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送别诗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送别诗鉴赏ppt课件

送别诗鉴赏ppt课件
同病相怜,有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
2 艺术效果 营造了一个开阔的意境 思想感情 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
之情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认同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2分)诗一开头 就写明媚的景物,渲染饯行时的热烈气氛,为全诗定下乐观 开朗的基调。(2分)后来又直接抒情,希望像平日一样开 怀畅饮,不愿弦管演奏离别的曲调,表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 (2分)
如果不认同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只要言之成理, 也可以得相应的分数。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 本诗运用了哪几种艺术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2 从艺术效果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
一句的作用
1 烘托手法 以流水、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 反衬手法 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请。 对比手法 用作者与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 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
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 岸有“郢门山”。
清朝有位文学评论家称这首 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 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 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 对首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 关”)的理解和评价。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优秀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优秀课件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 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 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 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名句默写
1、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 府之任蜀州》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3、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 永《雨霖铃》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人们一 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正所 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 使安西》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
饮酒饯别 美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
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 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诗-精品课件ppt( 完美版 )
送别诗常见地点:长亭 南浦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送别怀人诗”鉴赏+课件
元九、李二十》
作者及朝代 宋·晁补之
唐·王勃 唐·杜甫 唐·王勃、王昌龄
北宋·王安石 北宋·欧阳修 北宋·苏轼 中唐·白居易

根植教材 知识构建
你知道的哪些诗是送别怀人诗?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注释
1.仙经:即道经。讨论(lún):谓探讨研究并加 以评论。 2.洗心:谓清除尘念。《易·系辞》:“圣人以此 洗心,退藏于密。”向溪:一作“句溪”,在今安 徽宣城东五里,溪流回曲,形如句字,源出笼丛、 天目诸山,东北流二百馀里,合众流入长江。 3.清耳:洁其心耳。敬亭:山名,古名昭亭山,在 今安徽宣城市西北郊。 4.“筑室”二句:与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相类。 5.多:赞美。枉驾:屈驾。对别人来访之敬称。枉, 屈尊。 6.微言:精微奥义之言。⑾意气:志趣。
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
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离之深。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写哀情或反衬)。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④想象(也叫虚写或虚实结
情感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送别诗”专题课件

“送别诗”专题课件
送别诗的起源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 不畅有关,人们常常因为出行、迁居 、征战等原因离别,送别诗成为表达 离别之情、祝福之意的最佳方式。
“送别诗”的历史发展
送别诗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唐宋诗词的重要组成部 分。唐宋诗人如李白、杜甫、苏轼等都留下了许多经典的送 别诗篇。
送别诗的历史发展与文学发展紧密相连,随着文学形式的演 变,送别诗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变化,但表达离别之情、祝 福之意的主旨一直未变。
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创作 风格和诗歌主题,有助于更 好地理解“送别诗”所表达 的情感和意境。
把握情感基调
送别诗通常表达离别之情, 要把握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基 调,感受诗人对离别的感慨 和思念。
品味语言艺术
分析诗歌中的语言运用,如 修辞手法、意象、意境等, 品味诗人如何通过语言艺术 表达情感。
探究诗歌内涵
宋词中的送别诗情感细腻,表达方式 多样,是送别诗的又一代表。
详细描述
宋词中的送别诗多以抒发离别的感伤 和思念之情为主,如柳永的《雨霖铃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这 些诗歌情感丰富,表达了词人对离别 的痛苦和不舍之情。
明清诗词中的“送别诗”
总结词
明清诗词中的送别诗在继承唐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具有时代特色。
注重节奏和韵律
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诗歌的节奏感, 使诗歌读起来更加流畅、和谐。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抒怀诗++课件28张+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抒怀诗++课件28张+

【活动】小组讨论后,补充完善自己对本诗的理解,并派 一名代表将本组的理解整理后上台呈现。(注意:五个步骤 并不一定是截然分开,依次进行的,上台呈现时可以根据诗 歌特点融会贯通。)
1.想标题:觐省(探望双亲)
2.读注释:①点明时代背景(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运用 了典故;③点名颈联的技巧是虚实结合
(朱韵帆) (刘妍) (杨翊) (秦垚) (杨海俐) (高鑫雨) (卞湘凝) (丁灵珊)
【任务三】创作评析: 掌握常用意象,填佳句写短评
送别 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尤佳凤) (顾珂敏) (金玟萱) (顾芸涵) (黄思葳) (孟欣) (张文卿) (柴梦宇)
① 送君别有八月秋,长亭设酒当饮别。 ② 送君别有八月秋,冀君勿忘往日情。 ③ 送君别有八月秋,待君来时春正浓。 ④ 送君别有八月秋,寒蝉噤声柳枝空。 ⑤ 送君别有八月秋,叶落南浦西风寒。 ⑥ 送君别有八月秋,再见不知几多愁。 ⑦ 送君别有八月秋,望君别处徒自愁。 ⑧ 送君别有八月秋,折柳赠迎二月春。 ⑨ 送君别有八月秋,回首又闻季秋槐。 ⑩ 送君别有八月秋,寒蝉不鸣西风瘦。 ⑪ 送君别有八月秋,思慕唯留一片鸥。 ⑫ 送君别有八月秋,但愿情随西风去。 ⑬ 送君别有八月秋,枫落寒水心落愁。
(管梓成) (徐研宸) (高永春) (吴佳铭) (刘乐安) (金子杰) (尹煜恒) (简明) (吕冯)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抒怀诗 课件24张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之送别抒怀诗 课件24张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司马光
汉家五尺道,置吏抚南夷。 欲使文翁教,兼令孟获知。 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词。 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注】①富顺:古代包括云南、贵州及川西南的广大地区。②五尺道:秦代修筑从四川 通往云南的路,长约二千余里,宽约五尺,史称“五尺道”,还在西南夷地区设置官吏。 ③文翁:汉景帝末蜀郡太守,在成都设立学校。④蒟酱:鸡棕酱,鸡棕是一种香菌。
5.析技巧:用典(感叹时局动荡,难见天伦之乐,从侧面扣题 “觐省”);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①以静衬动(或动静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以峡岸的 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②视听结合,“滩声”是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一路旅途辗转艰险 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则是从视觉角度写离别之景。
汉wk.baidu.com襄阳高士。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 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 ,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 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 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知识汇总】
别之 因
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①标题中往往有“__送__”“__别__”“_赠__”_ “_酬_”_等字样。

送别诗鉴赏(公开课)ppt课件

送别诗鉴赏(公开课)ppt课件

送别诗中常提到的乐曲有:骊歌、劳歌、阳关曲
唱歌送别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正当今夕断肠处, 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 (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 )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 )(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 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 代称)
《阳关曲》又名《阳关三叠》、《渭城曲》,是 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 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目前所见的是一首 汉族古琴歌曲。
最新版整理ppt
20
情感6: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最新版整理ppt
21
小结:
•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依依不 舍, •对友人的宽慰、关怀、劝勉, •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 •有时也表达自己的志节。
诗歌按题材主要包括:
1、思乡怀人诗
2、送别诗
3、山水田园诗
4、边塞诗
5、怀古咏史诗
6、咏物诗
最新版整理ppt
1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送别诗鉴赏
最新版整理ppt
2
送别诗: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 难行,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 矣,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出行原因大体可分 为 赴考、出使、迁谪

【最新】高三语文高考古典诗歌复习之送别诗鉴赏 课件(共73张PPT)

【最新】高三语文高考古典诗歌复习之送别诗鉴赏 课件(共73张PPT)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
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
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此习俗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
“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 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 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 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 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 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1、杨柳(柳、杨): ——“柳”者,“留”也,柳枝依依——
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2、杨花(柳絮)
——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 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 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古道
长亭
离愁 别恨
柳 笛声
芳草
夕阳


柳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长条故惹行客, 似牵衣带话, 别情无极。
——周邦彦《六丑》
考题回顾(2002年全国17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过,“折柳”二字是全诗 的关键。诗中“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 说?为什么?

高考语文复习:送别诗鉴赏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送别诗鉴赏课件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注释:①穷交日:患难之交,指贫贱之交。②昌亭旅食:昌亭,即南昌 亭。旅食,此处为客居、寄食之意。③怀抱:心心相印。④依然:依 依不舍的样子⑤长安在日边:引用日近长安远的历史故事,表达志向 遥不可及,或与之相反。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 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①《送》诗中王勃直抒胸臆,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 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来宽慰朋友,排遣离愁,乐观豁达;
• ②《白》诗中,“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运用“日近长安远” 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二、鉴赏方法
明确意象
分析意境
寄托情感
• 答题思路“看四眼”: • 第一眼:注意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 • 第二眼:注意诗词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意象 • 第三眼: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与所表达情感的联系点 • 第四眼:看清题目要求
三、鉴赏精炼——链接真题
(2022年百度文库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三、鉴赏精炼——链接真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送别诗鉴赏 ppt课件

送别诗鉴赏  ppt课件

鉴赏方法
2.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1)杨柳 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 “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 与“留”谐 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 意象。 (2)长亭、短亭、劳劳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 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 绪的意象。 (3)南浦 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如: 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4)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美 酒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ppt课件 3
代表人物及诗作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送灵澈上人》、《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山中送别》《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送 友人》、《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春夜洛城闻笛》、《忆秦娥· 箫声咽》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青门柳》 高适:《别董大》 骆宾王:《易水送别》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ppt课件 20
知识梳理(抒情)
(4)借景抒情:
如唐诗人刘长卿虚处藏神、用笔神妙的五绝《送灵澈上人》:

诗歌鉴赏送别诗优秀课件

诗歌鉴赏送别诗优秀课件
❖ (2)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 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
❖ 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 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 古
❖ 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夕阳则多给人予凄凉、沮丧和失 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 来抒发他们的情思。
⑶环境意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舟〕、
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美酒、春草
柳:⑴.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 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非常相似。 ⑵.“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 不舍之意。⑶.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 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酒:古人离别多设宴,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酒香, 酒里充盈着亲情、友谊、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 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乐府相和歌辞
离恨恰如春草,
饮马长城窟行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夕阳 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代许多诗人在诗题中往往并不记详细 的离别的对方。如李白渡荆门送别、送 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送别 、送友人入蜀、白雪歌送友人等。

送别诗鉴赏课件

送别诗鉴赏课件

送别诗主要艺术手法:
1 、托物寓情。 2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3 、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 直抒胸臆。
4 、虚实相生。
演练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作ຫໍສະໝຸດ Baidu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明确:1、景物:“猿啼” 、“暮江”、 “孤 舟” 。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 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 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 欣向荣之意。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饮酒饯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唱歌送别 赠汪伦
情感:想象友人别后的 怅惘、孤寂、落寞。
小结:送别诗中的情感
对友人的留恋、关 怀、依依不舍,对友人 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 表达自己的志节,分别 后自己的孤寂、惆怅、 落寞。
唐人送别的习俗
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折柳送别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 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 似。
远2、”。反衬:情“: 人“自客伤散心”、水自“流伤”心”,以、流“君更 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 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

送别诗鉴赏 PPT课件

送别诗鉴赏 PPT课件
送别诗鉴赏
江苏如皋磨中 陈晓丹
• •

今一知地天夕晚芳 长
宵壶交之之阳风草 亭 别浊半角涯山扶碧 外

梦酒零 外柳连 ,
寒尽落 山笛天 古

声道

残边
唐代送别诗鉴赏
课型:选修课
学习目标: 1 、了解送别诗的特点,把握送别诗各
异的情感. 2 、了解送别诗的意象,掌握通过意象
鉴赏送别诗的方法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送别诗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送别诗课件

散 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 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 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⑵作者在本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
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3 、子规:子规啼声哀怨动人,听起来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
哀伤的象征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 、月: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 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 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 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 抒怀。 5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地,南浦是 水边送别之所 6 、酒:可表达情意也可派遣愁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诗歌鉴赏复习 送别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预习部分
课本中出现的此类诗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雨霖铃》 柳永 《别董大》 高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送别诗鉴赏》课件

《送别诗鉴赏》课件

分析结构:送别诗 的结构通常包括起 承转合,需要分析 其中的结构和布局 。
体会意境:送别诗中 的意境通常具有深远 、悠长的特点,需要 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 感。
送别诗的鉴赏技巧
理解送别诗的背景和主题: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情感经历等,有助于更好地 理解送别诗的主题和内涵。
品味送别诗的语言和意境:送别诗的语言往往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意境,品味其中的语言和意境,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送别诗的情感和内涵。
的 影 响
送别诗对文学的影响
丰富了文学题材: 送别诗作为古代 文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丰富了文 学的题材和形式。
传承了文化传统: 送别诗传承了古 代文人的离别情 感和友谊,成为 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影响了文学创作: 送别诗的创作手 法和情感表达对 后世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影响, 如唐诗、宋词、 元曲等。
岑参:《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 京》、《送李 副使赴碛西》
杜牧:《赠 别》、《江南
春》
和送 情别 感诗
的 主 题
送别诗的主题分类
友情送别:表达对朋友的不舍和祝福 爱情送别:表达对恋人的思念和期待 亲情送别: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 事业送别:表达对事业的追求和奋斗
送别诗的情感表达
离别之情:对离别的伤感、不舍和思念 友情之深: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珍视 祝福之语: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 励志之言:鼓励朋友勇敢面对未来,追求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友人之别
⑴在唐人的送别诗中,抒写更多的是同僚间
朋友间的离别之情。他们有的是写送好友到 外地去做官的。好友外出做官,诗人摆酒相 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⑵还有也是送好友到外地做官的,但际遇不 同,友人或同僚却都是被贬的(失意人送失 意人)。这类诗歌,在唐人的送别诗中占了 很大的份量。诗人在送别好友的同时,或表 达政治上的失意,或宣泄对朝廷的不满,或 表明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宽慰,感情深切。 重别梦得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送别诗常见意象


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 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 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 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 显得动人深长。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 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 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 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高考送别诗鉴赏
送别诗基本知识
古人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 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 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①送别诗标题常含“送”、“别”或“送别”等字 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陈子昂的《春 夜别友人》、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2006年湖 北卷)。 ②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
第四,表达积极乐观之感,全诗清新自然,积极
向上。 有一些诗人敢于跳出送别诗伤感的通套,对离别 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或对美景加以赞扬或对友人 寄以祝福,其清新乐观的精神境界会让人耳目一 新,为送别诗添上了明快积极的一笔! 送人游岭南 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 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 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 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 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 冥冥 鸟去迟。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 限, 沾襟比散丝。
⑶还有一类送别,也与做官有关,那就是送
友人去远征的,这些多是边塞诗人的作品, 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送李副使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送别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首联、颔联中哪些词语表达了秋季怎样的特征?从中 又表达出诗人什么感情?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 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 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 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湖北 卷) 谢亭送别 许浑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劳歌一曲解行舟, 猿啼客散暮江头, 红叶青山水急流。 人自伤心水自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同作逐臣君更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青山万里一孤舟。
2.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 各有何特点。(4分) 许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风雨凄迷的景色来映 衬心中的烦闷和惆帐,含蓄而富有感染力;刘诗则是对 照写景,借万里“青山”中一叶“孤舟”表现朋友的孤 独寂寞和自己政治上失落苦闷,感情浓烈,言近旨远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表达对亲友的思念、
内容及主题倾向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
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 人不识君”两句为“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 《河岳英灵集》),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 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 倾注信心和力量。
内容及主题倾向

南浦
送别诗常见意象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 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 有很大关系。江淹作《别赋》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 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致 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 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而“南浦子曲” 和《南浦》词牌多被用来写惜别伤离之情或羁旅愁怀。 酒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杨载《诗法家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 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许多离别诗, 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 情、感时之情。

2、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别董大( 高适 )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1)《送魏二》全诗四句都有写景,一、 二句和三、四句所写之景有何不同? (2)试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作者所抒发的离 别之情是否相同。
豪迈型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
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间接抒情

借物抒情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借景抒情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内容及主题倾向
依恋,抒发与亲友别离后的孤寂惆怅之情。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 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

欧阳修《玉楼春》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寞孤馆月。
表达技巧指导
想象(虚拟)
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想
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 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 恋和关切。 王昌龄《送魏二》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别诗常见意象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 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 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 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 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 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 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 独抑郁之感。 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 惯用的意象。
内容及主题倾向
从情感上看,除了表达依依惜别的友情,有的 或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 长虹,如“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陈子昂《送 魏大从军》); 或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绮丽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 围,使人心旷神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 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 之清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

送别诗常见意象
⑴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
⑵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 ⑶景物意象:杨柳、柳絮、杨花,秋、明月
夕阳,孤舟、孤帆、流水

杨柳
送别诗常见意象
它源于《诗经· 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 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 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 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 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 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 “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 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 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 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 的离情别绪。
鉴赏示例练习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湖北 卷) 谢亭送别 许浑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劳歌一曲解行舟, 猿啼客散暮江头, 红叶青山水急流。 人自伤心水自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同作逐臣君更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青山万里一孤舟。 1.这两首送别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都写到“水 流”,简要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4分) 相同都是借对水流抱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都用了 反衬的手法。不同:许诗以水流“急”来反衬自己内心 对友人的依依难舍之情;刘诗则通过一个“自”字,以 无情衬有情,表现了朋友离去后自己心中的伤感和孤独。
①亲人之别
孟郊的《古别离》、杜甫的《新婚别》写的
是夫妻间的离别,那份别离的幽怨与痛苦, 自是感人至深的。还有一些抒写兄弟间的骨 肉分离,难舍之情的诗歌。 古别离 孟郊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②情人之别
比如杜牧的《赠别》等极写情人间的缠绵悱
恻的爱情,在分别中体现两人的感情深切。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风格和抒情方式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源自文库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
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 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 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 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 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 《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 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表达技巧指导
烘托
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 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 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 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表达技巧指导
以乐景衬哀情 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 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 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 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 的因素。
比喻
表达技巧指导
用比喻的手法来抒写心情,是送别诗常见的艺术
手段之一。 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 鸦飞尽水悠悠。” 刘过的《柳梢青· 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 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
伤感型
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 人说!

风格和抒情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