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计常见问题表现形式、定性、处理处罚依据
审计常见问题及处理依据
审计常见问题及处理依据
审计常见问题及定性依据
1、大额支付现金
2、白条抵库
3、公款私存
4、库存现金超限额
5、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未按规定入帐
6、违规使用发票
7、私设小金库
8、事业单位往来款项未及时清理
9、滥发工资、奖金、财物
10、超范围、超标准开支业务招待费
11、白条入帐
12、挤占、挪用拨入的预算资金、专项拨款
13、行政事业单位隐瞒收入、在往来中列收列支
14、隐瞒、转移预算外资金收入
15、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
16、会计资料毁损、灭失
17、编造虚假账册等会计资料
18、坐收坐支现金
19、提高标准、扩大范围滥发钱物行为
20、做假帐
21、转移、隐匿会计资料、资产
22、乱收费
23、用公用经费发放人员经费
24、强迫学生征订教辅资料
25、培训费达不到5%
26、物品采用未建台帐,没有验收等
27、食堂盈利过大
28、贫困生生活补贴发放未规范
29、固定资产未入帐
30、固定资产入帐不规范
1、大额支付现金
定性依据:2001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大额现金支付管理的通知》(银发[2001]430号第一条第5款开户单位转帐结算起点以上的支付,必须使用转帐结算。
2、白条抵库
定性依据:1988年9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银发[1988]288号)第十二条……不准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
3、公款私存
定性依据:1988年9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银发[1988]288号)第十二条……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
4、库存现金超限额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与处理处罚依据之欧阳道创编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与处理处
罚依据
目录
一、综合部分
1.偷逃税款
表现形式: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申报纳税,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定性依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处理处罚依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少交税款
表现形式: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少缴税款。
定性、处理处罚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
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3.欠交税款
表现形式: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
定性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处理处罚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
1. 应缴未缴预算收入
表现形式:应纳入预算的各项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含罚没收入)未按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或者截留、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六条“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处理处罚:依 [2004]国务院令第427 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一)款“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二)款“滞留、截留、
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三)款“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
2. 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
表现形式:部分单位应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实际未纳入;单位收入、支出未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和第七条“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95)国务院令第186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一)法律、法规;(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四)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五)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1998] 财政部令第9 号《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十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1996]财
新编审计查出违纪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
新编审计查出违纪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
据
一、综合部分
1.偷逃税款
2、漏交税款
3.欠交税款
4.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5.应扣(收)未扣(收)税款
6.私设会计帐簿(帐外设帐)
7.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
8.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9.私设小金库
10.公款私存
11.违规借贷
12.违规出让银行帐户
13.违规多头开立银行帐户
14.坐支现金
15.白条顶库
16.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17.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18.经营者违规收费
19.贪污公款(公共财物)
20.私分国有资产
21.挪用公款
22.法人以个人名义设立帐户买卖证券 23.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有关的资料 24.拒绝、阻碍审计机关检查
二、财政审计部分
(一)财政
25,违规制定减、免、缓税收政策
26.违规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 27.未及时批复预算
28.预算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
29.截留、挪用预算收入
30.未按规定收缴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31.改变用途使用专项资金
32,虚列财政支出
33.违规核销财政资金
34.虚增预算收入
(二)税务
35.越权批准减免税
36.擅自改变税收征管范围
37.不征或少征应征税款
38.混淆入库级次
39.违规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40.违规为纳税人代垫或贷借资金缴税
4l,改变税种入库
42.越权违规办理缓缴税款各续
43.税务部门违规退库
44.多提委托代征及代扣代收手续费
(三)国库
45.国库违规办理退库
46.国库混淆入库级次
47.国库占压财政部门拨付的预算资金
48.国库经收处延解、挪用、占压税款
三、金融保险部分·
(一)金融
49.帐外经营
50.高息揽储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常见违纪问题定性及处理
⾏政事业单位审计常见违纪问题定性及处理 1. 应缴未缴预算收⼊表现形式:应纳⼊预算的各项基⾦、⾏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含罚没收⼊)
未按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或者截留、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
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六条“有预算收⼊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政法规和
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及时、⾜额地上缴国家⾦库(以下简称国
库),不得截留、占⽤、挪⽤或者拖⽋。”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
⾏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款“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 (⼆)款“滞留、截留、挪⽤应当上
缴的财政收⼊”;(三)款“坐⽀应当上缴的财政收⼊”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收缴
应当上缴的财政收⼊,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
的,给予开除处。2.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表现形式:部分单位应纳⼊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实际未纳⼊;单位收⼊、⽀出未全部纳⼊部门预算编制。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民共和国预算法》
第六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和第七条“单位预算是指列⼊部门预算的国
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预算。” (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民共和国预算法
实施条例》第⼗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法律、法规;(⼆)本级政府
的指⽰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
审计出现问题追责 经责审计常见的问题
审计出现问题追责经责审计常见的问题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1.应缴未缴预算收入表现形式:应纳入预算的各项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含罚没收入)未按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或者截留、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六条“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一)款“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二)款“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三)款“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
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
2.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表现形式:部分单位应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实际未纳入;
单位收入、支出未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和第七条“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一)法律、法规;
(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
(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
审计常用违纪问题定性及处理
审计常用违纪问题定性及处理<珍藏版>
1.应缴未缴预算收入
表现形式:应纳入预算的各项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含罚没收入)未按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或者截留、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六条“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一)款“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二)款“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三)款“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
2.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
表现形式:部分单位应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实际未纳入;单位收入、支出未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和第七条“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一)法律、法规;(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四)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五)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1998]财政部令第9号《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十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1996]财政部令第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十三条“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
1.应缴未缴预算收入
表现形式:应纳入预算的各项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含罚没收入〕未按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或者截留、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六条〝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一)款〝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二)款〝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三)款〝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判。对直截了当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截了当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峻的,给予开除处。
2.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
表现形式:部分单位应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畴实际未纳入;单位收入、支出未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和第七条〝单位预确实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一)法律、法规;(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进展打算;(四)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五)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形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1998]财政部令第9号«行政单位财务规那么»第十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治理,统筹安排使用。〞[1996]财政部令第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那么»第十三条〝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治理。〞
常见违规行为的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
常见违规行为的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
一、预算执行审计
(一)违规调整预算
指政府或财政部门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预算,使批准的预算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经批
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金额,此外,未经批准动用的预备费的金额也计算在内。
审计定性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七章规定:
(1)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乡镇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2)未经批准调整预算,各级政府不得作出任何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决定。
(3)各部门、单位的预算支出按预算科目执行,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预算资金需要调剂使用的,必须按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报经批准。
另外,在第六章第五^一条规定,各级政府预算预备费的动用方案,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提
出,报本级政府决定。
审计处理处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经批准调整预算,政府作出的决定,本级人大、人大常委会或者上级政府应当责令其改变或者撤销;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各级政府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变更预算,使
经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经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
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二)违规减免、应缴未缴预算收入
违规减免预算收入指财政、税务、海关等有关征收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减、免、缓税收以及
非税性收入款项;
应缴未缴预算收入指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单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缴、少缴财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
1.应缴未缴预算收入
表现形式:应纳入预算的各项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含罚没收入)未按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或者截留、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六条“有预算收
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
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
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一)款“隐瞒应当上缴
的财政收入”;(二)款“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三)
款“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
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
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
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
2.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
表现形式:部分单位应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实际未纳入;单位收入、支出未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条“各部门预算由
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和第七条“单位预算是
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
“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一)法律、法规;(二)本级
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三)本部门、本单位的
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四)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五)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1998]财政部令第9号《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十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1996]财政部令第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十三条“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内部审计 处罚意见
内部审计处罚意见
一、违规事实
经过内部审计,发现以下违规事实:
1.在[具体事项]上存在明显违规操作;
2.在[具体事项]未按照规定流程执行;
3.在[具体事项]上存在数据不真实的问题。
二、处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XX法》、《XX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对上述违规事实进行处罚。
三、处罚建议
针对上述违规事实,提出以下处罚建议:
1.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警告并处以XX元罚款;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降级处理;
3.对涉及违规操作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四、整改要求
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提出以下整改要求:
1.对涉及违规操作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和公司制度;
2.对违规操作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
3.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确保类似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五、处罚决定
根据《XX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对涉及违规操作的部门和人员作出以下处罚决定:
同意第三条处罚建议中的第X条,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警告并处以XX元罚款。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
六、申诉途径
若被处罚人员对处罚决定有异议,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申诉:
1.向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申诉申请书;
2.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监管机构反映情况。
七、执行期限
本处罚决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期限为XX个月。被处罚人员需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并按要求缴纳罚款。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未缴纳罚款的,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进一步处理。
八、其他注意事项
1.各部门和人员应引以为戒,加强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学习,切实提高合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与处理处罚依据【范本模板】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与处理处罚依据
目录
一、综合部分 (6)
1.偷逃税款 (6)
2.少交税款 (6)
3.欠交税款 (6)
4.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6)
5.应扣(收)未扣(收)税款 (7)
6。私设会计帐簿(帐外设帐) (7)
7.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 (7)
8.造假账、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7)
9.私设小金库 (8)
10.公款私存 (8)
11.违规借贷 (8)
12。违规出租出借银行帐户 (9)
13.违规多头开立银行帐户 (9)
14.坐支现金 (9)
15.白条顶库 (10)
16.经营者违规收费 (10)
17.私分国有资产 (10)
18.挪用公款 (10)
二、财政部分 (11)
19.违规制定减、免、缓税收政策 (11)
20.违规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 (11)
21.未及时批复预算 (11)
22.预算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 (12)
23.截留、挪用预算收入 (12)
24.改变用途使用专项资金 (12)
25.虚列财政支出 (13)
26.违规核销财政周转金 (13)
27.擅自改变预算收入项目、标准、对象和期限 (13)
28.擅自减征、缓征、免征预算收入 (14)
29.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14)
30.隐瞒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14)
31.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 (15)
32.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预算收入 (15)
33.将预算收入存入财政专户或国库外设立的银行账户 (15)
34.违规办理预算收入退库 (16)
35.办理无预算或超预算拨款 (16)
36.未按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 (16)
审计常见问题表现形式、定性、处理处罚依据
审计常见问题的表现形式、定
性、处理处罚依据
一、常见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预算编报不真实不完整
系指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编制的规定,没有准确、真实、完整地编报各级预算,导致被批准或批复的预算存在虚假项目或事项的金额。
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坐支非税收入,将非税收入直接用于冲抵执行单位其他支出,或直接用于开支相关工作费用等。
(二)未按规定征收缴纳收入
系指违反规定减免、少征、多征或未按规定进度征收缴纳财政收入的金额。
表现形式:国库经收处(征收部门)收纳的预算收入,未按规定办理报解入库手续,延解、占压预算收入;预算外专户资金存款利息收入结余未缴入国库;非税收入未按规定直接缴库,财政部门收缴的非税预算收入,仍通过非税收入系统先归集到财政专户,再根据收入进度逐步入库,未实现非税预算收入直接缴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收缴不及时;
基层税务部门应征未征税款;征收的税款未及时缴入国库等。
(三)隐瞒转移截留资金
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违规将财政预算内资金从零余额账户划拨到本单位其他账户;通过设立过渡账户、其他银行存款账户或现金存款的方式,管理所收取的非税收入,不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将非税收入转移至所属单位或外单位核算;对已征收的非税收入,不按规定开具缴款书,隐瞒应缴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转入事业收入,未按照规定缴入国库。非税收入长期在往来科目挂账;采取混淆收入征管范围或入库级次等办法,将上级预算收入缴入本级国库或冲减上级预算收入;将拨付的财政资金或应缴预算收入挂“暂存”等。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与处理处罚依据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与处理处罚依据
目录
一、综合部分 (6)
1.偷逃税款 (6)
2.少交税款 (6)
3.欠交税款 (6)
4.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6)
5.应扣(收)未扣(收)税款 (7)
6.私设会计帐簿(帐外设帐) (7)
7.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 (7)
8.造假账、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7)
9.私设小金库 (8)
10.公款私存 (8)
11.违规借贷 (8)
12.违规出租出借银行帐户 (9)
13.违规多头开立银行帐户 (9)
14.坐支现金 (9)
15.白条顶库 (10)
16.经营者违规收费 (10)
17.私分国有资产 (10)
18.挪用公款 (10)
二、财政部分 (11)
19.违规制定减、免、缓税收政策 (11)
20.违规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 (11)
21.未及时批复预算 (11)
22.预算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 (12)
23.截留、挪用预算收入 (12)
24.改变用途使用专项资金 (12)
25.虚列财政支出 (13)
26.违规核销财政周转金 (13)
27。擅自改变预算收入项目、标准、对象和期限 (13)
28.擅自减征、缓征、免征预算收入 (14)
29.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14)
30.隐瞒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14)
31.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 (15)
32.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预算收入 (15)
33.将预算收入存入财政专户或国库外设立的银行账户 (15)
34.违规办理预算收入退库 (16)
35.办理无预算或超预算拨款 (16)
36.未按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 (16)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精选文档】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
1。应缴未缴预算收入
表现形式:应纳入预算的各项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含罚没收入)未按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或者截留、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六条“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一)款“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二)款“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三)款“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
2。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
表现形式:部分单位应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实际未纳入;单位收入、支出未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条“各
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和第七条“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一)法律、法规;(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四)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五)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1998]财政部令第9号《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十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1996]财政部令第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十三条“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审计常见二十个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
审计常见⼆⼗个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
审计常见⼆⼗个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
审计⼯作中有很多常见的问题。你知道的审计问题有哪些?下⾯是yjbys⼩编为⼤家带来的审计常见⼆⼗个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欢迎阅读。
1.应缴未缴预算收⼊
表现形式:应纳⼊预算的各项基⾦、⾏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含罚没收⼊)未按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或者截留、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六条“有预算收⼊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及时、⾜额地上缴国家⾦库(以下简称国库),不得截留、占⽤、挪⽤或者拖⽋。”
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款“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款“滞留、截留、挪⽤应当上缴的财政收⼊”;(三)款“坐⽀应当上缴的财政收⼊”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
2.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
表现形式:部分单位应纳⼊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实际未纳⼊;单位收⼊、⽀出未全部纳⼊部门预算编制。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和第七条“单位预算是指列⼊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预算。”(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法律、法规;(⼆)本级政府的指⽰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四)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五)本部门、本单位上⼀年度预算执⾏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变化因素。”[1998]财政部令第9号《⾏政单位财务规则》第⼗条“⾏政单位的各项收⼊和⽀出应当全部纳⼊单位预算统⼀管理,统筹安排使⽤。”[1996]财政部令第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三条“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全部纳⼊单位预算,统⼀核算,统⼀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常见问题的表现形式、定
性、处理处罚依据
一、常见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预算编报不真实不完整
系指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编制的规定,没有准确、真实、完整地编报各级预算,导致被批准或批复的预算存在虚假项目或事项的金额。
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坐支非税收入,将非税收入直接用于冲抵执行单位其他支出,或直接用于开支相关工作费用等。
(二)未按规定征收缴纳收入
系指违反规定减免、少征、多征或未按规定进度征收缴纳财政收入的金额。
表现形式:国库经收处(征收部门)收纳的预算收入,未按规定办理报解入库手续,延解、占压预算收入;预算外专户资金存款利息收入结余未缴入国库;非税收入未按规定直接缴库,财政部门收缴的非税预算收入,仍通过非税收入系统先归集到财政专户,再根据收入进度逐步入库,未实现非税预算收入直接缴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收缴不及时;
基层税务部门应征未征税款;征收的税款未及时缴入国库等。
(三)隐瞒转移截留资金
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违规将财政预算内资金从零余额账户划拨到本单位其他账户;通过设立过渡账户、其他银行存款账户或现金存款的方式,管理所收取的非税收入,不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将非税收入转移至所属单位或外单位核算;对已征收的非税收入,不按规定开具缴款书,隐瞒应缴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转入事业收入,未按照规定缴入国库。非税收入长期在往来科目挂账;采取混淆收入征管范围或入库级次等办法,将上级预算收入缴入本级国库或冲减上级预算收入;将拨付的财政资金或应缴预算收入挂“暂存”等。
(四)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系指违反国家规定,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强制集资摊派、随意对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罚款等违法违纪行为涉及的资金。
此类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越权批准立项收费、基金项目;向单位、个人收取国家规定项目外的资金;超范围、超标准、超出法定时限收费;擅自向他人征收、征用财物;以管理费、赞助费等名义强行要求所属单位上缴一定数额的资金;要求所属单位为其直接购买所需物品,供其使用;将
不合规收费和未列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的收费项目纳入财政管理等。
(五)资金滞留闲置
系指反映被审计单位不按规定及时将收入征收入库,或不按规定批复、拨付资金,导致人为滞留资金的行为金额或预算资金闲置的问题金额。
此类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滞留财政专项资金,影响特定事项开展;向下级单位拨款不及时,滞留财政资金;社会保障资金一直挂账未使用;预算安排年度与资金使用年度不一致,造成部门结转资金较多;财政专户管理资金银行存款利息结存过多等。
(六)虚列支出
系指违反国家规定将不应列入支出的款项列入支出的行为金额。
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按财政拨款数(与实际支出数据不一致)列报支出;财政部门弄虚作假,重复列支拨款数;将未拨付的经费列报支出;预算部门、单位年底将没有使用的资金,以挂暂存的方式虚列支出;预算部门、单位将结余的专项资金或非包干性经费,分别在专项结余和经费结余中反映,而在会计报表中反映为支出等。
(七)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或提高开支标准列支
系指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使用、骗取
财政资金的行为金额。
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在人员经费拨款中列支预算的住房补贴;在日常公用经费拨款中列支未列入预算的会议费;部门用财政资金安排所属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擅自提高人员经费定额标准,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补贴、津贴和福利超出财政部门、人事部门核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擅自提高日常公用经费开支标准,如超标准购置交通工具等;未经规定程序,向非预算单位拨付经费等。
(八)擅自处置国有资产
系指被审计单位未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或违反内部处置国有资产的规定,转让、变卖、报废、出租、出借或捐赠国有资产,或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金额。
此类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未经法定程序和审批手续处置资产、违规低价转让资产;未经法定程序和审批手续,擅自转让国有产权或擅自核销债权、对外投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等。
(九)违规采购
系指违反国家关于政府采购规定的行为金额。
主要表现是不按规定申报或调整政府采购预算,以及随意调整采购方式等。
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未按照规定申报或调整政府采购预
算;将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未经批准转为部门集中采购或分散采购;未经批准或采取“化整为零”方式,将应进行招标采购的项目变为其他方式采购。
(十)违规担保
系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进行担保的行为金额。
1.担保行为的发生,往往是为了下属单位或关联单位的局部利益,而担保所要承担连带偿还或连带赔偿责任给担保单位带来国有资产损失的风险。
2.此类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国家机关、行政单位违反规定,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提供担保;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益性单位用不得抵押的财产对外抵押。
(十一)账外资产
系指被审计单位未按规定在财务账簿或财务报告中反映的资金、资产额,其中含私存私放金额。
表现形式包括:一是主管的上级单位对下属单位的各种专项拨款,在以银行付款回单或现金支票存根作拨款账务处理的情况下,下属单位不需开具收款收据,直接将拨款转入账外;二是主管单位对下属单位为其代征代缴的各项收入未能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而是按年初计划任务定比上缴,下属单位将留用部分隐匿于账外;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将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其经营收入不入账,隐匿于下属单位,形成局机关“小钱柜”;四是将门面出租收入,代
收代缴的各项税费的手续费、业务费,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乱集资乱摊派收入等各项零星收入截留于账外;主管部门以分配、拨付资金职能之便,将款项投入下属单位,再从下属单位取现或转账,设置账外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