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学常用术语图解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名词解释1.纹孔: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2.初生纹孔场:细胞形成初生壁时,某些较薄的凹洼区域。
3.胞间连丝:相邻细胞间原生质丝通过纹孔,这些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丝叫胞间连丝。
是细胞间信息和物质交换的桥梁。
4.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
5.组织: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6.皮孔:木栓形成层形成大量薄壁细胞补充在气孔位置上,形成小突起。
细胞间隙大,以利于气体交换。
7.芽孢:某些杆菌在不良环境下,细胞失水浓缩,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内生孢子。
8.生活史:在整个发育阶段中,有1个或几个同形或不同形的个体前后相继形成一个有规律的循环。
9.世代交替: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10.菌物:细胞具真核、有细胞壁、通常不含叶绿体的异养生物。
包括黏菌门、真菌门和地衣门。
11.地衣:某些真菌和藻类共生形成的具有高度遗传稳定性的特殊植物体。
12.苔藓植物:一类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的高等植物。
孢子体(2N)、配子体(N)13.器官:具有一定形态结构,负担一定生理功能,由数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植物体的组成单位。
14.凯氏带:内皮层细胞2个径向壁和2个横向壁栓质化加厚形成的带状结构。
15.根瘤:土壤中的根瘤菌侵入根毛区,与豆科植物共生,导致形成根毛区上的瘤状突起。
16.菌根:土壤中的真菌和种子植物的根形成的共生体。
17.芽: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条、花序或生长锥。
(叶原基、幼叶、叶芽原基组成)18.年轮:树木木质部横切面上通常有许多同心圆环,常常每年一轮,即为年轮。
它是去年的晚材和今年的早材之间形成的。
19.叶镶嵌:枝条上部叶柄短,下部叶柄长;叶片排列角度不同,调节同一枝条上的叶片相互不重叠而成镶嵌状排列的现象。
20.异形叶性:由于不同的生境和发育年龄导致同一植株上有不同形状的叶子生长的现象。
3 种子植物分类常用的形态学术语

第三章 种子植物分类常用形态学术语
第一节 植物的一般名称
2. 水生植物:植物体部分或全部沉浸在水中。 沼生植物:生于沼泽地的,通气组织也发 达。 盐沼植物:生于盐沼地的。 3. 附生植物:附着它物,能自养。
第三章 种子植物分类常用形态学术语
第一节 植物的一般名称
4. 寄生植物:指植物体着生于他(别)种植物体上, 以其特殊的器官吸收寄主植物养料而生活。又可分 为: 地上性寄生植物:一般寄生在树木的枝干上; 地下性寄生植物:寄生于别种植物的地下部分。 高等植物的器官可分为: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依有无芽鳞包被分:
鳞芽:指有数片芽鳞覆盖的芽(叶原基外),绝大多数树木都是
鳞芽。 裸芽:没有芽鳞覆盖的芽。如枫杨、苦木和绝大多数草本植物。
第三章 种子植物分类常用形态学术语
(4)寄生根:伸入寄主植物组织中的根(或不 定根),吸收养料和水分,又叫做吸器,是一种根 的变态。如桑寄生、菟丝子、列当、锁阳等。
第三章 种子植物分类常用形态学术语
第二节、根
4. 根系的类型 植物根的总体,包括初生根和所有次生根(或不 定根)称为根轴系或根系。 按照根系的形态并结合其发育过程,可以分为: (1)直根系:当植物细小时,主根发育强盛,垂直 向下生长,较侧根粗长,能明显地区分出主根和侧根 。是裸、双的特征。 (2)须根系:当植物幼小时,主根发育极为缓慢或 完全停止生长以至枯萎;而由茎的部产生许多粗细相 似、数目众多的不定根,这种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无主根,整个根系是丛生状态,称须根系。如棕榈。
寄生根
第三章 种子植物分类常用形态学术语
第二节、根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共130张PPT)

二、根
根是植物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器官 ,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根由种子幼胚的胚根发 育而成,向地下伸长,使植物体固着在土壤里,并 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根一般不分节,不 生芽。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体称为根系。
茎上成翅状。如烟草、山莴苣(Lactuca indica)。
2.根系类型 (1)直根系(tap root system)。主根与侧根在形态
上区别明显,并在土壤中延伸较深的根,也称深根 系。这是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根系的特 征。
(2)须根系(fibrous root system)。主根不发达或 早期停止生长,由茎基部生出许多较长、粗细相似 的不定根,呈须状根系,在土壤中延伸较浅,也称 浅根系。这是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根系的特征。
以上的叶,如夹竹桃、茜草科植物等。 4.叶簇生(fasciculate)。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叶着
生于极度缩短的短枝上,如银杏、油松等。 5.叶基生(basilar)。叶着生在茎基部近地面处,
如车前、蒲公英等。
• 叶序:
叶互生
叶对生 叶轮生
叶簇生
• (二)叶的形状 叶形(leaf shape)通常是指叶片的形状,是按照叶
桃等。 复叶的叶柄仍叫叶柄,也可称总叶柄,叶柄以上的轴叫叶轴。
③ 背腹裂(septifragal dehiscence)。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胚珠属于这一类型。
由单雌蕊或2~3个心皮合生的复雌蕊而仅具一室的子房发育而成,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 (2)偶数羽状复叶(paripinnate leaf)。 只有雌蕊的,叫雌花(pistillate flower); 离生雌蕊(apocarpous pistil)。
根,茎,叶,花,果,种子,植物分类学名词解释

茎缠绕茎:自身无法直立,要绕在其他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的藤茎。
如苦瓜(葫芦科苦瓜属)攀缘茎:茎细长,茎幼小时较为柔软,不能直立,而是以卷须(如葡萄﹑黄瓜)、不定根、或吸盘(如爬山虎)等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生长。
平卧茎:茎平卧地上而生长,枝间不再生根,称平卧茎,如地锦、蒺藜等。
匍匐茎:茎长而平卧地面,茎节和分枝处生根(草莓)根状茎:蔓生在土壤中,外形与根相似,节上有不定根、退化的鳞片叶及腋芽。
禾本科竹块茎:末端肥大成块状,适应贮藏养料和越冬的地下茎。
马铃薯。
鳞茎:单子叶植物常见的一种营养繁殖器官,节间极短,其上着生肉质或膜质变态叶。
,石蒜科洋葱球茎:圆球形或扁圆球形的地下变态茎,顶芽粗壮,节和节间明显。
慈姑肉质茎:肥大多汁,常为绿色,贮藏水分和养料,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仙人掌,菊科莴苣。
叶状茎:叶子退化早落,茎变为扁平或针状,绿色,行光合作用。
木麻黄,文竹。
叶一、按叶柄上叶的数量分为单叶和复叶:a.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叶片与叶柄间不具关节。
杨、柳、桃、竹、甘薯、桑、蓖麻b.复叶:一个总叶柄上生有两个以上小叶的叶,而且叶轴顶端不具芽,小叶基部不具腋芽。
其中复叶可以分为:单身复叶:外形似单叶,但小叶与叶柄间具关节。
芸香科桔二出复叶:总叶柄上仅具二个小叶,又叫两小叶复叶。
连理藤三出复叶:总叶柄上具三个小叶。
羽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着生在总叶轴的顶端,其小叶柄较二个侧生小叶的小叶柄为长。
葛藤掌状三出复叶:三个小叶都着生在总叶柄顶端的一点上,小叶柄近等长。
酢浆草羽状复叶:指多个小叶排列于总叶轴两侧呈羽毛状。
奇数羽状复叶:羽状复叶总叶轴顶端着生一枚小叶,小叶数目为单数。
月季,鸡血藤偶数羽状复叶:羽状复叶总叶轴顶端着生二枚小叶,小叶数目为偶数。
合欢,花生二回羽状复叶:总叶柄的两侧有羽状排列的一回羽状复叶,总叶柄的末次分枝连同其上的小叶叫羽片,羽片的轴叫羽片轴或小羽片轴。
合欢三回羽状复叶:总叶柄的两侧有羽状排列的二回羽状复叶。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图文

13
第三节、植物分类的等级
一、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各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再分成亚 级。
14
植物分类等级
拉丁文
英文
界
3.现代植物分类方法
4.植物分类系统:依据某种统一标准将全部植物种 类进行分门别类而形成的排序或体系。
人为分类系统:
自然分类系统:
9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依据
1.形态学依据 2.细胞学依据 3.分子生物学的依据 4.化学依据 5.超微结构和微形态方面的依据 6.小结
10
一) 分类的依据 形态学依据: 解剖学 超微结构和微形态学依据:
26
第五节、 植物的命名法则
1、植物学名由来 1623年,,(法,1560-1624) 1690年, 1753, ,(瑞典,1707-1776)
27
2、植物的学名构成
植物学名:由林奈(1753)创立、遵循《国际植物 命名法规》,用两个拉丁单词命名一种植物、且 为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名称为学名。 同物异名()同名异物() 属 + 种 + 定名人 ,统一名称,学名 属(名词)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第一个字母大 写。 种名(种加词),形容词(拉丁词或拉丁化), 小写定名人,姓氏或其编号,第一字母大写
20
1、物种形成的方式: 渐变式(慢):
变异—分化选择—隔离 变型-生态型变种—亚种—种
. 吸收式或巨变式(快):
染色体加倍
21
2.物种的形成过程
↗地产宗
地理隔离→宗 →地理宗
药用植物分类学名词解释

总状花序(洋地黄)2.穗状花序(车前)3.伞房花序(梨)4.蓁黄花序(杨)5.肉穗花序(天南星)6.伞形花序(人参)7.头状花序(向日葵)8.隐头花序(无花果)9.复总状花序(女贞)10.复伞形花序(小茴香)(1) 总状花序花轴较长,其上着生许多花柄近等长的花,如芥菜、荠菜、远志、地黄等。
(2)复总状花序(圆锥花序) 花轴作总状分枝,每一分枝又形成总状花序,其全形似圆锥状故又称圆锥花序,如女贞、槐、南天竹等。
(3)穗状花序花轴较长,其上着生许多花柄极短或无花柄的花,如车前、知母、马鞭草、牛膝等。
(4)复穗状花序花轴每一分枝成为一穗状花序,如小麦。
(5)柔荑花序似穗状花序,但花轴柔软,多下垂,其上着生许多无花柄又常无花被的单性花,开花后整个花序脱落,如杨、柳、胡桃及栎等的雄花序。
(6)肉穗花序与穗状花序相似,但花轴肉质肥大成棒状或鞭状,花序外常包有一个大形的苞片,称佛焰苞,这种花序又称为佛焰花序,如天南星、独脚莲、半夏等。
(7)伞房花序与总状花序相似,但花轴下部的花柄较长,上部的花柄依次渐短,整个花序的花几乎排在一个平面上,如梨、山楂、苹果、绣线菊等。
(8)伞形花序花轴渐短,顶端集生许多花柄近等长的花,并向四周放射排列,全形如张开的伞,如五加、人参、常春藤、葱等。
(9)复伞形花序花轴作伞形分枝,每一分枝又形成伞形花序,如小茴香、胡萝卜、白芷、前胡、当归等伞形科植物的花序。
(10)头状花序花轴顶端缩短膨大成头状或盘状的总花托(花序托),其上密集着生许多无柄或近于无柄的花,如川牛膝、合欢、枫香、喜树,以及向日葵、红花、蒲公英、菊花等菊科植物的花序在菊科花序托下,有密集的苞片成总苞。
(11)隐头花序花轴膨大而内陷成中空的球状体,其凹陷的内壁着生许多没有花柄的花,如元花果、薜荔、榕树等。
(1)单歧聚伞花序花轴顶生一花,花轴两侧只有一个侧轴连续地发育,侧轴上也仅开一朵花,如此连续分枝就形成了单歧聚伞花序。
如果侧轴是一左一右交互着生的称为蝎尾状聚伞花序,如鸢尾、姜、唐菖蒲。
植物分类常用术语

植物分类常用术语一、孢子植物常用术语1.子实体(Sporophore):高等真菌产生有性孢子的结构。
子囊菌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担子菌的子实体称为担子果。
2.孢子印(Spore print):伞菌的孢子从担子果上散落下来形成的图案,其排列方式与菌褶的排列相符。
3.菌盖(Pileus):伞菌子实体顶端的伞状结构,位于菌柄上端。
4.菌柄(Stipe):伞菌子实体的柄,位于菌盖下方,中生、偏生或侧生。
5.菌环(Annulus):某些伞菌残留在菌柄上的菌幕部分,呈环状。
6.菌褶(Gills):伞菌子实体的菌盖腹面呈辐状排列的薄片,其表面产生担孢子。
7.菌管(Tube):某些真菌子实体下面的管状结构,其内壁产生担孢子。
8.壳状地衣(Crustose lichen):地衣体呈斑块状硬壳,色彩各异。
与基物固着紧密,难以剥离。
9.叶状地衣(Foliose lichen):地衣体呈扁平的叶状,有背腹性,以假根和脐固着于基物上,易采下。
10.枝状地衣(fruticose lichen):地衣体呈枝状或柱状,多具分枝。
基部直接与基物相连,或以固着器固着于基物上,易采下。
11.脐(Umbo):生长在叶状地衣下表面的菌丝束,借此固着于基物上。
12.中肋(Midrib):藓类植物叶片中央类似于叶脉的构造,由多层细胞壁较厚的狭长细胞构成。
13.孢蒴(Capsule):苔藓植物孢子体上部膨大产生孢子的部分,呈球形、卵形、梨形或烟斗形等。
14.蒴齿(Peristomal teeth):藓类植物孢蒴口部着生的齿状结构,能随水湿而运动,起散播孢子的作用。
15.栉片(Lamella):金发藓及部分丛藓植物的叶片有多细胞的片状长条结构。
16.腹叶(Under leaf)、侧叶(Lateral leaf):苔藓植物中,着生在植物体腹面的叶片为腹叶。
着生在侧面的为侧叶,侧叶通常大于腹叶,且异形。
17.颈卵器(Archegohium):苔藓、蕨类及大部分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呈瓶状,分为腹部和颈部。
禾本科及莎草科园林植物术语图解

颖之上,外稃基盘无毛。 台湾剪股颖 Agrostis sozanensis (异名:Agrostis canina var. formosana) 花序 小穗
• 小穗脱节于颖之上及各小花之间:小花一朵一朵掉落,颖片还留在花序上, 即断裂的关节位于稃片之下。
广序臭草Melica onoei, 小穗轴随着小花逐节脱落, 最后只剩两颖留于花序上
有柄小穗无柄小穗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compressa四附莎草科术语图解1藨草属scirpus小穗鳞片螺旋状排列鳞片小坚果残留花丝下位刚毛具倒刺一般6枚花柱柱头2萤蔺scirpusjuncoides2芙兰草属fuirena内轮下位刚毛花瓣状3枚小坚果外轮下位刚毛钻状3枚这里有剥时有弄损毛芙兰草fuirenaciliaris鳞片花序3荸荠属heleocharis小坚果帽状花柱基下位刚毛具倒刺鳞片龙师草heleocharistetraquetra4飘拂草属fimbristylis小坚果花柱3枚鳞片残留花丝绢毛飘拂草fimbristylissericea23水虱草fimbristylismiliacea5珍珠茅属scleria下位盘小坚果高秆珍珠茅scleriaelata小穗有柄小穗无柄小穗有柄小穗小穗小穗柄穹窿苔草carexgibba1九仙山苔草carexjiuxianshanensis小穗柄基部裸露小穗柄直接从节上伸出不被苞鞘包裹小穗柄下半部分为苞鞘所包裹舌叶苔草carexligulata粉被苔草carexpruinosa枝先出叶呈鞘状
下位盘
小坚果
• (5)薹草属Carex • 小穗无柄 • 小穗有柄 小穗无柄 1 穹窿苔草 Carex gibba1 2 九仙山苔草 Carex jiuxianshanensis 小穗有柄
01.分类学_双名法、检索表、术语

花托:是很多极短节间的密集。
雄蕊、雌蕊:能育的变态叶。
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六部分组成。
花冠
雄蕊群
花萼
雌蕊群
花托
花梗
(一)花柄(梗)(pedicel)和花托(receptacle)
花柄:每朵花着生的小枝,连接茎和花的前道。
花托:花柄顶端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着生的部分。通 常是枝的顶端,具各种形状。
然交配产生正常能育的后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种是客观存在的分类单位,它既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 又处在进化发展中。一个种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可 能发展成为一个新种。 现在地球上众多的物种就是由共同祖先逐渐演化而来的。
亚种—— 变种—— 变型——品种
植
物
分 类
学
1. 亚种 ——是种内的类群,是指同一种内由于地域、生态和
植
物
分 类
学
(2)掌状复叶与裂叶
掌状全裂
掌状浅裂
掌状深裂
裂叶
植
物
分 类
学
(3)羽状复叶
19:00
20
植
物
分 类
学
植
物
分 类
学
二、叶的形态
1.叶的外形 常见的叶形有: 披针形、卵形、心 形、肾形、椭圆形、 矩圆形等。还有一 些特殊形态,如三角 形、 菱形、匙形、 扇形、管形等。
长椭圆形
植
物
分 类
植
物
分 类
学
第二章
植物的形态术语
叶的形态 花的形态 花序的类型 果实的类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植
物
1.园林植物分类(新)

昙花
佛珠
(4)室内观叶植物
指以叶为主要观赏对象并多盆栽供室内装饰用的植物。
多为喜温暖、喜荫类植物;如观赏蕨类、天南星科、竹芋 科、凤梨科等。
香龙血树
海芋(狼芋、姑婆芋、野芋头)
(5)兰科植物
是植物中的第二大科,地下具有变态茎(假鳞茎), 包括地生、附生、腐生三大类。
春兰
墨兰 报岁兰
(6)水生植物
D.粉花,树冠钟花;苞片(叶的变态)
答案:B
13.臭椿的观赏习性有( ) A.褐色果,树冠伞形 B.红色果,树冠伞形 C.褐色果,树冠柱形 D.红色果,树冠柱形
答案:B
14.下列对景烈白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枝上具环状托叶痕,4月黄花,芳香 B.枝上具环状托叶痕,4月白花,芳香 C.叶对生,革质,4月白花,芳香 D.叶对生,革质,4月黄花,芳香
A.叶多对生,花瓣常为5枚; B.叶多互生,花瓣常5枚;
C.叶多对生,花瓣常4枚;
D.叶多互生,花瓣常4枚。
答案:B
9.鸡爪槭属槭树科,它的果为( );豆科植物的果为(
)
A.角果 B.荚果
C.翅果 D.蒴果
答案:C;B
10.棕榈为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特征是( ) A.直根系,叶为网形脉 B.直根系,叶为羽状脉 C.须根系,叶为网形脉 D.须根系,叶为羽状脉
无刺枸骨
6.观根类,这类植物主根呈肥厚的薯状,须根呈小溪流 水状,气生根为呈悬崖瀑布状,以观根为主的植物。如 榕板根(池杉),气生根(人参榕)、榆树等。
人参榕
月季
图七
非洲菊
银芽柳(银柳、棉花柳
(三)、根据园林用途分
1.独赏树(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 类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其涉及的领域包括植物的结构、功能、分类、生理和生态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植物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叶片(Leaf):植物体中的重要器官之一,由叶柄和扁平的叶片组成,用于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2. 单子叶植物(Monocot):一类具有单子叶的植物,其种子只有一个子叶。
单子叶植物包括草本植物、莲、棕榈等。
3. 双子叶植物(Dicot):一类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双子叶植物是最大的植物类群,包括花草、灌木和大多数的树。
4. 茎(Stem):植物体中的主要支撑部分,用于连接根系和叶片,并输送水分和养分。
5. 根(Root):植物体中用于吸收地下水分和养分的部分。
根主要分为主根和侧根两类。
6. 花(Flower):植物的繁殖器官,用于生产花粉和卵子。
花常具有花冠、花萼、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7. 果实(Fruit):花授粉后所形成的成熟种子的结构,用于保护和分散种子。
8. 细胞(Cell):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植物体内的最小生物学单位。
细胞可以包括细胞壁、质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部分。
9.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来合成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的过程。
10. 气孔(Stomata):植物叶片上的微小开口,用于气体交换,如水分蒸腾和二氧化碳吸收。
11. 蔓延(Climbing):一种植物的生长方式,通过盘旋或攀爬其他植物来获取阳光和空间资源。
12. 共生(Symbiosis):两个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建立的相互依赖关系。
植物常与微生物或动物进行共生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共生。
13. 种子(Seed):植物的繁殖单位,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芽生长为新的植物。
14. 种子散布(Seed Dispersal):种子在植物体外部的传播过程,通过风、水生物、动物或重力等方式进行。
15. 冠层(Canopy):森林或树木的天然层次结构中的上层,由树冠和树冠之间的植被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