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摘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有"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对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在文学方面,孟子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二者作为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理念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孟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 ,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孟子把士当作一个精神上独立的特殊阶层,他们要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为友,当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他们便到古人的作品中寻找知音,通过颂其诗,读其书,和古代贤人的精神相沟通,从而建立起完善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知人”是读书的目的,“论世”是“知人”的途径。孟子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相互理解、沟通的,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去知其人,论其世,与千古之上的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正因为古代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突出含蓄深邃,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装、用典等手法,使得文学作品晦涩不明,所以,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在儒家学派中;孔子被称为“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故历史上并称为“孔孟”;儒家学说亦称为“孔孟之道”..
一、论性善
1.主要观点:“性善”是孟子的中心学说;孟子的政治主张、教育思想及行为哲学等;都是根据性善学说推衍而来的..孟子的“性善论”有“四心”“四端”等说法..所谓“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所在;“四心”又是仁义礼智这四德的发端;即“四端”..这四端是人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
孟子认为;虽然“四端”是人本心所固有的;但人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充分发挥这些善端的功能;才能使之发展成完美的道德..
首先;人之所以不能专心向善;甚至会作奸犯科;往往是因后天的物欲或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丧失了本心;所以人必须存养善性;以免为后天的物欲所戕害..
其次;人性的善端;犹如树枝上的嫩芽;极为细弱;存养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加以扩充;那么它将很难茁壮成长;所以必须努力扩充善端;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
再次;“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也就是说;善是人的本性;就好像是水一定是往下流一样;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规律..只有顺着人性的本然;才可以成为善人;所以应该顺性而为..
最后;饮食男女是人的大欲;但如果放纵口目鼻四肢等感官欲望;势必有害于身心;所以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即要求人们明辨理欲;努力克制各种感官欲望;以扩充天理;从而培养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
第二节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
一、孔子及其思想观念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理论批评家。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其文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思想紧密联系。——深刻体现变革时代的复杂矛盾。
(一)哲学思想
在哲学的思维方式上,孔子不愿对抽象理论问题作宏观思辨研究,更注意具体实际问题的研究——这种影响及于中国文化传统和文论发展
(二)政治思想
“克己复礼”,这里的“礼”注入了重视人道的“仁”的新内容
(三)伦理道德
(四)思想方法
(五)美学思想
二、孔子的文学观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的关系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孔子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兴,起也。言修身必先学诗。”
如: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
人的道德修养总要从具体感性的榜样学起,而《诗经》在孔子看来就提供了这样的典范,使人们的言谈立身行事有了可靠的合乎礼义的依据。
②“立于礼”是比“兴于诗”更深入的阶段。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礼是贯穿“仁”的原则精神的一系列礼节仪式的规定。从学习生动形象的《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实际上就是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立身行事严格遵循礼的规定。
③孔子所说“乐”,不是一般的“乐”,而是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正乐)。
论《孟子》的儒学思想及文学价值
论《孟子》的儒学思想及文学价值
《孟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儒学思想和文学价值。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孟子》的儒学思想及文学价值。
一、《孟子》的儒学思想
1.1 伦理的礼仪
《孟子》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的伦理礼仪。孟子在《论语》中提出“仁之道,曰尽其责,知其事,言其志,行其节”,他强调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要知道自己的事情,要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自觉地遵守诚实守信的伦理节约。孟子还提出了“礼乐不可失,仁义不可忘”的思想,他强调要重视礼仪,要坚持仁义,以挽救社会失序的状况。
1.2 政治的君臣
《孟子》不仅提倡君臣的责任,而且强调君臣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关系。孟子认为,国家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要靠君臣之间的精诚合作。孟子指出,君王要尊重百姓,赏识臣下,把握好政治,维护和平;而臣下则要忠心耿耿,勤政爱民,为国家做出贡献。
1.3 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也重视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们伦理道德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孟子认为,教育应该以爱心为基础,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成为正直善良的人。
二、《孟子》的文学价值
2.1 精炼的语言
《孟子》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炼的文学形式。孟子的语言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人们受到感动,受到警醒。
2.2 内容丰富
《孟子》不仅涉及伦理、政治、教育等方面,而且还涉及人性、历史、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古典文学著作。它的内容丰富,涵盖的范围很广,对现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孟子文学常识
孟子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2、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
3、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张性善论;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4、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5、孟子的主要作品: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2)《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
(3)《王顾左右而言他》,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摘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有"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对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在文学方面,孟子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二者作为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理念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孟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 ,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孟子把士当作一个精神上独立的特殊阶层,他们要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为友,当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他们便到古人的作品中寻找知音,通过颂其诗,读其书,和古代贤人的精神相沟通,从而建立起完善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知人”是读书的目的,“论世”是“知人”的途径。孟子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相互理解、沟通的,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去知其人,论其世,与千古之上的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正因为古代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突出含蓄深邃,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装、用典等手法,使得文学作品晦涩不明,所以,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孟子的文论观1
二、孔子之后,他作为“文学”代表人物的弟子子游、子夏正好代表了孔子学说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也开启了文学思想发展的两个不同路径。子游偏重于内在修养以求圣人之本的一派,被人视为传道之儒;而子夏则颇拘小节,在礼仪上肯下功夫,传授儒家典籍最为卖力,被人视为传经之儒。孟子出于子游氏一派,而荀子则出于子夏之门。同被孔子以“文学”相许的子游、子夏,一重心性修养,一重典籍学习,他们的不同思想倾向对孟子、荀子形成不同的文学思想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孟子将注意力集中在士人的内心,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以为学问之道就是“求放心”,因而不甚注重外在形式,对文学也就未予特别关注,这显然不利于文学的独立发展。盂子将文学作为人格的一面镜子,有利于加重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水平。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等命题,也给后来文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野和思想经验,同样是值得重视的。
三、孟子的文学思想
孟子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两个原则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
⑴ “以意逆志”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
⑴ “以意逆志”说
孟子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以意逆志”说的批评方法。这方法影响很大。他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我们认为,这里的“文”指文字或文采;“辞”指言辞、辞句;“志”是指作者的思想意图。孟子在这里要求读诗或解说诗的人,不要拘泥于文学作品中的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孟子这段话对如何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提出了比较好的理解,并且也用这种方法对《诗经·小雅·北山》一诗的主题的理解也是完全正确的。孟子认为,拘泥于作品的个别字句,把作品解得太死、太实,反而不能抓住作品的真正含义。他主张要在对全篇作品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孟子》的文学价值
《孟子》的文学价值
《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文学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笔简洁、寓意深刻。孟子的语言简练,善于运用寓言和警句来表达哲学观点,使人能够深刻理解他的思想观点。
2. 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孟子的思想强调仁义道德,关注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标准,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对培养人才有重大意义。
3. 丰富的辞藻与哲学思考。孟子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夸张等,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使文章更加精彩。
4. 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孟子》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5. 对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尽管《孟子》是一部古籍,但其中的某些思想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
孟子的文学成就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成就十分显著,他的著作《孟子》汇集了他多年来的思想精华,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孟子》共有七篇,涉及了政治、哲学、教育、道德等多个领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孟子》中的思想被世人称为“孟子思想”,它强调“仁”的重要性,认为“仁”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弘扬了“仁政”的理念,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此外,孟子还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即“问答式”,他在《孟子》中采用了大量的问答形式,使文章更加流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总之,孟子的文学成就十分显著,他的著作《孟子》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而且也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即“问答式”。
孟子的文学特点
孟子的文学特点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雄辩有力: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富有说服力。他善于运用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使自己的观点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 感情充沛:孟子的文章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他对正义、道德等问题有着深切的关注和热爱,这种感情在他的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 语言简练:孟子的语言简练明快,通俗易懂,不拘泥于形式,不过分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注重表达思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4. 形象生动:孟子善于运用生动的故事、寓言等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5. 句式整齐:孟子的文章在句式上多采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
6. 思想深刻:孟子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内涵深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孟子的文学特点是语言简练、感情充沛、雄辩有力、思想深刻,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上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文艺观
孟子的文艺观
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不仅对政治、伦理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文学艺术有着独特的见解。孟子的文艺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艺术的价值
孟子认为,文学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启迪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他认为,文学艺术中所表现的美好情感和道德观念,能够感染人们的情感,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好的品德和行为。因此,他认为文学艺术与政治、伦理等领域同样重要,是文化传承和人类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学艺术的功能
孟子认为,文学艺术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它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和情感,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第二,它可以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品德和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第三,它可以传承历史文化,保留和扩展人类的文化遗产。
3. 文学艺术的标准
孟子认为,文学艺术的标准应该是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情感需要。他认为,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应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感受到其中所表现的美好情感
和道德观念。因此,他强调文学艺术作品必须具有情感和生命力,才能够真正触动人们的内心。
4. 文学艺术的创作
孟子认为,好的文学艺术作品需要艺术家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他认为,艺术家应该通过对人性本质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创作出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美好品德和行为的艺术作品。同时,他也认为,艺术家应该注重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的研究,使作品更加生动、精彩和引人入胜。
综上所述,孟子的文艺观强调文学艺术的价值、功能、标准和创作,不仅为当时的文艺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也为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第一章-先秦文论2
第一章先秦文论
第一节儒家的文学思想
1、孔子文学思想;
2、孟子文学思想;
3、荀子文学思想;
4、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先秦文论的总特点和重要意义
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由于当时先民们的“文学”观念并不是很清楚,还和历史、哲学、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笼统地称为“文”,因此论述文学、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为模糊和宽泛。即使是专门论述“诗”的资料,也和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那时的人们对于“诗”,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因此可以说,所谓先秦文论,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先秦的文学观念
文史哲不分
诗乐舞合一
没有明确科学的文学观念
先秦“诗言志”的提出
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说:
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其主要文艺思想有三个方面:1、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
舜要求夔用音乐来教化自己的子弟,使他们的品行和德操达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舜所指之乐,是正统之声,是王室之声,其内容必须符合礼
教规范。
2、“诗言志”顾名思义,“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志的。这概括了诗歌基本特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诗言志”说,是中国古典诗学与文学批评的奠基之石,朱自清称之为“开山的纲领”;
3、诗乐舞三位一体《尧典》并提到了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
孟子孔子文学观念
孟子孔子文学观念
孔子和孟子的文学观念如下:
1.孔子把文学看作是一种道德实践,认为文学和礼仪制度、音乐舞蹈一样可以健全人的品格,起到人性塑造的作用。他主张以"文之以礼乐"而后"可以成人",即通过文学的教化作用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1。
2.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讲求"养浩然之气",对后来文学理论中的"文气"起到了奠基作用。
此外,荀子对儒家文学理论进行继承和发展,形成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汉代儒士信奉孔子的"温柔敦厚"的思想,进一步形成了原道、征圣、宗经的原则等,也是孔子和孟子文学观念的延伸和发展。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孟子文艺思想举要
孟子文艺思想举要
孟子文艺思想举要
先秦儒家学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孟子(公元前372~289)。孟子受学于孔子之孙子思。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孟子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主要贡献,是基于“与民同乐”的文艺思想提出了“共同美感”说,还提出了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其一是“以意逆志”说、其二是“知人论世”说,另外,对于创作主体的修养方面则提出了“知言养气”说。
1、孟子“与民同乐”文艺思想及其“共同美感”说
(1)“与民同乐”
《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段对话体现了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乐也。”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孔子仁学的发展,其核心是以民为本,统治者必须施仁政,取得民心。这一思想在文艺领域里,就是要求君王“与民同乐”。孟子与齐宣王讨论“与民同乐”,本来是从音乐欣赏的话题谈起的。孟子认为,“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他以梁惠王为例,反对梁惠王独自欣赏台池
鸟兽,孟子认为上层统治者应该能与老百姓一起共同享受文学艺术活动的欢乐而不是独享之。与民同乐,齐王可得天下,不与民同乐,百姓怨声载道,就不能得天下。在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中还包含有“乐民之乐”的意思,即统治者所欣赏的文学艺术应符合人民的愿望,受到人民的喜爱与欢迎。“乐民之乐”可以视为孟子衡量文艺作品的标准,也即评价文艺作品的好坏,要看它们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要求,受到人民的欢迎。赖力行先生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中评述道:“孟子看到了审美和艺术活动的社会性,美的欣赏、艺术的愉悦,不是排他性的占有,而是本能地要与人共赏,共赏中的情感交流和共鸣往往能够使欣赏者获得更大的愉悦。”(P21-22)“‘与民同乐’体现了君主对老百姓的仁爱之心,而老百姓也会反过来关心和尊敬君主,这样,双方就由共同的审美感受进入对礼义的一致喜悦,由这种喜悦走向政治上的和谐。”这段评述应该说是相当到位的。
语文作文孟子的思想
语文作文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博爱的。孟子的仁政和非攻思想处处都体现着他忧国忧民的仁心。他四方游说诸侯施行仁政。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充斥着暴力,流行着吞并,肆虐着攻伐,这位儒家学派的“亚圣”要从法家的血腥中抢得一丝仁爱的地位,何其不易。但是他为天下万民,仍不屑努力与八方诸侯,无奈天下分久必合,孟子最终放弃了。他站在泰山之巅,俯视天下万民,有的穷困潦倒饿死街头;有的为谋生存骨肉分离……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他万念俱灰,为何他的眼中长含泪水,因为他爱老百姓爱得深沉。游说不遂他便退以著书,终成《孟子》。
孟子十分讲原则。孟子为人很讲原则。即:“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无论何时,哪怕是生死关头也要讲求原则,决不做苟且偷生之事。他大义凛然,四心伴身:他遇人知恻隐;遇错明羞恶;遇贤懂恭敬;遇事辨是非。面队万钟的丰厚条件,他毅然咏颂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和加焉!他一生两袖清风,不求宫室之美;不爱妻妾之奉;不需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人皆有之的“本心”,使他成为了正人君子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孟子文学思想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
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孟子·尽心下》云: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1](P393)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苏轼云:
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故其讥刺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恶, 而言其爵位之尊,车服之美,而民疾之,以见其不堪也。“君子偕老,副笄六珈”,“赫赫
师尹,民具尔瞻”是也。其颂美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善,而言其冠佩之华,容貌之盛,
而民安之,以见其无愧也。“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服其命服,朱黻其皇”是也。
(《既醉备五福论》,《苏轼文集》卷二)
这里苏轼主张要“深观其意焉”,而不是只了解诗的字面意义,“深观其意”的“意”即是作者作品之意。清代的吴淇也有这样的看法,他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说:
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汉宋诸儒以一“志”
属古人,而“意”为自己之意。夫我非古人,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之见也几何矣!
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
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
吴淇说得更清楚,在他看来,“意”与“志”具有同一性,“意”是“志”之舆,即载体,“意”用来载“志”,因此,“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显然,苏轼和吴淇的观点与赵歧和朱熹不同,更强调“意”来自作家作品本身,是与“志”相一致之“意”。
其实,孟子的“以意逆志”是要说诗者把握诗的全部含义,而不是断章取义,在此基础上去探讨作者之“志”。这里的“意”和“志”虽有联系,但却是不同的。“志”可以看做是诗的主题,孟子认为《诗经·北山》中“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两句蕴含着作者之志,是全诗主题。“意”是文章的基本内涵,要从文章的
范围内全面理解,不能只从文字上去理解,孟子批评咸丘蒙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了断章取义式的理解,指出:“是诗也,非是之谓也”,说明要从诗的角度进行全面理解,而不能将诗中的个别诗句同现实作简单的比附。
二、“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著名的文学批评思想。《孟子·万章下》云: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
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这里,孟子是针对“尚友”的问题提出“知人论世”的思想的。“尚友”,即注重人际交往,与人为友,与人为善,不仅要广交今世之朋友,而且也要与古人为友。与古人为友,则既要“颂其诗,读其书”,又要“知其人”,“论其世”,因为“颂其诗,读其书”是知其所言,而“知其人”、“论其世”则是知其所行,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由此可见,孟子的“知人论世”说与孔子的“知人”说是十分接近的。孔子的“知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孟子的“颂其诗,读其书”即“听其言”,而“知其人”、“论其世”则是“观其行”,同样都是对人的完整考查。所以,朱自清在《诗言志辨》中说道:“至于‘知人论世’,并不是说诗的方法,而是修身的
方法。‘颂诗’、‘读书’与‘知人论世’原来三件事并列,都是成人的道理,也就是‘尚友’的道理。”然而,尽管孟子的“知人论世”说是针对“尚友”问题提出来的,但此处的“尚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