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矩阵力学到波动力学

合集下载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微观领域的物质和能量的行为规律。

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开始研究原子和分子的行为,但是经典物理学并不能解释这些微观领域的现象,于是量子力学就被提出来了。

量子力学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波动力学阶段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量子化假设,即能量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说能量只能存在于长为h的不连续的能量量子中。

这一假设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连续性的假设,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波粒二象性假说,即物质不仅具有粒子的性质,同时也具有波动的性质。

这个假说解释了一些微观领域的现象,如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成为量子力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波恩和海森堡等人在德布罗意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相应的波动力学,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结构。

二、矩阵力学阶段1925年,海森堡和约旦等人提出了矩阵力学,这是量子力学的另一种基本形式,它说明了物理量如何通过测量来测量,同时提出了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即无法同时确定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三、波恩统计力学阶段1926年,波恩提出了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解决了原子内部运动的问题。

他提出了概率波函数的概念,并对其作出了一些论证。

此外,他还对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量子力学不是描述自然的完整理论,而是对一些确定问题的理论描述。

四、量子力学的完善阶段1927年,波尔在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上发表了著名的“科学是一个特殊的观察者”的文章,这为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2年,物理学家狄拉克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它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在一起,成为理论物理学的基石之一。

此外,量子力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半导体、材料科学和生物物理学等领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量子力学已经发展了一个世纪之久,但它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例如解释量子纠缠、重正化等问题。

量子力学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未来仍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领域。

量子力学的历史和发展

量子力学的历史和发展

量子力学的历史和发展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它的历史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时期:
1.早期量子理论:在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对于原子和辐射现象的研究中遇
到了一些难题,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和原子谱线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量子概念,如能量量子化和波粒二象性。

2.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的建立:1925年至1926年间,海森堡、薛定谔和狄拉
克等科学家分别独立提出了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两种描述量子系统的数学形式。

矩阵力学强调通过矩阵运算来计算系统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而波动力学则将波函数引入描述量子系统的状态。

3.不确定性原理的提出:1927年,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指出在
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时,无法同时确定它们的精确值。

这一原理揭示了微观世界的本质上的不确定性和测量的局限性。

4.量子力学的统一表述:1928年至1932年间,狄拉克等科学家通过引入量子
力学的波函数和算符形式,将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进行了统一。

这一统一表述被称为量子力学的第二次量子化。

5.发展和应用:随着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科学家们逐渐解决了许多问题,并
在其基础上推导出了很多重要的结论和定理,如量子力学中的态叠加、纠缠、量子力学力学量的算符表示和观测值计算等。

量子力学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展,包括原子物理、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信息科学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量子力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它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仍然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如量子引力和量子计算等。

因此,对于量子力学的研究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量子力学是一门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基础科学,其形式化的数学描述包括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两种数学形式,并比较它们在量子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矩阵力学矩阵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数学描述之一,由狄拉克、海森堡等人共同发展而成。

在矩阵力学中,系统的状态用一个列向量表示,称为状态矢量。

这个列向量包含了描述系统性质的各种物理量的期望值,比如位置、动量等。

矩阵力学中,算符起着关键的作用。

算符是描述物理量的数学对象,用于描述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算符通常用矩阵表示,其本征值和本征态为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矩阵力学的数学形式非常抽象,但是它提供了一种简洁、直观的描述量子系统的方法。

通过矩阵力学,我们可以推导出一系列重要的量子力学定理,例如不确定关系、能级跃迁等。

二、波动力学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另一种数学形式,也是薛定谔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一种解释量子现象的方法。

波动力学将量子系统的状态用波函数表示,波函数是对系统的全部信息的描述。

在波动力学中,波函数满足薛定谔方程,该方程描述了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规律。

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系统的波函数,并通过波函数的模的平方得到粒子的概率分布。

波动力学提供了一种直观的解释量子力学现象的方法。

通过波函数,我们可以计算出粒子的能级、位置分布等物理量。

此外,波动力学还为我们提供了计算复杂量子系统的方法,例如多粒子系统的耦合等。

三、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的比较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作为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各有其优点和适用范围。

矩阵力学在数学表达上更为简洁,通过矩阵的运算可以得到系统的性质。

它特别适用于描述微观粒子的对称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矩阵力学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工具,例如量子力学中的常用算符,如位置算符、动量算符等。

波动力学则提供了一种更直观的描述量子系统的方法。

通过波函数,我们可以得到粒子的概率分布,从而推测其在不同位置的可能性。

简述量子力学发展历程

简述量子力学发展历程

简述量子力学发展历程量子力学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下面将以简述量子力学发展历程为标题,来介绍该学科的重要里程碑和发展过程。

一、经典物理学的困境在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力学和电磁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和预测自然界的现象。

然而,随着科学实验的深入和精确度的提高,一些实验结果无法被经典物理学所解释,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和原子光谱等。

二、普朗克假设和能量量子化为了解决黑体辐射问题,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假设,即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单位的能量量子进行传播。

这个假设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实验结果,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1905年,爱因斯坦通过对光电效应的研究,提出了光的粒子性质和能量量子化的观点。

他认为光子是光的基本单位,光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

这个理论的提出进一步验证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并引发了对光的本质的深入思考。

四、波尔的量子化条件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化理论,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他认为,电子只能在特定的能级之间跃迁,而跃迁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恰好等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这一理论的成功应用为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五、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设,即所谓的波粒二象性。

他认为,物质粒子的波长与其动量存在关系,这个关系后来被称为德布罗意关系。

这个假设为之后的电子衍射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引发了对微观世界本质的深入探讨。

六、海森堡的矩阵力学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矩阵力学,这是量子力学的第一个数学形式化理论。

他利用数学矩阵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和性质,并建立了量子力学的数学框架。

这一理论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薛定谔的波动力学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独立地提出了波动力学,这是量子力学的另一种数学表述形式。

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

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

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量子力学是指描述微观物体的力学理论,它主要研究电子、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量子力学不仅在理论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电子学、固体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简要介绍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量子力学的诞生、矩阵力学的提出、波动力学的发展和量子场论的形成。

一、量子力学的诞生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发现了辐射的能量是由若干个最小单位的“能子”构成的,这一发现使得物理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微观物理学的规律。

随后,爱因斯坦、玻尔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提出了“光电效应”、“原子理论”等重要学说,但是这些学说仍然无法解释实验结果。

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原始形式,他认为微观粒子的性质是不连续的,其轨道和能量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在一系列量子状态之间跃迁,这些量子状态可以用数字来描述。

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二、矩阵力学的提出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玻尔等人提出了矩阵力学,其基本思想是用矩阵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和运动,这一方法引入了算符、本征值等概念,为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矩阵力学的提出不仅丰富了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系,还补充了波动力学的局限性,为后来量子场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波动力学的发展1927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波动粒子二象性”理论,他认为微观物体不仅具有粒子性,还具有波动性质,其运动状态可以用波函数描述。

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波动”和“粒子”二元论的观点,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随后,薛定谔、狄拉克等学者继续丰富了波动力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薛定谔方程”、“本征方程”等重要概念,为进一步解决微观物体的运动状态提供了重要手段。

四、量子场论的形成20世纪40年代,量子力学和波动力学的成功应用引发了许多深刻的问题,例如瞬间量子纠缠、黑洞信息悖论等,这些问题让研究者意识到量子力学的局限性。

物理学史10.4 波动力学的创立史

物理学史10.4  波动力学的创立史

10.4波动力学的创立在海森伯、玻恩和约丹创立矩阵力学的同时,薛定谔从另一途径创建了波动力学。

薛定谔是奥地利人,1906—1910年在维也纳大学物理系学习,191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维也纳大学从事实验物理学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一个偏僻的炮兵要塞,利用闲暇研究理论物理,1921年受聘到瑞士苏黎世大学任数学物理教授,主要研究热力学和统计力学,1925年夏秋之际,从事量子气体理论研究。

这时正值爱因斯坦和玻色关于量子统计理论的著作发表不久,爱因斯坦在论文中提到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

在他的启示下,薛定谔萌发了用新观点研究原子结构的想法。

可以说,爱因斯坦是薛定谔的直接引路人,正是由于爱因斯坦那篇关于单原子理想气体量子理论的论文,引导了薛定谔的研究方向。

1925年10月,薛定谔得到了一份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使他有可能深入地研究德布罗意的位相波思想。

薛定谔在他的第一篇论文中,提到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对他的启示。

他写道:“我要特别感谢路易斯·德布罗意先生的精湛论文,是它激起了我的这些思考和对‘相波’在空间中的分布加以思索。

”著名化学物理学家德拜对他也有积极影响。

据说,在苏黎世定期召开的讨论会上,薛定谔被德拜指定作有关德布罗意工作的报告。

在报告之后,主持人德拜表示不满,向他指出,研究波动就应该先建立波动方程。

薛定谔在他的启示下,下功夫研究这个问题,几星期后,薛定谔再次报告,宣布找到了这个方程①。

这个有关薛定谔创建波动力学的故事,流传甚广,德拜本人也表示确有此事。

但应该指出,这件事情即使发生过,对薛定谔的工作也不会起决定性的影响②。

1926年1—6月间,薛定谔一连发表了四篇论文,题目都是《量子化就是本征值问题》,对他的新理论作了系统论述。

薛定谔是从经典力学和几何光学的对比,提出了对应于波动光学的波动方程。

开始,他试图建立一个相对论性运动方程,但由于当时还不知道电子有自旋,所以在关于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理论上与实验数据不符。

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在量子力学领域中,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行为的两种重要方法。

本文将介绍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一、矩阵力学矩阵力学是由狄拉克和海森堡等物理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初提出的。

它采用矩阵算符来描述粒子的位置、动量和动能等物理量,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粒子的波函数。

矩阵力学强调状态矢量的演化,并用矩阵表示物理量的测量和变化。

1.1 矩阵力学的基本原理矩阵力学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波函数可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而矩阵作为观测量的数学表示,可以表示与粒子属性有关的物理量。

根据矩阵力学的原理,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确定的,只能通过概率描述。

矩阵力学采用波函数的线性叠加形式,并利用矩阵算符对观测结果进行描述。

1.2 矩阵力学的应用矩阵力学在量子力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解释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粒子碰撞和干涉等现象。

矩阵力学在高能物理学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可以描述粒子的衰变和强子间相互作用等过程。

此外,矩阵力学还被应用于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领域的研究。

二、波动力学波动力学是由薛定谔于1926年提出的。

它采用波函数来描述粒子的运动状态,具有连续性和确定性的特点。

波动力学通过薛定谔方程求解粒子的波函数,计算其能级和运动轨迹等信息。

2.1 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波动力学认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被看作粒子也可以被看作波动。

根据波动力学的原理,波函数可以描述粒子的运动和物理量的测量结果。

波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描述了波函数的演化和粒子运动的规律。

2.2 波动力学的应用波动力学在量子力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解释电子在原子轨道中的分布、物质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

波动力学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应用尤为重要,可以描述固体的能带结构、超导现象和半导体器件的性质等。

此外,波动力学还被应用于量子光学、量子力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三、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的联系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描述量子力学现象的两种数学形式,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和相互转换的关系。

量子力学三种理论形式的核心思想

量子力学三种理论形式的核心思想

量子力学三种理论形式的核心思想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中粒子行为的理论框架,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多种理
论形式的演变。

本文将探讨量子力学的三种主要理论形式,分别是波动力学理论、矩阵力学理论和路径积分理论,以及它们的核心思想。

1. 波动力学理论
波动力学理论是量子力学的最早形式之一,由德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


理论指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可以用波函数描述其运动状态。

核心思想包括: - 波函数描述了粒子的概率振幅,而非确定性轨道; - 波函数的演化由薛定谔
方程描述,描述粒子在势能场中的运动规律; - 观测量的测量结果是波函数的模平方,表示出现某一结果的概率。

2. 矩阵力学理论
矩阵力学理论是由海森堡等提出的,采用数学矩阵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核心思想包括: - 物理量用具体算符表示,算符的本征值为可能的测量结果; - 系
统的演化由海森堡运动方程描述,描述算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观测前状态和观
测后状态之间的关系由算符演化确定。

3. 路径积分理论
路径积分理论由费曼等提出,是一种和波动力学、矩阵力学不同的量子力学形式。

核心思想包括: - 粒子沿着所有可能路径同时传播,而非仅限于经典轨道; -
系统的状态由所有可能路径的振幅波函数叠加描述; - 波函数的演化由费曼路径积
分表示,采用路径积分来计算矩阵元。

通过探索这三种量子力学理论形式的核心思想,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量子世
界的奇妙规律,以及量子力学理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些理论形式的提出和发展,为我们解释微观世界的奥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工具。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等价性研究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等价性研究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等价性研究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两种重要物理学理论。

在矩阵力学中,波函数的演化由一个矩阵方程来描述,而在波动力学中,波函数的演化则是通过偏微分方程来描述。

然而,通过深入研究这两个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等价性。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矩阵力学。

这个理论由波尔,海森堡,约丹共同建立,并于1925年提出。

矩阵力学以矩阵的形式来描述波函数的演化,其中矩阵的元素代表了物理量的期望值。

通过对矩阵进行运算,我们可以得到系统的一系列可观测物理量的期望值。

与矩阵力学相对应的是波动力学。

波动力学由薛定谔于1926年提出,它通过偏微分方程来描述波函数的演化。

薛定谔方程是这个理论的核心方程,它能够给出系统波函数在各个时刻的态函数。

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粒子的行为及其相应的概率分布。

虽然看起来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使用了不同的工具来描述系统的演化,但事实上它们是等价的。

这一等价性可以通过将这两个理论中的基本量——算符和波函数——进行对应来展示。

在矩阵力学中,算符用于描述物理量的期望值。

而在波动力学中,算符则表示对物理量的测量操作。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理论中的算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

具体来说,矩阵力学中的算符可以通过对波动力学中的算符进行计算得到。

这种等价性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在波动力学中使用算符的计算方法来得到矩阵力学中物理量的期望值。

此外,在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中,波函数的演化也是等价的。

在波动力学中,薛定谔方程描述了波函数的时间演化。

而在矩阵力学中,演化方程则由矩阵方程给出。

这两个方程在形式上看起来有所不同,但它们实际上可以相互转化。

通过对波动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进行适当的变换,我们可以得到矩阵力学中的演化方程。

进一步地,通过观察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中的基本方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等价性。

具体而言,矩阵力学中的矩阵元素可以通过波动力学中的波函数来表示。

这种等价性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波动力学中的波函数来计算矩阵力学中矩阵元素的取值。

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0.4 量子力学的建立量子力学理论本身是在1923——1927年这段时间中建立起来的。

两个彼此等价的理论——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几乎同时被提出来。

1.1.海森伯(Heisenberg)的矩阵力学矩阵力学是在对Bohr的旧量子论的批判中产生的。

海森伯等人,一方面继承了早期量子论中合理的内核:如分立能级、定态、量子跃迁、频率条件等概念,另一方面,又摒弃了一些没有实验根据的传统概念:如绝对精确轨道的概念。

海森伯、波恩(Born)、约当(Jordan)的矩阵力学的实质:从物理上可观测量出发,赋予每个物理量以一个矩阵,它们的代数运算规则与经典物理量不相同,遵守乘法不可对易的代数。

量子体系的各力学量(矩阵)之间的关系(矩阵方程),形式上与经典力学相似,但运算规则不同。

Heisenberg的矩阵力学成功地解决了谐振子、转子、氢原子等分立能级、光谱线频率、强度等问题,引起物理学界的普遍重视。

但当时的物理学家对矩阵代数很陌生,接受矩阵力学是不大容易的。

幸好不久,Schrödinger薛定谔的波动力学也提出来了。

而在波动力学中出现的是大家熟悉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分立能级的问题则表现为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解微分方程的本征值问题。

对这一点,物理学家(特别是老一辈物理学家)特别感到欣慰。

薛定谔随后还证明了波动力学与矩阵力学的等价性。

2.2.薛定谔(Schrödinger)的波动力学波动力学则从完全不同的观点出发,它来源于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思想。

德布罗意在研究力学与光学的相似性之后,企图找到实物粒子与辐射的统一的基础,他提出了下列假定:波动——粒子两重性是微观客体的普遍性质。

薛定谔进一步推广了物质波的概念,找到了一个量子体系的物质波的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它是波动力学的核心。

犹如牛顿第二定律在经典力学中的地位。

薛定谔用他的波动方程成功地解决了氢原子光谱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波动力学与矩阵力学是一种力学规律的两种不同地表述。

量子力学中的矩阵力学与量子力学力学

量子力学中的矩阵力学与量子力学力学

量子力学中的矩阵力学与量子力学力学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描述了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行为。

在量子力学中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和表达方式,其中矩阵力学是一种重要的描述方法之一。

矩阵力学是由狄拉克和海森堡等人在20世纪2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量子力学的一种数学表达方式。

在矩阵力学中,物理量如位置、动量、能量等被表示为矩阵,而波函数则被表示为矩阵的本征矢量。

通过矩阵的运算和变换,可以得到粒子的性质和行为。

与波动力学相比,矩阵力学更加抽象和数学化。

它不再使用波函数的概念,而是将量子态表示为一个列矢量。

这种表示方式使得矩阵力学在计算和推导上更加方便和简洁。

矩阵力学的基本原理是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它指出在测量某一物理量时,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物理量造成扰动。

这一原理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矩阵力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描述量子力学中的观测和测量过程。

在矩阵力学中,观测过程被描述为一个算符的作用。

观测结果是算符作用后得到的本征值,而观测前的量子态则会塌缩为观测结果对应的本征矢量。

这种观测方式与经典物理中的测量过程有很大的不同,体现了量子力学的独特性。

除了观测和测量,矩阵力学还可以用来描述量子力学中的运动和演化。

在矩阵力学中,物理量的演化由一个时间演化算符描述。

这个算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量子态的表示,从而描述了量子系统的演化过程。

这种描述方式与经典力学中的轨道和运动方程有所不同,体现了量子力学中的非经典性质。

矩阵力学在量子力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量子力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学框架,还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异和复杂性。

矩阵力学的发展也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为我们理解和探索微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思路。

尽管矩阵力学在量子力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描述方式。

量子力学还有其他形式和表达方式,如波动力学、路径积分等。

这些不同的描述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物理问题和计算方法。

矩阵力学虽然抽象和数学化,但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可以提供更直观和简洁的描述。

量子力学的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形式

量子力学的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形式

量子力学的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形式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一种物理理论,它通过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形式来解释微观粒子的行为。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两种等价描述方式,它们分别由狄拉克和薛定谔于1926年提出。

矩阵力学是一种基于矩阵运算的描述方法,它将量子态表示为一个列向量,而算符则表示为一个矩阵。

在矩阵力学中,物理量的测量结果是通过算符作用于量子态得到的。

例如,对于一个处于量子态|ψ⟩的系统,测量其能量时,可以用能量算符H作用于|ψ⟩,得到一个列向量H|ψ⟩,这个列向量的每个分量表示对应能量本征态的概率振幅。

通过对这个列向量的模长平方进行归一化,就可以得到能量的概率分布。

矩阵力学的形式相对较为抽象,但它能够很好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例如,通过矩阵力学可以推导出著名的海森堡不确定关系,它描述了位置和动量的测量精度存在一定的限制。

这个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ΔxΔp≥ħ/2,其中Δx和Δp分别表示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度,ħ是普朗克常数。

海森堡不确定关系揭示了微观世界的本质,即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确定得非常精确。

波动力学是另一种描述量子力学的形式,它由薛定谔于1926年提出,并且在量子力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波动力学将量子态表示为一个波函数,它是一个复数函数,描述了粒子的概率幅。

波函数的模长平方表示了粒子在空间中的概率分布。

波动力学的形式更加直观,可以通过波函数的演化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根据薛定谔方程,波函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化,从而揭示了粒子的运动规律。

例如,对于一个自由粒子,其波函数满足薛定谔方程,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粒子的能量本征态和能量本征值。

这些能量本征态描述了粒子在不同能级上的分布,能量本征值则对应着不同能级的能量。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是等价的描述方式,可以相互转换。

通过矩阵力学可以推导出波动力学的形式,而通过波动力学也可以推导出矩阵力学的形式。

这种等价性保证了量子力学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量子力学中的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量子力学中的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量子力学中的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学分支,它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在量子力学中,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两种重要的描述体系。

本文将分别介绍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并探讨它们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

矩阵力学是量子力学的一种数学表述方法,由狄拉克和海森堡于1925年提出。

矩阵力学的基本思想是用矩阵来描述量子力学中的物理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矩阵力学中,物理量的测量结果由矩阵的本征值给出,而矩阵的本征矢量则对应于物理量的本征态。

波动力学是由薛定谔于1926年提出的另一种量子力学的描述方法。

波动力学将量子力学中的粒子看作是波动现象,用波函数来描述粒子的运动和性质。

波函数是一个复数函数,它描述了粒子在不同位置和时间的概率幅。

根据波函数的演化方程,可以计算出粒子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概率。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在量子力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矩阵力学中,可以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粒子的能级和波函数。

通过矩阵力学的计算,可以得到粒子的能谱和能级跃迁的概率。

这对于研究原子、分子和固体材料的能级结构和光谱性质非常重要。

在波动力学中,波函数的演化方程可以描述粒子在不同势场中的运动和散射行为。

通过求解波动方程,可以得到粒子的波函数分布和概率密度。

波动力学还可以解释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揭示了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

除了基本原理的应用外,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还在量子力学的其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矩阵力学可以用来描述自旋和角动量的量子力学性质,而波动力学则可以用来描述多粒子系统的量子力学行为。

这些应用使得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成为量子力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总之,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中的两种重要描述方法,它们分别从矩阵和波函数的角度揭示了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矩阵力学通过矩阵的本征值和本征矢量描述了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和本征态,而波动力学则通过波函数描述了粒子的运动和概率分布。

这两种描述方法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我们理解微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量子力学知识:量子理论模型的构建与演化

量子力学知识:量子理论模型的构建与演化

量子力学知识:量子理论模型的构建与演化量子力学是一门探究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科,它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量子力学是基于一系列量子理论模型的构建与演化的。

这些模型主要由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共同构建,着重于描述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元素和相互作用。

一、量子力学的基本框架量子力学的基本框架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矩阵力学,另一个是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5年提出的,波动力学则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26年提出的。

两种力学是等价的,在描述自然界的微观现象时都是有效的。

矩阵力学强调的是物理量的算符和对应的本征值,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种最常用的算符是哈密顿算符,它描述了一个系统的能量。

而本征值则代表着可能的物理状态,这些状态不同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宏观物理状态。

量子力学中的物理量是离散的,它们往往只能取有限个值。

这是显著不同于经典物理中连续物理量的描述。

与矩阵力学强调量子力学的算符不同,波动力学则更强调波函数的描述。

波函数是描述系统在各种状态下的可能性的函数。

它不仅可以描述一个粒子的位置,还可以描述其动量、自旋和其它的内在属性。

波函数的不同状态会产生不同的相位和幅度。

这些相位和幅度可以用来预测物理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概率分布。

这两种力学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其描述系统的角度和方法是不同的。

这两种方法为量子力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同时也为量子物理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二、量子物理中的不确定性原理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不确定性原理。

这个原理说的是在量子力学中,无法同时精确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或者測量时间和能量这些之间的两个数值。

某个物理量的实际值和测量值的不确定性之间也有相互关联。

鉴于这个原理,人们不能够预测一个系统的状态或轨迹,而只能预测其态的概率分布。

不确定性原理的出现是量子力学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它揭示了物理学中难以理解的现象。

它指出了永远不可能知道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或者两个不共存的测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和性质。

本文将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矩阵力学是由海森堡于1925年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用矩阵来描述量子力学中的物理量和运动。

在矩阵力学中,波函数被看作是一个列向量,而物理量则对应着一个矩阵。

通过对矩阵的运算,可以得到粒子的运动轨迹和能量等信息。

矩阵力学的提出,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后来的量子场论和量子统计力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波动力学是由德布罗意和薛定谔等人于1926年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波函数看作是描述粒子运动的波动形式。

在波动力学中,波函数的平方值表示了粒子在不同位置出现的概率,而波函数的相位则对应着粒子的动量。

波动力学的提出,为解释量子力学中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发展历程是相互交织的,它们在量子力学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应用方面,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被广泛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等领域。

例如,矩阵力学被用于描述量子比特的演化和量子门的实现,而波动力学则被用于设计量子光学器件和量子传感器等。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和性质。

它们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都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认识和探索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两大支柱理论,它们对于描述微观世界中的粒子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矩阵力学是由狄拉克和海森堡等人提出的,它将物理量表示为矩阵形式,通过矩阵的运算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和性质。

而波动力学则是由薛定谔提出的,它将粒子的运动描述为波函数在空间中的传播和演化,通过波函数的演化来预测粒子在不同位置的可能性分布。

矩阵力学的提出,使得量子力学摆脱了经典力学中困扰着科学家们多年的矛盾和难题,为人们理解微观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通过将物理量表示为矩阵,矩阵力学可以很好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和性质,从而揭示了微观世界中的规律和现象。

矩阵力学的提出,不仅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也为后来的量子场论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与矩阵力学不同,波动力学则将微观粒子的运动描述为波函数的演化。

波函数是描述粒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告诉我们粒子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通过波函数的演化,我们可以预测出粒子在不同位置的可能性分布,从而揭示了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行为规律。

波动力学的提出,为我们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效应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也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虽然是量子力学的两大支柱理论,但它们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

矩阵力学强调了粒子的运动和性质是离散的,通过矩阵运算来描述粒子的状态和性质;而波动力学则强调了粒子的运动是连续的,通过波函数来描述粒子的运动状态。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全面地描述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运动和性质,为我们揭示了微观世界中奇妙而复杂的规律。

总的来说,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中不可或缺的两大理论,它们为我们理解微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观点。

矩阵力学将物理量表示为矩阵形式,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和性质;波动力学则将粒子的运动描述为波函数的演化,揭示了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行为规律。

两者结合起来,为我们打开了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视野,也为量子力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矩阵发展历史

矩阵发展历史

矩阵发展历史矩阵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矩阵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发展到现代应用,以及矩阵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1. 矩阵的起源矩阵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

然而,真正将矩阵作为独立数学对象进行研究的是19世纪的英国数学家詹姆斯·西尔维斯特。

他将矩阵定义为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矩形阵列,并研究了矩阵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2. 矩阵的发展与应用随着数学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矩阵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2.1 线性代数的发展矩阵在线性代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世纪末,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提出了线性代数的公理化理论,将矩阵作为线性变换的工具进行研究。

这为后来的矩阵理论奠定了基础。

2.2 矩阵的应用于物理学矩阵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发展使得矩阵在描述量子系统的状态和运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发展为量子力学的建立提供了数学工具。

2.3 矩阵的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矩阵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图形学中,矩阵被用来描述二维和三维图形的变换和投影。

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矩阵被用来表示和处理大量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训练。

3. 矩阵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矩阵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一些矩阵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3.1 物理学矩阵在量子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物理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矩阵可以用来描述粒子的态矢量、物理系统的哈密顿量以及物理量的测量。

3.2 工程学矩阵在工程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控制系统和信号处理领域。

矩阵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状态、控制器的设计以及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3.3 计算机科学矩阵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除了前面提到的图形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矩阵还被用来解决线性方程组、最优化问题和网络分析等计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矩阵力学到波动力学矩阵力学的构造微观粒子在一定外部环境下的运动状态由波函数描写,而波函数可以通过解薛定谔方程得出。

我们已经知道,波函数可以告诉我们微观粒子处于空间各处的概率,除此之外,波函数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波函数还能告诉我们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一些其他的信息,这一节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位置平均值既然知道位置概率,当然就能求出位置的平均值。

这是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一切其他信息却都是从位置平均值的讨论引申出来的。

微观粒子的位置概率是波函数的复平方。

确切地说,波函数的复平方),(),(t r t r ψψ*是在t 时刻,微观粒子处于空间r 点的概率密度,而),(),(t r t r ψψ*d τ是微观粒子在t 时刻处于空间包含矿点的一个小体积r 内的概率。

所以,处于Ψ(r ,t )态的微观粒子的位置平均值什)应当这样计算⎰⎰∑∑**=⨯=τψψτψψd t r t r d t r t r r ),(),(),(),(概率概率个别值平均值 (1) 一般的波函数都是经过归一化的,即满足τψψd t r t r ),(),(⎰*=1 (2)所以微观粒子的位置平均值可以写成<r>=⎰*τψψd t r t r r ),(),( (3)在积分中把矿写在两个波函数当中是一种通常的写法,其原因稍后即可看出。

动量平均值位置和动量是两个最重要的物理量,下面讨论动量的平均值。

可是我们还不知道动量的概率是什么。

所幸的是我们知道一个粒子动量取确定值的状态,那就是平面波)(),(Et r p iArt r -⋅=ψ式。

即一个动量为p ,能量为mp E 22=的自由粒子,由下列波函数描写:)(),(Et r p p iAet r -⋅=ψ在讨论动量概率之前,让我们先研究一下平面波的归一化的问题。

因为平面波不是束缚态,它是充满整个空间的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它的归一化与束缚态有所不同。

为了不致使积分成为无穷大,我们不对整个空间积分而改成对一个很大的空间V 积分,令这个积分等于1来定归一化常数A :1=τψψd t r t r v),(),(⎰*=AV A Ad A v**=⎰τ由此可以定出A =V1 (4)而动量为p 的平面波的波函数为 )(1),(Et r p p ieVt r -⋅=ψ (5)现在可以讨论动量的平均值问题了。

既然波函数包含着微观粒子运动的全部信息,那么任何物理量的平均值都应该由波函数以某种形式表示出来。

由于波函数是自变量(位置)矿的函数,而平均值中不包含这个自变量,平均值的表示式一定是波函数对空间的某种积分。

这是我们寻找平均值公式的一个线索。

现在我们用状态叠加原理用两个平面波构造一个动量平均值已知的状态,然后寻求这个平均值如何用波函数来表示。

取动量分别为p 1和p 2的两个平面波:)(1111),(),(Et r p p ieV t r t r -⋅==ψψ (6))(2221),(),(Et r p p ieVt r t r -⋅==ψψ (7)将前者乘以C 1,后者乘以C 2叠加起来:Ψ(r ,t )=C 1Ψ1(r ,t )+ C 2Ψ2(r ,t ) (8) C 1和C 2是两个复数常数。

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处于叠加态Ψ(r ,t )中的粒子,它的动量不是取p 1,就是取p 2,而不能取其他值,取这两个值的概率应当与C 1和C 2的大小,即C 1* C 1和C 2* C 2成分多一些,粒子取这个平面波的动量的机会就应当多一些,所以叠加态(8)式所描写的粒子,其动量平均值应当是[参照(1)式]2211222111C C C C C C P C Cp p ****++=⨯>=<∑∑概率概率个别值 (9)现在我们首先看一看,为使叠加态(8)式成为归一化的,C 1和C 2应当满足什么条件,即 1=τψψd t r t r v),(),(⎰*=[][]⎰++****τψψψψd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22112211=τψψτψψτψψτψψD C C d C C d C C d C C 2221212121211111⎰⎰⎰⎰********+++ =C 2211C C C **+ (10) 在上式最后一步,我们利用了Ψ1和Ψ2都是归一化的事实:τψψd 11⎰*=1 τψψd 22⎰*=1 见(6)和(7)二式。

此外还利用了下式τψψd 21⎰*=1 τψψd 21⎰*=1 (11)即当P l=P 2时,上述两个积分为零。

亦即τψψd 21⎰*=1 即01)(12=⎰∙-τd eVr p p i(12)这一公式的证明见本节末的数学补充。

(10)式说明把C 1* C 1和C 2* C 2分(8)中粒子动量P 1和P 2的概率是适当的,因为它们二者之和等于1。

于是,平均动量<p >可以写成=++>=<****2211222111C C C C p C C p C C p C 1* C 1p 1+C 2* C 2p 2此式与(10)式的右方相比,两项分别多了p 1和p 2。

现在我们将此式按照(10)式倒回去推演那样计算如下: <p>= C 1* C 1p 1+C 2* C 2p 2= C 1* C 1p 1τψψd 21⎰*+ C 2*C 2p 2τψψd 22⎰*+ C 1* C 2p 1τψψd 21⎰*+ C 1*C 2p 2τψψd 22⎰* (13) 因为前两项的积分为1,后两项的积分为零。

上式又可写成因式分解形式: <p>=[][]τψψψψd P C P C C C2221112211++⎰****在上式的积分中,第一个方括号正是叠加态Ψ,即(8)式,而后一方括号由于p 1和p 2不同,无法提出到括号之外。

如果能提出来的话,那么动量平均值的公式也将成为与位置平均值 (3)式类似的形式:<p>=⎰ψτψd (14)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因为Ψ1和Ψ2都具有(5)式的形式,我们有rp x r p i i e Vp e V x i ⋅⋅=∂∂- 11r p y r p i i e Vp e V y i ⋅⋅=∂∂- 11等等,所以有rp rp ii eVpeVi ⋅⋅=∇-11 (15)式中 zk y j x i∂∂+∂∂+∂∂=∇ (16) 由此可见,若分别将(13)式中的 P 1和 P 2换成∇- i ,则可将∇- i 提到方括号外面而将动量的平均值写成(14)式的形式⎰>=<ψp τψd (17)算符来了∇- i 称为算符。

算符就是运算的符号,表明对它后面的东西进行某种运算。

例如是开方算符,sin是将它后面的角度取正弦的算符。

∇是一种矢量微分算符。

现在,在量子力学中又进入一种新的数学成员——算符。

我们可以说,要计算一个物理量A 在Ψ态中的平均值,可以把这个物理量的算符A ˆ放入(14)式中的方框中积分即可。

我们可以定义位置r 的算符为rˆ: )ˆ()(ˆr r r rψψ= (18) 多是一个相乘算符,多作用于r 的函数上等于用r 乘这个函数,我们常常写 r r=ˆ (19) 但这个等式的意思是要将两边作用于一个r 的函数上才成立。

动量算符p 是一个微分算符∇-= i pˆ (20) 它的三个分量分别是x i px ∂∂-= ˆ, yi py ∂∂-= ˆ, z i p z ∂∂-= ˆ (21) 对于位置算符有z z y y x x===ˆ,ˆ,ˆ (22) 对易关系算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些算符不能对易,即A B B Aˆˆˆˆ≠ 例如x x i x x i x p x x x ∂∂-=⎥⎦⎤⎢⎣⎡∂∂-=ψψψ )(ˆˆˆ)(而[][]⎥⎦⎤⎢⎣⎡∂∂+-=∂∂-==x x i x x i x p x px x x x x x ψψψψψ)()()()(ˆˆˆ 所以)()()ˆˆˆˆ(x x x x i x p p xψψ =- 即i x p p xx x =-)ˆˆˆˆ( (23) 定义[]A B B A B Aˆˆˆˆˆ,ˆ-= (24) 此式称为=B Aˆ,ˆ算符的对易式。

于是有 i p x x =]ˆ,ˆ[ (25) 同样有i p yy =]ˆ,ˆ[ i p z z =]ˆ,ˆ[ (26) 而[][][]0ˆ,ˆˆ,ˆˆ,ˆ===z y z x y x[][][]0ˆ,ˆˆ,ˆˆ,ˆ===z yzxyxpp p p p p(27)以及0]ˆ,ˆ[]ˆ,ˆ[]ˆ,ˆ[]ˆ,ˆ[]ˆ,ˆ[]ˆ,ˆ[======y x z x z y p z p z p y p y p x p x(28)薛定谔方程德布罗意提出,在经典物理中认为是粒子的东西,如电子等也有波性。

这种与粒子相联系的波当时称为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现在已不用这样的名称,在量子力学中称之为波函数。

薛定谔为这样的波找到一个正确的波方程,从而建立了量子力学。

现在我们沿着薛定谔的足迹走一走,看一看这个有名的薛定谔方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当然,除了华山之外,从山下到山顶都不止一条路,作者也不知道下面介绍给读者的这条路当年薛定谔是否真的走过。

给自由电子找一个波方程电子的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是不受外力作用的一束电子流。

它有固定的动量p 和能量E ,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样的电子流相当于最简单的一束光,即频率ν和波长λ取定值的一个平面波。

怎样描写光波我们是知道的,现在我们把电子束同平面光波相对比,利用德布罗意提出的粒子性与波性相联系的关系列式E=h ν=ω ,p=k n h=λ(1)看一看应该如何描写德布罗意波。

我们知道,平面单色光波(以电场为例)可以写成 E(r,t)=E 0 cos(k ·r -ωt)= E 0 cos(λπ2·r -ωt) (2) 或者写成 E (r ,t )= E 0)2.2().(r r n i o t r k i eE e πνλπω--= (3)这两种写法实际上是一样的。

(4.3)式的指数形式中用了复数,这只是为了计算方便,有用的只是其中的实数部分,其虚数部分是舍弃不要的。

在λν=c 的条件下,(2)则式或(3)式都满足波动方程式01222222222=∂∂+∂∂+∂∂+∂∂tEc z E y E x E (4 ) 根据(1)式,描写动量为P 、能量为E 的一束电子的波应该写成 Ψ(r,t)=A ).(Et r p ie-(5)A 是一个常数。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给(5)式找一个波方程。

波方程应该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微分方程,像光的波方程(4)式那样。

为了给(5)式找一个波方程,我们将此式对时间和空间微分一下看ψψψψ22221,E t E i t-=∂∂-=∂∂ψψψψ22221,x x p t p i x-=∂∂=∂∂ ψψψψ22221,y y p y p i y-=∂∂=∂∂ ψψψψ22221,z z p z p i z-=∂∂=∂∂ (6) 由上面的微分结果可以看出,利用自由电子的能量和动量的相对论关系E 2=c 2p 2+m 2c 4 (7) 立即可以从(7)式的关系构造出一个Ψ所满足的微分方程:()01)(4222222422222=---=+∇-∂∂ψc m p c E c m c t(8) 如果电子在势场中,势能为V (r ),则相对论关系(7)到式成为( E -V )2= c 2p 2+m 2c 4 ( 9) 则Ψ所应满足的方程成为0422222=⎥⎥⎦⎤⎢⎢⎣⎡-∇+⎪⎭⎫ ⎝⎛-∂∂ψc m c V t i (10)(8)和(9)二式就是薛定谔最初找到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