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复习文言知识点 PPT

合集下载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情境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 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 德义”的结论。 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是:将有作则思知 止以安人。 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是:诚能见 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5.《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是: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牧。 6.《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是:惧满溢则 思江海下百川。 7.《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道德不宽厚,不能克服欲望,就如同挖根求木茂, 堵源求泉流远的句子: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8.《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说明人们开始都能 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第二段
凡百(所有的)元首(帝王),承天景(大)
命,莫不殷忧(深切的忧虑)而道著(治道显著),功成而德
衰(德行衰减),有善(好)始者实繁,能克(能够)终者盖
(大概,表推测)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深重的忧患),必竭诚以待
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看不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竭诚则吴越为一
①重权,重任 ②重大的地位 ③安,安乐的时候; 危,危难的时候 ④奸恶的人 ⑤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①达到远方 ②流得长远
(3)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①则思正身以黜恶 ②弘兹九德 ③则思知止以安人
意动用法
①乐盘游
②忧懈怠
使……牢固 使……正 使……光大 使……安宁
以……为乐 以……为忧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文学内容补充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 四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
“讽、谏、谤、讥、说”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古语中大都不含贬义)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
得民心 失民心
载舟
比 喻

论 证

覆舟
文本解析
(三)朗读第三段,疏通文意
注意: 1、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的翻译。 2、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 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2、把握各段内容及文章主旨,学习本文的论证思 路及论证方法。
3、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学习作者反复开导 、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 今天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千古“诤臣”-----魏征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巨鹿人。唐代政治 家、文学家、史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 宗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思考
这一层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第一段 第一层
求木长 固根本 欲流远 浚泉源
源不深 望流远 根不固 求木长
比喻论证 正面论证
比喻论证 反面论证
思国安 积德义
德不厚 思国理
中心论点: 思国之安 积其德义
原文: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谏太宗十思疏ppt

谏太宗十思疏ppt

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思:恪守道德作为一位君主,谏听臣民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恪守道德是太宗必须要具备的品质之一。

太宗应当以身作则,以正道引领臣民。

同时,太宗应当给予臣民正当的待遇和赏识,以激励臣民尽心尽力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第二思:借鉴古人智慧古人的智慧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

太宗应当深入学习古代文献,借鉴古人的智慧来制定政策和处理问题。

通过学习古人的经验和教训,太宗可以更好地领导国家,避免重蹈覆辙。

第三思:明智委任重臣太宗应当明智地委任重臣。

只有选择适合的人才,才能够让国家发展壮大。

太宗应当注重重臣的道德品质和能力,给予他们足够的权力和责任,同时也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督,确保他们为国家的利益工作。

第四思:尊重臣民的意见太宗应当尊重臣民的意见。

臣民是国家的基石,他们的声音应当得到太宗的听取和重视。

太宗应当设立适当的渠道,让臣民能够向他反映问题和建议,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第五思:明智处理外交事务外交事务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太宗应当明智地处理外交事务,坚持公正和平等原则,不断开展沟通和合作,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友谊与互利。

第六思:注重军事力量的发展军事力量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太宗应当注重军事力量的发展,加强军队的训练和装备,提高防御和攻击能力,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第七思:重视教育和文化教育和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资源。

太宗应当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为臣民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只有有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国家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实现长期的发展。

第八思:关注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太宗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任务。

太宗应当注重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关注农民的种植和生产条件,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太宗应当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九思:勤政为民勤政为民是太宗应当具备的品质之一。

太宗应当勤勉工作,尽力为民造福。

太宗应当注重廉政建设,反腐倡廉,严惩贪腐行为,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树立良好的榜样。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课件30张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课件30张
戒赏罚不公
壹 固本思源
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 对比论证
宗贰
克终盖寡

引出警告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反面


叁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正面
拓展延伸: 唐朝初建,叛乱未已,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朝 臣们在如何立国施政问题上是有争议的。
唐太宗曾回忆道: “朕即位之初,上书者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 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魏征认为: “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见新旧《唐书》 本传)“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不然,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荀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事实证明,魏征这套与民生息、无为而治的办法是合乎国情、顺乎民 心的。
其:反问语气词,难道,怎么。 忽:轻视。
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
君人者,诚 能 见 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
名作动,统治 如果 贪图的东西
表目的
兴建、建造
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使……安宁
牧,养。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骄傲自满
名作动,居于……之下
乐 盘游 则思 三驱 以为度; 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凡百元首:凡百,所有的。元首,泛指所有帝王 2、景:重大的。 3、殷忧:深切忧虑。 4、著:显著。 5、而:连词,“却”,表示转折。
6、实:的确。 7、克:能够。 8、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 9、岂:难道。 10、之:代词,代指天下。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
十宗 思作

疏: 魏 征
核心素养目标
1. 通过疏通文意,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 通过梳理文本内容,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3.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文本内容,理解作者高超的说理艺术,读懂魏征的 劝谏艺术。 4. 通过小组辩论,学习中国文人士大夫身上的“责任与担当”的精神品 质。
安:使动,使…安定. 高危:高而险. 冲:谦虚.
牧:养. 满溢:比喻骄傲自大,听不进批评.
下:居…之下,名词作动词.
盘游:游乐。这里指田猎。盘,快乐。
三驱:围打禽兽时,只合三面,留一面,以示人君的好生之德.
原文: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 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注释】总:总括,归纳.
弘:使动,使…光大.
兹:这,此.
简:选拔.
而:表顺接.
善:好的意见,形作名。
播:扩大.
惠:仁爱,宽厚。
信:诚信。
效:献出.
豫游: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
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司:主持,操作。这里指“行使”。
一、疏通文意
第一段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注释: 求:要求. 长:生长. 本:树根.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固:使动,使……牢固. 浚(jùn):疏通.
翻译:我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 底;想要泉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 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行道义。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30张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30张课件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 征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 《谏太宗十思疏》为第二疏。
唐太宗接到奏章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 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
“贞观之治”的后期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复,就是因为太宗在 一定程度上听取了魏征的这一劝谏。唐太宗也给予魏征很高的 评价: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 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浚(jùn ) 谗(chán )邪 谬(miù)赏 壅(yōng )蔽
载(zài )舟
文章解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求:要求,追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zhǎng):生长。 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牢固。 根本:树根。 流:泉流,名词。 远: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 。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

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

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
■ 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 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如《阿房宫赋》。
■ 论,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重大事件或社会等问题,提出 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 《六国论》《过秦论》。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表原因,是因为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表原因,因为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今已亭亭如盖矣
句首语气词,不译 伞盖
作 •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舍瑟而作 盗窃乱贼而不作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建造,大兴土木 起来 兴起 发动 演奏
下 • 臣虽下愚 • 必竭诚以待下 •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令初下,群臣进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下视其辙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 见魏徵询问得失,魏徵有治国的才干, 性情又耿直,从不退缩屈服,李世民 与他谈论,总能欣然接受他的意见。 魏徵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 自胜,于是把心里的想法全部说出来, 毫不隐瞒。李世民曾经慰劳魏徵说: “您所陈述进谏的事,前后有二百多 项,不是至诚报效国家,怎么能够这 样?”
• 礼部尚书王珪上奏说:“三品以上的官员在路上遇到 亲王,都下车,违反法度来表示恭敬,这违背了礼仪 的标准。”李世民说:“你们自己的地位都尊贵,就 轻视我的儿子吗?”魏徵进言说:“从古至今,亲王 列在三公之下。现在三品都是天子的列卿和八座之长, 为亲王降乘,不是亲王所应承受的礼节。求之于旧例, 又没有可以作为凭证的依据;施行于当今,又违背了 国法。”李世民说:“国家所以立太子,是准备他做 国君。然而人的长短,不在老少,假如没有太子,那 就依次立太子同母的弟弟。这样说来,怎么能轻视我 的儿子呢?”魏徵说:“殷代崇尚质朴,有兄长去世 其弟即位的礼义;自周以来,立太子必定要是嫡出的 长子,以这杜绝各个兄弟的私念,堵塞祸乱的根源, 这是国君应当十分慎重的事。”于是李世民同意了王 珪的奏言。
• 《旧唐书》卷71《魏徵列传》:是月, 长乐公主将出降,帝以皇后所生,敕 有司资送倍于永嘉长公主。徵曰: “不可。昔汉明欲封其子,云‘我子 岂与先帝子等?可半楚、淮阳。’前 史以为美谈。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子 为公主,既加‘长’字,即是有所尊 崇。或可情有浅深,无容礼相逾越。” 上然其言,入告长孙皇后,后遣使赍 钱四十万、绢四百匹,诣徵宅以赐之。 寻进爵郡公。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最终完整版(共33张PPT)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最终完整版(共33张PPT)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谏 劝谏 ;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
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
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
类,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
体。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
原文: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 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 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翻译:当初取得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天下却力量不足, 为什么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当中,一定能竭尽诚意对 待臣民,得志以后就放纵情感,傲视他人;竭尽诚意就能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 奏疏。
“讽、谏、谤、讥、说”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
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2、作者如何肯定人民的力量?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须竭诚待 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 心。
原文: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 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
原文: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 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 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 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 亏无为之大道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谏太宗十思疏》(共13张PPT)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谏太宗十思疏》(共13张PPT)
其中的,代词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副词,表示期望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将,又,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归纳总结“其”的用法
①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他、它、
那、那些、其中的);
②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 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或加强反问语气。 ③作连词,表示选择或假设关系。
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 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古义,使……谦虚; 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古义:以(之)为;把(它)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当作。 今义:认为。
三、词类活用 ① 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心:在内心。 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做君主,统治。 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 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安:安全的环境。危:危险的可能。
高三一轮复习
《谏太宗十思疏》
重要词语落实
1.必固其根本 使… 稳固 2.必浚其泉源 疏通 3.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理的好,安定 主持,掌管 4.人君当神器之重 大 5.承天景命 6.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能够 7.则纵情以傲物 放纵感情 监督,管理 8.虽董之以严刑 约束,修养 9.思谦冲以自牧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远: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远长。 能克终者盖寡 终:坚持到底。 ⑤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宏兹九德 宏:使……弘扬。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疲劳, 苦:使……辛苦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谏太宗十思疏ppt复习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复习课件

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魏徵在文化事业上也颇有贡献,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 《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他 在《隋书· 文学传》序中,对汉魏至隋的文风作了概括的评论,崇尚质朴纯正, 反对浮靡轻巧,视梁陈以来的宫体、骈俪一类作品为“亡国之音”,反映了他的 文学观点。他的谏议政论文,颇传名篇。贞观十一年(637)上《十思疏》,告 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又 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在十个方面行为不及初期谨慎,太宗书于屏风之 上,这类文章,虽用偶句,但词旨剀切,气势雄骏,无典故堆砌之病,已表现出 由骈入散的倾向。后来刘知几的论文、陆贽和欧阳修、苏轼等人的献纳、奏议之 文,都受到他的影响。诗多颂功祀神之作。但五古《述怀》一篇,意气慷慨,语 言劲健,在初唐诗歌中不失为格调较高的作品。 《旧唐书· 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俱著录《魏徵集》二十卷,已佚。 《全唐文》存其文三卷,三十多篇。《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三十多首。事迹见 新、旧《唐书》本传。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写作背景
这篇奏章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 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 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 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 征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 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 了这些奏疏后猛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征手诏》, 称赞魏征“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 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弦、韦是用以警戒之 物),表示从谏如流。魏征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 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 朕亡一镜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连词:用法相当于“而”,可表示 “并列、递进、承接、目的、因果、修饰” 等。
❖ (3)副词:通“已”。 ❖ (4)动词,认为,率领等。
15
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它的,代词
其然乎,其不然乎?《祭十二郎文》 “是……,还是……”连词,表选择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而扣之。《石钟山记》
其中的,代词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副词,表示期望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将,又,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16
归纳总结“其”的用法
①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他、它、那、 那些、其中的); ②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 婉商、期望等语气或加强反问语气。 ③作连词,表示选择或假设关系。
17
句式
1.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
1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
9

❖ 1.信者效其忠。
❖诚信的
❖ 2.愿陛下亲之信之。 ❖ 3.忌不自信。
信任 相信
❖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实的
❖ 5.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信用
❖ 6.烟涛微茫信难求。 表肯定,确实,实在
❖ 7.胜似闲庭信步。 随意,随便
❖ 8.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物
12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稳、安定、安全
2.不念居安思危 。
安定的时候
3.则思知止以安人 。
使……安宁
4. 安得广厦千万间 。
疑问副词,怎么
5. 沛公安在。
疑问代词,哪里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享受
13

1.则思三驱以为度 介词,把
2.戒奢以俭
介词,拿
3.则思知足以自戒 连词,来,表目的
4.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连词,同“而”,表顺接
5.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连词,同“而”,表转折
6.乃入见,问:“何以战?” 介词,凭借
7.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因为,连词,表原因
8.木欣欣以向荣。 而,连词,表修饰
9.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14
总结归纳“以”的用法状语后置句
2.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省略句
3.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
“难道……吗?
4.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
也。
判断句
22
3、[翻译训练]
①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文:竭尽诚心,就能使敌对双方团结在 一起;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②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译文: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人民, 用暴怒来震慑人民。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