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步步高专题训练专题二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步步高必修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高中物理步步高必修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章抛体运动第1节曲线运动1.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____________.2.曲线运动的速度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同时刻的速度具有不同的________;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________方向;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它的速度方向____________,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3.当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时,物体做直线运动,若方向________,则做加速直线运动,若方向________,则做减速直线运动.当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时,物体做曲线运动.4.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 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时,物体做曲线运动.5.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地变化,但速度大小可以不变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曲线运动的概念1.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B.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C.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D.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图1某质点沿如图1所示的曲线abcde运动,则在a、b、c、d、e各点上,质点速度方向大致相同的两点是()A.a点与c点B.b点与d点C.c点与e点D.b点与e点知识点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3.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D.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均不变的运动(不为零)可能是曲线运动【方法技巧练】一、运动轨迹与力的方向间关系的应用4.图2如图2所示,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的力反向, 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关于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a运动B.物体不可能沿直线Bb运动C.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c运动D.物体不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5.图3小钢球m以初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后受到磁极的侧向作用力而做曲线运动,从M点运动到N点,如图3所示,过轨迹上M、N两点的切线划分了四个区域,由此可知, 磁铁可能处在哪个区域()A.①区B.③区C.②或④区D.均不可能二、判断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的方法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A.速率B.速度C.加速度D.合外力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是物体的运动方向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轨迹的切线方向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D.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3.一质点(用字母O表示)的初速度v0与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质点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则所画质点的运动轨迹中可能正确的是()4.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在运动的某一位置,它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以及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A.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都相同B.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C.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5.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若再对物体施加一个恒力,则物体可能做()A.静止B.匀变速直线运动C.曲线运动D.匀速直线运动6.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轨迹上某一点的加速度方向()A.就在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上B.与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垂直C.与物体在该点所受合力方向相同D.与该点瞬时速度的方向成一定夹角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判断物体是做曲线运动还是直线运动,应看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B.静止物体在恒定外力作用下一定做直线运动C.判断物体是做匀变速运动还是非匀变速运动应看所受合外力是否恒定D.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一定沿直线运动8.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瞬时速度的方向在曲线的切线方向上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一定是变力C.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D.质点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一定是时刻在变化的9.在弯道上高速行驶的赛车,突然后轮脱离赛车.关于脱离了的后轮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仍然沿着汽车行驶的弯道运动B.沿着与弯道垂直的方向飞出C.沿着脱离时后轮前进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离开弯道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图410.如图4所示,小钢球m以初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磁极的侧向作用力而做图示的曲线运动到D点,从图可知磁极的位置及极性可能是()A.磁极在A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B.磁极在B位置,极性一定是S极C.磁极在C位置,极性一定是N极D.磁极在B位置,极性无法确定11.如图5所示图5为一质点在恒力F作用下在xOy平面上从O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且在A点时的速度v A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可能是()A.沿+x方向B.沿-x方向C.沿+y方向D.沿-y方向12.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和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二力方向不变,但让F1突然增大到F1+ΔF,则质点以后()A.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章抛体运动第1节曲线运动课前预习练1.曲线运动2.方向切线切线方向不断变化不断变化3.在一条直线上相同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4.在一条直线上不在同一直线上5.AB[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而速度的大小可以变,也可不变,A、B对.]6.AB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做曲线运动.B对,C 错.]课堂探究练1.CD2.B[由题意知物体沿曲线由a向e运动,由各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可知,b、d两点的速度方向大致相同.]3.D[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恒力和变力均有可能使物体做曲线运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大小不一定变化,故只有D正确.]4.ABD[由AB段曲线向下弯曲可知,物体受到的力F的方向一定是指向AB弯曲的一侧.当力F突然反向时,在B点的速度方向瞬时未变,但在-F的作用下,速度方向要发生改变,向上侧偏转,故曲线Bc是可能的.图中Bb是撤去力F、物体沿切线运动的情况.图Ba是力F继续作用的结果.物体在-F 作用下不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方法总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向受力的一侧弯曲.5.D[由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小球受到的吸引力应指向轨迹的凹侧,故①、②、③、④区都不可能,故选项D正确.]6.B[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里合外力并未限定是变力还是恒力.物体可以受一个力,也可以受多个力,所以受力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所以A、D正确,B错误.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故可判断C也正确.故选B.]方法总结(1)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时,应首先分析物体的受力,确定其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若是则做直线运动,否则做曲线运动.(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否变大决定于所受外力中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如果该力与速度v同向,则物体速度变大,反之则变小.课后巩固练1.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沿切线方向,由于曲线在各点切线方向不同,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即速率不一定变化,由于速度是矢量,方向变了,速度即变了.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不共线,但合外力可以是恒力,加速度可以恒定,综上所述B正确.]2.BC[速度方向就是运动方向,故A错;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速度方向一定改变,所以B、C对;由于速度方向改变且速度是矢量,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D错.]3.A4.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且与合外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故选B.]5.BCD6.CD[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是相同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无关,但与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有关,与该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成一夹角,正确选项为C、D.]7.ABC[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它们方向有一夹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故A、B对.物体受的合外力恒定时,就做匀变速运动,合外力不恒定就做非匀变速运动,可见匀变速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故C对,D错.]8.AC[质点做曲线运动受到的合力可以是变力,也可以是恒力,故B错误;质点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但速度大小可以是不变的,故D错误.]9.C[赛车沿弯道行驶,任一时刻赛车上任何一点的速度方向都是赛车运动的曲线轨迹上对应点的切线方向.被甩出的后轮的速度方向就是甩出点轨迹的切线方向,车轮被甩出后,不再受到车身的约束,只受到与速度方向相反的阻力作用(重力和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相平衡),车轮做直线运动.]10.D[钢球受磁极的吸引力而做曲线运动,运动轨迹只会向吸引力的方向偏转,因而磁极位置只可能在B点而不可能在图中的A点或C点.又磁极的N极或S极对钢球都有吸引力,故极性无法确定.]11.D[根据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指向曲线内侧的特点,质点在O点的受力方向可能沿+x方向或-y方向,而由A点可以推知恒力方向不能沿+x方向,但可以沿-y方向,所以D项正确.]12.A[质点是受两恒力F1和F2的作用,从静止开始沿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F1发生变化后,F1+ΔF和F2的合力大小和方向与原合力F合相比均发生了变化,如右图所示,此时合外力仍为恒力,但方向与原来的合力方向不同,即与速度方向不相同,所以此后物体将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正确.]。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人教B版数学选修2-1课时作业:2.2.2]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人教B版数学选修2-1课时作业:2.2.2]

2.2.2 椭圆的几何性质课时目标 1.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2.明确标准方程中a ,b 以及c ,e 的几何意义,a 、b 、c 、e 之间的相互关系.3.能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解决椭圆的简单问题.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焦点的 位置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 方程范围顶点轴长 短轴长=____,长轴长=____ 焦点 焦距对称性 对称轴是________,对称中心是________离心率2.直线与椭圆直线y =kx +b 与椭圆x 2a 2+y 2b2=1 (a >b >0)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椭圆相切⇔⎩⎪⎨⎪⎧ y =kx +b x 2a 2+y 2b 2=1有______组实数解,即Δ______0.直线与椭圆相交⇔⎩⎪⎨⎪⎧ y =kx +b x 2a 2+y 2b 2=1有______组实数解,即Δ______0.直线与椭圆相离⇔⎩⎪⎨⎪⎧y =kx +b x 2a 2+y 2b2=1__________实数解,即Δ______0.一、选择题1.椭圆25x 2+9y 2=225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依次是( )A .5,3,45B .10,6,45C .5,3,35D .10,6,352.焦点在x 轴上,长、短半轴长之和为10,焦距为45,则椭圆的方程为( ) A.x 236+y 216=1 B.x 216+y 236=1 C.x 26+y 24=1 D.y 26+x 24=1 3.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x 22+y 2m =1的离心率为12,则m 等于( )A. 3B.32C.83D.234.如图所示,A 、B 、C 分别为椭圆x 2a 2+y2b 2=1 (a >b >0)的顶点与焦点,若∠ABC =90°,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1+52 B .1-22C.2-1D.225.若直线mx +ny =4与圆O :x 2+y 2=4没有交点,则过点P (m ,n )的直线与椭圆x 29+y 24=1的交点个数为( )A .至多一个B .2C .1D .06.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1MF ·MF 2→=0的点M 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0,12 C.⎝⎛⎭⎫0,22 D.⎣⎡⎭⎫22,1二、填空题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55,且过点P (-5,4),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8.直线x +2y -2=0经过椭圆x 2a 2+y 2b2=1 (a >b >0)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______.9.已知F1、F2是椭圆C :x 2a 2+y 2b2=1 (a >b >0)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C 上一点,且1PF ⊥PF 2→.若△PF 1F 2的面积为9,则b =________. 三、解答题10.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此焦点与长轴上较近的端点的距离为4(2-1),求此椭圆方程及它的离心率、焦点坐标、顶点坐标. 11.如图,已知P 是椭圆x 2a 2+y 2b2=1 (a >b >0)上且位于第一象限的一点,F 是椭圆的右焦点,O 是椭圆中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心,B 是椭圆的上顶点,H 是直线x =-a 2c(c 是椭圆的半焦距)与x 轴的交点,若PF ⊥OF ,HB ∥OP ,试求椭圆的离心率e .能力提升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1、A 2、B 1、B 2为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四个顶点,F 为其右焦点,直线A 1B 2与直线B 1F 相交于点T ,线段OT 与椭圆的交点M 恰为线段OT 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1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F 1(-3,0),且右顶点为D (2,0).设点A 的坐标是⎝⎛⎭⎫1,12.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P 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 A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1.椭圆的范围实质就是椭圆上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在求解一些存在性和判断性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2.椭圆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又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椭圆的对称性在解决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以及一些有关面积的计算问题时,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3.椭圆的离心率是反映椭圆的扁平程度的一个量,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可以求得离心率的值或范围. 4.在与椭圆有关的求轨迹方程的问题中要注意挖掘几何中的等量关系.2.2.2 椭圆的几何性质知识梳理 1.焦点的 位置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 方程 x 2a 2+y 2b 2=1 y 2a 2+x 2b 2=1 范围 -a ≤x ≤a ,-b ≤y ≤b -b ≤x ≤b ,-a ≤y ≤a顶点 (±a,0),(0,±b) (±b,0),(0,±a)轴长 短轴长=2b ,长轴长=2a 焦点 (±c,0) (0,±c)焦距 2c =2a 2-b 2对称性 对称轴是坐标轴,对称中心是原点离心率e =ca,0<e<1 2.一 作业设计1.B [先将椭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x 29+y 225=1,其中b =3,a =5,c =4.] 2.A 3.B4.A [由(a +c)2=a 2+2b 2+c 2, ∵b 2=a 2-c 2,∴c 2+ac -a 2=0,∵e =c a ,∴e 2+e -1=0,∴e =-1+52.]5.B [∵4m 2+n 2>2,∴m 2+n 2<4.∴点P(m ,n)在椭圆x 29+y 24=1的内部,∴过点P(m ,n)的直线与椭圆x 29+y 24=1有两个交点.]6. [∵MF 1→·MF 2→=0,∴M 点轨迹方程为x 2+y 2=c 2,其中F 1F 2为直径, 由题意知椭圆上的点在圆x 2+y 2=c 2外部, 设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OP|>c 恒成立, 由椭圆性质知|OP|≥b ,其中b 为椭圆短半轴长, ∴b>c ,∴c 2<b 2=a 2-c 2,∴a 2>2c 2,∴⎝⎛⎭⎫c a 2<12,∴e =c a <22. 又∵0<e<1,∴0<e<22.]7.x 245+y236=1 解析 设椭圆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 (a>b>0),将点(-5,4)代入得25a 2+16b2=1,又离心率e =c a =55,即e 2=c 2a 2=a 2-b 2a 2=15,解之得a 2=45,b 2=36,故椭圆的方程为x 245+y 236=1.8.255解析 由题意知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又直线x +2y -2=0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2,0)、(0,1),它们分别是椭圆的焦点与顶点,所以b =1,c =2,从而a =5,e =c a =255.9.3解析 由题意,得⎩⎪⎨⎪⎧12|PF 1||PF 2|=9, ①|PF 1|2+|PF 2|2=(2c )2, ②|PF 1|+|PF 2|=2a , ③解得a 2-c 2=9,即b 2=9,所以b =3. 10.解 设所求的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2=1或y 2a 2+x2b2=1(a>b>0),则⎩⎪⎨⎪⎧b =c ,a -c =4(2-1),a 2=b 2+c 2,解得⎩⎪⎨⎪⎧a =42,b =4,c =4.所以所求的椭圆方程为x 232+y 216=1,或y 232+x 216=1.离心率e =c a =22,当焦点在x 轴上时,焦点为(-4,0),(4,0), 顶点(-42,0),(42,0),(0,-4),(0,4), 当焦点在y 轴上时,焦点为(0,-4),(0,4), 顶点(-4,0),(4,0),(0,-42),(0,42).11.解 依题意知H ⎝⎛⎭⎫-a 2c ,0,F(c,0),B(0,b). 设P(x P ,y P ),且x P =c ,代入到椭圆的方程, 得y P =b 2a.∴P ⎝⎛⎭⎫c ,b 2a .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HB ∥OP ,∴k HB =k OP ,即b -00+a 2c =b 2ac .∴ab =c 2.∴e =c a =bc ,∴e 2=a 2-c 2c 2=e -2-1.∴e 4+e 2-1=0.∵0<e<1,∴e =5-12. 12.27-5解析 ∵A 1(-a,0),B 1(0,-b),B 2(0,b),F(c,0),∴直线A 1B 2的方程为-bx +ay =ab ,① 直线B 1F 的方程为bx -cy =bc.②由①②得T(2ac a -c ,b (a +c )a -c ),∴M(ac a -c ,b (a +c )2(a -c )).又∵M 在椭圆x 2a 2+y 2b 2=1上,∴a 2c 2a 2(a -c )2+b 2(a +c )24(a -c )2b 2=1, 即3a 2-10ac -c 2=0,∴e 2+10e -3=0.∵0<e<1,∴e =27-5. 13.解 (1)∵a =2,c =3,∴b =a 2-c 2=1.∴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1.(2)设P(x 0,y 0),M(x ,y),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 =x 0+12,y =y 0+122,∴⎩⎪⎨⎪⎧x 0=2x -1,y 0=2y -12.又∵x 204+y 20=1,∴(2x -1)24+⎝⎛⎭⎫2y -122=1 即为中点M 的轨迹方程.。

【2015步步高】2015届高考一轮复习(题组扣点+课堂探究+学科素养培养+):第五章 机械能 第1课时

【2015步步高】2015届高考一轮复习(题组扣点+课堂探究+学科素养培养+):第五章 机械能  第1课时

项 A、B 均不正确
在 0 至 t0 时间内,W-μmg·12v0t0=12mv0 2, 在 t0 至 3t0 时间内,-μmg·12v0(2t0)= -12mv0 2,因此力 F 做的功为 W= 32μmgv0t0,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正确.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课堂探究 考点三 功率的计算
止.则关于斜面对 m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 A.支持力一定做正功
当 a>gtan θ,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摩擦力 与位移夹角小于 90°,则做正功 当 a<gtan θ,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摩擦 力与位移夹角大于 90°,则做负功.
B.摩擦力一定做正功
综上所述,B 是错误的
公式 P=Wt 和 P=Fv 的区别: (1)P=Wt 是功率的定均功率的计算方法 ①利用 P =Wt . ②利用 P =F·v cos α,其中 v 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 ①利用公式 P=Fvcos α,其中 v 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②P=F·vF,其中 vF 为物体的速度 v 在力 F 方向上的分速度. ③P=Fv·v,其中 Fv 为物体受到的外力 F 在速度 v 方向上的分力.
滑斜面 b,物块 a 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
滑过程;(2)人造地球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
行,由图乙中的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3)
小车 M 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球 m 用细
线悬挂在车上,由图丙中的位置无初速地释
放,小球下摆过程.则
( D)
A.物块 a 下滑过程中斜面对物块不做功
B.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
第1课时 功 功率
滑行,t=0 时其速度为 1 m/s.从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用)【配套课件】第二章 第一节 专题三 题型六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用)【配套课件】第二章 第一节 专题三 题型六
美好的喜悦和礼赞。 (5)从“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中,感悟出 对光阴流转、生生不息生长规律的坦然(达观)。
知识构建 核心突破 规范养成
练出高分
返回
核心突破:如何拓宽探究的角度
高考现场
因题突破
下面题目的答案是考生的现场答案,存在问题,请指出存在的问 题并修改为满分答案。
(2012· 浙江)(《母亲的中药铺》原文见本节专题二) 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场答案 1
知识构建
核心突破
规范养成
练出高分
返回
知识构建:掌握探究的原则和方法
③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 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地飞扬过舞蹈过。他没法理 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 自然、生命和季节的语言。两只鼓鼓囊囊的小手像枝丫伸向 蓝天, 不断地比画着挥舞着。 小嘴不停地“吼吼”地叫着„„ 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
知识构建 核心突破 规范养成
练出高分
返回
知识构建:掌握探究的原则和方法
二、掌握探究的方法 1.因形悟神法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用此法去探究就是看全文写了 哪些材料,从中可以看出哪些思想情感。
知识构建
核心突破
规范养成
练出高分
返回
知识构建:掌握探究的原则和方法
2.见微知著法 它要求善于从文本中的材料尤其是细微的材料中挖掘 (探究)出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知识构建
核心突破
规范养成
练出高分
返回
知识构建:掌握探究的原则和方法
⑦这时,不知谁家窗口飘来婉转的程韵:去时陌上花如 锦,今日楼头柳又新。挨过了眼前的残冬,再过两三个月, 满眼的新绿重新会像放学的孩子涌出校门那样,争先恐后地 跃上蓝天。到那时,我们的宝宝也两岁多了,会满街蹒跚地 走路了。 ⑧我和妻子推着宝宝,相视一笑,一路穿过随风飘下的 落叶,还有孩子手中两只快乐的金蝴蝶„„ (有删改)

【步步高】(广东专用)201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

【步步高】(广东专用)201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

第1讲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2•排列、组合、两个计数原理往往通过实际问 题进行综合考查,一般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 出现,难度中等,还经常与概率问题相结合, 出现在解答题的第一或第二个小题中,难度也 为中等;对于二项式定理的考查,主要出现在 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难度为易或中等.考情解读 1 •高考中对两个计数原理、排考情解手学2F知识梳理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如果每种方法都能将规定的事件完成,则要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将方法种数相加;如果需要通过若干步才能将规定的事件完成,则要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将各步的方法种数相乘.2 •排列与组合⑴排列:从光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死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加个元素的一个排歹•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加个元素的排列数公式是A = n{n - 1)(〃-2)…(〃+ 1)或写成n\(2)组合:从死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组成一组,叫做从死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加个元素的一个组 合•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加个元素的组合数公式是 咆d ・g+l )或号成r -5 -」 /与秋5-应!(…)! • ⑶组合数的性质①etc ;严;②c^^c+cr 1. 3•二项式定理⑴二项式定理:(a + b)" = C%"沪 + C\a n ~lb + C%"叫2 + ••• + Gfl"~r b r + ••• + C"^b'\r = 0,1^, •••, n). (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Tr +i = W, r = 0,U, •», n,其中 C ;叫做二项 式系数.11m\_ 亠and)二项式系数的性质①对称性:与首末两端“等距离”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cm即eg, cjzzcr1,②最大值:当"为偶数时,中间的一项的二项式系数&取得最大值;当«为奇数时,中间的两项的二项式系数C二卅1C]相等,且同时取得最大值.+ 1 + •••③各二项◎丽分类突破>热点一两个计数原理>热点二排列与组合>热点三二项式定理两个例1 (1)将1,2,3,…,9这9个数字填在如图的9个空格中,要求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当思维启迪先3,4固定在图中的位置时,填写空格的方法为(A.6 种B.12 种C.18 种D.24 种—•O * "E解析•• •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1,2,9只有一种填法,5只能填在右上角或左下角,5填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6,7,8任一个;余下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共有2X3=6种结果,故选A・答案A⑵如果一个三位正整数“a“J满足如<^且如《2,则称这样的三位数为凸数(如120,343,275), 那么所有凸A.240B.204C.729D.920 思维启迪按中间数进行分类.解析分8类,当中间数为2时,有1X2=2种;当中间数为3时,有2X3=6种;当中间数为4时,有3X4 = 12 种;当中间数为5时,有4X5=20 种;当中间数为6时,有5X6=30 种;当中间数为7时,有6X7=42 种;(1)在应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时,一般先分类再分步,每一步当中又可能用到!■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2)对于复杂的两个原理综合使用的问题,可恰当i 玄加练1选出2名男医生、1名女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小组,则 不同的选法共有()A.60 种B.70 种C.75 种D.150 种 思或表(1)(201)有6名男医生、5名女医生,从中列出示意足这样条件的函数的个数为(A.8B.9C.26D.27ln(x 2+l)=l=»x=±A/e —1,ln(x 2+l)=2=>x=±\t 2--l,所以定义域取值即在这5个元素中选取,②当定义域中有4个元素时,C ;C]=4,③当定义域中有5个元素时,有一种情况. 所以共有4+4+1=9(个)这样的函数. 答案B数/仗2111(2 + 1)的值域为{0,1,2},则满 ①当定义域中有3个元素C ;C ;Cj=4, 解析I软诫汇排列与组合例2 (1)(2014 •重庆)某次联欢会要安排3个歌舞类节目,2个小品类节目和1个相声类节目的演出顺序,则同类节目不相邻的排法种数是()A.72B.120C.144D.168思维启迪将不能相邻的节目插空安排;—廿•: GW q「IT •解卞先安排小品节目和相声节目,然后让歌舞节目去插空.安排小品节目和相声节目的顺序有三种:“小品1, 小品2,相声” “小品1,相声,小品2”和“相声, 小品1,小品2"・对于第一种情况,形式为“□小品1歌舞1小品2口相声丁 ,有A;CjA;=36(种)安排方法;同理,第三种情况也有36种安排方法,对于第二种情况,三个节目形成4个空,其形式为“口小品1□相声□小品2□” ,有A圖=48(种)安排方法,故共有36+36+48=120(种)安排方法.答案B其中“1=(), “5 = 2, “]2 = 5,且%+ 1-加=1,R = l,2,3,…,11,则满足这种条件的不同数列的个数为(A.84B.168C.76D.152思维启迪⑵数列V\a k+x—a^ = l, jt = 1,2,3, (11)前一项总比后一项大1或小1,如到色中4个变化必然有3升1减,到如2中必然有5升2减,是组合的问题,AC1XC?=84. 答案A解排列、组合的应用题,通常有以下途径:(1)以元素为主体,即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⑵以位置为主体,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3)先不考虑附加条件,计算出排列或组合数,再减去不符合要求的排列或组合数.变式训练2(1)在航天员进行的一项太空实验中,先后要实施6个程序,其中程序A只能出现在第一步或最后一步,程序〃和C实施时必须相邻,则实验顺序的编排方法共有()A.24 种C.96 种B.48 种D.144 种首先安排4有2种方法;第二步在剩余的5个位置选取相邻的两个排C, 有4种排法,而C位置互换有2种方法;第三步安排剩余的3个程序,有&种排法, 共有2X4X2XA;=96(种).答案C(2)从0,1,23,4中任取四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偶数的个数________ (用数字作答).且为0,1,2,3,4中任取四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一是当0在个位的四位偶数有A;=24(个);二是当0不在个位时,先从2,4中选一个放在个位,再从余下的三个数选一个放在首位,应有A]A提=36(个),故共有四位偶数60个.丰热点三二项式定理例3 (1)在(a+x)7展开式中『的系数为35,则实数a的值为 _____ •思维启迪利用通项公式求常数项;解析通项公式:77+i=C"-匕所以展开式中J的系数为C制=35,解得尸1・P)如果(1 +X +Z)(x 一“)5(“为实常数)的展开式中所有项 的系数和为0,则展开式中含0项的系数为—_・思维启迪可用赋值法求二项展开式所有项的系数和. 解析•・・令兀=1得(1+x +x 2)(x 一“)啲展开式中所有项 的系数和为(1 + 1 + 12)(1-«)5=0, •I “ = 1, (1 +x +x 2)(x —a)5=(1 +x +x 2)(x — l)5= (Z —1)仗一1)4=兀3仗一1)4一仗一1)4, 其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d(-l)3-C ;(-l)°=-5.(1)在应用通项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它表示二项展开式的任意项,只要死与厂确定, 该项就随之确定;② 7;+】是展开式中的第厂+1项,而不是第厂项; ③ 公式中,方的指数和为nRa, 〃不能随便颠 倒位置;思维升4④ 对二项式(a-by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要特别注意符号问题.(2) 在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中,“赋值思想”是一 种重要方法,是处理组合数问题、系数问题的 经典方法. 变式训练3(1)(2014•湖北诺二项式(2工+了的展开式中]的系数 是84,则实数a 等于()A.2思维升尹叱5»r二项式(2x+-)7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1 = G(2Q7 丁白JC 旷处7巳令7—2r=—3,得厂=5・故展开式中Z的系数是C?2V=84,解得a=l.X答案C—<«>/*«J r n(2)(2014-浙江)在(1 +x)6(l +刃4的展开式中,记严尸项的系数为几n, n),贝IJ/(3,O) +/(2,1) +/(1,2) + 力0,3)等于(。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湿地及其重要价值 Word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湿地及其重要价值 Word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第1课时 湿地及其重要价值[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一、湿地概述自主预习1.定义:水位经常①接近地表或为②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天然湿地:③沼泽、滩涂、④河流、湖泊、低潮时水 深不超过⑤6米的浅海区人工湿地:水库、⑥稻田等3.特点:地表⑦常年或⑧经常有水,属于⑨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4.我国湿地的分布:从⑩寒温带到热带、从⑪沿海到内陆、从⑫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5.思考教材P 42活动提出的问题。

合作探究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B .河流、湖泊属于陆地水体,不属于湿地C .湿地属于土地类型,不包含浅海区D .稻田是人们引水灌溉形成的,不属于湿地(2)关于我国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湿地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B .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没有湿地C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降水少而没有湿地D .华北平原因蒸发旺盛而没有湿地答案 (1)A (2)A解析 第(1)题,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它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第(2)题,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湿地分布。

反思归纳 我国湿地的分布特点拓展延伸如何分析某一湿地的成因(1)自然因素:①地形:地势平坦或因山脉等阻挡,排水不畅;②气候:降水量大或蒸发量弱;③土质、土层:有冻土层,不利于水的下渗,地面形成积水;④水文、水系:河水流至下游失去明显河床;⑤某些河流的凌汛现象,河水泛滥成湿地。

(2)人为因素: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工湿地。

如:稻田、水库、池塘。

练习巩固结合所学知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章 增分突破1 要点齐全练课件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章 增分突破1 要点齐全练课件

(2014· 辽宁卷 )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45 个字
(含标点符号)。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 将搭载 “嫦娥五号试验器 ” ,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
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为确保 “ 嫦娥五号试验器 ” 准
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 术攻关。整体上火箭 “ 身体长高、翅膀变长 ” ,芯级火 箭增高1.5米,两个助推器加长0.8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 火箭同时采用 “ 天基测量 ” 技术和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 术,可以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 数据,实现了“实时问诊”和“宽带传输”。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分析】 采样得分 扣分依据 2分 第一、二两个要点仅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且概括不够精练,第三个要点正确,所以仅答两个要
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 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随
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排放的
污染物致使空气中悬浮颗粒大量增加。
试卷采样
我来阅卷 采样得分______________ 扣分依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 活动。
考生不懂得下定义格式,抓不住定义的本质特征。
下定义的句子应是单句,形式应为“……是(叫、为)……”
的格式。即: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 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它属 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 最小的属概念。) 例如:民歌是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 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歌曲。 在这个定义中,“歌曲”是邻近属概念。“直接表现劳

2015【步步高-学案导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配套文档-第1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2015【步步高-学案导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配套文档-第1章-第1节-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能说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及其结构。

3.能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诞生⇒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依据⇒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

意义⇒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

成熟⇒当原子的组成及结构的奥秘被发现后,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2)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归纳总结]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特别提醒只有原子中存在上述关系,如果是离子,核外电子数与原子序数不相等。

阳离子的质子数大于其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其核外电子数。

如N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l-: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活学活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常用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周期表有16个纵行D.元素周期表已发展成一个稳定的形式,它不可能再有新的变化了答案 B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A.质子数B.核电荷数C.核外电子数D.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答案 D解析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D。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1.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

现在常用的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它们被划分为16个族,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其中第8、9、10这3个纵行称为第Ⅷ族),1个0族。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用)【配套课件】第一章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用)【配套课件】第一章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供的一种信用凭证,具有购物、消费、汇对、转账等多种用途,
便捷安全。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
A.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只有图书市场而没有文学界,这样的观点
或许过于武断,但面对着秘史、耍酷文学的喧嚣,厚重原创作
称得上是演艺圈的模搭范配夫。妻了。
C.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 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
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D.艺术报名的截止时间快到了,他背着爸爸和妈妈偷偷地跑去 报了名。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水平的待遇而倍受诟病。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将人们击垮的有时不是艰巨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
毛蒜皮的小事,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清亲点生活,将那些无益的
缠人的事情抛弃。
B.有人说,清华大学的特点是清新俊逸,北京大学的特点是浑
罪愆.(qyáiānn)
投奔.(bèn)
蓓.蕾绽放(bèi)
(A)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只有图书市场而没有文学界,这样的观点
或许过于武断,但面对着秘史、耍酷文学的喧嚣,厚重原创作
C.他坚信勤能补拙,一只举要一努动力都就关会系有到收全获局,,所可以改常常牺牲周末 休息时间,一个人为呆“在不教可室估给量自”己。开.小.灶.。

18-19版:二 第1课时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步步高)

18-19版:二 第1课时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步步高)
解答
类型三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例 3 设函数 f(x)=x+1a+|x-a|(a>0), (1)证明:f(x)≥2; 证明 由 a>0,可得 f(x)=x+1a+|x-a| ≥x+1a-x-a=1a+a≥2,所以 f(x)≥2.
证明
(2)若f(3)<5,求a的取值范围.
解 f(3)=3+1a+|3-a|, 当 a>3 时,f(3)=a+1a, 5+ 21
解”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由|a|≥1得a≤-1或a≥1.
因为关于x的不等式|x|+|x-1|≤a有解,而|x|+|x-1|≥|x+1-x|=1,
所以a≥1.
故“|a|≥1”是“关于x的绝对值不等式|x|+|x-1|≤a有解”的必要不充
分条件.
由 f(3)<5,得 3<a< 2 ; 当 0<a≤3 时,f(3)=6-a+1a,
1+ 由 f(3)<5,得 2
5<a≤3.
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是1+2
5 5+ 21

2
.
解答
反思与感悟 含绝对值的综合问题,综合性强,所用到的知识多,在解 题时,要注意应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推论及已知条件,还要注意配 方等等价变形,同时在应用绝对值不等式放缩性质求最值时,还要注意 等号成立的条件.
思考1 实数a的绝对值|a|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答案 |a|表示数轴上以a为坐标的点A到原点的距离.
思考2 代数式|x+2|+|x-3|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答案 表示数轴上的点x到点-2,3的距离之和.
梳理 (1)定理1:如果a,b是实数,则|a+b|≤|a|+|b|,当且仅当 ab≥0 时, 等号成立. 几何解释:用向量a,b分别替换a,b. ①当a与b不共线时,有|a+b|<|a|+|b|,其几何意义为__两__边__之__和__大__于__第___ _三__边__; ②若a,b共线,当a与b 同向 时,|a+b|=|a|+|b|,当a与b 反向时,|a+b| <|a|+|b|; 由于定理1与三角形之间的这种联系,故称此不等式为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③定理1的推广:如果a,b是实数,那么||a|-|b||≤|a±b|≤|a|+|b|.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用)【配套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用)【配套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示例二 )这篇小说是揭示进城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生活艰 难。小说以进城农民工杨一民的遭遇揭示了这一群体在 城市中难以真正立足的不幸现实。他们勤劳善良,憨厚 朴实,没有更多奢求,但在城市中却没有足以维持生计 的手段,无法寻到更好的生存方式。小说结尾也暗示了 这一主题。
(2)作者这样写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和矛盾冲突的发生做好 了铺垫。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2.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渲染了昏暗的环境。
(2)烘托了人物内心。
(3)深化了小说沉重的主题。(答对两点即可)
“好, 我赔你的菜! ”制服真生气了, 他不管不顾地走着。
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半截头”上又下来个年轻人,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别松手啊!治不了你!”平头说。 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制服与平头钻进车子,鸣着长笛 到别处执法去了。 躺了一会,杨一民站起来,找到鞋子,却穿不上了。杨一 民光着右脚,拾地上的红萝卜、青萝卜、土豆、西红柿、辣椒, 总还有些没烂的。 杨一民推着三轮车来到汤全喜的鞋摊前。 杨一民和汤全喜 认识。 “惹他们干啥。”汤全喜说。 “唉 !”杨一民叹气,“多少钱?” . “不拿了,你够倒霉的。”汤全喜说。 “唉 !”杨一民说。 .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2015【步步高-学案导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配套文档-第3章-第2节-第1课时-乙烯

2015【步步高-学案导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配套文档-第3章-第2节-第1课时-乙烯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乙烯[学习目标定位] 1.会写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知道乙烯的结构特点,了解烯烃的概念。

2.知道乙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3.知道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乙烯与H2、HCl、Cl2、H2O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石蜡油分解产物的实验探究1.按表中实验操作要求,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B中溶液紫红色褪去C中溶液红棕色褪去D处点燃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实验结论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上述实验结果显示,石蜡油(烷烃)分解产物中有不同于烷烃的物质产生,即烯烃。

2.请你说明上述实验石蜡油(烷烃)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烯烃可以[归纳总结]2.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它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从石油中可以获得大量乙烯,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水平的标志;它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活学活用]1.下列物质属于不饱和烃的是()2===CH—CH38H18答案 C二 乙烯的分子结构按要求填空[归纳总结][活学活用]2.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2===CH 2答案 D三 乙烯的化学性质(1)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实验 现象点燃乙烯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热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 答案 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乙烯燃烧时有较浓的黑烟是因为乙烯分子里含碳量(85.7%)比较大,未完全燃烧,产生碳的小颗粒造成的。

(3)乙烯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可以使生果实尽快成熟,但是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与果实或花朵放在一起,可以延长果实或花朵的成熟期,达到保鲜的目的。

请你解释其中的奥秘。

答案 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1)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Unit 2 第1课时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Unit 2 第1课时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Unit 2 Warming Up & Reading Period One用适当的介、副词填空.Ⅰ Why not go ________ Underground? .1 But the subway station is far ________. .2 s Shakespeare was able to make use ________ a wider vocabulary than ’So by the 1600.3 ever before. In 1620 some British settlers moved ______ America. .4 English now is also spoken ________ a foreign or second language ________ South Asia. .5 It was based more ________ German than the English we speak ________ present. .6 So why has English changed ________ time? .7 Actually all languages change and develop when cultures meet and communicate ________ .8 each other. 佳句翻译与仿写.Ⅱt speak the same kind ’they don even if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1 of English.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史密斯先生虽然很忙,他还是愿意帮我们。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人教B版数学选修2-1课时作业:2.1.2]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人教B版数学选修2-1课时作业:2.1.2]

2.1.2 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课时目标 ,.1.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知识,形成的学科叫做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________________;(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________________.2.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立适当的________________;(2)设动点M 的坐标为__________;(3)把几何条件转化为______________;(4)________.3.利用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主要研究:(1)曲线的________;(2)曲线与坐标轴的________;(3)曲线的________性质;(4)曲线的变化________;(5)画出方程的________.一、选择题1.已知点A (-2,0),B (2,0),C (0,3),则△ABC 底边AB 的中线的方程是( )A .x =0B .x =0(0≤y ≤3)C .y =0D .y =0(0≤x ≤2)2.在第四象限内,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A .x 2+y 2=4B .x 2+y 2=4 (x >0)C .y =-4-x 2D .y =-4-x 2 (0<x <2)3.△ABC 中,若B 、C 的坐标分别是(-2,0)、(2,0),中线AD 的长度是3,则A 点的轨迹方程是( )A .x 2+y 2=3B .x 2+y 2=4C .x 2+y 2=9(y ≠0)D .x 2+y 2=9(x ≠0)4.设动点P 是曲线y =2x 2+1上任意一点,定点A (0,-1),点M 分P A 所成的比为2∶1,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 )A .y =6x 2-13B .y =3x 2+13C .y =-3x 2-1D .x =6y 2-135.与圆x 2+y 2-4x =0外切,又与y 轴相切的圆的圆心轨迹方程是( )A .y 2=8xB .y 2=8x (x >0)和y =0C .y 2=8x (x >0)D .y 2=8x (x >0)和y =0 (x <0)6.已知两M (-2,0)、N (2,0),点P 为坐标平面内的动点,满足|MN |·|MP →|+MN →·NP →=0,则动点P (x ,y )的轨迹方程为( )A .y 2=8xB .y 2=-8xC .y 2=4xD .y 2=-4x二、填空题7.方程(x +y -1)x -1=0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8.直角坐标平面xoy 中,若定点A (1,2)与动点P(x ,y)满足OP ·OA →=4,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已知点O (0,0),A (1,-2),动点P 满足|P A |=3|PO |,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0.已知平面上两个定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2a ,点M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比为2∶1,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M 在曲线x 2+y 2=1上移动,M 和定点B (3,0)连线的中点为P ,求P 点的轨迹方程.能力提升12.若直线y =x +b 与曲线y =3-4x -x 2有公共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1,1+22B.[]1-22,1+22C.[]1-22,3D.[]1-2,3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动点P (x ,y ),PM ⊥y 轴,垂足为M ,点N 与点P 关于x 轴,垂足为M ,点N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且OP •MN =4,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1.坐标系建立的不同,同一曲线的方程也不相同.2.一般地,求哪个点的轨迹方程,就设哪个点的坐标是(x,y),而不要设成(x1,y1)或(x′,y′)等.3.方程化简到什么程度,课本上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一般指将方程f(x,y)=0化成x,y的整式.如果化简过程破坏了同解性,就需要剔除不属于轨迹上的点,找回属于轨迹而遗漏的点.求轨迹时需要说明所表示的是什么曲线,求轨迹方程则不必说明.2.1.2由曲线求它的方程,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知识梳理1.(1)表示曲线的方程(2)曲线的性质2.(1)直角坐标系(2)(x,y)(3)坐标表示(4)证明3.(1)组成(2)交点(3)对称(4)情况(5)曲线作业设计1.B[直接法求解,注意△ABC底边AB的中线是线段,而不是直线.]2.D[注意所求轨迹在第四象限内.]3.C[易知B、C的中点D即为原点O,由于|AD|=3,所以|OA|=3,所以点A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又因△ABC中,A、B、C三点不共线,所以y≠C.]4.A[设点M的坐标为(x0,y0),因为点A(0,-1),点M分PA所成的比为2∶1,所以P点的坐标为(3x0,3y0+2),代入曲线y=2x2+1得y0=6x20-13,即点M的轨迹方程是y=6x2-13.]5.D [设动圆圆心为M(x ,y),动圆半径为r ,定圆圆心为C(2,0),半径r 1=2.由题设得|MC|=2+r ,又r =|x|.∴|MC|=2+|x|,故(x -2)2+y 2=2+|x|,化简得y 2=4x +4|x|,当x>0时,y 2=8x ;当x<0时,y =0,∴所求轨迹方程为y 2=8x (x>0)和y =0 (x<0).]6.B [设点P 的坐标为(x ,y),则MN =(4,0),MP →=(4,0),MP →=(x +2,y),NP →=(x -2,y).∴|MN |=4,|MP →|=(x +2)2+y 2,MN ·NP →=4(x -2).根据已知条件得4(x +2)2+y 2=4(2-x),整理得y 2=-8x ,∴点P 的轨迹方程为y 2=-8x.]7.射线x +y -1=0(x ≥1)与直线x =1解析 由(x +y -1)x -1=0得⎩⎪⎨⎪⎧x +y -1=0,x -1≥0,或x -1=0. 即x +y -1=0(x ≥1),或x =1.所以,方程表示的曲线是射线x +y -1=0(x ≥1)和直线x =1.8.x +2y -4=0解析·OP →·OA →=4知,x +2y =4,即x +2y -4=0,∴点P 的轨迹方程是x +2y -4=0.9.8x 2+8y 2+2x -4y -5=010.解 以两个定点A ,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于|AB|=2a ,则设A(-a,0),B(a,0),动点M(x ,y).因为|MA|∶|MB|=2∶1,所以(x +a )2+y 2∶(x -a )2+y 2=2∶1, 即(x +a )2+y 2=2(x -a )2+y 2,化简得⎝⎛⎭⎫x -5a 32+y 2=169a 2. 所以所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5a 32+y 2=169a 2. 11.解 设P(x ,y),M(x 0,y 0),∵P 为MB 的中点,∴⎩⎪⎨⎪⎧ x =x 0+32y =y 02,即⎩⎪⎨⎪⎧x 0=2x -3y 0=2y , 又∵M 在曲线x 2+y 2=1上,∴(2x -3)2+4y 2=1.∴点P 的轨迹方程为(2x -3)2+4y 2=1.12.C [曲线方程可化简为(x -2)2+(y -3)2=4 (1≤y ≤3),即表示圆心为(2,3),半径为2的半圆,依据数形结合,当直线y =x +b 与此半圆相切时须满足圆心(2,3)到直线y =x +b 的距离等于2,解得b =1+22或b =1-22,因为是下半圆故可得b =1-22,当直线过(0,3)时,解得b =3,故1-22≤b ≤3,所以C 正确.]13.解 由已知得:M(0,y),N(x ,-y),∴MN →=(x ,-2y),则OP →·MN →=(x ,y)·(x ,-2y)=x 2-2y 2=4,即所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4-y 22=1.。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人教B版数学选修2-1课时作业:1.2.1]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人教B版数学选修2-1课时作业:1.2.1]

§基本逻辑联结词1.2.1“且”与“或”课时目标“且”、“或”,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1.“或”、“且”叫做______________.2.用联结词“且”联结命题p和命题q,记作________,读作“p且q”.3.用联结词“或”联结命题p和命题q,记作________,读作“p或q”.4.完成下列真值表:p q p∧q p∨q真真真假假真假假一、选择题1.p:点P在直线y=2x-3上,q:点P在抛物线y=-x2上,则使“p∧q”为真命题的一个点P(x,y)是()A.(0,-3) B.(1,2)C.(1,-1) D.(-1,1)2.命题p:函数y=log a(ax+2a)(a>0且a≠1)的图象必过定点(-1,1);命题q:如果函数y=f(x)的图象关于(3,0)对称,那么函数y=f(x-3)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有()A.“p且q”为真B.“p或q”为假C.p真q假D.p假q真3.下列命题中既是p∧q形式的命题,又是真命题的是()A.10或15是5的倍数B.方程x2-3x-4=0的两根是-4和1C.方程x2+1=0没有实数根D.有两个角为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命题“方程|x|=1的解是x=±1”中,使用逻辑联结词的情况是()A.没有使用逻辑联结词B.使用了逻辑联结词“或”C.使用了逻辑联结词“且”D.使用了逻辑联结词“或”与“且”5.下列命题:①5>4,或4>5;②9≥3;③命题“若a>b,则a+c>b+c”;④命题“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6.如果命题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那么()A.命题p,q都是真命题B.命题p,q都是假命题C.命题p,q只有一个是真命题D.命题p,q至少有一个是真命题题号12345 6答案7.“2≤3”中的逻辑联结词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命题(填“真”,“假”).8.设p:函数f(x)=2|x-a|在区间(4,+∞)上单调递增;q:log a p是假命题,“p或q”是真命题,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9.若“x∈[2,5]或x∈{x|x<1或x>4}”是假命题,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0.分别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命题,并判断真假:(1)相似三角形周长相等或对应角相等;(2)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段弧.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根;q:方程4x2+4(m-2)x+1=0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m的取值范围.能力提升1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1是偶数或奇数;(2)2属于集合Q,也属于集合R.13.设有两个命题.命题p:不等式x2-(a+1)x+1≤0的解集是∅;命题q:函数f(x)=(a+1)x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如果p∧q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求a的取值范围.1.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且”“或”.设命题p:x∈A,命题q:x∈B.则p∧q⇔x∈A且x∈B⇔x∈A∩B;p∨q⇔x∈A或x∈B⇔x∈A∪B. 2.对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性的判断当p、q都为真,p∧q才为真;当p、q有一个为真,p∨q即为真.§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2.1 “且”与“或”知识梳理1.逻辑联结词 2.p ∧q 3.p ∨q 4.作业设计1.C [点P (x ,y )满足⎩⎪⎨⎪⎧y =2x -3,y =-x 2.可验证各选项中,只有C 正确.]2.C [由于将点(-1,1)代入y =log a (ax +2a )成立,故p 真;由y =f (x )的图象关于(3,0)对称, 知y =f (x -3)的图象关于(6,0)对称,故q 假.]3.D6.C [p ∨q 为真命题,则p 、q 中至少有一个是真命题;p ∧q 为假命题,则p 、q 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因此,p 、q 中必有一个是真命题,一个是假命题.] 7.或 真 8.(4,+∞)解析 由题意知:q 为真命题. 当a >1时,由q 为真命题得a >2; 由p 为假命题且画图可知:a >4. 当0<a <1时,无解.所以a >4. 9.[1,2)解析 x ∈[2,5]或x ∈(-∞,1)∪(4,+∞),即x ∈(-∞,1)∪[2,+∞),由于命题是假命题,所以1≤x <2,即x ∈[1,2).10.解 (1)这个命题是p ∨q 的形式,其中p :相似三角形周长相等,q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因为p 假q 真,所以p ∨q 为真.(2)这个命题是p ∧q 的形式,其中p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q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段弧,因为p 真q 真,所以p ∧q 为真. 11.解 若方程x 2+mx +1=0有两个不等的负根,则⎩⎪⎨⎪⎧Δ=m 2-4>0,-m <0,解得m >2,即p :m >2. 若方程4x 2+4(m -2)x +1=0无实根, 则Δ=16(m -2)2-16=16(m 2-4m +3)<0, 解得1<m <3,即q :1<m <3.因p 或q 为真,所以p 、q 至少有一个为真. 又p 且q 为假,所以p 、q 至少有一个为假.因此,p 、q 两命题应一真一假,即p 为真,q 为假,或p 为假,q 为真.所以⎩⎪⎨⎪⎧m >2,m ≤1或m ≥3,或⎩⎨⎧m ≤2,1<m <3.解得m ≥3或1<m ≤2.12.解 (1)此命题为“p ∨q ”的形式,其中p :-1是偶数,q :-1是奇数,因为p 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为真命题,故原命题为真命题.(2)此命题为“p ∧q ”的形式,其中p :2属于Q ,q :2属于R ,因为p 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为假命题,故原命题为假命题.13.解 对于p :因为不等式x 2-(a +1)x +1≤0的解集是∅,所以Δ=[-(a +1)]2-4<0. 解不等式得:-3<a <1.对于q :f (x )=(a +1)x 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则有a +1>1,所以a >0.又p ∧q 为假命题,p ∨q 为真命题, 所以p 、q 必是一真一假.当p 真q 假时有-3<a ≤0,当p 假q 真时有a ≥1.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3,0]∪[1,+∞).。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B)]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B)]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B)(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分别取E、F、G、H四点,如果EF,GH交于一点P,则()A.P一定在直线BD上B.P一定在直线AC上C.P一定在直线AC或BD上D.P既不在直线AC上,也不在直线BD上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B.圆锥的过轴的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D.圆台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面3.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图中“2”在正方体的上面,则这个正方体的下面是()A.0 B.9 C.快D.乐4.如图,△O′A′B′是水平放置的△OAB的直观图,则△AOB的面积是()A.6 B.3 2 C.6 2 D.12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B.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C.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则另一条直线也与此平面平行D.与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平行的直线,必平行于这两个平面6.如果OA∥O1A1,OB∥O1B1,那么∠AOB与∠A1O1B1()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以上均不对7.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AD1垂直的平面是()A.平面DD1C1C B.平面A1DB1C.平面A1B1C1D1D.平面A1DB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 .4B .6C .8D .129.若圆台两底面周长的比是1∶4,过高的中点作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则圆台被分成两部分的体积比是( )A .12B .14C .1D .3912910.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l ⊥α,α⊥β,则l β B .若l ∥α,α∥β,则l β C .若l ⊥α,α∥β,则l ⊥β D .若l ∥α,α⊥β,则l ⊥β11.已知从球的一内接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3,4,5,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A .25πB .50πC .125πD .均不正确12.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H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F 、G 分别是CB 、CD 上的点,且CF CB =CG CD =23,若BD =6 cm ,梯形EFGH 的面积为28 cm 2,则平行线EH 、FG间的距离为( )A .8 cmB .6 cmC .4 cmD .9 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平面α∥平面β,A 、C ∈α,B 、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点S ,且点S 位于平面α,β之间,AS =8,BS =6,CS =12,则SD =________.14.已知用斜二测画法,画得正方形的直观图的面积为182,则原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15.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 ①若AC =BD ,则四边形EFGH 的形状是______; ②若AC ⊥BD ,则四边形EFGH 的形状是______.16.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E 是SA 上一点,当点E 满足条件:____________时,SC ∥平面EBD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 画出如图所示的四边形OABC 的直观图.(要求用斜二测画法,并写出画法)18.(12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P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G 是PB 的中点.(1)根据三视图,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 (2)在直观图中,①证明:PD ∥面AGC ; ②证明:面PBD ⊥面AGC .19.(12分)如图所示,一个封闭的圆锥型容器,当顶点在上面时,放置于锥体内的水面高度为h 1,且水面高是锥体高的13,即h 1=13h ,若将锥顶倒置,底面向上时,水面高为h 2,求h 2的大小.20.(12分)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菱形,∠BCD =120°,平面PCD⊥平面ABCD,PC=a,PD=2a,E为P A的中点.求证:平面EDB⊥平面ABCD.21.(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 AD⊥底面ABCD,侧棱P A⊥P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其中BC∥AD,∠BAD=90°,AD=3BC,O是AD上一点.(1)若CD∥平面PBO,试指出点O的位置;(2)求证:平面P AB⊥平面PCD.22.(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 A⊥平面ABCD,AP=AB,BP=BC=2,E,F分别是PB,PC的中点.(1)证明:EF∥平面P AD;(2)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V.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B ) 答案1.B[如图, ∵P ∈HG ,面ACD ,∴P ∈面ACD ,同理P ∈面BAC , 面BAC ∩面ACD =AC ; ∴P ∈AC ,选B .] 2.C 3.B4.D [△OAB 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4和6,S =12.] 5.C [可以以正方体为载体作出判断.] 6.C7.B [因为AD 1⊥A 1D ,且AD 1⊥A 1B 1, 所以AD 1垂直于平面A 1DB 1.] 8.A[由三视图得几何体为四棱锥,如图记作S -ABCD ,其中SA ⊥面ABCD ,SA =2, AB =2,AD =2,CD =4,且ABCD 为直角梯形.∠DAB =90°,∴V =13SA ×12(AB +CD)×AD =13×2×12×(2+4)×2=4,故选A .]9.D [设上,下底半径分别为r 1,r 2, 过高中点的圆面半径为r 0,由题意得r 2=4r 1,r 0=52r 1,∴V 上V 下=r 21+r 1r 0+r 20r 22+r 2r 0+r 20=39129.] 10.C [当l ⊥α,α⊥β时不一定有l β,还有可能l ∥β,故A 不对,当l ∥α,α∥β时,l β或l ∥β,故B 不对,若α∥β,α内必有两条相交直线m ,n 与平面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m′,n′平行,又l ⊥α,则l ⊥m ,l ⊥n ,即l ⊥m′,l ⊥n′,故l ⊥β,因此C 正确,若l ∥α,α⊥β,则l 与β相交或l ∥β或l β,故D 不对.]11.B [由题意知,球的直径为 2R =32+42+52=52,∴S 球=4×π·⎝⎛⎭⎫5222=50π.故选B .] 12.A [由题知,EH =12BD =3 cm ,FG =23BD =4 cm .设平行线EH 、FG 之间距离为d ,则28=12×(3+4)×d ,∴d =8 cm ,故选A .]13.9解析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得AC ∥BD ,AS BS =CSSD,解得SD =9. 14.72解析 设原正方形边长为x ,则直观图中平行四边形底为x ,高为h ′=12x·22=24x ,面积为S ′=x·24x =24x 2,即24x 2=182,∴x 2=72, ∴原正方形面积为72. 15.菱形 矩形 16.E 是SA 的中点解析 连接AC 交BD 于O , 则O 为AC 中点,∴EO ∥SCEO 面EBD ,SC ⊆面EBD , ∴SC ∥面EBD .17.解 直观图如下图所示.(1)画轴:在直观图中画出x ′轴,y ′轴,使∠x ′O ′y ′=45°.(2)确定A ′,B ′,C ′三点,在x ′轴上取B ′使O ′B ′=4.过(2,0),(4,0)两点作y ′轴的平行线,过(0,2),(0,-1)两点作x ′轴的平行线,得交点A ′,C ′.(3)顺次连接O ′A ′,A ′B ′,B ′C ′,C ′O ′并擦去辅助线,就得到四边形OABC 的直观图O ′A ′B ′C ′.18.(1)解 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2)证明 ①连接AC ,BD 交于点O ,连接OG ,因为G 为PB 的中点,O 为BD 的中点, 所以OG ∥PD .又OG 面AGC ,PD ⊆面AGC , 所以PD ∥面AGC .②连接PO ,由三视图,PO ⊥面ABCD ,所以AO ⊥PO .又AO ⊥BO ,所以AO ⊥面PBD . 因为AO 面AGC , 所以面PBD ⊥面AGC .19.解 当锥顶向上时,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水的体积为:V =13πr 2h -13π⎝⎛⎭⎫23r 2·23h =1981πr 2h . 当锥顶向下时,设水面圆半径为r ′,则V =13π·r ′2·h 2.又r ′=h 2r h,此时V =13π·h 22r 2h 2·h 2=πh 32r23h 2,∴πh 32r23h 2=1981πr 2h ,∴h 2=3193h , 即所求h 2的值为3193h . 20.证明 设AC ∩BD =O , 连接EO ,则EO ∥PC .∵PC =CD =a ,PD =2a ,∴PC 2+CD 2=PD 2, ∴PC ⊥CD .∵平面PCD ⊥平面ABCD ,CD 为交线, ∴PC ⊥平面ABCD , ∴EO ⊥平面ABCD . 又平面EDB ,∴平面EDB ⊥平面ABCD .21.(1)解 ∵CD ∥平面PBO ,CD 平面ABCD , 且平面ABCD ∩平面PBO =BO , ∴BO ∥CD .又BC ∥AD ,∴四边形BCDO 为平行四边形. 则BC =DO ,而AD =3BC ,∴AD =3OD ,即点O 是靠近点D 的线段AD 的一个三等分点.(2)证明 ∵侧面PAD ⊥底面ABCD ,面PAD ∩面ABCD =AD ,AB 底面ABCD ,且AB ⊥AD ,∴AB ⊥平面PAD .又PD 平面PAD , ∴AB ⊥PD .又PA ⊥PD ,且AB ∩PA =A , ∴PD ⊥平面PAB . 又PD 平面PCD ,∴平面PAB ⊥平面PCD .22.(1)证明 在△PBC 中,E ,F 分别是PB ,PC 的中点,∴EF ∥BC .∵四边形ABCD 为矩形, ∴BC ∥AD ,∴EF ∥AD .又∵AD 平面PAD ,EF 平面PAD , ∴EF ∥平面PAD .(2)解 连接AE ,AC ,EC ,过E 作EG ∥PA 交AB 于点G , 则EG ⊥平面ABCD ,且EG =12PA .在△PAB 中,AP =AB ,∠PAB =90°,BP =2,∴AP =AB =2,EG =22.∴S △ABC =12AB·BC =12×2×2=2,∴V E -ABC =13S △ABC ·EG =13×2×22=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定位 本专题解决的是物体(或带电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运动图象问题;②行车安全问题;③物体在传送带(或平板车)上的运动问题;④带电粒子(或带电体)在电场、磁场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⑤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分析.考查的主要方法和规律有:动力学方法、图象法、临界问题的处理方法、运动学的基本规律等.应考策略 抓住“两个分析”和“一个桥梁”.“两个分析”是指“受力分析”和“运动情景或运动过程分析”.“一个桥梁”是指“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受力的桥梁”.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第1课时 动力学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1.物体或带电粒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或带电粒子所受合力为恒力,且与速度方向共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为 速度公式:v =v 0+at . 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速度和位移公式的推论:v 2-v 20=2ax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t 2=x t =v 0+v 2.任意相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Δx =x n +1-x n =a ·(Δt )2.3.速度—时间关系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4.位移—时间关系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5.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物体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当a 有竖直向上的分量时,超重;当a 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时,失重;当a =g 且竖直向下时,完全失重.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的处理思路2.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1)整体法与隔离法.(2)正交分解法:一般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进行分解,有时根据情况也可以把加速度进行正交分解.(3)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状态作为初状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比如刹车问题、竖直上抛运动.考向1 运动学基本规律的应用例1 (2014·新课标Ⅰ·24)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g 取10 m/s 2)审题突破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什么运动?采取刹车措施后呢?要求安全距离和汽车的位移有什么关系?解析 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安全距离为s ,反应时间为t 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0mg =ma 0①s =v 0t 0+v 202a 0②式中,m 和v 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μ=25μ0③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 =ma ④ s =v t 0+v 22a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 =20 m /s(v =-24 m/s 不符合实际,舍去) 答案 20 m/s以题说法 解决此类问题必须熟练掌握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和推论(即五个关系式).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还要会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法.对于追及相遇问题要能分别清晰地分析两物体的运动过程,能找出空间和时间的关系等.为了迎接外宾,对国宾车队要求非常严格.设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甲、乙两辆不同型号的国宾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汽车甲先开出,汽车乙后开出.汽车甲从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速度v 后改为匀速直线运动.汽车乙从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 后也改为匀速直线运动.要使甲、乙两辆汽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间隔的间距为x .则甲、乙两辆汽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多少?(不计汽车的大小) 答案 x v +v2a 1-v 2a 2解析 设当甲经过一段时间t 1匀加速运动达到速度v ,位移为x 1, 对甲,有:v =a 1t 1① v 2=2a 1x 1②设乙出发后,经过一段时间t 2匀加速运动达到速度v ,位移为x 2, 对乙,有:v =ɑ2t 2③ v 2=2ɑ2x 2④设甲匀速运动时间t 后,乙也开始匀速运动,甲、乙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Δt , 由题意知:Δt =t 1+t -t 2⑤ x =x 1+v t -x 2⑥ 解得:Δt =x v +v2a 1-v 2a 2.考向2 挖掘图象信息解决动力学问题例2 如图1甲所示,在倾角为37°的粗糙且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一质量m =2 kg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 =0 s 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b 段为曲线,bc 段为直线,g 取10 m/s 2, 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在0.15 s 末滑块的加速度为-8 m/s 2B .滑块在0.1~0.2 s 时间间隔内沿斜面向下运动C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D .在滑块与弹簧脱离之前,滑块一直在做加速运动审题突破 结合图象可知滑块在斜面上分别做什么运动?bc 段为直线说明什么?解析 在v -t 图象中,斜率代表加速度,0.15 s 末滑块的加速度a =ΔvΔt =-8 m/s 2,故A 正确;滑块在0.1~0.2 s 时间间隔内沿斜面向上运动,故B 错误;滑块在0.1~0.2 s 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 sin 37°-μmg cos 37°=ma ,可求得μ=0.25,故C 正确;在0~0.1 s 过程中为滑块和弹簧接触的过程,由图象可知,滑块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D 错误. 答案 AC以题说法 解图象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图象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象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2014·福建·15)如图2所示,滑块以初速度v 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 、s 、v 、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图2答案 B解析 滑块沿斜面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故滑块下滑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加速度a不变,选项C 、D 错误.设斜面倾角为θ,则s =h sin θ=v 0t -12at 2,故h —t 、s —t 图象都应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考向3 应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传送带问题例3 如图3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4 m /s 的速度逆时针传送,水平部分长L =6 m ,其左端与一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足够长,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右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 =10 m/s 2.求物块从放到传送带上到第一次滑回传送带最远端所用的时间.图3审题突破 物块在传送带上向左和向右如何判断做何运动?在斜面上向上、向下运动的时间是否一样?解析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F f =μmg =ma 1 代入数据得a 1=2 m/s 2设当物块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发生的位移为x 1, 由v 2=2a 1x 1,解得:x 1=4 m <6 m 则物块加速到v 的时间:t 1=va 1=2 s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它们一起运动,一起运动的位移为x 2=L -x 1=2 m 一起运动的时间:t 2=x 2v =0.5 s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2=mg sin 30°m =5 m/s 2根据对称性,上升和下降的时间相同:t 3=Δva 2=0.8 s返回传送带后,向右减速的时间:t 4=Δva 1=2 s物块从放到传送带上到第一次滑回传送带最远端所用的时间:t 总=t 1+t 2+2t 3+t 4=6.1 s. 答案 6.1 s以题说法 1.传送带问题的实质是相对运动问题,这样的相对运动将直接影响摩擦力的方向.因此,搞清楚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2.传送带问题还常常涉及到临界问题,即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同,这时会出现摩擦力改变的临界状态,具体如何改变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2014·河南豫东豫北名校五模)如图4所示,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 =2 m /s 顺时针方向转动,两传动轮间距L =5 m .现将质量为1 kg 且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v 0=4 m/s 的速度沿传送带向上的方向自底端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 =10 m/s 2,已知sin 37°=0.6,cos 37°=0.8,计算时,可认为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物块在传送带上上升的最大高度.图4答案 0.96 m解析 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受到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将匀减速上滑,直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物块向上减速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μmg cos θ=ma 1则有:a 1=g (sin θ+μcos θ)=10×(0.6+0.5×0.8) m /s 2=10 m/s 2 物块沿传送带向上的位移为:x 1=v 20-v 22a 1=42-222×10m =0.6 m由于最大静摩擦力F f =μmg cos θ<mg sin θ,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后,物块受到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但合力沿传送带向下,故继续匀减速上升,直至速度为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2得:a 2=g (sin θ-μcos θ)=10×(0.6-0.5×0.8)m /s 2=2 m/s 2 物块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 2=v 22a 2=222×2 m =1 m则物块沿传送带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x 1+x 2)sin 37°=(0.6+1)×0.6 m =0.96 m.2.应用动力学方法分析“滑块—木板模型”问题例4 (14分)如图5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已知m 与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从某时刻起物块m 以v 1的水平初速度向左运动,同时木板M 在水平外力F 作用下始终向右以速度v 2(v 2>v 1)匀速运动,求:图5(1)在物块m 向左运动过程中外力F 的大小; (2)木板至少多长物块不会从木板上滑下来? 思维导图解析 (1)在物块m 向左运动过程中,木板受力如图所示,其中F f1、F f2分别为物块和地面给木板的摩擦力,由题意可知 F f1=μ1mg (1分) F f2=μ2(m +M )g (2分)由平衡条件得:F =F f1+F f2=μ1mg +μ2(m +M )g (2分) (2)设物块向左匀减速至速度为零的时间为t 1,则t 1=v 1μ1g(1分) 设物块向左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x 1,则 x 1=v 12t 1=v 212μ1g(1分)设物块由速度为零向右匀加速至与木板同速(即停止相对滑动)的时间为t 2,则t 2=v 2μ1g(1分) 设物块向右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 2,则 x 2=v 22t 2=v 222μ1g(1分)此过程中木板向右匀速运动的总位移为x ′,则 x ′=v 2(t 1+t 2)(1分)则物块不从木板上滑下来的最小长度: L =x ′+x 1-x 2(2分)代入数据解得:L =(v 1+v 2)22μ1g .(2分)答案 (1)μ1mg +μ2(m +M )g (2)(v 1+v 2)22μ1g点睛之笔 平板车类问题中,滑动摩擦力的分析方法与传送带类似,但这类问题比传送带类问题更复杂,因为平板车往往受到摩擦力的影响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处理此类双体匀变速运动问题要注意从速度、位移、时间等角度,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要使滑块不从车的末端掉下来的临界条件是滑块到达小车末端时的速度与小车的速度恰好相等.(限时:15分钟,满分:18分)如图6所示,倾角α=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 =1.8 m 、质量M =3 kg 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一质量m =1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图6(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 应满足的条件;(2)若F =37.5 N ,物块能否滑离木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答案 (1)F ≤30 N (2)能 1.2 s 0.9 m解析 (1)对M 、m 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 F -(M +m )g sin α=(M +m )a 对m ,有F f -mg sin α=ma F f ≤μmg cos α 代入数据得F ≤30 N.(2)F =37.5 N>30 N ,物块能滑离木板 对M ,有F -μmg cos α-Mg sin α=Ma 1 对m ,有μmg cos α-mg sin α=ma 2设物块滑离木板所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 12a 1t 2-12a 2t 2=L 代入数据得:t =1.2 s 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v =a 2t 由-2gs sin α=0-v 2 代入数据得s =0.9 m.(限时:45分钟)题组1运动学基本规律的应用1.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反应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驾驶员从踩下刹车踏板制动到汽车停止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C.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10 m/s2D.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7.5 m/s2答案AD解析在“反应距离”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为t1=x1v0=1215s=0.8 s,正常情况时间应为t2=x2v0=615s=0.4 s.所以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4 s,故A 正确,B错误.汽车制动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15 m/s,末速度v=0,位移x=15 m, 由v2-v20=2ax,得a=v2-v202x=0-1522×15m/s2=-7.5 m/s2,加速度大小为7.5 m/s2,故C错误,D正确.2.(2014·新课标Ⅱ·24)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 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 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 km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 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象如图1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100 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图1答案 (1)87 s 8.7×102 m /s (2)0.008 kg/m解析 (1)设该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 km 高度处的时间为t ,下落距离为s ,在1.5 km 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 =gt ① s =12gt 2② 根据题意有s =3.9×104 m -1.5×103 m =3.75×104 m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t ≈87 s ④ v ≈8.7×102 m/s ⑤(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v max 时,加速度为零,根据平衡条件有mg =k v 2max ⑥ 由所给的v —t 图象可读出v max ≈360 m/s ⑦ 由⑥⑦式得 k ≈0.008 kg/m.题组2 挖掘图象信息解决动力学问题3.(2014·新课标Ⅱ·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2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图2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 A解析 根据v —t 图像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汽车甲的位移x 甲大于汽车乙的位移x 乙,选项C 错误;根据v =xt 得,汽车甲的平均速度v 甲大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v 乙,选项A 正确;汽车乙的位移x 乙小于初速度为v 2、末速度为v 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即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选项B 错误;根据v —t 图像的斜率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因此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4.(2014·辽宁省大连二模)如图3甲所示,一个m =3 kg 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从t =0时刻起,物体在水平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3 s 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则( )甲 乙图3A .在0~3 s 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3 s 末物体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10 m/sC .2 s 末F 最大,F 的最大值为12 ND .前2 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力F 大小保持不变 答案 BD解析 物体在前3 s 内始终做加速运动,第3 s 内加速度减小说明物体速度增加得慢了,但仍是加速运动,故A 错误;因为物体速度始终增加,故3 s 末物体的速度最大,在a -t 图象上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Δv =10 m /s ,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故最大速度为10 m/s ,所以B 正确;由F 合=ma 知前2 s 内的合外力为12 N ,由于受摩擦力作用,故作用力大于12 N ,故C 错误.5.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着陆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该着陆器质量为1.2×103 kg ,在距离月球表面100 m 处悬停,自动判断合适着陆点后,竖直下降到距离月球表面4 m 时速度变为0,然后关闭推力发动机自由下落,直至平稳着陆.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倍,着陆器下降过程中的高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4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图4A .着陆器在空中悬停时,发动机推力大小是1.2×104 NB .着陆器从高100 m 下降至4 m 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8 m/sC .着陆器着陆时的速度大约是3.65 m/sD .着陆器着陆后,对月球表面的压力是2×104 N 答案 BC解析 着陆器在空中悬停时,发动机推力大小等于月球对它的吸引力,即F =mg ′=m ·16g =1.2×103 kg ×16×10 m/s 2=2×103 N ,选项A 错误;着陆器从高100 m 下降至4 m 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 =xt =100-414.5-2.5 m /s =8 m/s ,选项B 正确;着陆器着陆时的速度大约是v =2g ′h =2×16×10×4 m /s ≈3.65 m/s ,选项C 正确;着陆器着陆后,对月面的压力等于它在月球上的重力是2×103 N ,选项D 错误. 题组3 应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传送带问题6.(2014·四川·7)如图5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小物体P 、Q 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 =0时刻P 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 2,P 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 =t 0时刻P 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图5答案 BC解析 若v 1>v 2,且P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于Q 的重力,则可能先向右匀加速,加速至v 1后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此过程如图B 所示,故B 正确.若v 1>v 2,且P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Q 的重力,此时P 一直向右减速,减速到零后反向加速.若v 2>v 1,P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左,开始时加速度a 1=F T +μmgm,当减速至速度为v 1时,摩擦力反向,若有F T >μmg ,此后加速度a 2=F T -μmgm,故C 正确,A 、D 错误.7.如图6甲所示,水平传送带AB 逆时针匀速转动,一个质量为M =1.0 kg 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由传送带左端滑上,通过速度传感器记录下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向左为正方向,以物块滑上传送带时为计时零点).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 取 10 m/s 2.求:甲 乙图6(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 (3)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答案 (1)0.2 (2)4.5 s (3)18 J解析 (1)由速度图象可知,物块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a =ΔvΔt =2.0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a则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MaMg=0.2.(2)由速度图象可知,物块初速度大小v =4 m /s 、传送带速度大小v ′=2 m/s ,物块在传送带上滑动t 1=3 s 后,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前2 s 内物块的位移大小x 1=v2t =4 m ,向右,后1 s 内的位移大小x 2=v ′2t ′=1 m ,向左,3 s 内位移x =x 1-x 2=3 m ,向右; 物块再向左运动时间t 2=xv ′=1.5 s.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t =t 1+t 2=4.5 s.(3)物块在传送带上滑动的3 s 内,传送带的位移x ′=v ′t 1=6 m ,向左 物块的位移x =x 1-x 2=3 m ,向右相对位移为Δx ′=x ′+x =9 m 所以转化的热能E Q =F f ·Δx ′=18 J.题组4 应用动力学方法分析“滑块—木板模型”问题8.(2014·江苏·8)如图7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 )图7A .当F <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 =52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13μgC .当F >3μmg 时,A 相对B 滑动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答案 BCD解析 当0<F ≤32μmg 时,A 、B 皆静止;当32μmg <F ≤3μmg 时,A 、B 相对静止,但两者相对地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F >3μmg 时,A 相对B 向右做加速运动,B 相对地面也向右加速,选项A 错误,选项C 正确.当F =52μmg 时,A 与B 共同的加速度a =F -32μmg3m =13μg ,选项B 正确.F 较大时,取物块B 为研究对象,物块B 的加速度最大为a 2=2μmg -32μmgm =12μg ,选项D 正确. 9.如图8甲所示,由斜面AB 和水平面BC 组成的物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斜面AB 部分光滑,AB 长度为s =2.5 m ,水平部分BC 粗糙.物块左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传感器受压时示数为正值,被拉时为负值.上表面与BC 等高且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DE 紧靠在物块的右端,木板DE 质量M =4 kg ,长度L =1.5 m .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B 点由斜面转到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不变.滑块从A 到C 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10 m/s 2,求:图8(1)斜面AB 的倾角θ; (2)滑块的质量m ;(3)滑块到达木板DE 右端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1)30° (2)2 kg (3)1 m/s解析 (1)在0~1 s 内滑块沿斜面匀加速下滑: mg sin θ=ma s =12at 2 由题图乙知:t =1 s 解得sin θ=12,即θ=30°.(2)在0~1 s 内对物块ABC 受力分析: mg cos θ·sin θ-F =0 由题图乙知:F =5 3 N 解得m =2 kg.(3)滑块到达B 点时的速度v B =at =gt sin θ=5 m/s 1~2 s 滑块在BC 部分做减速运动:μmg =ma ′ 对物块,由图象知:μmg =F =4 N 解得a ′=2 m/s 2,μ=0.2滑块到达C 点时:v C =v B -a ′t =v B -μg ·t =3 m/s 滑块滑上木板DE 时:对滑块:-μmg =ma 1 对木板:μmg =Ma 2解得a 1=-2 m /s 2,a 2=1 m/s 2设滑块在木板上的滑行时间为t , x 滑块=v C t +12a 1t 2x 木板=12a 2t 2L =x 滑块-x 木板解得t =1 s此时,滑块速度v 滑块=v C +a 1t =1 m/s 木板速度v 木板=a 2t =1 m/s滑块恰好滑到木板右端,速度为1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