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社区旅游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学学习笔记

旅游地理学学习笔记

第一章1、①、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郭来喜)。

具有新兴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性质,地域性、综合性、边缘性三个特点。

②、其研究对象为构成旅游三大要素的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体(旅游业)。

③、研究内容包括9个方面,即:旅游者、旅游资源评价、旅游通道、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区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流预测、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与规划、旅游地图。

第二章1、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的山川、气候、居民点、生产活动、物产、交通等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的总和。

2、自然地理环境:是有地球表层中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组成的,具有一定地理结构特征,并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一种实体系统。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有意识的利用改造自然,所形成的认为景观。

3、旅游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的关系。

4、①、旅游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美化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有利于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不利影响:②、自然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组合与分异是自然旅游只有产生吸引力的源泉,具有组合和分异特性的气候、水体、生物等要素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本保障,地质地貌环境是自然旅游只有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5、①、旅游活动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旅游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有助于货币回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开发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有效改善旅游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卫生工作、旅游工作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影响:有利影响注意表现为保护作用,即修复、恢复、隔离等。

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部分文化修养不高的旅游者的某些低劣行为对文物的破坏和耗损;由于景点盲目接待,超出景点容量,而造成的无意识破坏;不正当的开发行为造成的破坏(旅游开发、城市建设开发、道路通讯线路的开发)旅游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促进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正当的旅游活动行为,导致区域文化庸俗化;干扰旅游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破坏宗教气氛、干扰正常宗教活动;导致社会文化的过渡商业化。

旅游地理学(精华版)

旅游地理学(精华版)

海外一日旅游客
指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 华侨、港澳台同胞。包括乘坐游船、游艇、火车、汽车来华旅游,在车 (船)上过夜的游客和相应的乘务人员。
二、中国对旅游者的界定
国内旅游者
是指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 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国内游客包括在我国境内常住一年以 上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但不包括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 导、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人员、调遣的武装人员、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到基层锻炼的干部、到境内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和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 游民。
评价筛选阶段情感过程
旅游者完成了对旅游产品的认识过程后,往往需要根据主客观因 素,对几个产品加以比较,在多个方案中筛选出最佳方案。筛选
过程与旅游者的情感因素有关。在众多旅游产品中,旅游者对某 种产品产生喜爱、偏好、愉悦的情感,就会做出购买该产品的决 定。情感过程与旅游者的个性及社会因素有关。
下述几类不属于游客: •为移民或获得一个职业而进入其他国家的人; •外交人员或军队人员 •隶属于上述分类的任何个人 •避难者、流浪者或边境往来工人 下述几类属于游客: •其旅行目的是娱乐、医疗、宗教、探亲、运动、会议、学习或过境的人 •中途停留的轮船或飞机乘客
•逗留时间不到1年的外国商业或企业人员,包括安装机器设备的技术人员 •国际团体雇用不超过1年的雇员或回国短暂停留的侨民
旅游地理学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点
一、基本概念辨析
休闲(leisure)
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 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又称“闲暇”。
游憩(recreation)
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 恢复体力和精力,包含的范围很广,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 假都属游憩。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旅游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3、旅游地理学也是一门具有应用特点的科学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地域性、综合性
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1、萌芽时期
2、开端时期(二战前)
3、发展时期(二战后到60年代初)
4、多样化研究(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影响的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
中国旅游地理的发展
古代旅游地理知识的积累近代旅游地理知识的发展
现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初创阶段(1979—1985年)初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深入发展阶段(1992年以来)
旅游动机旅游的动机是为了摆脱现实环境中的个人环境(即个人遇到的麻烦、问题、困难和挫折)或人际关系(即合作者、家庭成员、朋友邻里)矛盾,并获得个人的补偿(自主决策、能力意识、挑战、学习、探险和放松等)与人际关系的回报(主要指扩大社会交往)
K为旅景外国人数,
Ci为旅华客源国人数,
C为旅华外国人数。
亲景度F一般以1为界,大于等于1的客源国为亲景客源国,小于1的为疏景客源国,如果等于零则表示非客源国。细分:强亲景客源国(2≤F),弱亲景客源国(1≤F<2),弱疏景客源国(0.5≤F<1)和强疏景客源国(0≤F<0.5)。
亲景度反映了某客源国游客对某旅游目的地的喜好程度,关注的是游客的选择行为。亲景度大小未必与游客数量正相关,即亲景度高,未必游客数量就多;亲景度低,未必游客数量就少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郭来喜,1985)。研究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即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第一章绪论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旅游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一个显着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前往一个目的地从事各种娱乐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设施以满足需要。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旅游产生的环境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新兴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1)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

(2)旅游地理学也可以认为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3)旅游活动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旅游地理研究者要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20世纪30年代初,麦克默里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1、试述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国外学科发展史中国的1978—1989:理想主义阶段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自觉构建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关注国外理论前沿,反思自身不足教书育人,提携后生,传播思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回馈社会建立组织,加强合作理想主义研究取向的特征及意义就旅游地理学研究本身而言,80年代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范围较窄,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难称规范,是旅游地理学发展中最为稚嫩的阶段但是从研究的影响力来看,该时期对整个旅游地理学所彰显的“学术启蒙”意味难以抹煞1990—1998:现实主义阶段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旅游地理学家成为旅游规划的主力军研究内容的实践驱动明显,学科本位意识下降研究视野狭窄,对国际前沿关注度下降研究规范性不够,学术贡献不足现实主义研究取向的影响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当时注重实效的社会风气,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旅游地理学实用性、功利性的研究取向。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1. 引言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探究旅游与地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深入研究旅游景点的地理背景、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以及旅游对地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旅游地理知识和工具,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为他们未来从事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等领域做好准备。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备对旅游景点进行地理分析和评估的能力,了解旅游对地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性有深入的认识。

3. 教学内容3.1 旅游地理学基本概念- 旅游和旅游地理学的定义-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3.2 旅游资源与旅游景点-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旅游景点的地理背景和特点- 旅游景点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分布模型3.3 旅游地理学与地方经济- 旅游对地方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旅游经济的多样性和地区差异性- 旅游开发对地方经济结构的影响3.4 旅游地理学与社会文化- 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旅游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3.5 旅游地理学与环境保护- 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旅游环境评估与管理4. 教学方法4.1 授课与讨论通过授课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旅游地理学的相关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2 实地考察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以实际的旅游景点和地理环境为案例,加深学生对旅游地理学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3 研究项目与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旅游景点或地区展开研究,并编写研究项目和报告,以加深他们对旅游地理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参与、作业、考试、研究项目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以考察他们对旅游地理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

6. 参考教材- Liu, Z. 2010.《旅游地理学导论》。

旅游地理学5篇

旅游地理学5篇

旅游地理学5篇第一篇:旅游地理学一、闲暇、游憩和旅游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的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的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第三章旅游者行为第一节旅游者最早的国家旅游定义是1937年由联盟统计委员会提出的。

该定义为:旅游者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h以上的人。

1963年罗马会议提出“游客”、“旅游者”和“短途旅游者”三种人。

游客——是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者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

按出游地分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按时间分为过夜旅游者和一日游旅游者。

入境(过夜)旅游者:指入境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入境一日游游客:指入境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国内游客:指报告期内在国内观光游览、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本国居民,其出游的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的活动谋取报酬。

国内过夜旅游者:指国内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指国内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10km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h,不足24h,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旅游地理学》课程笔记

《旅游地理学》课程笔记

《旅游地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旅游地理学导论一、旅游地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1. 定义: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研究旅游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运动、相互作用以及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反馈。

它涉及人类在休闲、娱乐、探险等非居住性旅行活动中的空间行为和地理现象。

2. 研究内容:(1)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旅游者的行为模式、旅游动机、旅游消费等。

(2)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特性:研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特色及其评价。

(3)旅游地的空间结构:探讨旅游地内部的布局、功能分区以及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关系。

(4)旅游流的形成与分布:分析旅游者流动的规律、路径、流量以及影响因素。

(5)旅游市场分析:研究旅游市场的需求、供给、竞争格局以及市场细分。

(6)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估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7)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1. 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1)早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地理学家开始关注旅游现象,主要研究旅游资源的调查与描述。

(2)中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旅游地理学逐渐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关注旅游活动的社会经济影响。

(3)现代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更加多元化,强调可持续旅游和旅游规划。

2. 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1)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旅游地理学开始受到重视,主要进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旅游地理学研究范围扩大,关注旅游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成熟阶段(21世纪初至今):旅游地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创新,注重旅游教育与行业应用的结合。

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空间分析:(1)地图分析:使用地图来展示和分析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流的路径等。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旅游者行为、旅游需求预测、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以及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等多个方面。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显著,一方面能够增加旅游收入和政府税收,提高就业机会和当地收入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经济利益不一定由当地人获得,形成对外来投资者的依赖,以及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时,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正面影响包括旅游收入可用于自然资源保护工作,旅游发展推进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然而,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过量的旅游者可能使得动植物生活环境恶化,旅游活动产生的垃圾、废水、废气带来高昂的保洁成本,对土壤结构、地表径流、局部气候都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旅游开发还会对区域的社会文化产生影响。通过胶东渔村和张家界武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具体影响。

旅游地理学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旅游地理学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旅游地理学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与旅游相关的地理现象和现象学的学科。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旅游发展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旅游地理学与可持续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可持续旅游的实践和挑战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旅游地理学的基础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旅游现象和旅游者的行为。

它涉及到旅游景点的选择和开发、旅游路径的设计和规划,以及旅游区域的分布和发展等方面。

旅游地理学通过研究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来揭示旅游活动的地理规律。

第二部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背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旨在实现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扩张,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它强调了保护自然环境、尊重文化遗产、提升社区福祉等方面的重要性,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性。

第三部分:旅游地理学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系旅游地理学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首先,通过研究旅游地理特征,可以了解和评估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潜力,为开发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通过研究旅游者的行为和需求,可以制定有效的旅游管理措施,以减少负面影响并提升旅游体验。

最后,旅游地理学还可以揭示旅游活动与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相互作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第四部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践和挑战在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践中,一些地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例如,建立国家公园、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推动生态旅游等。

然而,可持续旅游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对于一些旅游目的地来说,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个理想而不是现实。

资源过度开发、文化冲突和旅游收益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社区和旅游者。

结论旅游地理学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密不可分。

通过研究旅游地理特征和旅游者行为,揭示旅游活动与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可以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旅游地理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具体内容涵盖旅游者行为(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旅游需求预测、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和旅游规划。

研学旅行由研学和旅行两部分组成,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我们国家目前的政策给研学赋予新的意义,体现出远行异地,研究性学习。

旅行可以作观光、休闲、游憩来解释,主要是离开居住地一定的地区,进行的使身心娱乐的一种休闲活动。

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与景观的审美关系。

这是旅游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性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其直接目的是观光。

观光活动所沟通的是两个方面旅游者;旅游目的地。

就后者而言,指的是广袤的景观世界。

景观,在中国古老的美学词典中,有个更为贴近华夏文明的词汇,那就是山水。

我们这个“诗国”中的相当一部分“触景生情”的诗篇,被称作山水诗。

以山水来拟代内涵远为广泛的“景观”,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

简而言之,它体现了“阴阳相契而成宇宙”的传统哲学观念。

山为阳,水为阴。

作为阳刚美典型的“山”和作为阴柔美范例的“水”构成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基础,构成人类生活的“根”。

正因为如此,可以认为,中国山水诗所沉淀和凝冻着的,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自然生态美学观。

它是正在伴随当代人走向未来的具有勃大生命力的传统智慧。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便是以自然山水为主体和基础的景观世界。

通常,人们总是用“情景交融”来赞美诗意盎然的抒情性文学作品。

其实,旅游审美如同用一段生命时光来写诗,同样是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的融和汇聚、交互影响。

人在景观中,一般不会无动于衷,在自然山水等A景观之美的感染之下,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和共鸣,或欣喜或狂欢,或感伤或兴奋这种缘景而发的主体审美心理波动,是旅游美学需要着力透视观照对象。

对旅游地理学的认知与感想

对旅游地理学的认知与感想

学号:xxxxxxxxx 对旅游地理学的认知与感想学院名称: xx学院专业名称: xxxx年级班别: xxxxx姓名: xxx2019年xx月对旅游地理学的认知与感想前言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人类体验,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产业,同时也是一种地理现象。

旅游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对于旅游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旅游地理学》一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

全书共包括12章,分别为绪论、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旅游者行为、旅游需求预测、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游者与旅游市场及其开发、旅游规划。

一、旅游地理学的定义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娱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郭来喜指出:“旅游地理学是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三大要素主要是指: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对象(风景名胜和娱乐活动等)和旅游手段或旅游媒介(旅游宣传、组织、运输和接待设施)。

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旅游的产生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新兴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以及旅游规划等内容。

二、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一)起源旅游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经济产物,起源于近代,是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旅游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

《旅游地理学》课件

《旅游地理学》课件

谢谢
THANKS
旅游规划研究
研究如何根据旅游需求和供给特征, 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实现可持续发 展。
02 旅游资源
CHAPTER
自然旅游资源
定义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具有 观赏、休闲、科学考察价值的景 观和现象,如山峰、湖泊、海滩 、森林等。
分类
根据其特点,自然旅游资源可分 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 观等。
保持完整性
确保每个旅游区在地域上相对完整, 避免过度分割,以保持其整体性和连 贯性。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 兼顾行政区划:在不影响旅游区划合理性 的前提下,适当兼顾行政区划,便于管理 和规划。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01
中国旅游区划的划分
02
旅游区划的意义与作用
03
有利于深入认识旅游地域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为 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开发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包括保护性开发、创新性开 发以及合作性开发等。
03 旅游环境
CHAPTER
旅游环境的概念
旅游环境
指围绕旅游活动的所有自然、社会和人为环境的总和,包括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
旅游环境的特点
多样性、动态性、地域性、综合性。
旅游环境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05 旅游区划
CHAPTER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 概念:旅游区划是根据旅游地理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地域 划分为各级地域单位,以揭示其地域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的 过程或结果。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突出地域差异性
强调不同地域之间在自然、经济、文 化等方面的差异,以突出旅游资源的 特色和优势。

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名词解释

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名词解释

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名词解释一、引言旅游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休闲活动,而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区是指一群共同生活在某个地理区域、共享资源和社会关系的人们。

社区的发展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密不可分。

因此,本文将对旅游目的地的社区进行深入的名词解释,从社区的特征、功能和影响力等角度进行探讨。

二、社区的特征社区是旅游目的地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地理区域:社区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的。

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可能包括各种不同的居民:从当地居民到旅游从业者,还有短期旅游者。

2.共享资源:社区的成员共享特定的资源,例如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商业设施等。

这些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所在,也是社区居民的生计来源。

3.社会关系: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社会联系。

这种联系可以是经济上的合作,例如旅游从业者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文化上的互动,例如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社区的功能旅游目的地的社区承担着多种功能,对旅游业和居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经济发展:社区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社区内的商业设施提供了商品和服务,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

同时,旅游业也为社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2.文化传承:社区在维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区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互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同时,社区也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保护文化遗产等方式,维护和传承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3.社交支持:社区提供了一种社交支持网络,旅游者可以在其中获得信息和帮助。

社区居民可以向旅游者提供友好的接待和指导,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俗和生活方式。

四、旅游目的地社区的影响旅游目的地社区对旅游业和居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经济影响: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繁荣与旅游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

同时,社区内的企业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旅游地理学——第5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旅游地理学——第5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要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要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
2、作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必须要能够通过对其利用而产 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资源有这样一些内涵:
旅游资源存在于旅游目的地; “资源”的概念本身即意含着“有用”的内涵; 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用于欣赏、消遣等的因素,
而不包括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必须使用的纯粹 接待因素; 在不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的构成不一样,一个 地方只是纯粹属于接待的因素,在另一个地方 可能就是旅游资源。
(3)气候生物
天文/气象景观景型、日照景型、空气景型、 冰雪景型、雾/雾凇景型、气候景型、原始植 物群落景型、风景林景型、风景草原/草甸景 型、观赏花草景型、野生动物栖息地景型、游 憩性渔猎地景型、构景地表土壤景型
(4)其他
上述未包括的自然景观景型
2、人文景系
(1)历史遗产
人类文化遗址、社会经济文化遗址、军事防御 体系遗址、古城与古城遗址、帝陵与名人陵墓、 皇室/官署建筑群、宗教/礼制建筑群、殿堂、 楼阁、古塔、牌坊/门楼、碑碣、传统建筑小 品、古典园林、近代西洋建筑、名桥、传统聚 落/田园、古井、古民居、石窟/摩崖石刻、 古代水利/交通工程、历史街区、历史纪念地、 革命纪念地
• 即旅游资源都分布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反映着一
定的地理环境、建筑艺术、民俗、宗教、文化的特点。
4、综合性
• 即在同一旅游地区内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是交错在一起的,很少
孤立存在。
5、季节性
• 即旅游资源受所在地理纬度、地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自然
景观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6、永续性
• 即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可以供人们永远利用,而旅游者所带走的只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旅游资源

读书笔记——旅游地理学

读书笔记——旅游地理学
游客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难以比较;
旅游对于价格和收入的弹性很大
13.
旅游解说媒体:解说员、解说牌、解说出版物、游客中心、自导式步道、
郭来喜.旅游地理学[G] //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05
3.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简称社区参与),即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P.7
5.
旅游动力:
①内动力:旅游动机
②外动力: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闲暇时间和交通
6.
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
1感知环境:即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
2最大效益原则: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3旅游偏好:年龄、职业、学历
4.
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范式:
①空间分析:实证主义、区位分析、地图、系统、网络、形态学
②行为地理学:行为主义、心理行为主义、环境感知、扩散、意象地图、空间偏好
③人本主义地理学:能动性、分析的主体性、解释学、现象学、民族志、生活世界
④应用地理学:规划、遥感、GIS、公共政策、地图学、区域开发
⑤“激进”范式:新马克思主义分析、国家的角色、性别、全球化、地方化、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认同
7.
近临效应:独特性和共性导致相邻的资源个体对远处居民吸引力之间相互影响
正近临效应:资源个体的吸引力因其他个体在其附近出现而加强
负近临效应:同一类型的观光型资源个体在同一地区出现时,它们个体之间产生空间竞争,分流旅游者,从而使各自吸引力相互抑制

第6章 城乡旅游与社区旅游 《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第6章 城乡旅游与社区旅游 《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 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发展理念,认为社区旅游 是指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即在旅游的决策、开 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 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 并将其作为主要开发 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 的前提下实现社区全面发展
➢ 三是将其理解为一种社区利益,认为社区旅游 是社区居民公平得到旅游利益保障,社区居民 自主决定社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目标,强调大 部分利益保留在社区内部,促进旅游目的地社 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全面发展
6.1城市旅游
❖6.1.5 滨水休闲空间
3)城市滨水区带状休闲空间特征
• 流动性 • 层次性 • 双栖性 • 开放性
6.1城市旅游
❖6.1.6 主题公园
1)基本概念
自1955年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 以其出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美国洛杉矶创 造了迪斯尼乐园以来,主题公园得到巨大的发 展。从迪斯尼的构想及其他主题公园的实践来 看,主题公园具有下列特性:
维度 经济增权 心理增权 社会增权
政治增权
旅游发展中社区增权的四维框架
增权
去权
旅游为当地社区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发展 旅游仅仅导致了少量的、间歇性的收益。大
旅游所赚来的钱被社区中许多家庭共同分享, 部分利益流向地方精英、外来开发商、政府
并导致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 新建给水系统、 机构。只有少数个人或家庭从旅游中获得直
➢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共同目标是促进旅游 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全面健康的发展。
6.2乡村旅游
6.3.2 社区参与旅游
2)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容
(1)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决策
(2)社区参与旅游经济活动 (3)社区参与旅游相关培训
3)社区参与旅游的模式

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规划

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规划

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规划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了旅游的地理分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行为的空间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旅游规划则是在旅游地理学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旅游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规划。

首先,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为旅游规划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旅游地理学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和特点进行研究,为规划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数据。

例如,旅游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个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人文环境等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从而为规划者确定旅游目的地和开发重点提供参考。

此外,旅游地理学还可以分析旅游需求和旅游行为的空间模式,帮助规划者了解游客的旅游偏好和行为习惯,从而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市场推广提供指导。

其次,旅游规划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但如果缺乏规划和管理,就可能会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社会冲突等问题。

旅游规划可以帮助规避这些问题,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避免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以合理安排旅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减少游客拥堵和环境污染;可以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旅游规划并不容易。

首先,旅游规划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旅游地理学只是旅游规划的一个方面,还需要借助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其次,旅游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

旅游业涉及到政府、企业、游客和当地居民等多个利益主体,他们的利益可能存在冲突,需要通过协商和合作来实现共赢。

再次,旅游规划需要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相结合。

每个地区的文化和环境特点不同,规划者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的特色和需求,避免“一刀切”的规划方式。

旅游地理学概述

旅游地理学概述

旅游地理学概述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以及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研究旅游地理学,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旅游与地理的相互关系。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观光、度假等目的而不断迁移的行为,而地理则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旅游地理学通过研究旅游者的行为、旅游资源的分布以及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等方面,探讨旅游与地理之间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分布、旅游地的选择与规划、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旅游资源是指人们进行旅游活动时所需的各种条件和要素,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

旅游地的选择和规划是指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需求,选择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地区,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则包括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

实地调查是通过对旅游地的实地考察和调查,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和旅游数据。

统计分析则是通过对旅游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与旅游地理相关的结论和推论。

地理信息系统则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旅游地的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旅游地理信息。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业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业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通过研究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地;通过研究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活动,保护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研究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分布、旅游地的选择与规划、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探讨旅游与地理之间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旅游发展阶段
处于旅游发展阶段上的中国,经济驱动成了旅游发展 的根本动力。
大力鼓励社区参与旅游经营、得到经济收益的中国式
旅游发展目标与关注社区权利和意愿、关注社区发展的西
方旅游发展目标存在很大差别。
4.土地所有制不同
中国的土地属国家和集体所有,政府拥有决策权,开
发商拥有广阔的经营空间,农民对于土地只有使用权。农民
综合来看,社区主要有三重含义:
第一,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单位。构成社区的有地域、人口 、区位、结构和社会心理等五个基本要素。
第二,社区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社区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1)以社区为单位来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结构;2)以社 区为单位对某种理论和命题进行检验和求证;3)为发展特定社 区而对该社区进行的调查和研究,严格地说来,后者属于社会工 作和发展研究范畴。
区产业,是旅游产品的重要成分,该产业把社区作为一种资源,把 它当作产品出售,并且在此过程中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他的社 区方法强调社区居民参与规划和决策制定过程,目的在于通过当 地居民的参与规划,使当地居民的想法和对旅游的态度反映在规 划中,以减少居民对旅游的反感情绪和冲突,以便规划实施。
“社区旅游”的含义:
社区参与上的被动体现主要有:在观念上,农民被歧视;在土 地征用中,农民没有主动的决定权;在政策上,处于被动接受 状态;在行政管理上,是被管理的对象,等等。 各参与方往往陷入这样一种被动连锁反应状态:农民利益 诉求受阻→对抗和冲突→政府被动处理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确定某种暂行政策→影响社区旅游发展方向→新的问题出现→ 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修正社区参与方式和旅游发展方向。
一是将其理解为一种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品的社区 旅游就是以社区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发展理念。作为发展理念的社区
旅游则是指“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简称“社区参与”。 社区旅游的相关研究多偏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三、社区参与
1、定义
社区参与,即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
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 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 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
的旅游类型。同时,还分析了政府、旅游产业、非政府组织和
地方行动群体在旅游发展和社区增权中的作用。斯基文斯的增 权框架为后来的旅游增权研究奠定了基础。 斯基文斯将社区增权划分为4个维度:经济增权、心理增 权、社会增权、政治增权。
斯基文斯社区参与旅游的增权评估框架
增权的表现 经济增权 旅游为当地社区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现金收 入在大多数社区住户之间分享;因赚得现金, 社区在某些方面有明显改进(例如,房屋由更 持久的建材建造,更多的小孩有机会进入学校 接受教育) 由于外界对当地文化、自然资源和传统知识的 认知,多数社区成员的自豪感得到增强;就业 和现金的获得使得传统地位较低的社会团体 去权的表现 旅游为当地社区仅带来少量间歇性的现金收入 ;绝大多数利润流向于地方精英、外来经营者 、政府机构等;只有一小部分个人或家庭从旅 游中赚得直接的财政收益,其他人由于缺乏资 本、经验与 与旅游者交往之后,社区成员认为他们自己的 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低人一等的;许多人由于未 能分享旅游收益,从而对旅游开发感到困惑、 失意、没兴趣或失望 不和谐,社会衰败;许多社区成员被社区外的 价值观同化,从而失去了对传统文化和老者的 尊敬;弱势群体(例如妇女)承受着旅游开发 中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冲击,并且不能平等地 分享收益;与合作相反,家庭、族群或社会经 济集团为感知到的旅游收益而相互竞争;普遍 存在怨恨和嫉妒
4)许多作为旅游产品的旅游节事源自旅游地社区原有的节庆 或事件;
5)当地社区须承担旅游开发的大量后果,因而当地社区需要 了解并掌控他们的社区如何被商品化为一个旅游产品在世界市场上 销售。
第一节 社区旅游概述
一、社区
作为学术名词的“社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 (Tounies)在其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一书中提出。该书 中,“社区”被定义为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关系亲密、成员具有 强烈归属感的同类群体。 本章社区是指旅游社区。 社区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在内的 系统工程。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社区旅游是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社区发展的 中间环节。居民群众是社区发展的参与主体,政府组织是 社区发展的倡导和指导主体。
2、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脉络
1)旅游业发端之初,社区及其居民并没有进入人们的 视野,这方面的研究是缺失的; 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区开始被当做旅游规划的要 素、旅游规划的方法加以考虑; 3)伴随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推进,社区参与作为旅游可 持续发展的需要加以考虑; 4)当强调主位(Emic) 的视角出现时,社区参与开始作 为社区发展的需要纳入进来,并出现了对于社区参与的 有效性的反思和质疑。
源”。
2.社区参与方式及其收入分配制度
制度 解决的问题 缺点 忽视游客对 接待设施的 自主选择权 和公平 轮值户无法 准确监督游 客人数,接 待户就人数 问题出现分 歧 暂时还不明 显 改进方式
事实上,社区居民的弱势地位是相对的:一者,他们可
以利用自己的土地资源等进行权利争取;二者也可以利用自 己的“一无所有”进行合法的或“踩线但不越界”的对抗, 甚至还对前者的怠慢产生情感上的疏离,这是最具经常意义 的“弱者的武器”。
3)第三,社区的参与能力是可以成长的。 中国旅游社区的居民,其学习能力都是不容忽视的,伴 随旅游业的发展,他们会逐渐成为旅游的管理者、旅游影 响的监督者以及社区发展的主人。
社区有一个独裁而发起或执管旅游投入的机构 不能使地方社区参与决策,以至于大多数社区 成员认为他们对“是否应该经营旅游”和“以 什么方式经营旅游”等问题几乎没有发言权
二、雨崩案例
云南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的雨崩村出现了一个社区主
动参与旅游发展,社区基本实现经济增权、心理增权和部
分政治增权的案例。
1.地理状况
雨崩自然村座落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以西, 由上下两个村落构成,称为雨崩上村和雨崩下村,上村海
拔3150m,下村海拔3050m,是梅里雪山地区海拔最高的一
个村落。雨崩村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众多雪山冰川、神瀑 冰河、高山湖泊、牧场草甸、原始森林等雪域高原的自然
景观,被海内外游客称为真正的“香格里拉”和“世外桃
拥有使用权的承包地在被征用作旅游开发时,农民一般也
只能接受政府的征用条件,没有拒绝和选择的权利。
小结:中西社区参与差异对比
1、民主化进程不同
2、NGO、NPO等民间组织发育程度不同 3、旅游发展阶段不同 4、社区参与各方的主动性不同
三、值得思考的问题
1)首先,当中国民主化进程、民间组织、旅游发展阶段 等深层因素无法对社区旅游发展提供重大帮助时,占主导地 位的政府对旅游的理性决策、规范管理和注重民意就变得至 关重要。 2)其次,应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强势主体往往主观认 为社区是可以任意被决定的。
资料来源:《旅游社区关系》( Pearce , Moscardo ,Ross ,1996)
3、国内社区参与研究进展
国内对社区参与的研究也起源于20世纪末旅游研究者对旅 游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1)研究者开始认识到社区既具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功 能,又是可以把握的实体,从社区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问题有
第九章 社区旅游
社区旅游研究的必要性:
1)旅游业所销售的产品是一种目的地体验,这使得旅游业高 度依赖东道主社区的亲善与合作; 2)许多目的地地区的吸引物本身就是公共财产或公共物品, 旅游所需要的接待不仅来自接待业雇员,而且来自公共财产或物品 所属的当地社区成员; 3)旅游开发需要基础设施及(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共享设 施的公共投资;
1、注重经济利益诉求
中国的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涨,注重单纯的经
济利益诉求,追求旅游的正效应,如增加居民收入、为剩
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其核心利 益点为经济收入,而对旅游的消极影响缺乏应有的认知,
即使有所了解也不太在意。
2、被动参与
中国农民的被动状态与其弱势地位一脉相承。中国农民在
农民、政府、企业等各利益相关者的被动状态最终导致的
将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被动。
3、社区力量薄弱
中国各社区参与方的力量对比相对悬殊:政府主导, 政府和开发商联合决定旅游开发;社区缺乏知情权,力量
弱小,不足以抗衡强势集团;民间组织发育不全;社区农
民只是旅游业的“相关者”。 强势的政府和公司与弱势的农民间难以平等对话。农
第三节
一、社区增权理论
社区增权
“增权”是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
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力。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制度安排的原 因,处于社会底层或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总是缺乏维权和 实现自我利益主张的权力和能力。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再分配,走增权的途径。
在旅游研究中,直到1999年,斯基文斯(R. Scheyvens) 发表题为《生态旅游与地方社区增权》才真正开始了旅游发展 中的社区增权研究。 2002年,斯基文斯出版《增权社区与旅游发展》一书,将 她原先构建的社区增权分析框架从原来的生态旅游扩展到一般
中国的NPO:中国大陆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 尚没有典型的西方意义上非营利组织。一般民众所熟知的青 联、妇联、残联、中国贸促会和对外友协等组织实际上都是 有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社会组织。 国际NPO:香港乐施会是国际乐施会的成员之一; 福特基金会创立于1936年,是一个致力于国际和平和改 善人类福祉的私人慈善机构,是全球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之一 ; 英国救助儿童会是英国最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它 成立于1919年,是救助儿童会国际联盟的重要成员; 无国界卫生组织最初于1971年成立于法国,以后在欧洲 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无国界卫生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