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剧烈塑性形变和析出优化Cu–Cr–Zr的强度和韧性概要
严重塑性变形
(011)m
(a)
200nm
(b)
200nm
Strain-induced martensites were formed at the sites of twins intersection. a) bright field and b) dark field imaged using the martensitic reflection. Bright and red arrow indicates the martensite with different sizes. 应变诱导马氏体在孪晶片层间形成
450 µ m deep
500 nm
600 µ m deep
500 nm
500 nm
Cu: X-TEM for the refined layer (36~200 mm deep)
36 µ m deep 80 µ m deep
130 µ m deep
(c)
200 µ m deep
(d)
100 nm
Fe: planar-view TEM images of the top surface layer
nm-sized crystallites with random orientations
200
150
BF image
DF image
Count
D=12 nm (XRD)
100
50
0 5 10 15 20
累积叠轧
Part III
SMAT 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Bulk vs Surface 纳米结构材料:块体 vs 表面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理及超高强钢开发
一、概述金属材料一直以来都是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其强韧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属材料强韧化机理及超高强钢的研究也越发深入。
本文将从金属材料强韧化的概念和机理入手,探讨目前超高强钢的开发及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二、金属材料强韧化的概念及机理1. 强韧化的概念强韧化是指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材料能够保持其在应力下的强度和韧性。
强韧化材料具有抗拉伸、抗弯曲和抗扭转等性能较强的特点。
强韧化的目的是提高材料的使用安全系数,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2. 强韧化的机理强韧化的机理包括晶界强化、位错强化和析出强化等。
晶界强化是指通过控制晶界的特性来增强材料的强韧性;位错强化是通过引入位错来增强材料的韧性;析出强化是指通过固溶体中析出出特定的固溶体来增强材料的性能。
三、超高强钢的开发及应用1. 超高强钢的研究历程超高强钢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超高强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冷成型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桥梁和建筑等领域。
2. 超高强钢的应用情况目前,超高强钢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显著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和燃油利用率。
超高强钢还被应用于船舶制造、航空航天和军工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未来发展方向展望1. 现代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材料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金属材料被开发出来。
未来,随着3D打印、激光焊接等新技术的应用,超高强钢的研究和生产将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
2. 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未来,人们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型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对于高温、高压等复杂工况下的材料需求也将逐渐增加,超高强钢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将会成为重点。
3. 国际合作与交流未来,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入,超高强钢的研究与应用将会更加国际化。
通过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推动超高强钢的发展。
纳米晶对cuzr基非晶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
纳米晶对cuzr基非晶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纳米晶对CuZr基非晶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1. 引言纳米晶材料是指晶粒尺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材料。
由于其特殊的微观结构,纳米晶材料表现出许多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纳米晶材料的力学行为对于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改善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纳米晶对CuZr基非晶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
2. CuZr基非晶合金的特性CuZr基非晶合金是一类由铜(Cu)和锆(Zr)等元素构成的非晶态合金。
非晶合金是一类由于其快速凝固过程而具有非晶态结构的材料。
相较于晶体材料,非晶合金具有更高的硬度、强度和韧性。
然而,CuZr基非晶合金的局限也随之出现,一旦发生塑性变形,晶粒的尺寸会迅速增大,从而导致材料的强度大幅下降。
那么,通过引入纳米晶结构,能否改善CuZr基非晶合金的塑性行为?3. 纳米晶对CuZr基非晶合金的影响3.1 硬度和强度的提高纳米晶材料的晶粒尺寸在纳米级别,晶界的相互阻碍以及晶界弥散位错的形成使得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显著提高。
对于CuZr基非晶合金,纳米晶的引入也能够增加其硬度和强度。
研究表明,CuZr基非晶合金中引入纳米晶结构后,其硬度和强度可相应提高20%以上。
这使得CuZr 基非晶合金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
3.2 塑性的保持虽然纳米晶材料具有优异的硬度和强度,但其塑性能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在应力条件下,纳米晶材料的晶界可以起到吸引与吞吐位错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分散应力并保持塑性。
对于CuZr基非晶合金来说,纳米晶结构可以抑制晶粒的长大,减少塑性失效,提高其塑性保持能力。
3.3 纳米晶化的方式在制备CuZr基非晶合金纳米晶材料时,常见的方式包括机械合金化、激光熔化和热处理等。
机械合金化是通过机械球磨等方式,使CuZr基非晶合金发生局部塑性变形,从而引入纳米晶结构。
激光熔化是利用激光束对非晶合金进行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形成纳米晶材料。
工程材料徐自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徐自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的性能1-1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含哪些方面?所谓力学性能,是指材料抵抗外力作用所显示的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等1-2什么是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衡量金属强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他们在工程应用上有什么意义?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在拉伸试验中衡量金属强度的主要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的意义在于:在一般机械零件在发生少量塑性变形后,零件精度降低或其它零件的相对配合受到影响而造成失效,所以屈服强度就成为零件设计时的主要依据之一。
抗拉强度的意义在于:抗拉强度是表示材料抵抗大量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一般不产生颈缩现象,因此,抗拉强度就是材料的断裂强度,它表示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抗拉强度是零件设计时的重要依据之一。
1-3什么是塑性?在拉伸试验中衡量塑性的指标有哪些?塑性是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又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拉伸试验中衡量塑性的指标有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1-4什么是硬度?指出测定金属硬度的常用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
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生产中测定硬度最常用的方法有是压入法,应用较多的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试验方法。
布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点:因压痕面积较大,能反映出较大范围内被测试材料的平均硬度,股实验结果较精确,特别适用于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经理或组成相得金属材料的硬度;压痕较大的另一个优点是试验数据稳定,重复性强。
其缺点是对不同材料需要换不同直径的压头和改变试验力,压痕直径的测量也比较麻烦;因压痕大,不宜测试成品和薄片金属的硬度。
洛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点是:操作循序简便,硬度值可直接读出;压痕较小,可在工件上进行试验;采用不同标尺可测定各种软硬不同的金属厚薄不一的式样的硬度,因而广泛用于热处理质量检验。
其缺点是:因压痕较小,对组织比较粗大且不均匀的材料,测得的结果不够准确;此外,用不同标尺测得的硬度值彼此没有联系,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钛合金中zr元素的作用
钛合金中zr元素的作用钛合金中Zr元素的作用引言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
其中,Zr元素被广泛应用于钛合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Zr元素在钛合金中的作用及相关特点。
作用一:抑制析出相的形成•Zr元素在钛合金的加工过程中能够抑制析出相的形成,提高钛合金的综合性能。
•析出相的形成容易引起钛合金的晶界腐蚀,而Zr元素的添加能够阻碍析出相的形成,减少晶界腐蚀的风险。
作用二:提高热稳定性•高温下,钛合金容易发生晶粒长大和晶界溶胀现象,而添加Zr 元素能够有效抑制晶粒的长大,提高钛合金的热稳定性。
•Zr元素的添加还能提高钛合金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作用三:改善冷热变形性能•Zr元素的添加能够改善钛合金的冷热变形性能,提高其塑性和可锻性。
•Zr元素能够增加钛合金的位错密度,减小位错的移动能量,提高材料的形变能力。
作用四:增强力学性能•Zr元素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钛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使钛合金具备更好的力学性能。
•钛合金中的Zr元素形成弥散的强化相,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结论Zr元素在钛合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抑制析出相的形成、提高热稳定性、改善冷热变形性能和增强力学性能。
对于钛合金的研究和应用,深入理解Zr元素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作用五:增加抗腐蚀性能•Zr元素的添加能够提高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使其更加耐腐蚀和耐磨损。
•Zr元素与钛形成稳定的氧化物膜,阻止氧、水和其他腐蚀介质的进入,有效保护钛合金表面免受腐蚀的损害。
作用六:降低材料的密度•Zr元素的添加能够降低钛合金的密度,使其具备较低的比重。
•钛合金的低密度使其成为轻量化设计的理想选择,能够提高产品的燃油效率和减轻重量负担。
作用七:改善焊接性能•Zr元素的添加能够改善钛合金的焊接性能。
•Zr元素能够在焊接过程中稳定结构,并提高钛合金的抗裂性和焊接接头的强度。
《热挤压微合金化Mg-Zn-Y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热挤压微合金化Mg-Zn-Y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轻质合金因其优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在航空、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镁合金作为其中最具潜力的轻质结构材料之一,其性能的优化与提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微合金化及复合材料技术是提高镁合金性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针对热挤压微合金化Mg-Zn-Y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优化镁合金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制备实验采用微合金化Mg-Zn-Y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熔炼、铸造、热挤压等工艺制备出复合材料。
2. 实验方法(1)显微组织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合金及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
(2)力学性能测试:通过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等手段测定合金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性能分析:结合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微合金化及复合材料对镁合金性能的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1. 显微组织观察结果(1)Mg-Zn-Y合金经过热挤压后,晶粒得到了显著细化,合金组织更加均匀。
(2)在合金中观察到第二相颗粒的析出,这些颗粒对合金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3)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中,增强相与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无明显的界面反应或缺陷。
2.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1)热挤压后的Mg-Zn-Y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未增强的Mg-Zn-Y合金,且增强相的类型和含量对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3. 性能分析(1)微合金化元素Zn和Y的加入,以及热挤压工艺的应用,共同促进了晶粒细化,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
(2)第二相颗粒的析出对合金的强化作用主要表现为弥散强化和沉淀强化,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及抗拉强度。
(3)复合材料中增强相与基体的协同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增强相的类型、尺寸、分布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铝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铝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就铝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进行探究,分析铝合金发展历程及对合金组织和性能形成的影响,找出其存在问题,并对技术发展态势进行探究,进一步优化形变热处理工艺技术,让其能够在工业生产条件下更为广泛的使用。
关键词:铝合金;形变热处理;研究进展使用回归再时效处理及形变热处理能够让铝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变得更好,同时其强度以及韧性也会有所升高。
其中,形变热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塑性变形的形变强化以及热处理的相变强化,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也被简称为热机械处理方式,该技术最早投入到钢铁材料中,利用形变让金属当中的缺陷密度进行改变,热处理相变形变形成的缺陷会对新相的形核动力学和分布状态形成影响,并且新相还会对错位的一些缺陷运动形成阻滞等一系列作用,这样金属当中的缺陷就会变得更加稳定、组织细化,其强度和韧性变得更高。
1.铝合金TMT的发展过程及其应用铝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主要会应用Al-Zn-Mg-Cu等合金当做实验材料,之后逐步发展至Al-Cu-Mg和Al-Zn-Mg-Cu等的铝合金,铝合金形变热处理会影响到Al-Zn-Mg合金疲劳以及应力的腐蚀性能,其在时效之前形成的冷变形会让Al-Zn-Mg的合金抗拉强度变得更高,同时还可以改善疲劳以及抗应力的腐蚀性能。
1974年Waldman J等人针对7075厚板进行形变热的处理,应用再结晶、温变形以及均匀化的工艺技术,得到了更为均匀且细小的精力组织。
1978年SandersRE等人开始钻研提升7050铝合金疲劳性能中间形变热处理工艺技术,在1991年,Singh等人分析形变热处理对于2014铝合金组织性能方面形成的影响,通过实验能够得知,铝合金形变热处理技术的使用能够让其时效更为显著细化,形成位错和时效相互缠结的网状亚结构,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
通过多年的努力,铝合金形变热处理技术不仅在理论方面取得研究进展,同时在实际方面的使用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好,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Alcoa公司应用以其技术改善铝合金的综合性能,2002年美国把T8状态的2519铝合金当做先进两栖突击车的装甲材料,现阶段铝合金形变热处理技术已经不会局限在Al-Zn-Mg-Cu等传统的铝合金方面,借助形变热处理技术提升Al-Li、Al-Cu-Li等新系列的铝合金性能。
7B04铝合金超塑性变形的组织演变与变形机理
7B04铝合金超塑性变形的组织演变与变形机理廖荣跃;叶凌英;陈明安;杨栋;孙泉【摘要】采用高温拉伸、电子背散射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 7B04 铝合金超塑性变形的组织演变过程,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定量计算各变形机制的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变形初始阶段,扩散蠕变引起物质迁移的作用逐渐增强,不存在明显的晶内位错滑移,促使物质在垂直拉伸方向的晶界附近堆积,形成无沉淀析出带,条纹带在试样表层的晶界附近形成;在试样真应变由0.23增至0.43的过程中,晶界滑移对整个变形的贡献量由45.81%增大至52.34%,主要变形机制为伴随扩散蠕变的晶界滑移机制;当继续变形至真应变为1.26时,楔形和圆形空洞同时出现,继续拉伸时空洞扩展,部分跨过空洞的晶须被拉长直至断裂,最终垂直于拉伸方向的空洞发生聚合或连接,试样沿该部位断裂.【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9)012【总页数】8页(P2931-2938)【关键词】7B04铝合金;超塑性;聚焦离子束;晶界滑移;扩散蠕变【作者】廖荣跃;叶凌英;陈明安;杨栋;孙泉【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27B04铝合金[1]是在7A04铝合金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得来的,相对于7A04铝合金具有更好的断裂韧性,可以通过热处理强化,强度较高,是一种理想的高强结构材料,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CuCrZr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的研究
CuCrZr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的研究摘要随着集成电路芯片的高度集成化,IC向短、小、轻、薄的方向发展,电子封装也随着向高密度封装发展,引线间距减小,厚度减薄,功率增加要求引线框架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导电性和导热性。
Cu-Cr-Zr合金具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及抗氧化性,可作为电阻焊电极和结晶器等材料在电工、电力及航空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对Cu-Cr-Zr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Cu-Cr-Zr合金进行高温热压缩变形,研究在变形温度为550~750℃、应变速率为0.01~5s-1工作条件下该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探讨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与流变应力的相互关系,建立合金热变形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并算出热变形激活能。
实验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Cu-Cr-Zr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为845.18kJ/mol,并构建本构方程;通过显微组织分析,进而研究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
关键词:Cu-Cr-Zr合金,热压缩变形,变形温度,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动态再结晶The Study on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Cu-Cr-Zr AlloyABSTRACTWith the high integration of IC chip,IC turn to be shorter,smaller,lighter, thinner and the density of electronic packaging gets higher,While the strengt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lead frame material increase with the decreasing of lead spacing and thickness.Cu-Cr-Zr alloy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resistance welding electrode and the mold material in the electrical,electricity and aviation industries because of high strength,goo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Cu-Cr-Zr alloy was studied. The flow stress behavior of Cu-Cr-Zr alloy was studied by thermal simulation test at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550~750℃and the strain rate of 0.01~5s-1on the Gleeble-1500 thermal mechanical simulator.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eformation temperature,strain rate and flow stress was investigated,While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calcul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w stres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increase with the growth of strain rate.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activation energy 845.18kJ/mol.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was studied by the analysis of microstructure.KER WORDS: Cu-Cr-Zr alloys, hot deformation,deformation temperature, flow stress, constitutive equation,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铜合金开发必要性 (1)§1.2引线框架用铜合金的发展 (2)§1.2.1国外引线框架的发展现状 (2)§1.2.2国内引线框架的发展现状 (3)§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3)§1.3.1设计的依据与意义 (3)§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4)第二章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5)§2.1 试验合金材料 (5)§2.2 试验的总体方案 (5)§2.2.1热模拟试验 (5)§2.2.2组织观察 (5)§2.3 试验用设备及材料 (6)§2.4 试验方案流程 (6)§2.4.1 试样制备 (6)§2.4.2 热模拟试验 (6)§2.4.3 再结晶金相显微组织观察 (7)第三章试验结果与分析 (9)§3.1 高温热变形行为研究分析 (9)§3.1.1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 (9)§3.1.2 温度对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13)§3.1.3 变形速率对合金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13)§3.2流变应力方程的建立 (15)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2)第一章绪论§1.1 铜合金开发必要性集成电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以来,便得到了快速发展。
高强Mg-Gd-Y-Zn-Zr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高强Mg-Gd-Y-Zn-Zr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王振东;房灿峰;孟令刚;李乃朴;吴友芳;张兴国【摘要】High-strength Mg-7Gd-4Y-1.6Zn-0.5Zr alloy was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metal mold casting, subsequently hot extrusion and T5 heat treatment were conducted.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s Mg alloy under different stat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OP, XRD, SEM and 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cast microstructures of Mg-7Gd-4Y-1.6Zn-0.5Zr alloy consists of a-Mg matrix and lamellar second-phaseMg12Zn(Gd, Y) phase which distributes around a-Mg matrix. After hot extrusion, the grain size of this alloy can be refined dramatically. Tiny little particle Mg3Zn3(Gd, Y)2 phase is precipitated out of the Mg12Zn(Gd, Y) phas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5 heat treatment. The tensile strength, yield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alloys under T5 condition reach 446 Mpa, 399 Mpa and 6.1%, respectively. The main strengthening methods are considered as fine grain strengthening and second-phase strengthening.%通过金属模铸、热挤压和时效处理(T5)工艺过程制备出高强Mg-7Gd-4Y-1.6Zn-0.5Zr合金,并利用光学显微镜、XRD、SEM及TEM分析研究Mg合金不同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g-7Gd-4Y-1.6Zn-0.5Zr合金的铸态组织主要由a-Mg基体和沿晶界分布的片层状第二相Mg12Zn(Gd,Y)组成,经过热挤压变形后,合金晶粒显著细化,时效处理过程中Mg12Zn(Gd,Y)相上析出少量细小的颗粒状Mg3Zn3(Gd,Y)2相.时效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446 MPa、399 MPa和6.1%,其强化方式主要为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年(卷),期】2012(022)001【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高强镁合金;稀土;热挤压;时效处理;力学性能【作者】王振东;房灿峰;孟令刚;李乃朴;吴友芳;张兴国【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116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2近年来,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应用研究备受瞩目。
高强高导Cu-Cr-Zr合金的非真空熔炼工艺
高强高导 Cu-Cr-Zr合金的非真空熔炼工艺摘要:Cu-Cr-Zr的合金如今被广泛用作于高强度、高导电功能的材料,而且其在研究和推广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基于此,本篇文章用非真空铸造方法制作的Cu-Cr-Zr合金,再结合光谱仪等实验方法及设备观察,具体分析了合金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以期能够帮助到更多的电子零件工作者们。
关键词:Cu-Cr-Zr;合金;熔炼工艺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着,而且又伴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升级,同时也增加了对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的更多需求。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Cu-Cr-Zr的合金,目前是越来越受到电子工业的喜爱了。
Cu-Cr-Zr合金在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之后,强度、硬度、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所以Cu-Cr-Zr合金在市场上又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途。
但是在生产Cu-Cr-Zr合金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方法是真空熔炼,这种方法一般对技术的要求比较的高,且生产的成本也高于市场行情。
因此对Cu-Cr-Zr合金的真空熔炼技术展开讨论改进是非常又意义的,为了更彻底的了解和解决非真空熔炼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不同成分的几种Cu-Cr-Zr合金进行了实验,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对铸造过程中的均匀化和熔炼后的组织和性能要及时地观察纪律。
[1]1、目前Cu-Cr-Zr合金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1 Cu-Cr-Zr合金的制备形式采用恰当合适的冶炼形式,主要是在非真空条件下进行冶炼,因为Cu-Cr-Zr的合金冶炼的工艺还不太成熟,存在这很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有合金的元素极易的燃烧,所造的产品缺陷很多,质量不稳定等。
1.2 时效强化和形变强化在进行合金强化的过程当中,又分为时效强化和形变强化,这两种强化都对固溶时效温度的范围有明确的要求,如果能够满足其要求的话,就能达到更进一步的提高Cu-Cr-Zr合金的质量和性能。
另外还需要重点研究的就是形变量的变化,它对于Cu-Cr-Zr合金性能的影响也是比较的大。
大塑性变形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的概述
大塑性变形技术(SPD)制备块体超细晶/纳米晶材料的概述摘要:从制备块体超细晶/纳米晶角度引出了大塑性变形技术,重点概述了等径角挤压、高压扭转、累积叠轧焊等技术;同时分析了SPD材料的强度与超塑性等性能特征,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超细晶;大塑性变形;等径角挤压;高压扭转;超塑性1 前言根据晶粒尺度的不同,通常将材料分为:粗晶材料(晶粒大于1μm);超细晶材料(晶粒大小在0.1μm到1μm之间);纳米晶材料(晶粒小于100nm)[1]。
晶粒大小是影响多晶金属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亚微米级晶粒组成的超细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由于具有很小的晶粒尺寸和独特的缺陷结构,在室温下不仅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还具备超塑性,在磁性材料、催化剂、半导体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制备大尺寸、无污染、无微孔隙且晶粒尺寸细小均匀的块体超细晶/纳米晶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机械化合金加压成块法、电沉积法、非晶晶化法和剧烈塑性变形(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SPD)等都可以制备块体超细晶/纳米晶材料,其中SPD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2]。
SPD具有强烈的晶粒细化能力,可以直接将材料的内部组织细化到亚微米乃至纳米级,其主要的变形方式是剪切变形。
组织细化的主要目的在于[3]:1)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获得满足军事和日益发展的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强高韧材料的需求;2)在较高温度下提高材料的超塑性能力,以提高零件的生产效率和开拓难变形材料如镁合金等的加工制备新途径。
Valiev教授认为,采用SPD方法制备超细晶/纳米结构金属应该满足多项条件[4]:1)大塑性变形量;2)相对低的变形温度;3)变形材料内部承受高压。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大塑性变形工艺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制备工艺:等通道转角挤压(ECAE)、高压扭转(HPT)、往复挤压(CEC)、累积轧制(ARB)、大挤压比挤压(HRE)、超音喷丸(USSP)等。
铝合金的超塑性研究
5083是Al-Mg系防锈铝中的典型合金。5083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 抗腐蚀性及加工性等优点,是广泛应用于超塑成形的铝合金之一,已成为轨道交通工业 超塑成形的热门材料。对5083铝合金的超塑性研究发现,细晶是获得优异超塑性的必需 条件。 热机处理 (TMP) 和等通道转角挤压 (ECAP) 是获得细晶结构的典型途径。 AA5083 的超塑性不仅依赖于合金的晶粒尺寸,而且与晶粒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通过添加 Cr , Mn,Zr和 Sc等元素可起到稳定晶粒尺寸的作用。 R. Kaibyshev等对添加0.2% Zr和1.6%Mn改良后的 AA5083研究发现,该合金在超塑 成形时晶粒的稳定性有明显提高,并且的最大延伸率达到了1150%。随着超细晶材料制 备技术的发展,AA5083低温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Kyung-Tae Park等通过等通道转角挤压 (ECAP) 技术制备了晶粒尺寸为0.3μm的超细晶5083铝合金, 并添加微量的 Sc元素改良该合金,使该合金实现了高应变速率超塑性,并指出高应变速 率超塑性的现象是动态再结晶和晶粒大小在成形中得到良好保持共同作用的结果。 据报 道,工业用粗晶 AA5083延伸率可达到240%,细晶5083的延伸率可超过 500%。经过特殊 处理的含有Zr、 Mn元素的 AA5083,其延伸率甚至可高达1000%。
铝合金的超塑性研究
一、超塑性概述
塑性是金属的重要属性之一,它指的是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无损而永久地改变形状 的能力。金属材料的塑性是随着本身组织状态和变形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特定的组 织结构和变形条件下,金属和合金可以呈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变形能力,延伸率可达到百 分之几百甚至百分之一千或几千以上,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塑性。自上世纪20年代发现超 塑性现象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研究者们在材料的超塑性机理、冶金学、力学特性等 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已经发现了超过200种超塑性金属及合金。有些合金,特别是 铝合金,在通常的供应状态就具有一定的超塑性。 关于超塑性的定义目前尚未有一个严格确切的描述, 通常认为超塑性是指材料在拉 伸条件下, 表现出异常高的延伸率而不发生缩颈与断裂的现象, 当延伸率超过 100%时, 即可称为超塑性。也有人用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 m值来定义超塑性:当材料的 m值大于 0.3时,材料即表现出超塑性。
7xxx系铝合金中元素的作用
7xxx系铝合金是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主要由Al-Zn-Mg和Al-Zn-Mg-Cu 系合金组成,有些合金还有少量的Mn、Cr、Zr、V、Ag、Ti等,属于热处理可强化铝合金。
常用7xxx系近80个,主要是Al-Zn-Mg-Cu系合金,占总数的74.3%。
因其具有高的比强度和硬度、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较高的初性等优点,已成为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之该系合金中,常用的牌号有7A03、7A04、7A09及7005、7075、7475、7050、7055等合金。
可加工成板、棒、线、管材及锻件等半成品,主要用于结构材料。
一、Al-Zn-Mg系合金Al-Zn-Mg合金中主要合金元素为锌、镁,微量的添加元素有锰、铬、铜、锆和钛,杂质主要由铁和硅。
常用的Al-Zn-Mg系合金约有20个,如7003、7004、7005、7008、7108等,Al-Zn-Mg系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变形能力,淬火范围很宽,在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能够得到较高的强度。
焊接性能良好,一般耐蚀性较好,有一定的应用腐蚀倾向,是高强可焊的铝合金,主要用于飞机和船舶部件、车辆装甲、军用浮桥、起重车辆等。
1.1 主要合金元素锌、镁:在Al-Zn-Mg系合金中,Zn和Mg两者含量一般不大于7.5%,Al-Zn-Mg 系合金随着锌、镁含量的提高,强度、硬度大大提高,但塑性、抗应力腐蚀性和断裂韧性降低。
合金的应力腐蚀倾向与Zn、Mg含量总和有关,高Mg低Zn或高Zn低Mg的合金,只要Zn、Mg含量总和不大于7.5%,该合金具有较好的耐应力腐蚀性能。
Zn、Mg含量不仅决定了强化相的数量,而且决定了淬火临界速度,因而决定了自淬火性和时效时的性能变化。
含Zn量低(3%以下)的合金强度低,伸长率高,在人工时效时不发生明显强化。
w(Zn)=4%-6%和w(Mg)=2%-4%合金的淬火时效的强度对淬火冷却速度很敏感,在空气中淬火将导致合金强度降低,并有很高的应力腐蚀倾向。
《Nb在中碳Cr-Mo-V-Nb调质钢中的组织细化和强韧化作用》范文
《Nb在中碳Cr-Mo-V-Nb调质钢中的组织细化和强韧化作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材料在各种工程应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Cr-Mo-V-Nb调质钢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因其高强度、良好的韧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
在Cr-Mo-V-Nb调质钢中,Nb元素作为微合金元素,对于组织细化和强韧化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Nb在中碳Cr-Mo-V-Nb调质钢中的组织细化和强韧化作用。
二、Nb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机制Nb元素在钢中主要通过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固溶强化主要是在高温冶炼过程中,Nb元素以固溶态存在于钢的基体中,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而析出强化则是在钢的冷却过程中,Nb元素会以细小颗粒的形式从基体中析出,对晶界起到良好的强化作用。
三、组织细化作用1. Nb的细化晶粒效应:Nb元素在钢中可以有效地细化晶粒,使钢的微观组织更加均匀。
这是因为Nb元素的加入会抑制晶界的迁移,阻碍晶粒的长大,从而在轧制和淬火过程中形成更加细小的晶粒。
2. 促进形核:在钢的凝固过程中,Nb元素可以促进形核,增加形核数量,从而细化晶粒。
此外,Nb元素还可以提高钢的再结晶温度,使再结晶过程变得更加困难,进一步细化晶粒。
四、强韧化作用1. 提高强度和硬度:由于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作用,Nb元素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这使得Cr-Mo-V-Nb调质钢在承受载荷时具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
2. 改善韧性:尽管Nb元素的加入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但同时也改善了钢的韧性。
这是因为细小的Nb颗粒可以有效地阻碍裂纹的扩展,提高钢的断裂韧性。
此外,Nb元素还可以改善钢的层错能,使钢在受到冲击时具有更好的能量吸收能力。
3. 抗疲劳性能:由于Nb元素的加入使钢的组织更加均匀和细小,因此Cr-Mo-V-Nb调质钢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
这使得钢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具有更好的耐久性。
五、结论综上所述,Nb在中碳Cr-Mo-V-Nb调质钢中具有显著的组织细化和强韧化作用。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塑性
一、解释名词滑移:是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的一种运动状态。
这些晶面和晶向分别被称为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滑移的结果是大量的原子逐步从一个稳定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稳定的位置,产生宏观塑性变形。
滑移系:晶体通过滑移产生塑性变形时,由滑移面和其上的滑移方向所组成的系统孪生:金属塑性变形的重要方式。
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一部分晶体沿着一定的晶面(孪晶面)和一定的晶向(孪生方向)相对于另外一部分晶体作均匀的切变,使相邻两部分的晶体取向不同,以孪晶面为对称面形成镜像对称,孪晶面的两边的晶体部分称为孪晶。
形成孪晶的过程称为孪生;屈服:材料在拉伸或压缩过程中,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材料失去了抵抗继续变形的能力。
当应力达到一定值时,应力虽不增加(或在微小范围内波动),而变形却急速增长的现象,称为屈服。
应变时效:具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在受到拉伸等变形发生屈服后,在室温停留或低温加热后重新拉伸又出现屈服效应的情况;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又称冷作硬化。
产生原因是,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晶粒发生滑移,出现位错的缠结,使晶粒拉长、破碎和纤维化,金属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等。
织构:多晶体中位向不同的晶粒经过塑性变形后晶粒取向变成大体一致,形成晶粒的择优取向,择优取向后的晶体结构称为变形织构,织构在变形中产生,称为变形织构。
二、已知体心立方的滑移方向为<111>,在一定的条件下滑移面是{112},这时体心立方晶体的滑移系数目是多少?解答:{112}滑移面有12组,每个{112} 包含一个<112>晶向,故为12个三、如果沿fcc晶体的[110]方向拉伸,写出可能启动的滑移系。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垂直。
面(abc)和方向[hkl]一定有下面的关系。
ah+bk+cl=0滑移面是原子密排面,面心立方晶体密排面是{111}晶面族。
3_GPa_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组织性能
2024 年第 44 卷航 空 材 料 学 报2024,Vol. 44第 2 期第 151 – 158 页JOURNAL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 No.2 pp.151 – 158引用格式:耿如明,崔永恩,吴冰,等. 3 GPa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组织性能[J]. 航空材料学报,2024,44(2):151-158.GENG Ruming,CUI Yongen,WU Bing,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3 GPa ultrahigh strength maraging steel[J]. Journal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2024,44(2):151-158.3 GPa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组织性能耿如明1*, 崔永恩1,2, 吴 冰3, 李 岩3, 王春旭1*, 厉 勇1(1.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特殊钢研究院,北京 100081;2.燕山大学 先进锻压成形技术与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秦皇岛 066004;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94)摘要:航空航天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发展趋势对动力轴材料的强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开发3 GPa级的马氏体时效钢,设计一种高Co、Ni、Mo的马氏体时效钢,其成分为14Ni-15Co-9Mo-0.86Ti-0.35Al-Fe。
通过锻比大于10的高温大塑性变形尽可能细化晶粒,并结合预拉伸变形及深冷+时效的热处理工艺调控,实验钢抗拉强度达到3.076 GPa,断后伸长率5.5%,表现出了优异的强塑性。
通过对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表征,发现其基体组织为高位错密度的板条马氏体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0.47 μm。
透射电镜及3DAP结果表明,基体中分布着大量的Ni3(Mo,Ti),析出相平均直径为6~7 nm。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机理与实践
②利用奥氏体(A)的逆转变 钢件加热到A后,淬火成M,然后快速(20s)重
新加热到A状态,如此反复3~4次,晶粒可细化到13~14 级。 ③ 采用A-F两相区交替加热淬火
采用亚温淬火(F+A双相区加热),在提高材料 强韧性的同时显著降低临界脆化温度,抑制回火脆性。 在A-F两相区交替加热,可使A/F相界面积大大增加,因 而使奥氏体形核率大大增多,晶粒也就越细化。
固溶强化
固溶强化:C原子在面心立方晶格中造成的 畸变呈球面对称,所以C在A中的间隙强化作用属于 弱硬化。置换原子在A中的强化作用比C原子更小。
固溶强化是钢铁材料主要强化手段之一,其 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两点:
①间隙式固溶强化对F基体(包括M)的强化效能最大,但对 韧性、塑性的削弱也很显著;
②置换式固溶强化对F强化作用虽然比较小,却不削弱基 体的塑性
形变热处理就是利用时效强化和冷作硬化的交互作用及强化在 一定程度上的叠加作用。常用于 Al-Cu系, Al-Li系,和Al-MgSi系等合金。
对固溶处理后的Al-Li合金在时效前进行适当冷变形,可在合金中形成密布的位错或位 错缠结,成为S‘,T1等相非均匀形核的位置,从而增大位错不能切割的沉淀相的体 积分数,减少合金的共面滑移及晶界应力集中。同时,还可使沉淀相更细小均匀的分 布增多,抑制晶界平衡相的形成
(5) 合金元素的加入使DBTT提高,但某些合金元素 如铼的加入却明显改善钼的脆性,提高塑性变 形能力,使DBTT降低。
• 钨钼的低温再结晶脆性: 在高温下使用的钨钼回到室温附近时表
现严重的脆性,加工过程及使用过程中产生 各种形式的脆性破裂。
产生原因: 本征脆性 间隙杂质在晶界上偏聚
• 钨钼的强韧化途径:
•原位合成
《2024年ZrxNb1-xC和ZrCxN1-x合金的成分设计与性能研究》范文
《ZrxNb1-xC和ZrCxN1-x合金的成分设计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合金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ZrxNb1-xC和ZrCxN1-x 合金作为新型的金属间化合物,其成分设计与性能研究对于提升材料性能、拓展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两种合金的成分设计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二、ZrxNb1-xC合金的成分设计与性能研究1. 成分设计ZrxNb1-xC合金是一种以锆(Zr)和铌(Nb)为主要元素的合金。
通过调整锆和铌的含量比例,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的合金。
在成分设计中,我们主要考虑了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稳定性以及固溶度等因素。
通过精确控制元素含量,以达到优化合金性能的目的。
2. 性能研究经过成分设计后的ZrxNb1-xC合金,其性能表现主要体现在硬度、耐腐蚀性、高温稳定性等方面。
实验结果显示,适当的锆和铌比例可以使合金获得较高的硬度,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
这为ZrxNb1-xC合金在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三、ZrCxN1-x合金的成分设计与性能研究1. 成分设计ZrCxN1-x合金是一种以锆(Zr)、碳(C)和氮(N)为主要元素的合金。
在成分设计中,我们主要关注了碳氮元素的比例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通过调整碳氮元素的含量比例,可以获得具有不同特性的合金。
在保证元素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前提下,我们力求达到最佳的成分比例。
2. 性能研究ZrCxN1-x合金的性能主要表现在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等方面。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碳氮比例可以使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韧性和优异的热稳定性。
此外,该合金还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性能,这为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结论通过对ZrxNb1-xC和ZrCxN1-x合金的成分设计与性能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合理的成分设计可以有效优化合金的性能,使其在硬度、耐腐蚀性、高温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剧烈塑性形变和析出优化Cu–Cr–Zr的强度和韧性关键词:等通道转角挤压、有色合金、显微结构、强化摘要研究了剧烈塑性变形后,变形前和变形后均时效硬化处理的铜铬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行为。
通过变形产生的位错亚晶结构引起强度的增加和韧性的降低。
形变后温和退火引起轻微亚结构粗化,位错的一些消失,并同时析出,从而增加强度与韧性的一些提高。
在形变前为了析出进行相同的热处理得到更精细的亚结构,剪切降低颗粒尺寸,并导致部分溶解。
根据形变亚结构和析出相颗粒的作用方面分析了强度和韧性。
1.引言Cu-Cr-Zr的合金在电子/微电子工业是有着极大的兴趣,材料之一,因为它们的高强度,耐高温性,良好的成型性和良好的导电性。
这种特性也使得这些合金在核聚变反应堆几个组件上使用很有趣[1]。
这些材料是通过冷加工,以及由Cr和复杂的Cu-Zr相析出来强化[1,2]。
这些合金里析出和强化是众所周知的[1,2],在几十年里相当多的工作研究了较前的塑性变形对析出和强化的作用,以及在Cu-Cr和Cu-Cr-Zr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添加的合金元素的作用,包括添加如磷,镁[3,4]。
剧烈塑性变形,经常通过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得到,已经有十多年在很宽的范围的韧性金属和合金里已被广泛研究过[5,6],包括纯Cu[7,8]和Cu-Cr[9-11]和Cu-Cr-Zr的[12]合金。
当在高的应变变形时,微观结构细化到约100-200纳米等轴亚晶/晶粒的尺寸,同时强度显著增加。
在低应变下形成小角度晶界,在较高应变下逐步转化为高角度晶界[8,9]。
强化的实现被解释为位错强化[8]或位错胞壁硬化[7],从低到高的角度亚晶/晶界的转变即在高应变[9-11]霍尔佩奇晶粒尺寸硬化就变得很重要。
同时对于这样严重变形铜合金的韧性仍旧良好.有几项研究已经研究过在等通道转角挤压前[10]或[11,12]后进行析出时效的Cu-Cr和Cu–Cr–Zr合金的力学行为。
在等通道转角挤压后,与固溶材料相比较,时效[9,12]导致加速析出,在所有情况下[10-12]强度和韧性都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增加,类似于先前报道的辊压接合Cu-Cr-Zr 合金[13] 和一些等通道转角挤压加工的铝合金[5,14,15]析出后有相似的增加。
目前本文研究了通过等通道转角挤压和时效,或在等通道转角挤压前时效的铜铬锆合金的强度和韧性。
对比了两种路线下微结构的进化和塑性变形行为。
例如,把固溶材料,经过大塑性变形时,这些材料随后时效处理,和已经含有细小析出材料时的微结构的演变进行对比。
这样纳米析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可从该变形亚结构的松弛区分出来。
虽然析出导致更高的强度和均匀变形,提高韧性,亚结构的恢复可能会产生软化,但增加了加工硬化,提高韧性。
2.实验用于研究的材料是1%Cr,0.1%Zr的Cu合金(以重量计),由古德费洛提供的圆棒。
从该棒切出直径为20毫米,长度为60-80毫米的圆柱用于等通道转角挤压,该圆柱在水淬之前,在空气中,980◦C下固溶1小时处理。
该固溶化处理溶解大部分的Cr(和Zr),但留下少量未溶解的[16,17]。
未溶解的Cr为粗大的,大间隔分布的颗粒,认为这些颗粒对在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中行为改变或对机械性能影响起不到任何作用显著。
一些试样在等通道转角挤压前、后分别在450-500◦C下时效处理0.5-1ħ,经过初步时效强化研究,以确定合适的时效条件。
等通道转角挤压处理使用路线A,在室温下进行12道次,使用一个具有圆形截面的模具,该模具11 8◦模角,每道次产生0.7%真实应变,并且使用20毫米/分的速度。
力学性能用拉伸试验进行评价,用直径为3毫米,长度为20 mm的圆柱形的样品,圆柱轴与挤压方向平行,以4×10-4/s的名义应变速率拉伸。
每种材料条件的样品分别测试两个在,保证强度和伸长率的可重复性。
在垂直的挤压和挤出方向上截取样品,用于微观结构观察,该样品通过机械或电抛光被制备。
机械抛光,使用1/4微米金刚石磨料,最后用硅胶,用来制备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样品,以背散射电子(BSE)模式,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模式。
使用双喷射装置,在–15 .C和15V下使用30%的硝酸和甲醇的混合物电抛,为接下来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制备样品。
扫描电镜使用配备有使用HKL通道5的软件的EBSD系统的JEOL 6500 F仪器,和场发射的日立S-4800,并且TEM研究使用JEOL 2010 FX。
变形的亚晶粒/晶粒微结构使用SEM-BSE显微照片以及EBSD取向图进行量化。
放大倍率20,000的SEM-BSE图像,面积约几百平方微米,包含了几千亚晶粒/晶粒,采用西格玛扫描仪和Excel软件对其分析。
EBSD 取向图在超过几百平方微米的面积并使用70nm大小的步长采得,对每个样品检查几个扫描的区域。
由于细小的变形亚晶粒/晶粒结构,使用小的步长是必需的,以获得良好的显微尺寸和晶界取向差统计。
使用衍射衬度引起的TEM明场像观察了位错胞和亚晶微观结构,也使用相位衬度TEM明场像下分析了析出相。
析出相尺寸和数量使用上述的sigma scan pro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
并从晶界附近的厚度条纹的数目来估计试样的厚度。
每单位体积的颗粒数应该通过相应时效条件下平衡相图的析出相的体积分数[16,17]给出(考虑到对于理想固溶来说,固溶度随温度变化)。
3.结果3.1初步时效强化测量时效强化行为的研究给出了等通道转角挤压前后时效的合适的的热处理。
对于固溶材料和经过4-8次道等通道转角挤压过后的硬度演化示于图1。
固溶材料在300以上温度退火30分钟硬度显著增加,图1A,在450〜500C◦C退火0.5-1小时后达到最大值。
该材料在等通道转角挤压之后更硬,如图1A,显示出类似的时效硬化动力学从而达到更高的硬度。
相对于固溶材料,硬化动力学有轻微的增加,正如先前[9,12],以及在600◦C的退火时出现过时效软化,这在固溶材料上是看不到的。
在450-500◦C 0.5-1ħ的退火导致最大硬度,几乎没有过度时效或在时效之下,图1b。
基于这些研究中,因此450◦C 退火1-2小时和在500◦C退火0.5-1ħ分别被选择为固溶和等通道转角挤压材料的合适的热处理。
图1.在随后的退火期间固溶和ECAP材料硬度的变化:(a)为材料在各温度下退火30分钟的(部分退火为1或2小时);及(b)为在450◦C退火不同时间的材料。
3.2等通道转角挤压处理后样品的力学行为样品显示在等通道转角挤压后有很大强度的增加,有个圆形屈服阶段,1-2%的应变时高的加工硬化,并慢慢地减少应力直至失效期变长,如图。
2。
这些曲线与之前报道的那些Cu-Cr,铜- 铬- 锆[9-12]和其他合金类似[5]。
增加等通道转角挤压应变导致强度稳定增加,但其他变化不明显。
等通道转角挤压后在450-500◦C时效出现屈服不连续,参见图2,随后是短暂的常应力平台,在此之后,应力慢慢下降。
在等通道转角挤压前材料的时效表现出类似于那些的固溶-等通道转角挤压后材料的应力- 应变曲线,参见图2。
样品将以韧性方式断裂并且形成颈缩和韧窝断裂面。
图.2.典型的工程应力- 应变(十字头位移/样品计长度)曲线,其在几个等通道转角挤压和退火材料的拉伸试验期间测得:等通道转角挤压到12道次后,随后在退火450◦C;;材料在450◦C退火1小时,然后ECAP4 道次。
图.3对于最初固溶材料,屈服应力随着通道转角挤压次数的变化。
随后450-500◦C 时效0.5-1小时的效果也如图所示。
也给出了在450-500◦C时效1小时和随后4 次等通道转角挤压材料的数据。
屈服应力随等通道转角挤压应变的变化示于图.3和表1中,也给出了随后的时效影响(对等通道转角挤压后材料和固溶材料)。
等通道转角挤压后,甚至轻度时效(在450-500◦C),在屈服应力和最大应力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约5-10兆帕)。
第一次等通道转角挤压后引发显著硬化的强度,此后,继续增加到最高应变来检测。
固溶材料时效导致大的强度提高,但是在先前的等通道转角挤压后有一个非常小的增加。
对所有的等通道转角挤压材料,不管挤压道次数,时效硬化的幅度非常相似(80兆帕)。
有趣的是,样品在等通道转角挤压前的时效显示比相应的等通道转角挤压之后的时效的材料有更高的强度增加(约40兆帕)。
韧性随着热处理和等通道转角挤压的变化归纳在表1中。
固溶材料约50%韧性下降到等通道转角挤压后到10%,等通道转角挤压道数对此几乎没有影响。
虽然固溶材料的时效强化使得材料韧性降低。
对等通道转角挤压前同样时效处理材料使得与变形状态相比延展性略有增加。
在等通道转角挤压前给予材料时效化处理,显示出与固溶材料和变形材料类似水平的延展性。
正如图.2,对应最大应力的应变通常是断裂韧性十分之一,并对于断裂应变根据处理方法以类似的方式变化。
3.3等通道转角挤压和退火期间的组织演变由等通道转角挤压和随后的退火产生的典型显微结构示于图4。
非常精细的微结构可以被看到,如图4a,在ECAP出口附近有拉长倾向,特别在很少道次的等通道转角挤压后,次数越多越倾向于成为等轴,如图4b。
对所有材料,发现偶尔有巨大的在固溶化处理期间未溶解的(0.5μ)铬颗粒。
这些不受变形影响,并且太分散以至于对亚结构细化起不到任何作用。
一些亚晶界显示了巨大的衬度变化,表明穿过晶界有巨大的取向差,而另一些则显示小得多衬度变化。
为了保证对不同的材料微结构尺寸的合理量化,努力确保所有显微照片有相似衬度和所有图像有相似的衬度分辨率。
退火处理几乎没引起微结构的变化,参见图4C,随着在等通道转角挤压前的时效化,材料也呈现出非常相似的微观结构。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了一些材料的微观结构,如图5中所示。
图5a示出4道次等通道转角挤压料的反极图,可以看出微观结构稍微拉长,类似在图4中的SEM-BSE图像,不同取向差的晶界被标记在图5a。
图4.在BSE衬度模式中SEM图像,显示固溶材料被如下处理后典型的亚结构:(a)4道次ECAP,(b)12道次ECAP,以及(c)4 道次ECAP和在450◦C 退火1小时。
(黑色为高角度晶界,白色为小角度晶界),证实了有大范围的晶界角度。
图5b示出了从这个图测出晶界取向差的直方图,证实绝大多数晶界是在10°以下取向差的低角度亚晶界。
比较微结构的大小,从图5a中测量的,由此证实了SEM-BSE图像检测出取向差低于2°的亚晶,接近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分辨率。
鉴于这种更好的量化统计方法,SEM-BSE图像被用来表征微结构。
图5.(a) 4道次等通道转角挤压材料横截面的反极图。
晶粒取向根据通常的三角形单元着色(001-红色,011-绿色,111-蓝色) 大角度晶界(15◦取向差以上)由黑线表示,而低角度晶界(<2◦取向差)由白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