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时天体运动和人造卫星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时天体运动和人造卫星
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为牛顿万有引力 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宇宙速度与逃逸速度
01
02
03
04
第一宇宙速度
指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 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数值为 7.9km/s。
第二宇宙速度
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 ,飞离地球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数值为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
指物体完全摆脱太阳引力束缚 ,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 度,数值为16.7km/s。
针对易错题型和难点题型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解题 速度和准确性。
模拟试卷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02
01
03
完成多套高考物理模拟试卷,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分 布。
通过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查漏补缺。
针对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调整复 习策略。
备考心态调整和时间管理建议
01
02
03
04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 够取得好成绩。
利用卫星搭载的光学、雷达等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02
遥感技术应用
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军事侦察等领域,为人类
社会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03
发展趋势
随着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
将在分辨率、观测能力、数据处理速度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卫星应
着重理解天体运动的规 律,如开普勒定律、万 有引力定律等。
掌握人造卫星的发射、 运行和变轨等基本原理 。
突破重点难点,如天体 运动中的椭圆轨道问题 、人造卫星的变轨问题 等。
历年真题解析及答题技巧指导
解析历年高考物理天体运动和人造卫星相关真题, 了解题型和考点。

高三天体运动知识点

高三天体运动知识点

高三天体运动知识点天体运动是宇宙中各类物体的运动规律,涵盖了天文学的基础知识。

作为高中生,了解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规律和相关知识点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高三天体运动的重要知识点。

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以自己的轴为中心,在24小时内完成一次旋转。

这一自转运动使得地球表面上的天空看起来像是星星和太阳在我们头顶上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地球的北极指向南极,自西向东。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周期为365.25天(即一年)。

这一运动决定了四季的变化,使地球上各个地区不同时间经历着不同的气候和天气变化。

知识点二:日地距离和地球的椭圆轨道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处于一定的变化之中。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近时约为1.47亿公里,最远时约为1.52亿公里。

这种距离的变化称为地球的近地点和远地点。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并非完全是一个圆形,而是近似于一个椭圆。

离心率是衡量椭圆轨道离圆的程度,地球的离心率约为0.017。

这一椭圆轨道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距离太阳有所变化。

知识点三:地球的倾斜轴和地球两极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平面倾斜约23.5度,这一倾斜角度被称为倾斜轴。

地球的倾斜轴是导致地球上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球上的两个极点分别是北极和南极。

北极位于地球的北端,南极位于地球的南端。

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使得地球上不同区域的太阳照射角度和时间发生改变,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知识点四:日食和月食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太阳的光线被月球遮挡,地球的观测者就会看到太阳被阴影遮蔽的现象,这就是日食。

日食分为全食、偏食和环食。

当月球进入地球和太阳之间,地球的阴影遮住了月球,使得月球暗淡或者完全消失,这就是月食。

月食分为全食、半影食和偏食。

知识点五:星座和星系星座是指人们观测到的天空上一组遥远星星的集合。

我们通常将天空划分成12个星座,其中每个星座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象征。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运动的两个基本模型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运动的两个基本模型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运动的两个基本模型随着我国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以及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成功对接,显示了我国在空间探索方面的强大实力,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天体及卫星的运动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来看,透彻理解两个基本模型是关键。

一、环绕模型环绕模型的基本思路是:①把天体、卫星的环绕运动近似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②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G Mm r 2=m v 2r =m ω2r =m ⎝ ⎛⎭⎪⎫2πT 2r =m(2πf)2r= ma 其中r 指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③在地球表面,若不考虑地球自转,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由G Mm R 2=mg 可得天体质量M =R 2g G,这往往是题目中重要的隐含条件。

1、围绕一个中心天体运转例一:用m 表示同步卫星的质量,h 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表示地球半径,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表示地球的自转的角速度,则通讯卫星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A. B. C.D.分析:依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其中,所以,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

因为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故选项D 正确。

同步卫星距地心为,则有,其中,解得,又,代入整理得,选项C 正确。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应牢记两条线索:一是围绕星球旋转的物体,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方程;二是静止在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方程。

2、围绕两个中心天体运转例二: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

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A .6小时B .12小时C .24小时D .36小时分析:设地球或行星的半径为r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地球或行星的同步卫星有G Mm r +2=m ⎝ ⎛⎭⎪⎫2πT 2(r +h),M =ρ43πr 3,得T = 3πr +3G ρr 3,有T 1T 2= r 1+h 13r 32ρ2r 2+h 23r 31ρ1,其中T 1=24 h ,h 1=6r 1,h 2=2.5r 2,ρ1=2ρ2,代入上式得T 2=12 h点评:两个天体的同步卫星运动遵循相同的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写出待求量的通式,然后根据比例关系求解。

高三 天体问题知识点

高三 天体问题知识点

高三天体问题知识点天体问题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涉及到天体运动、引力、行星轨道等内容。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天体问题知识点。

本文将从天体运动、行星轨道和引力三个方面来介绍高三物理学习中的天体问题知识点。

一、天体运动知识点1. 行星公转:行星在太阳周围做椭圆形轨道运动,公转周期是由行星质量和距离太阳的半长轴决定的。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的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2. 地球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周期为24小时。

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的日晷现象,即昼夜交替的现象。

3. 星空的运动: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星空中的星星看起来会有运动。

恒星的视运动通常分为南北视运动和东西视运动。

二、行星轨道知识点1. 椭圆轨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通常是一个椭圆。

椭圆有两个焦点,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决定了椭圆的形状和大小。

2. 圆形轨道:圆形轨道是一种特殊的椭圆轨道,它的长轴和短轴相等,即椭圆的离心率为零。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就是一个接近圆形的椭圆轨道。

3. 开普勒定律:开普勒定律是描述行星运动的经验规律。

包括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轨道定律)、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调和定律)。

三、引力知识点1. 引力的概念:引力是物质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是宇宙中最普遍的力之一。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

2. 引力定律:牛顿引力定律是描述引力作用的定律,它表明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太阳引力和行星运动: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决定了行星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通过对以上天体问题的知识点进行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中的天体运动规律,进一步认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微小和脆弱。

天体问题是物理学习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和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本文对高三物理学习中的天体问题知识点的了解有所帮助,并能够激发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索的热情。

2020高考备考物理重难点《天体运动与人造航天器》(附答案解析版)

2020高考备考物理重难点《天体运动与人造航天器》(附答案解析版)

重难点05 天体运动与人造航天器【知识梳理】考点一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1)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ma r mv r T m r m rMm G ====2222)2(πω(2)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运动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2R MmG mg =(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利用此关系可求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轨道处重力加速度: 在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2R Mm Gmg =,所以2R MG g = 在离地面高为h 的轨道处重力加速度:2)(h R Mm G g m +=',得2)(h R MG g +=' 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由于2R Mm G mg =,故天体质量GgR M 2=天体密度:GRgV M πρ43==(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①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r T m rMm G 22)2(π=,得出中心天体质量2324GT r M π=;②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3233RGT r V M πρ== ③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23GTV M πρ==.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 【重点归纳】 1.黄金代换公式(1)在研究卫星的问题中,若已知中心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时,常运用GM =gR 2作为桥梁,可以把“地上”和“天上”联系起来.由于这种代换的作用很大,此式通常称为黄金代换公式. 2. 估算天体问题应注意三点(1)天体质量估算中常有隐含条件,如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 h ,公转周期为365天等. (2)注意黄金代换式GM =gR 2的应用. (3)注意密度公式23GTπρ=的理解和应用. 考点二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与运算 1.卫星的动力学规律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a r mv r T m r m rMm G ====2222)2(πω2.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r GM v =;3r GM =ω;GMr T 32π=;2r GM a = (1)卫星的a 、v 、ω、T 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量发生变化,其它量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量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它们由轨道半径和中心天体的质量共同决定.(2)卫星的能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同一颗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动能越小,势能越大,机械能越大.3.极地卫星和近地卫星(1)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2)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 km/s. (3)两种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重点归纳】1.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卫星运动的一般思路 (1)一个模型天体(包括卫星)的运动可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2)两组公式卫星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ma r mv r T m r m rMm G ====2222)2(πω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运动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2R MmGmg = (g 为星体表面处的重2.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减小增大减小减小增大时当半径a T v r r GM a GM r T r GM r GM v ωπω2332 考点三 宇宙速度 卫星变轨问题的分析1.第一宇宙速度v 1=7.9 km/s ,既是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环绕速度.2.第一宇宙速度的两种求法:(1)r mv r Mm G 212=,所以r GMv =1 (2)rmv mg 21=,所以gR v =1.3.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也都是指发射速度.4.当卫星由于某种原因速度突然改变时(开启或关闭发动机或空气阻力作用),万有引力不再等于向心力,卫星将变轨运行:(1)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加时,r mv rMm G 22<,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rGMv =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减小.(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r mv rMm G 22>,即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小,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rGMv =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增大.卫星的发射和回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1.处理卫星变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1)要增大卫星的轨道半径,必须加速;(2)当轨道半径增大时,卫星的机械能随之增大.2.卫星变轨问题的判断:(1)卫星的速度变大时,做离心运动,重新稳定时,轨道半径变大.(2)卫星的速度变小时,做近心运动,重新稳定时,轨道半径变小.(3)圆轨道与椭圆轨道相切时,切点处外面的轨道上的速度大,向心加速度相同.3.特别提醒:“三个不同”(1)两种周期——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的不同(2)两种速度——环绕速度与发射速度的不同,最大环绕速度等于最小发射速度(3)两个半径——天体半径R和卫星轨道半径r的不同【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

天体运动知识点

天体运动知识点

第二讲天体运动一、两种对立的学说1.地心说(1)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_地球运动;(2)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__托勒密__.2.日心说(1)__ 太阳_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__匀速圆周运动__;(2)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_哥白尼_.二、开普勒三大定律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在高中阶段的研究中可以按圆周运动处理,开普勒三定律就可以这样表述:(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三、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模型简化:行星以太阳为圆心做__匀速圆周__运动.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就等于行星做_匀速圆周_运动的向心力.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v2r和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可得:F∝___mr2__.这表明: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___正比_,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___反比___.3.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太阳与行星的地位相同,因此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相同,即F′∝_Mr24.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F′,所以有F∝Mmr2_,写成等式就是F=_ GMmr2__.四、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F=G(1)G 叫做引力常量,(2)单位:N·m²/kg²。

在取国际单位时,G是不变的。

(3)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的,不是人为规定的。

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1)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公式F=Gm1m2r2计算:①求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当两物体间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大小时,物体可看成质点,公式中的r表示两质点间的距离.②求两个均匀球体间的万有引力:公式中的r为两个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r指质点到球心的距离.(2)对于两个不能看成质点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求解,切不可依据F=Gm1m2r2得出r→0时F→∞的结论而违背公式的物理含义.4.万有引力的三个特点内容理解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上。

人教高中物理新高考考点14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人教高中物理新高考考点14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考点规范练14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A.3.5 km/sB.5.0 km/sC.17.7 km/sD.35.2 km/s答案:A解析:根据题设条件可知m地=10m火,r地=2r火,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m'v2r,得v=√Gmr,即v火v地=√m火r地m地r火=√15,因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地=7.9km/s,所以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v火=3.5km/s,选项A正确。

2.有a、b、c、d四颗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

设地球自转周期为24 h,所有卫星的运动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于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为π6C.b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D.d的运动周期可能是23 h答案:C解析:在地球赤道表面随地球自转的卫星,其所受万有引力提供重力和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选项A错误;由于c为同步卫星,所以c的周期为24h,4h内转过的圆心角为θ=π3,选项B错误;由四颗卫星的运行情况可知,b运动的线速度是最大的,所以其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选项C正确;d运行的周期比c要长,所以其周期应大于24h,选项D错误。

3.(2019·浙江卷)某颗北斗导航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

则此卫星的()A.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C.角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D.向心加速度大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答案:C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 地m r 2=m v 2r =m ω2r=ma ,可推导出,随轨道半径r 增加,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会减小;月球轨道半径最大,北斗卫星次之,近地卫星最小,故A 、D 错误,C 正确。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A.木卫一轨道半径为16 r

B.木卫二轨道半径为2 r
C.周期 T 与 T0 之比为
3
2
0 2 3
D.木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 2 n

解析 设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的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 r1、r2、r3,根据题
3
3

1
意知 =n,在中心天体一定时,T2∝r3,故

3
r1=
1
4
2
3
nr,r2=
4π2 3
,同理得地球质量 m 地=
0

2 ,解得

3 2
=
=m
2π 2
r3,解得

0 2 3
2 n ,选项 D 正确。

典题2 (2023浙江6月选考)木星的卫星中,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做圆周
运动的周期之比为1∶2∶4。木卫三周期为T,公转轨道半径是月球绕地球
轨道半径r的n倍。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T0,则( D )
发射速度
×
提示 第二宇宙速度大于光速。
研考点•精准突破
典题4 (2023辽宁盘锦模拟)三个宇宙速度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 D )
A.嫦娥一号卫星的无动力发射速度需要
大于16.7 km/s
B.太阳系外飞行器的无动力发射速度只
需要大于11.2 km/s
C.天宫空间站的飞行速度大于7.9 km/s
D.三个宇宙速度对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
不适用
解析 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但仍没有脱离太阳系,无动力发射速度需要小
于16.7 km/s,A错误;太阳系外飞行器的无动力发射速度需要大于16.7
km/s,B错误;天宫空间站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运动速度小于7.9 km/s,C

(完整版)天体运动精要点总结

(完整版)天体运动精要点总结

天体运动归纳Ⅰ、重力类:(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1.主要解决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问题 基本关系式:2R GMm mg =例1、某星球质量是地球的1/5,半径为地球的1/4,则该星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是多少?设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天体半径为R ,则:GR ρπ342==RGM g (334R M πρ=) 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2.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问题:例2、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距地心4R (R 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g ,则g //g 为A 、1;B 、1/9;C 、1/4;D 、1/16。

表面重力加速度:22RGM g mg R Mm G =⇒= 轨道重力加速度:g h R R h R M G g 222)()(+=+=' Ⅱ、天体运动类:行星(卫星)模型:F =G Mm r 2=m v 2r =mrω2=m 4π2T 2r 一、周期类:主要解决天体的质量(或密度)与同步卫星问题 基本关系式:r T m r GMm 222⎪⎭⎫ ⎝⎛=π 设恒星质量为M ,行星质量为m(或行星质量为M ,卫星质量为m),它们之间的间距为r ,行星绕恒星(或卫星绕行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分别为v 、ω、T . 可以推得开普勒第三定律:K Tr ==4πG M 23(常量) 1.天体质量(或密度)问题2324GT r M π= 323G T 3ρR r V M π== 当r=R 时,则天体密度简化为:2GT3ρπ= R 、T 分别代表天体的半径和表面环绕周期,由上式可以看出,天体密度只与表面环绕周期有关.21212221M M R R g g ⋅=2.周期公式 332r GM r T ∝=π ①对人造地球卫星而言,轨道半径越大,离地面越高,周期越大。

②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r 可以近似地认为等于地球半径R ,又因为地面2R GM g =,所以有min 5.84101.523=⨯==s gR T π。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第14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特别注意Leabharlann 卫星的环绕速度随轨道半径增大而减小, 但卫星的发射速度随轨道半径增大而增大.
第15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个人造地球卫星 A、 B、 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某一时刻它们恰好在同一直 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1页
C. gR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答案】
C
【解析】 设在地球表面飞行的卫星质量为 m,由万有引力 Mm mv 2 Mm 提供向心力得 G 2 = , 又有 G 2 = mg,解得地球的第一宇宙 R R R 速度为 v1= GM = gR ;设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v′1,根据 R 2M R 1 = ; 结合 GM= gR2 知地球的第一宇 M 4R 2
2
km, 卫星离地面高度 h= 3.6×104 km,约为地球半径的 6 倍.
第 6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考 点 讲 练
第 7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考点一
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
计算第一宇宙速度的思路: Mm v2 1.根据 G 2 = m , v= R R v2 2.根据 mg= m , v= gR R 3.利用比例关系:在计算其它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时,通 常利用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值 7.9 km/s,通过比例关系求解. GM R
第13页
高考调研 ·高三总复习 ·物理
2.卫星运行参量 (a、ω、v、 T)与 r 的关系 GM ma → a = 2 r 2 mv →v= GM r GMm r 越高越慢 = r2 mω2r→ ω= GM 3 r 4π2 4π2r3 m 2 r→ T= T GM

4.5 第5节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4.5 第5节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 ������ 2
=m
4π 2 ������
r 得,r= 2
3
������������������ 2 4π 2
=4.23×104 km,卫星离
地面高度 h=r-R≈6R(为恒量 35 786 km)。
(5)绕行方向一定: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
基础夯实 基础夯实 自我诊断
-5-
关闭
由题意知卫星运行的轨迹所对圆心角为 120°,即运行了三分之一 A.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 1 ∶4 4 π 2 周期 ,用时 1 h,因此卫星的周期 T=3 h,由 G 2 =m 2 r 可得 T∝√������ 3 , ������ ∶2 ������ 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 又同步卫星的周期 T 同 =24 h,则极地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 C.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 7.9 km/s 2 ������������ ������ 1 比为 1∶4,A 正确 ;由 G 2 =m ,可得 v∝ ,故极地卫星与同步卫星 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
根据三个宇宙速度的意义,可知选项 A、B 错误,选项 C 正确;已知 M

=
������地 9
,R 火 =
������地 2
,则
������火 ������地
=
������������火 ������火

������������地 ������地
=
√2 ,选项 3
D 正确。
解析
关闭
CD
答案
基础夯实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v =
GM r
→v ∝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知识点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知识点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要点一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方法一:由G=m得v1==m/s=7.9×103m/s.方法二:由mg=m得v1==m/s=7.9×103m/s.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此时它的运行周期最短,T min=2π=5075s≈85min.2.宇宙速度与运动轨迹的关系1v发=7.9km/s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27.9km/s<v发<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311.2km/s≤v发<16.7km/s,卫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4v发≥16.7km/s,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要点二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与比较1.四个分析“四个分析”是指分析人造卫星的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2.四个比较1同步卫星的周期、轨道平面、高度、线速度、角速度绕行方向均是固定不变的,常用于无线电通信,故又称通信卫星.2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3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km/s.4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或者说由万有引力的分力充当向心力,它的运动规律不同于卫星,但它的周期、角速度与同步卫星相等.要点三卫星变轨问题分析1.变轨原理及过程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如图4-5-2所示.图4-5-2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2在A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3在B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2.三个运行物理量的大小比较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1、v3,在轨道Ⅱ上过A点和B 点速率分别为v A、v B.在A点加速,则v A>v1,在B点加速,则v3>v B,又因v1>v3,故有v A>v1>v3>v B.2加速度:因为在A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A 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经过B点加速度也相同.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半长轴、r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可知T1<T2<T3.方法规律卫星变轨的实质1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加时,G<m,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减小.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G>m,即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小,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增大.卫星的发射和回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要点四宇宙多星模型1.宇宙双星模型1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的,故两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2两颗行星均绕它们连线上的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它们的运行周期和角速度是相等的.3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1和r2与两行星间距L的大小关系:r1+r2=L.2.宇宙三星模型1如图4-5-6所示,三颗质量相等的行星,一颗行星位于中心位置不动,另外两颗行星围绕它做圆周运动.这三颗行星始终位于同一直线上,中心行星受力平衡.运转的行星由其余两颗行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ma向两行星转动的方向相同,周期、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相等.图4-5-62如图4-5-7所示,三颗质量相等的行星位于一正三角形的顶点处,都绕三角形的中心做圆周运动.每颗行星运行所需向心力都由其余两颗行星对其万有引力的合力来提供.图4-5-7×2×cos30°=ma向其中L=2r cos30°.三颗行星转动的方向相同,周期、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第4章 9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一)

第4章  9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一)

第9课时: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一)读基础知识基础回顾:一、天体运动问题分析(1)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2)基本公式:G Mmr2=ma m v2r→v=GMr2→ω=GMr3→T=2πr3GM二、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又叫最大环绕速度,其数值为7.9km/s.(2)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具有的速度.(3)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4)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由GMmR2=mv2R得v=GMR mg=mv2R得v=gR.2.第二宇宙速度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其数值为11.2km/s.3.第三宇宙速度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其数值为16.7km/s.自查自纠:(1)同步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市的正上方。

(×)(2)不同的同步卫星的质量不同,但离地面的高度是相同的。

(√)(3)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

(×)(4)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与地球质量有关。

(√)(5)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也是7.9km/s。

(×)(6)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

(√)(7)若物体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三宇宙速度,则物体可绕太阳运行。

(√)(8)极地卫星通过地球两极,且始终和地球某一经线平面重合。

(×)研考纲考题要点1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方法一:由GMmR2=mv12R得v1=GMR=6.67×10-11×5.98×10246.4×106m/s=7.9×103m/s。

方法二:由mg=mv12R得v1=gR=9.8×6.4×106m/s=7.9×103m/s。

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此时它的运行周期最短,T min =2πRg5075s≈85min。

专题4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专题4 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一、重要地位:2、不能正确区分卫星种类导致理解混淆人造卫星按运行轨道可分为低轨道卫星、中高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地球静止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大椭圆轨道卫星和极轨道卫星;按科学用途可分为气象卫星、通讯卫星、侦察卫星、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

由于不同称谓的卫星对应不同的规律与状态,而学生对这些分类名称与所学教材中的卫星知识又不能吻合对应,因而导致理解与应用上的错误。

更多精品在大家!大家网,大家的!二、突破策略:(一)明确卫星的概念与适用的规律:重合,只能‘静止’在赤道上方的特定的点上。

④、、卫星绕行周期与半径的关系:由222⎪⎭⎫⎝⎛=TmrrMmGπ得:GMrT324π=即3rT∝(r越大T越大),(3)双星问题大家网,大家的!更多精品在大家!更多精品在大家!两颗靠得很近的、质量可以相比的、相互绕着两者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的星体,叫做双星.双星中两颗子星相互绕着旋转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两恒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由于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两子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是相等的,因两子星绕着连线上的一点做圆周运动,所以它们的运动周期是相等的,角速度也是相等的,线速度与两子星的轨道半径成正比.(三)运用力学规律研究卫星问题的思维基础: ①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 9.46×1012千米②认为星球质量分布均匀,密度MV ρ=,球体体积343V Rπ=,表面积24S R π=③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约365天,折合 8760 小时),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

④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是一个月(约28天,折合672小时;实际是27.3天)⑤围绕地球运行飞船内的物体,受重力,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⑥发射卫星时,火箭要克服地球引力做功。

由于地球周围存在稀薄的大气,卫星图4-2大家网,大家的!更多精品在大家!在运行过程中要受到空气阻力,动能要变小,速率要变小,轨道要降低,即半径变小。

天体运动知识归纳

天体运动知识归纳

一, 知识归纳(1).基本方法:把天体运动近似看作圆周运动,它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 Gr v m rMm 22==mω2r=mr T 224π (2).估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由G 2r Mm =mr T 224π得:M=2324Gt r π. 即只要测出环绕星体M 运转的一颗卫星运转的半径和周期,就可以计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由ρ=V M ,V=34πR3得: ρ=3233RGT r π.R 为中心天体的星体半径 特殊:当r=R时,即卫星绕天体M 表面运行时,ρ=23GT π (3)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问题表面重力加速度g 0,由02GMm mg R = 得:02GM g R = 轨道重力加速度g ,由2()GMm mg R h =+ 得:220()()GM R g g R h R h==++ (4)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1)由Gr v m rMm 22=得:v=r GM . 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速度越小 (2)由G2r Mm =mω2r得:ω=3r GM 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角速度越小(3)由2224Mm G m r r T π=得:2T =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周期越大. (5)地球同步卫星 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它的周期T =24h .要使卫星同步,同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正上方某一确定高度h .由: G2224()Mm m R h Tπ=+(R+h) 得:h R ==3.6×104km=5.6R R表示地球半径1.2010·重庆·16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他们都围绕月球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

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生物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A.1:6400 B.1:80C. 80:1 D:6400:12. 2010·天津·6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轨道半径变小B.向心加速度变小C.线速度变小D.角速度变小3.2010·全国卷Ⅱ·21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

天体运动知识点总结打印

天体运动知识点总结打印
(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4)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中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力,另一个物体对第一个物体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定律为我们理解天体的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是现代天文学发展的基石之一。
2.惯性
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要么静止,要么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只有受到外力作用才会改变其状态。地球自转的原因就是地球的自身惯性。
3.其他因素
除了引力和惯性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天体的运动。例如,气流对于行星大气层的影响、行星的自转轴倾角对于季节变化的影响等。
总结
天体运动是一门古老而又深奥的学科,它不仅揭示了宇宙间天体的运动规律和现象,也为我们认识宇宙、发展技术和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天体运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推动天文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天体运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对天体运动的了解会更为深刻,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理解提供更为宝贵的知识。
二、天体的运动形式
1.公转
天体围绕另一个天体运动的轨道叫做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月球围绕地球运转、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转等都是公转的具体表现。
2.自转
天体围绕自身中心运动的过程叫做自转。地球和行星的自转速度由于自转轴的倾角和自转速度的不同而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3.合成运动
天体的运动大多是多种运动的合成。例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形成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月球的公转和自转形成了月相的变化等。
一、天体的运规律
1.开普勒定律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16世纪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即开普勒定律。

(完整版)天体运动知识点

(完整版)天体运动知识点

第二讲天体运动一、两种对立的学说1.地心说(1)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_地球运动;(2)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__托勒密__.2.日心说(1)__ 太阳_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__匀速圆周运动__;(2)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_哥白尼_.二、开普勒三大定律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在高中阶段的研究中可以按圆周运动处理,开普勒三定律就可以这样表述:(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三、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模型简化:行星以太阳为圆心做__匀速圆周__运动.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就等于行星做_匀速圆周_运动的向心力.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v2r和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可得:F∝___mr2__.这表明: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___正比_,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___反比___.3.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太阳与行星的地位相同,因此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相同,即F′∝_Mr24.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F′,所以有F∝Mmr2_,写成等式就是F=_ GMmr2__.四、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F=G??????2(1)G 叫做引力常量,(2)单位:N·m2/kg2。

在取国际单位时,G是不变的。

(3)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的,不是人为规定的。

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1)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公式F=Gm1m2r2计算:①求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当两物体间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大小时,物体可看成质点,公式中的r表示两质点间的距离.②求两个均匀球体间的万有引力:公式中的r为两个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r指质点到球心的距离.(2)对于两个不能看成质点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求解,切不可依据F=Gm1m2r2得出r→0时F→∞的结论而违背公式的物理含义.内容理解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要点一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方法一:由G=m得
v1==m/s

2.四个比较
(1)同步卫星的周期、轨道平面、高度、线速度、角速度绕行方向均是固定不变的,常用于无线电通信,故又称通信卫星。

(2)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3)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km/s。

(4)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或者说由万有引力的分力充当向心力),它的运动规律不同于卫星,但
A 点和B,又因v1
(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半长轴)、r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可知T1<T2<T3。

[方法规律]卫星变轨的实质(1)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加时,G<m,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减小。

(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G>m,即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小,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
由v
+r2
1
=L
图4-5-6
(2)如图4-5-7所示,三颗质量相等的行星位于一正三角形的顶点处,都绕三角形的中心做圆周运动。

每颗行星运行所需向心力都由其余两颗行星对其万有引力的合力来提供。

图4-5-7
×2×cos30°=ma向
其中L=2r cos30°。

三颗行星转动的方向相同,周期、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