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设计:《琵琶行》(1200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琵琶行》的背景及作者李白,并能正确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能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其中的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方式。
3.能正确解读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并能分析其作用。
4.能朗读课文,感受其音乐美感,并理解其与琵琶的特点和与诗歌的
结合。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文复印件、琵琶演奏视频。
四、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教师将一首琵琶演奏视频放给学生欣赏,并提问:
-音乐中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音乐中传达了哪些情感?
2.教师出示《琵琶行》的课文复印件,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阅读。
3.随后,询问学生对于课文的第一印象和理解。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是一首古代文学名篇,由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以琵琶为主题,描写了一个琵琶女子的悲惨遭遇和她对生活的无奈抱怨。本文将以“琵琶行”为教学设计的主题,介绍如何通过分析该篇古诗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运用,帮助学生提高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琵琶行》的内容和结构;
3.理解《琵琶行》的主题和意义;
4.学习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二、教学内容
1.《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
介绍唐代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以及他写作《琵琶行》的背景和动机。
2.《琵琶行》的内容和结构
分析《琵琶行》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包括琵琶女子的遭遇、她的抱怨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解读《琵琶行》的结构,包括四六句的对仗和平仄韵律的运用。
3.《琵琶行》的主题和意义
探讨《琵琶行》的主题和意义,包括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4.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分析《琵琶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手法和技巧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步骤
1.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古琵琶演奏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与琵琶相关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2.了解《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
讲解唐代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他写作《琵琶行》的背景和动机。
3.分析《琵琶行》的内容和结构
分段解读《琵琶行》,引导学生理解琵琶女子的遭遇和她的抱怨,同时分析四六句的对仗和平仄韵律的运用。
4.讨论《琵琶行》的主题和意义
引导学生就《琵琶行》的主题和意义展开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琵琶行》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琵琶行》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白居易的生活时代。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分析并解读《琵琶行》的意境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体验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课文简介:
介绍《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和其生活时代。
简要介绍《琵琶行》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2 课文朗读: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琵琶行》,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分析并解释诗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2.3 课文解析:
分析《琵琶行》的意象和意境,解释诗中的隐喻和象征。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情感表达,如忧国忧民、离别之情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
3.1 导入:
通过引入琵琶的音乐元素,引发学生对《琵琶行》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对琵琶音乐的感知和联想。
3.2 课文学习:
分组朗读和讨论《琵琶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见解。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体验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3.3 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表达对《琵琶行》的情感和思考。
鼓励学生创作与《琵琶行》相关的诗歌或故事,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
4.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活动表现。
评估学生对《琵琶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2 作品展示:
琵琶行第一课时(1)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 (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点明写作动机; (4)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思考:
本诗描写了琵琶 女弹奏的精妙的乐 曲,请问在诗中琵 琶女一共弹奏了几 次?用文中的诗句 回答听者的感受是 什么?
唐 琵琶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 文意。思考:诗前小序 写了什么内容?对全诗 有何作用?
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降职为)九江郡司马。明年(第二 年)秋,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 然(铿锵悦耳地)有京都声(京城乐曲的声调)。问其人, 本长安 倡女(歌女),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乐师) , 年长(年龄增长)色衰(容颜衰老),委身(嫁给 )为贾 人 (商人)妇。 遂(就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使 快(畅快)数曲。曲罢(弹完)悯然(忧郁的样子), 自 叙少小(年轻)时欢乐事,今漂沦( 漂泊沦落)憔悴,转 徙(辗转迁徙 )于江湖间(各地)。予出官(京官外调) 二年,恬然(淡泊宁静)自安,感斯人言(被这人的话感 动了 ),是夕始(才)觉有迁谪意(被贬谪的失意之 情 )。 因(于是)为(写)长句(七言诗),歌(作歌) 以赠之,凡(共)六百一十六言(字),命(命名)曰 (叫 )《琵琶行》。
《琵琶行》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琵琶行》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1. 通过学习《琵琶行》,使学生了解唐代文化、音乐、艺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琵琶行的背景、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2. 琵琶行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形式;
3. 琵琶行的韵律、修辞性格以及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
1. 琵琶行文学形式的解读;
2. 琵琶行情感与修辞手法的解析。
教学准备:
1. 课前准备琵琶行的课文和注释;
2. 准备一些与琵琶行相关的音乐、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介绍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体部分:
1. 目测生词(10分钟):
分析课文中的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背景介绍(10分钟):
介绍《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唐代文化背景以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琵琶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文学形式解读(20分钟):
讲解《琵琶行》的文学形式,包括词牌、韵律、修辞性格等。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艺术形式。
4. 情感与修辞手法解析(20分钟):
分析《琵琶行》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意境。
5. 对比其他版本(15分钟):
让学生听取不同版本的《琵琶行》演唱,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6. 音乐欣赏(15分钟):
播放与琵琶行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加深对琵琶行的理解。
7. 小结(5分钟):
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帮助学生总结知识要点和体会。
拓展活动:
1. 给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自己创作一个关于琵琶的短诗;
《琵琶行》教学设计精品3篇
《琵琶行》教学设计篇2
【教材分析】
《琵琶行》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板块“笔落惊风雨”的“诗从肺腑出”专题。本专题选取的都是流芳百世的名篇,都来自于生命的力量,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琵琶行》是一篇情感充沛的美文,通过诵读和学案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美和手法巧。本篇课文的亮点是情景动人,细节点透露着深刻的含义,作者的语言描绘恰当贴切。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还原情景,整体感知内容情节。在此基础上,探究文本中两个重要细节点,一是音乐的文学呈现,二是天涯沦落人这一感叹的归因分析。
【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从《琵琶行》这篇课文中学习诗歌语言的生动和谐以及情感表达的深刻细腻,更需要学习诗人如何通过高超的比喻来描摹音乐的能力。在认知上,高一学生已初步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基本能自行对本文的字词进行疏通。在情感上,他们基本具备了对诗歌美好意境的感知力,具有一定的探究古诗词意蕴和情感的兴趣。学生需要采用诵读体会、合作探究等方法来学习本文。
【自主学习】
首先诵读明意,这篇文章比较长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就必须做好课前预习。而导学案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首先导学案上设置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多读要求至少读三遍最后思考,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把有疑惑的地方和不能确定答案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在下次的课堂上作为自己的学习重点来解决。另外补充描写音乐的文章增加内容的厚重感,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情感和描写音乐的高超的语言艺术。
【教学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案7篇
《琵琶行》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课型:鉴赏课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想:《琵琶行》是一篇自读课文,且教学的重点在于整体领悟。因此,教学中不必过份拘泥于字词教学,字词知识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掌握。课堂教学应围绕下列三个环节进行:通过诵读教学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结构分析把握诗歌的整体美,通过语言品味领悟形象美。最后设计一个课后练习,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
一.导语设计
与数学一样,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一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自古就有诗乐结合的传统,如汉乐府、宋词等。那么诗歌是怎样将无形的音乐化为可感的形象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代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杰作《琵琶行》。
【说明:科学精神中包括人文精神。设计这一导语意在引起学生思考:科学、哲学、艺术中都包含有审美因素,富于想象的综合思维是提高科学素养与培养创造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鉴赏提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严惩凶手,陈词恳切,触怒当政者,遂
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情怀,领会白居易诗歌的深远影响与意义。
2、学习诗歌中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的美质。
教学重点:
1、提示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含,体会作品情意和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2、通过朗读体会诗歌。
3、理解《琵琶行》,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方法;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内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白居易读作品给老妪听然后反复修改的故事引出对白居易人物作品的了解。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硬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二、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琵琶行》教学设计篇8
教学目标:
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重点体会音乐中所蕴涵的感情,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从而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教学重点:
1.体会诗中的音乐描写。
2.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如何引领学生感知诗中音乐与人生之间的情感纽带?
教学设想:
1.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
2.让学生朗读体会,讨论理解;
3.播放琵琶曲,渲染气氛,加深学生对琵琶音乐的理解;
4.联系全篇深入挖掘诗人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的原由。
5.大胆地从音乐描写段落切入,并把音乐描写作为研读主体。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展示PPT)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打柴樵夫,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共同演绎了高山流水的知音传奇;一千多年后的唐朝,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浔阳江畔,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到浔阳城的白居易,在送别好友时,偶遇了一位身世
凄苦的长安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共同写就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悠悠的江水、清冷的月光铭记了他们。让我们走进《琵琶行》,与白居易一起聆听。(板书课题、作者、音乐,竖写)一、导入: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引入。(2分钟)
二、初步感知:
1.本堂课我们重点鉴赏《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在此之前,先请同学们听一段琵琶曲。(播放琵琶曲)
你能用语言把这段音乐描绘给没有听过的人吗?(请学生们回答)
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不可言传),可是诗人白居易就用文字将他所听到的琵琶音乐描述了出来,而且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读到这段文字仍然如同亲耳听到了琵琶女的演奏,广为传播,吟诵不绝。(PPT)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2.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3.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重难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学生分析:
1、学习特点: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但富有朝气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
2、学习习惯:知识面仍较为狭隘,对琵琶的了解不多,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且想象和联想能力不强。
学法指导:
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本诗是唐诗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尤其是对琵琶声的音乐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感悟意境,特别是集中描写音乐的第二部分更要细心玩味。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加强了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一箭双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以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解到诗歌中一共描写了三次音乐的演奏,你发现哪一次的音乐写得最为精彩的吗?
明确:是第2自然段
二、朗读感知
1、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2、教师正音,朗读指导
3、个别学生朗读
三、具体研读
1、找出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边提问边板书)
音乐特征情感
转轴拨弦和缓低沉(序曲)先有情
低眉信手声声思
轻拢慢捻抹复挑(过渡)无限事
如急雨粗重急骤
如私语轻微委婉
珠玉落盘清脆圆润
莺语花底宛转流畅
冰泉冷涩阻塞压抑幽愁暗恨
银瓶乍破激越奔涌(高潮)
铁骑突出高亢雄壮
如裂帛短促急迫(曲终)、余韵悠悠
2、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琵琶行教学设计(精选3篇)
琵琶行教学设计(精选3篇)
琵琶行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琵琶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作整体把握
三、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
后提问
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高二上册语文琵琶行教学设计
高二上册语文琵琶行教学设计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琵琶行》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琵琶行》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琵琶行》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琵琶行》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
2.理解并记忆《琵琶行》的内容和词句;
3.领会《琵琶行》的主要思想和寓意;
4.感受《琵琶行》的艺术审美魅力,欣赏美妙的音乐;
5.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琵琶行》的主要情节和中心思想;
2.欣赏《琵琶行》曲调和音乐的美感;
3.掌握《琵琶行》的意境和词句。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琵琶行》的涵义和思想内涵;
2.理解《琵琶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3.欣赏《琵琶行》的艺术构思和音乐精华。
四、教学方法
1.讲解解析法:介绍《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深入解析词句的含义和艺术特色;
2.听写默写法:聆听《琵琶行》的曲调和歌词,理解和记忆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3.音乐欣赏法:通过听取《琵琶行》的曲调和音乐,尊重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美;
4.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和辩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内容与安排
1.课前预习:将《琵琶行》的文本和音频准备齐备,在课前安排合理的复习和预习时间。
2.课堂讲解:介绍《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分析词句的语言艺术及其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出其寓意;
3.听写默写:学生可以利用课内时间聆听和表演《琵琶行》,并根据歌曲歌词进行听写和默写训练,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和记忆力。
4.音乐欣赏:学生可以欣赏不同版本的《琵琶行》音乐及其背景介绍,领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教学设计(一)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教学设计(一)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教学设计(一)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2、鉴赏这首诗歌。
3、理清全文脉络(三次弹奏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4、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大家是否喜欢中国的古音乐?
音乐是中国的国粹,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琵琶演奏曲《霓裳》。
我们从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的音乐美。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音乐,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篇与音乐有关的古典
诗歌。白居易的《琵琶行》。
二、听录音
三、自由读课文
文题全解:
本诗作于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犯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此年秋天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伤感不已,因此作
诗。作者通过塑造一位备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形象抒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
《琵琶行》和《长恨歌》是白居易名著,早在作者生前,已经是“童子能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曲”篇。此后一直传诵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全文以三次演奏为主线:
第一次演奏(暗写)诗人送客闻琴,第二次演奏(明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江洲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四、赏析序言
序言交代了写作动机,请问:
1、写作动机是什么?
2、序言一共七句,与正文彼此相对应的段落是哪几段?
五、全体同学速读第一段
问:本段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了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析:时间、──夜,地点、浔阳江头,“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从侧面烘托琴技,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学设计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琵琶行(并序)》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琵琶行(并序)》。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读古文的能力。
(2)通过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典故的理解。
3. 诗中意象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
1. 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诗中深层次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简介白居易和《琵琶行》的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诗文,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 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讲解诗文的背景、意象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
1. 熟读并背诵《琵琶行(并序)》。
2. 分析并总结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文中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诗句为例,讲解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
1. 评价学生在诗文朗读和背诵方面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在关键词语和典故理解方面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情怀,领会白居易诗歌的深远影响与意义。
2、学习诗歌中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的美质。
教学重点:
1、提示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含,体会作品情意和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2、通过朗读体会诗歌。
3、理解《琵琶行》,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方法;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内含。
教学过程:
一、作品提示。
1、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琵琶行》上一篇七言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曲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先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
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2、琵琶:弹拨乐器。相传在秦代,百姓因“苦长城之役”,“弦鼗(tao)而鼓之”。“鼗”,小鼓,如同今天的拨浪鼓。弦,名词做动词用,意即配上三条弦,便成了秦琵琶。到隋唐时,琵琶种类繁多,成为弹拨乐器的总称。本篇中琵琶女所弹奏的,是从“丝绸之路”传达室进的“曲项琵琶”,梨形、曲项、四弦,下腹共鸣性强。
3、行:一种体裁,因与“歌”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性质的歌辞。
二、预习思考。
1、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学生: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3、概括各段的大意。
学生: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各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研读课文。
1、学生划出叙述景物环境的句子,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学生:“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荻花秋瑟瑟。”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受秋凉袭不断,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无不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忧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再次出现做好了准备。其它如:
“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明月江水寒”
“黄芦苦竹绕宅生”等。
2、找出写人物的形象的句子,并对人物进行分析。
琵琶女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报琵琶半遮面”,叙述女主人公出场,是人们经常吟咏的名句。它的好处不仅在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和此时此境的复杂心理活动,还暗示出她无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沉吟”道貌岸然明回想往事学生的心情。“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既写动作表情,也写表现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是京城女”等句子,诗人转述歌女自叙,笔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少年的欢乐受宠与年老色衰后的冷落寂寞形成对对照,道貌岸然出了歌女天涯沦落的无限悲伤之情。
诗人形象
送客时的离别愁绪,听歌女演奏和自叙时感情共鸣,对远离京城环境的不适,春江秋月夜的一人独饮,这些叙述无不是诗人心曲的流露,直让人为诗人无故被贬黯然泪下,生出一腔怨恨。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熟读课文,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段落。
理清全文结构图,分析其感情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