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式国防油料储备体系构建
浅谈军民融合式军队油库安全管理的方法措施
军队油库作为后勤保障实体的重要力量,在部队训练、战备、执行重大任务中,职能地位突出、作用发挥明显。
但必须清楚认识到,油料作为危化产品,军队油库在日常管理中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当前,我军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采取军民融合式军队油库安全管理,是解决未来军队油库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四种方法措施。
一、明确建设思路理念开展军民融合式军队油库安全管理,首先应厘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理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切实找准问题。
全面了解当前油库建设现状,掌握油库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问题性质,制定合理的年度工作规划,规范油库工作开展。
二是明确建设内容。
开展军民融合建设,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交由地方处理,而是搞清楚哪些问题可立足自身解决,哪些问题须借助军民融合方式,实现军事经济效益提升。
三是正确组织运用。
筹划军民融合建设,须熟知相关法规程序,从项目申请、立项,到工作组织、开展、验收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做到正确组织运用。
二、加强标准作业建设标准作业程序(S t a n d a r d O p e r a t i n g P r o c e d u r e简称S O P)是在有限时间与资源内,具体规定作业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形成完整的工作实施标准和依据,可有效降低事故风险发生几率。
对于军民融合军队油库安全管理S O P体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质审查标准化。
参与军民融合军队油库安全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必须建立S O P对参与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标准化资质审查,严格把控入围资质关口。
二是需求发布标准化。
需求发布须按照严格程序进行,对于信息发布等级权限、方式方法、监管程序,通过建立S O P对上述工作进行规范。
三是应急处突标准化。
通过建立S O P,明确应急处突时动用力量的时机、权限、方法、流程、任务等内容,对提高特情处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是人才培养标准化。
军民融合军队油库安全管理,人才是关键性因素。
提升军队系统油料储运与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提升军队系统油料储运与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摘要:近年来,军队系统根据油料供应管理工作改革形势,始终坚持以实现管理制度化、资料系统化、考核标准化、设施设备配套化为目标,以保障有力为标准,积极适应新形势,按照军队系统高质量发展目标,树立新思路,制定新举措,科学管油、用油,油料供应管理工作实现了供应无间断、管理无违纪、安全无事故的三无目标。
关键词:军队系统;油料管理;有效措施0前言要一步提高油料的储运与管理水平,是军队系统涉油料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改进油料储运与管理模式,创新储运与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油料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而油料基于自身易燃、易爆的化学性质,日益增加的需求量也为油料运输与管理带来了无形压力。
基于此,为了使部队油料综合管理水平可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对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进行分析,并对油料管理与储运创进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1影响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的客观因素在当今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过程中,存在因氧化、吸水、污染、蒸发等因素而造成油料损耗现象,而引起损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料因管理不当而出现与空气接触的现象,加之储运管理对油料因温度而出现蒸发现象预设不当,致使油料品质下降,而与金属材质接触将会出现油料污染现象,严重时会影响油料使用效果,降低油料整体品质,并为部队带来经济损失。
由于油料具有易燃、易爆以及分子不稳定等化学性质,因此会因管理人员操作不当而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不仅会损失部分油料,一旦出现大面积泄露问题,将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而且将影响管理者的人身安全。
可见,随着部队对油料的需求量逐渐提升,导致对油料储运与管理压力也日趋增加,为了有效提高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工作效率,有关人员应审时度势结合客观情况探究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促使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得以有效落实。
2提升油料储运与管理水平的措施基于此,当今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工作应规避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对油料质量的消极影响,从而使油料储运与管理可以符合部队所规划的油料管储运与管理综合质量,促使油料储运与管理工作可发挥积极意义,可见油料储运与管理对油料综合质量至关重要。
浅谈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和体制机制
保 障队 伍 ;对 驾驶 员 、船 员 、网络 管 理 员 、 电脑 操 作 员
等一 般性军 民通 用人才 ,可 直接从地 方职 业学校 补充 。
在 经 费投 入 上 融合 。积极 拓 展 国防 建设 经 费 的来 源 和 途径 ,允许 各 类 资金 包 括 民营 资金 加 入到 国防 建设 中
展 规划 。
的 国防 动 员军 民融合 式 发 展领 导 管 理体 制 ,强 化对 国
防动 员 军 民 融合 式 发展 工 作 的组 织 领 导 。强 化 融合 式 发 展 的 专 门机 构 ,把 各级 国动 委 及其 专 业办 公 室 由议事 协 调机 构 转变 为 政 府 职能 机 构 ,进一 步 落实 编 制 人 员 ,明
市 场 流通 大 的物 资 ,如 油 料 、主 副食 品 等 ,主 要依 托 市
场 储 备 ;对 生产 能 力强 的 物资 ,如服 装 、帐篷 等 ,主 要 以生 产能 力 的形 式 储备 。同 时 ,根 据战 时 需求 与 生产 水 平 ,确 定军 民通用 物 资生 产 、储 备 定 点单 位 ,保 证一 旦
能 部 门 介 绍经 济 社会 发 展计 划 和 重大 项 目安排 ,军队 部
国 防动 员 军 民 融合 式 发 展 的体 制 机 制
组 织 领 导 体 制 。按 照 “ 军 队提 需 求 ,国 动 委 搞 协 调 ,政 府 抓 落实 ” 的 工作 格 局和 要 求 ,通过 建 立 健全 统
展
一
研 究 会 审各 类 军 事需 求 计划 ,形 成总 体 意见 后 协调 地
方政 府 予 以落 实 ,提 高 军 民 融合 式发 展 的 针对 性 和 时效
提高舰艇部队作战油料保障能力的对策分析
MILITARY AFFAIRS LOGISTICS军事物流提高舰艇部队作战油料保障能力的对策分析文/陆思锡 周庆忠 陈 阳摘 要:本文针对海军舰艇部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多样化作战任务油料保障能力建设问题,结合新形势下海军舰艇部队油料保障要求,从油料储备能力建设、油料保障装备建设、海上补给能力建设、综合型油料保障人才培养、战时油料保障决策水平提升五个方面探讨了提高海军舰艇部队作战油料保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舰艇部队;油料储备;油料装备;油料补给;决策随着海军舰艇不断向信息化、大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其作战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战略性转变,作战手段有了新的变化,职能任务也大为拓展,舰艇部队油料保障面临着适应多样化作战任务的要求。
面对新情况、新使命、新任务,加强对舰艇部队油料保障能力建设的研究,对于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保障舰艇多样化作战任务需要,加快现代后勤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加强油料储备能力建设一是扩大油料储备规模,优化油料储备布局。
油料储备总量应以作战需求为目标,扩建岸基储加油设施,有效提高储备总量,综合运用地面、地下、半地下、洞库等储存形式,确保油料储备持续有效。
考虑到平战时舰艇油料保障的普遍性、特殊性及未来用油保障的要求,应建立大容量的岸上储油区,除自身固定码头油料补给设施设备外,还应配备岸滩油料补给系统、轻便式岸滩油料补给方舱等,扩大油料储备规模。
在油料储备布局上,一线储备应与纵深梯次储备结合,立足于既要满足舰艇部队应急补给需要,也要满足后续补给的需要;既要满足保障对敌突击的需要,又要满足防敌先制反制等袭击破坏的需要。
将分散在不同建制单位的油库进行整合,将油料储存设施管道连为一体,实现油库库容资源共享。
二是构建军民融合式油料储备体系。
军民融合式油料储备就是将国家、地方、军队的油料储备统筹规划,以形成数量、品种、种类、位置的最优化配置。
可将军队储备与国家、地方储备结合,依托国家、地方储备资源,扩大油料储备品种、数量,战时为舰艇部队代运、代加,实施支援保障。
依托地方成品油管道构建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始端
1 成品油管道运输的优势管道运输成品油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运量大、效率高。
成品油管道根据管径、压力的大小不同,每年的运输量可达数百万吨到数千万吨。
二是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占地少。
与铁路建设相比,管道运输系统建设周期要缩短1/3 以上,建设费用普遍比铁路低60% 以上。
管道建成后大部分都埋于地下,占用的土地很少,永久性占用土地仅为公路的 3%、铁路的1% 左右,对于节约土地资源意义重大。
三是运输损耗少,无“三废”排放,有利于环境生态保护。
同等条件下,管道运输成品油能耗仅为铁路运输的 14%~16%、公路运输的 4%~7%,在运量较大时,管道运输能耗几乎与水运接近,且基本没有“三废”排放,因此可以说管道运输是陆运中最为低碳节能的运输方式。
四是可全天候连续运输,安全性高,事故少。
无论铁路、水运还是公路运输都存在由于运力组织周期、天气、季节或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造成的运力不均,而管道运输则可以做到全天候持续运输。
另外,由于成品油是轻质液体燃料,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特点,因此承载油气的汽车、火车和油轮均有很大的危险,而管道在地下密闭输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五是运输自动化,成本和能耗低。
由于管道运输具备能耗低、操作环节少、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等特点,其运输成本要明显低于其他陆上运输方式。
根据当前各行业运价调查,管道运输每吨公里的运价仅为铁路运输的55%、公路运输的 20%。
2 成品油管道的军事应用价值油料是现代战争的血液。
随着现代军队技术装备的变革和发展,战争对油料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使油料在现代战争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战争中油料是军队机动和速度的源泉,是军队战斗力诸因素中经常起作用的关键因素。
军事家们预料,未来战争中油料消耗量要占作战物资消耗总量的50%~70%。
没有数量充足的油料,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只能成为战场上的一堆废铁。
因此油料供应是否及时有力,关系到战争的胜负。
聚焦提升作战保障能力推进油料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20.12探讨与研究D S C U S S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油料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伴随着社会化保障发展不断深入,从早期的军队加油卡试点到现今的部队库站联供;从早期的地方价拨供应到现今的专车专用油卡管理。
构建起以油料社会化保障方法为总纲,各类政策、办法为配套的法规体系,为组织实施军队油料供应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构建油料军地联保新体系提供了典型范例。
一、油料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是作战保障能力增强的体现1.油料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是军队物资储备的重要力量军队改革以来,编制体制发生了重大的调整,武器装备水平得到显著的增强,军队训练和执行任务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要求油料社会化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油料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向更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方向发展,更加符合军地物资储备的实际情况。
所以,建立健全油料社会化保障体系,制定具体措施办法,细化现阶段油料储备目标任务,使军队油料储备结构与国家油料储备结构形成互补,大力满足军队平时训练、演练和战时应对高技术局部战争需求。
2.油料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是军队联勤保障力量的重要来源改革后新的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和通专两线、统分结合的联勤保障体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油料社会化保障体系可以充分释放改革效能、有力支撑业务工作,在五个方面高度匹配。
一是与备战打仗标准要求相匹配;二是与正风肃纪高压态势相匹配;三是与部队油料消耗规律相匹配;四是与武器装备发展进程相匹配;五是与制度体系建设秩序相匹配,将联勤保障力量高效聚合,达成战保一体联动的建设目标。
3.油料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是战时后勤支援保障的重要支撑建设油料社会化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内容、格式、误差等要素影响联勤保障效能的发挥,在后勤支援保障上,将更加全面覆盖军队地面实物油料保障范围,满足部队作战、训练和生活勤务的需要,避免出现有需求不能供应的情况。
军民融合式油料储备的建设推进
军民融合式油料储备的建设推进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储运》 2011年第2期文/虞泳胜汪涛肖超摘要:新形势下推进军民融合式油料储备建设是构建现代后勤军事物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信息化战争油料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论文重点探讨了建立军民融合式油料储备的必要性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军民融合;油料储备;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这一思想着眼于国家和军队建设全局,将对我国实现宫国与强军的统一,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建立军民融合式油料储备是构建现代后勤军事物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信息化战争油料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
1.有利于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油料保障效率我军当前油料储备在数量和布局上,仍未形成多点分散、纵深梯次的预置储备,还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联合作战油料保障要求。
从近期美军进行的几场局部战争来看,信息化战争对油料需求越来越大,油料保障时间紧,任务重,仅靠军队自身资源保障几乎不可能,必须迅速调用地方油料资源,特别是要依托高效的地方物流体系实现军队自身保障体系与地方物流体系的无缝链接和快速支援。
建立军民融合式油料储备,充分利用军地共建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和地方高效的物流体系,实现战场油料保障资源可视,这样可以实现就近就便保障,缩短油料运输距离和时间,减少流通环节,提高了油料保障的效率。
2.有利于发挥地方油料资源的主体作用战时情况下,油料消耗急剧增加,不论地方还是部队都会面临资源短缺的压力,油料资源的短缺制约了油料储备能力的提高。
按照“骨干在军,主体在民”的原则,将军队油料储备融入地方油料储备体系,就可以缓解军队储油容量有限的压力,服务于战时保障要求,减少军队油库建设的投入,把军费投入到与核心保障能力息息相关的油料保障分队建设和军民兼容的油料装备研发上,实现油料保障能力质的飞跃。
军民融合式油料储备可以弥补军队油料储备不足,突出主要战略方向,保证油料储备留有预备,富于弹性,同时又能发挥军队储备的拳头和应急保障作用,还能有效应对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需要。
推进油料保障后备力量军民融合发展
推进油料保障后备力量军民融合发展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储运》 2012年第9期文/胡毅樊荣丁泽中摘要:本文从分析油料保障后备力量军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油料保障后备力量军民融合发展的原则,研究了油料保障后备力量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对策,为油料保障后备力量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油料保障;军民融合式;原则对策我国国防力量由常备军和后备力量组成。
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国防后备力量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也正发生转变。
油料保障后备力量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推动发展的力量主体看,包括党、政、军、民各个方面;从落实发展的工作内容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国防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
油料保障后备力量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军油料保障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
一、油料保障后备力量军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1.走军民融合之路符合我国国情、军情和平时期,削减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有效地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是世界各国国防建设的首选之举。
因为现役部队减少后,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既可以节省开支,又不至于削弱作战力量,可谓一举两得。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走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更需要重视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以增强国防综合实力。
加强军民融合式油料后备力量保障,不仅可以节省国家军费开支,减轻国家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战时后勤保障能力,符合我国国情、军情。
2.走军民融合之路能有效满足现代战争对油料保障需求现代化战争消耗的油料品种多、数量大,油料保障要及时、高效。
实行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可以采取军地油料联储,以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根据战争的需求,以缩短油料从获取到最终保障用油需求的周转时间和保障效率,提高油料的保障能力。
通过建立军民融合式油料机制,提高油料保障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控制保障活动,使有限、分散的油料资源形成聚焦优势,平时规划军民融合的油料设施建设,战时可根据作战需要及时抽组油料保障力量,实现油料保障反应速度快,补给周期短,达到油料保障效益最佳的目标。
浅析油料战备之“五性”
浅析油料战备之“五性”作者:吕军李少鸣肖超张强来源:《物流科技》2011年第06期摘要:油料战备是军队后勤战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的一项长期性工作。
是保障部队作战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先导性、制约性、全程性、系统性和多元性等五个方面对油料战备的特性进行探讨,对于全面理解油料战备,落实油料战备各项工作,夺取战场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油料战备;特性;保障中图分类号:E234文献标识码:A油料战备(Pol war preparedness)是指军队各级油料主管部门及油料保障部(分)队为确保部队遂行作战和其他急难险重任务而在平时进行的准备工作。
油料战备是军队后勤战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
油料战备具有先导性、制约性、全程性、系统性和多元性等五大特性,充分理解和掌握油料战备的性质,对落实油料战备各项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油料战备先于作战而进行,具有明显的先导性一方面作战对油料的现实需求决定了油料战备的先导性。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现代战争,战事未起,油料早备。
二战以来,油料作为重要军事战略物资的重要性为各国所认同,油料在各类作战物资消耗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自二战油料消耗占物资消耗总量的38%到越南战争的60%,预计未来作战将达70%以上。
未来战争爆发突然,战场环境透明,武器杀伤力大,战争激烈程度高,战场活动范围广,军队机动速度快,油料保障对象多元一体,耗油装备构成复杂,保障空间多维一体,保障重点变化频繁,油料需求时短量大。
因此,要适应未来作战环境,在作战中对部队实施有效的油料保障,确保作战胜利,就必须在平时充分而扎实地做好油料战备工作。
另一方面油料战备内容和特点决定其具有先导性。
油料战备不是狭义上的指油料准备,而是包含油料、油料装备建设,油料设施、设备和人才建设,油料战备方案和信息资料建设,油料保障力量建设、训练和组织计划手段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
油料战备建设的内容决定油料战备具有物资管理任务重、设施设备建设工程量大质高、等级战备状态下油料收发保障任务重、油料战备技术含量高等特点。
构建军民融合式物资储备体系探讨
构建军民融合式物资储备体系探讨建设完善军民融合式物资储备体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优化保障资源配置,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物资保障能力的客观要求。
从指挥体制的建立、信息平台的构建、储备模式的探索、储备布局的优化、管理机制的形成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军民融合式物资储备体系的基本思路。
标签:物资储备体系;军民融合;对策部队所需主副食品、给养器材、被服装具等物资,具有广泛的军民通用性,是构建军民融合式物资储备体系的先决条件。
构建军民融合式物资储备体系,就是依托地方物资储备实体,建立有效的军地物资储备协作机制,包括高效融合的指挥体制、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灵活多样的储备模式、科学合理的储备布局和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等,统筹使用军地保障力量,充分发挥地方的资源优势、人力优势、设施优势,建立集成高效、协调统一、重点突出、军民融合的物资储备。
1建立一体化的指挥体制军民融合式物资储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军地多个部门,需要建立一体化的指挥体制,协调储备体系构建和运行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军民融合式物资储备体系的保障效益。
一要建立联合的指挥机构。
根据所担负的任务,结合地方物资储备特点,整合军地物资保障力量,以地方动员机构为主体,相关部门抽派人员参与,成立通用物资联合储备指挥机构,负责物资储备的统一指挥与协调。
二要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
联合指挥机构既要调查所需物资的地方生产、储备能力,协调动员物资生产企业和储备机构,编制储备品种结构目录,制定储备计划,又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了解物资需求,并根据储备要求,及时调整储备结构与布局,确保物资保障的高效有序。
2构建共享化的信息平台信息是物资保障能力的重要支撑,是构建军民融合式物资储备体系的关键。
为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物资保障需求,建设完善军民融合式物资保障体系,应积极构建军地共享的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是通过整合物资生产、储备信息与物资需求信息,为指挥人员制定物资调用方案和物资生产计划提供决策支持。
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信息化建设研究
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信息化建设研究傅冬李横田忠博摘要:首先分析了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然后从油料保障信息化的系统建设、信息化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和装备建设、信息化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信息化人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信息化研究思路关键词: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信息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指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战略思想。
军队油料系统开展信息化建设,也必须走军民融合式的道路。
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信息化,是指军地双方依托和运用所能掌握的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装备、信息化人才等资源,建立相应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实现军地油料信息化资源的相互支援和共用共享,对担负任务的军地双方实施安全、及时、持续、准确的信息化油料保障。
一、军民融合式油料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1.军民融合是油料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已经成为了大众化的技术,而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发展为信息技术在军事油料保障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极大地提高军队油料保障能力,这一点从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就可见一斑。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的油料保障中大量引入信息化程度高的通信和油料保障装备,为美军作战提供安全、及时、准确的油料保障;同时,军队油料保障信息化建设对于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也必然带动民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定位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
可见,军民融合是油料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军民融合是国情和军情的现实需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在国家财力允许的前提下,投入适当的力量来进行国防建设。
我军油料保障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
因此,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充分利用我国民用系统规模大、分布广、发展快的优势,可以弥补和融合我军油料保障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不足。
3.军民融合是提高油料保障信息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油料保障人员和油料保障装备及二者的结合是构成油料保障力的三大要素。
军民融合式物资储备机制探讨
军民融合式物资储备机制探讨
文/王会云 张玉祥
摘 要:战备物资储备重在解决多样化军事任务发生后的抢险、补给、救援和安置等工作,以妥 善解决和应对任务执行后早期阶段的物资供应问题。面对如此繁重的储备任务,单靠军内难以完成, 因此,对于军地通用物资(如给养、被装、药材、通用零部件及装备、野营物资装备等)可以走军民 兼容、“寓储于民”的路子,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在时间上尽量缩短周期,逐步建立一套“寓储于 民”的军民通用物资储备机制,对于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物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34 China stoCragoep&ytrranispgorht tm©ag博azine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MILITARY AFFAIRS LOGISTICS 军事物流
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把 军队后勤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体系之中。“寓储于民”的军民物资储备 机制是后勤保障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国家、军队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具备了 建立的组织条件。
工和中联重工等为代表的近100家建筑工 程装备生产企业。
二、机制建立策略 1.科学规划军民兼容的储备体系 平时储备一定数量的保障物资,是确 保战时应急保障的重要措施,但平时储备 过量又会造成资源闲置和不必要的浪费。 为解决这一矛盾,各级军事机关要积极会 同地方经济动员部门,对各项物资储备的 种类、数量、时机、方法及手段进行认真 研究论证,按照“寓军于民、军民共储” 的 原 则 和 “ 储 —— 销 —— 筹 —— 储 ” 的 方式,对各类作战和保障物资进行合理储 备。 在军民通用物资的储备上,要采取企 业储备和市场储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 分利用社会市场物资丰富的优势,实施军 用物资的“无库存”储备,努力做到“藏 物于民”。 在军队专用物资的储备上,主要由 军队储备成品,地方有关部门储备技术和 生产能力,并建立技术储备力能随时转化 为生产力的机制,保证战时能迅速形成保 障力。对于战时需求量大、投入资金多、 储备期短的物资,平时也应主要储备技术 和生产能力。尽量减少实物储备,避免资 源浪费。在存储备体系的布局上,要在战 时部队可能途经、中转、集结、装载的地 域,有计划地安排储备,形成国家、省、 市三级储备体系和多渠道筹措、多环节储 存、多形式流通的物资储备格局。 2.整体搭建军地一体的物流平台 军民兼容、军地一体的大物流是现代 军事物流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解决我国 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战 争准备需求较大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当 前,军地物流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 试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
建立军民协调的战略资源配置模式
建立军民协调的战略资源配置模式张涵2013-2-6 23:55: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年02月06日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工业加工制造能力的增强,军队的战略物资将融入国家战略资源体系。
整合和重构军用与民用系统资源配置诸要素,统筹军地战略资源配置与运用,提高战略资源的宏观管理水平,建立军民协调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成为战略资源配置必须解决的问题。
多措并举实现战略资源来源渠道多元化战略资源是指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决定作用的物质资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基础。
这类资源的突出特征在于,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经济中的产业关联度大,具有供应的脆弱性和急需性,一旦发生特殊或意外情况,难以迅速补充或找到替代品,直接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对抵御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危机,对军队作战和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起重要保障和支撑作用的物质资料,都可称之为战略资源。
战略资源既包括国家经济建设中所需要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橡胶资源、水资源和粮食资源等,也包括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通用物资等。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军队所掌握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等。
在我国战略资源面临总体短缺的大背景下,近些年,战略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国家积极出台政策,维护国家战略资源稳定和建设。
2003年,国家出台《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国土资源部启动矿产资源补偿问题研究。
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不断完善战略资源的管理方式,改变战略资源管理完全由国家承担的做法,形成国家、军队和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管理方式。
通过立法强制、政府规制、签订合同、外包管理、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税收优惠等多种措施,目前已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与相关企业的战略资源管理联盟,实现了战略资源来源渠道多元化。
在预防疫情、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国家在全国范围布局建立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地方各级政府也相应建立了救灾物资储备,形成了辐射全国的专业化物资储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