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嘏《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服务贸易)【圣才出品】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思路: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不仅发生在洲内,而且要求各州之间更加广泛的贸易往来。
在15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州内以及亚欧间。
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开辟的一系列新土地、新航道,它联系亚欧非大陆,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从此引发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机构。
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思路: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1)加大贸易需求。
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2)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
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3)改变贸易模式。
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主要的区别表现为(1)贸易量迅猛增长。
(2)贸易依存度加大。
(3)改变贸易的产品结构。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思路:二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1)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贸易发展的保障。
(2)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促进生产和分工,使贸易成为必然。
(3)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对贸易的需求。
(4)战后较为健全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贸易摩擦,推动贸易发展。
补充:可能政府的出口鼓励、人口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投资自由化等因素大大推进世界贸易。
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思路:新趋势包括(1)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加大。
(2)服务贸易越来越普遍。
(3)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成为主流。
(4)行业内贸易发展迅速。
(5)区域性自由贸易得到加强。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思路: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贸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1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也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2.出口与进口出口与进口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
(1)进口(Import)是指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
(2)出口(Export)是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净出口(Net Export);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称为净进口(Net Import)。
净出口和净进口这两个指标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国民经济可分为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两大部门。
其中,出口部门是指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是指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如果一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强,政府就可以采取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如果进口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政府就可以适当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和WT0规则的保护政策措施,以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1)国际贸易值(Value of Trade)又称国际贸易额,是指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国际贸易值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通常都用美元来表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出口值加上进口值之和就是该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6.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贸易政策概述1.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及形式(1)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见表6-1)表6-1 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2)对外贸易政策的两种基本形式(见表6-2)表6-2 对外贸易政策的两种基本形式2.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1)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组织框架在西方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是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来制定和实施的。
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制定或修改对外贸易政策,由国家立法机构负责,西方的最高立法机构也是外贸政策方面的最高权威机构,在制定和修改有关外贸法令前,一般都会广泛征集意见。
而监督和管理对外贸易,则由有关行政机构负责,外贸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也是由行政机构负责,政府部门根据有关的法令来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2)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见表6-3)表6-3 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总之,一国选择什么样的外贸政策,不仅取决于影响和决定制度供求的国内因素,还受制于某些共同的原则和国际规则。
既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又要把获取贸易分工利益的代价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各国制定外贸政策的出发点。
3.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见表6-4)在国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西方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有明显的不同。
外贸政策的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程的要求。
表6-4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考点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及其发展重商主义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的学说,是典型的保护贸易理论。
其后经汉密尔顿,由李斯特创立了完整意义上的保护贸易理论。
在当代,保护贸易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
1.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和政策主张(见表6-5)表6-5 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和政策主张2.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见表6-6)。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也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2.出口与进口出口与进口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
(1)进口(Import)是指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
(2)出口(Export)是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净出口(Net Export);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称为净进口(Net Import)。
净出口和净进口这两个指标是以数量来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国民经济可分为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两大部门。
其中,出口部门是指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是指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如果一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强,政府就可以采取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如果进口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政府就可以适当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和WT0规则的保护政策措施,以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1)国际贸易值(Value of Trade)又称国际贸易额,是指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十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10.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二是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
对外贸易的扩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幼年时期的基础,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对外贸易成为这种方式本身的产物。
在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中,对外贸易起过巨大的作用。
(2)西方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Vent for Surplus)模型、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都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思想;英国的约翰·穆勒较为系统地论述贸易的发展利益,他关于贸易对经济发展贡献的论述给后来的经济学家很大的启发。
(3)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学说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理论命题是D·H·罗卜特逊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来的,50年代,R·纳克斯对这一学说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
主要内容如下:①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了提高其进口水平的手段;专注考研考证②出口的增长也趋向于使有关国家的投资领域发生变化;③出口使得一国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④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会给一国的出口工业造成压力,以降低成本,改良出口产品的质量,并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出口工业;⑤一个日益发展的出口部门还会鼓励国内外的投资,并刺激加工工业或附属工业以及交通运输、动力等部门的发展,同时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
(4)马克斯·科登关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澳大利亚国际经济学家马克斯·科登提出了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
他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并且特别强调外贸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圣才出品】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7.1 复习笔记考点一:关税1.关税的含义及作用(见表7-1)表7-1 关税的含义及作用2.关税的种类关税依据征收方向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其中进口税中按差别待遇又可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关税和普遍优惠制关税。
(1)进口税(见表7-2)表7-2 进口税(2)出口税(见表7-3)7-3 出口税(3)过境税过境税(Transit Duties)又称通过税,是指一国对于外国商品通过其关境时征收的关税。
这种关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最为盛行。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国家都不征过境税,仅仅在外国商品通过时征收少量的准许税、印花费、签证费和统计费等。
(4)进口附加税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es)又称特别关税,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正常关税外,再加征的额外关税。
征收进口附加税是限制商品进口的一种临时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应付国际收支逆差;维持进出口平衡;防止外国商品的出口补贴和低价倾销;对某个国家实行歧视或报复等。
进口附加税往往针对个别国家或个别商品征收,主要有以下两种:①反补贴税(见表7-4)表7-4 反补贴税②反倾销税(见表7-5)表7-5 反倾销税(5)差价税差价税又称差额税,是指当某种产品进口价格低于本国同类产品生产价格时,为了保护本国生产和国内市场,按照国内产品价格与进口同类产品价格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
差价税是一种滑动关税,它随着国内外价格差额的变动而变动,能较好地起到限制进口作用。
(6)特惠关税特惠关税是指某一国家或者经济集团对某些国家的所有进口或部分商品在关税方面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这种关税优惠待遇有互惠的,也有非互惠的。
(7)普遍优惠制(见表7-6)表7-6 普遍优惠制3.征收关税的依据和方法(1)海关税则(见表7-7)表7-7 海关税则(2)关税的征收方法(见表7-8)表7-8 关税的征收方法。
高兴成《国际贸易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务实篇 第十四章【圣才出品】

第14章贸易方式14.1复习笔记一、包销、定销、独家发盘与代理1.包销(1)包销的定义包销(exclusive sales)是指卖方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期限内,给予国外客户(包销商,exclusive distributor)独家销售指定出口商品权利的贸易方式。
(2)包销双方的关系出口人与包销商的关系是买卖关系,包销商自垫资金经营包销商品,并自行定价和销售,自负盈亏。
(3)包销同一般买卖关系的区别买卖双方受专营权的约束。
专营权一般包括专卖权和专买权两个方面。
①专卖权指出口人在包销期内,不得将包销商品向该包销地区的其他客户报盘成交;②专买权指包销商在包销期和包销地区内,承担只向出口人购买包销商品的义务,不得向第三者购买同类商品和替代品。
(4)书面包销协议的主要内容包销商品的范围、包销地区、包销期限、包销数量和金额、专营权、包销商品的作价办法、广告宣传和费用、市场报道和商标保护等。
(5)包销的优点①通过集中经营,避免多头竞争,有利于稳定商品价格、扩大销路;②较长时间的定量销售,有利于卖方有计划地安排生产、组织货源和出运工作;③卖方可以通过给予包销商专卖权,调动其经营包销商品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包销商的销售渠道和经营能力。
(6)包销的缺点①缺乏机动灵活性,不能普遍联系客户成交;②容易造成包销人操纵和垄断市场的局面;③有可能出现包销人包而不销的情况。
2.定销(1)定销的含义定销(distribution)又称经销,指出口人在一定地区内选择几家客户销售同一商品的贸易方式。
(2)定销与包销的区别定销商与包销商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享受专卖权。
定销方式也常被用来作为挑选包销商的一种手段。
3.独家发盘独家发盘(sole offer)是指出口人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期限内,就某项商品,只向一家客户发盘。
采用这一方式,也使客户享有独家经营的权利。
独家发盘往往是选择包销商的一种过渡,其期限不宜太长。
4.代理(1)代理的定义代理(agency)是指出口人(委托人,principal)给予国外客户(代理人,agent)在规定地区和一定期限内代销指定商品权利的做法。
高兴成《国际贸易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理论篇 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3章国际服务贸易3.1复习笔记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1.《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于服务贸易的界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界定,服务贸易是指四类贸易活动的提供,即在各成员之间进行的过境交付、消费者移动、商业存在及人员流动等而进行的任何服务提供活动。
《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服务贸易分为12个部门,即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与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旅游及与旅游相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及其他未包括的服务。
2.《国际收支手册》对于服务贸易的界定在国际收支表下,服务贸易被列入经常项目,是指一成员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服务的输出与输入,即服务的跨境交易。
其中,一成员的居民是指在该成员境内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设立有营业场所并提供货物与服务生产的企业法人。
3.《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对于服务贸易的界定在《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中,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以及通过外国附属机构和自然人移动实现的服务贸易。
二、世界服务贸易的状况与发展趋势1.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1980年至2006年间,世界服务贸易经历了长足发展。
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4%增长到23%。
2.世界服务贸易部门结构的变化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保持稳定增长,新型的服务贸易类型增长迅速。
3.世界服务贸易国别结构的变化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和服务业发展严重不平衡,与国际商品贸易领域相比较,全球各地区和各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对称性更加突出,呈现出发达国家地位的领先和发展中大国的迅速发展的状况。
4.服务外包发展迅猛随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系统、网络、存储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业务流程外包和信息技术外包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
5.商业存在的重要性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商业存在,对于发展服务贸易、服务的输出输入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的利益)【圣才出品】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2.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1.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1)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是社会分工在国际范围内扩展的产物,也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见表2-1)国际分工属于历史范畴,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际分工形成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时代,它是在近代工业分工国际化延伸和发展中产生的。
表2-1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2.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见表2-2)由于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世界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各国之间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障碍逐渐减少,当代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表2-2 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3.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趋势。
(1)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逐步演变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国际产业分工逐渐地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各个产业内部的分工转变,进而又向产品内分工转变,产品的价值链因此被分解。
所以国与国之间的优势更多地通过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表现出来,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按价值链不同环节进行分工的现象。
国际产业转移演变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
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外包成为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在国际生产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
(2)国际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兴市场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全球服务贸易规则的实行,服务业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而是加快了全球调整和转移的步伐,出现了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服务外包成为成长最快的服务业跨国转移,极大推动了服务业进入国际分工体系。
服务外包又称服务加工贸易,国际上也称离岸服务,是指作为生产经营业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境外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也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2.出口与进口出口与进口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
(1)进口(Import)是指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
(2)出口(Export)是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净出口(Net Export);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称为净进口(Net Import)。
净出口和净进口这两个指标是以数量来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专注考研考证国民经济可分为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两大部门。
其中,出口部门是指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是指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如果一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强,政府就可以采取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如果进口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政府就可以适当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和WT0规则的保护政策措施,以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1)国际贸易值(Value of Trade)又称国际贸易额,是指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国际贸易值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通常都用美元来表示。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7-8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7.1 复习笔记一、关税1.关税的含义及其作用(1)关税的定义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指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其关境的物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2)关税的特点①强制性。
它是海关凭国家权力征收的,纳税人须无条件服从;②无偿性。
海关代表国家从纳税人方面征收,国家无任何补偿;③预定性。
海关据预先规定的法律与规章加以征收,双方不得随意变动;④间接税。
关税的纳税主体为进出口商。
但最终承担者为消费者。
(3)关税的作用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生产。
①财政关税(Revenue T ariff)是指以增加一国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财政关税的税率视国库的需要和对贸易数量的影响而制定。
财政税率不宜过高。
否则便会阻碍进口,达不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②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关税的保护程度主要决定于税率的高低。
低税率所起的保护作用小,高税率所起的保护作用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关税起着部分保护的作用。
如今各国征收关税很难再区分财政性与保护性关税。
以财政收入为目的的关税客观上也可以产生保护作用;以保护为目的的关税,其税率只要不高到禁止关税的程度,也会增加财政收入。
2.关税的种类关税依据征收方向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进口税中按差别待遇又可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关税和普遍优惠制关税。
(1)进口税进口税(Import Duties)是指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正常关税(Normal T ariff)。
正常进口税通常可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两种。
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普通税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订这种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最惠国税率比普通税率低,二者税率差幅往往很大。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圣才出品】

第九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9.1 复习笔记考点一:贸易发展与要素流动1.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以及自然资源要素。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构成不断发生变化,流动性也在不断的增强。
要素流动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1)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动力;(2)世界范围内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要素流动创造了条件;(3)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助推剂;(4)现存的国际贸易壁垒促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5)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成本的差异是产生要素流动的客观原因。
2.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见表9-1)表9-1 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由此可知,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会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各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进而促进各国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的扩大。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并不会替代国际间贸易的发展,要素的流动和国际贸易可同时用来达到加快各国经济发展的目的。
3.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内容不同的生产要素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例如土地无法流动,自然资源的流动性较差,甚至有些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很高。
主要在在国际间流动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类。
(1)第一类较具流动性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
由于各国自然和历史存在的差异性,劳动力在不同国家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特点,这使得人口的国际流动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其原因历来都是出自经济层面的考虑。
而对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要加以具体分析,并非所有的劳动力流动都能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
(2)第二类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要素是资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过剩资本,为了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获得较高利润,因此纷纷流向国外。
如今资本流动已从最初的由资本过剩的国家流向资本短缺的国家,逐步发展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互投资,资本流动成了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3.1 复习笔记一、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1.国际经济贸易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使得国际经济贸易具有了举足轻重的社会经济意义。
它使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入到国际性的生产和流通体系中来。
(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张,形成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
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度追求,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是世界性的剥削关系。
(2)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社会大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由于客观上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若想得到发展,都必须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
2.国际分工是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基础(1)国际分工能促进各国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原则,发挥本国本地区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专门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而使本国的生产和消费规模得以扩大。
(2)各国通过贸易分工,能得到使用价值上的好处、增进消费者的福利,还能调剂资源的余缺、满足生产的需要。
3.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作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只有在专注考研考证充分地比较劳动的社会属性前提下,即在包括各民族经济活动在内的世界市场上,才能够完全地展现出来。
因此,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同样由价值规律来支配。
但是,由于经济环境不同,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1)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国际价值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生产某种商品的世界各国的平均劳动时间,它是所有进入世界市场的同类商品直接耗费的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数。
国际价值的形成还要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科技进步等的影响。
但各国生产商品中的直接劳动消耗是决定因素。
(2)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就可以稳定地获得大大高于国内市场的超额利润。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4-6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四章世界市场4.1 复习笔记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作用1.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间市场和各国国内市场的总和。
广义的世界市场包括世界商品市场、世界服务市场和世界金融市场。
(1)世界市场萌芽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在这个时期,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通过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西欧国家与殖民地、落后国开始形成国际分工,于是形成了世界市场。
在这个时期的世界市场上,作为中介人的商人资本占主要地位。
(2)世界市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机器大工业的建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
(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范围继续扩大。
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输出起了重要作用。
2.世界市场的作用(1)世界市场对资本主义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不可缺少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来源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它的特点是交换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高度发展的形式,它是立足于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之上的。
②世界市场有助于缓和资本主义各个社会生产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性资本主义各个社会生产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现象。
竞争引起一些生产部门的比较迅速的发展和另外一些生产部门的落后。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不可避免地增长,使得寻找国外市场成为必要。
③世界市场是资本扩张的结果和条件资本的本性就是扩张。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只是引起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促使它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生产更多的资本,而且扩张已成为一个强制性的规律,成为资本家生存的经济条件。
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1.国际贸易的产生(1)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含义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
有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技术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观察角度不同。
其中,对外贸易从国家(或地区)角度出发;国际贸易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出发。
(2)国际贸易的产生①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b.出现了政治实体。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2.奴隶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1)特点奴隶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主要有:①范围狭窄,多为近海贸易。
②商品种类少,比重小,贸易品多为奴隶、奢侈品。
③民间自发,政府较少参与。
(2)作用奴隶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作用主要有:①奴隶买卖,提供了奴隶社会的支撑作用。
②支持了手工业的发展。
③货币作用范围扩大,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3.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1)贸易范围扩大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集中体现为:在欧洲:地中海沿岸→阿拉伯→意大利→北欧,由南向北扩大到整个欧洲。
在亚洲,以中国为中心,与周围国家贸易扩大。
(2)商品结构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交换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手工业比重上升。
4.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1)地理大发现的诱因①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分工,也进一步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又需要更大规模的贸易。
专注考研考证②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其对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及埃及的占领,从欧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商路几乎中断,欧洲国家不得不努力寻找新的贸易通道。
张锡嘏《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世界市场和世界市场价格)【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四章世界市场和世界市场价格4.1 复习笔记一、世界市场概述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货物和服务的场所,是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总和,体现了世界各国的交换关系。
1.世界市场的交易主体世界市场的交易主体包括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和投机者。
其中,供应商是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提供者;销售商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消费者是商品的购买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居民购买外国的生活消费品,政府机构通过政府采购参与国际交换;投机者通过低买高卖获取投机收入。
2.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世界市场形成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结束于20世纪初。
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为:(1)多边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作用主要有两个:①它给世界市场上各种货币的价值提供了一个互相比较的尺度,并能使各国货币间的比价(汇价)保持稳定;②给世界市场上各国的商品价格提供一个互相比较的尺度,从而使各国的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保持一致,把各国的价格结构联系在一起。
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有三种职能:①作为国际上一般通用的支付手段;②作为国际上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一般的购货手段;③作为国际间财富的一般体现物。
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当支付手段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职能。
(3)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制约着世界市场的发展。
(4)形成了比较健全固定的销售渠道。
3.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世界商品市场是通过国际间的买卖使各国国内市场相互联系起来的市场总和。
按交易进行的形式,它可分为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1)有固定组织形式的世界商品市场有固定组织形式的世界商品市场是指在固定场所,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原则、规章和程序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
这种市场主要包括:商品交易所、国际拍卖、国际博览会和展销会等。
张锡嘏《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出口促进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章出口促进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10.1 复习笔记一、基本概念1.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和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低利率贷款。
它是一国的出口厂商利用本国银行的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特别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商品,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的一种重要手段。
2.福费廷福费廷是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生产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的、期限在半年以上至五六年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售于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或大金融公司,提前取得现金的一种资金融通的形式。
3.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4.商品倾销商品倾销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商品倾销通常由私人大企业进行,但是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国家设立专门机构直接对外进行商品倾销。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5.外汇倾销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
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商品的竞争能力,从而扩大了出口。
6.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国际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
二、出口促进方面的措施1.建立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为促进出口服务(1)美国对外贸易主管部门美国国会负责制定对外贸易重要的法律和政策。
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包括贸易代表办公室、商务部、财政部和农业部等负责法律和政策的实施。
在对外贸易管理方面,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征收关税,具体由财政部和海关执行;二是进出口管理和服务,具体由商务部、农业部和海关等机构执行;三是对外贸易谈判,主要由总统下辖的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美国贸易代表负责。
张锡嘏《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六章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6.1 复习笔记一、国际资本流动概述国际资本流动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跨越国界的资本移动。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标准,国际资本流动主要采取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种方式。
1.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各国(地区)投资者把生产资本输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经营和管理,并掌握经营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它是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对外直接投资则指一国投资者把生产资本输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经营和管理,并掌握经营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1)按照投资者投资组建方式的不同分类①创建方式创建方式也称为绿地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建立新企业。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企业可按照投资者的愿望控制资本投入量、确定企业规模和选择厂址;另外可以按照投资者的计划,实施一套全新的适合技术水准和投资企业管理风格的管理制度。
但是,这种方式进入目标市场缓慢,创建工作比较繁琐。
②兼并与收购兼并和收购的方式是指一国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国现有企业的股权而接管该企业的方式。
并购方式能使投资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对目标市场的进入,有利于投资者得到公开市场不易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获取的经营资源;但是对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评估和与被并购企业的协调工作比较复杂。
总之,创建新企业会导致生产能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而并购只是改变一家企业的所有权。
一般而言,收购方式的优点往往是创建方式的缺点,而收购方式的缺点往往正是创建方式的优点(2)按照投资者对投资企业拥有的股权比例的不同分类①开办独资企业投入的资本完全由一国提供,外资股份为100%,它可以采取收买现有企业或建立新企业的方式来进行。
②与投资所在国合办合资企业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一国境内根据投资所在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按一定比例或股份共同投资建立、共同管理、分享利润、分担亏损和风险的股权式企业。
③与投资所在国举办合作企业国外投资者根据投资所在国法律,与所在国企业签订合作经营合同而设立的契约式企业。
张锡嘏《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世界主要贸易国家、集团的对外贸易)【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四章世界主要贸易国家、集团的对外贸易14.1 复习笔记一、美国的对外贸易1.二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1)美国是当代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家①美国在世界商品贸易中的比重虽呈下降趋势,但仍然是最大的贸易国家。
②美国的进口货物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高于货物出口所占的比重。
③服务贸易居世界首位。
④美国拥有世界跨国公司的70%,而在世界出口贸易额中,与美国跨国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有关的出口约占1/4。
⑤美国是世界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
⑥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战后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的建立和世界贸易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2)美国贸易方向上的不平衡发展①美国出口贸易方向。
在美国出口贸易中,发达国家是其出口的主要对象,占2/3左右,居首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占其出口的第2位,约占1/3,对东欧国家的出口比重不到1%。
②美国进口来源地。
在美国进口来源地中,发达国家占第1位,进口比重从1980年到2003年有所上升;发展中国家为第2位,在进口中的比重同期有所下降;从东欧国家进口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在其总进口额中呈上升趋势。
(3)美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美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的变化主要有:①美国出口货物结构不断优化;②美国进口商品结构中制成品日益增多。
(4)美国货物贸易大量逆差①美国货物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并大量增加。
②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主要有:a.美元比价过高;b.某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日本对美国采取“不公平”做法,使美国产品无法打进它们的国内市场,导致贸易不平衡,使贸易逆差扩大;c.美国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致使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率下降;与此同时,外国货在美国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却节节上升,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d.石油价格高涨;e.美中贸易逆差继续扩大。
③美国对付贸易逆差的方法美国对付贸易逆差的方法主要有:a.降低美元比价,以扩大出口压缩进口;b.通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迫使有关贸易伙伴对美开放市场,保护其贸易利益;c.提高竞争能力;d.与相邻国家建立经济贸易集团,加强地区性经济一体化;e.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提高商品贸易的竞争能力,减少商品贸易逆差;f.对进口产品广泛采用不合理的技术法规、标准、设置复杂的认证、认可程序以限制外国的商品进口;g.中美高层互访和对话,推动双方经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为解决贸易逆差创造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五章国际服务贸易
5.1 复习笔记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与特征
1.国际服务贸易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交易的活动。
这种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而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外汇报酬的活动。
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国际服务贸易下了较为准确的定义,包括: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方式提供服务。
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或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
2.服务贸易的分类
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小组通过征求各谈判方的提案和意见,提出了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方法,将服务贸易分为以下12类:
(1)商业性服务
它是指在商业活动中涉及的服务交换活动,包括以下6种服务,其中既包括个人消费的服务,也包括企业和政府消费的服务。
①专业性(包括咨询)服务。
它涉及的范围包括法律服务、工程设计服务、旅游机构提供服务、城市规划及环保服务、公共关系服务等。
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
这类服务包括计算机硬件安装的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与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库服务及其他。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③研究与开发服务。
这类服务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类学中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④不动产服务。
即不动产范围内的服务交换,但不包括土地的租赁服务。
⑤设备租赁服务。
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飞机、船舶和计算机、娱乐设备等的租赁服务。
⑥其他服务。
即生物工艺学服务、翻译服务、展览管理服务、广告服务等。
(2)通信服务
通信服务是指所有有关信息产品、操作、储存设备和软件功能等服务。
通信服务由公共通信部门、信息服务部门、关系密切的企业集团和私人企业间进行信息转接和服务提供。
(3)建筑服务
建筑服务主要是指工程建筑从设计、选址到施工的整个服务过程。
(4)销售服务
销售服务是指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服务交换。
主要包括:商业销售,主要指批发业务;零售服务;与销售有关的代理费用及佣金等;特许经营服务;其他销售服务。
(5)教育服务
教育服务是指各国间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中的服务交往,如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等。
(6)环境服务
环境服务是指污水处理服务、废物处理服务、卫生及相关服务等。
(7)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主要是指银行和保险业及相关的金融服务活动。
(8)健康及社会服务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健康及社会服务主要是指医疗服务、其他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服务;社会服务等。
(9)旅游及相关服务
旅游及相关服务即指旅馆、饭店提供的住宿、餐饮服务、膳食服务及相关的服务;旅行社及导游服务。
(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
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即指不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在内的一切文化、娱乐、新闻、图书馆、体育服务,如文化交流、文艺演出等。
(11)交通运输服务
交通运输服务主要包括:货物运输服务,如航空运输、海洋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内河和沿海运输、公路运输服务,也包括航天发射以及运输服务,如卫星发射等;客运服务;船舶服务(包括船员雇用);附属于交通运输的服务,主要指报关行、货物装卸、仓储、港口服务、起航前查验服务等。
(12)其他
3.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
国际服务贸易自身的复杂性及其与货物贸易的差异,使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征:(1)国际服务贸易中大多数服务具有无形性
货物贸易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确定的地点,人们可以看见货物、资本或信息的跨国界移动。
但是,要想亲眼看见服务出口或进口是相当困难的。
(2)国际服务贸易中部分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中部分服务贸易的交换的标的物——服务,是不能储存的,服务消费在生产过程中完成,并要求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存在某种形式的接触。
如果没有消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费者接受服务,则原则上,服务并不发生。
(3)国际服务贸易交易标的物的多样化
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比较,其交易标的物不是单纯的货物,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4)国际服务贸易服务质量的差别性
国际货物贸易货物的品质和消费效果通常是相同的,而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和消费效果往往存在显著差别。
这种差别来自供求两方面:第一,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他们的服务随之发生差异;第二,服务消费者对服务也时常提出特殊要求。
所以,同一种服务的一般与特殊的差异是经常存在的。
(5)国际服务贸易涉及法律的复杂性
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涉及的法律要复杂得多。
货物贸易主要适用合同法、买卖法、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相对而言较简单。
但是,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国内外法律及国际法要广泛得多、复杂得多。
(6)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呈现复杂性
与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物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在交易过程中比较复杂。
在货物贸易中,交易过程一旦结束,货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同时转让。
但是,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却比较复杂。
一般来说,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原则上是一种标的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贸易。
由于服务贸易标的物又存在无形性的特征,很多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物很难用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加以判定。
二、二战后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二战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2)以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其他服务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最大项目;
(3)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4)服务外包成为新的服务贸易形式;
(5)商业存在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
2.二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1)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日益专业化。
(3)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的国际化。
(4)国际服务合作的扩大促使服务贸易扩大
国际服务合作是指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签订合同,向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并由接受服务的一方付给报酬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
国际服务合作主要的方式有:①承包外国各类工程;②劳务输出;③各种技术性服务出口或生产技术合作;④向国外出租配有操作人员的各种大型机械;⑤向国外提供咨询服务等。
(5)国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3.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
(1)服务贸易增速高于全球水平;
(2)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偏低;
(3)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体,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速较快;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服务贸易长期逆差;
(5)进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6)服务贸易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
1.《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产生与结构
(1)《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产生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由11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正式签署《服务贸易总协定》,并规定其于1995年1月1日生效。
这标志着迄今世界第一套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多边的国际服务贸易规范体系正式建立起来。
(2)《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结构
《服务贸易总协定》由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①适用于所有成员的基本义务的框架协定,即《服务贸易总协定》条款。
②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29条成为《服务贸易总协定》有机组成部分的涉及各服务部门的特定问题和供应方式的附件,以及第2条“豁免”的附件。
③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20条的规定应附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之后,并成为《服务贸易总协定》重要组成部分的具体承诺表。
2.《服务贸易总协定》主要内容
(1)《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宗旨与目标
《服务贸易总协定》序言说明了缔结该协定的宗旨、目标和总原则。
具体表现在:
①谈判各方希望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建立一个有关服务贸易的原则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