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c4e48f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5.png)
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
长方形的周长=2×长+2×宽。
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
多边形的周长的长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
根据周长的定义:可得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又由于长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
故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
扩展资料
一、常见图形周长的公式:
1、三角形的周长C=a+b+c(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
2、圆:C=πd=2πr (d为直径,r为半径,π)。
3、多边形:C=所有边长之和。
4、四边形:C=a+b+c+d(abcd为四边形的边长)。
5、扇形的周长:C=2R+nπR÷180(n=圆心角角度)=2R+kR(k=弧度)。
二、常见图形面积的公式:
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53af93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c.png)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初中数学中的基本图形之一,它们的周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数学中,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长度,通常用符号P表示。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一、长方形周长公式长方形是一种有四个角的四边形,其中对边相等且平行。
它的周长是指长方形的四条边长之和。
假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P = 2a + 2b这个公式的意思是,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的两倍加宽的两倍。
例如,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为5cm,宽为3cm,那么它的周长为:P = 2×5 + 2×3 = 10 + 6 = 16cm这个公式非常简单易懂,我们可以通过它来计算任何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二、正方形周长公式正方形是一种有四个角的四边形,其中四条边相等且互相垂直。
它的周长是指正方形的四条边长之和。
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为:P = 4a这个公式的意思是,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四倍。
例如,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cm,那么它的周长为:P = 4×4 = 16cm这个公式同样非常简单易懂,我们可以通过它来计算任何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装修房间时,我们需要计算墙面的周长,以确定需要购买多少墙纸或油漆。
又如,在测量花园的面积时,我们需要计算围墙的周长,以确定需要购买多少根围墙砖或栅栏。
此外,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还可以用于计算线路的长度、计算管道的长度等等。
可以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无处不在。
四、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是初中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的应用非常广泛。
掌握这两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也可以让我们更加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两个公式,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得心应手。
小学数学图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小学数学图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4370b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5.png)
小学数学图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一、周长的意义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如:圆、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都是封闭图形。
求这些图形的周长,就是求围绕这些图形一周的线段的长度。
二、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方法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方法:已知长和宽,用(长+宽)×2来计算周长。
例: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解:(10+6)×2=32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方法:已知边长,用边长×4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例: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解:边长×4=5×4=20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3.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方法:已知直径,用圆周率×直径×2来计算圆的周长。
圆周率是π(通常取值是3.14),把π和直径相乘再乘2就可以算出圆的周长了。
公式中的字母“d”代表直径,“r”代表半径。
例:一个圆的直径是6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解:圆周率×直径×2=3.14×6×2=37.68厘米。
答:这个圆的周长是37.68厘米。
三、图形的周长练习题(1)一个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求它的周长?(2)一个长方形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求它的周长?(3)一个圆的半径为5厘米,求它的周长?四、小结以上就是小学数学图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方法,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以免出现错误。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图形的特点,灵活运用公式,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a779b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a.png)
一、概述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小学数学中的基本几何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其周长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开始接触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并学习如何计算其周长。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长方形是一个具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其特点是相对较长的两边和较短的两边。
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需要将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行加和。
1.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2 × (长 + 宽)。
2. 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2 × (5 + 3) = 2 × 8 = 16 厘米。
三、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其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相对简单。
1.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4 × 边长。
2. 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4 × 6 = 24 厘米。
四、巩固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
1. 练习题一:一个长方形的长为7米,宽为4米,求其周长。
2. 练习题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求其周长。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五、教学方法在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时,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1. 示范演示: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通过数学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互动讨论:老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
3. 游戏活动: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527b17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c.png)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我们常见的两种几何形状,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我们学习数学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分别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讨论它们的应用。
一、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1. 周长公式长方形是一种具有四个直角且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由于对边相等,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非常简单,即周长=2×(长+宽)。
其中,长和宽分别表示长方形的两条相邻边的长度。
2. 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是指长方形所包围的平面区域的大小。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长×宽,其中,长和宽分别表示长方形的两条相邻边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长方形花坛的围墙需要多长的铁丝网时,就需要用到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而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长方形地板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板砖时,就需要用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1. 周长公式正方形是一种具有四个直角且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由于四条边相等,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也非常简单,即周长=4×边长。
其中,边长表示正方形的任意一条边的长度。
2. 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是指正方形所包围的平面区域的大小。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边长×边长,也可以简写为面积=边长^2。
其中,边长表示正方形的任意一条边的长度。
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同样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围墙需要多长的铁丝网时,就需要用到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而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正方形地板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板砖时,就需要用到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可以用于计算房间的墙体长度和地板面积,帮助工程师准确估算材料的用量。
2. 农业种植:在农业种植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可以用于计算田地的围墙长度和播种面积,帮助农民合理规划农田的利用。
长方形的周长 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0c3c0ce6137ee06eff918d1.png)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S=a2长方形a和b-边长C=2(a+b)S=ab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S=πr2×(a/360)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παr2/360 - b/2·[r2-(b/2)2]1/2=r(l-b)/2 + bh/2≈2bh/3圆环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R2-r2)=π(D2-d2)/4椭圆D-长轴d-短轴S=πDd/4立方图形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正方体a-边长S=6a2V=a3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棱柱S-底面积h-高V=Sh棱锥S-底面积h-高V=Sh/3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1)1/2]/3 拟柱体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S2+4S0)/6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直圆锥r-底半径h-高V=πr2h/3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2/6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 =πh2(3r-h)/3a2=h(2r-h)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 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 =π2Dd2/4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S=a2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S=πr2×(a/360)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παr2/360 - b/2·[r2-(b/2)2]1/2=r(l-b)/2 + bh/2≈2bh/3圆环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R2-r2)=π(D2-d2)/4椭圆D-长轴d-短轴S=πDd/4立方图形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正方体a-边长S=6a2V=a3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棱柱S-底面积h-高V=Sh棱锥S-底面积h-高V=Sh/3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1)1/2]/3拟柱体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S2+4S0)/6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直圆锥r-底半径h-高V=πr2h/3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2/6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 =πh2(3r-h)/3a2=h(2r-h)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 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0a84e0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8.png)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常见的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使用。
其中,周长是它们常常被应用的一个重要性质。
下面,我们将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及应用。
一、长方形周长公式长方形是指四边分别不相等的矩形,较长的两条边成为长,较短的两条边成为宽。
它的周长是指四条边的长度之和,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计算:周长=2×(长+宽)其中,“×”表示乘法运算。
举例来说,如果一块长方形的长为5,宽为3,那么它的周长就是:周长=2×(5+3)=2×8=16因此,该长方形的周长为16。
二、正方形周长公式正方形是指四边相等的矩形,也就是所谓的“正矩形”。
它的周长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周长=4×边长同样,“×”表示乘法运算。
举例来说,如果一块正方形的边长为6,那么它的周长就是:周长=4×6=24因此,该正方形的周长为24。
三、应用1. 计算边长或长款当已知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时,可以通过周长公式来计算它们的边长或长宽。
例如,已知一块长方形的长是7,周长为24,那么可以通过周长公式得到其宽为:周长=2×(长+宽)24=2×(7+宽)12=7+宽宽=5因此,该长方形的宽为5。
2. 判断形状当已知一个几何图形的周长时,可以通过周长公式和几何图形知识来判断它的形状。
例如,如果一个图形的周长为16,而我们知道它的长和宽均相等,那么根据周长公式可以得知:周长=4×边长16=4×边长边长=4因此,该图形的边长是4,那么它就是一个正方形。
总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基础中的基础,掌握了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周长相关的计算和判断,同时也是学习几何学的前奏。
长方体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体周长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6aa872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b.png)
长方体周长计算公式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体,例如盒子、书柜、电视柜等等。
它的三个面分别是长方形,而且每个长方形的边长不同,所以在计算长方体的周长时,需要考虑每个长方形的周长,并将它们相加。
计算长方体周长的公式为:周长 = 2 (长 + 宽 + 高)这个公式的意思是,长方体的周长等于将长、宽和高三条边的长度相加,然后乘以2。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首先,我们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个长方形。
那么,长方体的周长就是这6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
其次,我们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周长 = 2 (长 + 宽)因此,我们可以将长方体的周长分解为6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即:周长 = 2 (长1 + 宽1) + 2 (长2 + 宽2) + 2 (长3 + 宽3) 其中,长1、宽1、长2、宽2、长3、宽3分别表示长方体的3个面的长和宽。
再次,我们知道长方体的高是垂直于长方形的,因此,周长公式中还要加上一项2h,即:周长 = 2 (长1 + 宽1) + 2 (长2 + 宽2) + 2 (长3 + 宽3) + 2h最后,我们将公式中的长、宽、高具体代入,就可以得到最终的公式:周长 = 2 (l + w + h)其中,l、w、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只需要将长、宽、高代入即可计算出长方体的周长。
例如,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0cm,宽为5cm,高为3cm,那么它的周长就是:周长 = 2 (10 + 5 + 3) = 36cm这个公式不仅适用于长方体,对于其他的几何体,只需要将长、宽、高换成对应的边长即可。
例如,对于正方体,周长公式为:周长 = 12a其中,a表示正方体的边长。
周长计算公式
![周长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2f34493650e52ea54189844.png)
面积 = 圆周率 × 半径的平方 S = π*r2
环形的面积 = π × (大半径的平方- 小半径的平方)
半圆的周长 = 2πr /2 + 直径 = πr + 2r
8、 扇形周长=半径 × 2 +弧长 C =2r+(n ÷ 360)πR=2r+(n ÷ 180) πr
面积 S = π R 2 n ÷ 360= I /2lR (其中 l 为弧长)
周长计算公式
周长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2 C=(a+b)×2
面积 = 长 × 宽 S=a*b
2、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4 C=4a
面积 = 边长 × 边长 S=a*a= a 2
3、三角形的周长 = 三边长之和 C=a+b+d
面积 = 底 × 高 ÷ 2 S=ah÷2
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 相邻两边之和的 2 倍 C=(a+b)×2
面积 = 一边 × 这边上的高 S=a*h
5、梯形的周长 = 四边长之和 C=a+b+d+e
面积 = (上底 + 下、菱形周长 = 边长 × 4 C = 4a
面积 =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S=a*b ÷2
7、圆的周长 = 圆周率 × 直径 = 圆周率 × 半径 ×2 C = π*d = 2πr;
长方形和正方形所有公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efffc7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e.png)
长方形和正方形所有公式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几何形状,它们都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公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种公式,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一、长方形的性质和公式长方形是一种具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其对边平行且相等。
根据长方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性质和公式。
1. 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个相邻边的长度之和乘以2,即周长=2×(长+宽)。
2. 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即面积=长×宽。
3. 对角线公式:长方形的对角线长等于两条边长的平方和的平方根,即对角线长=√(长的平方+宽的平方)。
4. 对称性:长方形具有对称性,即以长方形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可以将长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以上是长方形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公式,它们在数学和几何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长方形的大小,而对角线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二、正方形的性质和公式正方形是一种具有四个相等边和四个直角的特殊长方形,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正方形也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公式。
1. 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以4,即周长=4×边长。
2. 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即面积=边长×边长。
3. 对角线公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等于边长的平方根的2倍,即对角线长=√2×边长。
4. 对称性:正方形具有四个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可以将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正方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几何形状,它的边长、周长、面积和对角线长度之间具有特殊的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正方形的大小,而对角线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形状和性质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同。
1. 形状:长方形的两个相邻边可以不相等,而正方形的四个边都相等。
长方体的周长公式
![长方体的周长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1f5c8f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d.png)
长方体的周长公式长方体的周长公式一、周长公式1.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3.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2×圆周率×半径二、面积公式1.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5.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6.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27.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8.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积侧面积三、体积公式1.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2.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3.(重点)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4.(重点)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练习题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A 相等B 不相等C 不一定相等2、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
A 长度B 面积C 重量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A 16米B 8米C 16平方米4、铁丝的长度是()A 1千克B 1米C 1平方米5、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短2厘米,宽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6、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7、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8、将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剪成同样大小的四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9、装裱一幅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画,用一根长150厘米的木条做它的边框够不够?10、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11、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是2分米,如果在它的四周缝上金色的花边,花边的长应是多少分米?1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8米,小芳沿着这块地的边上跑一圈,一共跑多少米?13、张大伯要利用一面墙围一个长方形鸡圈,如果这个鸡圈长10米,宽8米,围这个鸡圈最少需要多少米塑料网?14、一张长方形纸片,长4分米,宽3分米,用这张长方形纸片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1)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2)余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15、一个长方形枕套,长70厘米,宽50厘米,在它的四周缝上花边,一共需要多少厘米长的花边?16、一个正方形的花坛,边长18米,李叔叔绕着它走一圈,一共走多少米?17、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40米,小刚沿泳道游2个来回,小刚共游多少米?18、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有多少米长?19、一张长32厘米的长方形纸,正好可以剪成两个正方形,你能算出每个正方形的周长吗?20、在一张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纸里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1、用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边长16分米的正方形,这根铁丝长多少分米?22、用一根长16分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边长多少分米?23、把两个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24、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种?它们的周长最长是多少?25、一个长方形操场长65米,宽44米,小年沿操场跑两圈,一共跑多少米?26、有一面正方形的镜子,边长2米,给它做一个铝合金的边框,需要多少米的铝合金材料?27、一个长方形花圃,长6米,宽3米,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28、把一个边长8米正方形,改成一个长10米的长方形,改成后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29、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4米,宽3米,这个花坛一周的护栏至少多长?30、小华有一张长22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如果她用这张纸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1、把一张边长18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四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24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33、阿丘拍一张照片,要给照片做一个相框,相框的长25厘米,宽20厘米,至少要准备多长的木条?34、芬芳练习跑步,她沿着长120米,宽60米的长方形跑道跑4圈,一共跑多少米?35、用8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36、李大爷家有一块靠墙的苗圃,长和宽分别是12米和10米,如果用竹篱笆围这个长方形苗圃,至少需要多少米竹篱笆?37、小青把一张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5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每张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8、用16根1分米长的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能摆多少种?(每边都是整数)39、把一块长方形木板的长截去2分米,剩下的木板周长是36分米,原来木板的周长是多少分米?(要画图)40、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41、用一根线正好围成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f7b347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b.png)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周长是一个几何形状的边缘长度,是一个基本的几何量。
在数学中,周长通常指的是一个图形的边长总和。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两个基本的几何形状,它们的周长有自己的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是一个有两对相等的平行边的四边形。
长方形的周长是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通常,长方形的对边长度是不同的,因此长方形的周长需要将所有边的长度加起来。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C = 2(l + w)
其中,C是长方形的周长,l是长方形的长度,w是长方形的宽度。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度是5cm,宽度是3cm,那么它的周长是2(5+3) = 16cm。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正方形是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相等且相互垂直。
正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正方形的边长相加来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C = 4s
其中,C是正方形的周长,s是正方形的边长。
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cm,那么它的周长是4×6 = 24cm。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都很简单,只需要将所有边长加起来或者将正方形的边长乘以4即可。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周长,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几何概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c04d03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6.png)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几何学中常见的两种形状,它们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一、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长方形是一种边长不相等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1. 周长公式:周长等于长方形的两个相邻边长之和的两倍。
即C = 2(a + b)。
其中,C表示长方形的周长,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两个相邻边长。
2. 面积公式:面积等于长方形的两个相邻边长的乘积。
即 S = ab。
其中,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两个相邻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进而应用到各个领域。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从而确定需要多少土壤和植物;又或者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一张桌子的周长,以确定需要多长的桌布。
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正方形是一种边长相等的四边形,它的四个内角均为90度。
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1. 周长公式:周长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四倍。
即 C = 4a。
其中,C 表示正方形的周长,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2. 面积公式:面积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平方。
即 S = a^2。
其中,S表示正方形的面积,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个正方形花坛的面积,从而确定需要多少土壤和植物;在制作画框时,我们可以利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画框的周长,以确定需要多长的边框。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作为基本的几何形状,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应用于建筑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规则形状使得它们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长方形的形状适合用来设计房间、花坛等,而正方形的形状适合用来设计广场、庭院等。
2. 应用于绘画和艺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规则形状使得它们在绘画和艺术创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周长计算公式
![周长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c759b5f964bcf84b9d57b7a.png)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Ѕ=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 +2πrh=2π(d÷2)+2π(d÷2)h=2π(C÷2÷π) +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V=πr h=π(d÷2) h=π(C÷2÷π) 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 h÷3=π(d÷2) h÷3=π(C÷2÷π)h÷3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知识点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f0ae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7.png)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知识点周长是指一个平面图形边界的长度,也是一种衡量图形大小的方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常见的平面图形,它们的周长计算方法有一些共同点和区别。
本文将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长方形是一个具有两组相等且平行的边的四边形。
它的周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周长 = 2 × (长 + 宽)其中,长表示长方形的长边的长度,宽表示长方形的短边的长度。
这是由于长方形的边是成对出现的,所以需要将长和宽相加,并乘以2,即可计算出周长。
例如,假设一个长方形的长边长为10cm,宽边长为5cm,那么它的周长可以计算为:周长 = 2 × (10cm + 5cm) = 30cm所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0cm。
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长度相等,且每个内角都是90度。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与长方形有所不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周长 = 4 ×边长其中,边长表示正方形的任意一条边的长度。
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因此只需简单地将边长乘以4,即可计算出周长。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cm,那么它的周长可以计算为:周长 = 4 × 6cm = 24cm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为24cm。
三、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比较:1. 边长相等时,长方形的周长通常大于正方形的周长。
这是由于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之和大于正方形的边长。
2. 面积相等时,正方形的周长通常小于长方形的周长。
这是由于正方形的边长大于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之和。
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与边长有关,边长增大时,周长也会相应增大。
四、实际应用场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设计房间的时候,计算房间的周长有助于确定所需的墙壁长度,从而确定墙壁的涂料用量。
另外,在园艺设计中,计算花坛或草坪的周长有助于购买足够的边界材料。
小学数学图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小学数学图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9be2d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d.png)
小学数学图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一、周长的意义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二、图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方法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例:已知长方形长为4,宽为6,求周长?解:(4+6)×2=20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a×4例:已知正方形边长为5,求周长?解:5×4=203.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 C=πd × 2 或C=2πr例:已知圆半径为3,求周长?解:π是圆周率,约等于3.14,所以,3×2×π×3/14=5.98(去整数部分)≈ 6米4.扇形周长 = 圆心角侧弧 + 圆心角外弧 + 弧长圆周率为:π≈3.14(要查表可以π≈3.14)在小学生眼中这些定义是较难理解的。
教学过程中建议不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讲解图形的各部分名称、意义等。
但是老师如果抓住主要的部分使学生明确掌握以下三条即可:①各条线段的和称为长度。
②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③由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作周长。
因此围绕以上三点,教师给学生怎样一种指导。
①教师让学生亲自尝试几何图形的定义并利用给定的公式来求解周长。
②教师要结合图形告诉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几何图形和计算。
③给孩子们的题组训练也是相当关键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公式和方法,而且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理解公式的方法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公式的含义。
如计算正方形和圆的周长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算?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公式的具体应用。
例如,老师可以拿出一个圆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亲手测量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式的意义和应用。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区分不同图形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读法
![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d156d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d.png)
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读法介绍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计算周长的必备知识。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读出这个公式可能会带来一些困难,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读法,并为你提供一些应用技巧,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公式。
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读法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代表长方形四条边长度之和,可写作C=2L+2W 或 C=2(L+W)。
要理解这个公式,我们需要知道L和W代表什么。
L 代表长,而W代表宽。
例如:如果一个长方形长为6,宽为4,那么长方形的周长为:C=2L+2W C=2(6)+2(4) C=12+8 C=20在这个例子中,L为6,W为4,将它们代入公式得C=2(L+W),等于20。
因此,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长方形周长计算问题,比如计算一个面积为9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反向计算公式以得到W或L。
假设我们知道L,可以使用公式W=(90/L)计算出W。
然后,我们在将W和L代入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中,即可轻松计算周长。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遇到更复杂的长方形周长计算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已知数值和未知数值的复杂交互。
在这些情况下,解决方案取决于我们的数学技能,但是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可以使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作为起点。
利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技巧当我们应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时,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这些技巧包括:1. 对历史知识的回顾: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是从数学中基础知识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知识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贯彻的知识原则,例如长度和宽度的定义以及带有常数的公式。
2. 联想:将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与我们已经熟悉的周长计算公式联系起来,例如圆的周长公式。
3. 上下文理解:理解公式所处的上下文环境,其中同样标注出数值单位、数值类型、数学符号等等。
4. 熟悉公式的条件:在计算长方形周长时,我们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篮球场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回答从略)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沿着篮球场的边线走一圈,走了多少米?生2: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3、自己动手算一算。
4、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
5、全班进行交流。
生1:28+15+28+15,我是一条一条加起来的。
生2:28+28+15+15,我是二条长加上二条宽的。
生3: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我二条长是用乘法算的。
生4:28+15=43(米)43×2=86(米),我上台来说明,指着图说出来。
师:你喜欢哪种算法?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呢?6、试一试:“一条正方形的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1)学生试做。
(2)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做法。
[反思]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研究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营造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在观察、思考、计算、讨论等活动中自主探索并掌握的。
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自己来选一选,来感悟体验哪一种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好,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现算法的优化,有利于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学生初步理解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直接放给学生试做,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发现、探索、研究的机会,体现了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设计理念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
在这节课中,通过创设两只猫比散步路线的长短这样一个实例,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开始学习,并且让这个情景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巧设数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为学生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先说怎样可以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借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得同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哪些策略;通过猜一猜图形的周长初步感知计算方法,培养了数学直觉;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说说自己比较喜欢哪种计算方法,等等。
三、及时反馈反思,渗透学习策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对解决问题结束的及时反思,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认知过程。
比如,通过反馈周长的计算方法,暗示性地让学生注意策略的优化;用试一试的方法教学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全课小结时,通过交流收获与体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在猫王国里,有对有趣的好朋友。
它们是猫先生加菲(显示)和猫小姐凯蒂(显示)。
它们俩可喜欢散步啦!加菲每天围着这个市民广场走一圈(动画演示),凯蒂则围着这片宁静的湖面走一圈(动画演示)。
这一天,它们却吵了起来,吵什么呢,我们一块来听听。
(播放:甲:我每天走的路多。
乙:我走得多。
甲:是我走得多,不然我怎么会这么苗条。
乙:不对,不对,我走多,要不我怎么回这么健壮。
)引导:看来,如果没人来帮帮忙,它们可会无休止地吵下去了。
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到底谁走得路多些?引导:加菲和凯蒂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
你觉得加菲和凯蒂散步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揭题:你想得真快!老师非常欣赏你对数学的敏感。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
(揭题出示)[评析: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展开1.提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生可能回答: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先量出每一步的长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量出长.宽各是多少,再计算。
)谈话: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小组讨论一下,在这里哪种办法比较合适。
说说你的想法。
(用绳子饶一圈太订烦,有局限性;在不要求精确结果时用步测很好,这儿就不合适。
2.提问:加菲采用了你们的办法,量出了长方形的长是50米(显示),宽是45米(显示),请你猜一猜,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讨论完成。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4.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5.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
可能有这四种:(1)50+45+50+45=190(米)这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加起来。
(2)50+50+45+45=190(米)先加两个长,再加两宽。
(3)50×2=100(米),45×2=90(米),100+90=190(米)。
(4)50+45=95(米)95×2=190(米)。
7.提问:用这些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都必须知道什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8.提问:数学中简单明了的东西喜欢的人总是多一些。
这种同学们比较喜欢的方法还能列成综合算式愿意来说说吗?那你觉得列综合算式解答时最应该注意什么?给大家提个醒,好吗?9.小结:现在我们发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在小组里说说可以怎样算长方形的周长。
[评析: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这里教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交流等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0.解决了加菲的问题,我们该帮一下凯蒂了,她量得正方形边长是45米。
请你算出它的周长,开始吧。
别忘了算它后可以跟你好朋友交流交流算法。
学生汇报。
出示两种算法,说明:其实这两个算式之间还藏着一个有关加法和乘法的数学秘密呢,今后你们说明后了。
[评析: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已使学生感悟到学习方法,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由学生主动去探索,这样的设计比较合理,展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1.提问:原来,两人走得一样多,知道了结果,加菲也对周长产生了兴趣。
它来到篮场(出示书上的图)。
你们愿意跟加菲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计算。
把书翻到67页,看看你的方法跟书上的哪一种方法是一样的。
提问:加菲有点累了,球场服务员兔子女士马上递上手帕,猫先生不急着擦汗,却问我们(显示:正方形手帕边长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口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深化,联系生活过渡:掌握了方法,再难的问题我们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就请你们用已掌握的方法再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口答。
2.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那正方形呢?这儿有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现在请你先动手量出需要的数据,再计算。
(出示第1.2题)3.生活中经常需要求长方形的周长。
这不猫先生又想给它的镜子做做美化了(出示第4题)。
学生抢答,说出算法。
4.星期天,我们的加菲又闲不住了,他去效外租了一块边长6米的正方形土地种花,考虑到这块地有可能被践踏,要在四周围栏杆,请你帮他算一算,栏杆一共长多少米?如果花圃的一面借用这堵墙壁,栏杆需多长呢?(电脑出示图片)5.出示第6题。
动手拼一拼。
(电脑演示拼的过程及结果)[评析: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练习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学生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设疑激趣,揭示课题教师出示实物:一张长方形图片(长5厘米,宽3厘米)和一张正方形图片(边长4厘米)。
师:现在,我想用木条给这两张图片做个相框,你们想想哪个相框用的木条多?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三种情况:①长方形相框用的木条多;②正方形相框用的木条多;③两个相框用的木条同样多;师:光凭自己的猜想很难说服人,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才能让他别人心服口服。
你觉得做相框用多少木条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小组合作探讨验证方法。
教师为学生准备图片(大小与教师的一样),引导学生利用手里的工具验证自己的猜想。
2、交流个性化方法。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将图片放在方格纸,数一数。
②用绳子分别围住两个图形,然后比较两根绳子长短或分别量出两根绳子的长度。
③把这两个图形都围绕一个尺子滚动一周。
④先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3、计算长方形周长。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了这两张图片的周长,知道了它们所用的木条是同样多的。
现在我这儿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
①出示课件:学校搞“我为校园添点绿”活动,三一班的绿地是教学楼前的花坛,为了使花坛更漂亮,同学们决定在花坛周围砌上花砖,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米花转吗?如图:3米5米②讨论:刚才你想出的办法对于这题适用杩?③学生独立探究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④交流个性化算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3+3+5+5=16(米);3×2+5×2=16(米);(3+5)×2=16(米);师:用这些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都必须知道什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这里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交流等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计算正方形周长。
出示右图:3米3米学生独立计算正方形周长,全班交流。
(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已使学生感悟到学习方法,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由学生主动去探索,展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5、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1、谁来说说看,平时生活中哪些地方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你能计算它们的周长吗?(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利用新知解决问题的乐趣)2、教材70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指名说说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并交流结果。
四、拓展练习,提高认识1、教材70页练一练的第二题。
①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让学生实际动手用纸剪一剪。
②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