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精选15篇〕篇1: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这节课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题,集中解决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
整节课由课件例题引入算式,用小棒进展摆一摆,再说算法;从而打破重点个位满十怎么办和十位上是几个数相加的这个两问题,使学生通过理论初步知道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在“做一做”过程中到达新的认识高度;最后进展课件游戏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的缺乏之处是:没有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现,到课后反应结果时才知道原来有一些学生进位1漏加,这就要在练习课时强调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的才能还要加强训练。
我应该在操作前,先在投影机前演示一次给小朋友看,再让小朋友进展操作。
这节课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数学王国时我们称为在算法多样化根底上的优化算法。
计算有口算、摆小棒、拨计数器还有用竖式解决的方法。
对于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一样,我很少做出肯定、鼓励和引导。
假如我能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不至于盲目,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更有意义。
在课的设计上我虽是下了不少功夫,但在新授知识的讲解上所占时间还比拟多,学生练习的时间较少,内容上还可安排的更紧凑些,题量可再多些。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历,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
正所谓:成败在于细节。
篇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根底上教学的。
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用小棒、凑十法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我真没有意料到。
这就是新旧课程的不同之处!使用旧教材这局部知识时,大多数学生是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来进展操作,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学会、记住计算的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合集14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合集14篇〕篇1:《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计算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一直是教材编写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那么。
本课的难点如何去突破?新课程的理念如何去表达?经过一翻思考,我有了自己的主张:笔算的难点如果靠大量的练习题去稳固,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计算的正确率也不见得会很高。
在笔算这局部内容时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忘记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或者忘记把进位的1加进来。
针对这个问题,如果能想个好方法让学生不忘记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教材的主题图,三年级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等概念,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的辨析,以至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符合逻辑,没有实际意义,如“的哺乳类种数比中国特有的鸟类种数多多少种?〞针对这种情况,我如何来改良呢?首先,我将主题图进行适当的处理.在课前我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然后再根据教学的进度将表格的三列数据分别呈现,在这节课里我只呈现“中国特有的种数〞一列,引导学生提问题,列算式,引入本课的重点内容.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产丰富的国家.在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珍稀的动物,你能说出几种吗?生:我知道有熊猫是我国珍稀动物.生:我知道东北虎是我国珍稀动物.......师: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们的祖国,还存在着这样几种珍稀动物:〔师点屏出示〕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
这几种动物分别属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
你想不想知道这四类动物在我们国家存在的具体情况?好,请同学们看屏幕〔师点屏出示下表〕。
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表,你获得了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知道了哺乳类一共有110种。
生2:我知道了两栖类一共有30种,爬行类一共有25种,还知道鸟类有98种。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生2:爬行类比两栖类少多少种?生3: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师:刚刚,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41篇)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41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反思篇1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口算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能正确、迅速地口算,掌握一定的速算技巧,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
而评价的标准也很简单,即检验一个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是看他一分钟时间内能口算多少道题。
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所传授地方法进行口算,老师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
而算法多样化却能很好地解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问题。
诚然,算法多样化是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最易引起争议的焦点问题。
而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按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如对于计算23+31的问题,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以下列举的方法都应当受到鼓励。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又如,解决“在开家长会时,每张长凳最多坐5人,33位家长至少需要准备几张长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方法可能是多样的。
有的学生借助学具,用小棒代表长凳,用圆片代表家长,在操作中得出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3÷5,判断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则用乘法,5×7=35,35>33,而5×6=30 30<33,因此至少要准备7张长凳。
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么做的?如果……怎么样?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办法更好?……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篇一:二上《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雷淑芬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学期的的重点及难点。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从生活情景引入,结合语文课文,以参观洞庭湖为线索,从而引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针对这堂课,值得我反思的地方有很多。
一、成功之举:1、教学设计连贯、新颖。
以一个旅游主题贯穿整堂课,先是计算乘车人数,再到计算门票价格,最后欣赏洞庭美景,整堂课下来,学生都感觉十分愉悦,主动地学习,有目的地、积极地解决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
在课堂的结尾处,穿插的有趣的口诀歌,紧扣目标,学生积极性非常高,给本堂课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2、利用自制教具直观的展示,突破了重点。
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小棒的引入大大帮助了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动手摆小棒,再在黑板上展示,通过把十根小棒变成一捆,很轻易的就明白了为什么向十位进一,这个“一”是怎么来的。
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大部分学生能自己口头说出算理,边说边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计算法则,提高了计算能力及方法。
这也使我明白了,在教学计算时,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算法抽象化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3、学生的思维让我大吃一惊。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此堂课上,我的学生展现的成果让我不得不给他们竖起大拇指!在动手摆小棒时,讨论如何计算35+37,原先我只预设学生只是能够从个位上的7上拿5个出来,加上另外一个5,从而凑十;但有的小组又想到从5里面拿3出来,反过来与7凑十;还有一些小组则把7和5都拿出来,一起算,得出12后,再拿10出来。
虽然可能对于老师而言只是简单的想法,一样的算法,但这却是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结果,这让我既欣慰又感动。
二、不足之处:1、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没有重点强调“计算式应先从个位加起”,此难点的突破过于简单,只是像看电影过了一遍,从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从十位加起的,也有忘记进位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我发现了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教学内容安排不够清晰:在讲解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提前明确告诉学生进位的概念,导致学生理解起来困难。
下次在教学前,我应该先引入进位的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
例子来说明,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缺乏足够的练习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只给学生做了几道例题,没有给他们足够
的练习机会。
这导致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后,没有得到足够的实践机会来巩固所学知识。
下次我会增加更多的练习环节,并提供一些巩固练习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
运用所学的知识。
3. 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在解题过程中,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而是直接
给出答案。
这使得学生在思维上比较被动,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
下次我会
在解题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思考,在鼓励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 没有及时检查学生的理解:学生的反应和表达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
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及时询问学生是否理解,也没有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下次我
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反馈,提醒他们主动请教问题,以确保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对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且为下一次教学时可以做出
相应的改进计划。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本次汇报课的课题是西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在此根底上已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因此我在设计时以复习旧知引入,将重点定为竖式计算,通过同桌合作动手摆小棒、学生上台讲题、闯关练习等活动,以及学生自主探索竖式写法,加以教师的讲解将整堂课串联起来,在整堂课突出了以下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课堂上应是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去产生求知欲,去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
在苏辙学习时,该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十分简练,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说,每一堂课都是学生展示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只一支粉笔贯穿课堂。
本次在授课时,我尽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摆小棒活动中的“在两个数个位上散开的小棒中拿出10根捆成一捆〞来初步感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中的“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并且让学生上台去展示摆小棒,去讲解习题,培养他们人前说话的自信心。
其次,在教学设计上创设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书中例题是有关春游,因此我在复习引入的口算中设计了“春天来了,鸟儿向我们飞来,也带来了一些口算题考考大家〞的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在练习稳固中,我设计了“春游的小朋友需要闯关才能到游乐场玩〞的情境,让学生帮助他们做题闯关,兴趣也是老师,数学不定是枯燥的,也可以是有趣的。
但在本堂课中,教学经验匮乏的我仍存在些许缺乏,通过评课教师的点评及同级教师给我提珍贵意见,我总结出以下几点:语言吸引力缺乏。
低段需要生动亲切的语言,这样学生才能被吸引,激起兴趣学起来更轻松。
我还将继续努力朝着“生动亲切〞努力改变。
对知识讲解存在小瑕疵。
在讲解例3时,问题是“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我在问学生为什么用加法时,我们答复因为看到了“一共〞,我没有加以指正,不是看到“一共〞就用加法,是因这道题需要让一二班参加的人数合起来才用加法。
在学习竖式计算时,我说进位的小1不写也行,但为了计算准确要求学生必须写,“必须〞俩字导致在练习题最后一题“判断竖式的对错〞中,PPT上显示45+28=73没写进位小1的竖式,学生起来说这个题是错的,因为没写进位的小1。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6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6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6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是伴随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2、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与他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算法,还能根据算式的特点选择最恰当的算法进行计算。
3、在应用知识的同时,活化知识,形成技能,提高素质。
一、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实验小学二年二班的学生,很巧的是:老师在长春岭镇中心小学也教二年二班。
所以我有个想法,我们两个班一起去动物园参观好吗?刚才我和你们班主任研究了一下,把所有同学分成4个组:(1)43人(2)39人(3)46人(4)41人,这么多人怎么去呢?(从多种方式选择最实际的一种,即坐客车方便而且便宜。
)师:老师也同意坐客车去,而且把大客车都雇来了。
(教师边贴客车模型边说明)每辆车有85个座位,我雇来两辆车,怎样乘车比较合理?(学生说出两个组乘一辆车后教师马上追问)你想让哪两个组合乘一辆车?(讨论后设计以下三种方案)(一)43+39(二)43+46(三)43+4141+4639+4146+39要想知道哪种方案最合理,就必须算出每种情况下的乘车总人数,如果总人数接近或等于85人,才能既舒服又省钱地到达目的地。
二探索并优化算法43+39怎样计算?(1)独立思考2分钟,你想出几种方法?(2)和小组成员交流并统计你们组共有几种方法?(3)依次选择最好的方法汇报。
(4)自由评价、补充、改善任意一种算法。
(5)按照思考过程把多种算法分类。
可能出现的结论:1、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
43+39=82(其中有的学生先算个位;有的学生先算十位)(40+30=703+9=1270+12=82)2、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方法。
(既把一个数拆为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和另一个数分别相加。
由于计算顺序不同,所以有以下4种算法。
)43+39=8243+39=8243+39=8243+39=82(43+30=73(43+9=52(39+40=79(39+3=4273+9=82)52+30=82)79+3=82)42+40=82)3、凑整十数的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通用13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通用13篇)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1反思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关键让同学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留意两点:第一,相同数位对齐;第二,从个位算起。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同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同学在联系口算过程中能理解列竖式计算时的写法,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同学在独立列式时错误许多,主要存在的问题:1、主要是数位对不齐,有的同学把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对到十位上,造成计算错误。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有的同学在写竖式时,总是把数字或符号抄错,如把23抄成32,把加号抄成减号。
4、有的同学竖式是写对了,但在详细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
5、有的同学口算了以后再把答案写在竖式上。
要不就干脆连竖式也没有,径直一个横式。
还有的同学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造成横式和竖式两种答案。
对于同学的错误进行教学反思及改进:1、我觉得规范同学的书写是很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比着画,都要严格要求。
为此,同学的竖式写法规范、干净。
2、在计算时许多同学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
通过详细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竖式的练习,逐步使同学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便。
改进措施:1、加强平常的练习,使同学达到熟能生巧。
2、规范竖式的写法,严格按要求去做。
3、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加强联系,减削错误。
数学教学、学习需要建立在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阅历基础之上,有了肯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同学都会算。
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同学,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阅历自己去探究,去发觉解决问题的方法。
应当放手让同学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老师要有耐烦,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同学,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相互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忱。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及反思
3、上一次小组合作教师仅是半放手,而这一次教师是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式子,自己计算,自己得出结果。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放手并非放任自流,教师会深入到小组中,以学习者的姿态出现在小组里面与学生一起探讨,并适时予以点拨、评价。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情景中找出题目错误的原因,而这些错误在学生的计算中容易发生,起到警示作用,引起学生的重视。
让学生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结合实例说明题意,让学生自己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36+35=71
36
+35
——
71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我们来先试一下B方案吧,怎样才能知道二(1)班和二(3)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呢?引导学生列式(36+35)后估算,然后再引导学生拼摆小棒
2.组织学生列竖式计算。
学生讨论,分组合作。
指名汇报计算过程,并让学生同桌互说。
3.B方案不行,采用C方案行不行?小组合作探讨C方案是否可行。
4.小结:C方案是可行的。课件出示:同学们高兴的坐车回家,这时老师出示计算题卡,请同学们计算。学生计算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结合具体题目的计算,说一说: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3、重视动手操作实践。
三、实践应用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精选15篇〕篇1: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标准、字迹工整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才能.教学重点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指名学生板演:34+25=2.口算.5+7 8+6 50+306+28 34+9 57+3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把 28分成 20和 8,用 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板书:1.一样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二〕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师:我把上题中的第二个加数25换成了28,〔边说边板书:34+28= 〕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生:一样数位对齐.〔老师板书竖式〕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师:个位4加8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 4加 8等于12,满十了〕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2.教学例3.〔1〕边摆边说.老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4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8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师:34和28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 4个一加 8个一,得 12个一〕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2〕边摆边算.师:个位 4加 8满十,将其中的 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拟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2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6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6〕〔3〕看竖式表达计算过程.师:34加28,个位4加8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6,在十位写6.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4〕仿例练习:〔边说边做〕56+37=3.教学例4.老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46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4根小棒.师板书:师:个位6加4得十,〔把6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10怎样写?生:向十位进“1”,个位写0.〔师板书〕师:个位不写零行不行?〔师强调:个位一个也没有要用“0”占位〕师:十位上 4加 2再加进上来的 1得 7,在十位写7.最后得 70.4.总结法那么.师:今天学的笔算加法和过去学的有什么不同?〔个位满十了要进位〕师:进位加法还应注意什么?〔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师同时板书.全体齐读.〔三〕稳固反响1.在练习本上计算.〔同时请3人板演〕2.在□里填什么数可以使它成为进位加法题?师:请同学们任选两个数,在练习本上计算.3.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题.注意十位上的数不要太大,和不能超过100.学生编题,老师板书.如:26+39,45+38,37+43,54+25,…学生讨论:同学们编的这些题里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4.考虑题.在□里填哪些数适宜?板书设计探究活动小猫钓鱼游戏目的稳固百以内的加减法.游戏材料用硬纸片做成的鱼假设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游戏程序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一样算式的鱼.游戏:夺红旗游戏目的篇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游戏准备老师准备一幅“登山图”和一面小红旗.游戏过程1.老师出示“登山图”.2.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计算两侧的竖式.3.给先完成的小组颁发小红旗.篇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标准、字迹工整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才能.教学重点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指名学生板演:34+25=2.口算.5+7 8+6 50+306+28 34+9 57+3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把 28分成 20和 8,用 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板书:1.一样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二〕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师:我把上题中的第二个加数25换成了28,〔边说边板书:34+28=〕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生:一样数位对齐.〔老师板书竖式〕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师:个位4加8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 4加 8等于12,满十了〕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2.教学例3.〔1〕边摆边说.老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4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8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师:34和28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 4个一加 8个一,得 12个一〕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2〕边摆边算.师:个位 4加 8满十,将其中的 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拟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2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6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6〕〔3〕看竖式表达计算过程.师:34加28,个位4加8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6,在十位写6.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4〕仿例练习:〔边说边做〕56+37=3.教学例4.老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46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4根小棒.师板书:师:个位6加4得十,〔把6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10怎样写?生:向十位进“1”,个位写0.〔师板书〕师:个位不写零行不行?〔师强调:个位一个也没有要用“0”占位〕师:十位上 4加 2再加进上来的 1得 7,在十位写7.最后得 70.4.总结法那么.师:今天学的笔算加法和过去学的有什么不同?〔个位满十了要进位〕师:进位加法还应注意什么?〔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师同时板书.全体齐读.〔三〕稳固反响1.在练习本上计算.〔同时请3人板演〕2.在□里填什么数可以使它成为进位加法题?师:请同学们任选两个数,在练习本上计算.3.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题.注意十位上的数不要太大,和不能超过100.学生编题,老师板书.如:26+39,45+38,37+43,54+25,…学生讨论:同学们编的这些题里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4.考虑题.在□里填哪些数适宜?板书设计探究活动小猫钓鱼游戏目的稳固百以内的加减法.游戏材料用硬纸片做成的鱼假设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游戏程序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一样算式的鱼.游戏:夺红旗游戏目的稳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游戏准备老师准备一幅“登山图”和一面小红旗.游戏过程1.老师出示“登山图”.2.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计算两侧的竖式.3.给先完成的小组颁发小红旗.篇4: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这节课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题,集中解决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第一完小—任永利本课时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
要想使教学内容变的更加丰富,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师就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与当前要讨论问题的实际距离,对原有教材进行开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与创新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
因为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
所以教学这节课时,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我创设了小朋友收集邮票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和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在学生获得新知以后,我设计了购买玩具的实践应用活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数学学习在学生的操作中体现。
小学数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任务更多侧重于“过程与方法”。
很多的过程与方法就体现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我尽量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交流。
学生通过同桌边操作边交流想出了计算“34+16”的多种算法,对于学生自己想出的各种算法,我都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与其他同学的算法比一比等活动,在课堂巡视中更多关注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有目的地点拨,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
3、计算教学应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虽然这样的要求几乎每位教师熟知,但要做到对学生严格、持久的认真态度是需要教师付出极大耐心的。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了学生探索、尝试,却忽视了对学生书写格式的要求,造成了学生的书写不规范。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优秀3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优秀3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优秀3篇1本节课的教学课题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是一节计算教学课。
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一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
在计算教学这一块,我认为不是以简单的教学计算方法为主,而强调的是从算理到算法的建构过程。
因此,计算教学应该注重算理的教学。
要让学习借助直观教具或者其他来逐步完成建构。
课的一开始,我首先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课件展示“参观博物馆”画面,把静态的情境化,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对这个环节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
整节课下来,我感觉有以下三方面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鉴。
一、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________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
因此,在新课的导入这个环节时,我创设情境,根据课本的主题图内容,自制课件。
由生活中的乘车问题导入新课,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如果每辆车准乘70人,你认为哪两个班能合乘一辆车?”。
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同时,我在这里也渗透了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能乘坐超载车辆。
最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感觉本环节的教学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二、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在于理解算理。
从事多年的数学教学,我认为在计算教学方面必须给学生弄清算理,才能够牢固掌握计算方法。
如何突破“个位满十,就向十位进1”这一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把10根小棒凑成1捆的过程,直观地说明了“个位上的数相加满一个十就向十位进1”这个算理,使抽象的“进位”得到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较好地理解了为什么要进位,怎样进位的道理。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第1篇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由此本节课我是按照复习旧识的方法导入的,通过回忆计算27+2的计算方法,引出新课中24+6的计算方法。
新课的展开总的来说比较顺利,但还是有些许不足之处:1、内容的理解上比较冗杂。
本文的教学目标不涉及三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掌握。
这两个内容可以不讲或者换到课后作业中反馈,这样的安排导致作业安排上处理不及时,课程不够完整。
2、作业设计理解不到位。
在书本第二个例题设计,实际含义是让同学们理解在加法过程中,都有相同的运算:7+3=10、4+8=12、9+6=15,不同的`运算:后面两题有再加上几十的过程而第一题没有。
我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时候让学生回答了太多的相同和不同,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学生也不能理解这些相同和不同有什么用。
3、计算方法多样化。
这个问题本身设计的时候也是考虑过要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比如除了书本教授的方法24+9=33中,先算4+9=13,再算20+13=33这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先算9+1=10,再算10+23=33,或者先算24+6=30,再算33+3=33等方法,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记忆力不完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还是只采用了书本提供的方法,不知合不合适。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问题,我还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比如讲话啰嗦,在解释进位加是什么的时候比较啰嗦,带过即可。
教学中,巡视课堂是走位比较集中在教室右半边,不够全面等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不断成长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第2篇我在上《两位数加一位数》这节课时,尽管精心准备,可在课堂上还是出现了失误。
为了更好地上好这节课,我反复钻研教参,制定教学方案。
根据课堂需要,课前我精心制作了挂图,画呀画,画出了可爱的大象。
可是,慌张之余,每头大象面前都少画了一堆木头,在讲课出示时也没认真看。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1)《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知识经验基础,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笔算加法。
上课时,先由学生自主观察主题图,找出已知条件,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是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学生得出了多种方法,如:摆小棒、口算、竖式等。
然后让学生讨论“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笔算进位加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但是由于我没有及时强调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所以练习计算中有忘记写进的1,或是进位后忘记加的。
今后一定仔细再仔细。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知识经验基础,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提炼出问题,再进行合作交流得出计算方法,从而让学生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笔算加法。
整堂课“运用低段教学环节”将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渗透于“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引导学,提炼问题;解决问题,构图小结;反馈练启,体验成功;拓展创新,再构提升”中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教学理念。
课初,先由学生自主观察主题图,找出已知条件,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再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提炼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他们一共有多少张邮票?”,然后列式解答。
在本环节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提问,由于学生们都想提问题,而时间有限,所以我巧妙地让同桌之间互相提一个问题,这样既给了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也合理利用了时间。
课中,进行了两次小组合作。
第一次是各组学生合作交流“如何计算”,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得出了多种方法,如:摆小棒、口算、拨计数器、竖式等,并且学生都能主动上台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关于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理解掌握进位加中"满十进一"的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进位加中"满十进一"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内容。
有了这个基础,探索本课内容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进行探究。
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笔算。
但考虑到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强。
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以上这些是我在教学本课之前的一些想法,上完之后,感觉没有第一次那么顺,首先是导入,因为本课的进位加需要用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因此在课的开始,就安排了这些口算,能为后面的列竖式计算做些准备。
笑话大全接着是教学新知,直接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后提问列式。
在探索算法时,我设计的是先通过摆小棒来计算,再过渡到拨计数器,最后是列竖式计算。
摆小棒是最直观的,学生一下子就能看明白,不需要多解释什么,接下来拨计数器就有些抽象了,并且涉及到了数位,初步体会个位上满了10颗珠子要变成十位上的1颗珠子,也就是满十进一,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通过这两种方法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尝试列竖式计算,大部分学生都能算一算。
课后经其他老师提醒才发现教材上是说"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再想想用竖式怎样计算。
"教材的意思是从摆小棒和拨计数器这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
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两种方法不应该是并列的关系,应是有逐步抽象的关系。
这是我的一个疑惑。
另一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其实满十进一已不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在前面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时就知道了这个算理,那本课的难点就应该是十位上的数怎么算,它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的区别在哪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河滨小学何冬娟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
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我真没有预料到。
这就是新旧课程的不同之处!使用旧教材这部分知识时,大多数学生是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来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学会、记住计算的方法。
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新授10分钟结束,剩余30分钟就进行各项练习,在反复的练习和强化中,学生的计算终于有了较高的正确率。
而本节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用了大约25分钟,只有15分钟的练习时间,一节课结束,全班计算正确率竟达到99%!而且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比较前后教学的差异,我认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
,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新课程所要求的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本节课就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小组讨论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
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