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氮的循环学案(第二课时)1

合集下载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

《鲁科版必修1第⼆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第⼆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与鞍态氮肥课前预学案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 ⽓味的______ 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 771g/L,⽐空⽓ _______ , _____ 溶于⽔⽉?能快速溶解,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能溶解_____ 体积氨⽓。

氨的⽔溶液叫 ___________在常压下冷却⾄⼀33. 5°C或在常温下加压到700KPa?800 KPa,⽓态氨就液化成⽆⾊液体,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 ⼤量的热。

液态氨汽化时要____________ ⼤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氨常⽤作致冷剂。

2.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反应氨溶于⽔时,⼤部分NIL与也0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__ , NIL-ILO可以部分电离⽣成_______ 和______ ,其溶液显 __________ o(2)氨与酸反应氨与盐酸反应,⽣成______________ o(3)氨的还原性氨⼬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 ,氨具冇_______ 性。

⼯业上利⽤氨在催化剂(如钳等)存在的情况下跟氧⽓反应来制取硝酸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 O3.化学氮肥1)化学氮肥主要包括镀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硝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__ )和冇机态氮肥——尿素__________2)镀态氮肥常见的鞍态氮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历史上最长的氮肥。

碳酸氢钱在—°C以上,即可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储存碳酸氢镀时,应_________ 包装并放在 __________ 处,施肥时,应将其______________ 以保持肥效。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 氮的循环学案 第二课时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  氮的循环学案     第二课时

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第二课时设计人:莱芜四中吕荣海2009.11【学习目标】认识氨气的溶解性、氨气与水的反应及氨的还原性。

通过认识铵盐的性质,了解铵态氮肥的生产使用问题。

【重点】氨气与水的反应及还原性。

铵盐的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学法指导】阅读课本和基础训练【自学过程】3、氨与铵态氮肥1)氨物理性质:是色味的气体,比空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体积的氨。

化学性质:与水的反应氨溶于水可用下列过程表示所得溶液称,呈性。

氨水中存在粒子问题一:氨气、液氨、氨水、一水合氨是不是一回事?各自的成分是什么?问题二: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具有下列性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酸的反应氨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若用一玻璃棒蘸取浓氨水靠近另一根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可观察到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利用此方法可检验的存在。

NH3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的实质均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与氧气的反应由于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所以氨具有性。

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是工业上制备硝酸的基础。

化学氮肥主要包括氮肥(主要成分为()、氮肥(主要成分为)、和氮肥——尿素[CO(NH2)2 ]2) 铵盐铵盐都是晶体,都溶于水。

铵盐的主要化学性质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热容易分解。

如: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石灰水中,现象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碱共热都能生成氨气,因此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

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利用该性质可检验的存在。

3)NH3的制取实验室中可以用和(填化学式及状态)共热制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法收集NH3。

检验集气瓶中的NH3的是否已收集满,方法是。

可以用来干燥NH3。

(选填序号a.碱石灰,b.浓硫酸,c.P2O5)针对性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3溶于水后,其水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H4+B、凡是铵盐都能与苛性钠共热生成NH3C、NH3在催化剂存在下与O2共热生成NO2D、NO、NO2都能溶于水生成HNO32、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 学案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 学案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学案第2节氮的循环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1)氮元素的存在: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存在形式:一种是以游离态存在于空气中,另一种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土壤中和水体中。

化合态的氮元素主要以NO-3、NH+4的形式存在,在有机物中以蛋白质形式存在。

(2)氮的循环①在自然界中,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实现氮的循环有两种途径:一是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二是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结合为氮氧化物,并随雨水进入水体中。

②人类在氮循环方面是通过化学方法把氮气转化为氨,再进一步转化成各种含氮的化合物。

③化石燃料燃烧、森林和农作物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进入氮循环。

【例1】某生态系统的氮循环如图所示。

(1)哪一类生物能将蛋白质转化为氨()A.微生物B.藻类(2)该生态系统的豆科植物不施氮肥,仍能表现出良好的长势,原因是____________。

(2)氮气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氢气等物质发生反应。

释疑点N2为什么稳定氮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两个氮原子之间共用三对电子,使每个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所以,要破坏这种牢固的结合需要很高的能量。

①N2和O2的反应在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可以直接化合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N2+O2=====放电2NO(无色气体)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在常温下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气体。

2NO+O2===2NO2(红棕色)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3NO2+H2O===2HNO3+NO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地面上,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形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促进植物生长。

俗话说的“雷雨发庄稼”“一场雷雨一场肥”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汽车发动机中也有N2与O2的反应,因此,汽车尾气中一般含有氮的氧化物。

氮循环导学案 第二课时

氮循环导学案 第二课时

导学案(17)氮的循环(第二课时)――氨与铵盐【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思考活动,使学生认识氨气的溶解性,氨气与水反应以及氨的还原性。

2、通过认识铵盐的受热分解、铵盐与碱反应,认识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了解他们在生产中的应用【重难点】氨的物理、化学性质【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一:情景导入1.氨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是色味的气体,比空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体积的氨。

氨溶于水可用下列过程表示,所得溶液称,呈性。

学习活动二:【自主学习】2、氨气的化学性质:实验1(1)NH3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思考】实验分析:能形成喷泉的原因是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胶头滴管中的水进入烧瓶,氨迅速溶解,使烧瓶内______减小,在____ _______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__ _____色。

说明氨的水溶液呈碱性。

氨气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变式练习】1、①NH3②NH3·H2O③H2O④OH-⑤NH4+⑥H+A. 只有①②③④B.C. 有①②③④⑤D.学习活动三:【合作学习】实验、氨与氯化氢的反应1、描述该实验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_____ _____化学方程式___ _____2、对比实验现象,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有______________性。

预测:分析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氨具有______________性(氧化性或还原性)实验3 氨与氧气的反应与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___【变式练习】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气易在空气中燃烧B. 氨水显碱性C.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色烟雾D. 在反应NH3 + H+ = NH4+中,NH3失去电子被氧化学习活动四:【应用学习】二、铵盐:【阅读】P78----P79填空化学氮肥主要包括铵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硝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 _______)和有机态氮肥——尿素___________ ;常见的铵盐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①铵盐的受热分解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特别是碳酸氢铵在______以上即可分解,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

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

谢谢合作!
再见
结 论
受热时,氯化铵分解, 受热时,氯化铵分解, 冷却时又重新结合成 氯化铵
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 ① 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 NH4Cl

NH3 + HCl NH4Cl) )
(NH3 +HCl
【实验2】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将生 实验 】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 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思考】 【观察·思考】 观察 思考
氨 的 性 质
【实验1】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 充满氨气, 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 (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 滴管里预先吸入水) 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 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 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 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 先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按图3),按图 先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按图 2-6所示安装好装置;挤压滴管 所示安装好装置; 所示安装好装置 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 察现象。 察现象。
2
试管内壁有水 珠出现, 珠出现,石灰 NH4HCO3 △ NH3 + CO2 + H2O 水变浑浊
【实验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再滴加适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
量的10 % NaOH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 量的 溶液,加热, 溶液 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发生的现象。 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 实验现象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能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的气体 结 论

2.氮的循环(第2课时)

2.氮的循环(第2课时)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巨野实验中学申景轩第二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⑵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NO 、NO2的性质。

⒉过程与方法⑴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N2、NO 、NO2的化学性质。

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以及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设计思路】1.教法构想:通过实验直观形象直接表现,利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启发学生归纳总结。

2.学法指导:由已知推知未知,循序渐进,理解记忆,着重组织学生表达组织实验能力训练。

【课前准备】1.教学媒体、课件、学生用的学案;2.相关演示实验器材及药品【教学过程】【教后反思】引入新课时,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寻找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视频进行引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还安排的学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实验的模拟和《氮的固定》影片的播放,使它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效果好。

最后,思考与交流也是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一种表现,让学生描述氮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等问题,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课程观和学生观,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支持。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同时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终生学习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我们要转变观念,明确学生走进课堂不是我们教学的需要,而是学生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的需要。

第2节 氮的循环导学案.doc

第2节  氮的循环导学案.doc

第2节氮的循环导学案(二)主备人:付雅云审核:高一化学组学习目标:1、认识铉盐的性质。

2、掌握硝酸的性质通过自然界中的氮的循环,重、难点:铉盐和硝酸的性质一、铉盐实验:NH4CI受热NH4HCO3受热NH4C1 (固体和NaOH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铉盐性质1、概念:由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

2、铉盐的性质(1)受热分解©NH4C1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分解的NH3与HC1遇冷又会结合成NH4CL2、NH4CI受热分解与碘的升华本质一样吗?②NH4HCO3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o(2)与碱的反应铉盐都能与反应生成氨气。

固体反应:NH4C1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铉盐的检验:(根据俊盐的性质总结)三、硝酸1、物理性质颜色:,挥发性:,气味:,状态:,质量分数95%以上的浓硝酸叫做-2、化学性质(1)酸性硝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变色,能与、、等反应。

(2)不稳定性浓HNO3见光或受热条件不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o_般将它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 里,并置于处。

(3)强氧化性①与金属反应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除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

Cu与浓NHO3、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b.钝化:时浓硝酸可使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所以可以用或容器盛放浓硝酸。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四、人类活动对氧循环和环境的影响1、与氮循环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和等。

2、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1)来源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以及o(2)危害氮氧化物与发生反应形成,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形成=水体中氮的含量增大,造成水体的0针对练习:1、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NO?溶于水生成HNC)3B、NO与6反应生成NO?C、N2在一定条件下与Mg反应生成Mg3N2D、NH3与硝酸反应生成NH4NO32、将NH4HCO3置于干燥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终得到的气体有()A、NH3> O2B、H2O, O2C、CO2、O2D、O23、下列反应中能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的是()A、NH3+HNO3===NH4NC)3B、8NH3+3C12===6NH4C1+N2C、2NH3+2Na===2NaNH2+H2 tD、NH3+H2OV^ NH3• H2O4、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NO和02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里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A、1/4B、3/4C、1/8D、3/85、下列物质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①CO ②C12 ③CO2 @NH3 @HC1 ⑥H2 ⑦。

氮的循环讲学稿第二课时

氮的循环讲学稿第二课时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讲学稿第2节氮的循环(第二课时)主备人:顾响审稿人:尹逊岭【学习目标】1.认识并掌握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铵盐的检验方法。

2.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及保存方法,理解硝酸的强酸性;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3.学会全面观察、分析实验,提高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

4.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使学生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学习重点】 1.铵盐的化学性质。

2.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学习难点】 1.浓、稀硝酸的氧化性差别2.铵盐的性质。

【学习过程】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P78—P79)4.铵盐(P78)观察.思考【实验1】【实验2】【实验3】(1)铵盐的物理性质:铵盐是一种白色的晶体,都________ 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①受热分解NH4Cl受热会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现象NH4HCO3受热会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储存碳酸氢铵时,应包装并放在处,施肥时,应将其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

②铵盐与碱反应NH4Cl与NaOH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注意:(氨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的草木灰混合使用)③铵根离子的检验:步骤:在含有NH4+的溶液中加入并加热,用湿润的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成色,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5、硝酸及其应用(P80)观察.思考【实验1】【实验2】【实验3】⑴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色、挥发、刺激性气味的。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试剂瓶中,放置在处。

⑵化学性质①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石蕊试液变色;浓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先变(H+作用),随后(氧化作用)。

但与金属反应不产生②不稳定性: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该化学方程式为。

硝酸越浓,越分解。

浓硝酸久置呈黄色,是由于。

③强氧化性a. 与金属的反应(除金、铂、钛外,大部分金属都与硝酸反应)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_____,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 氮的循环精品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 氮的循环精品学案

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气与铵盐)预习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检验方法。

3. 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重点难点】氨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检验方法。

【复习回顾】1. 写出氮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写出“雷雨发庄稼”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氨气(阅读P76——77,完成下列问题)(一)物理性质:色气味体,标况下,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体积氨气。

(二)化学性质1.与H2O的反应(结合氨气的喷泉实验)方程式:一水合氨(NH3·H2O)是可溶性一元弱碱,其电离方程式为氨水的成分:三分子三离子2.氨跟酸的反应:实验: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靠近盛有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试剂瓶的瓶口观察①与盐酸:NH3+HCl─ (现象 ) ,(检验NH3的一种方法)②与硝酸:NH3+HNO3─(现象 )【注意】(1)氨与挥发性酸在空气中形成而与难挥发的酸则无此现象。

(2)氨气与强酸反应的实质:3.与氧气的反应:氨的催化氧化(熟记)方程式:,该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三)氨的实验室制法(阅读教材P79)方程式:二、铵盐(阅读教材P78——79,完成下列问题)1.组成:铵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2.物性:铵盐都是晶体,于水3.化性:(1)热不稳定性。

加热NH4Cl晶体写出方程式:加热NH4HCO3晶体写出方程式:(2)与碱反应。

NH4Cl和NaOH溶液加热.写方程式:离子方程式:4. NH4+的检验:向铵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变蓝。

离子方程式: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气与铵盐)探究学案【预习检测】1.关于氨的物理性质不正确的叙述是( )A.无色无味气体B.极易溶于水C.易液化D.比空气轻2.氨水的碱性较弱,这是因为()A.它只能使酚酞变红色B.溶于水的氨的大部分仍以NH3分子形式存在C.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只有小部分电离D.氨水极易挥发出氨气3.下列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铜在氯气中燃烧B.铁在氯气中燃烧C.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汽相遇D.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课堂探究一】氨的性质1.氨气的喷泉实验:阅读课本76页实验1【思考】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说明氨气具有什么性质?当中的水挤压到中时,烧瓶中的,使烧瓶内,烧瓶内外形成,空气将很快压入到中,形成喷泉。

第2节氮的循环(第二课时)

第2节氮的循环(第二课时)

第2节氮的循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氮的两种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状态、溶解性,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响,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响,了解自然界中形成硝酸的过程。

2、通过认识铵盐的受热分解、铵盐与碱的反响,认识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了解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

3、通过观察与思考,了解硝酸的性质,特别是硝酸的氧化性。

知识重点:铵盐与硝酸的性质知识难点:硝酸的氧化性过程方法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并使他们初步体会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响产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实验中变量控制的重要性。

教法:实验课型:新授教学设想: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了解铵盐受热分解的性质、铵盐与碱反响以及铵根离子的检验,让学生通过典型铵盐的性质,认识铵盐这类物质的通性,引导学生从硝酸的应用入手,探讨硝酸的性质。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2节氮的循环〔第二课时〕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2、氨与铵态氮肥〔3〕铵态氮肥的化学性质①受热分解:NH 4HCO 3 NH 3↑+ CO 2↑+ H 2ONH 4Cl NH 3↑+ HCl ②与碱反响:NH 4+ + OH - NH 3↑+ H 2O 〔检验NH 4+的方法:加碱后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③实验室制氨气的方法原理:2NH 4Cl + Ca(OH)2 2NH 3↑+ CaCl 2 + 2H 2O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有大量白烟3、硝酸及其应用〔1〕硝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98%以上的浓硝酸被称之为“发烟硝酸〞 〔2〕硝酸的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4HNO 3 4NO 2↑+ 2H 2O + O 2↑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分解产生的红棕色的NO 2溶于硝酸的缘故〕 ②强氧化性:A 、和金属反响:〔除金、铂、钛〕Cu + 4HNO 3(浓) = Cu(NO 3)2 + 2NO 2↑+ 2H 2O 〔氧化性、酸性〕3Cu + 8HNO 3(稀) = 3Cu(NO 3)2 + 2NO ↑+ 4H 2O 〔氧化性、酸性〕Fe + 4HNO 3(稀、过) = Fe(NO 3)3 + NO ↑+ 2H 2O 〔氧化性、酸性〕3Fe(过) + 8HNO 3(稀) = 3Fe(NO 3)2 + 2NO ↑+ 4H 2O 〔氧化性、酸性〕B 、和非金属反响C + 4HNO 3(浓) CO 2↑+ 4NO 2↑+ 2H 2O 〔氧化性〕 C 、钝化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钝化,同浓硫酸D 、和具有复原性的化合物反响:如H 2S 、KI 、Fe 2+等E 、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体积比为1:3,可溶解金、铂等。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2课时)学案 鲁科版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2课时)学案 鲁科版

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NH3 和铵盐性质,能够从物质类别和氧化还原角度总结物质的性质。

2.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氨气实验室制法,通过对比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3.激情投入,认识氮的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树立环保意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明确学习目标,仔细阅读教材76~80页,化学氮肥主要包括哪几种?主要成分分别是什么?铵态氮肥包括哪些物质?初步完成导学案。

2.结合“观察·思考”栏目,明确氨和铵盐性质的实验内容,大胆预测实验现象,初步得出实验结论。

3.C层规范完成预习案并掌握课本相关的基础知识,AB层在掌握预习案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探究案和针对训练。

标有★的训练题目C层不做。

预习案1.常见的化肥有哪些?在储存和施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2. 你能写出学过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吗?举例说明。

3. 收集气体的方法有哪些?4. 举例说明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预习自测】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H2 B.NO2 C.NH3 D.NO【我的疑问】对课本预习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探究案探究点一:铵盐的性质(育人立意:通过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化学与生活】氨盐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氮肥,那么铵盐到底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制备铵盐的氨气又是怎样制取呢?氨气又有怎样的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一起来探究。

【方法导引】可从运用观察、分类、实验、比较的方法来预测铵盐的化学性质,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预测。

认真阅读课本78页“观察·思考”,完成探究实验,仔细观察记录铵盐的一系列化学性质,并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1. 如何检验NH4Cl固体中含有NH4+ ?2. 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分析铵盐与强碱溶液的反应(写出铵盐和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铵盐与强碱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铵盐与强碱溶液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应用】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什么?(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小结】铵盐的化学性质【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铵盐受热都能分解放出氨气B. NO2是酸性氧化物C. 所有铵盐都可以与强碱反应放出氨气D. 向铵盐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探究点二:氨气的制取及性质【方法导引】认真阅读课本77页、79页“观察·思考”,完成探究实验。

精选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学案(2)鲁科版必修1(1)

精选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学案(2)鲁科版必修1(1)

第2节 氮的循环知识·巧学·升华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氮元素的存在:游离态和化合态。

2.氮的循环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 1.氮气与氮的固定(1)N 2的分子结构:N 2是双原子分子,2个N 原子之间共用3个电子对,使每个N 原子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2个N 原子之间结合十分牢固,要破坏它,需要很多的能量。

(2)N 2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N 2化学性质不活泼。

在一定条件下,N 2能跟O 2或H 2反应。

①N 2和O 2的反应:② N 2和H 2的反应“”表示反应同时向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进行。

这样的反应被称为可逆反应。

③N 2与Mg 的反应 3Mg+N 2点燃Mg 3N 2(3)植物对氮的吸收和氮的固定 ①通常植物只吸收+4NH 和-3NO②氮的固定: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可利用的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简称固氮。

游离态氮化合态氮,是氮的固定。

如:N 2NH 3,N 2NO 等。

固氮⎪⎪⎩⎪⎪⎨⎧⎩⎨⎧⎩⎨⎧仿生固氮合成氨人工固氮闪电固氮根瘤菌固氮自然固氮 2.氮的氧化物(1)NO 的两面性①NO 是大气污染物:是造成光学烟雾的主要气体之一;NO 还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O 2能力。

②NO 是人体内的信使分子:NO 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NO 能让体内某部位的信号传送到另一部位,人体离不开少量的NO 。

(2)NO 的合成反应 N 2+O 2放电或高温2NO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但该反应却是吸热反应。

(3)NO 的氧化反应常温下,NO 很容易被空气中的O 2氧化为NO 2 2NO+O 2══2NO 2(无色) (红棕色) (4)NO 2的性质①物理性质:NO 2是红棕色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②NO 2溶于水的反应该反应也是歧化反应,N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③NO 2的自身聚合反应 24+N 22-O 42+N 24-O(红棕色) (无色) (5)NO x +O 2+H 2O 的反应 ①2NO+O 22NO 2②3NO 2+H 2O══2HNO 3+NO ①+②×2,消去NO 得: 4NO 2+O 2+2H 2O══4HNO 3①×③+②×2,消去NO 2得 4NO+3O 2+2H 2O══4H NO 3 (6)N 2O 4的氧化作用我国研制的火箭中,使用偏二甲肼(C 2H 8N 2)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反应为3.氨与铵态氮肥 (1)氨的物理性质NH 3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且极易溶于水。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教学设计鲁科版必修1(2021学年)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教学设计鲁科版必修1(2021学年)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教学设计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教学设计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教学设计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在基于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及学生化学学科观念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趣激情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创设实验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实验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化学概念教学的整合,通过合理、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和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简约高效。

【教材分析】本节知识通过对喷泉这一自然现象的分析,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结合学生关于氮循环的已有经验,在氮循环的基础上展开其中的主要反应过程,探讨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这些化学反应有那些重要的应用。

通过对氨态氮肥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农业问题,关注农业生产.教材在知识安排上尽量是知识与生活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体现了“从生活中走进化学,再用化学去指导生活”的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熟悉的自然现象的分析,容易激发学习兴趣,而对自然现象引出的化学问题,通过前面学习已经掌握了氮的循环和氮的氧化物,很容易想到应该学习氮的氢化物,通过对氨气性质的学习掌握喷泉实验的原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认识铵盐的性质。

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学案(1)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学案(1)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学案(1)鲁科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学案(1)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学案(1)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节氮的循环互动课堂疏导引导一、氮气1.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1)自然界中氮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固氮包括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两种类型。

2。

氮气的结构和性质(1)氮气的结构分子式:N2,结构式:NN≡。

氮气在通常状况下性质稳定的原因是N2中的NN≡三键很牢固。

(2)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小,不溶于水。

(3)化学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氮气通常可以作保护气。

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也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①氮气与氢气的反应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此反应为可逆反应,用于工业合成氨气。

②氮气与氧气的反应N2+O2放电2NO二、氮的氧化物(1)NO:是无色气体,有毒,不溶于水。

易被氧气氧化。

2NO+O22NO2(2)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

NO、NO2是大气污染物。

3NO 2+H 2O====HNO 3+NO (3)与碱溶液反应:2NO 2+2NaO====HNaNO 2+NaNO 3+H 2ONO+NO 2+2NaOH====2NaNO 2+H 2ONaOH 用于氮的氧化物的吸收。

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教案

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教案

1.氨和氯化氢的反应
2.“喷泉”实验 ( 盛水的烧杯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刚才的课题引入环节已经完成
)
【设计思路】第一个实验是氨气和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反应,该实验的引入,不仅可以 让同学理解反应可以进行,而且还可以根据看到的实验现象迁移应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中 去;第二个实验实际上是课堂引入实验,放在这里讲解可以同时分析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
【板书】 2.氨和铵态氮肥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氨气的“喷泉”实验,整理交流氨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
(1∶ 700)
3/9
【教师点拨】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研究手段,下面我们利用几个实验来完 成氨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3)将 (2) 中的金属铜换成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装置如图: 【设计思路】选取 3个经典实验。现象清晰、效果明显,能很好地说明硝酸性质的实验 ,从而帮助同学们理解相应的知识。 【学生活动】根据刚才的三个演示实验,完成《导学案》中如下问题的探究分析
1.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2.通过实验探究,你对硝酸的氧化性有了哪些认识?
3.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为什么?
4.归纳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讨论互动】学生在对于上述问题充分考虑的基础进行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分小组进行汇报交流自己对于上述问题的分析,随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
相应的补充。
【教师点拨】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是一种氧化性酸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得电子的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第二课时)
【目标引领】
掌握氨气、铵盐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NH4+的检验方法,能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难点:氨、铵盐的性质。

【自学探究】
1.氨气是色味的气体,比空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体积的氨。

氨溶于水可用下列过程表示,所得溶液称,呈性。

2、(1)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具有下列性质
①,②。

(2)氨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若用一玻璃棒蘸取浓氨水靠近另一根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可观察到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由于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所以氨具有性。

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是工业上制备硝酸的基础。

3、化学氮肥主要包括氮肥(主要成分为)、氮肥(主要成分为)、有机态氮肥——尿素[CO(NH2)2]
4、铵盐都是晶体,都溶于水。

铵盐的主要化学性质有:
①受热容易分解。

如: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石灰水中,现象为。

②与碱共热都能生成氨气,因此铵态氮肥(填“能”或“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使用。

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利用该性质可检验的存在。

三、氨和铵态氮肥
(一)氨气
【观察思考】
[演示实验1] 氨的溶解性实验。

[演示实验2] 氨和氯化氢的反应。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归纳完成下列表格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获得了氨的哪些物理性质?
2、喷泉实验原理是什么?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喷泉呈红色说明什么问题?氨水中发生了哪些反应?含有哪些成分?
3、[实验2]的现象为什么能发生?该实验说明浓盐酸和浓氨水各具有什么性质?若将浓盐酸用浓硝酸、浓硫酸代替,会观察到同样的现象吗?
4、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精讲点拨】
氨的化学性质:
【训练巩固】
1.有关氨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氨具有还原性
B. 氨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
C. 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
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2.氨水中存在的粒子有①NH3②NH3·H2O③H2O④OH-⑤NH4+
A. 只有①②③④
B. 只有②④⑤
C. 有①②③
D. 有①②③④⑤
3、在四片玻璃片上分别滴有下列溶液, 当氨气靠近各玻璃片时, 有白烟产生的是
A.浓硫酸B.浓磷酸
C.浓硝酸D.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二)铵态氮肥
【观察思考】
[演示实验3]取少量氯化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

[演示实验4]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石灰水中。

[演示实验5]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再滴加适量的10%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归纳完成下列表格:
【合作解疑】
1、铵盐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2、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检验NH4+的存在?
3、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
【精讲点拨】
铵盐的化学性质
【训练巩固】
1、将碳酸氢铵在试管中加热, 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水的容器, 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O2B.CO2C.NH3D.H2O
2.关于铵盐性质的叙述:①铵盐都易溶于水②铵盐一般是白色固体③铵盐受热易分解④铵盐都
能与碱反应,且加热后一般有氨气放出⑤铵盐都能与酸反应。

其中,你认为哪个不应是铵盐所共有的
A. ①
B.③②
C.⑤
D. ①④
【总结运用】
1、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还存在哪些疑惑?
2.一种盐X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将Y经一系列氧化,再溶于水可得一种酸Z,再将Y和Z反应又可生成X,则盐X是()
A. NH4NO3
B. NH4Cl
C.(NH4)2SO4
D. (NH4)3PO4
3.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 3 的是( )
A. 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 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 气体与浓H 2SO 4生成铵盐
D. 气体与浓盐酸产生铵盐 4、任何铵盐都具有的性质是 A .都溶于水
B .都带有氨的刺激性气味
C .加热后都有氨放出
D .与强碱混合加热, 都有氨气放出
5.体积不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满了NH 3、HCl 和NO 2,将它们倒扣在水槽中充分溶解后,塞住瓶口取出,烧瓶内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1:1
B. 2:2:3
C. 3:3:2
D. 无法判断
6、用一充满氨气(标况)的烧瓶作喷泉实验, 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 烧瓶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045mol / L
B .1mol / L
C .0.029mol / L
D .0.45mol / L
7.某同学回农村老家陪爷爷下地干活时,发现爷爷家的庄稼矮小细弱,叶片发黄。

如果你是这位同学的话,应该告诉爷爷及时
A. 施磷肥
B. 施钾肥
C. 施氮肥
D. 浇水
8、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内外压强差。

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 ,将滴管中的液体b 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 ,
烧杯中的液体b 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 和b 分别是
9、有A 、B 、C 三种气体, 其相互转化关系为: A B C O O 2
2
++−→−−−→−−。

其中A 和B 均为无色
气体, A 和C 都易溶于水, 二者的水溶液的酸碱性恰好相反。

则A 为
, B 为 , C 为。

10.在标准状况下,1L 水溶解700L 氨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mL ,求氨水的质量分数及物质的量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