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大气环境保护3434
合集下载
地理《大气环境》课件(与“大气”有关优秀PPT文档)
![地理《大气环境》课件(与“大气”有关优秀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773fd13856a561253d36f4b.png)
染程度。
气污
第5页,共10页。
三、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表现①吸收作用: 形式②反射O作3用—:—
有选择性
吸收紫外线,CO2、H2O 无选择性
——吸收红外线。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因此,白天多云,气温 不会太高——云多,反射强。
③散射作用: 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2、假如我们在泰山脚下测得某时气温为15℃,我们知道泰6山的高度为
1500米,那么,此时泰山顶的气温大约是
℃呢?
3、联系第一单元内容,为什么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厚,高纬度地区薄?
低纬地区太阳高度大,所以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 4、高对纬于度同地一区地受区热,少在,夏对流季层和高冬度季就其低对。流层的厚度有何差异?
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原因:在22~27千米高 度有臭氧强烈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增温
以平流 运动为 主
天气 晴朗
能见度好, 大气平稳, 利于高空 飞行
高层 平流层顶至
存在电离层电离层,可反射电磁波,对无线通讯有重
大气 2000~3000千米 要作用
第3页,共10页。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高流度层每气增温加随10高0米度,的气增温加降而低递0.减6℃,;递即减0.率6 ℃为/多100少米?
7、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8、人晴造朗烟与幕阴能天增比强较大,气哪逆一辐个射气,温加日强较对差地小面?的为保什温么作?用.
夜间多云,有利于增强大气逆辐射,利于地面保温。 3天6、 、空影在呈响晚蔚地秋蓝面至色辐早,射春日、,出太为前阳 什、辐么日射霜落的冻后因多可素出视:现物在及晴在朗没的有夜太晚阳?直射的地方能看清物体,都是因为散射的缘故。 3、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 —在7、—对在温 流寒度层冬、,,密气为度温什和垂么大直人气递造运减烟动率幕状低能况于起。6到℃防/10御00霜米冻的的现作象用。? 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根18、 、据对晴所流朗学层与知气阴识温天解随比释高较自度,然的 哪现增一象加个:而气递温减日,较递差减小率?为为多什少么??
气污
第5页,共10页。
三、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表现①吸收作用: 形式②反射O作3用—:—
有选择性
吸收紫外线,CO2、H2O 无选择性
——吸收红外线。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因此,白天多云,气温 不会太高——云多,反射强。
③散射作用: 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2、假如我们在泰山脚下测得某时气温为15℃,我们知道泰6山的高度为
1500米,那么,此时泰山顶的气温大约是
℃呢?
3、联系第一单元内容,为什么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厚,高纬度地区薄?
低纬地区太阳高度大,所以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 4、高对纬于度同地一区地受区热,少在,夏对流季层和高冬度季就其低对。流层的厚度有何差异?
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原因:在22~27千米高 度有臭氧强烈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增温
以平流 运动为 主
天气 晴朗
能见度好, 大气平稳, 利于高空 飞行
高层 平流层顶至
存在电离层电离层,可反射电磁波,对无线通讯有重
大气 2000~3000千米 要作用
第3页,共10页。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高流度层每气增温加随10高0米度,的气增温加降而低递0.减6℃,;递即减0.率6 ℃为/多100少米?
7、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8、人晴造朗烟与幕阴能天增比强较大,气哪逆一辐个射气,温加日强较对差地小面?的为保什温么作?用.
夜间多云,有利于增强大气逆辐射,利于地面保温。 3天6、 、空影在呈响晚蔚地秋蓝面至色辐早,射春日、,出太为前阳 什、辐么日射霜落的冻后因多可素出视:现物在及晴在朗没的有夜太晚阳?直射的地方能看清物体,都是因为散射的缘故。 3、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 —在7、—对在温 流寒度层冬、,,密气为度温什和垂么大直人气递造运减烟动率幕状低能况于起。6到℃防/10御00霜米冻的的现作象用。? 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根18、 、据对晴所流朗学层与知气阴识温天解随比释高较自度,然的 哪现增一象加个:而气递温减日,较递差减小率?为为多什少么??
《大气环境保护》课件
![《大气环境保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394e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f.png)
《大气环境保护》PPT课 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污染现状和成因。 我们还将介绍大气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以及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 影响。
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大气环境保护是确保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需要保护大气,减 少污染,保护生态系统,提高空气质量。
大气环境的污染现状
目前,全球大气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燃煤等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升 高,对环污染的成因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自然灾害等。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来源,大气污染通常 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我国大气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这包括减少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监测 和实施严格的污染治理等。
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手段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涵盖了空气净化、废气处理和排放控制等方面。这些技术 手段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传播,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大气监测与监测仪器
大气监测是评估和管理大气质量的重要手段。现代监测仪器可以帮助我们监 测污染物浓度、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指数,为决策提供准确数据。
大气环境模拟与预测
通过大气环境模拟和预测,我们可以预测污染物的传输路径、浓度分布和影响范围。这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污染 控制策略。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污染现状和成因。 我们还将介绍大气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以及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 影响。
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大气环境保护是确保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需要保护大气,减 少污染,保护生态系统,提高空气质量。
大气环境的污染现状
目前,全球大气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燃煤等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升 高,对环污染的成因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自然灾害等。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来源,大气污染通常 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我国大气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这包括减少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监测 和实施严格的污染治理等。
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手段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涵盖了空气净化、废气处理和排放控制等方面。这些技术 手段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传播,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大气监测与监测仪器
大气监测是评估和管理大气质量的重要手段。现代监测仪器可以帮助我们监 测污染物浓度、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指数,为决策提供准确数据。
大气环境模拟与预测
通过大气环境模拟和预测,我们可以预测污染物的传输路径、浓度分布和影响范围。这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污染 控制策略。
大气环境课件
![大气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035c9a700abb68a982fb6d.png)
你能解释高处不胜寒的原因吗? 为什么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对流层的逆辐射的存在
保温效应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因此,
形
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
式
——云多,反射强。
散射作用: 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前、日落后及 在没有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能看清
思考 物体,都是因为散射的缘故。
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哪些具有选择性?
大气环境
17
小结: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可见光中波长越短越易被散
射,波长越长越不易被散射
大气环境
14
思考: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
蓝大色气天环境空
15
为什么朝霞和晚霞呈红色?
朝大气霞环境
16
三、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O3—— 吸收紫外线
吸收作用: 有选择性
CO2、H2O ——吸收红外线
表 现
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
大气环境
1
第三节 大气环境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大气环境
2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 大气的组成 (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环境
3
(一) 低层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干 主要 N2
太
逆辐射
阳
辐
射向宇宙空 间
射
大
地 大气吸收 、
面
反射、 散射等削弱
吸 作用
气 辐 射
高中地理课件大气环境保护3434
![高中地理课件大气环境保护3434](https://img.taocdn.com/s3/m/dd1c0b8c804d2b160a4ec00d.png)
为什么?
1、原因: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
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2、危害:
A、增加皮肤癌,主要是黑色素癌;
1)危害人体健康
B、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C、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2)破坏生态环境 和工农业生产
A、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B、减少渔业产量, C、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1、原因
人为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
毁林
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
思考:
气温升高,对各地区 的生态环境、干湿状 况和社会经济会造成 什么影响?
全球变暖影响北极气候
据新华社电一个专门研究北极气候变化的多国科学家小组11月 8日发布研究报告《北极气候影响评估》:过去30年间,北极地区 的年平均海冰量下降了约8%,海冰面积总共减少了98.84万平方 公里,比美国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两州面积总和还要大。过 去20年间,北极地区的冰层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7.62 厘米。
全球变暖影响“可怕” 400万英国人将被迫搬家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英国科学家发布了 一份环境报告《未来的洪灾》报告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洪灾 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另外,气温的持续升高同时也导致海平面 不断升高,因此,近400万英国人的住宅有可能在未来的数十年间 被洪水吞没。报告同时警告说 :许多最坏预测有可能在2050年前 后就会变成现实。
2、危害
1)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地区; 2)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
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3、措施
1)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2)加强国际间协作
高中地理课件大气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课件大气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ae2351f781c758f5f71f6716.png)
2.9 大气环境保护
一、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CO2 人类活动 大气污染 大气环境问题
氟氯烃 臭氧层破坏
酸雨危害
二氧化硫和氧化氮 气候异常
二、全球变暖 1、事实: P54“北半球气温5年平均值的变化”图 2、原因及危害
原因: 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②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2、酸雨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 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 3、中国的酸雨: 1)类型: 硫酸型酸雨 2)分布:P64 图
3)危害 P64 第三段
4)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危害:①全球变暧,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国家 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人类社会将为此付出大的代价。
3、措施: 一是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三、臭氧层破坏与保护 1、事实: “南极臭氧洞” 2、产生原因:见地图册P23 3、危害: 臭氧层遭破坏,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将导致如下后果: (1)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牧渔业造成破坏。 四、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1、酸雨的概念 PH值小于5.6的雨水(PH值小于4.5,称重酸雨)
一、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CO2 人类活动 大气污染 大气环境问题
氟氯烃 臭氧层破坏
酸雨危害
二氧化硫和氧化氮 气候异常
二、全球变暖 1、事实: P54“北半球气温5年平均值的变化”图 2、原因及危害
原因: 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②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2、酸雨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 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 3、中国的酸雨: 1)类型: 硫酸型酸雨 2)分布:P64 图
3)危害 P64 第三段
4)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危害:①全球变暧,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国家 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人类社会将为此付出大的代价。
3、措施: 一是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三、臭氧层破坏与保护 1、事实: “南极臭氧洞” 2、产生原因:见地图册P23 3、危害: 臭氧层遭破坏,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将导致如下后果: (1)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牧渔业造成破坏。 四、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1、酸雨的概念 PH值小于5.6的雨水(PH值小于4.5,称重酸雨)
《大气环境》课件
![《大气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92b2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e.png)
大气环境的组成
总结词
大气环境主要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组成。
详细描述
对流层是大气环境中最低的一层,包含了人类生活的主要活动区域,如云雨、风霜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中。平流层中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生命有保护作用。中间层和热层中存在着大量的电离层,对无 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遥感监测
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遥 感设备,对大范围的大气 环境进行监测。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设备
气体分析仪
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如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颗粒物计数器
用于测量大气中的颗粒物数量,如 PM2.5、PM10等。
气象站
用于测量风速、风向、温度、湿度 等气象参数,为污染物扩散模拟提 供数据。
总结词
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挥发性有机 物等。
详细描述
颗粒物包括PM2.5和PM10等,硫氧 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包括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主 要是汽车尾气排放的烃类物质。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总结词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农业活动等。
04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准入, 淘汰落后产能。
02
01
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气治
理和排放控制。
03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 济模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04
05
建立工业园区集中治理设施 ,实现污染物集中处理。
交通污染防治措施
交通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推广新能源汽车。
低碳发展
推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发展模式,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变暖影响“可怕” 400万英国人将被迫搬家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英国科学家发布了 一份环境报告《未来的洪灾》报告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洪灾 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另外,气温的持续升高同时也导致海平面 不断升高,因此,近400万英国人的住宅有可能在未来的数十年间 被洪水吞没。报告同时警告说 :许多最坏预测有可能在2050年前 后就会变成现实。
3、措施:全球合作保护
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1、概念:pH值小于5.6的雨水。 2、原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
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 化氮等酸性气体。
3、危害:
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 死亡;
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3)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4)危及人体健康。
1、原因
人为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
毁林
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
思考:
气温升高,对各地区 的生态环境、干湿状 况和社会经济会造成 什么影响?
全球变暖影响北极气候
据新华社电一个专门研究北极气候变化的多国科学家小组11月 8日发布研究报告《北极气候影响评估》:过去30年间,北极地区 的年平均海冰量下降了约8%,海冰面积总共减少了98.84万平方 公里,比美国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两州面积总和还要大。过 去20年间,北极地区的冰层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7.62 厘米。
看漫画,试想企鹅在说什么?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 上升
0.6~0.9℃
思考:
为什么全球气温会升高?
全球变暖-来自太空的证据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 家John Harries 和他的研究小组报告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在过去 几十年里,返回到太空的地球热辐射越来越少。
2、危害
1)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地区; 2)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
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3、措施
1)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2)加强国际间协作
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正迅速扩大
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9月8日电2003年8月以来,南极上空臭氧 层空洞迅速扩大,目前已危及到美洲大陆最南端的火地岛和阿 根廷圣克鲁斯省的南部地区。今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正以近 20年来最快的速度扩展,目前空洞面积超过2700万平方公里。
冰川急剧退化,350年以后,现有冰川可能要减少一半,并带来海平面上升, 到2100年,将上升26至68厘米,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最发达的海岸带;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如大风、干旱、洪涝、雷暴等,干旱化已经引起了北方地 区近十年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沙尘天气;
农产量减产(预计到2030年,我们的三大农作物将减产5%到10%)、农业布 局和结构变动,病虫害增加,农业投资成本都将受到影响。此外,交通运输业、 生态旅游业、保险业、人居环境等都会受到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 加剧,严重时还会给国家安全带来影响。他援引英国《观察家》杂志披露的五 角大楼的一份秘密报告称,“气候变暖的问题将可能引发全球性的骚乱和核战 争,所以气候变暖对世界的威胁远远大于恐怖主义。”
秦大河:全球变暖的影响将波及自然经济政治
中国气象局局长、我国徒步穿越南极的第一人秦大河院士在《进入21世纪的 气候科学——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与对策》的报告中指出,气候变暖已是一 个不争事实 。其负面影响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其中包括自然生态、国民经济 甚至政治的稳定。
预计到2050年,我国寒温带针叶林面积会显著减少,温带草原北移、面积减少, 荒漠化进一步向东扩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他们研究结果是通过比较最新的卫星观测资料以及30年前的有关 资料获得的。这一发现可以看作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成因。科 学家们长久以来一直认为,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臭氧、 氟氯烃等所谓的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研究结果证 实了这种人类对气候的影响。
2003年的高温突破五百年记录
过去的三十年是欧洲五百年来最炎热的时期。2003年那个不同寻 常的夏季有一万九千多人死亡 。<<自然>>杂志指出,像2003年 那样炎热的夏天,未来可能每两年就会出现一次。路特巴赫说: 现在气候变化已超出了工业化之前气候自然波动的范围,这显然 是人类影响所造成。
为什么?
1、原因: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
化合物,,主要是黑色素癌;
1)危害人体健康
B、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C、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2)破坏生态环境 和工农业生产
A、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B、减少渔业产量, C、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4、防治: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研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 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
思考:
1、找出pH值小于5.6的酸雨区 2、找出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 3、我国的酸雨主要是什么类型?
硫酸型
杭州湾
西 南
珠江三 角洲及
其北部
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
教育目标 1 知识教学点: 全球变暖及其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酸雨危害与防止。 2 能力训练点: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3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大气污染——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 因、危害,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2难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大气研究专家坎夏尼称,臭氧层空 洞的扩大将导致紫外线辐射加强,不仅会严重破坏地球表面生 态环境,同时也会增加当地居民患皮肤癌的危险,增加白内障 的发病机会,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遭受致命影响,导致农作物减 产并加强温室效应。
新华网惠灵顿9月22日电 在奥克兰出版的《新西兰先驱报》22 日报道,今年在南极上空刚刚出现的臭氧空洞比去年出现的空 洞大,相当于4个澳大利亚。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英国科学家发布了 一份环境报告《未来的洪灾》报告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洪灾 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另外,气温的持续升高同时也导致海平面 不断升高,因此,近400万英国人的住宅有可能在未来的数十年间 被洪水吞没。报告同时警告说 :许多最坏预测有可能在2050年前 后就会变成现实。
3、措施:全球合作保护
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1、概念:pH值小于5.6的雨水。 2、原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
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 化氮等酸性气体。
3、危害:
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 死亡;
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3)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4)危及人体健康。
1、原因
人为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
毁林
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
思考:
气温升高,对各地区 的生态环境、干湿状 况和社会经济会造成 什么影响?
全球变暖影响北极气候
据新华社电一个专门研究北极气候变化的多国科学家小组11月 8日发布研究报告《北极气候影响评估》:过去30年间,北极地区 的年平均海冰量下降了约8%,海冰面积总共减少了98.84万平方 公里,比美国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两州面积总和还要大。过 去20年间,北极地区的冰层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7.62 厘米。
看漫画,试想企鹅在说什么?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 上升
0.6~0.9℃
思考:
为什么全球气温会升高?
全球变暖-来自太空的证据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 家John Harries 和他的研究小组报告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在过去 几十年里,返回到太空的地球热辐射越来越少。
2、危害
1)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地区; 2)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
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3、措施
1)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2)加强国际间协作
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正迅速扩大
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9月8日电2003年8月以来,南极上空臭氧 层空洞迅速扩大,目前已危及到美洲大陆最南端的火地岛和阿 根廷圣克鲁斯省的南部地区。今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正以近 20年来最快的速度扩展,目前空洞面积超过2700万平方公里。
冰川急剧退化,350年以后,现有冰川可能要减少一半,并带来海平面上升, 到2100年,将上升26至68厘米,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最发达的海岸带;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如大风、干旱、洪涝、雷暴等,干旱化已经引起了北方地 区近十年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沙尘天气;
农产量减产(预计到2030年,我们的三大农作物将减产5%到10%)、农业布 局和结构变动,病虫害增加,农业投资成本都将受到影响。此外,交通运输业、 生态旅游业、保险业、人居环境等都会受到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 加剧,严重时还会给国家安全带来影响。他援引英国《观察家》杂志披露的五 角大楼的一份秘密报告称,“气候变暖的问题将可能引发全球性的骚乱和核战 争,所以气候变暖对世界的威胁远远大于恐怖主义。”
秦大河:全球变暖的影响将波及自然经济政治
中国气象局局长、我国徒步穿越南极的第一人秦大河院士在《进入21世纪的 气候科学——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与对策》的报告中指出,气候变暖已是一 个不争事实 。其负面影响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其中包括自然生态、国民经济 甚至政治的稳定。
预计到2050年,我国寒温带针叶林面积会显著减少,温带草原北移、面积减少, 荒漠化进一步向东扩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他们研究结果是通过比较最新的卫星观测资料以及30年前的有关 资料获得的。这一发现可以看作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成因。科 学家们长久以来一直认为,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臭氧、 氟氯烃等所谓的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研究结果证 实了这种人类对气候的影响。
2003年的高温突破五百年记录
过去的三十年是欧洲五百年来最炎热的时期。2003年那个不同寻 常的夏季有一万九千多人死亡 。<<自然>>杂志指出,像2003年 那样炎热的夏天,未来可能每两年就会出现一次。路特巴赫说: 现在气候变化已超出了工业化之前气候自然波动的范围,这显然 是人类影响所造成。
为什么?
1、原因: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
化合物,,主要是黑色素癌;
1)危害人体健康
B、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C、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2)破坏生态环境 和工农业生产
A、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B、减少渔业产量, C、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4、防治: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研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 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
思考:
1、找出pH值小于5.6的酸雨区 2、找出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 3、我国的酸雨主要是什么类型?
硫酸型
杭州湾
西 南
珠江三 角洲及
其北部
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
教育目标 1 知识教学点: 全球变暖及其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酸雨危害与防止。 2 能力训练点: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3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大气污染——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 因、危害,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2难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大气研究专家坎夏尼称,臭氧层空 洞的扩大将导致紫外线辐射加强,不仅会严重破坏地球表面生 态环境,同时也会增加当地居民患皮肤癌的危险,增加白内障 的发病机会,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遭受致命影响,导致农作物减 产并加强温室效应。
新华网惠灵顿9月22日电 在奥克兰出版的《新西兰先驱报》22 日报道,今年在南极上空刚刚出现的臭氧空洞比去年出现的空 洞大,相当于4个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