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训练 专题课外古诗词阅读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来回地走
弥漫着花香 的园中小径
译文:花儿凋谢了,不忍看它伴随残春消逝,却又无 可奈何,归来的燕子好像曾经见过。在弥漫花香的园 中小路上,我独自走来走去。
主旨点睛
这首词的上片写今昔之景,重在思昔;下片巧 写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抒发了词人悼惜 残春之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 怅。
诗歌赏析
词意速通
一首
一曲 刚填好的词
译文:听着一曲新填好的词品尝一杯美酒,天气、亭 台都和去年一样。天边西下的夕阳啊,几时才能回来 再照天际?
不得已,没有办法 好像曾经见过,形容以 前见过的事物又出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在一个地方
下片写景,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安静。“琉璃滑”形 象地写出了无风的水面波平浪静的特点。“不觉船 移”从人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水流的缓和。后两句 写船动惊禽,禽鸟飞起。写景由近到远,再向高处 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
【总结】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写出了堤岸和 湖面的景物特征,描绘了春水流转、芳草笙歌、水 滑如镜、沙鸟惊飞无幅图,并将词人的悠闲意趣融 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 禽,“西湖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 新课导入】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 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 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 映着婉约与豪放。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 《浣溪沙》晏殊
词 课 《采桑子》欧阳修
题 总
《相见欢》朱敦儒
览 《如梦令》李清照
浣溪沙
走近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浙江)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以词著称于文坛 ,尤擅小令 。 其词风格含蓄蕴藉,婉约清丽,端庄秀 雅。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分别被称为“大晏”和“小 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存世有《珠玉词》 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练习

《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一、文学文化知识1.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2.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二、内容赏析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

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中,仿佛和水一起流动,陪伴着诗人远行。

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渝州向三峡选发,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念。

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而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三、中考重点习题巩固1.(1)说一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2分)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写出了峨眉山月的动中之景,意境可谓空灵绝妙。

(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轮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

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诗人借月抒发了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

2.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

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峨眉山月歌》测试题1.默写:(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峨嵋山月半轮秋;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影入平羌江水流。

期末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专题: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1.《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句子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曹植的《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衬托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的诗句是: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4.《庭中有奇树》中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第13课《唐诗五首》】1.《野望》中诗人对眼前景观进行粗线条的描写,使人感觉到山野间光与色的强烈辉映的句子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黄鹤楼》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崔颢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5.《渡荆门送别》中抒发作者思乡深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6.春天万物复苏,绿草悠悠,百花齐放,我们可以引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7.《钱塘湖春行》通过写鸟儿快乐忙碌的生活展现早春景色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第26课《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饮酒(其五)》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春望》中表达伤感别恨,用拟人手法所写的对偶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5.《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村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的句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7.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8.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画面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9.李清照《渔家傲》回答了天帝的话,交代了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光明的句子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15.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4.欧阳修《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的句子是: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15.《相见欢》中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16.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二、古文理解性默写【第10课《三峡》】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考点梳理》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考点梳理》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二十四)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诗中“__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__”一句以时 光流逝、花儿凋零来隐寓怀才不遇、理想幻灭的无限 忧伤。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六)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 诗中寄寓深意,沉痛写出诗人忧国伤时感慨的诗句 是:__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__ 2. 诗中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 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的诗句是:__三山半落青 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__
2. 诗中“__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__”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 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
(四)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十一)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1. 诗中“__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__”两句不仅写 出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 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 2. 诗中虚实结合,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 了诗人的关切和忧虑的句子是:__飞鸟没何处,青 山空向人。__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内古诗词目录《唐诗五首》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李清照)课外古诗词目录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4.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答: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运用典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

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采桑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采桑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

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西湖:指颍州西湖。

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

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翻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

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

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

“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

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

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

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考点汇总(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考点汇总(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考点汇总(含答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151页课后古诗词赏析题(含答案)精心整理《浣溪沙》(宋)XXX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XXX归来。

XXX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2.请简要分析“XXX径独徘徊”中“独”字的含义。

“独”字写出词人因怀念友人而感到抑郁伤感,表现了孤寂、失意的情怀。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情思。

(或“去”是花落去,“来”是XXX归来,来去对比,表现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XXX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XXX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伤春惜时,以及对XXX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寄意深刻,发人深醒。

5.请简要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XXX归来”蕴含的1哲理。

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XXX[宋]XXX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到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XXX、恬静、淡远的春景。

(3分)2.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如何的图景?(4分)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8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8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8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目录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目录《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

表达一个女子对远行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答: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3、有一诗句非常有“新意”,表现了诗人的创造性,是哪一句?答:“馨香盈怀袖”。

香气本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作者却能把它写得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生动形象。

4、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答:可贵。

这花本来没什么稀罕,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5、“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答:“盈”字用得好。

“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

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

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6、这首诗涉及了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请指出本诗这一细节,并简要分析这一动作内涵。

答:“攀条折其荣”一句,主人公情不自禁的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
译文: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 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 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 ,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诗歌朗读
采桑子 欧阳修
zhào
wēi yí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
dī shēng 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liú li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
lián yī 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疏通文意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芳草长 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微动涟 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 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 ,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 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 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诗词赏析 婉约词
浣溪沙
淡淡的闲愁

晏殊

年 华
上片
物是人非 怀旧
作者简介
知人论世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 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1133年(绍兴三年) 以荐补右迪功郎,1135年(绍兴五年)赐进士出 身守秘书省正字(校正文字的官吏)。历兵部郎 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 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晚落致仕,除鸿胪 少卿,秦桧死,依旧致仕。1159年(绍兴二十九 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
草长堤轻——,舟—隐短—隐棹—笙西——歌湖—处好—处,随绿。水逶动迤静结。合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综合练:课外古诗词赏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综合练:课外古诗词赏析

课外古诗词赏析一、阅读理解与欣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中宵①杜甫西阁百寻余,中宵步绮疏②。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注】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

中宵,半夜。

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阁百寻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这一句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一样,是以夸张手法写建筑物之高。

B.“中宵步绮疏”写诗人因被壮丽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直至半夜还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

C.“飞星过水白”写诗人看见一道白影从水上掠过,其中“飞”“白”两字从速度、颜色的角度描写了流星经过时的情景。

D.诗歌第三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委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

2.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你读过的杜甫诗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和它相近。

2.诗词鉴赏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①,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幢幢:晃动的样子。

1.“___________”三个字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听闻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刹那间的反应。

2.末句的景物描写是怎样来抒发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3.古诗词鉴赏。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诗的一二两句写的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表达了诗人对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请你自选角度赏析“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古代诗歌阅读送杜十四之①江南孟浩然荆②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③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①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

之,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赏析与梳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赏析与梳理

古诗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文学常识《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作于东汉末年。

品诗词对照翻译教材原文庭中有奇树①,绿叶发华②滋③。

参考译文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珍贵的树,绿叶间生长出繁盛的花朵。

理解赏析内容理解: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花木繁盛的春景图。

“庭中”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这是一首表现思妇怀远的闺怨诗。

写作手法: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也与下文主人公孤居无依形成鲜明对照。

教材原文攀条④折其荣,将以遗wèi⑤所思。

参考译文我攀引枝条,折下了一枝花,想要把它赠给日夜思念的人。

理解赏析写作手法:动作描写,“攀”条“折”花为了寄给思念的人。

教材原文馨香盈⑥怀袖,路远莫致⑦之。

参考译文花香充满了衣服的襟袖,可是天遥地远,不能送达思念的人手中。

理解赏析内容理解:以乐景写哀情。

“馨香盈怀袖”紧承上两句,写出了“奇树”之花的珍贵,花的香气特别浓郁,十分适合赠予他人,寄托思念之情。

可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思念的人手中。

教材原文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⑧。

参考译文这花有什么珍贵的呢?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理解赏析内容理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最后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表现了主人公对远行之人的深切思念。

重点注释①奇树:佳美、珍贵的树。

②华:花。

下文的“荣”也是“花”的意思。

③滋:繁盛。

④攀条:攀引枝条。

⑤遗:给予,馈赠。

⑥盈:充满。

⑦致:送达。

⑧经时:历时很久。

作品主旨这首诗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行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理解探究1. 诗歌前四句借春景图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主旨与情感把握)答:前四句写了在春天的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开出了繁盛的花朵。

女主人公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枝花,目的是赠送给日夜思念的远人,以此表达对远人的深切思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阅读训练-第4单元 诗词阅读-1 专题一 古诗词的分类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阅读训练-第4单元 诗词阅读-1 专题一 古诗词的分类

专题一古诗词的分类专题精讲知识要点一、古诗词的分类(一)按体裁分,可分为诗、词、曲。

1.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包括古诗、辞赋、乐府诗。

①古诗有四言古诗和五言古诗。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以《诗经》为代表。

五言古诗产生于西汉,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②辞和赋如屈原的《楚辞》和荀卿的《赋篇》。

③乐府诗,有的标题加上“歌”“引”“曲”等。

(2)近体诗又称“格律诗”“今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①绝句分五言绝句(如孟浩然的《春晓》和七言绝句(如杜牧的《赤壁》)。

②律诗分五言律诗(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七言律诗(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2.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包括小令(58字以内,一般不分段)、中调(59~90字,分上下两阕)、长调(91字以上,分三或四段)。

3.曲,又称“元曲”,分为散曲和戏曲。

(1)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2)戏曲包括杂剧和传奇,已是供演出的剧本。

(二)按表达方式分,古诗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

1.抒情诗,以描写或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诗。

诗中的描写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如《枫桥夜泊》。

2.叙事诗,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诗,一般有完整的情节,如《木兰诗》。

3.哲理诗,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诗,如《题西林壁》。

(三)按题材分,古诗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如陶渊明的《饮酒》组诗)、边塞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物诗(如于谦的《石灰吟》、咏史诗(如杜牧的《赤壁》)、咏怀诗(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四)按作者的身份分,古诗可分为文人诗(如李白的《静夜诗》和民歌(如《敕勒歌》)。

(五)按语言分,古诗可分为四言诗(如(曹操的《观沧海》)、五言诗(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七言诗(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杂言诗(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诗词的风格流派诗歌的风格流派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是《诗经》,代表诗人有杜甫、白居易、陆游等;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是屈原的《楚辞》,代表诗人除屈原外,有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背诵赏析注释译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背诵赏析注释译文

庭中有奇树
两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
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
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
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
情罢了。

【注释】
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⑶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内古诗词目录《唐诗五首》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李清照)课外古诗词目录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4.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答: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运用典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

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诗歌鉴赏练习题讲解学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诗歌鉴赏练习题讲解学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诗歌鉴赏练习题八年级下册《庭中有奇树》鉴赏及练习庭中有奇树【作者】佚名【朝代】汉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节奏划分】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huā)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

馨(xīn)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⑶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⑷遗(wèi):赠送,赠与。

⑸馨(xīn)香:香气。

盈:充盈,充积。

⑹致:送到。

⑺贵:珍贵。

一作“贡”。

⑻感:感受,感动。

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主题思想】《庭中有奇树》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龟虽寿【作者】曹操【朝代】东汉末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节奏划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téng)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yí)/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此诗为曹操组诗作品《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首,诗题是后人从诗歌的开头取三字而来。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华版)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华版)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精读细研
诗歌鉴赏
首联写松树生长的风姿,高耸在山巅,迎着山风 而立。颔联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山风猛烈,反衬松枝 的刚劲。又用“一何”加以咏叹,对松柏的赞美之情 溢于言表!颈联写松树顶着霜雪,却仍能四季常青。 尾联写松柏经历了风雪之后,展现其更加坚强的本性, 水到渠成地达到了以物喻人的目的。
梁甫行
知识备查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 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首句中的“庭中”暗示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 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精读细研 从“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可以看出诗歌
怎样的主旨?
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精读细研
怎么理解“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两句诗?
精读细研
赏析“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两句诗。
这两句诗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的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 声凄惨,越是要挺立风中。说明人要有坚韧不拔的 美好品质。
精读细研
怎样理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诗?
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 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 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 升。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 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 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 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整体感知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词语解释 【华】花。 【滋】繁盛。 【攀条】攀引枝条。 【遗】给予,馈赠。 【致】送达。 【经时】历时很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三单元
【资料助读】 1.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作品简介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
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 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 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名句赏析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花本是区区小物,不值得献给远方的丈夫,不过
假若他果真得到了一束“馨香盈怀袖”的花,不知该生 出多少感慨:当年的情谊,别后的思念……假如这花送 到他手里,它不正代替了说不尽的千言万语吗?“此物 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 达怀念之情罢了。”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此两句 诗人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方式,一抑一扬之间,诗的感情 增强了,也就凸显了思妇怀远这一主题。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312021/7/312021/7/31Jul-2131-Jul-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312021/7/312021/7/31Saturday, July 31, 2021
4.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走近作者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弟,封
陈王。三国魏诗人。他以诗的成就最高,现存诗九十多
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他的诗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建 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突出功绩。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等。宋人辑 有《曹子建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原文与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原文与译文

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
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
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
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
满怀袖而无可奈何。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
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
罢了。
4
2.龟虽寿 曹操
•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 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 老骥(jì)伏枥(lì) , 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yǐ)。 •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
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
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3
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景象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
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
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
6
3.赠从弟(其二) 刘桢
• 亭亭山上松,瑟瑟(sèsè)谷中风。 •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岂不罹(lí)凝(níng)寒,松柏有本性!
7
• 白话译文 •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
的狂风。 •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
5
• 白话译文 •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
天; • 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
为土灰。 •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
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 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 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①不识凌云②木, 直待凌云始道③高。 【注释】①时人:指普通的人。②凌云:直冲云霄。③始道:才说。 17.“刺头”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小松 ___顽__强__不__屈__(自__强__不__息__)__的精神。 18.联系韩愈的《马说》,诗中“时人不识凌云木”意为时人不识 人才 。
语文 八年级 上册 • R
期末专题训练
专题七 课外古诗词阅读
(一)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①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①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阳光(或天气)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 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
(八)虞美人 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到天明。 14.这首词按照 时间 顺序,截取了词人一生中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 形象地概括了作者不同时期在环境、生活、 心情(感情) 各方面所发生的巨 大变化。 15.“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一幅在水天辽阔、乌云低垂的江面上,一只在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
3.诗中作者观景的时间顺序经历了哪几个过程?请选取诗中的相关词句填 写在答案的空格处。 夕茫茫→灯火万家→月照平沙 4.请根据诗中“晴天雨”的注释和相关诗句提示,说说“夏夜霜”是什么 意思。 是月光照在沙滩上银白如霜的意思。
(三)客 晓 沈受宏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5.这首诗写作者羁旅他乡时的思乡心情。一、二句用极其简练概括的语言, 正面叙述了 离家之远 和思乡之切。 6.请分析三、四句写景的作用。
2.“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 一简要分析。
“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偎”字用拟人手 法,写出了花的娇美。
(二)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释】①睛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 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在凛冽的西风中悲鸣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孤独凄凉的愁苦之情。
(九)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6.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 载 ;作者 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 也指 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困难、坎坷等 。
描写了一个月色如霜,寒鸦声起的场景,构设了一种凄冷、惨淡的气氛,烘 托了诗人孤寂、悲凉的思乡之情。
(四)闻 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诗歌第一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设问,引起下文作者情思。 8.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语或句子简要分析。 示例:表达了作者悠长的思乡之情。第一二句中 “故园眇何处”“归 思”“悠”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归家之愿无穷无尽;第三四句中“秋雨 夜”“归雁”,描绘出漫漫长夜、绵绵秋雨、由远而近的雁叫声,诗人思乡 愁绪更浓了。
(十一)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9.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 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20.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 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十二)新柳 杨万里
(五)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9.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 这首诗写初秋的一个晴天在江边眺望长江时的所见之景;表达了对长江磅礴 气势的赞美之情。
(六)寿阳曲 远浦帆归 元·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èi):酒旗,挂在酒店门前招徕顾客的幌子。 10.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 酒旆 是近景, 夕阳、两三航 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 1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是远
渔人晚归。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七)凭阑人 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 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 与人添鬓华。 12.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落魄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 象。
13.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语言: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意丰,以 形传神。(或: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运用拟 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写法:衬托。人 物的落魄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 描写烘托出来的,含蓄蕴藉。(或:白描。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 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 寓情于景。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 心情。)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 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 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2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 2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 “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 美而有动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