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含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特殊句式的特点。

2.体会设喻说理的妙处,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

3.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重难点】1.梳理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特殊句式的特点。

2.体会设喻说理的妙处,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刘向(约前77年—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江苏沛县)人。

(朝代)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刘向一生著述颇丰,对保存我国古籍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留下了多部历史、文学名著:《战国策》《说苑》《列女传》等。

2.作品简介《战国策》是一部体史书,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其所记史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还是双方论辨,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用运用巧妙形象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译文】4.解释下列文言词语的意思。

【通假字】(1)邹忌修八尺有余()(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2)朝服衣冠()(3)令初下,群臣进谏()(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6)闻寡人之耳者()【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今义:)(2)明日,徐公来(古义:;今义:)(3)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今义:)(5)窥镜而自视(古义:;今义:)(6)能谤讥于市朝(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朝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能谤讥于市朝()皆朝于齐()(2)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3)上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4)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门庭若市()(5)美不如徐公美()妾之美我者()【重要虚词】(1)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臣之妻私臣()②问之/孰视之/()③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王之蔽甚矣()④暮寝而思之/由此观之/燕,赵,韩,魏闻之()(2)于①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②能谤讥于市朝()③皆以美于徐公()【特殊句式】(1)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导学案
康平中学刘冬艳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欣赏文章的结构之美。

2、品读课文,把握邹忌、齐王的人物形象。

3、思读课文,体会邹忌的讽谏技巧。

学习重点
自学指导一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

(如:三问)听老师读课文,大家从文中找找看,看谁找的全面准确。

(3分钟)。

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
邹忌解蔽的三思;
入朝见威王的三比;
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
纳赏后齐国的三变。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前读来琅琅上口。

自学指导二:
品读课文,看看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从文中找依据来概括人物形象。

(3分钟)
邹忌
善思:小中见大
善谏:足智多谋
求实: 实事求是
一代忠臣
齐王
善听:从善如流
善做:改革创新
一代明君
自学指导三: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邹忌用什么方法使齐威王采纳他的建议?对你有什么启示?
邹忌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求→四境之内
家事(小)国事(大)
受蔽类比推理受蔽(甚矣)
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当堂检测话题:
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讽谏同学要讲究公共卫生。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相关推荐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课堂导学案课题:学情分析(手写): 23.《愚公移山》教案姓名:共 2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述道理和表明意见的方法。

2、认识“除蔽纳谏”这种政治见解的进步作用。

3、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一词多义词的义项,了解特殊句式。

初步理解意动用法。

教学重点:1 、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2.邹忌运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教学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语: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学生展示,师补充)《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ì )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期(jī)年朝(chá o)于齐间(jià 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

西段中学导学案科目:语文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型:新授年级:九设计人:孙林芳 审核:九年级语文组 时间:2015 12教师寄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重难点】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类比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第一课时:资料链接:《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史书,其涉及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

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

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战国策》不愧史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解题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籍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

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

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

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

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2.《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导学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导学案
2.翻译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园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朝服衣冠,窥镜。D.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阅读欢乐谷朗读课文第二、三段,完成练习。
1.解释句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的词语。
臣诚知不如公美()臣之妻私臣()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时时而间进()
今其地方千里()皆朝于齐()
2.翻译句子: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邹忌善于进谏,齐王善于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4.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5.从选文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当堂检测(5分钟)
独立完成,
当堂计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群臣莫对()(2)虎求百兽()
(3)天帝使我长百兽()(4)子以我为不信()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其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
A.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B.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C.今王之地方五千里D.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
3.简要说说本文说理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什么相同之处?
【合作探究】思维碰碰车
1.从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整个过程,你觉得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中邹忌和齐威王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3.邹忌讽谏齐王与扁鹊规劝蔡桓公,劝谏结果有何不同?试从邹忌和扁鹊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4.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何特点?
【展示提升】展示显风采
精彩故事我来说说说你所知道的历史上类似邹忌成功进谏的故事。或说说你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劝告他人的经历。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二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二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结合课下注释和交流讨论能翻译后三段,记住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虚词及古今异义词。

2.通过分析邹忌和齐王的人物形象,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由故事总结人生哲理。

【课前反馈】【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2.原文理解性默写A.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B.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C.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新知探究一.解释下列划线重点字词1.诚知..美于徐公.. 2.皆以3.地方.. 4.左右..5.莫不.......私王 6.王之蔽甚矣7.善. 8.乃.下令9.面刺.... 10.谤讥11.于市朝... 12.闻.寡人之耳者13.门庭若市......... 14.时时而间进15.期年.. 16.虽.欲言二.翻译下列句子。

1.皆以美于徐公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6.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综合提升细读文章后两段,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3.通过整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4.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归纳齐王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学到什么?【当堂检测】一.古今异义二.翻译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皆以美于徐公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我的不足:【知识链接】邹忌(约前385-前319)战国时齐国大臣。

齐威王立志改革,思贤若渴。

他鼓琴自荐,被任为相国,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监督官吏,严明赏罚,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

推行的改革,使齐国国力渐强。

时势造就英雄,邹忌有才华有才干,大度颇有君子风范.是齐威王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持政,出谋划策.后孙膑、田忌威望提高,邹忌因担心相位不稳而置田忌于死地。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 . .
学习本课,我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请写在下面: 课 后 记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第 2 课时 班级:
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 2 课时
姓名:
学习时间:
.
教学 目标
1、能够抓出文中引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词。 2、理解邹忌通过类比的方式规劝齐王纳谏,尝试用类比方式完成语言运用。 能够抓出文中引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词。 尝试用类比方式完成语言运用

(结果)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3) 表格完成之后,小组内互相先说一说,彩排一下。
请按照左边要求点评:

学习活动 3 讲故事 要求: 初级:讲清楚故事 的大致情节。 中级:语言较为生 动,条理较清楚。 高级:口齿清楚, 声情并茂。
(1)、这些方面我做的不错:
. . .
(2)、这些方面我需要提高:


老师的看法:
. . .
学习活动 2 理解本文的劝说 方式:类比
1 阅读文本
a 组:找出邹忌晚上思考的内容和得出的结论 b 组:找出邹忌在朝堂上分析齐王的情况和推论。
邹忌 齐王 2、归纳类比的思维模型
(结论) (结论)

学习活动 3
情景现场 1:你乘车时,有一个空座,只见一位老人赶紧让自己的小孙子坐 下,自己背着孙子的书包,手握扶手,摇摇晃晃,很难站稳,还满脸幸福地望着 孙子;而孙子却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请你们用类比的方法告诉老人,他这样 溺爱孩子是不好的。 情景现场 2:你的好朋友小美同学非常爱美,每天都要化妆,而且自我感觉 非常漂亮。你如何告诉她:自然纯朴才是最美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习任务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案优秀4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案优秀4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案优秀4篇教学重点篇一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欣赏邹忌的说话艺术,体会讽喻说理的妙处。

3、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难道一定是这样吗?战国时期的一位谋臣告诉我们“忠言”不一定“逆耳”,一“逆耳”的忠言更乐于让人接受,取到更好的效果。

请看《邹忌讽齐王纳谏》。

作者作品: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

《战国策》是国别体。

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

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惊弓之鸟”“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

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解题讽,婉言规劝。

谏,直言规劝。

“讽”与“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

这题目不能解释成“邹忌劝告齐王听取意见”,而应该把题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邹忌讽齐王”,一部分是“齐王纳谏”。

(三)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2、分角色朗读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八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语文版

湖南省常德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语文版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使用说明:1.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故事。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故事。

导学过程知识链接一.课前预习1.一词多义(1)朝(2)之朝服衣冠臣之妻私臣于是入朝见威王与坐谈问之皆朝于齐孰视之谤讥于市朝吾妻之美我着2.古今异义(1)地方古义:今义:(2)左右古义:今义:(3)讽古义:今义:(4)谤讥古义:今义:二.展示目标 1.导入课题。

2.熟悉目标三.探究交流展示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

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掌握复习文言文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2.准确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虚词,会翻译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3.明确人物形象,体会邹忌讽谏的艺术。

知识储备:文言句式主要有四种: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

其中倒装句又可分为:1.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宾语前置何陋之有《陋室铭》吾谁与归《岳阳楼记》3.定语后置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马之千里者《马说》4.状语后置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祭以尉首《陈涉世家》运用方法、突破训练一、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邹忌讽.齐王纳谏()2、邹忌修.八尺有余()3、窥镜..()4、而形貌昳丽..()5、王之蔽.甚矣()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7、时时而间进..()8、期年..之后()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孰视之()通()()三、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今)2、今齐地方..千里(古今)3、能谤讥..于市朝(古今)四、一词多义:有求于王()于谤讥于市朝()美于徐公()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美吾妻之美我者{ }皆以美于徐公()私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时时而间进()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吾妻之美我者()朝服衣冠()朝皆朝于齐()于是入朝见威王()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门庭若市()五、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吾妻之美我者()2、私我也()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闻寡人之耳者()5、朝服衣冠()六、判断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与座谈。

()3、忌不自信。

()4、欲有求于我也。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七、翻译句子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导学案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④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⑤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⑥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⑦。
注释:①谤:背后批评。②命:此指厉王残酷的政令。③卫巫:卫国的巫者。④弭:mǐ,止。⑤壅:yōng,堵塞。⑥为川者:治水的人。⑦彘:zhì,地名
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訾文虎
班级:九(11)班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落实本文的字词句。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重难点】
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学法指导
教学内容朗读提示:读出重音、停 Nhomakorabea、速度、节奏。
一、读一读
课前3分钟自由朗读课文。
本部分内容,大家一定要牢记,并学会灵活运用。
各小组组长检查组员完成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
四、比一比
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邹忌是如何劝谏齐王的?(想一想,邹忌是直言不讳吗?)
2、齐王纳谏后采取了什么样的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3、浏览《周厉王止谤》(节选),比较齐王和周厉王对于纳谏的态度、措施以及结果,你对此有何感想?
厉王虐,国人谤①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②矣!”王怒,得卫巫③,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3、古今异义词
①修:古:今:②私:古:今:
③地方:古:今:④左右:古:今:
4、通假字:
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通_______,意义
孰视之:________通________,意义
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注意把握微妙的感情差异。
三、演一演
大胆展示,你一定是最棒的。

14.《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

14.《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
2、解题:讽: 。纳: 。 谏: 。
3、结合文下注释,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词句写在下面横线上,以备课堂上讨论交流。
4、熟读课文,注意节奏,辨析下面的句子哪一句正确。
(1)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修/八尺有余( )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3)王之蔽/甚矣!( )王之/蔽甚矣!( )
4.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5.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协备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号:姓名:班级:小组:
课题
课型
课时
《邹忌讽齐王纳谏》
新授
2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3、探究从本课中学到的一些人生体会。
学习重难点
1.文中出现的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5、请写出下面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朝服衣冠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吾妻之美我者
6、辨析下面的一词多义。
朝(1)朝服衣冠 (2)皆朝于齐 (3)于是入朝见威王
修(1)乃重修岳阳楼 (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3)邹忌修八尺有余
善(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2)择其善者而从之
(3)辍耕之垄上(4)何陋之有
合作探究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第2课时 付世明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第2课时 付世明

白湾子镇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主备人:付世明组长审核:董娟妮领导审核:陈世国时间:2013年11月24日班级:姓名: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能只借助书下注释翻译全文。

2、体会邹忌巧妙的说劝艺术。

3、背诵全文,默写最后一段。

二、知识链接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

而当时的淳于髡(kūn)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

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被破格重用的日子不远了。

时过一年,齐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

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

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预习提示:只借助文下注释口头翻译第一二段,书面翻译最后一段并背诵。

【探究案】一、阅读前面“知识链接”内容,思考:为什么说邹忌进谏的方法很巧妙?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喻”?主备人:付世明组长审核:董娟妮领导审核:陈世国时间:2013年11月24日班级:姓名:二、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三、古今中外类似齐威王这样善于纳谏的人还有谁?你能讲给大家听一听吗?(以小组展示为主,尽量不要重复)。

【训练案】常州市(09江苏省)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成侯邹忌为齐相》,完成1~520题。

甲文(略)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

人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

人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目标:1、记住“修、私、间”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学习设喻说理的写法。

3、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肯听臣民意见,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

学习重难点:1、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

2、学习邹忌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

学法指导: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宜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第一段记叙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并突出“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三句话;第二段讽谏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读时应注意此点;第三段要读得层次分明,威王政令部分要突出“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三语;叙进谏情形部分,要突出“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三语;第四段叙纳谏结果,“皆朝于齐”要重读。

末句是史家的评论,宜用赞美的语气读。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①昳.()丽②朝.()服衣冠③窥.()镜④间.进()⑤纳谏.()⑥期.()年⑦朝.()于齐⑧谤.()讥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⑴修.()八尺有余⑵朝服.()衣冠⑶谤讥..于市朝()⑷王之蔽.甚矣()⑸闻.寡人之耳者()⑹时时而间.进()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⑻吾妻之美.我者()孰.视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⑼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⑽朝.服衣冠()不宜偏私.()皆朝.于齐()⑾妾之.美我者()⑿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妾畏臣()皆以美于.徐公()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暮寝而思之。

译:②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③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4、查阅资料,将收集到的有关《战国策》的知识写在下面。

《战国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诵读课文二~三遍,读准字音、停顿,把你阅读时遇到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华文学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顾孝举审核人:班级:学生姓名: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课文内容。

3.体味邹忌讽齐王的语言艺术。

自主学习1、题目解说邹忌,战国时齐国人,曾任相国。

讽:用暗示、劝告;纳:采纳、接受;谏,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接规劝,使之改正错误。

齐威王,是位贤明的君王。

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2、《战国策》简介:《战国策》是------时代----------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

又称《国策》、《国事》、《短长》等,经过汉代--------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

共-------篇,分国别编辑,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

它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读课文,为下列字词注音:昳窥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合作探究一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

昳丽:服:窥镜:旦日:不若:孰视之:暮寝而思之:美我:私:诚知:皆以美于徐公:地方:左右:蔽甚矣:善:面刺:谤讥: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期年:一词多义1、朝服衣冠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2. 时时间进又何间焉3. 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自以为不如6、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7、乃下令受下赏8、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门庭若市9、邹忌修八尺有余欲有求于我也合作探究二:1、提问: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2、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

由此引出了他与妻、妾、客的答话,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怎的怎样的回答?3、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但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4、接着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提问:邹忌与徐公怎样比美?结果怎样?5、而后写邹忌思考解蔽,问:邹忌“暮寝而思之”,思的结果,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6、第二段大意是什么?7、这段中,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8、提问: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可见齐王是怎样的国君?9、威王说的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10、威王为此颁赏意味着什么?11、除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12、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谏”?课堂检测翻译下面的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③忌不自信④吾妻之美我者反思小结:------------------------------------------------------------2。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第2课时)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第2课时)
导学案
1.课题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
(2)梳理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3)探究邹忌成功劝谏齐威王的主要因素。
3.学习准备:
准备好课本、笔记本,边观看边做记录。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课前做好预习,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完成视频中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环节主要有:
1.借助注释,翻译第2、3段,并与老师提供的译文对照改错。
2.结合课后“思考探究”一,标记出三问三答、三比、三赏三变的句子,概括出进谏的原因、内容和结果。
3.了解类比和“三叠式”写法和作用。
4.结合“思考探究”二,探究邹忌成功劝谏齐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小结,从中获得哪些做人和写作的启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案设计2(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案设计2(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设计2(人教版九年级必修)语文导学案年级:九年级课题:邹忌讽秦王纳谏总课时:课型:预+展2010年月日主备人:高占军学生姓名督查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诵读,体会作者的观点能力目标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情感目标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地位。

学法指导《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

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知识储备战国的资料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兼并战争也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作为“士”的这一阶层人物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

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

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

所以他们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

教学程序:第二课时环节与时间预设导入2 范读3 自读10 对子组听读10 展读15检查背诵5一、检测导入:二、积累文言词语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昳( )丽朝( )服衣冠( ) 窥( )镜期( )年朝( )于齐间( )进2.结合注释,翻译句子:朝服衣冠,窥镜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除了以上的难句,你还有吗?请写在下面3.判断下面的语句的停顿哪句是正确的:(1)邹忌/修八尺/有余( ) 邹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 王之蔽/甚矣!( ) 王之/蔽甚矣!( )( 4)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故事梗概邹忌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谏臣。

齐国的国君晏子在统治期间,对待臣下的建议总是爱听好话,不善听取忠言的建议。

邹忌敢于讲真话,有一次他直言劝说齐国国君加强防备以免被攻击,但晏子却嘲笑邹忌的身材,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没有什么苦难可言。

邹忌于是提出离开齐国,并用一拟罪的方法离去,这使朝廷上下很是震惊。

后来,晏子与其他国家起战,竟然败掉了。

为救国家,晏子只好向邹忌请教,并纳他的建议,最终成功战胜了对手。

二、导学目标1. 认识邹忌对君王进谏、直言建议和敢于担当的特点。

2. 理解君臣关系、对话技巧和背后隐藏的政治含义。

3. 探讨真言怎样促进决策和事业的推进,认识诚实言论的价值。

4. 分析“富国强兵”为什么重要,认识防御和攻击的策略。

三、导学流程1. 搜集资料,介绍邹忌和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2. 看动画片《邹忌讽齐王纳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台词语言。

3. 分组讨论,探讨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个人看法,提示一些问题如下:(1)为什么邹忌要离开齐国?(2)晏子和邹忌的态度和语言各有什么特点?(3)如果你是晏子,你怎样面对邹忌的建议?(4)讲真话和说好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时候不讲真话?(5)什么是“富国强兵”,这个观念在现代社会是否适用?4. 讲解相关知识点,如:(1)君臣关系:集权制度下君主与官员之间的权力关系。

(2)战争策略:包括防御和攻击等战术思维和决策手段。

(3)民族复兴:强调国家的独立、强大、富裕、文明等,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

5. 思考题:(1)如果你是邹忌,你还会怎样做?如果你是晏子,你会不会提前听取邹忌的建议,改进政策?(2)认为“诚实为本”这个道理现在是否受到足够的重视。

(3)思考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和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如何在沟通中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四、导学措施1. 登记资料,开设网络课堂或课外读物,让学生先自行了解历史背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拓宽视野。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 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2 北师大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认识作者,扎实记忆文中生字词。

2、流畅诵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全文,理解文中实词和虚词词意。

3、在反复质疑中讨论,明确人物形象,学习邹忌工于对话、巧于设喻、善于铺垫和侧面表现的讽喻说理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难点】疏通全文,理解文中实词和虚词,明确人物形象,学习邹忌工于对话、巧于设喻、善于铺垫和侧面表现的讽喻说理的艺术特色。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进行知识梳理,牢记作者及生平。

2、限时,独立完成自主测评。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解决探究活动,达成学习技能。

【课时学习】:三课时《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摆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善辩著称。

据史称,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

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

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

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

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3、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工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预习案】一、自主预习整体感知1、阅读知识链接,用红笔勾画出《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利用工具书,正确扎实记忆文中生字词,将课文朗读3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
1.了解“讽”的特点,把握邹忌 的说理方式,说说其好处。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3.理解故事蕴涵的道理。 4、积累文言文特殊用法。
一、解题: 邹忌讽齐王 纳谏
1.讽:用委婉的语言劝告。 2.纳:采纳,接受。 标题的意思 : 邹忌委婉地劝告齐王接受规劝。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门庭若市
三令 上书→中赏
谤讥→下赏
三 时时而间进 变
无可进者
效果:战胜于朝廷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 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结:本文的劝谏的艺术
设喻说理: 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 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中, 将深奥转化为通俗。
三、结合人物的言行,分析其 性格。
邹忌:
1.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轻信, 能“暮寝而思之”。
1.邹忌是如何劝说齐王的? 讽——借自己的故事说理 (1)在邹忌身上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邹忌比美
妻→私 妾→畏 客→求
邹忌受蔽
(2)邹忌如何借自己的事来劝说齐王 的? 宫妇左右→私王 威王受蔽 朝廷大臣→畏王
四境之内→求王
类比推理
2.听了邹忌的劝谏,威王采纳了 吗?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面刺→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 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人),给予 上等奖赏。
(2)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对他的妻子说: “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 什么可进谏的了。
内容理解: 6、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 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 他怎样的品质?
17. ( 2 分)不设仅有才能,而且很正直,敢于讲 真话,是忠臣、贤臣,所以尽管有时 说些逆耳忠言,也能深得胸襟开阔的 唐太宗的器重和厚爱。(要点:① 答“唐太宗对魏征的思念和感徽之 情”,得l 分;② 答“魏征是敢于 讲真话的忠吞、贤臣” ,得l 分。 惫思对即可)
6、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7、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4分) 文章标题中的“讽”,是讽喻的意思,特 指 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 ; 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 邹忌以(或“与徐公比美这件生活中的 设 事”) 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齐王接受劝谏采 纳群言,修明政治,获得 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的巨大成效。
11、D
二、2008年镇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 1 )同“熟”,仔细 (2 )认为 (3 )受蒙蔽 (4 )完,尽 13 、( 2 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 是偏爱我。( “美”“私”等关键词的 翻译,错一个扣l 分)
14.(2分)(太宗与之言,)未尝 不欣然纳受(答“欣然”亦可) 15.(3 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 邹忌向齐王进谏时,善于借助生活中 的小事,采用设喻、暗示等委婉讲道 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 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 要点: ①设喻、暗示或委婉,得2分。②尽其 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或“敢 于直谏”得1分。意思对即可)
观察细致,善于反省, 实事求是
2.向齐王进谏,寓治国之道于形象的 比喻中,让人易于接受,取得好效果。
善于辞令、深谋远虑。
齐威王:
齐威王:
1、听取了邹忌了进谏;并且马上 采取各项措施。
勇于听取不同意见
富有行动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
妾→畏我 客→求我
(1)邹忌比美 妻→私我
(2)威王受蔽 宫妇左右→私 求
8、措施:下令群臣吏民提意见, 并给予了不同的奖赏; 效果:纳谏除蔽,内政修明,四国 朝齐。
9、蔽是受蒙蔽。从文中看,齐威 王除蔽的效果:在内,“虽欲言, 无可进”;对外,“燕、赵、韩、 魏”皆朝于齐。
10、本文记叙了战国时齐国政治家邹
忌讽谏齐威王纳谏的故事,说明人要 有自知之明,不要一味喜欢听奉承话。 做国君的更要虚心纳谏,才能使政治 修明,国家得到治理。
朝廷大臣→畏 四境之内→
三令: 面刺→上赏 三变: 门庭若市 (3)威王除蔽
上书→中赏
谤讥→下赏
时时而间进
无可进
(4)除蔽结果: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设喻说理
四、【释标】(探究、展示)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 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 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这句俗话 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 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 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 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 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 接受。
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 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 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 视自己。
7、”之“指代上文的 “三 问”“答”,尤其是三答。
“吾妻之美我者,有求于我也” 至此他豁然开朗,认识到凡是对自 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 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话。 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 埋下伏笔。
8、“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 是 门口和庭院里像市场一样(热闹)现在 , 用来形 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容 。 (2分) 9、D 10、C
1、B 2、D 3、D
4、根据选段③内容完成下联。(3分) 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 下联: 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
臣民面刺齐王受上赏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