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东市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一、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一)资源概况

丹东海淡水资源丰富,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1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7.1万公顷,滩涂面积2.4万公顷,港湾养殖面积0.8万公顷。境内大小河流 l000多条,水库59座,淡水面积11.2万公顷。有冷水200多处,可发展冷水鱼养殖面积266.7公顷。此外,还有2万公顷水田可用于发展稻田渔业。目前,全市海淡水养殖面积达9.5万公顷。2005年,水产品总产量40.2万吨,其中:淡水产品9.5万吨,海水产品30.7万吨。主要品种:池沼公鱼、鸭绿江鲤鱼、网箱镜鲤、河蟹、杂色蛤、青柳蛤、河豚、梭子蟹、鲅鱼、海蜇、鱿鱼、牙鲆、小红虾、对虾等。

(二)加工企业现状

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00余户,水产品加工能力21.6万吨;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户,拥有资产总额6.6亿元,从业人员7522人,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利润总额0.88亿元、实现税金0.59亿元、出口交货值10.5亿元。主要加工品种为海水鱼类(河豚、鲅鱼、牙鲆、石鲽、来料鱼),贝肉(杂色蛤、青柳蛤、海螺、毛蚶),虾类(小红虾、对虾、河虾、干虾),鱼粉及饲料鱼,鱿鱼,切蟹,海蜇,池沼公鱼等。

(三)主要特点

1、走出国门,向远洋外海要资源。到目前,经国家批准和入渔国许可,我市已有五家企业的100艘远洋捕捞渔船,在俄罗斯的西部、印度尼西亚的东部、巴基斯坦的南部、西非、朝鲜以东的日本海和韩国海域等国家捕捞生产。2005年,全市远洋捕捞各类精品鱼2.11万吨,实现产值1.32亿

元。

2、产品结构向食品转化。近年来,我市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改变传统的加工方式,纷纷瞄准国际市场,向产品的精深加工要效益,按国际市场需求研制产品。

3、凸现订单渔业。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国际市场衔接起来,延长了渔业产业链,促进了水产品的营销方式,为把我市水产品加工业作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奠定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4、继续保持我市工业出口创汇的主要地位。一是水产品加工企业外向度高,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占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的78%;二是水产品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的22.5%;三是水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的比重达到30%,已接近全省平均值;其中鱿鱼制品已占日本市场份额的6%,贝类已占日本市场份额的40%,鸭绿江鲤鱼、池沼公鱼等在韩国市场的份额也迅速扩大。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产品龙头企业规模小,牵动力弱。水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中,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7户,超亿元的企业仅1户;资产超5000万元的仅有2户;而资产低于千万元的企业有19户,占规模以上企业的46.3%。

2、资金匮乏,后劲不足。目前,全市41户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6.6亿元,负债合计4.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2.6%。由于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银行抵押贷款较难,企业落实新产品技改项目资金十分困难;加之水产品属于季节性产品,收购资金集中,加工和销售时间较长,流动资金也明显不足。

3、人才缺乏,品牌观念淡薄。从加工水平上看,我市水产品加工的初级产品较多,技术含量很低,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受技术工人的制约,困难重重;加之企业间的技术封锁,市场上技术工人更短缺;从产品品牌上看,水产品出口多,按外商要求加工的产品多,无商标、无条形码的产品多,国内进不了超市,出口供货靠外企;从产品水平上看,在全市104户高新技术企业中认定的459项高新技术产品无一水产品,开发能力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4、竞争无序,市场混乱。目前,我市水产品企业还没成立协会,企业间混乱竞争,收购产品相互台价,销售产品相互压价,导使水产品加工企业利润微薄。

二、水产品产业集群“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创建水上丹东”的目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施“渔工贸一体化”战略,形成资源与加工一体的产业链条,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水产品加工业。经过五年的努力,打造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形成水产品工业化。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水产品加工总量超过3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突破45亿元,年均递增24.1%,出口交货值30亿元,年均递增23.4%。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6户,比2005年增加25户;其中超亿元企业由目前的1户发展到16户(其中超3亿元企业1户,超2亿元企业2户)。

三、水产品产业集群“十一五”发展的主要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发展思路

水产品加工要依托沿海、沿江优势,一要重点发展以工厂化海洋渔业为主导的产业链条,构建沿海、沿江精品渔业带,以实现水产品加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形成水产品加工产业基地,提高规模效益;三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要瞄准周边国家和周围大中城市的“餐桌文化”,重点开发方便、风味、模拟食品和保健、美容及超细粉末等产品,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

(二)主要措施

1、大力发展精品渔业养殖,建设水产品原料基地

要以东港海防路建设为契机,加快海水精品渔业养殖带建设,以打造鸭绿江品牌为目标,加快实施淡水渔业养殖建设,实现水产品加工可持续发展目标。一是大力推广海蜇、梭子蟹、贝类、河豚、鸭绿江淡水鱼等名优品种和港湾生态立体养殖、稻田生态养殖、浅海低播、滩涂早播、工厂化养殖及大网箱集约养殖模式;二是加强远洋捕捞渔业建设,鼓励有实力的渔业大户和加工企业,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家远洋渔业政策,加快远洋船队建设。

2、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水平

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水产品加工企业要通过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及引进国外新设备、新技术,实施产品结构调整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发展“三进”食品工业(即进超市、进厨房、进餐桌),产品档次要上新台阶。一是开发以大众化、快捷化为主的新产品。重点开发速冻食品、半成品和家庭快餐等小包装,并适宜批发、超市零售的新产品上市;二是开发即食性和休闲食品。积极开发生拌海参、鱿鱼丝、海蜇,即食性贝类罐头和公鱼罐头及鱿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