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内科护理学(二)》第三章第二节讲义
![心力衰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内科护理学(二)》第三章第二节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95178ff7c1cfad6195fa7c6.png)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内科护理学(二)》第三章第二节讲义心力衰竭识记:①心力衰竭的定义。
②基本病因及诱因。
领会:①左心力衰竭、右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
②诊断要点及心功能分级。
③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原则、减轻心脏负荷的常用药物及不良反应、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常见毒性反应及中毒的处理。
应用:①能够应用护理程序护理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②能够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预防诱因) 心力衰竭又称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
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故亦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上按心力衰竭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
按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为正确及统一评定心力衰竭程度,目前通用的是美国NYHA 心功能分级标准(1928年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美国心脏病协会(AHA >标准委员会1994年修订):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
日常活动不出现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心绞痛等症状。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休息时无症状,一般日常活动即可出现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心绞痛等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无症状,低于日常活动量即可出现明显的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心绞痛等,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可缓解。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即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稍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
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和发病机制】1.基本病因 在我国,过去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为瓣膜病,尤以风湿性心瓣膜病居首。
但近年来,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的比例明显增高。
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有:(1)原发性心肌损害:可见于节段性或弥漫性心肌损害,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结缔组织疾病的心肌损害等。
《内科护理学》心力衰竭病人护理
![《内科护理学》心力衰竭病人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1402c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6.png)
02 护理评估与计划
CHAPTER
患者全面评估
01
02
03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 心脏病类型、病程、治疗 经过等。
体征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心率、呼吸、血压等 。
心理社会评估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社 会支持系统和应对能力。
护理问题识别
气体交换受损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 难、气促等症状。
体液过多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水肿、 尿量减少等体液潴留表现 。
活动无耐力
评估患者日常活动耐受情 况,了解其活动受限程度 。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01
02
03
04
呼吸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协助采取半卧 位或端坐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给予吸氧。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控 制水分摄入,多食用富含钾、
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详细解释了心力衰竭的概念,包括其 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
病理生理机制
深入探讨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包括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
临床表现和诊断
介绍了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体征以 及常用的诊断方法和标准。
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概述了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原则以 及常用的药物类别和作用机制。
探讨了当前护理实践中面临的 挑战,如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 足、医疗资源紧张等,同时也 指出了护理在心力衰竭管理中 的重要作用和未来发展机遇。
展望了心力衰竭治疗和护理领 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精准 医疗、远程监测和管理、人工 智能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前 景。
谢谢
THANKS
《内科护理学》心力衰竭PPT课件(全套完整)
![《内科护理学》心力衰竭PPT课件(全套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d2a68f7f51e79b89690226b3.png)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1776ce50e2524de5187e1b.png)
1.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3 .慢阻肺: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4.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
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5.原发综合征:结核菌从原发病灶通过淋巴血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称。
7.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肿瘤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使头部静脉回流受阻,出现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以及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并有头痛、头昏或眩晕。
8. Horner综合征:位于肺尖部的肺癌称上沟癌(Pancoast癌),可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压迫臂丛神经可引起同侧肩关节、上肢内侧疼痛和感觉异常,夜间尤甚。
9. ARDS:是指病人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内外致病因素(如严重感染,休克,烧伤,严重创伤,DIC和大手术)而引起肺微血管和肺泡上皮损伤为主的肺部炎症综合征。
表现为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
11. 心源性呼吸困难:又称气促或气急,是病人在休息或较轻的体力活动中自我感觉到的呼吸异常。
12 .期前收缩:是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博点过早发出冲动控制心脏收缩所致。
13. 预激综合征(WPW):是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的一部分或全部。
14原发性高血压:指病因末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心脑肾严重并发症。
15. 心脏骤停:指原来全身与心脏较好的情况下,意外地发生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
17. 高血压危象:血压在短时间内剧升,收缩压达260mmHg(34.7Kpa)以上,舒张压20mmHg(16Kpa)以上,病人出现头痛,烦燥,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征象。
内科护理学-心力衰竭
![内科护理学-心力衰竭](https://img.taocdn.com/s3/m/163733ddf242336c1eb95ec8.png)
心力衰竭1.定义: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出现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发病速度: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发病部位: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有无舒缩功能障碍: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
2.心功能分级Ⅰ级日常活动不受限制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可引起乏力、气急、心悸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
一、急性心力衰竭定义: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急剧、显著的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临床常见:急性左心衰竭,以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属临床急危重症。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输液过快过多心脏收缩力突然严重减弱①心排血量骤然减少②心室淤血(二)临床表现最常见为急性左心衰竭。
特征性表现为:①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50次/分②端坐位,频繁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③极度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口唇青紫、面色苍白,被迫采取端坐位,两腿下垂。
查体听诊:①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②心率增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三)辅助检查漂浮导管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动脉血压及肺小动脉楔压(PCWP)的变化判断病情,调整用药。
(四)治疗原则1.体位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2.吸氧高流量(6~8L/min)给氧,加入30-50%酒精湿化。
3.镇静吗啡4.减轻心脏负荷①快速利尿剂--静脉注射呋塞米②血管扩张剂--硝普钠或硝酸甘油5.强心剂毛花苷C (西地兰)6.平喘氨茶碱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五)护理措施1.体位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前负荷。
2.给氧高流量,6~8L/min,同时加入30%~50%酒精将氧气湿化,使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
心力衰竭教案
![心力衰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ed81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8.png)
心力衰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熟悉心力衰竭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
4.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1)定义: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心输出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器官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2)病因:心脏病变、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糖尿病等。
(3)发病机制: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伤、神经体液调节异常等。
2.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2)水肿:下肢水肿、胸腔积液、腹水等。
(3)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头晕等。
3.心力衰竭的诊断方法(1)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2)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辅助检查。
(3)心脏功能评估:如6分钟步行试验、心脏磁共振成像等。
4.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抗高血压、抗冠心病等。
(2)症状治疗: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等。
(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如心脏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
(4)手术治疗:如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
5.心力衰竭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1)预防措施: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2)护理要点:监测病情、合理用药、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心力衰竭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护士等角色,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5.情景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等展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内科护理学02章答案
![内科护理学02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c13d866edb6f1afe001f82.png)
、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药物是A、洛沙坦B、哌唑嗪C、卡托普利D、维拉帕米2、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A、呼吸道感染B、快速心律失常C、情绪激动D、输液过快3、高血压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血压明显增高,舒张压可达130mmHg以上,且患者心、脑、肾损害出现较快,此种类型属于A、恶性高血压B、高血压脑病C、高血压危象D、肾性高血压4、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心电示波出现心室颤动时,护士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进行非同步电复律B、静脉推注利多卡因C、进行心脏按压D、进行同步电复律5、护士对使用洋地黄药物患者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给药前先数心率,<60次/分不能给药B、服药期间经常询问有无不适C、发现洋地黄中毒表现及时通知医生D、嘱若一次漏服,则下一次应补服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起病缓慢,早期血压波动较大B、肾脏受累可出现多尿、蛋白尿C、老年人高血压多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D、随病情进展血压升高呈持续性,波动较小E、患者自觉症状与血压高低相一致2、当患者发生较严重心律失常时正确的护理措施为A、嘱患者卧床休息,情绪要稳定B、给鼻导管吸氧,改善机体缺氧D、备好抢救药品及除颤器E、对突发室颤应立即施行同步电除颤3、为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的阳性率,采集标本时应注意A、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之前采血B、发热时采血C、每次采血量不少于10mlD、48h内连续采血3次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护理体检:血压178∕98mmHg。
为减轻心脏负荷,可选用下列哪些药物A、氢氯噻嗪B、卡托普利C、螺内酯D、地高辛E、速尿5、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的内容应包括A、低钠、高钾、高钙饮食B、进行症状限制性活动C、严格遵医嘱长期或终身用药D、进行自我监测的内容和方法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不包括心脏破裂。
正确错误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低血压正确错误3、颈动脉明显搏动可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正确错误4、发生洋地黄中毒时立即用利尿剂加速药物排泄正确错误5、高血压急症快速降压首选药物为硝普钠正确错误、不属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临床特点的是A、心电图P波不能明示B、心电图QRS波群形态正常C、心率超过250次/分D、深吸气后屏气可缓解2、高血压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血压明显增高,舒张压可达130mmHg以上,且患者心、脑、肾损害出现较快,此种类型属于A、恶性高血压B、高血压脑病C、高血压危象D、肾性高血压3、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心电示波出现心室颤动时,护士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进行非同步电复律B、静脉推注利多卡因C、进行心脏按压D、进行同步电复律4、患者,男性,68岁,今晨大便时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烦躁,既往无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入院诊断为“急性左心衰”。
内科护理学重点
![内科护理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2ea37af61fb7360a4c657c.png)
名词解释1.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严重过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或不伴)高盐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2.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3.急性胰腺炎:多种病因导致胰腺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是坏死的炎症反应。
4.肾病在综合征:指由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大于d)、低蛋白血症(小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5.贫血: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底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
6.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各种原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支气管扩张症体位引流1. 引流前准备:向病人解释引流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监测生命体征,引流前15分钟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准备好排痰用的纸巾或一次性容器。
2. 引流体位:体位取决于分泌物的潴留部位和病人的耐受程度,原则上抬高病灶部位的位置,体位引流是做健侧卧位。
3. 引流时间:每天1-3次,每次15-20分钟。
饭前进行,早晨清醒后立即做效果好。
4. 一引流观察:观察病人有无出汗、脉搏细数、头晕、疲劳、心律失常、高血压。
若出现,应立即停止通知医生。
5. 引流的配合:鼓励指导病人做腹势深呼吸6. 引流后护理:结束后,帮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漱口。
肺结核时如何切断传播途径1.开窗通风:保持新鲜空气,可有效降低结核病传染。
2.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或大喷嚏时用双层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含痰液的纸巾应焚烧,接触痰液后用流动水清洗双手。
3.餐具煮沸消毒或消毒液浸泡消毒,同桌共餐时使用公筷,以防感染。
4.衣物、寝具、书籍等污染物可在烈日下暴晒进行消毒。
支气管哮喘用药护理1.糖皮质激素:指导病人吸药后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口服用药宜在饭后。
主管护师考试内科护理学例题:心力衰竭
![主管护师考试内科护理学例题:心力衰竭](https://img.taocdn.com/s3/m/25bd9cbe561252d381eb6e2d.png)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充血性心衰的诱发因素A.呼吸道感染B.输液过多过快C.情绪激动D.摄入钠盐过多E.重度二尖瓣狭窄『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充血性心衰的诱因:①感染是最重要的诱因;②心律失常:房颤是诱发心力衰竭最重要的因素;③血容量增加:摄入钠盐过多;静脉输液过快、过多等。
④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如妊娠末期及分娩过程以及暴怒、重体力劳动等;⑤药物使用不当:不恰当停用降压药及洋地黄等。
左心功能不全最早的表现是A.劳力性呼吸困难B.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C.咳嗽、咳痰D.头昏、失眠E.端坐呼吸『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主要见于左心衰竭的表现是A.肝大B.下肢水肿C.呼吸困难D.颈静脉怒张E.肝一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
故选C。
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A.左心衰竭B.右心衰竭C.渗透性心包炎D.缩窄性心包炎E.心脏压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右心衰竭造成体循环淤血,是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
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A.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B.窦性心动过缓C.室性心动过速D.室上性心动过速E.房室传导阻滞『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表现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呈二联律。
某女,60岁,心衰卧床已3周,有尾骶部皮肤溃破,两下肢水肿,体质虚弱、消瘦,你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应A.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B.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C.高热量、低蛋白、低盐D.高脂肪、低蛋白、高维生素E.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心衰患者应摄入食盐量每日不能超过5g,应用利尿剂者可适当放宽。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咀嚼、易消化清淡饮食,限制总热量的摄入。
患者女性,54岁,因右心衰竭入院,护理时应注意病人可能出现A.尿潴留B.全身水肿C.营养不良D.褥疮E.低血钾『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患者右心衰竭,出现水肿,应预防压疮的发生。
心衰病人的护理
![心衰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ea1735d15abe23492f4d5d.png)
第节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一、概述〔一〕概念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所需的一种综合征。
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缺乏为主要特征,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病因:1.原发性心肌损害①心肌病变: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等。
②心肌缺血:冠心病、贫血、低血压。
③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心肌病、维生素B1缺乏④2.心脏负荷过重①压力负荷过重:高血压、主动脉狭窄、肺动脉高压等。
②容量负荷过重:各瓣膜关闭不全,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伴左向右分流。
〔二〕临床类型1.根据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以慢性居多。
2.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3.根据有无舒缩功能障碍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4.对已有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降至正常以下而无临床病症者称为无病症性心力衰竭。
〔三〕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感染、心律失常、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妊娠与分娩、过度体力活动、情绪冲动、气候骤变、血容量增加等。
〔四〕心功能分级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28年制定的,美国心脏病协会〔AHA〕1994年修订的标准,将心功能分为四级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日常活动不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休息时无病症,日常活动可引起上述病症。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无病症,轻于日常活动可引起上述病症。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可有病症,体力活动后加重。
〔五〕临床分期 2001年ACC/AHA建议将心力衰竭分为4期:第一期心力衰竭易患期为有开展为心力衰竭可能的高度危险的病人,但没有心脏结构性病变的病人;没有出现心力衰竭病症和体征。
第二期无病症性心力衰竭期为有器质性心脏病,但从来没有出现心力衰竭病症的病人和体征。
第三期心力衰竭期为有器质性心脏病,过去或目前有心力衰竭病症和体征的病人。
内科护理学期末重点
![内科护理学期末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4c8b2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d.png)
1、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2、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支气管阻塞,所导致的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管腔形成不可逆扩张、变形。
3、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4、肺炎:是指发生在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由多种病原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和过敏等引起。
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6、自发性气胸: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破裂,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称为自发性气胸。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8、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在静息条件下亦不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由此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9、心源性晕厥:是指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排血量骤减或中断,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短暂的意识丧失,常伴有肌张力丧失而跌倒的临床征象10、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不能维持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
11、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
12、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13、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14、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min,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15、原发性高血压: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所致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内科护理学(全)
![内科护理学(全)](https://img.taocdn.com/s3/m/4cc2095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5.png)
内科护理学(全)内科护理学(全)心力衰竭定义:是指各种心脏结构和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发的一组综合征。
病因:(表格)病机:(1)Frank-Starling机制在一定限度内增加前负荷,可使回心血量增多,属异长调节。
(2)心肌肥厚(心肌重塑)心肌细胞反应性肥大,数量不增加,而以心肌纤维增多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克服后负荷的能力增加,但久而久之失代偿。
(3)交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及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如心钠肽、脑钠肽分泌增加,二者的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左心肥厚如高血压及肥厚性心肌病时,左室舒张末压过高时,肺循环出现高压和淤血,即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此时心肌的收缩功能尚可保持较好,心脏射血分数正常。
分级:慢性心力衰竭分级(NYHA分级)I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时不引起疲乏、心悸等;II级患者休1/10息时无自觉症状,活动量受轻微限制,但平时一般活动时不引起疲乏、心悸等;III级活动量受明显限制,小于平时一般活动量时即引起疲乏、心悸等;W级不能从事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急性心力衰竭分级(Killip分级)I级无心力衰竭I级有心力衰竭,肺中下野湿罗音,心脏奔马律,胸片见肺淤血。
III级严重急性心力衰竭,严重肺水肿,满肺湿罗音W级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慢性左心衰:以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为主①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②咳嗽咳痰咯血,痰为白色浆液性泡沫碳,当肺水肿时,咳粉红色泡沫痰③乏力疲倦头晕心慌④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⑤体征:肺部湿性罗音,心脏体征: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交替脉、舒张期奔马律。
慢性右心衰:以体循环淤血为主①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脏淤血引起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最常见。
②劳力性呼吸困难③体征:水肿,首发于身体低垂部位,具有凹陷性、对称性;肝脏肝淤血肿大,肝功减退;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具有特征性;心脏体征,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内科护理学(第六版):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内科护理学(第六版):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70b4b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0.png)
内科护理学(第六版):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习题及参考答案目录一、心功能不全相关习题 (1)二、心功能不全相关习题 (3)三、心功能不全相关习题 (5)四、心功能不全相关习题 (6)一、心功能不全相关习题1.病人,女性,50岁。
因心力衰竭人院,诊断为心功能II级。
病人应表现为A.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B.日常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C.轻微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不易缓解D.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呼吸困难E.休息时即有呼吸困难2.某病人6分钟走了500m,出现心悸、气急。
考虑该病人心功能等级为A.I级B.Ⅱ级C.Ⅲ级D.IV级E.V级3.病人,男性,39岁。
有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病史5年。
近日轻度活动后即感心悸、气促。
经评估该病人心功能等级为A.I级B.Ⅱ级C.Ⅲ级D.IV级E.V级4.可引起左心室前负荷过重的疾病是A.二尖瓣狭窄B.高血压C.主动脉瓣狭窄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甲状腺功能亢进5.下列哪种疾病可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A.肺动脉瓣狭窄B.肺动脉高压C.主动脉瓣狭窄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甲状腺功能减退6.病人,女性,45岁。
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病史。
最近因劳累后出现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尿少等症状。
入院后诊断为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A.劳累B.循环血量增加C.摄盐过多D.洋地黄应用不当E.感染7. 病人,女性,50岁。
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1个月前出现疲乏症状,近3天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经休息后缓解,病人最可能出现了A.慢性左心衰竭B.心绞痛C.高血压危象D.慢性右心衰竭E.急性左心衰竭8.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肝脏压痛B.颈静脉怒张C.劳力性呼吸困难D.发绀E.身体下垂部位出现水肿9.右心衰竭病人查体时可出现A.交替脉B.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C.颈静脉怒张D.肺部湿哕音E.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二、心功能不全相关习题9.右心衰竭病人查体时可出现A.交替脉B.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C.颈静脉怒张D.肺部湿哕音E.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10.右心功能不全主要临床症状出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肺循环淤血B.体循环淤血C.心肌损害D.心室重构E.血流动力学改变11.右心衰竭的特征性体征是A.水肿B.肝大和压痛C.肝静脉反流征阳性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E.双肺可闻及哮鸣音12. 病人,女性,84岁。
心力衰竭护理部分
![心力衰竭护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10387622bd64783e09122ba0.png)
(四)难治性终末期心衰的治疗
控制液体潴留:静脉应用非洋地黄类正性 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和扩血 管药物(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心脏移植
三 预后
预后不良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和 心脏性猝死 危险相关因素:高龄、肥胖、吸烟、糖尿 病、高血压等
四【护理评估】
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预防
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心肌病、缺血、缺 氧、麻醉和手术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 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运用减缓疾病进程的有效治疗、胺碘酮、β 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 应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三)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病人的治疗
比例为20%~60%。 主要是控制对心室舒张产生影响的因素, 如血压、心率、血容量、心肌缺血等。 通过降低静息和运动状态心脏充盈来减轻 症状。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心脏失同步化指心脏在收缩时丧失了房室间、左 右心室间甚至左心室局部之间的协调运动,从而 减弱了心室的收缩功能,损害了心室的充盈,引 起二尖瓣反流,进而影响心脏整体做功。 CRT指对于慢心衰和心脏失同步的病人,通过植 入双心腔起搏装置,用同步化的方式刺激右室和 左室,从而治疗心脏的非同步收缩。 CRT适用于非缺血性心肌病,左室EF≤35%、窦 性心律、经长期最佳药物治疗心功能Ⅲ级或非卧 床Ⅳ级、心脏收缩不同步的病人。
参考资料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步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M].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7 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吕探云.健康评估.[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董志.药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一【实验室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心脏负荷过重
容量负荷(前负荷)
分流
血容量
病 因
• 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后)负荷过重: 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瓣狭窄、肺栓塞等。 容量(前)负荷过重: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分流性先天性心 脏病、贫血、甲亢等。
病 因
诱因 •
最常见、最重要
感染:呼吸道、感染性心内膜炎
•
•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
慢性心力衰竭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终归宿 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 西方国家:高血压、冠心病
• • • 我 国 :瓣膜病——过去 冠心病、高血压 现在 瓣膜病、心肌病
病因
• 基本病因 • 原发性心肌损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 心肌炎、心肌病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左:高血压
压力负荷(后负荷)
右:肺动脉高压 瓣膜病 反流
• 1.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致肺淤 血有关 • 2.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体征
1、肺部湿性啰音: 肺泡毛细血管压增高,液体渗出到肺泡 2、心脏体征: 心脏扩大、舒张期奔马律、P2亢进
临床表现 右心衰竭:体静脉淤血(体征为主)
• 症状
1.消化道症状: 最常见
心脏解剖
一、概念
•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疾 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方面而引起的 一组临床综合征。 • 简称心衰 是一种渐进性疾病 • 主要临床症状:呼吸困难、疲乏和体液潴留
• 发生率: > 65岁,10‰
分类
• 按发展速度:急性、慢性
• 按发生部位:左、右、全 • 按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正常
心力衰竭(HF)
冯戴豪
教学目标
• 【掌握】 • 1.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和健康指导; • 2.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处理要点。 • 【熟悉】 • √ 1.心力衰竭的概念、基本病因和诱因 • √ 2.左、右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并能进行心功能 分级; • 3.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要点。 • 【了解】 • 1.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2)精氨酸加压素
(3)内皮素
• 3.心肌损害与心室重塑
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 症状
卧位时横膈上升,肺活量减少,迷 走兴奋,气管痉挛
呼吸困难: 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端坐(最主要)
咳嗽、咳痰和咯血: 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 疲倦、乏力、头晕、心悸 少尿及肾损害症状
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
2、劳力性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 右心衰竭:体静脉淤血(体征为主)
• 体征
1、水肿:体静脉压力增高,对称性压陷性水肿 2、颈静脉征:颈静脉充盈、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 3、肝肿大、肝硬化; 肝功能受损、黄疸、大量腹水 4、心脏体征: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这位病人到底换了何种疾病
过度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
•
• •Leabharlann 妊娠和分娩血容量增加
摄钠盐↑输液输血过多过快
其它:药物,风湿活动,内分泌失调等
病理生理
• 1.代偿机制 (1)Frank—Starling 机制
(2)心肌肥厚
(3)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
病理生理
• 2.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1)心钠肽和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