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人教版]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 (共24张PPT)
快速朗读课文,了解新闻体裁的要点 新闻的特点: 新闻的要素: 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 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真实性、 及时性、 简明性。
wenku.baidu.com
新闻的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
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 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 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 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 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 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 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 中。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比较阅读
相同点:
两文都是新闻报道(消息),都报道了 渡江战役情况。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 场上,歌颂渡江战役的胜利,嘲弄敌人 的无能。两文都具有报道及时、语言简 洁的特点。
不同点:
两文作者不同、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人》文统 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对西路军某部渡江 情况作介绍。《人》文介绍渡江情况简略概括,交代时间、地 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的身份对渡 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发光弹升空、炮轰南岸、大小船只 渡江、登岸、群众的欢呼、人民的支援……写得历历在目。 《人》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 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人》文有对于敌军的分 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 敌军情况几乎未作报道。《人》文语言凝练、概括,描述部分 近乎绘画的“白描”,深刻生动;《我》文语言朴实无华,描 述部分细致周到,内容充实。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
学法指导:我是这样读新闻事件的。
(二)读“导语”。 2、文中哪句话是新闻的导语? “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导语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导语揭示了: ①渡江人数( 百万 );②渡江区 域(1000余华里,西至九江,东至江阴);③渡江 结果(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体现了渡江的气势 雄壮和战线之长。 4、导语前面的小号字“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 电”,在新闻中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小号字,叫“电头”, “电头”是说明发电者、 发电地点的文字。这个“电头”写明了通讯社的名 称(新华社)发电地点(长江前线)和发电时间 (22日22时)。此“电头”表明了材料真实,报道 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
新闻两则
新闻两则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 闻吗?喜欢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 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 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 晴雨表。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 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 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注音:
鄂 ( è )豫( yù)绥靖( suí ) 阻遏( zǔ)( è )泄气( xiè ) 溃退( kuì)歼灭(jiān)管辖( xiá) 锐不可当( dāng)上当( dàng ) 要塞( sài)瓶塞( sāi ) 阻塞( sè )堵塞( sāi )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课文原文
《新闻两则》课文原文
八年级语文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____年11月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划分全国为若干“绥靖区”,在区的中心城市设“绥靖公署”,负责指挥国民党军队进攻人民军队。绥靖,安抚,平定。,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编者注:河南全省共有一百一十一座城市,我已占一一座,敌仅余十座)。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____(省、市、区、县)、豫____(省、市、区、县)、陕南区、桐柏区、____(省、市、区、县)、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____(省、市、区、县)、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精品课件
内容解析
总括千里战线, 大气磅礴。
主体:要更为细致的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主 体部分。它是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 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内容梳理
纵横挥写
儒雅广博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
逃的背景和时间;
【导语】
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
方法指导
布局品析
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此中,有详略,详写哪 路军?略写哪路军?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写。中、西两路所遇抵 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 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写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构思品析
报道南阳解放更是
语言品析
(1)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 了。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 突破了。
语言品析
(1)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 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2)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 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 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新闻的特点
新闻常识
新闻的结构 A.标题: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B.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揭示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全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全解
随着一个课程的结束,即将进入新的课程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呢?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全解,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教师配套课件新人教版
﹒阌乡( )
cǎn( )败
答案:è Wén suí 窜 惨 辖
绥﹒靖( )
管xiá( )
2.据义填词
(1)
:安抚,平定。
(2)
:阻止。
(3)
:(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
减少;使消耗。
(4)
:消灭(敌人)。
答案:(1)绥靖 (2)阻遏 (3)消耗 (4)歼灭
3.走进文本 (1)指出该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答案:开头第一句“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 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是导语,以 下是主体部分。
萧萧班马: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 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 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 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
这则新闻的导语概述了
1.布局谋篇 (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 排? 答案: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 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两路合写在前, 东路单写在后。
(2)作者在写作中是怎样把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紧密衔接在一 起的?阅读课文,填写下表。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PPT课件(19张ppt)
中心思想
本文报道我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 从而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 志和英雄气概。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这一则新闻没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 第一层,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
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12:16:32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72021/3/172021/3/17Mar-2117-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7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一、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 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 江区域) 、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第二层开头说时间“二十一日下 午五时起”,与第一层次“二十日夜起”开头相并列 ,第二层末的议论说到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 战,说到督战原因:接着以嘲笑的口吻说“不料”, 这一句在二、三层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新闻两则》主要讲述的两则新闻报道,让学生从中了解新闻知识,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精神。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
《新闻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①掌控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②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③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争的资料.
②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争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迹,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励,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应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励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教学设计
导入(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
(教师配乐朗诵《人民解放军占据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势。历史告知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太长期革命战争克服强大敌人获得的,今天,我们学
习的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身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扼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第二课时)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体会文章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3.了解两次战役的经过,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教学重点:
1.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体会准确、简洁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学生初始学习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复述与概括入手,完成教学内容。
2.注意自主学习方式的运用。
3.从读写结合的角度考虑,可拓展延伸,让学生写校园新闻或为新闻材料写导语、拟标题或写一句话新闻。
4.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经典课文。学习本文,要注意新闻的六要素,以及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同时,还要探究本文语言方面的特色。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可朗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导入。(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2.介绍时代背景。可先让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有关渡江作战的历史背景,然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1.尽量提高阅读速度。
2.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3.画出生字词。
三、朗读课文,对照课本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的经过。
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三路大军渡江的经过。
四、同座位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三路大军渡江的经过。
注意:1.教师巡视。
2.请1名同学按图复述,并理清记叙要素,教师板书。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1.新闻两则
一、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
歼.()灭绥.靖()
2.体裁知识:
(1)新闻的六要素、、、、、。(2)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和。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二、课内阅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12不料正是汤恩毫作用。○
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新闻两则资料
两个方面谁详谁略?
我方略,敌方详。
为什么这样安排?
我军英勇善战,已为 事实说明。
议论敌方,是为了分 化敌人,孤立少数, 争取多数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 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 战,锐不可当;另一 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 定,有很大关系。国 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 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了,听见南京拒绝和 平,都很泄气。战犯 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 湖督战,不起丝毫作 用。
九江未解放,用语准确
战线长
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
战线长 胜利大
时间准确 暗示进展迅速
至发电时止,该路 三十五万人民解放 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鲜明的感情色彩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褒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贬
课后练习三
越过
只写出了“经过”
第
一
突破
题
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 得的进展。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 之意,“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 来到了……”
的 • 何因?(Why?)--事情发生的原
六因
个 • 何事?(What?)-事情发生的经过
要
• 如何?(How?)--事情发生的结 果
素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地 问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6个“W”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调查:隐形的杀手 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 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 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 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 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100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在杭州开了11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 然有异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盘而 发生交通事故。而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 2014年11月12日,湖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 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时, 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的交通事故达117起, 每3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起为较严重事故。而车窗抛物是造 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 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 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课件新人教版
重点品读 找出本文议论句,思考讨论: 1、议论句写了什么内容? 2、议论句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 内容?为什么? 3、议论句为什么把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 官兵区分开? 4、为什么用“南京拒绝和平”而不用 “蒋介 石政府拒绝和平”?
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 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 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 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 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 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来报道国内外最 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 就的一种文体。 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 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 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 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新闻概念: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 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记叙文 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 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明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 景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议 论
导语 ,在文中的作用是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______ 从兵力、战线、战况三个方面简述渡江战役的胜利,引起下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 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 冲破敌阵, 和____________ 横渡长江 。 ____________ 不是,因三路军加起来是一百万 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 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 “不含”指不包括,体现新闻语言真实、准确的特点。“均”指“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现战线之长、胜利之大,也体现新闻真实、准确性洋溢着自豪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新人教版
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真实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 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 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 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 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 先突破
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拓展延伸
请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标题 温家宝强调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 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 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做好 健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工作。
导语: 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越过”只表示经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突 破”表明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 “渡至”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 ,且文 字简洁有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教案是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新闻两则》的。该文选自《解放日报》,共分为两则新闻,分别为《浏阳河的“细菌”问题》和《妙笔生花绽放青春》。第一则新闻主要讲述了浏阳河因污染而遭受“细菌”问题的困扰,而第二则新闻则是介绍了一名高中生的文学创作,弘扬了青春正能量。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新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了解新闻
选题、新闻撰写的要点;
2.让学生了解浏阳河的水污染问题,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阅读和讲解第二则新闻文章,让学生了解文学创作的技
巧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与热爱;
4.通过对新闻语言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新闻语
言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平时读新闻吗?你们知道如何
阅读新闻吗?”让学生讨论并作出回答。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教师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文章发到课堂屏幕上,让学生按照顺序粗略地浏览两篇新闻,然后问一下学生它们讲了什么内容。
2.教师提取新闻的要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理解新闻的核心
内容。
3.通过分析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文采,让学生了解新闻写作的技
巧和方法。
4.提取新闻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内容。
三、小组合作(15分钟)
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一位代表将自己组的意见介绍给大家,讨论浏阳河的问题如何解决、保护环境应该做什么、个人如何参与环保等话题。
2.让学生分组朗读新闻,模仿新闻语言,自主编写一篇关于保
护环境的新闻,然后轮流在小组和全班分享。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说课稿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说课稿新人教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说课稿新人教版第1课《新闻两则》说课稿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稿
一说教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人教版初二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根据教材特点和初一学生首次接触新闻这种体裁的实际,以及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2.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3.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中,我将新闻的结构与本文具体层次的对接作为本文教学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在讲课时,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媒体互动,图表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式;通过“指导分层,填充表格”引导学生理请课文脉络;通过“模拟播音”,在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法:学生在本课中,通过“看看﹑读读﹑想想﹑说说﹑写写”主动参与课堂,完成学习任务。三教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电视机,《百万雄师过大江》碟片,投影仪,地图。五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