖笔拖尾,是为「鼠尾」。

而直画或竖笔的收笔,皆留有一顿点,是为「钉头」。

瘦金体的「鼠尾钉头」和传说中败笔的「鼠尾钉头」有何不同?败笔的「鼠尾」,起笔过重,中继无力,成了一条软趴趴的尾巴。

败笔的「钉头」,收笔过重,尾大不掉,成了一颗肿胀胀的恶瘤。

如何改良?这得靠动笔练习,培养手感,让笔划在刚直中带著点弹性感。

对於「鼠尾」的刚直程度和弹力,我建议的心象是「表面张力」。

无论是横笔或直竖,都是直中带弧。

有多弧?差不多就是「表面张力」的程度。

想像一下,杯中水满将溢之际,水分子拼命内聚,「表面张力」所形成的弧度。

或者,换一种心象,像是「拗钢板」,双手分握钢板的两端,用力折拗,也就差不多是这个力道与弧度了。

-至於「钉头」,是紧接著鼠尾的结构,用来钉住鼠尾的。

「钉头」的重点在於大小和角度,愈简单愈好,起笔到落点,别超过中心线30度。

太大或太偏,「钉头」就会变很难看。

想像一下用一个钉头钉住一只老鼠的尾巴,那只老鼠还拼命的想逃呢!那老鼠把鼠尾扯得笔直,可惜,它已经被钉住了… …现在来谈谈「竹撇兰捺」。

冯氏绝句五十六法解析

冯氏绝句五十六法解析

冯氏绝句五十六法,又称为“冯氏诗经解”,是明代冯梦龙所著的一本诗歌理论著作。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诗歌的构成要素、修辞技巧、韵律规则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列举了五十六种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下面是对这五十六法的简要解析:1.飞花法:利用动态的视觉形象来表现静态的景物或情感。

2.雪梅法:通过对季节和气候的描写,寄托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借景法:借用自然景观来抒发个人感情和思想。

4.画眉法:以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5.蜂蝶法:通过对小生命的描写,寄托对大生命的感悟和体会。

6.虫鱼法:通过对小生命的描写,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7.游鱼法:以游鱼的形象来寄托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8.绕树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9.划船法:以划船为主题,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10.叠石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11.钓鱼法:以钓鱼为主题,寄托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2.踏雪法: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13.八哀法:描写八种悲哀的情感,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14.三省法:对自己的行为、言语和思想进行反思和审视,表达出对自己的自省和反省。

15.夜雨法:通过对雨夜的描写,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16.凭高法:以凭高眺望为主题,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17.看云法:通过对云的描写,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18.反复法:通过对同一主题的反复表述,达到强化表达的效果。

19.折松法:以松树的形象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20.闲眼法:以闲逛的心态观察自然景物,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21.借喻法: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22.隔句法:通过隔行或隔句的方式,使诗歌更加优美和流畅。

23.断句法:通过断句和停顿的方式,使诗歌更加有节奏和韵律感。

24.隐射法:通过含蓄的表达和隐晦的暗示,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25.寄托法:通过自然景物或事物的寄托,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绝句十四法

绝句十四法

绝句十四法绝句十四法绝句作法之一——气韵历来诗评家论绝句,首推李白与王昌龄。

李王的绝句胜在气上,气势充沛,气韵流畅,气象俨然。

气势充沛好理解,气象俨然不好说,(犹如一个人的气质是说不出来的,只是一种感觉)作为绝句的作法而言,笔者更强调气韵流畅。

而气韵流畅者,莫过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其实并非李白的原创,应源于郦道元的《三峡》:“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李白用诗翻译过来,显得更优美。

这首诗在创作上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气韵流畅,所谓“一气骀宕灵通”,读起来很“顺溜”,一点不觉得阻滞。

起承转合非常到位,起得精彩,承得自然,转是衬托,合是照应,章法可式,却不见斧凿之痕,所以丝毫不觉得它是“二手货”。

当然,这首诗还在于它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获赦,自是喜出望外,喜不自胜。

“彩云”就是新生活的希望;“一日还”,就是在重忧之下终于舒了一口气;“猿啼”令人泪下,但不是“断肠”而“沾裳”的泪(郦道元《三峡》中引渔人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而是喜悦的泪,是“初闻涕泪沾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泪。

“轻舟”就是这种轻快愉悦心情的生动写照。

我们今天读此诗,也未免喜形于色。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说:“李沧溟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凤洲推王翰‘蒲桃美酒’为压卷,本朝王阮亭则云:‘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沧溟、凤洲主气,阮亭主神,各自有见。

”笔者也是主气派。

文中所举各章,无不气胜,私下不妨读来。

2绝句作法之二——对仗对于杜甫的绝句,无论古今,多有批评者。

说他不善于作绝句,说他用写七律的方法来写七绝,“拘于对偶”,“不能兼善”。

笔者倒有不同看法,杜甫并非不善于作绝句,而是想在王李之后另辟蹊径。

绝句——第二讲:七绝的立意和布局章法

绝句——第二讲:七绝的立意和布局章法

绝句——第二讲:七绝的立意和布局章法第二讲七绝的立意和布局章法一,立意通俗的说就是你这首诗想要说些啥,要表达啥主题。

文章的立意,我们在小学开始写作文时,老师就告诉我们,立意要新,要远,要高,对不?这几点依然适用与写绝句,因此绝句的立意上咱们无需赘言。

二,选材这也没必要多说啥,和立意一样,小学作文时老师就告诉我们如何围绕主题去选材,过去老师告诉我们那套依然适用于创作绝句。

围绕主题选材,所选材料必须为主题服务。

下面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例,看人家是如何围绕主题去选眼前的景,再利用眼前景支撑起主题意境的。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立意:惜别情所选意象 -- 月影江水船三峡由意象构成的意境 -- 山月高悬,影落江水。

孤帆急发的峨眉山的秋夜图。

作者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诗中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

这就是如何围绕主题去用意象构成意境的技巧。

结论:当我们确定好写作目的和主题后,下一步就得围绕立意去选材料。

古人说,诗无非情与景也,即用眼前的景抒发自己情感。

围绕主题去选眼前的景,所选景物必须为主题服务。

再利用眼前景支撑起主题意境。

下面再谈谈诗歌中两个概念。

即意象和诗的意境。

(1)意向简单的说意向的象就是物,意象就是你要寄托感情的物,比如石头、花鸟鱼虫,就是象通俗的说,眼前看的景物。

我们写诗,不能离开写景,通常是借景抒情,对吧。

因此这意象概念必须需要大体了解。

(2)意境就是由意象支撑起来的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的最基础元素就是象(景物)。

这些,咱们大体了解点就行,以后,咱们还会更深入的去探讨,无需在这纠结很多主题确定好了,材料也选择好了,咱就得动手写。

这时有个谋篇的问题,布局谋篇就是诗的章法,这是咱们的重点。

三、绝句的章法写诗都有章法,章法亦称结构。

如何写七言绝句五十六法

如何写七言绝句五十六法

如何写七言绝句五十六法七言绝句“以其善言情而易合于乐”,“最合于诗人之写”,“自唐迄今千数百年,为之者众,好之者弥笃”(邵祖平《七绝诗论》)。

于其作法,“宋人犹少道及,至元明清间,始多扬扢商榷,然皆破碎不全,绝无系统”(同上),今幸有振《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出矣。

素有“才子”之称的振心先生(1897年——1983年),名振,号“自然室主人”,17岁学诗,是我国有卓著成就的教育家、出类拔萃的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杰出的近代现代诗人,有《自然室诗稿与诗词杂话》等著作传世。

当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任教于大夏大学时,著《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一书,“就七言绝句之作法不同或而小异者,略分如干类,先博举其例,而后综籀其法”,授于门生,周振甫、其庸咸得其惠。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一书1936年由世界书局出版,1985年3月市中国书店据以影印。

1986年齐鲁书社将其与《诗词杂话》、《七言律髓》并为《诗词作法举隅》出版,新增诗例117首,而56种作法之分类未变。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精选了唐至清代七言绝句佳作1381首,按类比法分成56类,在每类末精当扼要地指出其艺术技巧作法的特征和奥妙之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研究者,凡读之,都足以发人深省”(党玉敏《振传略》),周振甫并专门著文引介(《<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小引》)。

笔者偶然在超星数字图书馆网得读该书,深以为然,乃变其归纳法之著述体例为演绎法之奥秘指引,先揭示先生所归纳提炼之具体作法,后辅以便于理解的二三诗例,以贡献于诸位诗友。

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

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如唐贾岛《渡桑乾》“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绝句作法:诘问法

绝句作法:诘问法

绝句作法:诘问法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

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

绝句的作法,除了前人总结的起、承、转、合外,还有其他常见的作法。

(三)诘问法诘问法,即在绝句的某一句中,采用设问或反问语气,自问自答,或问而不答,以强调内容,引人注意,调动情绪,启发思考;以使绝句的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或起波澜,有变化,以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贺知章《柳枝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咏物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高适《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此诗用明快秀丽的基调和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安详、恬静的一面。

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

“借问梅花何处落”一句中,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同时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

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

杜牧《秋浦途中》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此诗前两句以清疏简淡的笔墨勾画出一幅风雨凄迷的行役图,于凄清的自然景物中透露出作者的宦情羁愁,运用对仗而有自然流老之势,缘情写景,景中含情。

后两句不直抒乡思旅愁,只借归雁设问,则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尽寓于其中。

此诗含蓄蕴藉,富有情韵。

绝句——第九讲:绝句的创作七

绝句——第九讲:绝句的创作七

绝句——第九讲:绝句的创作七绝句的创作七一、渔洋绝句第五法今天我们学习渔洋绝句12法之第五法。

要点: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创作步骤:【起句】点名时间。

时间不可以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承句】交代清地点、事情,要紧抱起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延伸扩展。

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

(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转句】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

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例如:杨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

杨子秋残暮雨时,扬子:地点,秋残,秋天,暮雨,傍晚——都是说的时间。

首句交代了时间,承句在这个时间地点有什么呢,笛声雁影共迷离,大家看到了,承句是紧接起句。

再看第三句转,完全是撇开了前两句而有那个傍晚潇潇暮雨的场面赚到了眼前:重来三月青山道,眼前是三月,这个三月又与以前看到的是什么不同呢,是一片春天的景色。

与前面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合句紧紧的抱住了转句。

再看以下这些例诗:渔阳三月无芳草,客思离情不奈何。

此日淮南好天气,青骢尾蘸鸭头波。

朝道中有感寄陈其年三首之一白波青嶂非人境,忆住江南过五年。

今日长征老鞍马,菰蒲春雨梦江天。

菰蒲(ɡū pú)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借指湖泽。

——胡元润画六载隋堤送客骖,树犹如此我何堪。

销魂桥上重相见,一树依依似汉南。

骖(cān)——赵北口见秋柳感成二首之二剩水残山只益愁,梓州荒绝接隆州。

眼明今日盐亭路,十里鹅溪碧玉流。

——鹅溪灞桥杨柳碧毵毵,曾送征人去汉南。

今日攀条憔悴绝,树犹如此我何堪。

毵毵(sān sān)形容枝条细长披垂——灞桥柳以上这些例诗大家不妨认真地琢磨一下,对照我们刚才讲到的渔阳第五法练习写作,掌握其要领。

二、绝句的转法今天我们就先来探讨一下绝句的转。

七言绝句56法

七言绝句56法

【七言绝句56法】第一法练习:今天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HALLOWEEN),遐思一片,,,,,,,【七绝】思乡客远西洋醉酒壶,归心梦里似曾无。

狂欢更忆家山水,却怪西洋不识途。

[七虞]上平----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

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如唐贾岛《渡桑乾》“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

这句话可以视作冯先生所归纳提炼的七言绝句具体作法的总纲。

以下诸种作法,绝大多数都关涉到第三句,幸读者识焉。

=======【七绝】雪中买糖的小女孩---步韵侪石兄---童心茧手漏风墙,雪冷频增脊背凉。

敢对寒天开口问,熟知苦水入沙糖。

侪石兄原玉:七绝题图《小店》破柱危檐烂土墙,神州多少此悲凉?稚心尝尽寒风苦,犹向行人卖果糖!=======发表于2011-7-22 10:45hui全【七绝】与月同倦黎明未到鸡鸣早,弄墨骚人入睡迟。

敢问西天临梦月,憔容倦目有谁知?[四支]上平===发表于2011-7-24 12:11hui全【七律】自我调侃一见荧屏总乱书,皆因笔墨弄心舒。

逍遥浅唱谁能醉,傲慢狂吟我自居。

梦处焉知星月短,醒时怎觉酒觥虚。

涂鸦不懂邯郸步,宁愿孤舟钓瘦鱼。

[六鱼]上平===发表于2011-7-20 15:58hui全【五律】赏春风年年赴约来,潇洒唤花开。

玉树因其绿,金波任尔裁。

闲拈云罩月,怒弄雨成灾。

但得真情在,温馨不用猜。

[十灰]上平---发表于2011-7-23 14:56 hui全【五律】忍夏风夏至好花无,干风弄病株。

长江翻热浪,倦柳晃微躯。

包世臣论书十二绝句解析

包世臣论书十二绝句解析

包世臣论书十二绝句解析(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包世臣的生平及其书法理念三、论书十二绝句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四、论书十二绝句的内容解析1.绝句一:书法之道,妙在笔法2.绝句二:笔法之妙,在于管之运用3.绝句三:管之运用,需五指协同4.绝句四:五指协同,各尽其力5.绝句五:笔锋随指环转,形如握卵6.绝句六:双钩之法,古法之精髓7.绝句七:书法练习,需循序渐进8.绝句八:书法创作,需有灵感与悟性9.绝句九:书法欣赏,需品味形式与内涵十、绝句十:学书之人,需心怀敬畏十一、绝句十一:书法之道,在于无穷变通十二、绝句十二:书法艺术,传承千年,光耀中华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包世臣,字希仁,号慎斋,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对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书法理论方面,包世臣也颇有建树,他的书法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对包世臣的论书十二绝句进行解析,以期从中探寻包世臣的书法艺术理念。

二、包世臣的生平及其书法理念包世臣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家族中多人精通书法,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书法教育。

在书法方面,包世臣崇尚古法,注重传统,但又不拘泥于古人的条条框框,他主张书法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书法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书法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论书十二绝句的创作背景和意义论书十二绝句是包世臣晚年创作的一组诗歌,通过对这十二首诗歌的解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包世臣的书法艺术理念。

这组诗歌不仅揭示了书法的技巧与方法,还表达了包世臣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敬畏。

在诗歌中,包世臣将书法与天地万物相联系,展现了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论书十二绝句的内容解析1.绝句一:书法之道,妙在笔法解析:包世臣认为,书法艺术的精髓在于笔法。

只有掌握了笔法,才能书写出优美的书法作品。

2.绝句二:笔法之妙,在于管之运用解析:笔法是书法的关键,而笔法的运用则在于毛笔的运用。

起承转合法

起承转合法

一、起承转合法它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

此法往往表现为起、承、转、合在一首诗的四句的具体应用。

为了写好绝句,在采用此法时,要求:起要扣题、突兀;接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做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李白的《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此诗用的就是起、承、转、合布局法。

起句“兰陵美酒郁金香”,即贴题,又突兀;第二句“玉碗盛来琥珀光”,紧承上一句“美酒”说来,连贯,自然。

这两句说明了朋友盛情款待,李白欢饮美酒的情景,这才使第三句转到抒情,第四句表明看法:“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第三句用“但”字明转,且为第四句作了引线;而第四句表达了诗人昂扬振奋的精神状态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一扫古人作客时怀乡的凄楚情绪。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此诗的布局,也用的是起、承、转、合法。

其第一句点明送友人的地点和气候,以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是起;第二句紧接上一句,说明清晨送客及当时的心情,是承。

此两句写在润州(今镇江)的事情,而第三句却转到洛阳亲友那里了,且用假设句,以引起第四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末句以之自喻,含蓄蕴籍,余味无穷,成了名句。

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此诗的布局,亦用此法。

其第一句贴题写来,用拟人修辞手法暗点明“晚春”,是起;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用“百般红紫斗芳菲”形象化的描述,以补充第一句意之不足;第三句从千百种“草木”,转到“杨花榆荚”上,即从概指转到特指;而后第四句提出“惟解漫天作雪飞”的评价,就顺理成章了。

二、并列法一首绝句中的四句,分别写四个事物或分别写一个事物的四个方面,这样的布局叫“并列法”。

用并列法时,兼用对仗,以示工整、优美。

绝句——第十二讲:绝句创作的时空设置

绝句——第十二讲:绝句创作的时空设置

绝句——第十二讲:绝句创作的时空设置绝句第12讲:绝句创作的时空设置以及渔阳十二法之八法这讲我们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一是绝句的时空,二是学习渔洋绝句第八法。

一、绝句的时空在复杂的时空关系中,有的诗在字面上只写时间,实质上由于空间的改换,时间即在其中进行;有的诗字面上只写时间,实质上由于时间的改变,空间也在其中展现。

这种互为表里的时空设计,可以称为时空的换位。

《寄人》张泌别梦依稀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全诗所写,都是空间的字面。

第一句写梦里到谢家,第二句写梦里谢家的景色小廊回合,曲栏横斜,这个看来像是清晰逼真的梦境,但由于伊人不见,空自惆怅,只见回回转转的小廊,重重曲折的栏杆,像是走也走不完的迷宫,怎么也找不见到伊人的去路。

第三句改变了一个场景,春庭里的落花,被多情的月光照着,这个空间场景的转变,正是说明了入梦和梦醒的不同时间,于是完成了时空的转位。

月光照着落花,仿佛多情地向离人证明,刚才只是一个梦境,但这个无情的梦,还是那样教人依依,这是换位的第一种手法,以空间转换来表现时间。

第二种是以时间的换位来表现空间。

《读小弟诗有感》吕温忆吾未冠赏荣华,二十年间在咄嗟。

今来羡汝看花岁,似汝追思昨日花。

全诗在字面层次上,完全由时间的交梭所组成。

由二十年前的我直到今日的我,联想到今日的你就是过去的我,我与今日的你,又像你与昨日的你。

有点绕哈?不过细读?还是能理顺在这错综的时间勾连中,有你今日赏花的场景,有你昨日赏花的场景,有我二十年前赏花的场景,以及我二十年来无心赏花的咄嗟表情,这样多不同的空间场景,都隐藏在时间里面,随着时间的转移一一展现出来。

这首结合所讲问题去品?是很有味的?大家说是不是啊那么下面我们开始时空溶合在一首诗里,可以将真实世界中时空给予分割,也可以将真实世界中分割的时空予以叠映,过去、现在、未来各种彼此不同的时空可以在一个新的秩序下重新组合,这种技巧,可以称他为时空的溶合在一首诗里,可以将真实世界中时空给予分割,也可以将真实世界中分割的时空予以叠映,过去、现在、未来各种彼此不同的时空,可以在一个新的秩序下重新组合,这种技巧,可以称他为时空的溶合。

《七言绝句五十六法》习作 [七绝]

《七言绝句五十六法》习作 [七绝]

《七言绝句五十六法》习作[七绝]文/jxwhb 《七言绝句五十六法》习作作者jxwhb 《七绝56法》之一休闲君问休闲不得闲,繁忙五月未家还。

何期共度双休假,却话繁忙五月间。

《七绝56法》之二偷闲繁忙尘世怎偷闲,偷得闲时两鬓斑。

直到退休闲自得,游完北岭去南山。

《七绝56法》之三梦境昨宵一梦去瑶台,到了瑶台未速回。

已约神仙寻李杜,神仙还要我长呆。

《七绝56法》之四自信不觉冬来寒不禁,出门扑面冷风侵。

莫愁路上阳光少,总有阳光暖意临。

《七绝56法》之五悼友去年半路偶逢君,一路长谈两悦欣。

今日惊闻骑鹤去,寒风夕照悼新坟。

《七绝56法》之六行车当年车往杭城去,坡陡弯多窄路开。

今日通行高速道,风驰电制便来回。

《七绝56法》之七回乡一辞故里十经冬,夜梦田间见老农。

今日回乡寻后辈,潸然又忆首相逢。

《七绝56法》之八人生滚滚长江日夜流,悲欢离合度春秋。

只今唯有儿时梦,相伴人生到白头。

《七绝56法》之九雪梅飞雪迎春一夜来,道边已放数枝梅。

行人路过如相问,静待明朝满树开。

《七绝56法》之十凡尘冬来夏去度流年,世事如棋渐看穿。

借问凡尘何所似,花开花落水云间。

《七绝56法》之十一红梅红梅两树少时栽,腊月寒冬傲雪开。

试问群芳何默默,几经寂寞待春来。

《七绝56法》之十二旧照旧照揪心忆昔游,民居破旧令人愁。

谁知今日穷村变,拆去危房换小楼?《七绝56法》之十三诗情犹记当年首遇君,学诗吟句正春分。

星移斗转君何处,天际悠悠问白云。

《七绝56法》之十四画情山水传情话古今,中年学画遇知音。

如何一别天涯去,更把情思系我心。

《七绝56法》之十五相思玫瑰今日送于谁,心上人儿你可知。

月下花前曾约会,如何两地不相思。

《七绝56法》之十六寒鸦古树新桥到友家,竹林深处听寒鸦。

何如不向云飞去,报与人间落雪花。

《七绝56法》之十七恒心(新韵)水滴岩穿奇迹成,神工造就令人惊。

不知汗水流多少,几尺书山为我倾。

《七绝56法》之十八雪景酷似春风一夜来,千山万树梨花开。

诗说精要

诗说精要

诗说精要《沧浪诗法二十说》一说: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二说:有语忌,不语病。

语病易除,语忌难除。

语病古人亦有,惟语忌则不可有。

三说:须是本色,须是当行。

四说:对句对,可得;结句好,难得;以句好,尤难得。

五说:以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

六说:不必太着题,不必多用事。

七说: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

八说:下字贵响,造语贵圆。

九说: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

十说: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

十一说:最忌骨董,最忌衬贴。

十二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间韵忌散缓,亦忌迫促。

十三说:诗难处,在结果,譬如番刀,须用北人结果,若南人便非本色。

十四说:须参活句,勿参死句。

十五说:词气可颉颃,不可乖戾。

十六说: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

十七说: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三级难;得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

十八说: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十九说:辩家数如辩苍白,试以己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辩,其真古人矣《诗辨五说》一说:诗之五法: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

二说:诗之九品: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

三说:用功有三:起结、句法、字眼。

四说:大概有二:优游不迫,沉着痛快。

五说:极致有一:入神。

《作诗准绳九说》立意:要高古浑厚,有气慨,要沉着。

忌卑弱浅陋。

炼句:要雄伟清健,有金石声。

琢对:要宁粗勿弱,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忌俗野。

写景:景中含意,事中瞰景,要细密清淡,忌庸腐雕巧。

写意:要意中带景,议论发明。

书事:大而国事,小而家事、身事、心事。

用事:陈古讽今,因彼证此,不可著迹,只使影子可也。

虽死事亦当活用。

押韵:押韵稳健,则一句有一精神,如柱磉欲其坚牢也。

下字:或在腰,或在膝、在足,最要精思,宜的当。

《古诗要法杂说》古诗要法:凡作古诗,体格、句法俱要苍古,且先立大意,铺叙既定,然后下笔,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

古诗创造手法鉴赏 渔洋十二法之一

古诗创造手法鉴赏  渔洋十二法之一

古诗创造手法鉴赏《渔洋十二法》之一根据一些同学的提议,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王渔阳的“绝句十二法”的手法。

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

原名王士禛,雍正皇帝继位后,为避“胤禛”讳,称为王士正。

到乾隆三十九年,乾隆皇帝下诏改为王士祯。

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

1624年,明朝灭亡时,他年仅十岁,没有太多的历史宿帐和感情包袱。

而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又必须把个人的前途和新的清王朝联系在一起。

所以他的感情很复杂:他的历代祖先在明朝都是高官,既有对明王朝的怀念;而因为清朝对他的栽培和重用,又有对清王朝的报效之心。

这两种感情,在他的诗中交集反映出来。

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

他五岁入家塾读书。

六七岁的时候读《诗经》,顺治十五年(1658),王士祯22岁中进士,后升迁至刑部尚书的高位,文名渐著。

顺治十六年选为扬州推官,其诗受到诗坛盟主钱谦益的称赞,并希望他代已而起,主持风雅。

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祯真成为一代正宗。

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

后人所辑《带经堂诗话》,反映了他的论诗主张。

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而其渊源则本于司空图和严羽。

他鼓吹“妙悟”、“兴趣”,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

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

最能体现王士祯“神韵说”理论,并且写得好的是他的七言绝句。

《渔洋绝句十二法》原名《七绝12种作法》,源自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第八章。

在这一章,徐晋如写道:“大抵七言绝句章法只在一、二句正说,三、四句转折,并不像律诗一样有明显的起承转合。

短短四句,要做到婉曲回环,就往往以第三句为主,而以第四句承接之。

亦有以第三句为辅翼,第四句转折者。

绝句要诗绝意不绝,渔洋的处理方式就是结句大都宕开一笔,仅就情景加以渲染勾勒,绝不直接说出主题,而把联想的空间留给读者。

即所谓神韵之法。

”【渔洋绝法一】: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写五绝的技巧和方法

写五绝的技巧和方法

写五绝的技巧和方法
五言绝句属于近体诗范畴。

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各家解释并不一致。

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在五绝的写作中,起承二句描写以平铺直叙较为适宜。

这一点有点象七律的起法的规律了,而不象七绝,七绝则适合起句便该突兀惊人,压住阵脚。

其实仔细揣摩其中的各种微妙区别,也是很有趣的事。

对形式的理解,由表及里看进去,看透它,掌握它,才好驾驭它哦。

写五绝,因为首句不入韵式是五绝的正体,第一、二句常用对仗,最好有楹联的基础。

同时还要有写七绝的灵动体验。

五绝写作的基础,不仅仅有格律形式方面的底蕴要求,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底蕴,比如一个人的全局观,思维能力,归纳能力,文字功底的锻造能力等等。

法治古诗七言绝句

法治古诗七言绝句

法治古诗七言绝句
法治高悬明镜悬,
公平正义护人间。

奸邪岂敢行无道,
正气长存岁月安。

你看,这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黑暗的角落,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不敢肆意妄为。

就好比在黑暗的森林中,法治就是那璀璨的阳光,驱散了迷雾,让正道清晰可见。

律法条文心底存,
行为规范守其魂。

人人遵守家园美,
社会和谐处处春。

这不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嘛。

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这把尺子放在心里,那我们的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呀!
法治如山不可摇,
威严守护众心焦。

贪污腐败皆惩处,
百姓欢颜乐富饶。

这难道不像坚固的城墙,保护着城内的百姓安居乐业吗?有了法治的守护,我们才能安心地追求幸福生活啊!
我的观点是:七言绝句虽然篇幅短小,但在描绘法治时,却能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递出法治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让人感受到法治带来的安定与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流源今人对绝句之误解,最常见者有二:一为浅易。

以为绝句字数最少,乃近体诗中最易学写一类。

其实不然。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

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亦讲: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晚唐人与介甫最工於此。

如李义山忧唐之衰云:“夕阳无限好,其奈近黄昏。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芭蕉不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唐人《铜雀台》云:“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

”《寄边衣》云:“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折杨柳》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皆佳句也。

如介甫云:“更无一片桃花在,为问春归有底忙。

”“祇是虫声已无梦,三更桐叶强知秋。

”“百啭黄鹂看不见,海棠无数出墙头。

”“暗香一阵风吹起,知有蔷薇涧底花。

”不减唐人,然鲜有四句全好者。

杜牧之云:“清江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唐人云:“树头对尾声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韩偓云:“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蔷薇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介甫云:“水际柴扉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

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东坡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船。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四句皆好矣。

所以,学诗之顺序应是: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七绝、五绝。

二为后成。

明清不少诗家认为绝句乃律诗之截取一部,先有律诗而后有绝句。

如《诗法源流》云:绝句者,截句也。

如后两句对者,是截律诗前四句;前两句对者,是截律诗后四句;皆对者,是截中四句;皆不对者,则截前后各两句也。

其实不然,从绝句之起始流源看,五绝始于汉,七绝始于南朝之宋。

而五律始于魏,七律始于南朝之梁,故绝、律并不同源,且绝还早于律。

许学夷在其《诗源辩体》中考曰:“古诗五言四句如采葵莫伤根、南山一树桂二篇,格甚高古,语甚浑朴,有天成之妙,此五言绝之始也。

”“明远七言四句,有夜听妓一篇兰膏消耗夜转多。

乱筵杂坐更弦歌。

倾情逐节宁不苦。

特为盛年惜容华,语皆绮艳,而声调全乖,然实七言绝之始也。

”“五言四句,其来既远。

至王、杨、卢、骆,律虽未纯,而语多雅正,其声律尽纯者,则亦可为绝句之正宗也。

上承梁简文、庾肩吾五言四句,转进至太白、王、孟五言绝。

”“七言四句始于鲍明远、刘孝威、梁简文、庾信、江总。

至王、卢、骆三子,律犹未纯,语犹苍莽,其雄伟处则初唐本相也。

转进至杜、沈、宋三子七言绝。

”谢榛《四溟诗话》云:“七言绝句,盛唐诸公用韵最严,大历以下,稍有旁出者。

作者当以盛唐为法。

盛唐人突然而起,以韵为主,意到辞工,不假雕饰;或命意得句,以韵发端,浑成无迹,此所以为盛唐也。

宋人专重转合,刻意精炼,或难於起句,借用傍韵,牵强成章,此所以为宋也。

”律绝用韵,较为单纯,只在偶句押平声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七绝首句多押韵,五绝首句多不押韵。

宋人绝句押韵略松,常借邻韵用之,以成独特体格。

绝句命意凡作诗须命终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联,因而成章;如此则意不多属。

然古人亦不免如此。

如述怀、即事之类,皆先成诗,而后命题者也。

作诗必先命意,意正则思生,然后择韵而用,如驱奴录;此乃以韵承意,故首尾有序。

令人非次韵诗,则迁意就韵,因韵求事;至於搜求小说佛书殆尽,使读之者惘然不知其所以,良有自也。

(《室中语》)魏庆之《诗人玉屑》云:“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句字,亦末矣。

故始于意格,成于句字;句意欲深欲远,句调欲清欲古欲和,是为作者。

”诗以意义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世人见古人语句平易,仿效之而不得其意义,便入鄙野,可笑。

(刘贡甫诗话)老杜剑阁诗云:“吾将罪真宰,意欲剗叠嶂。

”与太白“捶碎黄鹤楼,剗却君山好。

”语亦何异!然剑阁诗意在削平僭窃,尊崇王室,凛凛有义气;“捶碎”、“剗却”之语,但一味豪放了。

故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

(黄彻《蛩溪诗话》)刘熙载《艺概》云:“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

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

绝句於六义多取风、兴,故视他体尤以委曲、含蓄、自然为尚。

以鸟鸣春,以虫鸣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

绝句之小中见大似之。

绝句意法,无论先宽後紧,先紧後宽,总须首尾相衔,开阖尽变。

至其妙用,惟在借端托寓而已。

”绝句命意比律诗更为单纯,四句一意贯穿,切不可散,散则神形皆颓。

诗有两重陈文蔚说诗,先生曰:谓公不晓文义则不得,只是不见那好处。

如昔人赋梅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十四字谁人不晓得!然而前辈直恁地称叹,说他形容得好。

是如何?这个便是难说,须要自得他言外之意,须是看得他物事有精神方好。

若看得有精神,自是活动有意思,跳掷叫唤,自然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个有两重:晓得文义是一重,识得意思好处是一重。

有浑然意思江西之诗,自山谷一变,至杨廷秀又再变,遂至今日越要巧越鬼差;杨大年辈文字虽要巧,然巧中自有浑然意思,便巧也使得不觉。

欧公早渐渐要说出,然欧公诗自好,所以喜梅圣俞诗,盖枯淡之中,自有意思。

欧公最喜朝士送行两句云:“晓日都门道,微凉苑树秋。

”又深喜常建两句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自言平生要学不得。

今人都不恋此意,只是要阚事、使难字,便谓之好文字。

(晦庵)句外之意诗有句中无其辞,而句外有其意者,巷伯之诗。

苏公刺暴公之谮已,而曰:“二人同行,谁为此祸?”杜云:“遗人向市赊香杭,唤妇出房亲自馔。

”上言其力贫,故曰“赊”;下言其无使令,故曰“亲”。

又“东归贫路自觉难,欲别上马身无力。

”上有相干之意而不言,下有恋别之意而不忍。

又“朋酒日欢会,老夫今始知。

”嘲其独遗已而不招也。

又夏日不赴,而云“野雪兴难乘”,此不言热而反言之也。

唐人云:“葛溪漫淬干将剑,却是猿声断客肠。

”又钓台:“如今亦有垂纶者,自是江鱼卖得钱”唐人长门怨:“错把黄金买词赋,相如自是薄情人。

”崔道融云:“如今却羡相如富,犹有人问四壁居。

”(诚斋)思而得之古人为诗,贵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

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

他皆类此,不可偏举。

(迂叟)不带声色王维书事云:“轻阴阁小雨,深院书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舒王云:“若耶溪上踏莓苔,与尽张帆载酒迥。

汀草岸花浑不见,青山无数逐人来。

”两诗皆含不尽之意,子由谓之不带声色。

(禁脔)意在言外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率意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於言外,然后为至。

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姚合云:“马随山鹿放,人逐野禽栖。

”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

余曰:工者如是。

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於心,觉得会以意。

若严维“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

”则天容时态,。

融和骀荡,岂不在目前乎!又如温庭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则道路辛苦,羁旅秋思,岂不见於言外乎!(金陵语录)“冷於陂水淡於秋,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右行色诗,故待制司马公所作也。

公讳池,是生丞相温公。

梅圣俞尝言:诗之工者,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於言外。

此诗有焉。

(张文潜)有不尽之意鲍当孤膺云:“更无声接续,空有影相随。

”孤则孤矣,岂若子美“孤赝不饮琢,飞鸣犹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含不尽之意乎!(老杜补遗)宫词云:“监宫引出暂开门,随例虽朝不是恩。

银论却收锁合,月明花落又黄昏。

”断句极佳,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

诗贵乎如此,若使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渔隐》)诗要有野意人之为诗,要有野意。

盖诗非文不腴,非质不枯,能始腴而终枯,无中边之殊,意味自长。

风人以来,得野意者,惟渊明耳。

如太白之豪放,乐天之浅陋,至於郊寒岛瘦,去之益远。

子尝欲作野意亭以居,一日题山石云:“山花有空相,江月多清晖。

野意写不尽,微吟浩忘归。

”人多与之,吾终恐其不似也。

(休斋诗话)状索寞之意淇川人杨万毕,字通一,梧桐夜雨诗云:“千里暮云山已黑,一灯孤馆酒初醒。

”索寞之意尽於此。

(诗史)立意深远李义山锦瑟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晓其意;以后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

案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

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

(缃素杂记)用意精深赠同游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无心花裹鸟,更与尽情啼。

”山谷曰:吾儿时每哦此诗,而了不解其意。

自谪峡川,吾年五十八矣,时春晚,忆此诗,方悟之。

“唤起”、“催归”二鸟名若虚设,故人不觉耳。

古人於小诗用意精深如此,况其大者乎?催归,子规鸟也;唤起,声如络纬,圆转清亮,偏於春晓鸣,亦谓之春唤。

(冷斋)升按:此诗“唤起”、“催归”固是二鸟名,然题曰赠同游者,实有微意。

盖窗已全暑,乌方唤起,何其迟也;日犹未西,乌已催归,何其早也!岂二鸟无心,不知同游者之意乎?更与我尽情而啼,早唤起而迟催归可也。

句中命意诗有一篇命意,有句中命意。

如老杜上韦见素诗,布置如此,是一篇命意也;至其道迟迟不忍去之意,则曰“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其道欲与见素别,则曰“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此句中命意也。

盖如此,然后顿挫高雅。

(《诗眼》)语新意妙退之征蜀联句云:“始去杏飞蜂,及归柳嘶蚻。

”语新意妙。

诗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记时也。

苕溪渔隐曰:山谷亦有“去时鱼上冰,归来燕哺儿”之句。

(雪浪斋日记)措意陈克子高作赠别诗去:“泪眼生憎好天色,离肠偏触病心情。

”虽韩屋、温庭筠,未尝措意至此。

(许彦周时话)含意:陈无已云:山谷最爱舒王“扶与度阳焰,窈窕一川花。

”谓包含数个意。

(《王直方诗话》)委曲司空图唐未竟能全节自守。

其诗有“禄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

诚可贵重。

又云:“四座宾朋兵乱后,一川风月笛声中。

”句法虽可及,而意甚委曲。

(许彦周诗话)说愁意子绝喜李颀诗云:“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束海水,看取浅深愁。

”盖作客涉远,适当穷秋,暮投孤村古寺,中夜不能寐,起坐凄恻,而闻檐外雨声,其为一时襟抱,不言可知。

而此雨句十字中尽其意态,海水喻愁,非过语也(随笔)用意太过东城跋李端叔诗卷云:“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