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4.3-4.4
线性代数线性方程组基本概念
证明
由 r ( A) r ( A b) 知 A X = b 有解,
组
即存在 x~1, x~2 ,, x~n ,使得
x~1 A1 x~2 A2 x~n An b .
(1) 若 r n , 则 A1, A2 , , An 线性无关, 故 b 只能由 A1, A2 , , An 的惟一地线性表示, 即 A X = b 的解是惟一的。
即得 念
第 二、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四 章
1. 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
2. 线性方程组解的惟一性 P112 定理4.2 (2) 线
性 定理 设 r ( A) r ( A b) r , 则 r n A X = b 有惟一解。
方 程
P123
4
§4.1 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
第 一、线性方程组的几种表示形式
四 章
1. 线性方程组的一般形式
2. 线性方程组的矩阵形式 P111 线
性
方
程
组
简记为 A X b ,
其中 A 称为系数矩阵, A~ ( A b) 称为增广矩阵。
5
§4.1 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
第 一、线性方程组的几种表示形式
若 A X = b 有解,
组
则 b 可由 A1 , A2 , , An 线性表示,
故向量组 A1 , A2 , , An 与 A1 , A2 , , An , b 等价,
即得 r ( A) r ( A b).
7
§4.1 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
第 二、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四 章
1. 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
线 定理 线性方程组 A X = b 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r ( A) r ( A b).
线性代数学习计划
线性代数学习计划一、引言线性代数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领域。
掌握线性代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线性代数学习计划,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线性代数。
二、学习目标1. 熟悉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 掌握矩阵运算和矩阵变换的基本方法;3. 理解线性方程组、矩阵的行列式和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性质;4. 学会应用线性代数解决实际问题;5. 培养一定的证明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学习内容1. 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1.1 向量的定义与运算1.2 矩阵的定义与运算1.3 线性方程组的表示与解法1.4 矩阵的逆与转置2. 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2.1 向量组的线性组合与线性相关性2.2 极大线性无关组与秩2.3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3. 矩阵的行列式与特征值特征向量3.1 矩阵的行列式的定义与性质3.2 特征向量与特征值的定义与性质3.3 对角化与相似矩阵4. 线性变换与线性空间4.1 线性变换的定义与性质4.2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4.3 基与坐标系4.4 正交变换与相似矩阵四、学习方法1. 阅读教材:选择一本系统、详细的线性代数教材,通读每章内容,并理解概念与定义。
2. 做习题:教材或习题集中的习题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多做一些基础习题和应用习题。
3. 深入理解: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深入理解线性代数的各个概念和性质,尝试自己推导证明。
4. 进行实践:将线性代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分析等领域,提高线性代数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学习计划1. 确定学习时间: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学习,保证持续性和有效性。
2. 制定学习目标:每周制定学习目标,按照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时间安排合理的学习任务。
3. 合理安排学习顺序:按照线性代数的逻辑顺序,由易到难、由基础到高级的顺序进行学习。
线性代数
s
F ,i 1, 2, ,s }.
第2节 线性空间的基和维数
1 , 2 , , s 定义 4.3 设V是数域F上的线性空间, 是V中一组向量,如果在数域F中存在不全为 零的数 k1, k2 , , ks ,使得 1,2 , , s
k11 k22 ks s 0,
则称 A 是V的一个线性变换. 当A是V 的线性变换时,称集合 ( ) 0} 是A 的核. ker(A)= { | A 例4.14 设V是数域F上的线性空间,在V上定义变换: k F A ( ) k , V , 其中 是常数,则A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称为数乘变换.
例4.15 在R[x]中,定义变换: d (f(D x )) f(x ),f(x ) R[x ],
1 2
n
T
1
2
n
T
1
2
n
4.5 正交变换
定义4.13 设V是Euclid空间, A 是V的一个线性 变换,如果对任意向量 , V , 都有 ( , ), (A ( ), A( ) )= 则称A 是V的正交变换.
定理4.9 设V是Euclid空间, A 是V的线性变换, 则A 为正交变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任意 V , |. 有| A ( ) |=|
定理 4.2 设 1, 2 , , n 和 1,2 , ,n 是线性空间V 的两组基,由基1, 2 , , n 到基 1,2 , ,n 的过渡 矩阵是C,如果向量 在这两组基下的坐标分 T X ( x , x , , x ) 别是 和 Y (y 1,y 2 , ,y n )T ,则X=CY. n
| || |
是向量 和 的夹角.
定义4.9 设V是Euclid空间,对任意 ( , ) V , 如果 ( , ) 0, 则称 与 正交,记为
线性代数 第四章
可逆时, 的特征值。 (4) 当 A 可逆时,λ 是 A-1 的特征值。 Proof 且 x 仍是矩阵 kA, Al,g ( A) ,A-1 的分别属于特 l −1 的特征向量。 征值 k λ ,λ , g (λ ) , λ 的特征向量。 Note : λ,µ 为 A,B 的特征值 λ + µ,λµ 未必
−1
的特征值。 特征向量不同 特征向量不同) 是 A+B,AB 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不同
第四章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Theorem 4.4 的证明 Proof : 由 Ax = λ x 有
(kA) x = k ( Ax) = k (λ x) = (k λ ) x
所以, 的特征值, 所以, k λ 是 kA 的特征值,且 x 也是 kA 属于
的特征向量, 用反证法 假设 x1 + x2 是A 的特征向量,则应存在数 λ
Ax1 = λ1 x1,Ax2 = λ2 x2 A( x1 + x2 ) = λ1 x1 + λ2 x2
A( x1 + x2 ) = λ ( x1 + x2 ) 使 于是 λ ( x1 + x2 ) = λ1 x1 + λ2 x2 即 (λ1 − λ ) x1 + (λ2 − λ ) x2 = 0
§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 Definition 4.1 设 A 是 n 阶方阵,如果数 λ 和 n 维非 方阵, 零列向量 x 使关系式 对应于特征值
Ax = λ x
(1) )
成立, 的特征值, 成立,则称 λ 为 A 的特征值,非零向量 x 称为 A 的 的特征向量。 λ 的特征向量。
说明满足 det( A − λ E ) = 0 的特征值. 是 A 的特征值. 反之 也然. 也然.
线性代数课程大纲
线性代数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学生将通过深入学习线性代数的理论和技巧,培养解决线性方程组、矩阵运算、向量空间和特征值等问题的能力。
课程还将涵盖线性代数在科学、工程和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线性代数的基础概念和理论;2. 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3. 熟悉矩阵运算的规则和性质;4. 理解向量空间的概念和性质;5. 学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6. 掌握线性代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程内容1. 向量和矩阵1.1 向量的定义和运算1.2 向量空间的概念1.3 矩阵的定义和性质1.4 矩阵运算的规则2. 线性方程组2.1 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2.2 线性方程组的解集和解的判定 2.3 高斯消元法和矩阵消元法2.4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3.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3.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3.2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 3.3 对角化和相似矩阵3.4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应用4. 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4.1 向量空间的性质和子空间4.2 线性相关性和线性无关性4.3 线性变换的定义和性质4.4 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5. 内积空间5.1 内积的定义和性质5.2 正交性和正交基5.3 格拉姆-施密特正交化方法5.4 最小二乘解和投影6. 应用案例分析6.1 线性代数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6.2 线性代数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6.3 线性代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6.4 线性代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课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实践练习:课堂上提供典型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题研究:指导学生选择一些与线性代数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锻炼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对课程前半部分内容进行综合测试。
线性代数全套课件
则行列式D等于下列两个行列式之和:
a11 a 21 D ai 1 a n1 a12 a 22 ai 2 an 2 a1n a11 a 2 n a 21 a in a i1 a nn a n1 a12 a1n a 22 a 2 n a a i2 in a n 2 a nn
i j r[ j i ( k )] a j 2 a jn (a j 1 ka i 1 ) (a j 2 ka i 2 ) (a jn ka in ) an 2 a nn a n1 an 2 a nn
例 计算四阶行列式
1 1
M 11 a11 A11
an 3 ann
对一般情形,只要适当交换D的行与列的位置, 即可得到结论。
定理3 行列式等于它的任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 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即
D ai 1 Ai 1 ai 2 Ai 2 ain Ain ( i 1,2, , n) 或 D a1 j A1 j a2 j A2 j anj Anj
a11 a12 a13 a 23 0 0 a 21 a 22 D a 31 a 32 a41 0
n n 1 2
a1na2,n1 an1, 2an1
a14 0 a14a 23a 32a41 0 0
§3 对 换
定义5 排列中,将某两个数对调,其余的数不动, 这种对排列的变换叫对换,将相邻两数对换,叫做 相邻对换(邻换)。 定理1 一个排列中的任意两数对换, 排列改变奇偶性。
线性代数4.3
A= (α1 α2 α3 ) 为 交 阵, 正 矩 1 β1 = (2α1 + 2α2 −α3 ) , 3 1 β2 = (2α1 −α2 + 2α3 ) , 3 1 β3 = (α1 − 2α2 − 2α3 ) , 3 证 : = (β1 β2 β3 ) 是 交 阵. 明 B 正 矩
析只 证 分 :需 明
返回
将X1, X2 正 化: 交
例4 将 α1 = (1, 1, 1) , α2 = (1, 2, 1) ,α3 = (0, −1, 1) 规 正 化. 范 交 解 设β1 =α1 = (1, 1, 1) , 4 (α2, β1) β2 =α2 − β1 = (1, 2, 1) − (1, 1, 1) 3 (β1, β1)
1 = (−1, 2, −1) , 3 (α3, β1) β (α3, β2 ) β β3 =α3 − 1− 2 (β1, β1) (β2, β2 ) 1 =L= (−1, 0, 1) , 2
返回
1 γ1 = β1 = (1, 1, 1) 3 β1 1 γ2 = β2 = (−1, 2, −1) 6 β2 1 γ3 = β3 = (−1, 0, 1) . 2 β3 1 注 : β = α 单 化, 需 α 单 化 可. 意将 位 只 将 位 即 k 为什么 ? k 1 1 1 1 1 γ = β= α= α =± α . β αk α 1 1 k α, α k k
返回
三. 施密特正交化方法 β1 =α1
(α2, β1) β β2 =α2 − (β1, β1) 1 (α3, β1) β (α3, β2 ) β β3 =α3 − 1− 2 (β1, β1) (β2, β2 )
L L L L (αs , β1) β − (αs , β2 ) β −L− (αs , βs−1) β . βs =αs − 1 2 s−1 (β1, β1) (β2, β2 ) (βs−1, βs−1)
线性代数知识点归纳
线性代数知识点归纳线性代数是一门研究向量、向量空间、线性变换以及有限维线性方程组的数学分支。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理、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
线性代数的核心概念和工具包括行列式、矩阵、向量组以及线性方程组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线性代数的相关知识点。
一、行列式1.1 行列式的概念:行列式是一个函数,它从n×n阶方阵到实数(或复数)的映射。
行列式记作|A|,其中A是一个n×n的方阵。
1.2 逆序数:在n×n阶方阵A中,将行列式中元素a_ij与a_ji互换,所得到的新的行列式称为原行列式的逆序数。
1.3 余子式:在n×n阶方阵A中,将第i行第j列的元素a_ij删去,剩下的(n-1)×(n-1)阶方阵的行列式称为原行列式的余子式,记作M_ij。
1.4 代数余子式:在n×n阶方阵A中,将第i行第j列的元素a_ij替换为它的相反数,然后计算得到的新的行列式,称为原行列式的代数余子式,记作A_ij。
1.5 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具有以下性质:(1)交换行列式中任意两个元素的位置,行列式的值变号。
(2)行列式中某一行(列)的元素乘以常数k,行列式的值也乘以k。
(3)行列式中某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元素相加,行列式的值不变。
(4)行列式某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元素相减,行列式的值变号。
1.6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行列式的计算方法有:降阶法、按行(列)展开法、克拉默法则等。
二、矩阵2.1 矩阵的概念:矩阵是一个由数组元素构成的矩形阵列,矩阵中的元素称为矩阵的项。
矩阵记作A,其中A是一个m×n的矩阵,A_ij表示矩阵A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
2.2 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线性运算包括加法、减法、数乘等。
2.3 矩阵的乘法:两个矩阵A和B的乘法,记作A×B,要求A是一个m×n的矩阵,B是一个n×p的矩阵。
矩阵的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线性代数》第四章:线性方程组-PPT课件
❖ 例如 axbyc 是一个二元方程,a , b 不同时
为零时,方程有无穷多解,如 b0时,x0,yc
b
为二元方程 的一个特解, axbyc
b0 时 , xk,ycakk R
bb
为二元方程的通解;当 a , b 同时为零,若时c ,0
方程无解;当
a同, b 时为零,若 时c , 0 方程
有无穷多解任意一对有序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 消元法的目的就是利用方程组的初等变换将 原方程组化为阶梯形方程组, 由于这个阶梯形 方程组与原线性方程组同解, 解这个阶梯形方 程组得到的解就是原方程组的解。
❖ 注意:将一个方程组化为行阶梯形方程组的 步骤并不是惟一的, 所以,同一个方程组的行 阶梯形方程组也不是唯一的。
❖ n元线性方程组的一般形式为
cnnxn 0
❖ 其中 crr 0 则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即仅有零解。
❖ (2) 当 r n 时,方程组可以化为
c11x1 c12x2 c1rxr c1nxn 0
c22x2 c2rxr c2nxn 0 ..........................
crrxr crnxn 0
❖ 其中 crr 0 将其改写成
a11x1a12x2 a1rxrb1a1r1xr1 a1nxn a22x2 a2rxrb2a2r1xr1 a2nxn arrxrbrarr1xr1 arnxn
辅导讲义(线性代数第四讲)
1)对系数矩阵作初等行变换可得:
A
Ir 0
B 0
;
2)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x1 k1,r1xr1 k1,n xn
x2
k 2,r 1 xr 1
k2,n xn ,其中 xr1, xr2,, xn 为自由未知量。
xr kr ,r1xr1 kr ,n xn
xr1 1 0 0
3)分别取
xr2
0
,
1 ,,
0
,得到
Ax
0的
n
r
个线性无关的解:
xn 0 0 1
k1,r1
k2,r
1
k1,r2
k2,r 2
1
kr,r 1
1
,2
kr,r2 0
,Leabharlann 010 0
k1,n
k2,n1
,nr
kr,n 0
即为一个基础解系。
0
1
4)所以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0 得通解为 x c11 c22 cnr nr , c1, c2 ,cnr 为任意常数。 ※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b
n 元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b 解的判定:
若 r(A) r(A) r(Ab) ,则方程组无解;
若 r(A) r(A) r(Ab) n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
D1 D
,
x2
D2 D
,
,
xn
Dn D
,
其中 Dj 是把 D 中的第 j 列元素换成方程组右端的常数列,其余元素不变所得的行列式。
注意:1)克莱姆法则只适用于方程的个数与未知量的个数相等的线性方程组;
线性代数4-3
正交矩阵的列向量组是一组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 正交矩阵的列向量组是一组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 由ATA=E,可得 T=(AT)TAT=E.那么 ,可得AA 那么 正交矩阵的行向量组也是一组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 正交矩阵的行向量组也是一组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
§4.3 正交变换与正交矩阵
定理4.4 n阶矩阵 为正交矩阵的充分必要条 阶矩阵A为正交矩阵的充分必要条 定理 阶矩阵 件是: 的 个列 个列(行 向量是一组两两正交的 件是:A的n个列 行)向量是一组两两正交的 单位向量. 单位向量 [注] 正交矩阵的性质: 注 正交矩阵的性质: ① 单位矩阵 是正交矩阵; 单位矩阵E是正交矩阵 是正交矩阵; ② 若A,B都是 阶正交矩阵,则AB也是正 , 都是n阶正交矩阵, 也是正 都是 阶正交矩阵 交矩阵,即任意两个n阶正交矩阵的乘积仍 交矩阵,即任意两个 阶正交矩阵的乘积仍 为正交矩阵; 为正交矩阵; 证明:由 证明 由ATA=E,BTB=E 那么( 那么 AB)TAB=BT(ATA)B=BTEB=BTB=E
LLLL (ξ n , α ) = a1 (ξ n , ξ1 ) + a 2 (ξ n , ξ 2 ) + ... + a n (ξ n , ξ n ) = a n (ξ n , ξ n ) = a n
即: α = (α, ξ1 )ξ1 + (α, ξ2 )ξ2 + ... + (α, ξn )ξn
(β1 , α3 ) (β2 , α3 ) β3 = α3 − β1 − β2 ; (β1 ,β1 ) (β2 ,β2 )
§4.3 正交变换与正交矩阵
然后再把 β 1 , β 2 ,..., β s 单位化,即取 单位化, βs β1 β2 , ξ2 = ,L, ξs = ξ1 = β1 β2 βs 一组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 就得到Rn中一组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 这一过程称为施密特正交化过程。它不仅满足 这一过程称为施密特正交化过程。 施密特正交化过程
第四章线性代数
定理4.6 设Q是n阶实矩阵,则Q为正交矩 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Q的n个列(行)向量 是 R n 的标准正交基.
4.4 线性变换
定义4.11 设V是数域F上的线性空间,如果对V 中任一向量 α , 按照对应法则A , 总有V中唯 一向量 β 与之对应,则称这个对应法则 A 是线性空间V的一个变换,记为 β = A (α ). A (V)=
例2 下列向量组为
R 2×2
的一组基:
1 0 0 1 0 0 0 0 E11 = , E12 = , E21 = , E22 = . 0 0 0 0 0 1 0 1
例3 下列向量组为 R [ x] 的一组基:
3
ε1 = 1, ε 2 = x, ε 3 = x 2 .
1 2
n
T
1
2
n
T
1
2
n
4.5 正交变换
定义4.13 设V是Euclid空间, A 是V的一个线性 变换,如果对任意向量 α , β ∈ V , 都有 (A(α ), A (β ))= (α ,β ), 则称A 是V的正交变换. 定理4.9 设V是Euclid空间, A 是V的线性变换, 则A 为正交变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任意α ∈ V , 有| A (α ) α |. |=|
W = L(α , β )
例3 全体次数小于n且系数在数域F中的多项 式所形成的集合关于多项式的加法和数乘 运算构成数域F上的线性空间,记为 F [ x]n .
例4 全体次数等于n的实系数多项式关于多项式 的加法和数乘运算不构成线性空间,因为该集 合对乘法不封闭,并且也没有零元素. 一般地,由V中向量组 α1 ,α 2 ,L ,α s 的子空间记为 W = L(α ,α ,L ,α ), 即
线性代数 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18
§4.3 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第 四 章 线 性 方 程 组
x3 令自由未知量 x 5
分别
1 0 , , 0 6
得到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为
7 1 5 1 1 1 , 2 0 . 2 0 6 0
1 2 2 1 r3 r2 r1 2r2 0 1 2 4 / 3 r2 (3) 0 0 0 0
1 0 2 5 / 3 2 4 / 3 0 1 0 0 0 0
14
§4.3 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第 四 章 线 性 方 程 组
由于 n r ( A) 5 2 3 , 故方程组有无穷多解, 其基础解系中有三个线性无关的解向量。 16
§4.3 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第 四 章 线 性 方 程 组
x3 令自由未知量 x 4 x 5
分别
1 0 , 0
x r 1 k 1 xr 2 k2 xn
其中,
k1 , k 2 , , k n r
k n r
任意取值。
10
§4.3 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第 二、基础解系及其求法 四 1. 基础解系 章 2. 基础解系的求法 线 性 b1,r 1 b1,r 2 b1n 方 程 b b b 组 r ,r 1 r ,r 2 rn 令 1 1 , 2 0 , , n r 0 , 0 1 0 0 0 1
§4.3 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第 二、基础解系及其求法 四 1. 基础解系 章 2. 基础解系的求法 线 相应地,齐次线性方程组 A X 0 等价(或同解)变形为 性 方 程 组
《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第四版)(大学本科经济应用数学基础特色教》读书笔记模板
§5.1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 §5.2基本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解法 §5.3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解法 §5.4单纯形解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习题五
精彩摘录
这是《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第四版)(大学本科经济应用数学基础特色教材系列)》的读书笔记模板,可 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第四版)共分六章,介绍了经济工作所需要的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投入产 出问题、向量及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图解法、单纯形解法。本书着重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 发扬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熟练操作运算能力。例题、习题是教材的窗口,集中展示了教 学意图。本书对例题、习题给予高度重视,例题、习题都经过精心设计与编选,它们与概念、理论、方法的讲述 完全配套,其中除计算题与经济应用题外,尚有考查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技能的填空题与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要 求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在空白处;单项选择题是指在四项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要求将正确备选答案前 面的字母填在括号内。书末附有全部习题答案,便于检查学习效果。
§2.1矩阵的概念与基本运算 §2.2矩阵的秩 §2.3方阵的幂与逆矩阵 §2.4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习题二
§3.1线性方程组的一般解法与解的判别 §3.2齐次线性方程组 §3.3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3.4投入产出问题 习题三
§4.1线性规划问题的概念 §4.2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4.3两个变量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4.4图解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习题四
这是《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第四版)(大学本科经济应用数学基础特色教材系列)》的读书笔记模板,暂 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读书笔记
作者给每一个定理都搭配了非常丰富的、简洁易懂的案例,消除了我对线性代数的畏难情绪~。
东南大学 线性代数 第四章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四章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1 相似矩阵
三. 相似矩阵的性质 性质1. 设A~B, f是一个多项式, 则f(A)~ f(B).
证明: 设P 1AP =B, f(x) = anxn+…+a1x+a0, 则
P 1f(A)P = P 1(anAn+…+a1A+a0E)P = anP 1AnP+…+a1P 1AP+a0 P 1EP
第四章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1 相似矩阵
法国数学家柯西:
给出了特征方程的术语, 证明了任意阶实对称矩阵都有实特征值 给出了相似矩阵的概念, 证明了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值
英国数学家凯莱:
方阵的特征方程和特征根(特征值)的一些结论
德国数学家克莱伯施, 布克海姆(A.Buchheim)等:
证明了对称矩阵的特征根性质
性质3. 设A~B, 则r(A) = r(B).
证明: P 1AP = B r(A) = r(B).
第四章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1 相似矩阵
a11 a12 a21 a22 A= … … an1 an2
… a1n … a2n … … … a1n
A的迹(trace): tr(A) = a11 + a22 + … + a1n (1) tr(A+B) = tr(A) + tr(B);
事实上, 1 p1T = (Ap1)T = p1TAT = p1TA,
从而1p1Tp2 = p1TAp2 = p1T(2p2) = 2p1Tp2.
于是(1–2) p1Tp2 = 0, 但是1 2, 故p1Tp2 = 0.
线性代数总复习
§2 线性代数的“解析理论” §3 线性代数的“几何理论” 线性 代 数 总 复 习§4 线性代数典型证明题§1 线性代数概况1. 线性代数的解析理论——矩阵理论行列式的定义、性质、计算、证明;1/3/4.1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二次型 矩阵的定义、性质、运算、初等变换、秩、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对角化、正交对角化; 方程组的Gauss 消元法、初等变换、基础解系、 通解、特解;二次型的标准化、规范化、惯性指数、正定负定;§1 线性代数概况向量、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间的线性关系;向量组间的关系; 向量与向量组的关系;向量空间;2/3/4.1向量欧氏空间、线性方程组解空间、二次型主轴定理 空间与空间的转换关系:过渡矩阵2. 线性代数的几何理论——空间理论内积运算、欧氏空间;向量的长度、夹角、正交、规范正交向量组; 规范正交基、Schmidt 正交化;线性方程组解空间的结构、二次型的主轴定理; 空间为体,矩阵为用几何是脑力劳动,代数是体力劳动.3/3/4.13. 线性代数主线 ——教学名师 中国科技大学 李尚志1/12/4.2解析理论第一大块:行列式11121 21222 12 n n n n nna a a a a a a a a L L MMOML D =n nnj j j j j nj j j j a a a 12 12 12 ()12 (1)t L L L =- å §2 线性代数的解析理论——矩阵理论11 1122 1122 ,1 ,1,1 i i i i in in j j j j nj nj a n D a A a A a A n a A a A a A n ì = ï =+++> í ï ++> îL L 行列式的性质:(辅导P2) 1.行列式等于0;(4点) 2.行列式的值不变;(4点)3.行列式的值改变;(2点)4.特殊行列式的值。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线性代数课程代码:课程性质: 必修总学分:2 总学时: 32* 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2*适用专业和对象:理(非数学类专业)、工、经、管各专业**使用教材:注:(1)大部分高校开设本课程的教学学时数约为32—48学时,为兼顾少学时高校开展教学工作,本大纲以最低学时数32学时(约2学分)进行教学安排,有多余学时的学校或专业可对需要加强的内容适当拓展教学学时。
(2)对线性代数课程而言,理工类与经管类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几乎一致,所以这里所列教学内容及要求对这两类专业均适合。
一、课程简介《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理(非数学类专业)、工、经、管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研究对象是向量,向量空间(或称线性空间),线性变换和有限维的线性方程组。
该课程具有理论上的抽象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工程应用的广泛性。
主要内容是学习科学技术中常用的矩阵方法、线性方程组及其有关的基本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并能用矩阵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列式、矩阵的基本概念、主要性质和基本运算,理解向量空间的概念、向量的线性关系、线性变换、了解欧氏空间的线性结构,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和理论,掌握二次型的标准化和正定性判定。
线性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深刻地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线性代数的发展历史也充分展示数学家们开拓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展现古今中外数学家们忠诚爱国、献身事业的高尚情怀。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线性代数的教学实践之中,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思辨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岗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形成良好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线性代数理论不仅渗透到了数学的许多分支中,而且在物理、化学、生物、航天、经济、工程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时,线性代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直观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验证八条线性运算规律: 对任意a, b, cR+, k, lR, (1) ab = a b = b a = ba ; (2) (ab)c = (a b)c = (a b)c = a(b c) = a(b c) =a(bc) ; (3) 存在零元1R+, 对任意aR+, 有a1=a 1=a; (4) 对任一元素aR+, 存在负元素a-1R+, 有 aa–1= a a–1 =1;
证明: 设的负元素为 与 , 则有 + =0, + =0,
所以 = +0 = +( + ) =( +)+ =( +)+ =0+ = . 因此, 将向量 的负元素记为–.
3. 0 = 0; (–1) = – ; 0 = 0.
证明: 因为 + 0 =1 + 0 = (1+0) = 1 = . 则由零元素的唯一性得: 0 =0 因为 + (–1) =1 + (–1) =[1+(–1)] = 0 =0. 则由负元素的唯一性得: (–1) = – .
对任意的S, 则0R, 由运算的封闭性知: 0S,
而0 =0, 故0S, 从而(3)成立. 再由(–1)R, 则(–1)S, 且+(–1) = 0, 所以 的
负元素例1: 设 V 为线性空间, 则{0}和V 是V的两个子空间,
§4.3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线性空间是线性代数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也是一 个抽象的概念, 它是向量空间概念的推广. 线性空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引入的, 它是某 一类事物从量的方面的一个抽象, 即把实际问题看作 向量空间, 进而通过研究向量空间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线性空间的定义
定义: 设V是一个非空集合, R为实数域. 如果对于 任意两个元素, V, 总有唯一的一个元素 V与之 对应, 称 为与 的和(简称加法运算), 记作 = +. 若对于任一数R与任一元素V, 总有唯一的 元素 V与之对应, 称为数与的积(简称数乘运算), 记作 = .
0 a1 + a 2 b1 + b2 A+ B 0 c1 + c 2 0 (a1+a2)+(b1+b2)+(c1+c2)=0,
满足
因此, 有A+BW2, 即W2对加法封闭.
ka1 kb1 0 , 对任意的kR, 有 kA 0 0 kc1
有
ka1+kb1+kc1= k(a1+b1+c1) = 0,
(5) 1a = a1 = a ; (6) k(l a) = kal = (al)k = ak l = (k l)a; (7) k(ab) = k(a b) = (a b)k = ak bk = akbk = kakb; (8) (k+l)a = ak+l = ak al = ak al = ka l a . 所以, R+对所定义的运算构成线性空间.
§4.4 线性子空间
一、线性空间的子空间的定义及判别法
定义: 设 V 是一个线性空间, S 是 V 的一个非空 子集, 如果 S 对于 V 中所定义的加法和数乘两种运算 也构成一个线性空间, 则称 S 为 V 的子空间. 定理: 线性空间 V 的非空子集 S 构成子空间的充 分必要条件是: S对于V中的线性运算封闭.
说明1. 凡满足以上八条运算规律的加法及乘数运 算统称为线性运算. 说明2. 向量(线性)空间中的元素称为向量, 但不一 定是有序数组. 说明3. 判别线性空间的方法: 一个集合, 对于定义 的加法和数乘运算不封闭, 或者运算不满足八条性质 的任一条, 则此集合就不能构成线性空间.
线性空间的判定方法: (1) 如果在一个集合上定义的加法和乘数运算是 通常实数间的加, 乘运算, 则只需检验运算的封闭性.
因此, 有kAW2, 即W2对数乘封闭. 从而, W2构成R23的子空间.
定理:设 V 是线性空间, S 是 V 的非空子集, 则
W {k11 + k2 2 + + km m i S , ki R, i 1,2,, m}
是 V 中包含 S 的最小子空间. 当 S ={ 1 , 2 ,, m }为有限集时, 记
例3: 次数等于n 的多项式的全体记作Q[x]n, 即 Q[x]n={ p(x)=a0+a1x+·+anxn | a0, a1, ·, anR, an 0 } · · · · 对于通常的多项式加法, 数乘多项式的乘法不构成向 量空间. 多项式加法, 数乘多项式的乘法两种运算对Q[x]n 不满足线性运算的封闭性. 实际上 对p(x)=a0+a1x+·+anxn Q[x]n, 0R, · · 0 p(x)=0(a0+a1x+·+anxn) = 0+0x+·+0xn = 0Q[x]n. · · · · 所以Q[x]n对线性运算不封闭.
二、线性空间的性质
1. 零元素是唯一的. 证明: 假设01, 02是线性空间V中的两个零元素. 则对任何V有, + 01 =, + 02 = , 由于01, 02V, 则有 02+01=02, 01+02=01. 所以 01=01+02 =02+01 =02.
2. 负元素是唯一的.
例6: 正实数的全体记作R+, 在其中定义加法及乘 数运算为: ab = ab, a = a, (R, a, bR+) 验证R+对上述加法与乘数运算构成(实数域R上的)线 性空间. 证明: 对任意a, bR+, R, ab = abR+, a = aR+, 所以对R+上定义的加法与乘数运算封闭.
s1(x) = A1sin(x+B1)= (A1)sin(x+B1) S[x],
所以, S[x]是一个线性空间.
例5: 在区间[a, b]上全体实连续函数构成的集合 记为C[a, b], 对函数的加法和数与函数的数量乘法, 构 成实数域上的线性空间.
(2) 一个集合, 如果定义的加法和乘数运算不是通 常的实数间的加, 乘运算, 则除了检验运算的封闭性外, 还必需检验是否满足八条线性运算规律.
A + B 2 0 0 W1. 0 0 0 即W1对矩阵加法不封闭, 故不构成R23的子空间.
有
解(2): 因 0 0 0 W2 , 故W2非空. 对任意 0 0 0 a1 b1 0 , B a 2 b2 0 W A 0 0 c 2 0 0 c1 2 a1+b1+c1=0, a2+b2+c2=0, 有 于是
W L{1 , 2 ,, m }
称W为由 1 , 2 ,, m 生成的子空间.
定理: L{1 , 2 ,, m } L{1 , 2 ,, m }
{1 , 2 ,, m } 与 {1 , 2 ,, m } 等价.
例3:设 A R
mn
如果上述的两种运算封闭且满足以下八条运算规 律, 那么, 就称V为数域R上的线性空间(或向量空间): 设, , , OV, 1, l, k R, (1) 加法交换律: + = + ; (2) 加法结合律: ( + ) + = +( + ) ; (3) 零元素: 存在OV, 对任一向量 , 有 + O = ; (4) 负元素: 对任一元素V, 存在 V, 有 + =O, 记 = – ; (5) 1 = ; (6) 数乘结合律: k(l ) = (l k) ; (7) 数乘对加法的分配律: k( + )= k +k ; (8) 数量加法对数乘的分配律: (k+l) = k +l .
例7: n元实有序数组组成的全体 Sn={ x=(x1, x2,· , xn)T| x1, x2,· , xnR } · · · · 对于通常的有序数组的加法及如下定义的数乘: (x1, x2, ·, xn)T = (0, 0, ·, 0)T · · · · 不构成线性空间. 显然, Sn对运算封闭. 但1x = 0 x, 故不满足第(5)条运算规律. 即所定义的运算不是线性运算, 所以Sn不是线性空间.
例1: 实数域上的全体mn矩阵, 对矩阵的加法和 数乘运算构成实数域R上的线性空间, 记作Rmn. Rmn 中的向量(元素)是mn矩阵.
例2: 次数不超过n的多项式的全体记作P[x]n, 即 P[x]n ={ p(x)=a0+a1x+·+anxn | a0, a1, ·, anR } · · · · 对通常多项式加法, 数乘多项式的乘法构成向量空间. 通常的多项式加法, 数乘多项式的乘法两种运算 满足线性运算规律. 实际上 对p(x)=a0+a1x+·+anxn, q(x)=b0+b1x+·+bnxn P[x]n, · · · · R, p(x)+q(x) = (a0+a1x+·+anxn)+(b0+b1x+·+bnxn ) · · · · = (a0+b0)+(a1+b1)x+·+(an+bn)xnP[x]n, · · p(x) = (a0+a1x+·+anxn) · · =a0+a1x+·+anxn P[x]n, · · 所以P[x]n对线性运算封闭.
0 = [ +(–1)] = +(–) =[+(–)]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