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遥感作业

合集下载

遥感作业

遥感作业

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遥感图像解译(Imagery Interpretation):是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即遥感图像理解(Remote Sensing Imagery Understanding)分为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解译。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

1.形状(shape):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形状:顶视平面图. 解译时须考虑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

2.大小

3色调(tone):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如海滩的砂砾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

4颜色(colour):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日常生活中目标地物的颜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颜色:地物在不同波段中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能量差异的综合反映。彩色遥感图像上的颜色:真\假彩色.真彩色图像上地物颜色能真实反映实际地物颜色特征,符合人的认知习惯。目视判读前, 需了解图像采用哪些波段合成,每个波段分别被赋予何种颜色

5.阴影(shadow):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根据阴影形状、大小可判读物体的性质或高度。不同遥感影像中阴影的解译是不同的.

6水系水系标志在地质解译中应用最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岩性、构造等地质现象。这里所讲的水系是水流作用所形成的水流形迹,即地面流水的渠道。它可以是大的江河,也可以是小的沟谷,包括冲沟、主流、支流、湖泊以至海洋等。在图像上可以呈现有水,也可以呈现无水。水系的级序,一般是从冲沟到主流,

遥感实验1

遥感实验1

遥感实验一遥感影像的初步识别

时间:2012年03月13日班级10地信小组成员:XX实验报告撰写人:王露

一、实验目的

学会识别遥感影像及其标识、理解像元灰度值与图像亮度及颜色的关系、理解遥感图像的矩阵表示、理解像元大小、掌握遥感图像的各种打开方式,对比分析不同遥感数据的图像特征的异同。

二、实验原理

地物光谱特征及成因。

三、实验数据

某区域的遥感图像,包括:

367-071-0000103564.rar;452-86-L10000004263.rar;

11943E20010304.rar;12843_19731222.rar。

四、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

1、识别遥感影像及其标识

在资源管理器中找到与遥感影像文件名相同扩展名不同的文本文件,用记事本或写字板打开该文件,阅读其中的图像信息;

阅读layer info中标明的图像信息;

2、遥感影像的打开方式

a、用缺省方式打开遥感影像

打开影像(数据格式、缺省显示方式)、重叠显示并对比两个影像;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

b、遥感影像的多种打开方式

包括:图像按多波段RGB真彩色、某波段按假彩色、某波段按灰度、高程数据按地势显示。

3、查询像元灰度值

用光标定位和显示像元灰度值;用影像信息表查看像元灰度值,体会图像的矩阵表示。

4、不同遥感影像的对比识别

结合1和2当中的具体操作,认识常用遥感数据的图像特征,识别不同传感器成像的异同点。

五、课后作业及要求

1、能够熟练掌握遥感影像的多种打开方式及其相关基本操作,包括:了解软件所支持的文件格式,查看遥感影像的图像信息(像元大小、波段数、地图参数、投影参数、灰度直方图、像元灰度值),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图像,真彩色、假彩色、灰度、地势等多种方式打开遥感影像,在同一个窗口重叠显示对比两幅影像,等等;

遥感原理与应用 作业(含答案)

遥感原理与应用 作业(含答案)

遥感原理与应用作业

18地6118078607宋雨龙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3)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 (4)

第四章卫星遥感平台 (5)

第五章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基础 (6)

第六章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7)

第七章多源遥感信息融合 (9)

第八章遥感图像分类 (9)

第九章遥感技术应用 (10)

第一章绪论

1.阐述遥感的基本概念。

答:遥感(RS),即遥远的感知。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被测目标直接接触,在高空或远距离处,接收目标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与分析,揭示出目标的特征性质及其运动状态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几方面?举例说明。

答:①感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

遥感从飞机上或人造地球卫星上获取的航空或卫星影像,比在地面上观察视域范围大得多。

例如:一幅陆地卫星TM影像可反映出185km×185km的景观实况,我国全境仅需500余张这种影像就可拼接成全国卫星影像图。

②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

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传感器来获取信息。

③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

卫星围绕地球运转,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最新资料,例如:Landsat-5/7陆地卫星每16天即可对全球陆地表面成像一次。

④具有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的特点:

自然条件恶劣,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都可以使用遥感进行观测。

⑤应用领域广,具有用途大、效益高的特点:

遥感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勘测、农林水利、地质勘探、环境保护、气象、地理、测绘、海洋研究和军事侦察等领域,且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遥感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应和卓有成效的社会效应。

《第三章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第三章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次作业的主要目标在于加深学生对遥感技术及其信息获取和处理流程的理解。具体来说,希望通过实践操作和作业,使学生掌握遥感图像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操作,能识别和理解各种地物、地形、地理信息的差异与特点,并初步掌握遥感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二、作业内容

1. 遥感图像基础知识学习

学生需通过阅读教材和网上资源,了解遥感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遥感图像的构成要素。重点掌握不同地物在遥感图像上的特征,如地形、植被、水体等。

2. 遥感图像的获取

学生需使用已学习的知识,通过网络或学校提供的遥感数据平台,下载并获取本地的一幅遥感图像。要求学生能理解图像的分辨率、波段等基本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3. 遥感图像的初步处理

学生需对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基本的预处理操作,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此环节要求学生理解处理的目的和意义,并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4. 遥感图像的地物识别与分类

结合所学知识,学生需对处理后的遥感图像进行地物识别与分类,包括植被覆盖、水体分布、城市区域等,并能够用专业术语进行描述。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三、作业要求

详细要求:

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过程,并记录下每一步的操作和结果。

2. 遥感图像的获取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确保图像质量清晰、信息丰富。

3. 在进行地物识别与分类时,应结合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作业成果需以报告形式提交,包括对遥感图像的描述、处理过程及个人见解等。

5. 报告应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语言表述准确。

福师《遥感导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遥感导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遥感导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遥感导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下列关于微波影像和航空摄影像片的表述错误的是( C )

A. 微波影像为非中心投影,航空像片是中心投影

B. 微波影像的分辨率由脉冲的延迟时间和波束宽度来控制,航空像片的分辨率随着高度和距离增加而变低

C. 微波影像比例尺在纵向上产生畸变,航空像片的比例尺随飞机高度和距离变化

D. 微波影像的地形起伏位移总是向着飞行航迹线,航空像片的总是偏离中心投影点

满分:2 分

2. 地物单元周长为P,以链码形式记录面状地物单元边界。设相邻像素间采用链码表示的长度为:Li=2n(2的n次方),式中n=Mod(2,ai),i=1,2,3,…,7。i为链码的方向。提取该地物周长表示为( D )

A. P=∑4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B. P=∑3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C. P=∑2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D. P=∑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满分:2 分

3. 陆地卫星Landsat5的TM3,其最小辐射量值Rmin为-0.0083 mV/(cm2·sr·μm),最大辐射量值Rmax为1.410 mV/(cm2·sr·μm),量化级D为256级。其辐射分辨率RL为(A)

A. 0.0055mV或0.39%

B. 0.055mV或3.9%

C. 0.0025mV或0.19%

D. 0.025mV或1.9%

满分:2 分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波普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普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遥感作业(1)

遥感作业(1)

1.概念

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它是一种远距离目标,在不与目标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某种平台上装载的传感器获取其特征信息,然后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及应用分析的综合性技术。

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的载体。

电磁辐射:具有能量传递的,且其能量与与其传播的频率成正比的电磁波。电磁波谱:按照电磁辐射在真空中传播的频率或波长进行递增或递减排列形成一个连续的谱带,这个谱带就是电磁波谱。

大气窗口:指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波段

幅照度:实际物体在单位光谱区间内的辐射出射度与吸收系数的比值

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它是辐射能流的单位,记

为φ=dW/dt。用W(J/s)表示;辐射通量是波长的函数,总辐射通量是各波段辐射通量之和。(压力))

反射率:地面物体反射的能量占入射总能量的百分比

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称物体为黑体。地物反射波谱:研究地面物体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瑞利散射:由大气中原子、分子,如氮、二氧化碳、臭氧和氧分子等引起的散射。(条件: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很多)

加色法:由三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其他颜色的方法。

减色法:减色法是从自然光(白光)中,减去一种或二种基色光而生成色彩的方法。(一般适用于颜料配色、彩色印刷等色彩的产生。)

光谱色:圆环上把光谱色按顺序标出,从红到紫是可见光谱存在的颜色,每种颜色对应一个波长值

空间分辨率: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是用来表征影像分辨地面目标细节能力的指标

遥感作业

遥感作业

学院:地质与环境学院

班级:环境工程1101班

姓名:刘茜

学号:1109050106

一.航天遥感平台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航天遥感(space remote sensing)是利用搭载在人造地球卫星、探测火箭、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航天平台上的传感器对地表进行的遥感。

人造地球卫星特点:首先靠近赤道,低纬度地区,利用地球自传速度的特点,利于发射。它发射上天后,可在空间轨道上自动运转数年,不需要供给燃料和其他物资。

探测火箭:探空火箭一般为无控制火箭,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发射方便等优点。它更适用于临时观察短时间出现的特殊自然现象(如极光、日食、太阳爆发等)和持续观察某些随时间、地点变化的自然现象(如天气)。

宇宙飞船的特点:防辐射,保温,抗高温抗低温(跟保温不同),密封,是运载人或货为目的具有推进系统的太空飞行器。由于是一次性使用,所以系统相对简单,可靠性较高。

航天飞机的特点:航天飞船结构相对简单适用,维修方便、周期短、不需要专用跑道、节约费用,航天飞机结构相对复杂、要求较高、需专用跑道、维修费用高、周期长而且危险性相对高了许多。

其中人造卫星是最常用的平台,因为它发射上天后,可在空间轨道上自动运转数年,不需要供给燃料和其他物资。

2.常用航天遥感系统:

(1)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

(2)SPOT系列

(3)气象卫星系列 (4)海洋卫星系列 (5)地球资源卫星 (1)陆地卫星Landsat 系列 ndsat

轨道参数

ndsat 卫星的传感器

多光谱扫描仪(MSS )

多光谱扫描仪(Multispectral Scanner, MSS)是一种多光谱段光学——机械扫描仪。

《第三章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第三章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7

《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遥感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遥感数据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理信息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本课时作业的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信息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技能。

二、作业内容

(一)基础知识准备

1. 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遥感数据获取的主要方式及设备。

3. 遥感数据处理的流程及意义。

(二)操作实践

1. 案例分析:选择一典型遥感应用案例,如土地利用调查、城市热岛效应分析等,让学生分析遥感在其中的作用。

2. 图像获取与预处理:指导学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ArcGIS或QGIS),进行遥感图像的获取和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辐射定标等步骤。

3. 信息提取:根据具体地理现象或问题,教授学生如何利用遥感图像提取有用信息,如识别植被类型、水域变化等。

三、作业要求

(一)小组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不超过3人),成员之间应进行分工协作,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操作实践中。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

要求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操作,完成遥感图像的获取与预处理过程。

(三)作业提交

1. 案例分析报告:学生需提交对所选案例的详细分析报告,包括遥感在其中的作用、数据来源、处理过程及结果分析等。

2. 图像处理报告:提交预处理后的遥感图像以及信息提取的详细步骤和结果,并附上简要的解释和结论。

3. 作业格式:所有报告均需用Word格式提交,排版整洁,文字通顺,图像清晰。

四、作业评价

(一)教师评价

第1章 遥感作业

第1章 遥感作业

第一章 遥感物理基础

名词解释:遥感、电磁波谱、绝对黑体、灰体、色温、大气窗口、发射率、光谱反射率、波粒二象性、光谱反射特性曲线、

问答题:

1、黑体辐射遵循哪些规律?

2、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段组成?遥感中所用的电磁波段主要有哪些?

3、物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

4、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5、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

6、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

7、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

名词解释:

遥感: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

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就能得到电磁波谱图 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 灰体:在各波长处的光谱发射率都相等,即发射率为一介于0和1之间的定值。 (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色温:用一个最接近灰体辐射曲线的黑体辐射曲线作为参照,这时的黑体辐射温度称为该灰体的等效黑体温度,在光度学中称为色温。

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

发射率:发射率ε就是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辐射功率之比,即 W W /'=ε

光谱反射率:反射率是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E E /ρρ=,这个反射率是在理想的漫反射情况下,整个电磁波长的反射率。实际上,由于物体的固有属性,对于不

遥感作业 -辐射校正

遥感作业 -辐射校正

作者:王璐

特别鸣谢:科技楼408的同学已经科技楼406的同学和学长们,没有你们我完不成作业···

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哦~做成这样我已经尽力了···自己做完,还得给大家解释一遍,有种审查作业的感觉~~大半夜的都不困了···

要是有什么问题大家及时指出哦~~~ 一起讨论一下~

Part B:Landsat ETM+影像的大气层顶反射率的计算

1、图像下载: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注册后下landsat ETM图像,注意下载2003

年5月以前的,云量少的图像。

2、从下载的图像中找到MTL文件,阅读头文件信息,提取有用信息,我以自己

下的图为例:SPACECRAFT_ID = "Landsat7"

SENSOR_ID = "ETM+"

ACQUISITION_DA TE = 2002-07-19

LMAX_BAND1 = 293.700 LMIN_BAND1 = -6.200

LMAX_BAND2 = 300.900 LMIN_BAND2 = -6.400

LMAX_BAND3 = 234.400 LMIN_BAND3 = -5.000

LMAX_BAND4 = 241.100 LMIN_BAND4 = -5.100

LMAX_BAND5 = 47.570 LMIN_BAND5 = -1.000

LMAX_BAND7 = 16.540 LMIN_BAND7 = -0.350

SUN_ELEV A TION = 56.9390802

SUN_AZIMUTH = 139.9956405

3、安装ERDAS软件,对图像进行格式转换:IMPORT→TYPE选TIFF,Media 选

遥感作业

遥感作业

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电磁波

2、电磁波谱

3、绝对黑体

4、光谱辐射通量密度

5、大气窗口

6、发射率

7、光谱反射率

8、光谱反射特性曲线

填空题:

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____ 、 ____ 等组成。

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 ____ 和 ____ 的函数。

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 ____ 和 ____ 成正比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 ____ 乘 ____ 是常数2897.8。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 ____ 方向移动。

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绝对黑体的①反射率等于1 ②反射率等于0 ③发射率等于1 ④发射率等于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④物体温度二次方

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

3、大气窗口是指①没有云的天空区域②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③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④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4、大气瑞利散射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④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⑤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⑥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⑦与波长

无关。

5、大气米氏散射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无关。

问答题:

1、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共性?

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

遥感技术基础课后作业 遥感考研总结

遥感技术基础课后作业  遥感考研总结

遥感技术基础课后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遥感:是一种远距离的、非接触的目标探测技术。通过对目标进行探测,获取目标的观测数据,然后对获取的观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定性、定量和变化规律的描述(即认识观测对象)。

2、遥感技术系统:从空间分布的角度:空间部分(空基系统)、地面部分(地基系统)。

从功能的角度:观测系统、数据传输与接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应用系统。

3、电磁波谱:将电磁波在真空中按照波长或频率依大小顺序划分成波段并排列成谱。

4、瑞利散射:由尺寸远远小于电磁波波长λ的微粒引起的散射。

5、米氏散射:由尺寸与波长λ相当的微粒(水滴、烟尘、花粉、气溶胶)引起的散射。

6、大气层窗口:电磁波辐射在大气传输中透过率比较高的波段。

7、镜面反射:电磁波照射到光滑的表面上,引起的一种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反射。

8、漫反射:电磁波照射到一定粗糙程度的表面上,引起的一种不论入射方向如何,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并且从各个方向观察到的反射亮度是相同的的一种反射。(在物体表面的各个方向上都有反射能量的分布的一种反射)

9、方向反射:由于地形起伏和地面结构的复杂性,电磁波往往在某些方向上反射最强烈。

10、反射率:物体的反射通量(单位时间内的反射能量)与入射通量之比,即ρ=Eρ/E。

11、波谱反射率:地物在某波段的反射通量与该波段的入射通量之比。

12、波谱反射特性:地物波(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13、遥感平台:遥感过程中,搭载传感器(成像设备)的工具。

14、卫星轨道根数:用于确定轨道形状及卫星在某时刻的位置需要的参数。(表示卫星运动轨道特征的参数)

遥感实习作业大气校正、条带修复、镶嵌、裁剪、监督分类、三维显示等

遥感实习作业大气校正、条带修复、镶嵌、裁剪、监督分类、三维显示等

贵州大学实习报告专用纸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姓名:杨顺学号: 1208100304 班级:土管121 实习性质:课程实习实习地点:资环楼327机房

指导教师:杨柳老师成绩: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验的学习让我们掌握基本一些关于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如envi

大气校正、定标、镶嵌、裁剪、监督分类和地温反演等及 arcgis成图和三维显

示。

二、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是自己独立完成不得抄写,必须应用老师给的数据来完成,还有是

监督分类和地温反演要求arcgis成图。

三、实验原理

Envi和arcgis基本操作原理。

四、实验仪器

安装envi和arcgis的电脑。

五、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envi的基本操作(Envi基本打开操作、子区裁剪、图像特征及图

像信息的统计)→数据预处理(定标大气校正、条带修复、镶嵌、裁剪)

→监督分类→三维显示→地温反演。

六、实验数据

LE71270412007264PFS00.tar.gz和LE71270422007264PFS00.tar.gz这两个遥感

影像数据文件。

七、实验内容

(一).熟悉ENVI基本操作

1.Envi基本打开操作

1) 启动ENVI

2) 熟悉ENVI的菜单

3) 打开一个影像文件

4) 熟悉三个影像窗口

5) 显示彩色合成图像

6) 熟悉ENVI主影像窗口菜单Tools下的功能。

2.子区裁剪选择File>Save File as>ENVI Standard,出现New File Builder对话框。

点击Import File…,当Create New File Input File 对话框出现时,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文件或多个文件。如果内藏的文件没有在列表中显示出来,点击“Open Image File”,选择要输入的文件。点击Spatial subset按钮,出现select Spatial subset对话框,在对话框内按不同方式进行子区的裁剪。点击Spectral subset 按钮,出现File Spectral subset对话框,选取需要处理的波段。点击OK。回到Create New File Input File窗口。选择输出到“File”或“Memory”。若需要,可以键入一个输出文件名。

遥感作业(简单计算)

遥感作业(简单计算)

遥感物理作业二

1、 试用5900K 与5800K 的黑体辐射来估算太阳常数并比较所对应峰值波长 其中已知:太阳与地球距离为1.496⨯1110m ,太阳平均半径6.96⨯810m 解:依题知

根据黑体辐射定律,应用史提芬波尔兹曼公式:

e 0(T )=∫e 0(λ,T )d λ=σT 4 ①

地球与太阳距离为R 1=1.496⨯1110m ,太阳平均半径为R 2=6.96⨯810m R 1/R 2≈215>5,即符合Inverse Square Law ,

E 1R 12=E 2R 22 ②t

由①②可得

E 1=σT 4R 22/ R 12

当太阳表面温度为5900K 时,太阳常数值为:

E 2=σT 14R 12/ R 22=84821122

5.6710(5900)(

6.9610)(1.49610)1487W m -⨯⨯⨯⨯÷⨯= 运用维恩位移定律求得对应峰值波长,则: 2λ=2897/5900=0.4911m μ

同理得,当太阳表面温度为5800K 时,太阳常数为:

E 3=σT 24R 12/ R 22=84821122

5.6710(5800)(

6.9610)(1.49610)1389W m -⨯⨯⨯⨯÷⨯=

对应峰值波长: 3λ=2897.8/5800=0.4996m μ

2、 把Planck 公式表示成频率的形式(21W m Hz -- )

解:普朗克公式的表达式为:

205/21(,)1

hc kT hc e T e λπλλ=- 21W m m μ-- ① /c νλ= ②

要把0e (,)T λ转化成0e (,)T ν,对②微分得到 2

遥感作业1--大气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遥感作业1--大气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遥感作业(一)

1、说明大气程辐射校正原理及操作步骤,附上TM校正前后图像(Enhance→[Image]linear 0-255)。

大气辐射校正原理:一幅图像中总可以找到某种或者几种地物的辐射亮度或反射率接近于0,其在图像中对应位置上的像元亮度值应为0,从而每一波段的像元最小亮度值都应为0。然而由于大气散射导致的程辐射度值,这些位置上的实测像元亮度值不为0,这种程辐射度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校正时,将每一个波段中每个像元的亮度值都减去本波段的最小值,即可认为消除了大气程辐射值的影响,使图像亮度动态范围得到改善,对比度增强,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大气辐射校正步骤:(1)利用ENVI打开原图像文件,选择主菜单File > Open Image File,在数据文件管理界面中点击Data\ can_tmr.img,以灰度或RGB假彩色方式显示图像。按步骤“Basic Tools>> Statistics >> Computer Statistics ”,选择“Histogram”类型统计出每一波段的最值。如下图

⑵输入图像运算表达式:选择主菜单Basic Tools > Band Math.,出现Band Math 对话框,在标签

为“Enter an expression:” 的文本框内,输入变量名(将被赋值到整个图像波段或可能应用到一个多波段文件中的每个波段)和所需要的数学运算符。变量名分别为b1、b2、b3、b4…后面输入运算符和数字(即波段最低值)。其中“b1” 是第一个变量,“b2” 是第二个变量,“b3” 是第三个变量。在变量与波段匹配对话框中,设置b1对应TM1,b2对应TM2,b3对应TM3,b4对应TM4…输入保存运算结果的文件名,如下图。一旦一个有效的表达式被输入,点击“OK”,运算函数表达式,得到的图像数据。

遥感概论作业

遥感概论作业

遥感概论课后答案

1、试述热辐射定律的主要内容,及其在遥感技术中的意义。

热辐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时,都会不断向四周空间辐射电磁波,这种由物体内部粒子热运动所引起的电磁辐射称为热辐射。 热辐射能量的大小及波长λ分布取决于物体本身的温度T 。

地物发射电磁辐射的能力用发射率ε来表示。地物的发射率以黑体辐射作为基准。

2、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有哪些?各有哪些特性?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事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根据波长不同又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其次是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再次是X 射线,波长最短的是γ射线,见下

共性:在真空中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s m c /100.38

⨯=

遵守相同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及偏振定律

紫外波段的特性:

❖ 波长0.01-0.38μm ,属于太阳辐射的范畴。

❖ 波长小于0.28μm 的紫外线,被臭氧层及其它成份吸收。

❖ 只有波长0.28-0.38μm 的紫外线,能部分穿过大气层,但散射严重,只有部分投射到

地面,并使感光材料感应,可作为遥感工作波段,称为摄影紫外。主要用于探测碳酸盐分布和监测水面油污。

❖ 碳酸盐在0.4μm 以下的短波区对紫外线的反射比其它类型的岩石强,水面油膜比周围

水面对紫外反射强烈。

❖ 空中探测高度大致在2000m 以下,不适宜高空遥感。

可见光波段特性:

❖波长0.38-0.76μm;

❖人眼可见,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组成;

❖在太阳辐射能中所占比例高,能透过大气层;地面物体对七色光多具有其特征的反射和吸收特性,故信息量最大,是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遥感物理基础

名词解释:遥感、电磁波谱、绝对黑体、灰体、色温、大气窗口、发射率、光谱反射率、波粒二象性、光谱反射特性曲线、

遥感:遥感即遥远感知,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技术。

电磁波谱: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者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得到的就是电磁波谱。

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就是绝对黑体。

灰体:在各波长处的光谱发射率相等,但是小于黑体大于0;

色温:为了便于分析,常常用一个最接近灰体的辐射曲线的黑体辐射曲线作为参考,这时的黑体辐射温度成为改灰体的等效黑体温度,即色温。

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常称为大气窗口。

发射率:发射率就是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辐射功率之比。光谱反射率:反射率是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和入射辐射通量之比。

波粒二象性:电磁波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称为波粒二象性。

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反射波谱是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即为该物体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

问答题:

1、黑体辐射遵循哪些规律?

1. 绝对黑体表面上,单位面积发射的总辐射能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2.黑体的绝对温度升高时,它的辐射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3.在微波段黑体的微波辐射亮度与温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段组成?遥感中所用的电磁波段主要有哪些?

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波、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r射线等 b. 微波、红外波、可见光

遥感中常用的是从紫外线波段一直到微波波段。

2、物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

少?

a.与光谱反射率,太阳入射在地面上的光谱照度,大气光谱透射率,光

度计视场角,光度计有效接受面积有关。

b.b为常数2897.8 ,常温按照T=293.15计算,波长为9.88nm

3、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沙土: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潮湿土壤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平滑。

植物:绿光附近有反射率为10%-20%的一个波峰,两侧蓝红则有两个吸收带。

水: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在近红外,中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带,反射率几乎为0.水中有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水中有沙土时峰值在黄红区。

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

太阳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温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异,

大气状况

5、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

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波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

原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要穿过大气层,大气辐射.反射共同影响衰减强度,剩余部分才为透射部分,不同电磁波衰减程度不一样,透过率高的对遥感有利。

6、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

(1)目标反射其表面的辐射照度(2)目标自身辐射(3)在遥感观察器观测方向上的大气热辐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