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初备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运算和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分数的概念和运算,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2.难点:分数大小的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分数的相关课件、例题、练习题、实际问题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计算器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分母、分数值等。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数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精编).doc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精编).doc

观察刚才的5个图,说一说分别把什么看做了一个整体。

观察图1~5图1图2图3图4图5教学札记课题最大公因数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目标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王叔叔铺地情景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子,正忙着装修,但他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是一个储藏室,地面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课题最小公倍数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重点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难点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复习引入1.你能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3和8 6和11 13和26 17和512.求30和42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前面我们已学过两个数的约数和最大公因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合作探究二、教学过程1.教学例1: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6……6的倍数有:6、12、18、24、28、32、36……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4和6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2.教学例2: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学生思考方法)你们都有什么好的办法吗?(1)采用列举的方法,分别找出6和8的各自倍数,再分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最新人教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最新人教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最新人教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节: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活动中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的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数的产生: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请看课本第45页上面的插图(教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人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

比如,看课本第45页下面的插图。

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4、小结:正是这样的实际需要,产生了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的测量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为理解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

二、教学分数的意义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你能举例说明的含义吗?2、看教材第46页的插图,说一说每个图下的分别是:(1)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2)平均分成了几份?(3)怎样表示这样的一份?3、如果把改成,请再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板书:341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根是这把香蕉总根数的,三41414341414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三份是。

根是。

把一盘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三份是。

4、概括分数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分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最终5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最终5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最终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科书第46页内容。

教学目标:1、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2、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及组成。

3、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学具准备:圆片、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一条线段,一套茶杯图,一盘面包图,一堆糖图。

教具准备:课件、彩色磁钉。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1、师:(出示课件)先来考考大家的观察力,估一估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2、师:这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的意义师:同学们,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有了问题,就有了目标,相信大家会更加努力。

这节课我们就从四分之一开始探究师:想不想亲自动手表示?为了活动的的顺利进行请看温馨提示: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下面请以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种材料,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下面开始吧!同学们完成的可真快,下面请完成最快的这个小组来先来给大家汇报,下面请做好听的准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样表示,先商量一下你们的汇报顺序。

小组汇报:生1:把小圆片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表示。

师:同意吗?展示学生作品,和他一样用小圆片的同学,请举起你们的小圆片,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生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

师: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展示学生作品。

生3:把4个小磁铁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

在分之前你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4个小磁铁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吗?老师指导集合圈,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就更像一个整体了,这明明是一个小磁铁为什么也可以用表示?这一个小磁铁是谁的?生4、把一盘面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等。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对于分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具体的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方法。

2.难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发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分数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分数的运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讲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这一章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但是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用具(如分数模型、卡片等)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你吃了2份,那么你吃了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分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我会用PPT课件呈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通过分数模型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同时,我会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分数就是除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操练(10分钟)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运算练习,如分数的加减乘除。

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巩固(10分钟)我会用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

如:“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小明拿走了3个,小明拿走了篮子里苹果的几分之几?”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巩固分数的知识。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推导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操作活动和小组合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分割工具和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比如分蛋糕,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知到分数的实际意义。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例,呈现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拓展活动,比如自己设计一些分数的运算题目,或者用分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初备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初备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备人:从备人: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外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教学中,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知识的内涵。

3、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比较、迁移、推理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17课时第一课时主备教师: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3个)(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21)2、以21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测量 、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通用14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通用14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通用14篇)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与特点,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和分数交朋友。

那么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你能说说吗?(一张纸、一条线段、一个圆、一堆苹果都可以平均分,从而产生分数。

)这些我们就把它叫做单位“1”。

(板书:单位“1”)二、探究新知(一)动手操作,收集分数。

(提供操作材料:三张纸。

)1、任意折一个分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

请问这张纸能看作单位“1”吗?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通过折和涂用这张纸表示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折分数然后汇报(并贴上黑板)。

2、让学生说分数大家折。

同学们刚才表示出了自己喜欢的分数,下面有谁来说一个分数让大家来折一折。

(1)学生说出真分数如:折3/4。

学生折后展示。

师:你们是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x份,涂了这样的x 份。

)师:请问把谁看作单位“1”?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观察发现,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小。

即比单位“1”小。

再加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能把这张纸占满?(再让学生出分数折,如果出的分数是真分数,就让学生想,然后说说,不折。

)(2)学生说出假分数如:折“4/4”。

学生折后展示。

师: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几个1/4?正好是一张纸。

即等于单位“1”。

如:“5/4”。

师:谁来说一说5/4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把它表示出来吗?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两者。

2.学生能够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并能在具体情境中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引导学生发现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不同点。

2.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讨论,加深对真分数和假分数概念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2.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分方法。

2.难点:1.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及转化。

2.灵活运用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分数的意义,引出分数的分类,提问:“分数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2.通过具体例子展示真分数和假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1.讲解真分数的概念: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真分数的值小于1。

2.讲解假分数的概念: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值大于或等于1。

3.通过对比讲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不同点,帮助学生明确概念。

4.举例说明真分数和假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等。

3.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并尝试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分享交流: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总结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及特点。

4.巩固练习1.布置一些与真分数和假分数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的信息,判断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并进行相应的计算或比较。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2.搜集生活中关于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例子,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及特点,通过实例和练习,大家已经掌握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分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转换和应用。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在分数的认识上,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比如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对分数比较的掌握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分数的比较和转换。

3.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教学PPT或者黑板。

3.实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比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

提问学生:“如果你有一个蛋糕,你想怎么分给你的朋友们?”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用实例和图示,解释分数的意义,比如“1/2”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

同时,呈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比如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的计算题,让学生在纸上完成。

同时,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方法。

同时,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来解决。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购物时打折、烹饪时调料的比例等。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重点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指导】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做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式数形结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水平上,构建数学概念的意义。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

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式加以概括,构建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在本单元中,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约分与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

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突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7课时1.分数的意义3课时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4.约分4课时5.通分4课时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第75~76页内容及练习与应用第1—7题。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本章学习目标:1.复习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二、课前准备: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准备教学所需的教辅资料和学生练习册。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1.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的含义;–分数的大小比较。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分数的约分与通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及性质,能灵活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掌握分数的约分与通分方法。

五、教学过程安排:1.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

2.新知讲解(15分钟):–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4.练习巩固(15分钟):–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5.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

六、课后作业安排: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思考如何用分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分数的约分与通分方法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复习,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互动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本章教学计划的大致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方式,确保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分数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能正确读写分数。

2.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了解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1.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

3.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课件: PowerPoint。

2.教具: 笔、纸、小数点卡片等。

3.准备关于分数应用场景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关于分数的场景。

2.介绍分数的概念和用分数表示在实际中的意义。

3.讲解基本的分数表示方法,如分数线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第二节: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1.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原理。

2.讲解分数的性质,如分数分子大于分母时大于1等。

3.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第三节: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1.指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提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分数解决。

六、巩固与拓展1.完成课堂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继续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七、教学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八、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思考并记录三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分数问题。

九、教学心得通过本节课的集体备课,我深刻地意识到教学中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理解程度至关重要。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是我的下一步努力方向。

以上是本次备课的内容,希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

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比例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学习分数时,很多学生可能会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学会分数的比较,掌握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的概念的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教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和运算方法。

(4)能够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观察、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4)通过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参与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分数的兴趣与好奇心,促使他们将所学分数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2.分数的比较大小和运算方法的掌握3.分数应用问题的解决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出示物的图片,请学生描述一下图片上的物品,并问学生这个物品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2.引入新课(10分钟)通过上一个问题,教师告诉学生可以通过分数来表示平均分给几个人。

如一块蛋糕平分给4个人,就可以用分数1/4来表示。

3.分组合作探究(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发给每个小组一块巧克力,让学生探究巧克力分给不同人数时所得的分数,让学生观察、探究和体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游戏巩固(15分钟)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掌握。

如教师出示几个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分数,学生根据所拿到的卡片进行比较大小。

5.分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其它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评论。

6.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进行解决。

如:小明有一块糖,分给小红和小花,其中小红得到的糖的份额是小花的1/3,问小红收到了糖的几分之几?7.反思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分数的应用。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能够准确地读写和比较分数•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三、教学内容1.分数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2.分数的读写与比较–分数的读法–分数的比较方法3.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加法规则–分数的减法规则4.分数的乘除运算–分数的乘法规则–分数的除法规则5.分数的应用–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分数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分数的含义和用途2.分数的读写与比较–给出几组分数让学生练习读写和比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策略3.分数的加减运算–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规则,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拓展练习,巩固加减法运算技巧4.分数的乘除运算–讨论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进行示范演练–让学生自主练习,发现规律,总结方法5.分数的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解题过程并展示解决方案五、教学评估•日常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作业•课堂讨论及互动表现•案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展开,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巩固知识点和弥补不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分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学生带来有效的学习体验和提高数学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进行分数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和美妙之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如何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的性质。

三、教具准备:1.数字卡2.图形纸片(如圆形、正方形等)3.分数卡片4.多媒体教学设备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小朋友分饼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2.探索新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探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例如,让学生将圆形纸片分成若干等分,再涂上不同的颜色,从而直观地理解分数。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让他们解释其中的原因。

3.巩固练习: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分数知识。

例如,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形的部分,或者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和方法,促进他们的互动和合作。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分数。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分数例子,以及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5.作业布置: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同时,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数学小故事,了解更多关于分数的故事和背景知识。

五、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评价策略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小测验、观察和口头反馈等。

通过这些评价策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提供反馈:教师需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学习状况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出示14):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数吗?教师:那你们会读这个数吗?它的各个部分(分别手指分母、分子、分数线)分别叫什么名字?教师:很好,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分数的意义)二、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1.操作探究。

教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圆片、正方形等学具,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14这个分数吗?教师:看来大家很有信心!下面大家就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表示14。

教师:表示完的同学可以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说表示的14。

2.反馈交流。

教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14的?学生甲:我把一个圆这样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14。

教师:哦!你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14。

很好!还有谁想说一说?学生乙:我是把一个正方形这样对折,再对折,平均分成4份,其中这样的一份就表示14。

教师:你也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14的。

不错!谁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学生丙:我是把4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些面包的14。

教师:哦,你不是把一个图形,而是把一些面包平均分成了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的14。

大家说可以吗?教师:对!可以的,我们在三年级就见到过这种情况。

还有同学是像这样表示的吗?学生展示用绳子、面包表示14的情况。

3.归纳小结,认识单位“1”。

教师:很好!(用课件在一个画面中分类呈现学生汇报过的几种情况)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们的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备人:从备人: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外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教学中,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知识的内涵。

3、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比较、迁移、推理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17课时第一课时主备教师: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3个)(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21)2、以21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测量 、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及意义”(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5-46页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

习题如下:(1)71、92、53各表示什么意思?(2)填空①小陈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是苹果总数的( )②小青的妈妈买了一盒饼干,里面有12块,每块是这盒饼干的( ) ③127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自我检测。

组织学生互相检查,并交流问题。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并适当进行点拨,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解答。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

1、教师出示知识点对应的练习,强调独立完成。

习题如下:(1)填空。

①把15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草莓的(),其中3份是这些草莓的()。

②72里面有( )个71、154里面有( )个151。

(2)小佳计划7天看完《米老鼠学数学》这本书,平均每天要看全书的几分之几?5天能看全书的几分之几?2、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

3、教师抽查2-3个小组发言并评价。

4、教师归纳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的第3、4、5、6、7题。

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分数的产生及意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单位“1”一些物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第二课时主备教师:教学时间: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材第49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 7/8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板书:7/8)7÷8是什么运算它又表示什么?(板书:7÷8)你发现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1)试一试,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2)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

2、教学例2:(1)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怎么表示?(2)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

3、师出示自学提示:①例题1中,每人分得多少个蛋糕?(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的1/3,就是1/3个.)②例2中,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③讨论这两个例题中的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④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汇报分享:1、小组汇报。

2、其它组帮助释疑。

3、讨论验证。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P51练习十二第3题,再集体订正。

2、填空。

(指名口答)7/10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 ),还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

3、独立完成P51练习十二第4题,指名回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五、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当两个数相除除不尽时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被除数÷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1:1÷3=0.333……(个)=1/3(米)例2:3÷4= 3/4被除数÷除数 = 被除数 / 除数(分子)(分母)a÷b=b/a (b≠0)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第三课时主备教师:教学时间: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教材第50页例3)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渗透“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大家知道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b不等于0),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自学例3,试着去解决问题。

2、求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怎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三、汇报质疑1、说说通过自学学会了什么?2、说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3、小组讨论:(1)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的鹅是鸭的几分之几?用谁作标准数,该怎样计算(2)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说说你的理由。

四、交流汇报1、小组汇报。

2、其它组帮助释疑。

3、讨论验证。

4、师引导归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都可以用除法计算,除数都作标准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写单位名称。

六、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6、7、10题。

七、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八、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7÷10= 7/1020÷10= 2第四课时教学时间: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教学内容: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材第 5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区分的读写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带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对假分数实际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分数,但是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总会有分家的时候,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帮分数分分这个家吧?二、探究新知1、出示自学要求:(1)自学例1,什么叫真分数?(2)自学例2,什么叫假分数?什么叫带分数?(3)分数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分成那几类?2、汇报质疑(1)说说通过自学学会了什么?(2)说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3)小组讨论:①什么叫真分数?它有什么特征?真分数有什么意义?②什么叫假分数?它有什么特征?假分数有什么意义?③真分数与假分数各有什么特征?1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呢?④什么叫带分数?怎样读写带分数?3、交流分享(1)小组汇报。

(2)其它组帮助释疑。

(3)讨论验证。

4、精讲点拔在数学上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的或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也就是说有一些假分数的分子恰好是分母的倍数,它们实际上是整数;而有一些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样的假分数可以写成带分数。

(板书:真分数和假分数)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P54“做一做”的第1。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0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小于1)假分数:分子等于分母的:…(等于1)分子大于分母的:…(大于1)有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带分数。

第五课时教学时间: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教学内容: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材第53页例3)教学目标:1、会把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化成整数。

2、会把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整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转化成带分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以下: 11/4、 11/12、 5/5、 7/4、 13/8说一说哪些是假分数?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有一些假分数的分子恰好是分母的倍数,它们实际上是整数;而有一些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样的假分数可以写成带分数。

那么大家知道怎么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吗?(板书课题: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二、新知探究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54页相关内容,学完后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假分数怎样转化成整数?(2)假分数怎样转化成带分数?2、汇报质疑1、引导学生总结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