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简介

合集下载

长征简介300字左右

长征简介300字左右

长征简介300字左右

长征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胜利远征,也是中国

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之一。在1934年10月,红军于江西

闽赣边区发动了东征,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长征。长征的目的是逃离

敌人的追捕和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

整个长征堪称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次伟大历程。在数万里艰

苦跋涉、遇到无数困难和艰险的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人民英勇不屈,不畏强敌、不屈不挠地战胜了森林、草地、野兽、饥饿和寒冷等重重

困难。

长征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坚定信仰、寻找真理的历程。红军不

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指挥系统,发扬自我牺

牲精神,增强士气和战斗力,不断深化对革命道路的认识,坚定信念

和信仰。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砥砺前行

的历程。长征开辟起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新局面,深刻地影响了中国

革命和建设的进程,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不断开展反侵略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源泉。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巨大

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时刻强化信仰和信念,保持一

颗坚定的革命信仰,才是胜利和进步的关键。

长征简介200字

长征简介200字

长征简介200字

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了躲避敌人的围剿和追击,从1934年10月开始,历时一年多,横跨中国的艰难行军。长征的目的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最终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

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瑞金,终点是陕北的延安,途经了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多个省份。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强大的敌人的围剿,但他们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紧密团结一致,发扬革命斗争的英勇精神,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成功完成了长征的任务。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壮举和重大历史事件,具有深远的意义。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群众,广泛开展群众工作,为革命事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长征还加深了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团结和统一,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结束后,红军成功到达了延安,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个新的革命根据地,为日后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长征书籍简介

长征书籍简介

长征书籍简介

《长征》是中国作家毛泽东所著的一本重要军事历史著作。该书于1936年在斯洛伐克被完成,是中国革命历史中一个重要

的里程碑。以下是关于《长征》的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长征》这本书以中国共产党(简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为主线,着重讲述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决策。这本书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展示了共产党在困境中如何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以及如何协调领导与群众的关系。

其次,《长征》详细记录了红军战士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苦与危险。这些战士们面临的极端环境包括荒山、河流、烈日和严寒等,他们不得不与敌人进行多次激烈的战斗。但是,《长征》也展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和坚忍精神,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决心和牺牲精神。

此外,《长征》还涉及到红军内部的政治和组织问题。书中揭示了红军领导层的决策过程、内部权力斗争、组织纪律和红军与当地人民的关系等方面。这些内容展示了共产党如何在困境中维持团结和领导,以及如何与广大农民群众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此外,《长征》还介绍了当时中国军事战略和战术的一些特点。毛泽东在书中详细讲述了红军如何在敌军围追堵截下执行战略转移。他提出了“四渡赤水”的著名军事行动,并解释了这一战术的战略意义。这一部分内容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长征中的战斗情况,还可以深入了解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策略。

最后,《长征》还把红军长征放在中国社会历史的背景下进行了分析。书中提及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冲突,以及共产党的理想和目标。这些内容使读者在了解红军长征的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整体情况,以及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长征》简介和概括

《长征》简介和概括

《长征》简介和概括

《长征》这部作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在书中,作家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家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扩展资料:

一、长征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二、长征由来: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增大。

三、长征评价: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

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简介

长征简介

长征简介

长征1934年10月,因为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红军先后逃离追踪。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不过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因为连续苦战,红军由8万余人锐减5万余人,剩余3万余人。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主力军队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准确领导,制定了红军之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长征简介

长征简介

长征简介(图文版)

作者铁岭晓豊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

义的转折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河,

一渡赤水土城渡口

二渡赤水太平渡口

三渡赤水茅台渡口

四渡赤水二郎滩渡口巧渡金沙江,

2

金沙江。红军四渡赤水后,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迫使敌滇军仓皇东调,红军乘虚直入云南,巧渡了金沙江,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包围圈毛泽东同志指挥红军巧渡金沙江时住过的岩洞

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红军夺桥时,敌人将桥板烧毁。红军攀着铁索前进,攻占了对岸桥头堡

爬雪山

过草地

攀登六盘山

清平乐 . 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长征历史简介

长征历史简介

长征历史简介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军队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进行的著名战役,又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长征的历史始于1934年10月,当时中央红军处于危急之中。根据敌军军势以及革命形势的发展,毛泽东等领导人决定彻底转移红军,远离敌军控制区,寻找合适的革命根据地。

长征的开始并不顺利,红军需要穿越一系列崇山峻岭和大河,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前进。在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各种艰难险阻,例如马土山、川陕边区、黑水河等地方都是红军所遇到的危险。特别是在雪山之行中,因为道路的几乎无法通过,红军士兵们经常要爬山涉水,在寒冷的高山和平原之间穿梭,遭受了严重的伤亡和生理上的折磨。

长征的正式结束是在1935年10月,当红军到达了云南省的瑞金时,毛泽东等领导人对整个行程进行了总结。虽然长征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红军坚定不移地完成了任务,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和磨难,终于到达了安全的地方。

长征的结果,对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征使得中共领导下的红军摆脱了敌人的控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使得革命事业顺利前进。此外,长征还表明了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的实力和勇气,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时期的声望和实力。

总的来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其影响不仅限于中国革命时期,还对中国社会及其发展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长征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最好体现,使人们更加明白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

《长征》内容概括300字

《长征》内容概括300字

《长征》是一部描绘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战略转移的伟大史诗。

1. 背景:1933年,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节节败退,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 经过:红军长征经历了多个阶段。中央红军先后越过五岭、乌江、金沙江、大渡河等重重艰险,打破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堵,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3. 胜利: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 影响: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5. 精神:长征精神包括坚定的信仰、革命的乐观主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等。

6. 意义: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它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也成为了世界历史上一件不朽的丰碑。

长征简介500字

长征简介500字

长征简介500字

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的一次战略转移行动。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以及加强与其他革命力量的联系,最终实现中国共产党的胜利。

长征的起点是在江西瑞金,终点是在陕北延安。整个行程长达约12000公里,历时370多天。在这段长征的过程中,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和惨烈的战斗,但也展现出了极大的毅力和勇气。

长征的成功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长征使中国工农红军得以保持完整并转移至陕北地区,为今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其次,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威望,吸引了更多的革命者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最后,长征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斗争的象征,激励着后来的革命者不断前进。

长征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红军渡过了激流险滩的四渡赤水,以及在遵义会议上重新调整了党的领导机构。这两个事件对于长征的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长征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者的智慧和勇气。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的领导人在长征过程中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但他们始终坚持正确的领导方针,并成功地带领红军部队走出了困境。

长征的胜利不仅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长征的故事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一种象征,激励着人们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

总的来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行动。它不仅使中国工农红军得以转移,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威望。长征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毅力,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长征简介

长征简介

长征简介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红军先后逃离追踪。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

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由8万余人锐减5万余人,剩余3万余人。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主力军队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之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长征简介和概括

长征简介和概括

长征简介和概括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背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陆续离开革命根据地,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程。

1934年10月10日,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四川嘉陵江战役;1935年11月15日,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瑞塔铺出发,他们共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绵亘不绝的雪山,纵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湖北、河南、陕西、青海等14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途中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成功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具体路线如下: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

历史上,把中国工农红军的这一伟大壮举称为——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抗日战争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长征书籍简介

长征书籍简介

长征书籍简介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艰苦卓绝的战略行军,被誉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这次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摆脱敌人的围剿和追击,保卫革命根据地,最终到达陕北的一个艰难而艰苦的行军过程。

长征的具体起因是中国红军在苏区遭受敌人的围剿,为了打破围困,中国共产党决定组织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这次行军跨越了几千公里的险峻山川,穿越了许多恶劣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面对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但中国工农红军士兵们坚韧不拔,英勇奋战,最终胜利地完成了长征的任务。

《长征》这本书详细地描述了长征的全过程,包括红军在行军途中所经历的艰辛、困苦和牺牲,以及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私奉献。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无比坚定的革命决心和英勇的斗志,以及他们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所展现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的革命精神。

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长征书籍的简介中,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是一部值得一读的革命史书。

长征的内容简介及故事梗概

长征的内容简介及故事梗概

长征的内容简介及故事梗概

推荐文章

看电视剧《长征》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尽管时代不同了,中国已经不是长征年代的中国,但是中国面临的问题还有许多,各种威胁依然存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产主义理想在全世界的实现,依然任重道远。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电视剧长征的内容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目录

长征的基本介绍

诗人胡丘陵的第三部长诗。昆仑出版社,2007年出版。这是一部有独特眼光和意趣,其结构特征和修辞手法在当下同类诗歌中具有某种“补白”意义和价值的好诗。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壮举,不知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结晶为民族的传统和精神遗产,并成为创作的题材。但胡丘陵更多选择那些充满吊诡、偶然性和残酷的一面,拆除历史线性链条,戳破历史必然性的假面罩,在无限接近历史真实的企图中丰富对历史的理解。

长征的剧情介绍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以特有的精神魅力,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尽的力量,而且成为突破时代和国界的神话,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20世纪30年代,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骗取孙中山信任的蒋介石,夺取了国民党最高实力派权力。蒋介石不顾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三省、进犯华北的事实,为彻底消灭中国工农红军,亲自部署、指挥第五次“围剿”,企图把新生的红色政权消灭在摇篮中。此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抛弃“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积极防御战略,与敌人拼消耗,使红军遭受惨重损失。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长征的故事梗概

20世纪30年代,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相继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四

国家大剧院印青作曲《长征》的剧情

国家大剧院印青作曲《长征》的剧情

国家大剧院印青作曲《长征》的剧情

《长征》是一部中国史诗歌剧,由作曲家印青、剧作家邹静之,导演田沁鑫、杨笑阳合力打造。以下是其剧情简介:

该剧通过音乐、剧本创作和导演的诠释,展现了红军在长征中的艰苦历程。在音乐方面,作曲家印青为剧中的红军战士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动人细腻的音乐作品,如《三月桃花心中开》《寒夜中》等,最终铸就而成荡气回肠的史诗性歌剧作品。在剧本创作方面,剧作家邹静之通过长征艰苦卓绝的表象,读懂了烽火岁月里仁人志士为理想信仰奋不顾身的精神,突出表现一个个小人物在长征中所经历的命运抉择、情感起伏、理想求索、生命意义,塑造典型化的红军群体形象,体现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导演田沁鑫与杨笑阳在红色传承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力图向观众传递“行走的力量”,更唤起青年一代对理想信念的思考与追寻。

此外,国家大剧院原创中国史诗歌剧《长征》还将在7月27日至30日迎

来第十一轮演出,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长征》的演出介绍或票务平台了解更多关于这部作品的详细信息。

长征背景简介100字

长征背景简介100字

长征背景简介100字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行动。背景是在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苏区被敌人围困,形势危急。为了保卫革命力量,红军决定进行长征。长征的目标是从敌人的包围中突围,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艰苦的山川峡谷,遭受了艰苦的环境和敌人的追击。长征过程中,红军损失惨重,但也锻炼了红军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名著《长征》的主要内容

名著《长征》的主要内容

名著《长征》的主要内容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5年间进行的一次逃亡与斗争的伟大壮举。这部作品描绘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共产党人坚强的意志,展现了他们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英勇形象。

《长征》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品生动地描绘了红军的起义和毛泽东领导下的秋收起义,以及红军在土地革命斗争中崛起的过程。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和精彩的描写,展示了革命者们面对白色恐怖和反动统治的勇气和决心。

其次,作品详细记录了红军在战争中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如斗争的第一阶段——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粉碎敌人的进攻。通过对这些胜利的描写与分析,读者可以深刻理解红军的战略思想与战斗技巧,以及共产党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智慧指挥。

再次,作品描述了红军与敌人的激烈战斗与几经反复的游击战争。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毅然决定展开长征。他们跋山涉水、跋涉艰苦,与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强大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作者以生动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红军士兵的坚毅意志和舍身忘死的英勇精神。

最后,作品描述了长征的胜利和红军在途中获得的众多成果。红军在长征中发展和壮大,培养了大批干部和指挥员,最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征的胜利为红军和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无尽的信心和力量,使他们能够继续前行、取得最后的胜利。

综上所述,《长征》这部作品完整而系统地呈现了红军的起义、斗争和游击战争的全过程。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史实,读者可以深刻了解那个动荡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这部作品不仅是对长征这段历史的再现和记录,更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崇高歌颂和真挚赞美。在今天,它依然是引领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坚定信念和奋斗目标的重要文献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简介:
长征(金韬、唐国强执导电视剧) • 电视剧《长征》上映于2001年,该剧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 导中国工农红军在逆境中战略转移,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 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生动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挽狂澜于既倒的雄才大略,弘扬 了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该 剧由王朝柱编剧,金韬、唐国强共同执导,唐国强、刘劲、 陈道明等联袂主演。是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获奖作品。 • 红军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它特有的战争魅力,不 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无穷尽的精神力量,而且就像是最完 美的神话突破时代的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剧情梗概: 20 世纪30年代,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 时候!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相继对中央苏区 发动了四次军事围剿,均遭到了惨重失败. 蒋介石为彻底消 灭中国工农红军,遂又亲自部署了第五次围剿,待到1934年4 月
2014-5-24
•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看完电视剧《长征》后我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每当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走入困境的时候, 都是毛泽东引领着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走上正确的 道路;还有就是红军将士对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 移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为创建新中国取得革命的 胜利,他们抛头颅、撒热血,不顾个人安危,转 战于生死之间,其悲壮的历程谱写了惊天地、泣 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3
70年多前,在中央根据地(江西), 由于王明的路线错误,红军的第五 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做出了 战略大转移的决定,开始了史无前 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初 期阶段,由于博古和李得的指挥错 误,导致了红军作战连连失利,损 失惨重。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 3万人。
2014-5-24
•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重新指挥红军作战,局面 才有所好转。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 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把蒋介石的几 十万军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夹金山海拔四千多 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人烟稀少,且气候变 化无常,显然是一道难关。翻越雪山时,为了躲 避敌人的飞机轰炸,红军常常在半夜就起来爬山。 许多红军战士身上还穿着单衣,天上忽而下着大 雨,忽而又下起了大雪,越是这样越是不敢停下 来,有些红军战士由于饥寒交迫走着走着就倒下 去了。
2014-5-24
谢谢 观 赏
2014-5-24
• 沧海桑田,时过竟迁,可长征路上的画面依然历 历在目。许多红军将士将永远地长眠在长征路上,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伟大的长征,已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 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他是一部理想信念的教科书。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 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 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 颜。”毛主席满怀豪情的诗篇,是对红军指战员 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精神的真实写照。长征精神 犹如一座丰碑,光辉的屹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 大史册中,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奋发 图强,坚忍不拔,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伟大 富强。
2014-5-24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2014-5-24
想一想:红军将士们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 水、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哪一次的胜利不 是用红军将士的鲜血换来得。不管是天上飞机轰 炸,地上重兵围堵,还是人间天险,都未能挡住 红军队伍前进的步伐。多少红军将士流尽了最后 一滴血,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把整个生命都献 给了为人民谋解放的斗争中。他们坚信光明就在 前头,正是这种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鼓舞着红军将士沿着党 中央指引的方向一路向前。
2014-5-24
“ 一送里个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 风里个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 个梧桐叶落尽,愁绪里个万千压在心间,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个人儿(介 支)再回山。”电视剧《长征》看完了。 可这悠扬而又优美的歌声,还萦绕在我 的耳畔。革命苏区的乡亲们情意绵绵, 眼含着热泪送别红军的情景;红军将士 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所付出的艰辛场面仿 佛依然在我的眼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