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十、十一重点

合集下载

毛概第11-12章复习资料2015,重点考点

毛概第11-12章复习资料2015,重点考点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1.党的十八大指出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坚持一切为了人民1)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2)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3)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邓小平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4.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1)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取向。

2)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3)经济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

4)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有?答: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其次,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最后,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2)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作用。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新特点是?答: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4、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毛概重点知识总结

毛概重点知识总结

毛概重点知识总结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代表性文献:《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深刻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前途等问题。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代表性文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着重阐述了红色政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等方面的思想。

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依据:《红政》、《井斗》《星火》、《反本》。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乡村为中心的思想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

五、《反对本本主义》1.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3.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4.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5.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内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6.阐述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法。

7.提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8.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

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2.王稼祥著作。

七、《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科学分析。

2.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前途等问题,做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3.明确提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八、《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毛泽东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概的重点

毛概的重点
十、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十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象:帝国主义(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领导: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帝国主义要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只有它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性质和前途: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十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毛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毛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程的重点在总体课程设计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又突出以下具体的重点内容。

(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三大理论成果和最新理论成果的内容、地位及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核心和基本要求。

(2)第二章: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涵义及其关系。

(3)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4)第四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

(5)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7)第七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8)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9)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的方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0)第十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1)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

(12)第十二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新形式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13)第十三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4)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5)第十五章: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2.本课程的难点:(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2)第二章: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3)第三章: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依据和意义?(4)第四章:中国为什么必须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合理性是什么?(5)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性和创新之处在哪里?(6)第六章: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

毛概重点整理

毛概重点整理

说明:以下仅是对第三、第八、第九和第十一章的总结,仅供参考。

第三章教学重点:1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道路、基本纲领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

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参考答案】:(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2)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人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四、论述题1.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然性以及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此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参考答案】:(1)客观依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外无独立,没有和平、合法的斗争形式可以利用,中国革命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长期占领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毛概重点(根据老师讲的整理)

毛概重点(根据老师讲的整理)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改革开放的背景(P148)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从国内情况看,“文虎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灾难。

乱久思治,穷则思变。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忍心所向。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二、全面深化改革(P152)(一)原因:1、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2、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3、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二)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途径)。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P157)1、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的。

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3、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济)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点(P168)三个要点: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性质。

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十二章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十二章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一:为什么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2: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二: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1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2 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3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四: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1: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五: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当前如何改善党的领导?1: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三:必须清醒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毛概简答题重点汇总

毛概简答题重点汇总

毛中特简答题重点汇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理论指导实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实践升华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结合文化、民族形式)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指导意义1)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实践: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理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理论: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三个有利于“标准(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基础地位)(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1)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3)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思想路线的条件和目的。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毛概各章重点

毛概各章重点

毛概复习资料第一章1.一大~四大先后提出最终的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还缘于中国革命进取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5.怎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联系。

7.两者的关系毛泽东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和革命成为时代主题,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9.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10.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11.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毛概重点精华版

毛概重点精华版

第一章:名词解释: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辨析题: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4、简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间的辩证关系。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论述题理论结合实际,谈一谈马克思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以及两大理论成果的意义。

第二章名词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辨析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3、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简答题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4、简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名词解释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答题: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四章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论述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成果和经验教训。

第五章名词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辨析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如何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3、简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相互关系。

第六章名词解释社会主义本质、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简答题:简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因。

论述题:请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情况,谈一谈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实现途径。

第七章辨析题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论述题试述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背景。

毛概重点(含内容)

毛概重点(含内容)

毛概重点第十章第一节1、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的重大抉择,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

我们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涵。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毛概重点整理

毛概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结晶。

3. 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制度,理论的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国家。

5.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1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及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第三章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第四章1四马分肥:将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2国家资本主义指国家能够直接控制、支配的资本主义经济。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第五章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科教兴国: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毛概期末各章总结

毛概期末各章总结

毛概期末各章总结《毛概》共分为十一章,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实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主要包括四个基本原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泽东思想是我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第二章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章讲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中国人民利益出发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一段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经济上,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政治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文化上,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五章讲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章介绍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法治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毛概重点

毛概重点

第十二章:课后思考题1、3、5,以及台湾问题的实质、“一纲四目”、“胡四点”等。

第十三章1. 毛泽东:“两点论”、“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10. 和谐世界的含义2.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及其基本内容;3. 世界格局由两极到多极的演变;4.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5.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6. 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8.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9.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第十四章1. 工人阶级为什么是国家的领导阶级?3.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两个范围的联盟)2. 新的社会阶层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5. 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6.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第十五章(今年,本章的教学要联系建党90周年)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尤其是对为什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认识;2.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3. 如何改善党的领导?4. 毛泽东的“两个务必”思想5. 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第七章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4.“三个有利于”标准5.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第八章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5.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8.实行先富政策的客观必然性9.先富与共富得关系10.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1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1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第九章:课后思考题作为本章的重点内容第十章:重点内容除课后思考题以外,还应当加上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两个概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毛概重点

毛概重点

第一章一、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

二、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三、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

四、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四、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六、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毛泽东思想;第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七、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八、毛泽东思想形成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九、毛泽东思想实践基础:中共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十、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土地革命;成熟: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发展: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建设社会主义。

十一、毛泽东思想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十二、邓小平理论形成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毛概考试重点

毛概考试重点

毛概考试重点概要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得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住址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是什么?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喝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使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使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概第十、十一章节十章☆【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先进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文化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即人们在其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或观念形态,仅包括与精神生产直接有关的现象,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的思想观念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

教材中讲的文化主要是与政治、经济、社会并列的文化,指的是狭义的文化。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挫败西方敌对势力搞“和平演变”、“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战略措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有”的关系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

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化建设才能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反映生活本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选择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位置。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改革的迫切性(1)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2)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3)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4)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坚持试点先行,从点带面,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

十一章☆【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依据①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②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③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理论意义◆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论的升华。

实践意义◆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是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是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是社会和谐是应对处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四是社会和谐是应对处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创新活力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民族创新精神的养成有赖于大学生的拉动。

从大学生群体中流溢出的科学文化精神,从大学生群体中走出的富有创造能力的人群,其自身所带有创新的活力,播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要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为己任,全面发展,学习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形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各个领域中,全方位寻找自身所属的位置,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努力解决带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整体实力。

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文化基础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其自身所蕴涵的文化力量,在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起着引领和整合的作用,大学的文化辐射,在不断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作为大学文化的引领者,大学生应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要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修养。

除了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有适应自己将来工作需要的外语水平,。

【第二节】构建和谐社的总思路一、指导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第三,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动力◆第四,坚持民主法治——重要保证◆第五,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条件◆第六,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三、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1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差距逐步缩小;就业比较充分;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民族素质明显提高;社会创造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