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2.2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3、我国气候的特征是_①__气__ 候__复__杂__多__样___②__季__风__气__候__显__著__ _③__大__陆__性__气__候__显__著__________ 。 4、说我一国说南我北国跨气纬候度复大杂,多地样 原形因复_杂__多__样__,__加__上__各__地__距__海_ 远__近__不__一__,__所__以__气__候__复__杂__多___ _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小组展示
3、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_早_, 比北方_长___。夏季风与雨带进退 的“失常”,往往会造成_旱__涝__灾 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 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 ;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 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 ”的局面。
小组展示
4、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 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而中国 的气候也有显著的_大__陆___性___特 征。
中国的气候 (第三课时)
视频导入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冬季0℃等温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800㎜等降水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及气候特征。 2、能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东西部降水产生的影响。 3、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 。 4、能针对某一气象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5、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安全防护技能。
检测反馈东Biblioteka 西北季节 夏年际
中国东南沿海距海近,西 北内陆距海远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 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
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有的年份夏季风强,有 的年份夏季风弱
检测反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①和②,它们分别是( C )
甘肃省瓜州县第二中学:2.2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学习
目标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季风气候特征的技能。
教法
选择
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季风气候课件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是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3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11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中国1、7月平均气温的规律有什么
特点?干湿区按什么标准划分?降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归纳: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
归纳起来,一是说明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二是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二、揭示目标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阅读35页到36页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是季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季节)
活动二、〔课件演示〕冬、夏季风的动态演示,回答问题
2.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
归纳: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
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提出问题指名回
答问题
课件展示
通过演示雨带的
移动和雨季的形
成来解释上述问
题
回答问题
阅读明确目标
根据问题阅读
课文思考回答
看课件演示讨
论回答
主备人:学科主任审核签字:
页1第
页2第。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气候多样性,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认识的关键。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气候概念和气候类型有初步的了解。
但对中国气候的特点和复杂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加深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对气候有直观的感受,但缺乏系统的理论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认识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图片,分析中国气候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增强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
2.难点: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资料,制作课件。
2.准备与中国气候相关的问题,设计课堂活动。
3.准备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理位置特点。
提问:“你知道中国的气候有哪些特点吗?”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中国气候的多样性,如青藏高原的高原气候、东北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海南岛的热带季风气候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中国的气候教案(3)(湘教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课题:中国的气候
教学目标
1.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了解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2.学会分析多种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对于人来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各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发生季节、影响地区以及危害。
4.沙尘暴
对我们某某影响最大的天气是:引入沙尘暴。
出示沙尘暴的图片。
影响地区:西北。
季节:春季。
形成原因:自然因素(降水少、土地干旱)和人为因素()乱砍滥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对我们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学生思考回答)
西北地区多发生沙尘暴,对此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回答。)
二.此外,我国还多气象灾害。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对于我国影响最大的两种气象灾害:洪涝和干旱。
教学难点
各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的形成。
教 学 设 计
修改与补充
【复习导入】
简要复习我国气候的两大主要特征:
一.气候复杂多样
二.季风气候显著
【新课讲授】
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有哪些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
1.寒潮
出示寒潮图片。寒潮发生的标准是什么?
发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族。
标准:24小时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并伴有大风。
干旱发生的原因:降水稀少。
干旱对于土地和农作物有什么影响?(学生思考回答)
三.课堂小结及课堂练习(见PPT)
板书设计
中国的气候
一.多特殊天气
1.寒潮
2.台风
3.梅雨
4.沙尘暴
二.多气象灾害
1.洪涝
2.干旱
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教案 湘教版
中国气候(第3课时)(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我国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个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讲授新课)板书二、季风气候显著提问什么是季风?季风和季风气候是一回事吗?(学生:不是)讲解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有显著变化的风。
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设问那么我们来看看,我国的季风气候是如何形成的呢?板书 1.季风气候的形成教师请大家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冬季(或夏季)季风是从大陆吹向海洋,还是从海洋吹向大陆,为什么?小结(1)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内部纬度较高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吹向纬度低的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海洋洋面,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冬季大陆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热带洋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大陆吹向海洋,从纬度较高的地方吹向纬度较低的地方,使沿途所经地区普遍降温,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样就形成了干冷的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即冬季风。
可以说,我国南北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小不同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夏季风从低纬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夏季低纬的热带洋面气温相对较低,气压较高;而大陆内部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于是温暖湿润的气流从纬度较低的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形成了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即夏季风。
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冬季风)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小结)小结冬季风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频频南下,我国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逐渐减弱。
南方受冬季风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
因此,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的盛行,也是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中国的气候合作探究(第3课时)教案湘教版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年级八年级上学科地理课题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时间教学目标寒潮、梅雨、台风和水旱灾害教学重点难点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改进意见自学检测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师生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
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
现在我们来看报1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
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
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各种不同的意见碰撞,使意见趋向一致。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台风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对中央电视台有关的预报和有关的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
然后请一名同学到前边向全体同学介绍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影响我国的范围、带来的危害和好处。
巩固训练观察课本第45页“中国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的分布”,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反馈提高了解我们周边的地区和社区在过去发生过哪些气象灾害,造成了那些危害和损失,人们是怎样防治的。
八年级地理上册 2_2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 湘教版2
你 知 道 吗?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所谓寒潮,就 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 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 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48小时 内达到10 ℃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4 ℃以下,则称 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可见,并不是 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
【小结】
受夏季风影 响明显,降 水丰富,主 要集中于夏 季。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 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
比较
形成原因
影响区域
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
季风区 夏季风影响大
黄河中下游、东北地区
非季风区 夏季风影响小 西北内陆地区、
青藏高原地区
你的家乡是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如果是 季风区,请你举例说明季风气候对生产生活 有什么影响。如果是非季风区,请谈谈你的 家乡的气候特征。
大风扬沙 严重影响人们 工作
能见度低 的生产生活
1.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典型的_季__风__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受_海__陆__位置的影响;冬季盛行_西__北__季风,夏季盛行 _东__南___季风(填风向)。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之间大致以__大__兴__安__岭_____、 __阴___山、 贺__兰__山、 巴颜喀拉山 、 冈底斯山 以东为界, 该界线大致与______4毫00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三 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知道季 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和划分依据。(重点) 2.会分析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难点) 3.能说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及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和不 利影响。 4.知道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灾害 影响的地区,频繁发生的自然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中国的气候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一节中国的气候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明确我国降水的突出特点就是时空分布不均。
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了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特点、分布和植被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
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组织、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二、说学生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具备了学习气候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能够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
三、说重难点1、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影响我国气温的主要因素。
2、我国的温度带。
3、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成因。
4、我国干湿地区。
5、我国的气候类型。
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我国的干湿地区;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学会分析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抓住“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教学方法。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景导入法、读图比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我采用情景导入法。
引导学生从图片体验出发”;同时为后面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设置一个悬念,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读图比较,认识规律(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指导学生分析一月份平均气温图,探讨以下问题:①一月份0°C等温线主要穿过了那些地区?②一月份,我国某某省北端的漠河镇气温是多少摄氏度?此时,某某某某市气温又是多少摄氏度?③计算一月份的时候漠河和某某的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越低、学生掌握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夏季的气温图,通过对7月份平均气温图的判读分析概括出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气候》教案——第3课时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气候》教案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2、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划分依据,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二、过程方法通过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课前准备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布图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是什么?那么我国究竟有哪些气候类型呢?让学生读图P38图2-28,指导学生看图:1.我国东半部大范围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从南向北依次为哪些气候类型?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气候类型共分为多少种?结合前面的内容,说明了我国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分析理解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的优越性?、地域文化各具特色。
有利于:多种多样的生物的生长——动植物资源多;多种经营,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我们这一节课来了解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
二、新授[板书]:季风气候显著①提问:学校所在地夏季常吹什么方向的风?冬季又常吹什么风?在我国,冬季有来自于北方的冬季风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夏季有来自于南方的温热的夏季风影响我们。
这种冬季风和夏季风交替活动的现象就是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现象。
我们从冬、夏季风的形成、移动、消失等过程来证明这个气候的特征之二-------季风气候显著;②学生看图P40材料,思考:为什么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显著的季风气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③老师结合投影分析其成因:冬季,在蒙古和西伯利亚形成冷高压中心,强冷气流南下,形成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夏季,在海洋上形成了高气压,来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湿润空气北上来到内陆,形成了温和湿润的夏季风。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
夏季风弱,南涝北旱
洪涝灾害
干旱灾害
东南 西北
季节 夏秋
P41活动
年际
在北纬15-30度的纬度带上,不少地区是沙漠,为什么我国
长江以南地区却是“鱼米之乡”?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呈现出山清水秀的特点;阿拉伯、北非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 气压的控制,终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
➢ 来源:太平洋、印度洋 ➢ 性质:温暖湿润 ➢ 风向: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 来源:蒙古—西伯利亚 ➢ 性质:寒冷干燥 ➢ 风向: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大兴安岭
阴山
读图,说出季风区与非季风 区界线所经过的主要山脉。
冈底斯山
季风区:夏季风可以影响到的区域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湘教版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③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我国气候类型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课前复习
③
④
秦岭-淮河一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
⑤
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②
①
03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而引起的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季风。
总结: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卧蚕眉课件 @卧蚕眉
利
雨热同期,有利
于农作物生长
弊 降水分配不均,容易
发生旱涝灾害
卧蚕眉课件 @卧蚕眉
04 多特殊天气及气象灾害
多特殊的天气
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
3 卧蚕眉课件
地理:2.2《中国的气候》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板书设计第二节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二、季风气候显著三、多特殊天气教学过程〔板书〕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板书】一、气候复杂多样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看书图2-14,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C,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
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
要求:①绘出等温线。
②观察图1、图2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绘图,然后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图1等温线排列比较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图2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
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中国的气候合作探究(第3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班级八班级上学科地理课题其次节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时间教学目标寒潮、梅雨、台风和水旱灾难教学重点难点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改进意见自学检测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难?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殊感动的事情是什么?依据你所学过的学问,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缘由、人为缘由?对长江洪涝灾难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师生交流老师活动同学活动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难。
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难。
现在我们来看报1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老师归纳(1)气候缘由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缘由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受过寒潮天气吗?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上面的问题一起争辩,期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
现在给大家10分钟争辩。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小组经过争辩,相互启发,加深了同学对寒潮的了解。
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各种不同的意见碰撞,使意见趋向全都。
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殊是同学对中心电视台有关的预报和有关的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争辩。
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
然后请一名同学到前边向全体同学介绍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有什么样的体会?台风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路径、影响我国的范围、带来的危害和好处。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气候(三)教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气候(三)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本P42-43内容,明确我国几种主要的特殊天气,知道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原理、时间及其影响范围。
2.通过读课本P44阅读部分,知道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特殊天气发生的时间及其影响的范围。
教学难点:特殊天气发生的时间及其影响的范围。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学案、平板教学过程:自学质疑课一、导入、解读目标展示潍坊去年大旱的图片,引入本节。
解读本节学习目标:1.通过读课本P42-43内容,明确我国几种主要的特殊天气,知道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原理、时间及其影响范围。
2.通过读课本P44阅读部分,知道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二、教材自学学生根据学案,自学教材三、微课助学观看微课的过程中随时用红笔修改自学时学案不正确的地方,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四、合作互学1.组长主持,核对答案;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3.未解决问题统计;4.根据学案,巩固与互查。
五、在线测学1.数据分析:登入平台统计分析学习问题。
2.汇总问题:梳理课上学生发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反馈训练展示课一、疑难点拨1.展示“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分析问题①寒潮的发源地?②我国哪些地区受寒潮影响小?2.展示“中国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次数图”“中国近500年特大旱灾出现次数图”,回答:潍坊近500年的旱涝灾害的次数?3.展示“中国夏季风推进路线图”,分析:①夏季风推进过快会产生什么问题?②夏季风推进过慢会产生什么问题?③夏季风的强弱变化会产生什么问题呢?二、训练展示1.选取学生上台展示;2.完成规定题目。
三、合作提升小组成员针对训练展示学案以及在做学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也可向其他小组请教)小组内得出完善的答案。
中国的气候-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气候-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气候区划的主要特征和分布;2.理解气候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3.掌握气候特征与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气候区划的特征和分布。
难点:气候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内容1.气候区划的基本概念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长期的气象状态,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况。
气候受纬度、海拔高度、地形、洋流、地球自转、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种类型。
2.中国气候的特点中国气候区划分布不均衡,不仅有南北差异,而且有东西差异。
具体表现为:1.华北-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寒夏热,降水集中于夏季。
2.华南-中南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温夏热,雨季约在每年的5-9月。
3.西北-西南地区属于高原、盆地和山地气候区,呈现出多样性,但总体上夏季较短,冬季漫长。
3.气候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气候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类型的形成、发展、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样,气候也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着深刻影响。
例如,气候条件适宜,可以促进农业、渔业等生产活动的发展;反之,气候恶劣,则会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对气候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大气污染等。
4.气候特征与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不同的气候类型所适应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也是各自不同的。
人们要根据气候的特征,选择相应的生产方式,并在实际生产中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例如在靠近赤道的地区,太阳辐射量大,温度高,作物生长周期短,需要采取多次播种等措施,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在西北地区,由于气温低、风力大,需要采取多种防护措施,以便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
四、教学方法1.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气象数据、地图等资料,调查研究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适应措施。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案湘教版课题备课时间第 6 周星期教学内容中国的气候第 3 课时备课组长签名主备人教研组长签名个性化备课季风气候显著知识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教技能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过程知道季风区域非季风区的界线和划分依据,学与方我们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法目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自然意识。
态度标价值观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一、新课导人: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
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二、自学自测:出示多媒体,请学生认真阅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气候区,西北地区大多是气候、青藏地区是独特的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教 2、有利条件:气候,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3、我国季风气候区就是指能收到影响的区域。
4、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学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5、南方雨季,北方雨季。
6、如果夏季风推进迟缓,则会导致“”,如果推进迅速,则会出现过“”。
7、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一线。
自测中发现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内进行讨论解决。
程三、讨论答疑。
1、什么是季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冬季风夏季风风向偏北偏南性质干冷暖湿范围大部分 1 〔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讲授〕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
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
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气候 教案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第3课时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2)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了解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3)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资源的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两种气象灾害:洪涝和干旱。
【教学难点】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诗引入: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玉门关外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所造成的。
那么春风又指的是什么呢?春风为什么不能度过玉门关呢?二、新课学习(一)季风气候显著★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引导学生读图:(1)依据图例,读取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
引导学生在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上,归纳出我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讲解:这里的季风指的是夏季风,“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就是夏季风。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因为“玉门关”不在季风区。
(2)在图中描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看一看它们大致经过的地形区。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3)引导学生读出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
(夏季风:偏南风;冬季风:偏北风。
)提问: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为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不同。
提问:①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夏季风带来的,还是冬季风带来的?为什么?②为什么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夏季风从印度洋和太平洋吹向陆地,带来充足的海洋水汽,使我国夏季湿热多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2.2中国的气候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2.2中国的气候教案本节内容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需要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能采用设置情境、协作活动、引导探究的“情境—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即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见下图),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地探究问题。
新课导入:方案:图片导入:出示哈尔滨的冰雕展和广州的花卉展图片。
请学生观察这一组图片,回答:它们分别在哪里举行?什么时间举行?(学生回答)相同的时间,广州和哈尔滨却举办了两种不同的展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两地的气候差异很大)转承:经过上述思考,同学们或许对我国的气候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但要真正了解我国气候的具体特征,还需要我们对“中国的气候”这节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教材从气温、温度带、降水、干湿地区、主要气候类型等5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教学内容较多。
在教学处理中,一定要用好“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年降水量分布”、“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等6幅分布图和“中国4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指导学生以这些地理图像为信息载体,完成相关“活动”中的任务。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完成P.33“活动”。
1.指导学生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并回答下列任务:(1)找出我国1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两地气温相差多少?(让学生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形成感性认识)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学生阅读P.32“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材料,从影响气温的因素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2)让学生在“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勾画出1月0℃等温线,看一看它与哪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大致吻合,观察我国东部地区等温线的延伸方向有什么特点。
2.2-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本节课标内容要求】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及原因、对农业的影响【本节教材内容分析】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雨带移动与雨季【本节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季风的知识(发源地、风向、性质、成因)。
2、掌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当中处处有地理,处处有学问。
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因为季节不同而风向发生变化的风叫季风。
由于大陆相对海洋增温快,所以在夏天的时候,大陆相对海洋温度更高,那风就从海洋吹向陆地,称之为夏季风。
而在冬天的时候,大陆相对海洋温度很快降低,那风就从陆地吹向海洋,我们称之为是冬季风。
二、新授1、读图2—30“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思考:?可以看到,夏季风停止前进的地方就是一些山脉,他们分别是什么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正是由于这一些高大山脉的阻挡,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使得夏季风难以到达西北内陆地区,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所以以这一系列的山脉为界,把我国分为了东北的季风区和西北的非季风区。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其中的春风就是夏季风,而玉门是西北甘肃省的玉门市。
真正受季风影响比较显著的区域就是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正是由于季风的影响,使得在时间上,季风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降水较少。
那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还是由冬季风带来的?(夏季风)3、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因为我国各地产生降水的水汽主要由夏季风从海洋上空吹来,所以各地的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夏秋季节,而冬春季节降水较少;这样就产生了降水的季节变化;又由于各地每年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不同,就产生了降水的年际变化;再加上夏季风对不同地区影响的时间早晚和强弱都不同,因而形成了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学案
教与学目标:
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教与学重点:
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影响。
教与学难点:
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教与学方法:以图析文,合作交流。
教与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亚洲的气候特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出季风气候显著,也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特征。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35页——37页和图2——22“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叫季风区?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哪些山脉?
(3)、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1)探究问题:
为什么说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
(2)教师点拨:
大陆性与海洋性的区别在于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都比较大,由于我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大部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因此气候具有较强的大陆性特征。
4、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在北回归线附近,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而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却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二〉学习任务二: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38页——41页,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哪些?
(2)说出寒潮发生的时间,伴随的天气状况及产生的危害?
(3)台风发生的时间,伴随的天气状况及产生的危害?并说出
个性化修改
我国台风经常登陆的省区?
(4)为什么说水旱灾害是中国最大的气候灾害?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1)探究问题:
为什么说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会发生水旱灾害?
(2)教师点拨: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有时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再加上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因此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会发生水旱灾害。
(3)探究结论:
由于夏季风与雨带进退规律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4、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有人说“一旦内蒙古东部的草原没了,北京和天津也就没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三、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也是我国气候的一大优势。
通过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以及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从而发现自然规律,并能够科学的利用自然规律,来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四、巩固练习,达标测评:
综合能力训练56页13题,57页3、4题。
附板书设计: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一、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及影响
二、我国的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
三、多旱涝灾害
教与学反思:
学后反思: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