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制度

合集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是指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护理水平,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风险常常存在,包括患者自身病情风险、护理操作风险、医疗设备风险等。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应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两个方面。

风险评估是基于患者的病情、疾病发展趋势等因素,确定患者的风险程度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提前预防和避免潜在危险。

风险控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控制具体行为和操作,减少和消除患者的风险。

在护理风险管理中,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建立健全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包括护理风险评估、护理操作流程、风险控制措施等。

制度要明确具体,便于护理人员的操作和管理。

其次,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风险管理培训,熟悉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再次,建立健全的风险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向上级报告风险和潜在危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护理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护理人员应提高风险意识,时刻注意患者的安全,尤其是高风险患者。

遇到风险事件或患者病情变化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上级。

其次,护理人员应准确、规范地执行护理操作,如静脉输液、药物注射等。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减少操作风险。

同时,护理人员应掌握正确使用医疗设备的方法,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和安全性,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可靠。

再次,加强交流和协作,鼓励多学科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护理人员应与医生、药师、医学影像师等密切合作,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检查制度,对护理操作进行记录,定期进行检查和回顾,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总之,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的建立和实施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1. 安全风险点
1.1 患者暴力行为
患者可能因疾病、情绪等因素产生暴力行为,护士在接触患者时可能受到威胁。

1.2 感染风险
护士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容易接触到各类病原体,存在感染风险。

1.3 身体伤害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因为搬运患者、操作设备等活动而导致身体伤害,如脊椎损伤、扭伤等。

1.4 工作压力
护士由于工作负荷大、时间紧迫等原因,可能经常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导致精神和身体健康问题。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暴力行为防范机制
医院应建立患者暴力行为防范机制,包括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2.2 加强感染防控管理
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感染防控制度,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培训,加强护士对感染防护知识的了解和培训。

2.3 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设备
医院应根据护士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场所情况,提供适当的劳动保护设备,如护腰带、操作工具等,减少身体伤害的风险。

2.4 建立健康管理机制
医院应建立健康管理机制,包括定期体检、心理辅导和压力释放等,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保障其身心健康。

3. 总结
医院护士岗位存在患者暴力行为、感染风险、身体伤害和工作压力等安全风险。

为了减少以上风险的发生,医院应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建立暴力行为防范机制、加强感染防控管理、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设备和建立健康管理机制。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引言概述:在护理工作中,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五个部分,包括环境安全、感染控制、药物安全、跌倒预防和急救准备。

一、环境安全1.1 维护清洁卫生:保持护理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是防范风险的基本要求。

护士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保持床铺的整洁,并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物品。

1.2 确保设备安全:护士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因设备故障而给患者带来风险。

1.3 防止意外伤害:护士应保持警惕,尽量预防患者和自己的意外伤害。

例如,正确使用防滑垫,确保地面的干燥和无障碍物,避免患者摔倒。

二、感染控制2.1 手卫生:护士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与患者接触前后。

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的传播。

2.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与可能存在传染性病原体的患者接触时,护士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2.3 废物处理:护士要正确处理感染性废物,将其分类、包装和妥善处置,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三、药物安全3.1 核对药物:护士在给患者用药前,应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和频次,确保给予正确的药物。

3.2 储存药物:护士要将药物储存在干燥、通风和安全的地方,避免药品受潮或被他人误用。

3.3 不良反应监测: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四、跌倒预防4.1 评估风险:护士在接收到患者后,应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行动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跌措施。

4.2 提供辅助设备:对于有跌倒风险的患者,护士应提供合适的辅助设备,如手杖、助行器等,帮助患者行动。

4.3 定期巡视:护士应定期巡视患者,特别是在夜间,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跌倒事故。

五、急救准备5.1 掌握急救技能:护士应定期接受急救培训,熟悉常见的急救措施和操作技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护理风险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给患者或护理人员带来伤害或危险的因素。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人员的健康,护理风险需要得到有效的防范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1. 感染风险:患者在医院或护理单位中容易感染病原体,例如细菌、病毒等。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并遵守相关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程。

2. 跌倒和摔伤风险:患者在卧床或行动受限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跌倒和摔伤。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评估跌倒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例如固定床栏、提供辅助器具、确保环境的安全,以及提供必要的床边护理和协助行动。

3. 药物错误风险: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时容易出现错误,例如给予错误的药物、剂量或途径。

为了减少药物错误风险,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临床药学人员提供的医嘱执行药物治疗,并采用双人核对、正确的药品标识和储存,以及适时的药物教育和咨询。

4. 误诊或延误诊断风险:护理人员在评估和监测患者时可能发生误诊或延误诊断,导致治疗延误或错误。

为了降低误诊风险,护理人员应提高临床观察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及时记录和沟通患者的症状和变化,以及密切配合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除了以上的护理风险,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可能会给患者和护理人员带来风险,例如烧伤、溢血、误吸等。

为了预防这些风险,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风险意识,并遵守相关的护理标准和政策。

总之,护理风险是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和伤害因素,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沟通和协作、提高专业技能和风险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一、概述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减少或者消除可能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

本文将从护理环境、护理操作、护理设备等方面详细介绍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二、护理环境的风险防范措施1. 清洁与消毒:保持护理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

定期对医疗设备、床铺、地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2. 环境安全:保持护理区域的安全是防范风险的基础。

例如,保持通道畅通,防止摔倒;安装扶手和防滑垫,预防滑倒等。

三、护理操作的风险防范措施1. 洗手: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必须进行手卫生,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使用适当的洗手液或者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洗手。

2. 个人防护:护士在进行特定操作时,如接触体液、处理污染物品等,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感染和污染。

3. 药物管理: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管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注射操作:护士在进行注射操作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护理设备的风险防范措施1. 设备检查与维护:护士在使用护理设备之前,应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设备操作培训:护士在使用新的护理设备之前,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减少误操作的风险。

3. 设备标识:护理设备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设备名称、使用方法、维护周期等信息,以便护士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五、护理风险事件的管理与报告1. 风险事件管理:护士在发生护理风险事件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住手操作、保护患者安全、采集相关证据等。

2. 风险事件报告:护士应将护理风险事件报告给上级护士或者医疗管理人员,以便进行风险评估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六、总结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护理环境、护理操作、护理设备等方面的风险防范,可以减少患者受伤和感染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

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

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什么是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避免因医疗护理而产生的不良事件。

护理安全包括以下方面:1. 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点,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危险以及不良事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风险。

2. 医疗设备和设施安全各级医疗单位要按照《医疗机构卫生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开展医疗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医疗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3.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要保证每个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的齐全和有效性,严格遵守职业卫生规定,有组织地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健康监测和管理。

护理风险防范护理风险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的因素。

以下是护理风险防范的措施: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出现因操作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

2.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指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及时发现变化并进行处理。

3. 预防跌倒和压疮对于患者,跌倒和压疮是常见的护理风险。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注意床位、轮椅等护理环境的安全;对不能自主移动的患者,要定时翻身,并对肌肤进行检查,预防压疮。

4. 使用医疗器械时注意安全护理人员在使用各类医疗器械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严格防止设备的失误或误用。

5. 合理使用药物护理人员要学会合理使用药物,了解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和监测,避免药物误用、滥用和剂量错误等。

护理事故的处置护理事故是指未预见、未预防和未能避免的,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发生的导致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良事件。

以下是护理事故处理的步骤:1. 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发生护理事故,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掌握急救核心技术,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

2. 制定事故报告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护理事故发生后,护理人员要记录详细的事故过程和损害情况,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设备操作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 设备的熟悉程度,减少操作失误。
3
设备安全检查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药物风险应对计划
药物管理
建立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可靠。
用药核对
实行双人核对制度,确保用药的准确性,防止用药错误。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设备操作不当
医护人员操作设备不熟练或错误操作, 可能导致风险。
药物风险
用药错误
包括给药时间、剂量、途径等的 错误,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中毒。
药物过敏
患者对某些药物过敏,可能导致严 重的过敏反应。
药物配伍禁忌
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配伍禁忌, 相互作用后产生不良反应。
环境风险
院内感染
医院环境中的细菌、病毒等可能 导致患者感染。
感谢您的观看
04 风险监控与评估
患者风险监控与评估
患者病情状况
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制定护理 计划和预防措施。
患者认知情况
了解患者的认知情况,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沟通能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等,以便更好 地与患者沟通并指导其进行自我护理。
患者行为习惯
评估患者的行为习惯,如生活习惯、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以便更好地指导患者调整生 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意外事件
如火灾、地震等意外事件,可能 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威胁。
设施缺陷
如地面湿滑、楼梯缺陷等,可能 导致患者跌倒等意外伤害。
02 风险防范措施
患者风险防范措施
患者身份识别
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确保每次操作前核 对患者身份,防止误操作。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引言概述:护理风险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或意外情况,可能对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包括环境安全、感染控制、药物管理、病情监测和患者教育。

一、环境安全1.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使用的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患者风险。

1.2 提供安全的环境:护理人员应确保病房环境整洁、干净,避免物品堆放过多,保持通道畅通,防止患者跌倒和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1.3 安全用电: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确保电气安全,避免因电源问题导致的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

二、感染控制2.1 手卫生:护理人员应遵守正确的手卫生程序,包括洗手和使用消毒剂,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护理人员在处理有感染风险的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2.3 消毒和清洁: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医疗器械、床铺和病房进行消毒和清洁,以杀灭病原体,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药物管理3.1 正确用药: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和药物管理规范正确给予患者药物,避免药物错误使用和剂量错误。

3.2 药物储存和标识:护理人员应妥善储存药物,保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确保药物标识清晰可读,避免混淆和错误。

3.3 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药物相关的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

四、病情监测4.1 定期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2 使用监测设备:护理人员应正确使用各类监测设备,如血压计、血糖仪等,确保准确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避免病情漏诊或误诊。

4.3 病情评估和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减少患者的风险和不良事件。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引言概述:护理工作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护士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风险防范的五个部分,包括环境安全、感染控制、药物管理、病人身体安全和信息安全。

一、环境安全1.1 保持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护士应定期清洁工作区域,包括床单、床垫、床围等,以确保患者的环境卫生。

1.2 防止跌倒和滑倒:护士需要确保走廊和病房地面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患者或自己因为滑倒而受伤。

1.3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护士应定期检查病房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健康。

二、感染控制2.1 手卫生:护士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食前、使用洗手间后等关键时刻,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2.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护士在处理患者体液或接触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时,应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感染风险。

2.3 定期消毒和清洁:护士需要定期对医疗设备、床单、病房等进行消毒和清洁,以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三、药物管理3.1 正确标记和存储药物:护士应确保药物标签清晰可读,并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存储药物,以防止药物失效或混淆。

3.2 遵循正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护士在给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书的要求,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避免药物错误。

3.3 监测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护士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四、病人身体安全4.1 预防跌倒和压疮: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跌倒和压疮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提供辅助器具、定期翻身等。

4.2 定期监测体征和症状:护士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体征,并观察症状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3 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护士应确保病房内的设施和器械安全可靠,如床栏、导尿管等,以防止患者的意外伤害。

五、信息安全5.1 保护患者隐私: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私自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病人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护理操作风险及防范措施•护理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消毒隔离风险及防范措施•仪器设备风险及防范措施目•病情观察风险及防范措施录01病人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病人跌倒、坠床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对所有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识别出高危人群。

跌倒风险评估床旁防护设施警示标识病人及家属宣教确保床头、床尾有防护设施,如扶手、护栏等。

在病房、卫生间等区域设置防滑、防跌倒的警示标识。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防跌倒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意识。

病人烫伤、烧伤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严格控制热水温度,避免过热。

温度控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烫伤的预防及应对方法。

烫伤教育使用烫伤报警器,及时发现并处理烫伤情况。

烫伤报警器对于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使用皮肤保护剂。

皮肤保护病人发生压疮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气垫床使用气垫床,减少局部受压。

定时翻身对于长期卧床病人,每2小时翻身一次。

软垫支撑使用软垫对骨突部位进行支撑。

营养支持保证病人的营养摄入,增强皮肤抵抗力。

皮肤检查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压疮倾向。

02护理操作风险及防范措施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的常规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采血部位错误、采血量不足或过多、血液标本污染等问题。

风险加强操作培训,提高护士静脉采血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对于特殊情况,如儿童或肥胖患者,可采用合适大小的采血针;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核对患者的身份和采血项目。

防范措施静脉采血错误的风险及防范措施风险输液泵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甚至可能发生空气栓塞等严重后果。

防范措施定期对输液泵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在操作前应详细交代输液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解决输液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输液泵使用不当的风险及防范措施风险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也可能发生氧气导管脱落、氧气供应不足、火灾等意外情况。

防范措施对于氧气导管脱落,应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并做好标记;对于氧气供应不足,应定期检查氧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严格执行防火制度,禁止吸烟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病房。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引发不良事件或安全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

护理工作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任何一个过失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要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防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1.强化个人防范意识:护士在接触患者时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方法,杜绝马虎和粗心现象的发生。

2.加强患者风险评估: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前,要对患者的病情和体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情况、身体状况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

3.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时要熟悉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正确使用,并定期对器械进行维护和消毒,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4.加强药品管理:护士要妥善存放和管理药品,定期检查药品的保质期和有效性。

在给患者用药时,要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用法,避免药品错误使用和给患者造成伤害。

5.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相互合作,可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6.加强感染控制:在进行护理操作前,要进行手卫生,并戴上适当的手套和口罩。

要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消毒清洁,并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7.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护士要熟悉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并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

要定期进行事故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8.健康教育和宣传:护士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要通过宣传护理风险防范知识,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士要时刻保持警惕性,熟悉操作方法,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护理安全制度及措施(3篇)

护理安全制度及措施(3篇)

护理安全制度及措施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护理质量的环节控制。

3、护理部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纠正出现的问题,控制护理缺陷。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差错事故分析报告制度,减少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护士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按时巡视病房,对小儿、躁动、昏迷、老年患者,严防坠床、烫伤、跌伤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7、加强病人管理,严格执行陪伴探视制度,病人一律不准在外留宿。

8、深入了解病人的思想情况,对有精神症状和自伤念头的患者须留陪护人员,并及时做好心理护理,避免发生意外。

9、加强抢救药品、物品的管理,避免影响抢救。

对毒、麻、限药品专人管理,每天交接班、清点核对,专柜保管并加锁。

10、对易燃、易爆、易损、贵重物品,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做到防火、防爆、防盗。

11、值班人员要注意病区门、窗、水、电的安全。

12、电源、水源、防火设备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以确保安全。

二、病房安全制度1、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点,保证患者行动安全。

2、病房内禁止吸烟与饮酒,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3、加强对陪住和探视人员的管理。

4、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内。

5、病房晚九点应及时清理病房内探视人员离开病区,并督促病人休息。

6、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分子,及时通知保卫处。

7、空病房要及时上锁。

8、按要求畅通防火通道,不堆、堵杂物。

9、消防设施完好、齐全,上无杂物。

三、病室药品管理制度1、病房内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它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病房内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和保管工作。

3、每日清点并记录,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5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5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病房护士长负责护士的职业安全监管工作,在医院现有条件下提供防护设备。

2、护士在执业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守管理规定、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3、严格按照化疗药物使用说明书配制药物,配药时带手套。

4、严格执行接触放射线安全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5、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6、操作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气管、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带手套。

当估计操作会有血液、体液可能溅到眼睛、鼻腔、口腔或者皮肤时,采用适当的保护用具(戴口、面罩、围裙等)来防止感染。

7、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病人或一项操作,操作完后立即丢弃用过的手套。

8、一旦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或每次摘下手套均对手进行彻底清洗。

9、使用针具进行消毒时,带手套,用过的针具立即扔到废物桶内,严格执行普及性预防措施:回套针帽(必要时用单手法)不摆弄针头、不徒手分开针头与注射器。

10、用过的针具、刀片或其他锐器置于不易被刺破的专用容器内。

11、操作后及时料理污染场地,不留给他人料理,禁止用污染的手接触开关、清洁区和清洁物品。

12、受到(甲类传染病中非典型肺炎,乙类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过的尖锐器械损伤后,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被刺或损害的伤口。

用清水冲洗被血液或体液溅到的鼻腔、口腔和皮肤。

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其他特定清洗消毒液冲洗被血溅到的眼睛。

13、报告程序和时限:一旦受到乙类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过的尖锐器械损伤后或带伤接触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立即逐级报告,当事人伤后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护理部、感染办汇报。

14、用过的污染物品或被传染病源污染的物品,严格按照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关规定处理。

15、其他处理程序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16、护士受到职业暴露后有义务接受医院有关部门追踪,对当事人做好保密工作。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2)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安全培训:对新员工进行职业安全培训,包括工作岗位上的安全操作规范、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措施、应急逃生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并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复习。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岗位的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物理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医源性损伤等方面分析医院护士岗位的安全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物理性损伤及防范1.机械性损伤:医院内常见的机械性损伤包括跌伤、撞伤和阻塞等。

为了预防这些损伤,医院应保持地面干燥、整洁,物品放置稳妥。

对于昏迷、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及婴儿,应使用床栏保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同时,病室内的走廊、浴室和厕所应设置扶手,供患者活动不便时使用。

在精神科病房,应注意将刀片、剪刀等锐器、钝器收藏好,不让患者接触到。

护士在操作时应掌握操作规程,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患者皮肤粘膜,并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的通畅。

2.温度性损伤:温度性损伤包括热水袋、热水瓶所致的烫伤,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煤气、酒精、汽油等所导致的各种烧伤,以及各种电器如烤灯、高频电刀等所导致的灼伤。

为预防温度性损伤,护理人员在应用冷、热疗法时,应严格掌握操作要求,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鼓励患者及时反映不适。

3.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主要发生在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上,如压疮等。

为了预防压力性损伤,护士应定期翻身、按摩患者,保持床铺的整洁和干燥。

二、生物性损伤及防范1.病原体感染: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

为预防病原体感染,护士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同时,医院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

2.过敏反应: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为预防过敏反应,护士在给患者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并做好急救准备。

三、化学性损伤及防范1.药物错误:药物错误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产生不良反应。

为预防药物错误,护士应熟悉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严格遵守用药规程,并进行双人核对。

2.药物配伍禁忌:不正确的药物配伍可能导致药物失效或产生有害物质。

医院护理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医院护理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医院护理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安全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只有在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的基础上,医疗工作才能更好地展开。

以下就是一些在医院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患者安全:
1. 识别患者身份:在给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首先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没有患者混淆或误诊的情况发生。

2. 用药安全:严格按照医嘱给患者用药,避免用药错误或过量用药导致的不良后果。

3. 预防跌倒:在患者床边放置防滑垫,提供辅助器具,定时巡视,及时清理走道等措施,预防患者跌倒并及时帮助他们。

4. 预防压疮:定期翻身、注意体位、使用减压垫等手段,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出现压疮问题。

5. 预防感染: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定期消毒设备和病房,防止感染在医院内传播。

二、医护人员安全:
1. 个人防护:医护人员需要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接触传染病风险。

2. 感染防控:医护人员要及时接种疫苗,定期体检,避免在工作中感染传染病。

3. 紧急处置: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4. 心理健康: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要及时排解工作压力,避免因精神问题导致的工作失误。

总之,医院护理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关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医疗机构需要重视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医护工作的安全
与顺利进行。

只有建立了严密的安全系统,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
质的护理服务,为医护人员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范本

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护理风险防范,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护理风险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院护理风险防范工作。

2. 护理部负责具体实施护理风险防范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培训、检查、考核等工作。

三、护理风险防范措施1. 人员培训(1)对全体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防范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对新入职护理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开展岗前培训,使其掌握护理风险防范知识和技能。

2. 环境管理(1)加强病房、治疗室、护士站等区域的环境卫生,确保患者安全。

(2)定期检查医疗器械、药品、消毒剂等,确保其质量合格。

3. 操作规范(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准确、规范。

(2)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伤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4. 护理记录(1)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规范地书写护理记录。

(2)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5. 药品管理(1)加强病房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严格执行药疗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6. 抢救设备(1)抢救药品、物品、设备要做到“四定”,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2)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7. 交接班(1)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对危重患者、新人院、年老体弱、小儿、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2)交接班时,要详细说明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情况及注意事项。

8. 一次性医疗物品(1)按医院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潮湿、污染等现象发生。

(2)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

四、监督与考核1. 护理部定期对护理风险防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将护理风险防范工作纳入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予以处罚。

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一、简述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一位护士都在扮演着守护生命的角色。

然而护理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也给护士带来工作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护理风险防范,制定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制度吧。

1. 阐述护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护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一位护士,都是病患的贴心守护者,肩负着保障病人安全与健康的重任。

因此护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保护病人和护士自身的安全,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说说护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首先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不论是操作中的小失误还是病情观察的疏忽,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这些风险就像隐形的小石头,如果不加以注意和处理,很可能会对我们的工作造成大的阻碍和困扰。

因此防范护理风险,不仅是护士的职责所在,更是对病人负责、对生命敬畏的表现。

其次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能够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当风险被控制在萌芽状态,我们的护理工作就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不便,也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每一个护士都知道,一个好的护理结果背后,是无数次的精心照料和防范措施的努力。

因此重视护理风险防范,就是重视我们的工作成果。

护理风险防范也是保障医疗体系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医疗是一个整体,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对其他环节造成影响。

所以我们要从源头上预防风险的发生,确保整个医疗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为了病人、为了医院、也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一起守护好护理的每一个细节,让风险无处藏身。

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温馨的护理环境吧!2. 介绍护理风险防范制度的背景和意义接下来我们来深入了解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我们知道护理风险在每个医疗机构中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护理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众多的风险,例如药物误用、跌倒、感染等等。

为了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护理风险管理制度1.1 风险评估在病人来院前,医务人员需要对病人进行风险评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病史、过敏情况、用药情况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出病人可能面临的危险,以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根据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可以适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可能的风险。

1.2 组织管理机构护理风险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该机构应该由专业的医疗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由一个主管医生负责。

医务人员应该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基本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

1.3 风险控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应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监控、预防、教育、培训等,涵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护理治疗等多个领域。

1.4 风险报告和处理建立风险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查和研究,找出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同时,还应该建立护理事件的统计系统,了解护理事件的发生情况、类型、原因等,以便分析问题和改进护理质量。

二、护理风险防范措施2.1 药物治疗风险防范药物治疗是病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因此,在药物治疗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护士应该仔细核对病人的用药情况,了解病人的过敏史、药物相互作用等,避免药物的误用和滥用。

同时,在给病人用药时应该注意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避免出现药物过量和药物不足等问题。

2.2 病人安全风险防范护理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意外情况的环节是病人安全防范。

为了保障病人的安全,护士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保持环境卫生和整洁,避免滑倒、跌倒等意外事件;其次,病人在就床的时候,护士需要给病人提供帮助,防止病人下床跑出门或者摔倒等事故;再次,对于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们需要定时给予翻身护理,避免皮肤溃烂和逆位性压疮;最后,对于卧床治疗的病人,我们需要给予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治疗,避免血栓症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防制度一、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防意识,提高识别护理风险能力,做好防工作。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精湛的业务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并做好操作前告知工作,必要时家属签名(紧急情况除外)。

四、保证护理人力资源配备齐全,护士长弹性排班,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

五、加强安全管理。

对危重、意识障碍、卧床患者、年老体弱、婴幼儿、精神异常等患者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如跌倒/坠床、误吸、压疮、管路滑脱、疼痛、生活自理能力),防止发生意外,确保患者安全。

六、保证医疗设备、急救药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紧急情况下立即启用。

毒、麻、精神药品专人专柜管理。

七、认真做好“三查八对”工作,医嘱必须2人查对。

八、加强护理文件的管理,医护记录容应保持一致。

护理部每月对科室护理文件进行抽查,并及时追踪验证。

九、认真做好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工作。

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必须戴手套;接触传染患者必须格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护理操作时避免违规行为,防止锐器伤等。

十、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落实四看五查一巡视,做到三交(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边交班);三接(病情交接、治疗护理情况交接、抢救器械药品使用交接);三清(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

十一、加强对患者、陪护、探视者的管理,做好沟通工作。

十二、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坚持预防为主,人人参与,工作中加强协作,相互查漏补缺,防于未然。

十三、发生护理风险要及时上报护理部(或相关部门),护理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并做出处理意见,使风险降到最小,以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各种医疗设备及病房设施的安全使用规定一各种电气设备(一)可能出现问题:漏电(二)预防措施:1.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性能、电线及插头,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将插头拔出后禁放在有水的地,要放在干燥稳妥处保存。

3.在使用插头前应检查插头是否沾湿,一旦如水不能使用,应通知电工处理。

4.应用电子仪器及无线遥控监护时,禁止使用无线。

5.所有电器仪器先关机,后断电源。

6.所有电器使用后应该用75%酒精和清水进行清洁和消毒。

二监护仪(一)可能出现问题:漏电、报警、机械故障(二)预防措施:1. 专人负责,每进行检查及试机并清洁机身。

2. 应用是格按规操作。

3. 使用中确保报警系统处于启动状态。

4. 确保各导线连接正确妥当。

5. 注意袖带、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的正确使用,避免导线扭曲或损坏。

6. 出现问题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三、心电图机(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损坏,出现误差影响使用(二)预防措施:1.专人负责,每检查及试机并清洁机身。

2.使用前测试各种功能键。

3.确保各导线连接正确。

4.心电图导联位置准确。

5.心电图纸安置正确,出纸正确。

6.使用后要将连线放置正确。

7.使用后要及时充电。

8.出现问题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四、除颤器(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灼伤(二)预防措施:1. 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与清洁,确保操作正确。

2. 格按规进行操作。

3. 除颤前调好参数,正确使用导电糊,避免灼伤。

4. 除颤时确保所有人员远离病床。

5. 除颤放电时避免放空,防止损坏机器。

6. 使用完毕,做好清洁消毒。

7. 使用完毕及时充电,随时保持除颤器处于备用状态。

8. 出现问题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五、输液泵(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故障、损坏(二)预防措施:1.专人负责,用后及时清洁。

2.定期检查配件是否齐全,仪器是否完好。

3.出现问题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六、洗胃机(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失误(二)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头的性能。

2.检查配件是否齐全。

3.使用前测试各项功能。

4.检查机身有无漏水。

5.检查管路接头是否牢固。

6.出现问题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七、降温毯(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冻伤或烫伤(二)预防措施:1.专人保管,定期清洁并检查是否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

2.使用前设置好温度报警。

3.使用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体位及皮肤情况。

4.使用中发现故障立即停用,并及时维修。

八、雾化器(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流速过快或阻滞引起患者不适(二)预防措施:1.保持机身干净、干燥,经常进行清洁擦拭。

2.红灯亮起时要检查原因。

(1)水杯的水不足,药杯穿破。

(2)安装水杯位置不正确。

(3)漂浮粘连。

(4)蒸馏水位应在合适的水位线之间。

九、电插销板(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二)预防措施:1.放置的位置安全妥当,避免电源线扭曲、打折或牵拉。

2.禁与水、液体接触。

3.根据用途,选择带独立开关的插销板。

4.定期检查维修。

十、微波炉(一)可能出现的问题:燃烧、爆炸1.定期检查电线插头及性能,确保运行正常、安全。

2.使用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若有疑问需致电售后服务部门。

3.加热食品时禁用密闭式器皿,加热时间要适当,以防引起烧焦、爆炸。

4.禁止烹饪生蛋类食品。

5.禁止使用金属器具加热食品。

6.明确标识微波炉使用说明,教会患者及陪人正确使用微波炉的法。

十一、氧气系统(一)可能出现的问题:燃烧、助燃(二)预防措施:1.泄露:经常检查氧气阀有无漏气。

发现漏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2.助燃:加强患者及陪人安全教育,禁在有氧气地抽烟及使用明火。

需要用明火时应关闭氧气。

十二、酒精灯(一)可能出现的问题:燃烧、爆炸(二)预防措施:1.检查酒精灯的酒精是否充足,不可用其他原料代替。

2.使用酒精灯时,要避免易燃、易爆物,酒精灯燃烧时人员不得离开。

3.酒精量不超过2/3,禁止在使用中添加酒精。

4.酒精灯用后盖上灯罩灭火,切勿吹熄。

十三、热水瓶(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放置不稳、烫伤1.放置平稳并远离床头。

2.定期检查水瓶有无漏水现象及底座、提手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十四、热水袋(一)可能出现的问题:烫伤(二)预防措施:1.水温适宜(45~50℃),将盖拧紧,检查是否漏水。

2.使用时用布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3.经常检查热水温度及患者皮肤,认真交接班。

4.昏迷、老年、婴幼儿、感觉障碍的患者格按照操作规使用热水袋。

十五、冰袋(一)可能出现的问题:冻伤(二)预防措施:1.使用时用布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2.禁止将冰袋直接放在患者皮肤上。

3.及时更换冰袋浸湿的被服。

十六、体温计(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折断、玻璃刺伤、汞中毒(二)预防措施:1.使用前检查有无裂痕,摆放要轻,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

2.避免玻璃刺伤:婴幼儿、老年体弱、躁动、昏迷、精神异常患者不宜测量口温,测腋温时护士应守在床旁,及时收回。

3.预防汞中毒:如患者需测口温,应向患者讲明注意事项。

如不慎咬碎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病情允者可多食用粗纤维丰富的食物与促进汞的排泄。

4.体温计一用一消毒,每月检测1次,并有检测记录。

十七、血压计(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汞中毒(二)预防措施:1.使用血压计时放置平稳处,禁止碰撞,以免造成汞槽受损,水银泄露。

2.测血压前打开汞槽开关,用后将血压计盒盖右倾45°,关闭泵槽开关。

3.使用时避免将汞柱打的过高。

4.如有汞泄露,应按要求及时回收或请专业人员处理。

5.每年由专业人员对血压计进行监测,并有检测标识。

十八、呼叫器(一)可能出现的问题:失灵(二)预防措施:1.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2.定期检查插口是否松动或脱出。

3.固定放置合适位置,呼叫器连线不能绕在床栏上。

4.定期检查,发现失灵及时维修。

十九、地面(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滑倒(二)预防措施:1.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发现水渍、污渍及时处理。

2.地面湿滑时及时提醒患者,并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二十、病床(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漏电、坠床、翻倒(二)预防措施:1.漏电:发现电动床电源及插座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移动病床要拔除电源。

2.坠床:妥善固定床档,锁好床轮,将床降至低位。

3.翻倒:升、降床时要将床底硬物移开,避免床向一边倾斜而造成患者坠床或翻床。

二十一、床档(一)可能出现的问题:夹伤、松动(二)预防措施:1.夹伤:升降床档时,注意检查患者身体各部位,避免夹伤。

2.松动:定期检查床档,如有松动立即维修。

3.使用床档时应妥善固定,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卧位姿势及正确使用床档法。

二十二、床旁桌(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滑动(二)预防措施: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床旁桌,不要扶靠,以免轮子滑动引起摔倒。

二十三、轮椅、平车(一)可能出现问题:撞伤、滑倒、坠床(二)预防措施:1.患者上下轮椅时,护士要将刹车固定好,防止滑倒。

2.推轮椅下坡时,应倒行,并嘱患者抓紧扶手,保证患者安全。

3.避免轮椅前倾,必要时为患者系安全带,防止摔倒。

4.患者上下平车或在平车上翻身时,护士要将平车固定稳妥,防止滑倒。

5.使用平车时应拉上两侧护栏,避免坠床摔伤。

6.推平车上下坡时,患者头部位于高处,减轻患者不适。

7.推动轮椅或平车时应避开障碍物,注意安全。

8.告知患者和/或家属使用轮椅或平车的注意事项。

9.轮椅和平车应放在指定的区域。

10.轮椅或平车出现使用故障时要及时送修。

二十四、病房计算机及打印机(一)可能出现问题:丢失、损坏(二)预防措施:1.信息科为临床配备医嘱系统的所有硬件设备只能在病房使用,有专人管理。

2.所有设备应按医院要求连接、摆放,不要随意拆除或搬动,避免影响使用。

3.未经可,不得修改、删除工作站计算机中的预装软件。

不能自行安装其他软件。

4.所有与主机外接设施如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在开机状态下禁插拔。

5.打印机应使用A4复印纸或医嘱专用打印纸,以免卡纸。

..6.所有上机人员要爱护设备,勿野蛮操作。

非本病房工作人员未经可,不能擅自使用。

7.所有工作站机器不得处理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娱乐活动,如玩游戏、听音乐、看小说等。

8.因非正常使用而造成的一切事故,要追究科室及个人责任。

9.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专业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