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职工主人翁精神演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教职工主人翁精神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何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什么是主人翁精神呢,“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12字就是主人翁精神的最好诠释。“干一行”是主人翁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主人翁精神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立足岗位,肩负起对岗位的责任感,完成自己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任务,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对企业负责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如果说责任感是前提的话,那“爱一行”就是主人翁精神的不竭动力,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将对岗位的责任感转变为发自肺腑的热爱,才能时刻保持激情,激励我们去不停的完善自己,适应岗位不断增长的要求。有了责任感和热爱,还不足以干好一个岗位,还需要去不断的钻研,做到钻一行,深入挖掘本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停的去学习,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最终达到“精一行”的目标。“精一行”则是主人翁精神的具体体现,360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情,都可以说符合了主人翁精神的实质。
我们知道,要办好一所学校,除了要有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学校管理者之外,还要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教职工队伍。而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如何又直接关系到办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问题。因此,研究和探讨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主人翁意识,是一个人产生忘我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劳动态度的最重要的心理内趋力。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是发奋学习,自觉工作,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的心理驱动力。教职工把自己看成是学校的主人,把自己的命运同学校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能够做到以校为家,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说明教职工有主人翁意识。如果每个教职工都有主人翁意识,那么就会形成教职工群体主人翁意识。它是学校发展兴衰的决定因素之一,它既是衡量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学校管理者的领导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管理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因为受激励而产生的。物质奖励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正是因为它在激励人的工作态度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受到物质奖励的过程中,因为人的某种需要得到了满足,产生了愉快的心理情境,从而激发了人的工作积极性,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许多人却忽略了重要一点,那就是人们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人的主体需要总是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发生着变化,而每一个变化,都标志着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一个新的飞跃。同样的物质奖励,因为领导艺术水平的差异,满足人的需要层次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管理艺术水平高的管理者,就能用少量的物质奖励,达到满足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反之,有的管理者花了不少钱,却只能满足人的某种低层次的需要,这对人的主人翁意识是毫无益处的。因此,有经验的管理者,对人进行物质奖励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在如何分配钱的数量上煞费苦心,而是如何巧妙地把物质奖励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把奖励个人同奖励集体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创造一个良好的奖励环境和氛围,以发挥有限的物质,产生最大的激励效能。
学校管理者激励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既要考虑如何能用少量的物质奖励,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职工高层次的需要,也要考虑如何把物质奖励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把奖励个人同奖励集体结合起来。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奖励氛围和环境,做到奖励一个人,带动一大片;奖励一个集体,震动全校教职工,产生极大的轰动效应。而出发点和着眼点不要老是考虑需要花多少钱,能奖励多少人的问题上。奖励不是目的,只是激励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方式和手段,不能为奖励而奖励,要想到奖励的后果及其深远影响。因此,该奖励的人,一定要给予奖励,就是给予重奖也不惜花钱。相反,不该奖励的人,坚决不予奖励,不搞平均主义,杜绝大锅饭。
学校管理者要调动教职工每一个人,都能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学校管理,这对满足教职工的高层次需要,培养主人翁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教职工感到学校管理者把
他们当成了学校的主人。如学校工作计划、措施的制定,校内人事变动和提升,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奖励,工资的变动和奖金的发放,职称的评定和晋升,学校的财务收入和支出,学校设备的购置、保管和使用等,都可以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校管理者要发扬民主作风,大走群众路线,使教职工真正行使主人权利,就能增强主人翁意识。教职工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从中感受到领导和周围同志们对自己的信赖和尊重,由此产生的心理满足和自我价值观念,就会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如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行使主人权利的最好形式。教职工代表和学校管理者坐在一起讨论学校的重大问题,通过讨论协商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就能极大地激励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这里关键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而不是教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数量和质量如何。
学校管理者要把每一位教职工都看成是学校的主人。要针对教职工的个别差异,把他们调配到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提高他们。如学历进修,一定要舍得财力;提高工作能力,一定要敢于大胆、破格使用,给予锻炼的机会;做思想工作,一定要耐心细致,以心换心,使他们心悦诚服;对教职工的合理需要的具体实际问题,能够解决的一定要立即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及时说明情况,使人感到心暧等。只有这样,教职工队伍和管理者才能做到在认识上统一,感情上协调,步调上一致,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同时,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队伍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政治热情,对各项工作的认真态度,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高贵品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会对其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人说:一所学校有一流的领导班子,再有一流的教职工队伍,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这是一个必须承认的真理。
学校管理者要关怀学校中每一位教职工,要对每一位教职工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搞拉帮结伙,亲一派疏一派。首先对教职工队伍中每一个成员的情况,都要了如指掌。如他们的思想状况、工作态度和工作量,他们的身体状况( 包括住院的、在家病休的),他们的性格特点、业余爱好和兴趣,他们本人和家中的婚丧嫁娶情况,甚至每个教职工的生日等都一清二楚。特别是教职工有了实际困难或发生了重大问题的时候,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到现场,详细地了解情况,就像解决自己的问题一样,坚决果断地予以解决。甚至自己掏腰包,也要解决教职工的燃眉之急。学校管理者的这种精神、这种行动,必然会感动遇到困难、遇到问题的教职工本人和家庭,同时也会在学校产生良好的影响。真是解决一人难,影响一大片,解决一个家庭问题,影响千家万户。
学校管理者对每一位教职工,都秉公办事,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教职工才会心里平衡,才会更加理解学校管理者。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做到同教职工心连心,彼此关心,相互爱护,这样才会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有的学校管理者提出对教职工五必谈:(1)凡是提出入党的同志,必须谈一次话;(2)凡是思想出现波动的同志,必须谈一次话;(3)同志间发生矛盾的人,必须谈一次话;(4)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人,必须谈一次话;(5)对领导有意见的人,必须谈一次话。五必访:(1)教职工有病重的必访;(2)教职工中有婚丧嫁娶者必访;(3)教职工生活有困难者必访;(4)教职工家庭出现纠纷者必访;(5)新调入的教职工必访。这些都是调动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很好做法。
综上所述,我们讨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问题,也讨论了学校管理者如何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问题。我们知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虽然不是生来具有的,要靠党的多年教育和学校管理者的激发、调动,这是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但作为教职工本人,其内在因素更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内因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职工对学校管理者来说,是被管理者,而对学生来说,他又是管理者、教育者。因此,教职工要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是学校的主人,时时处处以主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从多方面加强个人修养,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要以校为家,把自己的命运同学校的命运紧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