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热环境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城市供热环评报告书

城市供热环评报告书

城市供热环评报告书一、引言城市供热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供热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城市供热系统进行环境评估,分析其对空气质量、水资源、噪音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城市供热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背景城市供热系统是通过集中供热的方式,将热能输送到各个用户,以满足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供热需求。

然而,供热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质量影响:供热系统中的燃烧过程会排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 水资源耗用:供热系统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冷却、供热等作业,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 噪音污染:供热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环境影响评估根据上述背景,我们对城市供热系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如下:1. 空气质量影响评估为了评估供热系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我们对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结果显示,供热系统的燃烧过程中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均在国家相关标准范围内,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可控。

2. 水资源耗用评估通过对供热系统中的水资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和测算,我们发现供热系统在冷却、供热等过程中使用的水量较大,但通过优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噪音污染评估我们对供热系统的噪音进行了测量和评估,结果显示,供热系统的噪音辐射范围较小,在国家相关标准范围内,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影响可接受。

四、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城市供热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引入清洁能源: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燃煤供热设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等,以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2. 水资源管理和循环利用:优化供热系统的设计,采用水资源管理和循环利用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地暖设计报告书

地暖设计报告书

摘要本设计对象为石家庄市卓达房地产高层住宅区的低温辐射地板采暖分户计量供热系统和换热站设计,利用软件绘制符合国家相应规范的供暖施工图纸并制作工程说明。

通过冬季热负荷计算得到全部供热量为458.9kW,考虑一定富余量,。

从而得到换热量、水流量。

对热用户进行水力计算,采用限定流速法和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法得到地暖盘管、进户管、分集水器和各个立管管段的公称直径及系统压力降。

在设计地暖盘管时保证户间不平衡率在一定范围内,超出部分使用阀门调节。

换热站内设备通过热平衡法计算得到换热量,并按照实际尺寸绘制换热站图纸。

热源为压力0.6MPa,温度165℃的市政蒸汽,通过换热站内汽水换热将所需热能转入低温热水送入二次管网供给热用户,对于过于复杂的设计计算如分集水器直径等采用工程经验对所需参数选定,在设计的同时考虑事故富余量、安全性及资源节能减排。

在设计过程中参阅大量资料规范,使设计内容符合国家规范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板辐射采暖、换热站、供热AbstractThis design targeted at ZhuoDa real estate's low temperature radiant floor heating household metering heating system and heat transfer station of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in ing softwares to draw the constructiong drawings of the heating system with national norms,and make an engineering illustrate.By heat load calculations to get the necessary heat load is 458.9kW,considering a certain amount of surplus.I can get the heat transfer,water flow and the steam capacity.And make hydraulic calculations to users to get all nominal diameters and system pressure drops of floor heating pipes, household pipes,manifolds and vertical tube segments by Limited flow law and Local resistance equivalent length law.In the design of floor heating pipes,I have to ensure all users get imbalance between rate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use the valve regulation to control systems.I design all equipments in heat transfer station by calculation,then make the drawings of the st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ze.Heat source is the municipal steam of 0.6MPa,165℃.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r station,steam's thermal energy exchanges into the required low temperature hot water,then fed into secondary heat supply pipes net and heating users.For the overly complex design calculations,such as the diameters of sub-catchments for example, I using engineering experience to select the required parameters,considering the accident surplus capacity,safety and energy saving resources.. During the design,I refer a large amounts of data specifications to make this design in line with national norms and economic benefits.Keywords: radiant floor heating, heat transfer stations, heating目录第1章绪论 (1)1.1地板辐射供暖简介 (1)1.1.1 地暖简介 (1)1.1.2 分户热计量简介 (1)1.2地板采暖的优缺点 (1)1.2.1 地板采暖的优点 (1)1.2.2 地板采暖的不足 (2)1.3 选题缘由及本课题概述 (2)1.4 设计采用的方法、工具、手段 (3)第2章工程概况 (4)第3章热负荷计算 (5)3.1 供暖热负荷计算说明 (5)3.2 设计资料 (5)3.2.1 气象资料 (5)3.2.2 围护结构资料 (6)3.3 热负荷计算 (6)3.3.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6)3.3.2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7)3.3.2.1 朝向修正耗热量 (7)3.3.2.2 风力附加耗热量 (7)3.3.2.3 高度附加率 (7)3.3.3 冷风渗透耗热量 (8)3.3.4 户间传热热负荷 (9)3.3.5 计算示例 (10)3.3.5.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计算 (10)3.3.5.2 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 (12)2.3.4.3住户供暖设计总热负荷 (13)3.3.5.4 地面覆盖修正系数及热指标 (14)第4章系统设计 (15)4.1 系统供暖形式 (15)4.2 地板采暖敷设形式 (15)4.3 地暖的形式与构造 (16)4.3.1 形式 (16)4.3.2 地暖应用管材 (16)4.4.3 地面的表面温度 (17)4.4 供回水温度 (18)4.5 计算盘管间距 (18)第5章水力计算 (19)5.1系统水流量的计算 (19)5.2 确定各回路盘管管径 (19)5.3 管路阻力计算 (20)5.4 系统水力计算 (21)5.4.1 立管水力计算 (21)5.4.2 进户管及分支管水力计算 (22)5.4.3 不平衡率计算 (22)5.5 各住户分集水器选择 (23)第6章换热站设计 (24)6.1 换热站设计参数计算 (24)6.1.1换热站二次网流量计算 (24)6.1.2二次网综合最大热负荷计算 (24)6.1.3二次网循环水流量计算 (25)6.2 换热器组设计计算 (25)6.2.1 换热器参数计算 (25)6.2.2 选择汽水换热器 (28)6.2.2.1 高区管壳式换热器 (28)6.2.2.2 低区管壳式换热器 (28)6.2.3 选择水水换热器 (29)6.2.3.1高区板式换热器选择 (29)6.2.3.2 低区板式换热器选择 (30)6.3 循环水泵设计计算 (31)6.4 补水泵的选择计算 (32)6.4.1 补水泵应满足的条件 (32)6.4.2 补水泵的流量 (33)6.4.3 补水泵的扬程计算 (33)6.4.4 补水泵的选型 (33)6.5 选择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 (34)6.6 选择二次网分集水器 (34)6.6.1筒体直径的确定 (34)6.6.2筒体长度的确定 (35)6.7 蒸汽分汽缸的选型 (36)6.8 卧式除污器的选型 (36)6.9 软化水箱的计算 (37)结束语 (39)参考文献 (39)致谢 (40)外文资料 (41)外文资料译文 (53)附表(一)热负荷计算表 (63)附表(二)各房间地面平均温度表 (68)附表(三)户内各环路水力计算表 (68)附表(四)西单元立管水力计算表 (70)附表(五)层间不平衡率计算表 (77)第1章绪论1.1地板辐射供暖简介1.1.1 地暖简介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英文为Radiant Floor Heating,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

室外热环境 实验报告

室外热环境 实验报告

室外热环境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室外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措施对热应激的调节和适应能力。

实验内容与方法实验地点本实验选择了室外空旷的校园草坪作为实验地点。

实验设备1. 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2. 相对湿度仪:用于测量环境相对湿度。

3. 心率计:用于测量人体心率。

4. 汗液分析器:用于检测人体排汗情况。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开始前,先使用温度计和相对湿度仪分别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2. 实验者暴露于室外环境中,完成一系列轻体力活动,比如快走、慢跑等。

3. 在活动过程中,使用心率计实时监测心率,以观察人体的自适应能力。

4. 活动结束后,使用汗液分析器检测汗液成分,判断身体在热环境中的代谢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环境温度和湿度实验前测得室外环境温度为35C,相对湿度为70%。

心率变化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实验者的心率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达到最高峰后也会随着休息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这表明人体在热环境中能够适应较高的心率,同时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汗液成分经过实验,我们发现在热环境中,人体排汗量明显增加。

同时,通过汗液分析器检测到排汗液中钠离子浓度的上升,说明人体在热环境中排汗时,也带走了大量的钠离子。

这是人体为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而做出的自适应调节。

结论室外热环境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人体也有一定的适应和调节能力。

在热环境中,人体通过调节心率和排汗来适应高温以及保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这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注意事项与改进建议1. 在室外活动时,尽量选择凉爽时段进行,避免高温时段暴露于太阳下。

2. 在高温环境中参加活动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并及时补充电解质。

3.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各种运动强度对人体在热环境中的影响,以及热应激对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人群的影响。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室外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人体对热应激的调节和适应能力。

这对于我们了解如何应对高温环境,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场地环境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场地环境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场地环境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模板
一、现场环境调查情况
1.1调查场地概况
本次环境调查场地位于XXX,由XXXXXX,地势较为平坦,距离XXX约5公里,距离XXXXXX约20公里。

现场占地约10亩,主要包括土地、河流、植被、人工设施等部分组成。

1.2气象温度
现场气温一般在25℃以上,夏季温度较高,最高可达到35℃以上,夜间温度也很高,最低可达到24℃;冬季气温正常,一般在15℃左右,最高也就20℃左右,最低也不超过5℃。

1.3植被检测
现场植被类型主要有落叶乔木、常绿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等,已达到绿化覆盖率规定。

植被状况良好,处于正常生长状态。

1.4水源状况
受调查场地附近河流的影响,现场水源状况良好,河水清澈透明,水质符合生活用水标准,无大气污染或污水排放物。

1.5土壤检测
现场土壤类型为砂质土,其pH值在6.5~7.5之间,含水率在50%~60%之间,有机碳含量在3%~5%之间,均进入正常范围,符合植物生长的需求。

二、现场环境调查分析
2.1空气质量
根据现场空气环境质量检测,燃烧性气体、臭气和二恶英等含量均低于规定标准,PM2.5含量稳定在50以下,空气质量状况较好。

热环境报告

热环境报告

重庆地区大学校园建筑热环境调查报告学院:建筑城规学院专业班级:城市规划二班小组成员:李醒、李孟可、尹智目录前言一、调查方案设计1、调查背景2、调查目的及意义3、调查对象及范围4、调查方式5、调查内容6、调查时间及地点7、调查人员二、调查内容分析1、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规划关系1)建筑与区位2)建筑与绿化3)建筑与朝向4)建筑与周边设施2、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自身技术条件关系1)冷热感受、空气质量感受分析2)建筑遮阳3)建筑维护结构与建筑热环境三、对于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四、基于调查结果提出的合理建议前言本学期通过学习《建筑环境控制》这门学科,了解到建筑环境学是一门以研究建筑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性学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技术平台与技术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到了如何将声、光、热学应用到建筑设计当中,使得住房的使用者能有最佳的居住感受与体验。

关键词:建筑环境控制热环境一、调查方案设计1、调查背景重庆市区域气候概况重庆位于北半球副热带内陆地区,其气候特征恰如几句俗谚:春早气温不稳定,夏长酷热多伏旱,秋凉绵绵阴雨天,冬暖少雪云雾多。

重庆年平均气温为18℃。

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7℃,最低极限气温为零下3.8℃。

7月至8月份气温最高,多在27℃—38℃之间,最高极限气温可达43.8℃。

因此,重庆与武汉、南京并称长江流域三大“火炉”。

重庆雨季集中在夏秋,年降雨量为1000—1100毫升。

尤以夜雨为多,别有一番情趣,历代诗人常以“巴山夜雨”为题吟诗填词。

重庆亦有“雾都”之称。

每年秋末至春初多雾,年均雾日为68天。

每逢雾日,满城云缠雾绕,大街小巷缥缈迷离,恍若仙境。

重庆还是中国日照最少城市之一,年均日照时1259.5小时。

7月至8月份略高,月均日照时230小时。

其他月份在150小时以下。

重庆三面环山,沟壑纵横,因此风速较小。

但在夏季雷阵雨天气时,又一反常态,常常伴有大风,风速每秒可达10—27米。

专题 建筑总平面优化设计 风环境 热环境

专题  建筑总平面优化设计 风环境 热环境
63
设置等值面图
设置查看范围 64
计算结果生成动画
1、做流线图动画。设定流线形式、数目、方向、起始和 终点位置。
2、单击 OK,弹出 Streamline Management对话框,选 择 Object—New,单击 OK就产生流线。
3、单击 Animate,即可看见流线运动
流线图的产生方法
1)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且室 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2分。 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 得1分。 3)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 无风区;或50%以上建筑的可开启外窗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3分。
Geometry scaling换算
PHOENICS的默认单位 为米(m),如果导入的 CAD文件是以mm为单位 ,这里输入系数0.001, 将其转化成m。点击 apply ------》ok
21
(二 ) 计算域的确定
前导处则理:操作
模型的计算区域:建筑覆盖区域小于整个计算区域面积3% ;以目标建筑为中心,半径 6H(建筑物高度)范围内为水 平计算区域。建筑上方计算区域要大于3H (建筑物高度)
(二)标准要求
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第4章居住建筑 第1节节地与室外环境4.1.13规定“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 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湖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细则》
Phoenics界面和菜单
1、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 夏季的自然通风,评价分值:6分。评分规则如下:
11
二、建 模
1、CAD建模(闭合的PL线描摹建筑的外形,封闭该轮廓——reg( region)使建筑轮廓线变成面域——ext拉伸体——union组合体—— stlout输出为.stl格式的文件,“创建二进制STL文件”选“否”。

建筑物理热环境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热环境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热环境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研究建筑物理热环境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通过测量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温度、湿度、热辐射等参数,分析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表明,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受到外部气候、建筑结构和室内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热辐射则主要受到建筑材料和窗户的影响。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采用改善建筑结构、优化室内通风和照明、增加隔热材料和窗帘等措施。

关键词:建筑物理、热环境、温度、湿度、热辐射、热舒适性、能源利用效率、改善措施一、实验目的1. 研究建筑物理热环境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2. 测量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温度、湿度、热辐射等参数,分析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3. 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二、实验原理建筑物理热环境是指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热条件和热交换过程,包括温度、湿度、热辐射、空气流动等因素。

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建筑结构、室内活动、设备使用等。

建筑物的热舒适性是指人们在建筑物内感受到的舒适程度,主要受到温度、湿度、热辐射和空气流动等因素的影响。

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指建筑物内部能源的利用效果,包括供暖、制冷、照明等方面,与建筑物的结构、设备和使用方式有关。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采用改善建筑结构、优化室内通风和照明、增加隔热材料和窗帘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热交换,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1)温湿度计:用于测量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和湿度;(2)热辐射计:用于测量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热辐射;(3)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4)隔热材料、窗帘等材料:用于改善建筑物结构和热环境。

2. 实验步骤(1)选择一个建筑物作为实验对象,记录建筑物的结构和气候条件;(2)在建筑物内部和外部各选取若干个测点,测量温度、湿度和热辐射数据;(3)记录室内和室外的活动情况,如人数、活动强度、设备使用等;(4)将实验数据导入数据采集器,进行分析和统计;(5)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实际应用。

集中供热工程环评报告书

集中供热工程环评报告书

集中供热工程环评报告书尊敬的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我单位拟进行集中供热工程环评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并将相关内容向您进行申报和反馈。

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地点:某市某区建设规模:总供热面积xx万平方米建设单位:某某公司施工单位:某某建筑工程公司运营单位:某某集中供热公司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与内容1.项目区域范围及周边环境介绍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包括周边村镇、道路交通、居民区、生态环境等基本情况。

2.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详细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如土壤破坏、噪音扰民、大气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工程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工程运营期间可能对环境带来的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对应的减排和节能措施。

4.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针对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水源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

5.环境监测与管理设计合理的环境监测方案,对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相关措施,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三、公众参与与社会影响评价1.公众参与程序与结果说明公众参与的具体程序、方式和时间,以及公众对项目环评的意见和建议,并列出整改措施。

2.社会影响评价对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价,如就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并提出相关管理措施。

四、环境风险评估与安全措施1.环境风险评估对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运行安全。

2.安全措施详细说明工程建设和运营中的安全措施,包括现场管理、安全防护设施等。

五、环境管理与保护责任1.环境管理体系介绍环境管理组织机构、责任分工和管理制度,并提出相关的环境培训和考核要求。

2.环境保护责任明确建设、施工、运营各方的环境保护责任,并提出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六、环评报告书编制情况本次环评报告书由某某环保工程咨询公司承担编制工作,包括项目背景、环境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风险评估、环境管理等内容,报告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与本项目实际情况相符。

环境设计现场分析报告模板

环境设计现场分析报告模板

环境设计现场分析报告模板1. 概述本报告是对某环境设计项目现场进行的分析和评估,旨在为项目团队提供有关现场环境的详细信息,以便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实施设计方案。

2. 环境概况2.1 位置和面积项目位于XXXXXXXX地区,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

2.2 环境特点该地区环境主要特点有:XXXX。

2.3 环境现状分析目标环境的现状,包括建筑物或土地的使用状况、周边环境的条件等。

3. 环境评估3.1 交通状况评估目标环境的交通便利程度,包括公共交通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道路状况等。

3.2 公共设施评估目标环境的公共设施情况,包括公园、娱乐场所、商业设施等的分布和质量。

3.3 自然环境评估目标环境的自然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噪音水平等。

3.4 社区氛围评估目标环境的社区氛围,包括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社区文化、居民之间的互动等。

4. 设计考虑基于对环境的评估结果,进行设计考虑和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4.1 环境协调根据环境的特点和需求,提出设计方案,使设计与环境相协调,能够融入自然和周围的建筑环境。

4.2 景观创新提出创新的景观元素和设计理念,使环境更有吸引力和独特性。

4.3 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案,如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等。

4.4 便利性和舒适性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提供便利性和舒适性的设计元素,如步行道、座椅、照明设施等。

5. 结论本报告通过对目标环境的详细分析和评估,为环境设计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XXXXXX (总结设计建议)。

希望本报告对项目团队的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1] XXXXX[2] XXXXX[3] XXXXX。

城市地下供暖工程环评报告书

城市地下供暖工程环评报告书

城市地下供暖工程环评报告书一、工程概述城市地下供暖工程是为了解决城市取暖问题,减少燃煤污染排放,提高空气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

该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供暖管道建设、换热站建设、管网布局等方面。

二、环境影响评价1.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该项目所在区域为城市中心地带,环境属于城市工业混合区域,周边存在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等。

空气质量需进一步改善,污染物排放情况较为严重。

2.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分析(1)土地利用影响:该项目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用于建设供暖管道和换热站,可能会对周边土地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2)噪声影响: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可能带来一定的干扰。

(3)大气环境影响:该工程能够减少燃煤污染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有积极作用。

(4)水环境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地下管道的施工,可能会对周边地下水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工程建设和运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建设期措施:(1)科学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减少噪声和粉尘产生。

(2)管道铺设和换热站建设过程中,对土壤进行保护,确保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3)合理利用施工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运营期措施:(1)建立管道健康监测系统,及时察觉并处理管道泄漏等问题,确保不对土壤和地下水系统造成污染。

(2)定期对供暖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减少噪声和能源浪费。

四、风险评估为确保该工程的安全运行,进行了风险评估,主要针对管道泄漏、设备故障等情况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五、社会影响评价该工程的实施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供暖服务,改善居民取暖条件,减少室内燃煤污染。

对于周边居民和商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六、结论综合考虑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工程运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认为城市地下供暖工程是可行并有益于环境和社会的。

建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进行建设和运营。

场地设施对居住区热环境的影响综述及其规划策略研究

场地设施对居住区热环境的影响综述及其规划策略研究

场地设施对居住区热环境的影响综述及其规划策略研究【摘要】本文对场地设施对居住区热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类型场地设施的特点及其对热环境的影响机理。

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改善居住区热环境的规划策略,包括合理布局场地设施、增加绿化覆盖率、优化建筑设计等措施。

研究认为,有效规划和管理场地设施对热环境的影响,可以提高居住区的舒适度,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未来应加强研究场地设施与热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出更科学的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场地设施, 居住区, 热环境, 影响, 综述, 规划策略, 研究, 类型与特点, 影响机理, 改善, 结论, 展望, 总结, 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住区的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在城市中,场地设施作为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热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居住区的场地设施类型越来越多样,而不同类型的场地设施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影响机理。

对场地设施对居住区热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其规划策略,对于改善城市居住区的热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场地设施对居住区热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还相对不足。

有必要对场地设施的类型与特点、对热环境的影响机理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探讨场地设施对居住区热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居住区热环境的规划策略,为城市热环境改善提供一定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场地设施对居住区热环境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场地设施对热环境的不同影响,并总结规划策略研究的方法和要点。

通过研究,旨在为提高居住区热环境质量,减少热岛效应,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性建议。

希望通过本研究提出的规划策略,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实现居住区热环境的优化和提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建筑热环境设计说明

建筑热环境设计说明
求出该材料层的平均热阻R和平均蓄热系数S, 再加以计算
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 ——蓄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
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愈大,说明温度波在 其间的衰减愈大。温度波的衰减与材料层 的热惰性指标是呈指数函数关系。
振幅衰减倍数达到2时称这层材料为“厚” 层,或“剧烈波动层”,
按照如衰减倍数为2,则D值需等于1,由 此得出以热惰性指标是否大于1作为材料 最是否为“厚”层的判断。
保证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接近室内空气温度。 控制围护结构内表面不结露 同时考虑人体卫生保健的基本需要。 并控制通过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在一定范围之内 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就不能小于某个最低限度值,
这个最低限度的传热阻称为最小传热阻R0.min。
最小传热阻
并不意味着围护结构的实有传热阻一定要 刚好等于最小传热阻,它只是起码的标准, 为满足热舒适和建筑节能的需要,实有的 传热阻完全可以高于它,但不得低于它。
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 ——蓄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
内表面蓄热系数的数值和围护结构各层材 料的性质及厚度有关,大致可分两种情况 加以考虑:
– (1)当围护结构内面由较厚的一种材料组成 时,内表面蓄热系数可用这层材料的材料蓄 热系数(S)值来表示。
– (2)当围护结构内面材料层不很厚时,如由 多层材料构成的屋顶或外墙,其内表面温度 的波动振幅不仅与面层材料的物理性能有关, 而且与其后面材料的性能有关 。
构内表面蓄热系数Yi
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 ——蓄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
内表面蓄热系数Yi表示在周期性热作用下, 直接受到热作用一侧的表面对周期性热 作用反应敏感程度特性的指标。
Yi越大,表明在同样的周期性热作用下, 内表面温度波动越小,即温度越稳定。
围护结构内表面蓄热系数Yi值反映了围护 结构内表面的热稳定性。

建筑物理与热环境设计报告,生态节能

建筑物理与热环境设计报告,生态节能

(1)一般建筑的通风

小体量建筑的自然通风往往采取直接利用外窗进行空气交换的方式。同时, 也有利用内部空间的得热不同,即热压通风(由于空间内不同的温度而产生了 热空气向冷空气处流动的现象)而进行的通风设计。 在著名的雷根斯堡住宅中,南向的玻璃温室,在冬季,发挥白天收集储存热 量、晚上释放热量、阻隔室外寒气的缓冲空间作用;在夏季,则因下部空气受 热升温而向北侧上部出气口运动的气流,并把室内多余热带走。
(1)鲜明的空间分区

赫尔佐格的作品总是把使用频率较少的辅助空间臵于 北向,利用保温良好的材料形成封闭空间。这样的缓冲空 间既可以遮挡北来的寒风侵袭,也由于分时供能而最大现 对的节约了能源。在青年教育中心的平面布局中,经常使 用的客房空间臵于在南向,而辅助的卫浴布臵在北向,仅 在使用时快速升温即可。

双户住宅(应用TWD外墙板材) →

另一种是“双层立面”构造(Double Skin), 即两层立面,中间形成空腔的形式。这种界面形 式具有保温、隔热、通风、隔声、遮阳等综合的 生态效应。双层立面中间空腔作为环绕主要空间 的走廊,外层界面内侧的遮阳百叶避免过多太阳 辐射,上下贯通的连续外层界面的腔体内,由于 “烟囱效应” 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中间空气 间层能有效保持主要空间热稳定而大量节省能源。 在夏天,双层立面顶部的带形天窗可以开启,使 空气可以从屋顶上方排出;在冬季,废空气被抽 至双层立面之间,再由地面管道引导至热回收设 备中。自然通风系统保证了空气循环,减少了机 械通风的运行。另外,由屋顶太阳能光电池供电 的风扇强化了通风作用。可见,“双层立面”可用 于不同规模的建筑中,都能发挥良好的生态效应。
德国贸易博览会有限公司大 楼(双层立面)
(2)建筑的内界面

站场道路及周边环境工程(热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站场道路及周边环境工程(热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煤炭科学研究院内,道路长950m左右,路宽10m。

施工图包含雨污水管线、给水、路灯、热力及强弱电管线。

本方案为热力工程施工方案。

1.主要工程量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热力 1 土方挖运m3 16322 DN273热力管线安装m 12603 DN150热力管线安装m 11604 DN100热力管线安装m 3005 新建矩形阀门井座 36 新建圆形阀门井座102、工程特点2.1、单项工程多因有多条市政公用管线同工期施工,所以需采取分段、分区施工,路、管线穿插作业的方式进行。

2.2、施工扰民施工中,面对扰民和民扰,需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和减尘、降噪的预防措施。

2.3、交通导行施工区域需做好交通的导行工作。

2.4、施工季节按工期目标的要求,本工程的主体施工大部分在雨季进行,所以做好雨季期间的技术措施和实施工作是决定工程能否保质、按期完成的重要部分。

二、施工的前期准备及组织机构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施工组织机构详见附图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2、施工前准备工作2.1、临时驻地2.1.1、在业主指定地点建设临时项目部驻地及生活区。

在驻地建设办公区、生活及设施区。

以满足项目部办公及生产、生活需求。

2.1.2、在业主指定地点设置加工场地。

2.2、施工水源由业主指定的水源出口接水,满足生活、施工用水。

2.3、施工用电由业主指定的闸箱接电,以满足道路、管线工程和办公、生活用电。

2.4、施工围挡为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在道路规划红线两侧设置标准围挡,将施工区与行人隔离,并在出入口处做明显标识。

围挡采用标准铁质围挡,后背支撑统一采用钢管支撑,以确保施工安全。

2.5、施工机械进场所用施工机械大部分为自有设备,如自卸汽车、挖掘机、中小吨位吊车等,充分发挥自有机械的施工优势。

2.6、工程管理人员及生产工人到位本工程计划投入管理人员5人,民工队伍40人。

其中项目经理为二级项目经理。

2.7、试验室施工中由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指定试验室。

室外热环境实验报告

室外热环境实验报告

室外热环境实验报告
###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在热工设备外部热环境中不同情况下工作状况的变化,并分析外部热环境特性为信息。

### 二、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模拟室外热环境的方法,以稳定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为基准,模拟环境情况,通过热工仪器对热工设备的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反馈并记录设备的工作状况。

### 三、实验结果
经过模拟室外热环境实验,发现当室外温度上升,湿度下降时,热工设备的运转温度也会上升,湿度也会下降,运转效率会降低,有效功率也会减少,说明遭受的外部热环境会影响内部发热量的释放及散热情况,从而引起热工设备运行的缺陷和故障。

### 四、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模拟室外热环境实验,说明外部热环境会影响热工设备的工作状况和参数,因此需要根据外部热环境特征,合理设计散热措施和抗热结构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热环境实验报告

热环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热环境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以及不同热环境条件下人体生理指标的变化,为我国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的职业健康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热环境是指由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组成的环境。

人体在热环境中,会通过调节体温来维持生理平衡。

本实验通过模拟不同热环境条件,观察人体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热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实验对象:20名健康成年人,年龄在20-40岁之间,性别不限。

(2)实验设备:环境温度控制器、生理指标检测仪、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服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2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人。

(2)实验步骤:① 实验对象在室温下进行适应性训练,以适应实验环境。

② 将实验对象分别置于以下四种热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A组:高温高湿环境(气温35℃,相对湿度80%)。

B组:高温低湿环境(气温35℃,相对湿度40%)。

C组:低温高湿环境(气温15℃,相对湿度80%)。

D组:低温低湿环境(气温15℃,相对湿度40%)。

③ 实验对象在各自的热环境条件下,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压、体温、出汗量等。

④ 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对象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头晕、乏力、出汗、疲劳等。

⑤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实验对象的心率、血压、体温均明显升高,出汗量增多。

(2)高温低湿环境条件下,实验对象的心率、血压、体温较室温条件下有所升高,出汗量增多。

(3)低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实验对象的心率、血压、体温较室温条件下有所降低,出汗量减少。

(4)低温低湿环境条件下,实验对象的心率、血压、体温较室温条件下有所降低,出汗量减少。

2. 实验分析(1)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人体为了散热,心率、血压、体温升高,出汗量增多,以维持体温平衡。

(2)高温低湿环境条件下,人体主要通过出汗散热,因此心率、血压、体温较室温条件下有所升高,出汗量增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区热环境设计报告书
目录
1.住区概况 (3)
2.设计依据 (3)
3.计算参数 (3)
3.1典型气象日气象参数 (3)
3.2渗透面夏季逐时蒸发量 (4)
4.住区指标概览 (4)
5.规定性设计指标 (5)
5.1平均迎风面积比 (5)
5.2活动场地遮阳覆盖率 (5)
5.3底层通风架空率 (6)
5.4绿化遮阳体叶面积指数 (6)
5.5渗透蒸发指标 (6)
5.6屋面绿化率 (7)
6.评价性设计 (7)
6.1平均热岛强度 (7)
6.2湿球黑球温度 (8)
7.结论 (9)
1住区概况
2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 286-2013)3计算参数
3.1典型气象日气象参数
3.2渗透面夏季逐时蒸发量
4住区指标概览
5规定性设计指标5.1平均迎风面积比
5.2活动场地遮阳覆盖率
5.3底层通风架空率
5.4绿化遮阳体叶面积指数
5.5渗透蒸发指标
5.6屋面绿化率
6评价性设计6.1平均热岛强度
6.2湿球黑球温度
7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