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编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编程》教学大纲
一、项目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项目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项目,项目的内容设计为任务引导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项目内容,将知识本位转换为能力本位,以项目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让学科知识与职业能力进行有机整合,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工业机器人为载体,创设工作情境,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操作技能。
项目的主要任务:根据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及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本项目以工业机器人编程为主线,以搬运、码垛、弧焊、压铸作为应用案例,使学习者在完成各项任务学习训练过程中,一步步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ABB,三菱等主流工业机器人公司软件的使用;
2.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任意直线运动程序编制,任意曲线运动程序编制,任意轨迹在线运动程序编,机器人在搬运、码垛、焊接等在线程序编制;
3.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技术,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工作站的构建,Robotstudio建模以及离线编程,Smart组件的应用。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任务一 ABB机器人的编程指令……20学时
本任务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并掌握ABB工业机器人工作程序的结构及其每一部分的原理和应用;学会并掌握ABB机器人的基本编程指令;掌握工件、工具、坐标的构建及应用;熟练掌握程序数据和逻辑判断指令的使用。
教学重点:ABB机器人的基本编程指令
教学难点:程序数据和逻辑判断指令的使用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是机械工程(工业机器人方向)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掌握典型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编程和操作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各个工作站在夹具动作、物料搬运、周边设备运动等多种配合使用有深刻认识。培养学生在机器人编程方面具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操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技术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为教学方向。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基本功能。
2.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及手动操作。
3.掌握工业机器人搬运、涂胶、喷涂、上下料、码垛等运动特点及程序编写方法。
4.能使用工业机器人基本指令正确编写搬运、涂胶、喷涂、上下料、码垛等控制程序。
5.了解工业机器离线编程的意义以及智能化发展的必然性。
三、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及手动操作,工业机器人搬运、涂胶、喷涂、上下料、码垛等运动特点及程序编写方法。
2.教学难点:工业机器人离线程序编写和工业机器人操作
四、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五、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认识工业机器人(2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可充分的认识工业机器人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基本功能。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学生要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理解工业机器人坐标系的意义;熟悉示教器的操作界面及基本功能,会启动工业机器人;能完成单轴移动的手动操作,会控制机器人回到参考的。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综合介绍了机器人技术,设计思想和发展趋势主要任务:本课程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堂教育,能了解机器人发展的最新技术与现状;初步掌握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二(课时分配
序号课题小计讲课实验机动一绪言 2 2 二机器人学的数学基础 4 4 三机器人运动方程的表示与求解 8 8 四机器人动力学 6 6
机器人的控制五 4 4 六机器人学的现状、未来 2 2
合计 28 26 2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言
简述机器人学的起源与发展,讨论机器人学的定义,分析机器人的特点、结构与分类。
第二章机器人学的数学基础
空间任意点的位置和姿态变换、坐标变换、齐次坐标变换、物体的变换和逆变换,以及通用旋转变换等。
第三章机器人运动方程的表示与求解
机械手运动姿态、方向角、运动位置和坐标的运动方程以及连杆变换矩阵的表示,欧拉变换、滚-仰-偏变换和球面变换等求解方法,机器人微分运动及其雅可比矩阵等
第四章机器人动力学
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着重分析机械手动力学方程的两种求法,即拉格朗日功能平衡法和牛顿-欧拉动态平衡法;然后总结出建立拉格朗日方程的步骤
第五章机器人的控制
机器人控制与规划
第六章机器人学的现状、未来
包括国内外机器人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预测、21世纪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新世纪机器人学的发展战略等。不同类型机器人的研究发展状况等。四(教学的基本要求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以够用为度,且从应用的角度,尽量简化定量分析。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3701069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
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24 讲课学时:20 实验学时:4
学分:1.5
适用对象: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
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工业机器人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以工业机器人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了解机器人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简单机器人的位姿分析和运动分析。
3.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动及行走机构等。
4.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编程语言与编程特点。
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在现代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工
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广泛,从汽车制造到电子设备组装,从食品加工到药品生产,都离不开它们的帮助。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工业机器人的作用,就需要对
其进行系统的教学和培训。本文将探讨工业机器人教学的大纲,以帮助人们更
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技术。
一、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
在开始学习工业机器人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工业机器人是由
多个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机械结构、电子控制、传感器和软件等。学习
者需要了解机器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此外,还需要学习机器人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方法,以便能够对其进行控制和操作。
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同的行业和工作环境都需要不同类型的机
器人。学习者需要了解各个行业的特点和需求,以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机器人。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焊接、喷涂和装配等工作;在电子设备组装行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精密组装和测试等工作。学习者还
需要了解机器人在各个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
器人技术。
三、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和操作
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和操作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学习者需要学习机器人的编程语
言和编程方法,以便能够编写程序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动作。此外,还需要
学习机器人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以便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人进行各种工作。学
习者还需要学习机器人的安全操作规范,以确保机器人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工业机器人基础大纲
《工业机器人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性质: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机械工学》、《电机与变频器应用技术》和《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综合了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对知识的进行了巩固和综合应用,同时为学习《自动化生产线技能训练》、《职业技能综合训练》等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
2.任务:《工业机器人基础》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该课程涵盖了以往所学的机械工学、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电机和编程等多方面的知识,是新技术发展的重要课程,使学生能够巩固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应用,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知识,并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技术参数;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和驱动器;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语言。
能力目标: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技术,能控制机械手的运动;能够对装配、焊接等常见的工业机器人进行系统分析和简单的故障诊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提高分析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目标。
理论教学要求:
1.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及分类
2.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技术参数
3.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控制方式、驱动器和传感器系统
4.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语言
实践教学要求:
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142083
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s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18 实验:6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本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2.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特点、测控原理和总体设计方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工业机器人手部、腕部和臂部的基本构造、基本运动和设计方法
2.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测控方法。
(三)实施说明
了解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技能和技术指标;重点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手部结构及夹紧力计算、腕部结构和设计计算方法、臂部结构和设计计算方法、定位缓冲原理和方法;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测控方法以及整体设计方法。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有:机电系统结构设计、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习题要求:习题应促进学生消化、巩固所学内容。习题要密切配合教师的讲授内容,注意要使概念类、分析类和设计类习题并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教师通过习题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同时习题也是考核学生的依据之一。
实验要求:通过实验,巩固、加深课堂讲授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1:模块化机器人组装实验,主要通过各种基础机械零件,搭建各种典型的多自由度机器人。并对其中的一个自由度进行驱动控制。
实验2:模块化工业机器人应用教学系统实验,包括工业机器人装配工作站、搬运码垛工作站、模拟拟焊接工作站、压铸工作站、自动工装单元的演示和操作,了解工业机器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地位与作用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多种新兴技术与机械技术交叉、融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的高新技术。这一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卫生、办公自动化及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工业机器人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更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制造业的柔性化、增强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等诸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程是以工业机器人概述、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本体与控制器连接、末端操作器、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觉技术、编程语言介绍、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流程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熟知工业机器人使用及搬运安全事项;了解工业机器人常见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三大组成部分和六个子系统;工业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常用软件,工业机器人末端操作器种类与应用等,让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历史及前景、运用领域、基本组成、主要技术参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专业核心课程打下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长期的学习计划。同时树立示教器、专用设备、教具使用的安全意识及保养意识,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基础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掌握工业机器人行业典型应用、市场前景;
2.熟知工业机器人品牌认识及行业应用前景;
3.熟知使用机器人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机器人的分类。
【重点难点】
1.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环境;
2.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安全;
【教学内容】
《工业机器人仿真应用教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仿真应用教程》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在机器人方面的综合素质,着重使学生掌握从事机器人加工类企业中机器人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渗透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1.1课程定位
《工业机器人仿真应用教程》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Robot Studio软件的操作、建模、Smart组建的使用、轨迹离线编程、动画效果的制作、模拟工作站的构建、仿真验证以及在线操作。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教学最好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一人一机,使用多媒体课件讲解与软件操作相结合。
理论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总结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本着够用的原则讲授,切忌面面俱到。对工业机器人仿真操作不作深入探讨,仅作一般性了解。
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工业机器人Robot Studio仿真软件常用功能作简单介绍,重点培养学生使用软件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基本操作、功能设置、二次开发、在线监控与编程、方案设计和检验。教师教学中多联系生产实际并选用一些工业上经典的工业机器人使用案例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应用开发、调试、现场维护的能力。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了解机器人仿真软件,了解机器人仿真软件的应用。
2、掌握构建基本仿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方法。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获得具有生产一线技术和运行人员所必须掌握的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工业机器人应用岗位已经成为众多行业特别是电子制造、汽车制造、半导体工业、机械制造、造船工业、机床加工等行业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岗位。本课程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感觉系统,通过典型案例对工业机器人示教和操作的相关基础共性问题进行详细图解,内容涵盖机器人搬运、码垛、焊接、涂装和装配五大典型应用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它是集力学、机械学、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电子工程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基本熟悉这门技术以及其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应用、设计等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及工业机器人将对未来工业创造的巨大潜在价值。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掌握机器人机械机构、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同时懂得对机器人进行实际操作。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并掌握相应的一些实用工业机器人控制及规划和编程方法。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生产一线技术和运行人员所必须掌握的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工业机器人应用岗位已成为众多行业特别是电子制造、汽车制造、半导体工业、机械制造、造船工业、机床加工等行业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岗位。本课程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感觉系统,通过典型案例对工业机器人示教和操作的相关基础共性问题进行详细图解,内容涵盖机器人搬运、码垛、焊接、涂装和装配五大典型应用任务。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基础课程,集力学、机械学、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电子工程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学生基本熟悉这门技术以及其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应用、设计等工作打下基础。学生将了解机器人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及工业机器人将对未来工业创造的巨大潜在价值。同时,学
生将掌握机器人机械机构、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以及实际操作工业机器人的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部件、结构、特性、应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机器人的语言系统的作用及内容。学生将掌握机器人的各种分类方式、不同类型机器人的性能、机器人的基本术语、各类图形符号和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机器人的机身、臂部、腕部、手部、行走机构等的结构特点、驱动方式、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式、基本单元、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此外,学生还将熟悉搬运、码垛、焊接、涂装和装配五大典型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功能,以及这些机器人作业示教的基本流程。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其应用》教案大纲
_________ 学校
教学大纲
2019 -02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其应用教师姓名:
所在单位:
教学大纲
1. 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包括机械、控制、驱动系统等
2. 熟悉ABB 工业机器人的硬件和基本操作
3. 学会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软件 RobotStudio 的使用方法
4. 利用机器人仿真软件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几个典型应用
5. 培养一定的科研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本课程讲课时以该教材为主,但需要教师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 供一些参考书和指导。具体授课内容如下。
第2章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 (讲课6学时/实验2学时/上机0学时)
2.1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系统
课程内容 及效果
审核时间: 审核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工业机器人》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前沿学科,机器人技术是集力学、机械学、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电子工程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基本熟悉这门技术以及其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光机电一体化与系统设计、制造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 02010267b
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学时:总计3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6学时,实验(含上机)6学时
学分:2学分
面向对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测试技术及仪器》,《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
教材:
《工业机器人》第二版吴振彪王正家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或资料:
1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孙树栋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 《机器人与控制技术》孙迪生,王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工业机器人》是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器人机构设计、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系统的介绍了机器人设计、控制、编程和使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要点,包括工业机器人的一般概论,机器人运动学,静力/动力学分析,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等内容。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对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有初步了解,并相应的掌握一些实用工业机器人控制及规划和编程方法。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应用领域与发展;
2、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分类及技术参数。
(二)基本要求
1、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性质、任务;
2、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应用领域与发展方向;
3、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分类及技术参数。
第二章工业机器人运动学(6学时含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工业机器人坐标表示方法,齐次坐标变换;
2、工业机器人连杆参数及其齐次变换矩阵;
3、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及其推导过程;
(二)基本要求
1、掌握齐次坐标及齐次变换;
2、掌握工业机器人连杆参数及其齐次变换矩阵;
3、重点学习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方程。
第三章工业机器人静力计算及动力学分析(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工业机器人速度雅可比;
2、工业机器人静力计算;
3、工业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二)基本要求
1、掌握工业机器人速度雅可比与速度分析;
2、掌握工业机器人力雅可比与静力计算;
3、学会工业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第四章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6学时含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工业机器人总体设计;
2、传动部件、臂部、手腕、手部、机身设计;
3、行走机构设计。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工业机器人总体设计过程;
2、了解传动部件、臂部、手腕、手部、机身的设计方法;
3、了解行走机构设计方法。
第五章工业机器人的感觉系统(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机器人的感觉系统;
2、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二)基本要求
1、了解机器人的感觉系统原理;
2、了解关节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力觉传感器和环境识别传感器的基本型式和应用。第六章工业机器人控制(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机器人控制的特点及分类;
2、工业机器人位置控制;
3、工业机器人力控制。
(二)基本要求
1、掌握工业机器人控制的特点及分类;
2、了解工业机器人位置控制、工业机器人力控制方法。
第七章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及编程(4学时含讲授2学时,实验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方法;
2、工业机器人的编程。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方法;
2、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方法。
第八章工业机器人应用实例(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典型机器人的应用案例;
2、工业机器人的最新研究和应用动态。
(二)基本要求
1、介绍典型机器人的应用案例,学习其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最新研究和应用现状,了解其发展趋势。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要求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注重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能力培养。
六.考核方式及考核方法
考核方式为考查,采用闭卷等形式。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和考核成绩构成。成绩构成比例为:平时成绩20%,实验20%,考试60%。
七.课内实验(上机)教学安排
(制定人:李磊审定人:张冰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