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实验

合集下载

归因理论习惯性无助案例含义

归因理论习惯性无助案例含义

归因理论习惯性无助案例含义

习得性无助是由美国行为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于1967年提出,指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上周总结过行为心理学派创建人华生的《行为心理学三部曲》,华生提出了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纲领,也即是经典的行为公式“S—R”(刺激—反应),主张将人类一切的行为活动,都用“刺激—反应”来解释。其中反应分为习得性和非习得性反应,习得性反应是指那些在生活中刺激下形成的条件性反应;而非习得性反应是指在婴儿早期条件性反应和习惯形成之前所做的一切反应,常常被认为是天生的,生物性的反应,比如眼睛遇到强光时会闭眼、对于恐惧、愤怒及爱的情绪反应。

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在学校中,总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学习成绩跟不上其他同学,上课时无精打采,其他方面表现也不佳。这些学生往往被教师们称为学困生。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导致学困生的产生呢?教师又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重拾学习信心,不再为学习感到困难?

一、学困生的“习得性无助”及成因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于1967年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

起初他将狗关在笼子里,笼子边放着一只蜂鸣器,只要蜂鸣器一响,就给狗以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难受地倒在地上。多次实验后,蜂鸣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就把笼子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狗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可结果却是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种现象就是“习得性无助”,即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识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个体在经常的学习失败和挫折中习得的行为方式。学困生的产生类同于此,他们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学习失败,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学生造成学习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教学中的无意识失误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某班自习课时,一女生来到教师办公室请教化学教师。问题很简单――用三种方法制取CO2并写出制取的反应方程式。该女生只能想出两种方法,于是就来问老师第三种方法。可是该教师很严厉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也不会做,你上课在干什么!”于是,女生满面通红,低着头走出了办公室。此事发生后,该女生凡遇有学习困难时,再也不敢去问老师,特别是对化学课失去了学习兴趣,成绩也渐渐地落后了。

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思考

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思考

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思考

一、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现象。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二、教学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许多学生如果在某一门功课中如果经常失败。他就会放弃这门功课的学习。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学生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学习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

三、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分析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消极评价。

比如小学刚开始学习英语时,绝大多数学生非常积极,成绩也不错。但在一段时间以后,当部分学生发现自己不能记住单词,不会翻译、又常常受倒教师或同学的批评和嘲笑时,便会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一些简单的句子也写错。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确缺少学习英语的天赋和能力,不愿再为学习英语二努力,久而久之,就会患上习得性无助“疾病”。

2、不良的竞争环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只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不良的竞争环境里,学生为分数而努力学习,许多教师也会“以分数论英雄”。教师对待学生难以一视同仁:同学之间也充满了不健康的竞争;学习遇到问题时,其他同学也不大愿意提供帮助。一些学生便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最终绝望地放弃学习。

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实验

1. 引言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一个人在面对无法改

变的情境时,逐渐失去了对情境进行改变的动力和信心。习得性无助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旨在研究习得性无助的产生过程和影响因素。本文将介绍习得性无助实验的背景、实验设计、结果和讨论。

2. 背景

习得性无助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于1967年提出。他的研究表明,在一些无法摆脱的条件下,动物也会表现出类似的心理状态。这一发现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引发了许多后续研究。

习得性无助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习得性无助往往伴随着情绪低落、自卑心理、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习得性无助的形成和治疗对于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3. 实验设计

习得性无助实验通常采用动物模型进行,其中最常用的模

型是电击实验。实验流程如下:

•实验前,实验者先对实验动物进行预训练,让动物

学会避免电击的反应;

•实验分为三组:实验组、对照组和缓解组;

•实验组在遭受电击后,无论动物如何努力避免电击,都不能成功避免;

•对照组在遭受电击后,动物可以通过按压特定按钮

避免电击;

•缓解组在初期与实验组相同,但后续可以通过按压

特定按钮避免电击;

•实验结束后,观察三组动物的行为和心理状况。

4. 结果

习得性无助实验的结果与预期一致。实验组的动物在遭受

电击后,逐渐失去了避免电击的行为,并展现出典型的习得性

无助行为。对照组的动物在遭受电击后,能够通过按压按钮避免电击。而缓解组的动物在初期也表现出习得性无助的行为,但后续通过按压按钮避免电击,逐渐恢复了避免行为。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 4 )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严重影响后来的学习。
孩子天生就是积极的,喜欢尝试的:他一张开眼睛,就尝试着到处看;当他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就开始喜 欢到处爬,到处摸……当然,因为是“第一次”,就会出错很多。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成人都报以厉声呵斥 “不准……”或大惊小怪的惊呼“危险!不要……”时,他就好像被电击了一样,久而久之,他对自己要做的事 情变得不自信了,因为他不知道做完了之后大人是不是又该大声说“不”了。结果,他也许会如你所愿地变成一 个“乖”孩子,哪儿也不碰,什么也不摸,但却把“自卑”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心中。
定义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是指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 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简介
发现过程
对人的启示
实验室里的狗1、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 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 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 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为什么它们会这样,连“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这些本能都没有了呢?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那些是无用 的,“习得性无助”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 这一项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 绝望情绪。2、60年代对这种“习得的无助感”之研究又做了加强。宾州大学的马丁·赛利曼他把笼中的狗从钢 制格栅地板通以强烈而持久的电,以致狗不再企图逃避,“学会了”处于无助状态。赛利曼和史蒂芬·麦尔与詹 姆士·吉尔在一篇论文中写道:“当一个正常、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在箱中接受逃避训练时,以下的行为是常 态:初遭电击,狗就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直到爬过障碍时间较快,如此反复,直至可以有效地避免电击。 再一步,赛利曼把狗绑住,使它们在遭到电击时无法逃脱。当这些狗重新又放回电击时可以逃脱的穿梭箱时,赛 利曼发现:这样的狗在穿梭箱最初被电击时的反应,和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一样。但它却不久就停止奔跑,默 然不动地一直等到电击结束,狗没有越过障碍逃避电击。

[论文]习得性无助

[论文]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们身上常常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特征: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最终就会放弃所有努力,真的陷入绝望。

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习得性无助的来源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以狗为对象做了下列一组实验。

程序一:把一条狗放进一个笼子里,锁住笼门使狗无法轻易从笼子里逃出来。而笼子里装有电击装置,通过这一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刚好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使狗毙命或受伤。

塞里格曼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地挣扎,想逃出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它发现无法逃脱后,挣扎的强度就逐渐降低了。

程序二:把这只受过电击的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实验者发现,这只曾受过电击的狗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绝望地忍受着电击的痛苦,根本不去尝试有无逃脱的可能。

程序三:把没有经受过电击实验的狗直接放进有隔板的笼子里,发现这些狗全部都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习得性无助”学生及教育对策

“习得性无助”学生及教育对策

2、小B,男,某重点高中三年级学生。他觉得自己的性格与父母不合,但又 无法改变。父母经常用一些自己无法达到的目标来激励他,如“不考上重点大学 就没有前途”等。由于目标订得太高,他根本无法达到。在学习上他也很用功, 但成绩却并不出色。他感到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一想到还有很多课程没有学好 或者学懂心里就很烦,很担忧自己没有好的前途。
二、习得性无助的定义和表现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在经历反复的失败或挫折后,产生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反 应。在这种状态下,个体通常会感到沮丧、绝望,并丧失对成功的期待。行为上,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逃避困难、放弃努力、不再尝试新事物等反应。这种状态不仅 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还会对他们的生理健康、学业表现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 响。
5、与家长或老师缺乏有效的沟通:家长或老师往往采取批评、指责或期望 过高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往往采取抵触、反抗或自暴自弃的态度对待家长或 老师。
针对以上两个个案所具有的问题和特点,我们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他们进行 心理辅导。该疗法的指导思想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的行 为和情绪主要是由于不恰当的或歪曲的认知造成的;通过调整和改变人的认知过 程可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该疗法旨在帮助来访者以更积极、更现实的观点 来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环境,最终克服无力感和无助感。具体做法如下:
感谢观看
然而,对于习得性无助理论,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首先,习得性无助 是否真的是“习得”的?即它是否完全由过去的经验决定?有研究表明,习得性 无助可能并不是由过去的经验直接导致的,而是与有机体的“解释风格”有关。 这种解释风格使得个体对过去的失败和挫折进行内归因,认为失败和挫折是长期 的、广泛的、不可控的,这种解释风格进而导致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拓展阅读笔记】存在伦理思考的几个心理实验——习得性无助By安师大MOOC

实验名称:习得性无助

国家与年代:美国,1967年

实验主持人:塞利格曼

实验假设:通过重复的失败或惩罚的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实验步骤与过程:

1、对狗测试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西里格曼(Seligman)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西里格曼把狗关在一个上了锁的笼子里,并且在笼子边上安装了一个扩音器。只要扩音器一响,笼子的铁丝网就会通上电流,电流的强度足以让狗感到痛苦,但不会伤害它的身体。刚开始,扩音器响的时候,被电到的狗会在笼子里四处乱窜,试图找到逃脱的出口。可是在试过几次都没有成功之后,狗就绝望了,放弃了挣扎。虽然扩音器响了,还是有电流通过,但狗只是躺在那里默默地忍受痛苦,而不再极力逃脱了。

于是西里格曼把狗挪到了另一个更大的笼子里,笼子的中间用隔板隔开,一边通电,一边没有通电,但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西里格曼把另一条从来没有经过实验的对照组狗,和先前的那条实验狗一起关进了通电的一边,当扩音器响起,笼子通电时,对照组狗在受到短暂的惊吓之后,立刻奋起一跳,逃到

了安全的那一边。可是那条可怜的实验狗,却眼睁睁地看着伙伴轻易地跳到笼子的另一边,自己却卧倒在笼子里,再也不肯尝试了。

对人测试

1975年塞里格曼(Seligman)用人当受试者,结果使人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实验是在大学生身上进行的,他们把学生分为三组: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不给受试者听噪音。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一种实验:实验装置是一只"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音。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来的实验中,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受试者,他们在"穿梭箱"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使噪音停止,而第一组受试者,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为了证明"习得性无助"对以后的学习有消极影响,塞里格曼又做了另外一项实验:他要求学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比如ISOEN,DERRO,可以排成NOISE和ORDER。学生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掌握34251这种排列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原来实验中产生了无助感的受试者,很难完成这一任务。

从塞利格曼的狗到习得性无助

从塞利格曼的狗到习得性无助

从塞利格曼的狗到习得性无助

作者:郝芳

来源:《百科知识》2018年第01期

狗是一种聪明灵活的动物,感觉敏锐,能够迅速觉察并躲避危险。那么,它是否总是能迅速避开危险呢?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关于狗的实验给出了答案。

馬丁·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实验

50年前,一位研究者和他的同事们将参与实验的狗分成了三组。在实验的第一个阶段,三组狗都被放在一个接着电线的箱子中,每个箱子都安装了电击装置和一个开关。这个装置可以给狗所踩的板子施加一定程度的电击,电击的强度刚好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使狗受

伤。蜂鸣器一响,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狗都会被施加电击。第一组的狗碰到箱子上的开关时,电击就会停止。而第二组的狗无论怎样触碰开关,电击都不会停止。第三组作为对照组,不对狗施加电击。研究者们发现,第一组的狗在遭受电击后,四处逃避,触碰开关后电击停止。第二组的狗在刚刚遭受电击时也会拼命挣扎,想逃出箱子,然而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逃避电击。随后,它们挣扎的激烈程度越来越小,似乎不得不忍受电击。在研究的第二阶段,研究者将这三组狗都放进另一个中间有隔板的箱子中。隔板的一侧有电击,而另一侧没有,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那么,狗会跳过隔板躲避电击吗?

答案是出乎意料的。研究者发现,第一组和第三组的狗很快学会跳过隔板,轻而易举地避开了电击。然而,第二组的狗在电击开始后的头半分钟惊恐了一阵子,然后就一直卧倒在地呻吟颤抖,被动承受电击带来的痛苦,根本不去做逃避的尝试。甚至它一听到蜂鸣器响,就会倒在地上,这时即使打开箱门,它也不会逃脱,仿佛已经绝望了。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简介

习得性无助发现过程

1、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

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

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

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

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

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它们会这样,连“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这些本能都没有了呢?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那些是无用的,“习得性无助”在教育活

动中的表现这一项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

实验室里的狗

2、60年代对这种“习得的无助感”之研究又做了加强。宾州大学的马丁·赛利曼他把笼中的狗从钢制格栅地板通以强烈而持久的电,以致狗不再企图逃避,“学会了”处于无助状态。赛利曼和史蒂芬·麦尔与詹姆士·吉尔在一篇论文中写道:“当一个正常、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在箱中接受逃避训练时,以下的行为是常态:初遭电击,狗就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直到爬过障碍时间较快,如此反复,直至可以有效地避免电击。再一步,赛利曼把狗绑住,使它们在遭到电击时无法逃脱。当这些狗重又放回电击时可以逃脱的穿梭箱时,赛利曼发现:这样的狗在穿梭箱最初被电击时的反应,和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一样。但它却不久就停止奔跑,默然不动地一直等到电击结束,狗没有越过障碍逃避电击。

习得性无助名词解释

习得性无助名词解释

习得性无助名词解释

习得性无助,亦称“习得性自我无能”,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于1964年在研究动物时所发现的。它是指某些经历了数代的动物学习到的一种无助感,它能阻止有机体从事某些活动。习得性无助是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习得性无助的意思就是,人一旦养成了某种无助的思维模式,就很难改变。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学到了对无能为力的事情不作任何努力的

一种解释时,其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习得性无助理论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医师约翰·华生在研究动物时所发现的,并于1939年在《人类的情绪》一书中正式提出。

【引例】 1.研究者找来一群幼鼠,分别标以A、 B两组。先把一只幼鼠放进标有“大”的笼子,另一只幼鼠放进标有“小”的笼子,然后观察它们的表现。 A组幼鼠立即奔向“大”笼子;而B组幼鼠则没有行动。这种现象持续出现了几次后,被试者就知道了哪个笼子是“大”笼子,而哪个是“小”笼子。显然,幼鼠如果长期被置于“小”笼子里,也会像那些较早被置于“大”笼子里的幼鼠一样,对“大”笼子产生恐惧。

2.习得性无助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类学习问题最有影响的一个学说。它认为,无助或无望的行为主要源于三种不能控制的因素:一是刺激因素,二是无能力,三是倒退。这些因素又都是学习得来的。

3.“习得性无助”理论提出者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

家、医师约翰·华生,他还编制了著名的“水迷宫”游戏,主要是用来帮助患有恐惧症的人。所谓“水迷宫”,是让被试者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行走,但并不提供可供抓握的物体。初始状态下,被试者在任何时候都不知道他们的出口在哪儿,因此必须摸索前进,碰壁受挫就会尝试退回原地;经过多次碰壁之后,他们便会摸索出一些通路;如果仍不能找到出口,就会沿着这些路径一直向前,逐渐失去耐心而变得情绪低落甚至绝望;最终他们将选择放弃,停滞在某一个角落,等待救援。华生认为,正常的人是不会沉溺于这种无望情境中的,因为他有能力面对和征服这种无望情境,也就是说,能够根据经验塑造新的神经通路,减少不能控制的因素,增强能够控制的因素。

习得性无助效应

习得性无助效应

习得性无助效应

习得性无助效应(Learned Helplessness)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于1967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指出,当个体在既往经历

中多次遭遇到无法摆脱的负面刺激后,会逐渐形成一种认知模式,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现状,从而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感和行为改变的动机。习得性无助效应在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研究意义。

1. 习得性无助效应的概念

习得性无助效应是指在实验条件下,个体经历了频繁的失败或无法控制的负性

事件后,产生了一种无助感和防卫性的态度,导致其对未来成功的预期降低,失去对控制环境的信念。

2. 习得性无助效应的实验研究

在过去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证实了习得性无助效应的

存在。著名的实验是以狗为实验对象,通过给狗电击来模拟负面刺激,观察狗在反复无法避免电击的情况下,逐渐放弃躲避的行为,进而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实验结果。

3. 习得性无助效应与心理健康

习得性无助效应在心理健康状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的习得性无助体验

可能导致个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及时发现和干预习得性无助效应对维护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4. 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效应

要克服习得性无助效应,个体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认知重建和行为调整,重新建

立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感和对未来成功的预期。这包括培养积极的心态,建立合理的目标,并通过积极的行动实现这些目标,逐步恢复对自己能力和控制环境的信念。

结语

习得性无助效应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无处不在的【习得性无助】

习惯性无助——大象应该挣脱还是小象时拴住自己的细绳

某些人固着于一种既对眼前不利,对长远也没有好处的生活态度。这种人很消极,认为自己根本就不配享有幸福,总是对生命采取破罐破摔的态度,没有希望感,放弃了对幸福的追求。一事当前,他总是能找到消极逃避的理由。

初到泰国,看到大象总会特别兴奋。然而令人好奇的是,有时候,象的主人要离开一会儿,他们用很细的绳子把大象拴在小木桩上,就放心地走了。当地的朋友说:不用担心,三天三夜,大象也不会离开半步。

身躯那么庞大的大象,怎么会被一条小细绳拴得动弹不得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时间久了,我从养象人那里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在大象很小的时候,主人会用粗粗的绳子把它拴在结实的木桩上。小象为了争取自由,一次又一次挣扎,但总是徒劳。过不了多久,小象便再也不会尝试逃脱了。因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已经形成——套在身上的绳索是永远不可能挣断的,终其一生,它都会被绳子牵住,乖乖站在木桩边。

对大象来说,挣不断的,不是套在身上的绳索,而是套在心上的绳索。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呢?

讲个小故事。

据说国外的一家马戏团正在演出,人们看到一头大象被细细的绳索拴在一棵小树上,正在乖乖地用大鼻子吃草,不远处就是大象梦寐以求的森林。

人们问马戏团的首领,大象愿意表演吗?

首领答道,大象做梦都想回到丛林。

人们接着问,那大象为什么不跑呢?要知道,它的力气那么大,它真要跑,谁也拦不住它。首领说,是这样啊,没有人能拦住大象,只要它想跑,谁都没办法。

人们不解,那大象为什么不跑呢?

首领一努嘴说,你们没看到那条绳子吗?它拴着大象呢!

下列关于习得性无助说法

下列关于习得性无助说法

下列关于习得性无助说法

下列关于习得性无助说法错误的是:

A.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

B.习得性无助指个体遭受接连不断的失败和挫折并被不当归因和评价所左右时,便会感到无能为力,从而对自己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

C.习得性无助的人在做特定事情时,缺乏进取心,遇到挫折时倾向于放弃,甚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能胜任,他们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取得成功。

D.学校中由于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破罐子破摔想法的学生,不刻苦努力学习,其心理压力比正常群体低。

答案:D

习得性无助在教学中的启示

习得性无助在教学中的启示

“习得性无助”在教学中的启示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指通过学习形成(通常是重复的失败或惩罚)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听任摆布的行为心理状态。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有些学困生,总是在一项学习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学习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他们即使是听得懂的新句型和新单词的教学,也会认为自己没能力听懂,而整节课发呆。如果要想让自己远离绝望,他们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老师可以告诉他们,英文学不好,不是笨,不是学这门课没天分,而是方法不对。只要努力加上正确的方法,至少基础的内容还是可以掌握的,并且要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比如从最基础的改写句子开始训练,让他们明白原来英语学习不难。比如教他们单

词拼写的规律,来提高拼写效率。当然,老师要引导学生要设立合理的目标。不要期望一下从20分到及格,目标要更实际,不和别人比,和自己原来比,在原来基础上提高就是进步。比如最近训练改写句子,他这方面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

要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老师也要学会面对和克服习得无助感。因为会感到习得无助的人绝对不只有学生,当老师不断地重复教学动作,却怎么教都教不会的时候,老师也是会有习得无助的感觉。这里必须是当事人把失败原因归于自己的内在因素时才发生。例如学生学不好这事,如果老师认为是自己不会教,或是学生太笨太懒,自己没办法改变学生,久而久之就会有习得无助的感觉。然而,若是老师把这事当做是学生暂时没开窍或暂时没掌握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乐观地帮助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相信他们总会有一天开窍,那么老师还是能继续快乐面对学生。其实,在我们学习和教学中,很难遭遇让我们真的无法逃离的困境,真正绑住和击垮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的心态,记住,永远不要绝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就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习惯性地倒在地上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后来,在对人的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出了与狗的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