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电解质教案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1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学习目的】1、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电离平衡的特征;2、掌握影响电离平衡挪动的因素;3、掌握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概念,并能用平衡常数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课前预习】对于醋酸的电离:CH3COOH CH3COO-+ H+1)开始时,V电离和 V结合怎样变化?2)当V电离 = V结合时,可逆过程到达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画出V~t图。
【课堂教学】【交流与讨论】根据预习的V~t图像及已有的化学平衡的知识,请归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定义和特点。
【交流与讨论】观察课本P61的表格,根据已有的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知识,归纳和考虑以下四个问题:〔1〕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及意义。
〔2〕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电离平衡常数与稀溶液的浓度_________,与温度________,一般来说随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
〔3〕电离度α的表达式及意义。
〔4〕电离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学以致用】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为例,当改变以下条件时,以下各项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平衡挪动方向 Ka n〔H+〕 c〔H+〕α通入少量氯化氢参加少量氢氧化钠升温加少量醋酸钠固体参加少量冰醋酸加水【总结归纳】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课堂稳固】NH3 + H2O NH3 H2O NH4+ +OH-参加物质盐酸 NaOH溶液 NH4Cl溶液加水通入氨气平衡挪动方向【问题解决】现有两瓶醋酸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 mol/L和0.1 mol/L,那么这两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的比值是大于10、小于10、还是等于10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2 一.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二.教学目的1、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知道酸、碱、盐发生电离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4、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电解质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四.知识分析^p〔一〕电解质的电离实验探究:测试物质的导电现象结论解释NaCl晶体灯泡不亮不导电晶体中没有自由挪动的离子NaCl〔熔融〕灯泡亮导电有自由挪动的离子NaCl溶液灯泡亮导电有自由挪动的离子物质导电的情况:a、金属导电:含有自由挪动的电子b、化合物〔熔融或水溶液〕:含有自由挪动的离子1、电离:〔1〕定义: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挪动离子的过程。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高中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中的一堂课,主要内容是电解质。
学生已经在前几个课时学习过水的离子化性质,本次课程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电解质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1.确定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掌握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电解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探究法;3.互动讨论法;4.全体讨论法;5.团队合作法。
讲授法是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感受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逐步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实验探究法也是本次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电解质的性质和现象,更加深入地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讨论法和全体讨论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自主探究知识。
团队合作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本堂课中的实验内容分配给小组,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并分享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良好的电解质是什么样的?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解质的概念,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理论知识部分在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讨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通过向学生简单明了地介绍电离程度和电解质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一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
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化合物进行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话题。
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去追寻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教科书只是在知识点击里介绍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要侧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好难度,侧重于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思路
通过对化合物进行新的分类,引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并强调概念。
通过设计溶液导电性实验(氯化钠晶体、熔融氯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比同是氯化钠但是不同状态的物质是否导电总结出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最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电离的概念及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3.1 电解的原理 学案-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一课时电解的原理1.以电解熔融氯化钠为例,理解并掌握电解池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2.掌握电解原理。
3.掌握电解池的阴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电解原理及电解池阴极、阳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原电池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什么?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联想质疑】金属钠与氯气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钠,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Na(s)+Cl2(g) =2NaCl(s) △H=-822.3kJ·mol-1反之,若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金属钠,则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如电能)。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是如何利用电能,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取金属钠的呢?电解:是将能转化为能的过程,通过电解可以使反应得以进行。
一.电解的原理【交流研讨】结合教材“交流研讨”栏目完成以下问题工业上利用方法生产金属钠,石墨电极与电源极相连,铁电极与电源的相连。
接通电源后,在电场作用下熔融的氯化钠中的Na+和Cl-分别移向电极和电极。
电极带有负电荷,Na+在电极上得电子,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电极带有正电荷,Cl-在电极上电子,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总反应式为。
【归纳总结】1.电解:。
2.电解池:。
3.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4.阳极:发生反应,与电源极相连。
阴极:发生反应,与电源极相连。
【交流研讨】对比原电池和电解池,请分析:原电池和电解池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异同?原电池和电解池在装置构成上有何异同?完成下表:5.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1.实验现象阳极:,电极反应式。
阴极:,电极反应式。
电解的总反应式:。
2.通电前氯化铜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通电后移向阳极,在阳极失电子的离子为,移向阴极,在阴极上得电子的是。
思考: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定向移动吗?为什么它们没有放电?【归纳总结】离子的放电顺序放电:离子在电极表面的过程。
阴极上,金属阳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强越先放电,常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阳极上,阳极材料为金属(铂、金等惰性金属除外)时,金属阳极材料优先失去电子;阳极材料为石墨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失去电子,阴离子失电子能力越强越先放电。
电解质教案
教学过程附:《电解质》(第一课时)学生学案:1、活动探究:结论:。
2、练习一:请判断下列两句话的正误: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B、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3、练习二:请分别书写下列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①硫酸,硝酸,规律:。
②氢氧化钾,氢氧化钡,规律:。
③硫酸铜,氯化钡,规律:。
4、小结收获:在知识方面,。
在技能方面,。
在过程方面,。
在方法方面;。
在情感方面,。
教学反思:在备课时,我首先查看了山东科技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的2005年8月第2版和2007年第3版,同时又参阅了初中九年级的化学教材,结合自己以前上课的体会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了本课时的教学设计。
通过上课的检验,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反应,再加上同学校老师的评价,基本是成功的。
首先是概念的深度方面。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对于以后的学习影响很大。
但是在必修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是很难把握的,讲到多深合适呢?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非电解质,它们溶于水后生成了其它物质,尽管形成的溶液可以导电,但不是它自己的电离。
还有就是一些难溶于水的电解质,学生很难理解,它们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但学生不知道。
所以,考虑学生的实际和必修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这些知识现在不讲。
在2005年的版本中,教材设计的是先通过导电性实验得出电离,然后推出电离方程式和酸碱盐的定义,最后归纳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2007年的版本中,教材是先通过导电实验得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再分析导电原因得出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在练习中归纳出酸碱盐的概念。
我采用新版教材的设计方法,突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重点。
为了减少从引入到展开概念的之间的太大的差距,我在引入的设计中把联想质疑的内容改为探究性实验,并增加了比较氯化钠固体导电性的探究。
这样在整节课的思路有了一个很好的线索,就是解释导电性实验的现象。
本课时的教材内容,给人的感觉就是较散,而且难在概念教学的深度把握上要注意分寸,注意概念教学的螺旋上升,特别是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个概念的处理,只能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
§2-2电解质(鲁科化学必修1)
§2-2电解质——鲁科版必修1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作者:史学强Email:suifengpiaoguo@20011年3月15日§2-2电解质【知识梳理】1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 电解质自学预习学案 (第二课时)
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二节电解质自学预习学案 (第二课时)设计人:莱芜四中吕荣海设计时间09.10.22自学目标1、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自学重难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自学方法:阅读教材全解或是基础训练重难点阐释结合课本自学过程:1、课前自学探究:思考下列问题1、离子反应的实质,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新课预习:1、离子反应:在溶液中有参加的反应为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书写:有两种书写思路:一是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角度分析如何发生反应,二是根据化学方程式改写。
方法一: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角度分析:以Ba(OH)2与H2SO4混合为例,其书写步骤为:①、分析各反应物在水溶液里的存在形式:Ba(OH)2溶于水后存在Ba2+、OH-,H2SO4溶于水后得H+、SO42-。
规律: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写成离子形式,其它反应物写化学式。
②、判断上述微粒是否结合:规律:两种离子若能生成难溶物或弱电解质或气体,它们就结合在一起。
故Ba2+与SO42-结合为BaSO4沉淀,H+、OH-结合为H2O(弱电解质) ,并用化学式表示这些物质③、综合①、②写出离子方程式,对前后未变化的离子不写,只写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
同时注意配平,既注意质量守恒(微粒的种类和数量的守恒),又要注意电荷守恒。
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2SO42-=2BaSO4↓+2H2O方法二(重点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改写:以Na2CO3与盐酸反应为例①、先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Na2CO3+2HCl=2NaCl+H2O+CO2↑②、改写化学方程式:易溶的强电解质写离子符号,其它写化学式,上述反应改写为:2Na++CO32-+2H ++2Cl-=2Na++2Cl-+H2O+CO2↑、把前后未发生变化的离子删去,只剩下变化的离子,即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鲁科版高中化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精品教案
第二节电解质(第二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认识离子交换引起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掌握一些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迁移等探究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的条件实质,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 电解质自学预习学案(第一课时)
鲁科版必修1: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二节电解质自学预习学案(第一课时)设计人:莱芜四中吕荣海设计时间09.10.22自学目标1.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2.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
3.了解电离方程式的含义。
4.认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
5.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自学重难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2、电解质的电离自学方法:阅读教材全解或是基础训练重难点阐释结合课本自学过程:1、课前自学探究:思考下列问题(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2)、电解质电离的原因2、新课预习: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能够称为电解质,如NaCl、等;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称为非电解质,如、、、蔗糖等。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既不是()也不是非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2.电解质的电离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溶液中发生了,产生了能够。
从电离的角度重新给酸、碱、盐进行定义: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是化合物。
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
盐是指电离时生成和的化合物。
将氯化钠晶体加入水中,在水分子作用下,氯化钠能够电离并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和。
用电离方式表示为:。
将氯化钠加热熔化,也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和。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
知识点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用“=”,如:H2SO4=2H++SO42-,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用"",如:CH 3COOH CH3COO-+H+⑴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以及所有的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
⑵弱酸、弱碱、中强酸和水等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常见强酸:硫酸、盐酸、硝酸常见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自学检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AgCl 不是电解质B.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D.固态的NaCl不导电,熔融态的NaCl能导电,故NaCl是电解质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B.固态时不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C.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D.某物质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在溶液中受电流作用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都是酸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电离,所以水是非电解质5.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A.KClO3溶液 B 液态HClC 固体NaCl D. KCl溶液6.为了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A.Mg2+ B. Ca2+ C. Na+ D. Fe3+7.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2SO4H2SO4Ba(OH)2NaHSO4KHCO38.下列物质: a. NaCl b. 稀H2SO4 c. 酒精溶液 d . Fe e. NaOH溶液 f. 蔗糖溶液g. KNO3 h. 醋酸溶液i. 石墨j. CO2k. NH3 l. BaSO4m. Cl2以上物质中是混合物的有(填序号);是纯净物的有;是电解质的有;是电解质但自身不导电的有;是电解质但不溶于水的有;水溶液能导电的有;是非电解质的有;能够导电的有;因自由离子定向移动而导电的有;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的有;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的有;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本身也不导电的有。
高中化学强弱电解质的教案
高中化学强弱电解质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并能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 掌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特点及其在溶液中的电离度。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定义和特点。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度。
3.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实例及相关计算问题。
教学内容:一、电解质的概念及分类:1. 电解质是指在水或其他溶剂中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2. 根据电离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特点:1.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离解成离子,具有很高的电离度。
2. 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离解成离子,具有较低的电离度。
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及相关计算:1. 强电解质的电离度=实际电离度=100%。
2.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100%,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1. 综合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特点。
2. 实验模拟法:通过实验演示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情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 讨论互动法: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电解质的概念及分类。
2. 讲解:介绍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特点,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
3. 实验演示:进行电解质的电离度实验,观察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情况。
4. 讨论答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5.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归纳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解质试剂、电极、电池等。
2. 教材资料:相关教材、参考书籍等。
3. 计算工具:计算器等。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习题考查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电解质实验报告,评价实验结果及结论。
3. 听课笔记:考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及归纳总结能力。
鲁科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电解质的电离教案必修第一册
自主学习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1)电离的定义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错误!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2)电离方程式1定义:电离方程式是指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2书写方法:左边为电解质的化学式,右边为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中间为“===”(电解质全部电解)或“”(电解质部分电离)。
如NaOH错误!===Na++OH—,NaCl错误!===Na++Cl—。
(3)从电离的角度定义酸、碱、盐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错误!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
如HCl===H++Cl—;H2SO4===2H++SO错误!;HNO3===H++NO错误!。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错误!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如NaOH===Na++OH—;Ca(OH)2===Ca2++2OH—。
3盐:电离时,能生成错误!金属阳离子(或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如Fe2(SO4)3===2Fe3++3SO错误!。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相同点均为电解质,均能电离不同点在水溶液中错误!完全电离在水溶液中错误!部分电离常见物质1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等2强碱:NaOH、KOH、Ca(OH)2、Ba(OH)2等3大部分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AgCl、CaCO3、BaSO4等1弱酸:CH3COOH、H2CO3、HClO、H2S、HF、H2SO3等2弱碱:NH3·H2O等3少数盐4水:H2O是极弱的电解质课堂探究一、电解质的电离分别探究固体氯化钠、熔融状态的NaCl和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实验记录如下:样品固态氯化钠熔融状态的NaCl NaCl溶液能否导电不导电(灯泡不亮)导电导电提示:固态氯化钠中的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在电场作用下不会定向移动;熔融状态的NaCl和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能够导电。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1节第1课时水及强、弱电解质学案
第1节水与水溶液第1课时水及强、弱电解质学习目标1.通过水电离的学习,知道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
2.通过强、弱电解质内容的学习,从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认识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性质和反应。
学习任务1 水的电离及其影响因素1.水的电离(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2)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 H++OH-。
(3)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当电离速率(v电离)与离子结合为水分子的速率(v分子化)相等时就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把这种平衡叫电离平衡。
2.水的离子积(1)水的离子积:跟化学平衡一样,水的电离平衡也有一个平衡常数,其平衡常数K=c 平(H +)·c 平(OH -)c 平(H 2O ),在纯水或稀溶液中c 平(H 2O)基本不变,因此K ·c 平(H 2O)也是一个常数,称其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记为K W 。
(2)水的离子积常数表达式:K W =c 平(H +)·c 平(OH -)。
(3)K W 影响因素:K W 只与温度有关,25 ℃ 时K W =1.0×10-14 mol 2·L -2。
微点拨:K W 适用于纯水及稀溶液,浓溶液不适用。
因为浓溶液中c 平(H 2O)变化较大,K W =K ·c 平(H 2O),不为常数。
3.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分析下列条件的改变对水的电离平衡:H 2OH ++OH - ΔH>0的影响:某老师运用数字手持设备测定K W 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随温度升高,水的电导率发生变化,电导率升高,说明离子浓度增大,据此推测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测得水的电导率随温度变化如图。
据此探究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探究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问题1:如图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
为什么?提示:正向移动。
因为水电离断裂H—O键,吸收能量,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因此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由于正向移动造成H+和OH-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水的电导率增大。
高中化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学案鲁科版必修1.docx
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课前•预习导学KEQIANYUXIDAOXUE回伽导肮:::::::::::::::::颐)导引:::::::::::::::::一、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 电解质在 _________ 或 _____ 状态下能导电的 _________ 叫电解质,如 ________ 、 ______ 、 ____ 都是电 解质。
2. 非电解质在 _________ 和 _____ 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 __________ 叫非电解质。
如 ________ 、 等都是 非电解质。
预习交流1. 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2. 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二、 电解质的电离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电解质在或 时,离解成能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称为电 离。
化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 __________ 的化合物 合〈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 ___________ 的化合物 物盐:电离时生成 _________ 和 _______ 的化合物预习交流1. 如何书写电离方程式?2. NallSO-i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有1广,NallSOi 是酸吗? 答案:一、1.水溶液里熔融化合物酸碱盐 2. 水溶液里熔融化合物蔗糖洒精预习交流:1. 答案:不一定。
电解质是化合物,而Cu 和稀盐酸都可以导电,但是Cu 属于单质, 盐酸属于混合物。
2. 答案:不一定。
NaCl 晶体是电解质,但是NaCl 晶体屮的Na"和C1 一不能自由移动, 所以NaCl晶体不能导电。
二、1.溶解于水 受热熔化 自由移动的离子2. 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1) HC1= ________________ (3) NaOH= __________________(5) Na 2C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电离的角度归纳(2) H2S0I ^= ____________________ (4) Ba (OH)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Mg (N03)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H++C1"(2)2H++Sor(3)Na++OH~(4)Ba2++20H~(5)2Na++C0s_(6)Mg2++2N0;3.全部是盘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预习交流:1.答案: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分两步:(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原子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写出阴、阳离子(原子团除HSO「外一般不拆分);(2)根据电荷守恒配平电离方程式。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4)强电解质不一定易溶,如AgCl、BaSO4、CaCO3等。强电解质与弱电解 质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无 关。 (5)溶液的导电能力只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与 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
典例剖析
例1(2021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 B.CO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液态Cl2不导电,所以Cl2是非电解质 D.BaSO4溶于水的部分能够电离,所以BaSO4是电解质 答案 D 解析 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分析可知,D正确。
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SO2、 SO3、CO2、CO、P2O5 等; 非金属氢化物:NH3等; 大部分有机物:蔗糖、 酒精、CH4等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项目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
电解质
质
电离程度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水溶液中 存在的粒子
离子、水分子
离子、水分子、电解质分子
(4)有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弱”,这 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示 说法不正确。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远远大于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时, 可能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更强。
深化拓展
1.电解质的电离及导电性 (1)实质:电离的内因是电解质本身具有离子或具有能产生离子的内部结构, 外因是水分子的作用或受热熔化。 (2)条件:溶于水或熔融状态。
3.通过归纳总结,学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
电离,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课前篇 素养初探
鲁科版《电解质》教学导入
1、本节教材分析:(Fra bibliotek)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酸、碱、盐电离的归纳与比较,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归纳整合,逐步学会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新课导入设计
(1)导入一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知道电解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我手上的两支试管里分别装有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下面请同学们写出BaCl2和CuSO4的电离方程式,并分别写出各以哪些离子存在于水溶液中?
(2)导入二
【情境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NaCl、氨水进行导电性实验。
(3)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加深对化学用语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教学重难点:
[讲述]
灯泡亮度:1、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
2、不同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不一样。
(在了解电解质概念的前提下,开场直接通过实验创设情景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顺利的认识电解质的强弱)。
重点:离子反应的发生及发生条件
难点: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教学建议: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化学:2.2《电解质》课件(4)(鲁科版必修1)
√ →常见碱 √ → 单质→氧化物(包括水)→四种酸 硝酸盐 √ →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铵盐 √ → √ 钠盐 √ →钾盐
基本步骤方法1
⑴写出反应物 在水溶液中的 电离方程式; ⑵判断能结合 成沉淀、水、 气体的离子; ⑶写出离子方 程式 并配平。
NaOH=Na++OHHCl=H++ClH++OH-=H2O NaOH=Na++OHCuSO4=Cu2++SO422OH-+Cu2+=Cu(OH)2↓ Na2CO3=2Na++CO32HCl=H++ClCO32-+2H+=CO2↑+H2O
会跟着涨."小樱道,"只是这种东西乃是天地神华,在远古时代应该就没有了,想不到大哥哥哥你还有这种东西.""恩,那就好."根汉听说之后,也很高兴.这混沌仙雾,总算是派上了用场了,得到这玩意尔也有些年头了,但是壹直也没有用处.现在可以救睡古,这东西の用处就显得大了.小 樱微笑道:"大哥哥,白姐姐你们放心吧,咱马上就带进神树中去融合了,应该用不了壹天就能完成了,到时候就将他の这团仙元,给寄存在第二神树体内吧这样子不容易崩开.""好,小樱谢谢你了."根汉大喜,没想到,原以为很复杂の壹件事情,现在这么轻松就能解决.小樱微微壹笑,说根 汉太客气了.她原本就是神树上の壹个果子,可能永生永世,都要追随神树呆在那个枯燥の地方.可是这些年,她跟着根汉她们,走南闯北の,也算是见识了以前自己从来没有见识过の风景了,这么美妙の壹段经历,是她这壹生到现在,最有意义の财富了.要知道,论年纪の话,恐怕这里面所 有の人,都没有她の年纪大吧.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有了灵智了.小樱带着这睡
(完整word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教案》-鲁科版[全套],推荐文档
目录第一章引言 (3)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3)—、化学是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 (4)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6)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 (7)高中化学必修及选修科目 (7)化学探究的基本模式 (8)附录一:化学简史 (9)附录二:我国古代化学成就 (10)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1)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12)1.观察法: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与水反应的现象 (13)2、实验法: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14)3、分类法: (15)4、比较法:比较金属钠与金属铁的性质 (15)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16)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16)2.研究物质性质的案例——研究氯气的性质 (16)(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17)(2)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17)(3)探究氯气的特性——氯气能与水反应吗? (18)小资料:身边的化学 (19)3.化学探究过程中的模型与假说(引述) (20)知识拓展:化学前沿——现代化学实验室 (20)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22)一、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摩尔质量 (23)二、气体摩尔体积 (27)三、物质的量浓度 (28)四、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 (3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32)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32)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33)二.物质的分类 (35)1.物质分类标准的研究 (36)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 (36)3.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的用途 (38)4.几种常见的分散系(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度大小进行分类) (38)5.胶体的性质 (39)6.胶体的制备 (39)7.胶体的用途: (39)8.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40)第二节电解质 (40)一、电解质的电离 (42)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44)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44)2.离子方程式 (45)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46)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46)2、离子方程式: (46)3、离子方程式的含义:表示一“类”反应 (48)4、离子反应的应用:检验离子的存在、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48)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 (48)一、氧化还原反应 (51)1、定义: (51)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51)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52)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52)1.氧化剂和还原剂定义 (52)2.氧化剂和还原剂性质 (53)3、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关系 (53)三、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54)第三章碳 (55)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55)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57)二、Na2CO3和NaHCO3 的化学性质 (58)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59)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59)2.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59)第二节氮的循环 (60)一、氮气与氮的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电解质
1 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交流·研讨】
1.金属为什么能导电?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
2.氯化钠晶体和氯化钠溶液是否都能导电?为什么?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前提和实质是什么?
NaCl晶体不导电,NaCl溶液导电。
因NaCl在水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实质是自由移动离子的定向移动。
(2)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
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
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领悟·整合】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其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
电离的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来表达。
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化学反应是在电解质溶液里进行的,人类的生活,时时处处离不开电解质。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
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
②弱电解质
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弱碱:NH3·H2O、Cu(OH)2、Fe(OH)3、Mg(OH)2等;水:H2O
【联想·发散】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只取决于在相同条件下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和其所带电荷的多少。
说明:①难溶性盐(如CaCO3、BaSO4等)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导电能力很小,但由于它们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溶解的那部分能完全电离,故它们属于强电解质。
②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
导电能力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电解质的溶液,强电解质的溶液不一定导电能力强。
2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如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置换反应等属于离子反应。
(2)实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都是离子反应。
(3)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难溶性物质生成,或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有易挥发性物质生成。
总之,这类反应的特点就是向着降低某些离子的浓度或数目的方向进行。
【观察·思考】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向碱式滴定管和烧杯中分别注入0.2mol·L-1Ba(OH)2溶液和0.1mol·L-1稀硫酸各50mL,并向稀硫酸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按如图装置连接好。
①按下开关接通电路,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现象:。
结论:。
②挤压碱式滴定管胶管里的玻璃珠向烧杯中滴加Ba(OH)2溶液,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电流计指针的变化情况。
现象:。
结论:。
③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Ⅰ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Ⅱ该实验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Ⅲ如果把硫酸溶液改为醋酸溶液,Ba(OH)2溶液改为氨水,仍按照上述操作进行实验,将看到的现象是:。
提示:①现象:电流计指针明显偏转。
结论:硫酸是电解质,它溶于水时会发生电离。
②现象:电流计指针偏转先逐渐减小至接近0刻度,后来又逐渐增大。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紫色,后来又由紫色逐渐变为蓝色。
结论: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发生了离子反应。
③Ⅰ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稀硫酸电离出的H+和SO42-分别与Ba(OH)2电离出的OH-和Ba2+反应生成H2O和BaSO4沉淀的过程。
Ⅱ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Ⅲ电灯首先由暗变亮,后来又略微变暗。
【品思·感悟】
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通过两种化合物相互接触,交换成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
离子浓度降低的形式有: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难电离的物质等。
2、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意义:①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3)特征:①方程式中出现离子符号;②等号两边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方法1:
①“写”:写出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明确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②“断”:判断电离出的微粒中哪些能够生成沉淀、水或气体。
③“写”:综合①和②,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方法2: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凡是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物质均写成化学式。
③“删”: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说明:此方法的关键是第二步拆,能否可拆取决于该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否符合电离的条件,是否完全电离,在体系中是否以离子形态大量存在。
【领悟·整合】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表示所有同一类的反应。
例如:强酸、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大都可以表示为:H++OH-=H2O。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2)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数均应相等。
3、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
【启发·引申】
离子的检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更应该理解其原理。
如检验Cl-最关键的问题是防止CO32-等离子对Cl-检验的干扰。
因为CO32
2-的-也可以和Ag+反应生成白色的Ag
2CO3沉淀,所以在检验之前要对溶液进行酸化,排除CO3
干扰。
选择的试剂是稀硝酸,它可以把CO32-转化成CO2气体逸出,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Cl-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