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美丽贵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美丽贵州
一、生态文明的由来及内涵简述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

为时上百万年。

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

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

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

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

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

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是: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

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生态文明之中国机遇
生态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因为在那里首先爆发生态危机。

但一是因为西方强大的技术资金使本国生态危机得以缓解;二是因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惯性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三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生态成本。

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

西方失去机会,就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三、十九大之生态文明
十九大报告正文中共出现“生态”一词42次,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以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监管、生态产品、生态廊道、生态监管等方式出现,除4次“政治生态”用词外,其余用词内涵都与自然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九大报告中共出现“绿色”一词15次,如: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单独出现、以绿色发展、绿色低碳、绿色出行等方式出现。

习总书记在本次报告中重点在四个章节提到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分别是:(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具体内容大家通过十九大报告的多层面、多渠道、多方式学习,已经全面掌握,不再赘述。

这里给大家重点分享一下“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几个关键词:
(一)推进绿色发展
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

1、发展方向。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2.具体举措。

(1)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2)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3)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4)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这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1、治理方向。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2、具体举措。

(1)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2)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

(3)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4)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5)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6)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大计、
(1)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2)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3)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

(4)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制度保障。

(1)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2)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四、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美丽贵州
(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1、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包括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设、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建设以及遵义“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由于时间关系,这里我只讲贵阳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贵阳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
2000年,贵阳市就明确了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2002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确认贵阳为全国首个建设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200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认贵阳为全球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同年贵阳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05年,贵阳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2007年,贵阳市委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

2007年11月,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生态法庭——贵阳清镇市环保法庭,这是一个仅有4位在编法官的基层小法庭,却是响当当的全国首家生态环保法庭。

为了不让贵阳市的“水缸”变成“染缸”,2007年12月,刚成立一个月的清镇市环保法庭,便将“第一把火”烧向了红枫湖上游的排放元凶——贵州天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新生的环保法庭打响了成立后审理环保案件的第一枪,得到了贵阳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

2009 年,贵阳被国家环保部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贵州省每年在贵阳举行世界性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广邀全
世界的知名学者和政要参会,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

2011年贵阳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

同年,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成立了生态保护的审判庭、法庭、检察院和公安局,司法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2013 年,出台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贵阳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试行)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态文明行政、司法体制。

2013年经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批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改名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划定饮用水源、城市通风走廊、森林资源保护等红线,全省首单中国自愿减排(CCER)项目成功签约,实现碳交易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2014年7月1日,贵州省颁布实施了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件》。

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始终如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让贵州在“十二五”结束时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生态答卷:森林覆盖率以一年一个以上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15年达到50%,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昔日的荒山秃岭已披上绿装。

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高于90%;赤水河、乌江、清水江流域
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这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4年年底,国家林业局赴贵州调研表明,贵阳市自2000年起就开始探寻生态发展之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探索和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颗明珠,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贵阳模式”。

(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贵州生态文明障碍;相似的生态产业布局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

机制制约难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保障;意识淡薄难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三)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
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关键是落实好十九大精神,落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这一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1、做好顶层设计,建好绿水青山
一是结合实际,做好各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用规划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规划的各个方面,形成层次、专项、专业相互衔接的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规划体系。

二是要切实的抓好绿色低碳经济、循环发展经济的建设,抓好石漠化综合
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推动大气、水环境、土壤综合治理工作,真正实现“显山、露水、见林、透气、净土”。

三是切实转变思路、以创新思维推进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比如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突破树种单一、模式单一的状况。

目前林业生态建设中主打树种是几十年不变的松、杉、柏,其实贵州有许多优良的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贵州的环境条件,比如猴樟、南酸枣,鹅耳枥等。

随着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生态系统越复杂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越不容易受到破坏。

我们在进行生态建设时,一定要遵循生态系统理论,营建复杂、立体、多物种的生态系统,一定要乔、灌、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相结合,绝不能搞大面积的草坪、大面积的单一树种或少数树种的纯林。

2、优化产业布局、变好金山银山
在建好绿水青山的同时,还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如何变好金山银山,才是出路。

比如:在大扶贫、大生态战略的推动下,全省各地都在如何变好金山银山上下功夫。

有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贵水),有传统的种植业包括农业、林业的产业化发展(贵茶、中草药、经果林、经济林),有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不一而足。

也有结合国际国内形式的森林经营、林业碳汇交易的试点等。

总之,是在保障现有生态环境不比破坏的前提下,如何将我们的生态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完善监保体制、守好绿水青山
一是加强意识引领。

一般性的宣传措施不再赘述。

这里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倡导形成生态化的消费方式,变革人们的生态价值取向和消费方式,确立生态化的生活方式。

通过倡导生态化的消费方式,形成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造成危害,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循环需要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和习惯。

另一方面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最应该进行生态文明学习的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发达国家,以前要求政府官员和企业的领导必须是经济学家,现在要求除了是经济学家以外还必须是生态学家。

所以他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要牢固树立绿色不等于生态,种草、种树也不等于生态的思维。

明确生态在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在于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协调,在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大鱼、小鱼、虾米和水这是几十亿年自然演化形成的一条链,这链中一环都不能缺,否则系统就要崩溃。

二是强化法制保障。

就要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法律法规,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使自然资源等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

横向上要建立起由上而下的从法规到村规民约的规章制度体系,纵向上要建立起完备的包括立法(有法可依)、执法(执法必严)的司法体系及专门的机构组织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被破坏。

三是要强化组织保障。

(关键在人)老生常谈,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通管一切,要想建设和保护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就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尤
其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要培养、选拔一批爱生态文明、懂生态文明的干部充实到党的各级组织中,形成横到边、纵到底、无死角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的组织体系。

才能让我们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