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望舌苔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
21
淡黄苔
2019/10/7
深黄苔
焦黄苔
22
(二)黄苔
2.临床意义 黄苔主热证、里证。舌苔由白转黄,提示邪已化热
入里,苔色愈黄,邪热愈甚。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 焦黄为热极。
薄黄苔多见于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入里;黄白相 兼苔,是外感表证处于化热入里、表里相兼阶段的表现。 苔淡黄而滑润多津者,多为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 热;或是气血亏虚者,感受湿热之邪。
润苔
滑苔
7
2019/10/7
润苔
燥苔
8
2019/10/7
燥苔
糙苔
9
(二)润、燥苔
2.临床意义
舌苔润燥可反映体内津液盈亏及输布情况。润苔正
常
舌苔的表现之一,若疾病过程中见润苔,提示体内津液
未伤,多见于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等证;
润苔为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主寒证、湿证;燥苔提示
体内津液已伤。多见于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之证。多见
于高热、大汗、吐泻之后,或过服温燥药物等;糙苔可
由燥苔进一步发展所致。舌苔干结粗糙,津液全无,多
见于热盛伤津之重症;舌质粗糙而不干者,多为秽浊之
邪盘踞中焦。
一般来说,舌苔由润转燥,表明热重津伤,或津失
输
布。反之,舌苔由燥转润,则表明热退津复,或饮邪
2019/10/7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三章望舌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三章望舌
舌诊原理
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故舌象可反映脾胃的功能状态,亦是全身营养和代谢功能的反映。
舌可反映其他脏腑的病变
肾藏精,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肝藏血、主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
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其他脏腑组织,通过经络也直接、间接与舌产生联系,因此,脏腑的病变必然通过经络气血的变化而反映于舌。
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具有一定的规律
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另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
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
舌诊的方法
舌诊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1.望舌时,医者姿势可略高于患者,以便俯视口舌部位。患者可以采用坐位或仰卧位,面向自然光线,头略扬起,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如伸舌过分用力,舌体紧张卷曲,或伸舌时间过久,都会影响舌体血
液循环而引起舌色改变,或舌苔紧凑变样,或干湿度发生变化。
2.诊舌的方法
望舌的顺序是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边,最后看舌根部。先看舌质,再看舌苔。再根据舌质、舌苔的基本特征,分项察看。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的颜色、光泽、形状及动态等;察舌苔,重点观察舌苔的有无、色泽、质地及分布状态等。在望舌过程中,既要迅速敏捷,又要全面准确,尽量减少患者伸舌的时间,以免口舌疲劳。若一次望舌判断不准,可让病人休息片刻后,再重新望舌。根据临床需要,还可察看舌下静脉。
中医诊断学-教你快速记忆望舌苔内容
教你快速记忆望舌苔内容
望舌这一章节在中医诊断学中所占的比重不用多说,非常之大,但是很多考生认为舌诊记忆起来特别困难,今天我们来为大家提供一些舌诊记忆的小歌诀以及小技巧。
首先附上一张思维导图:
望苔质
歌诀记忆:
苔质有六各不同,厚薄润燥腻腐苔,
剥落偏全真假苔。薄主表证与平人,
厚主里证与痰湿,有时也见于食积,
润主津足与平人,燥主津伤与阴虚,
腻腐痰湿与食积,花剥见于气血虚,
镜面多属胃阴伤,真苔有胃假苔败。
望苔色
歌诀记忆:
苔色黄白与灰黑,白主表证与寒证,
白滑寒湿干风热,黄主里证与热证,
黄腻湿热与痰热,再合食积兼化热,
灰黑热极与寒盛,苔质润燥辨寒热。
总的来说望苔色具有以下这类规律:
1、白苔→表、寒、湿、热
2、黄苔→热、里→邪热伤津,燥结腑实
3、灰黑苔→寒极、热极[根据苔质润燥辨寒热]
最后,我们再来横向总结一下:
1.心脾积热:吐弄舌、肿胀而青紫、(小儿夜啼)
2.中风先兆:歪斜舌、颤动舌、强硬舌、(言謇)
3.气血不足:痿软舌、短缩舌、瘦薄舌、类剥舌
4.酒毒:舌肿胀而红绛、舌体颤动、舌色青紫、舌苔白腻
5.高热伤津:强硬舌、短缩舌、糙苔、裂纹舌
来一道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所学内容:
舌淡嫩苔白滑提示:
A.阳虚湿盛
B.脾胃湿热
C.火热上炎
D.气阴两虚
E.瘀血内阻
【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诊断学-第三章望诊-望舌质的知识点。(2)舌淡嫩苔白腻主阳虚,嫩舌多见于虚证,气血亏虚,或阳虚不化,白滑苔为湿盛的舌象,因此选A。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
1.青紫舌的形成原因有A.血脉凝滞B.阴寒凝滞C.热毒炽盛D.外伤
2.紫舌可见于A.热极B.寒极C.痰湿D.肾虛
答案:ABCD,AB 细目四望舌苔要点一苔质变化
(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苔质,是指舌苔的质地、形态。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等方面的改变。 (一)薄、厚苔
1.表现特征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即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体则为“厚苔”。
2.临床意义
苔的厚薄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
(1)薄苔本是胃气所生,属正常舌苔;若有病见之,亦属疾病轻浅,正气未伤,邪气不成。故薄苔主外感表证,或内伤轻病。
(2)厚苔是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故厚苔主邪盛人里,或内有痰湿、食积等。 3.舌苔厚薄变化的临床意义
(1)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人里,为病进。
(2)舌苔由厚转薄提示正气胜邪,内邪消散外达,为病退的征象。舌苔的厚薄变化,一般是渐变的过程,如果薄苔突然增厚,提示邪气极盛,迅速人里;舌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舌苔,为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二)润、燥苔苍白
1.表现特征
(1)润苔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2)滑苔电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
(3)燥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
(4)糙苔苔质粗糙如砂石,扪之糙手,津液全无。 2.临床意义
舌苔的润燥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1)润苔
是正常的舌苔表现。疾病过程中见润苔,提示体内津液未伤,多见于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等。
中医诊断学:望舌试题
中医诊断学:望舌试题
1、单选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脉浮紧。其舌苔应是()。
A.白厚
B.薄白
C.黄腻
D.花剥
E.白腻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该患者为风寒表证,舌苔应为薄白。舌苔厚薄可测邪(江南博哥)正盛衰,邪气的深浅,故薄苔主外感表证,或内伤轻证;舌苔色黄为热,白为寒;白苔常见于表证、寒证。舌苔腻腐可测阳气与湿浊的消长,花剥主胃气的匮乏。故应为薄白苔,选B。
2、单选提示邪气渐盛的舌苔变化是()。
A.苔由厚变薄
B.苔由薄变厚
C.苔由润变燥
D.苔由多变少
E.苔骤然退去
正确答案:B
3、配伍题气血不足可见()痰热内蕴可见()热盛津伤可见()
A.类剥苔
B.黄腻苔
C.薄黄苔
D.灰黑而润苔
E.灰黑而干苔
正确答案:A,B,E
4、单选无神之舌为()。
A.萎软舌
B.裂纹舌
C.枯舌
D.肿胀舌
E.胖嫩舌
正确答案:C
5、单选吐舌多见于()。
A.疫毒攻心
B.动风先兆
C.小儿发育不全
D.痰浊内阻
E.亡阳伤津
正确答案:A
6、单选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性质的主要依据是()。
A.舌苔的有无
B.舌苔的颜色
C.舌苔的消长
D.舌苔的厚薄
E.舌苔的润燥
正确答案:B
7、单选阴寒内盛,阳气被遏,血行凝滞,其舌象为()。
A.全舌青紫
B.舌有紫色斑点
C.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
D.舌色淡紫而湿润
E.舌色紫红或绛紫而干枯少津
正确答案:D
8、单选湿热或痰热内蕴,湿热上泛时的舌象为()。
A.老舌
B.嫩舌
C.红胖舌
D.瘦舌
E.点、刺舌
正确答案:C
9、单选连舌本、散舌下的是()。
A.手少阴心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厥阴肝经
中医舌象分类标准
中医舌象分类标准
舌象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环节,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可以判断人体内在生理病理变化,以及邪正盛衰。舌象主要包括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下面将从舌质颜色、舌苔厚薄、舌面津液、舌态变化和舌面纹理等方面介绍中医舌象分类标准。
一、舌质颜色
舌质颜色是反映人体气血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正常的舌质颜色应该是淡红色,润泽且富有弹性。如果出现舌质颜色变浅,可能提示气血不足或阳虚;舌质颜色变深,可能提示阴虚火旺或热毒内蕴。如果舌质颜色发紫或出现瘀斑,可能提示体内有瘀血或痰浊。
二、舌苔厚薄
舌苔是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成,正常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苔,且湿润适度。如果出现舌苔过薄,可能提示胃气虚弱;舌苔过厚,可能提示湿浊内蕴或食积。如果舌苔干燥或剥落,可能提示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三、舌面津液
舌面津液是反映人体阴阳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正常的舌面津液应该是湿润适度,不滑不燥。如果出现舌面津液过多,可能提示体内湿气过重;舌面津液过少,可能提示体内阴液不足或阳气亢盛。
四、舌态变化
舌态变化是指舌体的运动状态和形态变化。正常的舌态应该是伸缩自如且柔软灵活。如果出现舌体僵硬或偏斜,可能提示痰浊阻络或肝风内动;舌体颤动或强直,可能提示肝阳上亢或热极生风。
五、舌面纹理
舌面纹理是指舌面上出现的纹理、斑点、丘疹等异常变化。如果出现裂纹舌,
可能提示阴血亏虚或脾虚湿困;出现斑点或瘀点,可能提示体内有瘀血或痰浊;出现黄色丘疹,可能提示体内湿热内蕴。
总之,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人体内在生理病理变化以及邪正盛衰情况。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中医舌象分类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中医诊断学-望舌
润苔
滑苔
燥苔
糙苔
(一)望苔质
3、腐、腻苔
舌象特征: 腐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刮之易去,似豆腐渣堆铺 舌面 腻苔--苔质致密,颗粒较小,紧贴舌面,刮之难去 形成机理: 腐苔 ── 阳热有余,蒸化胃中腐浊之气上泛于舌 腻苔 ── 湿浊内盛,郁遏阳气,湿浊停聚于舌面 临床意义: 腐苔--食积胃肠、或痰浊久积不化,胃气大伤 腻苔--湿浊、痰饮、食积
二、望舌质
舌神: 舌色:淡红、淡白、红、绛、紫 舌形:老嫩、胖瘦、点刺 、 裂纹、齿痕
望舌质
舌态:萎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 、 短缩
(一)望舌神
望舌神 :舌色和运动 有神之舌:舌体运动灵活,舌色红 活,鲜明润泽。见于健康人或病势 轻浅者。 无神之舌:舌体运动不灵活,舌色 晦暗,干枯无光。病情危重,预后 不良。
(四)望舌态
3、歪斜舌
舌象特征:伸舌时舌体不自主地歪向一侧 临床意义:肝风夹痰、痰瘀阻络、阴虚动风
(四)望舌态
4、颤动舌
舌象特征:伸舌时,舌体不自主震颤、抖动,不能自止
临床意义:肝风内动 舌淡白而颤动——气血两虚 舌绛紫而颤动,伴高热惊厥——热极生风 舌红绛而颤动,伴眩晕肢麻——肝阳化风 舌红少苔而颤动——阴虚动风
淡白胖嫩——阳虚寒湿; 枯白舌——脱血夺气。
(二)望舌色
3、红舌
舌象特征:舌色较正常舌更红,呈鲜 红色者。 形成机理:邪热亢盛,气血沸涌,舌 部血络充盈。 临床意义:热证 。 实热证--舌老红,苔黄燥或起芒 刺。 舌尖红赤: 舌边红赤: 舌上有出血点: 虚热证--舌嫩红,少苔或无苔。
舌诊-望舌苔
真苔
假苔或无根苔:
【特征】
舌苔不紧贴舌面,不象舌所自生而象涂于舌面,容易刮脱, 刮后没有苔垢,舌质光洁。
【临床意义】胃气匮乏,不能续生新苔(虚、寒);
见于新病为邪浊渐聚,提示病情较轻。 见于久病为胃气匮乏,不能上潮;提示病情危重,逆证。
假苔
(6)偏全苔:偏苔与剥苔相鉴别:
【舌象特征】 偏全舌是根据舌苔在舌面上分布情况来命名的,若舌苔 遍布舌面——全苔舌苔仅布于前、后、左、右之某一局 部——偏苔。 【临床意义】 病中出现全苔——提示邪气散漫——多为痰湿阻滞之征。 舌苔偏于某处——提示舌所分候的脏腑有邪气停聚。
中医诊断学
望诊—舌诊—望舌苔
广元市中医医院 仲高明
舌苔的定义与形成
舌苔定义:是指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
舌苔——地苔(舌之有苔,如地之有苔,湿气上泛而生;由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辨舌指 南》)。
舌苔的形成:现代医学认为是食物残渣以及舌的脱落细胞堆积在舌乳
头间的间隙而成。
薄白而润
颜色-质地-形态异常
痰饮、瘀血内阻,阳气被遏,气不化津津液不能
上乘濡润舌苔。
(属于津液障碍,津液相对不足,表现为口不渴,口 干不饮或漱口而吐之)
糙苔
糙苔形成机理:由燥苔发展而来,
见于以下两类: 舌苔干结粗糙,津液全无--多见于 热盛伤津之重 苔质粗糙而不干者--多为秽浊之邪
中医诊断学-望舌
(一)老、嫩
舌象特征:
老——舌质纹理粗糙皱缩,坚敛苍老; 嫩——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 临床意义:老舌——实证;嫩舌——虚证。
机理分析
辨别虚实的重要指标之一。 舌质苍老
实邪亢盛,正气未衰,邪正交争, 邪气壅滞 。 舌质淡嫩
气血不足,舌体脉络不充。
(二)胖、瘦
舌象特征: 胖大舌————舌体大而厚,伸舌满口。 瘦薄舌————舌体瘦小而薄。
(四)剥(落)苔
舌象特征: 舌面本有舌苔,疾病过程中舌苔全
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而 可见舌质。
形成: 胃气亏损,不能上熏于舌; 胃阴枯涸,不能上潮于口所致。
意义: 一般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或气血两虚,亦是全身虚弱的一种征象。
部位和范围
舌前半部苔剥脱—前剥苔
舌中部苔剥脱—中剥苔
(五)吐弄舌
舌象特征: 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吐舌;
伸舌即回缩或反复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停 →弄舌。
临床意义 :一般属心脾有热。 吐舌━━ 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弄舌━━热盛动风的先兆。
(六)短缩舌
舌象特征: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 常与舌萎软并见。
临床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舌 色淡白、青紫+湿润━━ 寒凝经脉。 短 色淡白无华━━气血虚衰。 缩 色红绛+干燥━━ 热盛伤津。
• 红绛舌→紫红舌、绛紫舌 深紫+干枯少津——血行壅滞,热盛伤津; • 淡白舌→淡紫而湿润 淡紫或青紫+湿润者——阳气虚衰,阴寒内
【中医诊查】舌诊---72种舌象
【中医诊查】舌诊---72种舌象
舌诊为中医诊断学望诊重点内容之一,指通过观察舌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经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及转归、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临床72种舌象:
中医诊断学(望诊-望舌)
苔色
▪ 黄苔 特征:淡黄苔——薄白苔上见浅黄色(微黄苔) 深黄苔——苔黄而略深厚(正黄苔) 焦黄苔——正黄色中夹灰褐色苔(老黄苔) 意义:主热证、里证 薄黄苔——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入里 黄白相兼——表里相兼 苔黄腻——湿热;痰饮化热;食积热腐 苔黄粘腻——痰浊与邪热胶结 苔黄干燥(黄糙苔) 苔黄干涩(黄瓣苔) 邪热伤津,燥结腑实 苔焦黄 苔淡黄而润滑多津(黄滑苔)——阳虚寒湿,痰饮 聚久化热,或气血亏虚,感受寒湿
诊察舌质:颜色、形质和动态,以候脏腑 的虚实、气血的盛衰。 ▪ 舌苔──舌面上的苔状物。 诊察舌苔:苔质、苔色,以候病邪的深浅, 邪正的消长。
正常舌象
▪ “淡红舌,薄白苔” ,提示脏腑机能正常、 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
▪ 淡红舌──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 ▪ 薄白苔──薄薄的、颗粒均匀的、干湿适中
苔质
▪ 剥苔、类剥苔 特征:剥苔——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 类剥苔——舌苔剥落处,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舌苔颗 粒或乳头可见 意义:主虚证——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气阴两虚 舌红苔剥——阴虚 舌淡苔剥,类剥苔——血虚或气血两虚 镜面舌,舌红——胃阴枯涸 舌色晄白如镜——营血大亏,阳气将脱(病危) 苔部分剥脱,伴腻、滑苔——正气已虚,湿浊之邪未化 舌苔有无、消长、剥落转化意义 : 从全到剥——正气渐衰 剥后复生薄白苔——邪去正盛,胃气渐复
中医诊断学——舌诊速记
中医诊断学——舌诊速记
一、舌诊
(1)舌诊的内容①望舌质(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
(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台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望舌质(体)
1、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①有神: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主病轻,预后良好。
②失神:舌色晦暗,舌质柘涩,舌体活动欠灵-主病理,预后较差。
2、舌色:①淡白舌:虚证、寒证、气血两亏。
②红舌:热证。
③绛舌:外感温病热入营血,内伤阴虚火旺,血瘀。
④紫舌: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寒凝血瘀。
⑤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
3、舌形:
·老舌:实证
·嫩舌:虚证。
·胖大舌:因水淡痰饮,阻滞所致,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胃
湿盛虚浊相搏上渍。脾肾阳虚,舌质红,胖大,苔黄腻。
·肿胀:a、心脾有热,气血上壅引起的-舌鲜红,伴疼痛,肿胀
b、邪热夹酒毒上壅-舌紫
c、中毒致血液凝滞-毒紫晦暗。
·瘦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点舌:均为热毒炽盛,深入血点
a、红点-主温毒、热毒、湿热。
b、白点:主脾胃气虚而热毒入冲,将糜烂。
c、黑点:主血热而气血壅滞。
·芒刺:热邪内结,邪热亢盛。
·痰斑:外感热入营血,内伤引起血瘀。
·裂纹:主热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光滑:胃气将绝之候,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齿痕:主脾虚、气虚、湿盛。
·舌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细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正常:脉络不粗,不分枝、瘀点。
·if舌下紫或紫黑小疱:肝郁失疏,痰血阻络。
中医诊断学之望诊——舌诊
中医诊断学之望诊——舌诊
中医诊断学之望诊——舌诊
【【舌象与诊断】】
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舌诊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少阴(肾经)之脉挟舌本,足厥阴(肝经)之脉络舌本,足太阴(脾经)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1、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2、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裂纹舌主病: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舌苔润、燥动态转化】
润转燥:热重津伤津液输布 不畅 燥转润:热退津复,饮邪 始化(体内病理水饮开始转 化为正常津液)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18
(3)腻、腐苔:测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小,融合成片,如
涂有油腻之状,中间厚,周边薄,紧贴舌 面,揩之不去,刮之不脱。
久病胃气匮乏,不能续生新苔已生
之
苔不能与胃气相通,渐渐脱离舌体,
浮
于舌面而成(属于无根苔)——多见
于
胃气衰败(主虚证)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21
了解: 1.脓腐苔:舌上黏厚一层,有如脓疮。是邪
盛病重的表现,临床上见于肺痈、肠痈、胃痈、 下疳结毒等。
2.霉腐苔:舌苔表现为舌上生如饭粒样
的糜烂的小点或满舌糜烂发白,甚至蔓 延至舌下或口腔其他部位,揩之不去, 揩去之处的舌面多光剥无苔,称为霉苔
➢ 薄苔——透过舌苔能隐隐
见到舌质
➢ 厚苔——不能透过舌苔见
到舌质者,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称不见底苔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5
薄苔
2020/2/28
厚苔
中医诊断学
6
【临床意义】
➢薄苔可见于以下3种情况
是正常舌苔的表现之一 外感疾病初起在表(如风寒咳嗽证、
邪热袭肺证) 内伤病病情较轻(气虚发热、阴虚
火旺的心悸等)
见于口腔真菌感染的病人,及湿热口糜
或口疮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22
(四)剥落苔
【特征】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落 无苔。依部位、范围、大小不同,又有不 同名称。前剥苔、中剥苔、花剥苔、地图 舌、光剥苔(镜面舌)。与先天性剥苔区别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23
【临床意义】观苔之剥落可测知胃
薄苔突然增厚,这提示邪气极 盛,迅速入里。 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舌苔, 则提示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8
【总结】
舌苔的形成与胃气的强弱、邪 气盛衰有关。一般来讲:邪气雍 盛,胃气不虚则见厚苔,所以在一 般的情况下,厚苔可以认为是诊断 实证的一个客观指标,尤其对于辨 证脾胃病有很大的意义。但是有时 胃气匮乏,邪气雍盛时,也可以见 到厚苔,如我们在后面将要学到的 腐苔,这种厚苔则属于无根苔的范 畴,则提示胃气匮乏,临床应注 意辨别。
气强弱、胃阴存亡。临床结合部位、大 小可知何脏腑虚衰、程度。
气血两虚; 胃阴枯竭; 胃气衰败,为全身虚弱征象 【动态变化】 全——剥:正气渐衰,旧苔脱落。 反之,正气渐复,续生新苔。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24
(5)真、假苔:察舌苔的真假,对
辨别疾病的轻重、预后有重要的
意义。
真苔或有根苔:
【特征】
舌苔紧贴于舌面,刮之难去,刮后仍留
有苔迹,不露舌质,舌苔象从舌面上长
出来的一样
【临床意义】脾胃生气,熏蒸食浊等邪气
上聚于舌面而成(有胃气,实、热)
见于病之初期、中期(见真苔且厚),
提示病较深重见于久病,说明胃气尚存,
或胃气来复的顺证。
见于久病,说明胃气尚存,或胃气来复
的顺证
2020/2/28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19
腐苔:苔质疏松,颗粒粗大,形如豆腐 渣堆积舌面,边中都厚,揩之易去。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20
【腻苔形成机理及主病】
湿浊内遏阳气,湿浊痰饮停聚舌面,
主:【湿腐浊苔、形痰成饮机、理食】积等
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
升而成——多见于湿邪上泛(食积、
痰浊等实证)
位的深浅、疾病的预后;
➢根据舌苔的动态变化,分析邪
正的消长。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3
一、苔质:指舌苔的质地、形 态
主要观察:
➢厚薄 ➢润燥 ➢腻腐 ➢剥落 ➢真假 ➢偏全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4
(1)薄、厚苔: 反应邪正的胜衰情况和邪 气的深浅
【舌象的特征】舌苔的厚薄以“见
底”与“不见底”为衡量标准。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9
(2)润、燥苔:主要反映体 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舌象的特征】根据舌苔湿 润或干燥的程度可以分为:
润苔 滑苔 燥苔 糙苔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10
润苔:舌苔润泽有津,干 湿适中,不滑不燥。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11
【临床意义】润苔见于以下几种 情况:
➢厚苔:是由胃气夹湿邪、痰浊、食
浊、热邪等熏蒸,积滞舌面所致。 主病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痰 湿、食积、里热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7
【舌苔厚、薄动态转化】
➢一般的:
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入 里——病进 厚变薄:(或舌上复生薄白新 苔)提示正气胜邪或内邪消散外 达——病退
➢特殊的:
➢正常舌苔的表现之一,是胃津、 肾液上乘,布露舌面的表现;
➢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 血,提示体内津液未伤;
➢热如营血,蒸动营阴之津上潮于 舌液可以见到舌面润滑。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12
滑苔:舌面水分过多, 伸舌欲滴,扪之滑湿
➢机理 寒湿内侵 阳虚聚 ➢主病: 痰饮 主湿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13
燥苔:舌苔干燥,扪之 无津,甚则舌苔干裂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14
【形成机理】
➢高热、大汗、呕吐
后;过服温燥药物;燥邪犯肺等耗
伤津液,津液不能上乘濡润舌苔
(属于津液障碍,津液相对不足,表现 为口不渴,口干不饮或漱口而吐之。)
➢痰饮、瘀血内阻,阳气被遏,气
不化津津液不能上乘濡润舌苔
(属于津液障碍,津液相对不足,表 现为口不渴,口干不饮或漱口而吐之)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15
糙苔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16
糙苔形成机理:由燥苔发展而来,
见于以下两类: 舌苔干结粗糙,津液全 无--多见于热盛伤津之 重 苔质粗糙而不干者-- 多为秽浊之邪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25
真苔
2020/2/28
中医诊断学
26
假苔或无根苔:
【特征】
舌苔不紧贴舌面,不象舌所自生而象 涂于舌面,容易刮脱,刮后没有苔垢, 舌质光洁
中
医
舌 诊
诊望
断舌 学苔
舌苔的定义与形成
➢舌苔定义:是指覆盖在舌面上的一
层苔状物。舌苔——地苔
➢舌苔的形成:现代医学认为是食物残
渣以及舌的脱落白细胞堆积载舌乳头间
的间隙而成
薄白而润
颜色质地 形态异常
2020/2/28
舌面
胃津
胃气
中医诊断学
舌面
胃津 邪气 胃气
2
察舌苔的意义:
➢了解脾胃气之是否正常; ➢了解病邪的深浅以及性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