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休克专家共识
最新精神卫生中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1(1)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一、管理制度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
2、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术前会诊、讨论制度,术后访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仪器保养制度,麻醉药品管理制度,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麻醉访视制度)3、患者术前访视、准入和登记、预约制度4、抢救药品管理制度5、消毒隔离制度6、查对制度7、科室安全制度8、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制度。
9、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
10、各级专职人员工作职责。
11、意外事件及急救(应急)预案。
二、操作人员三、设施配备四、患者筛选五、操作规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1)无抽搐治疗在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无抽搐治疗由业务院长及医务科统一领导,治疗室主任具体指导下,无抽搐治疗室全体医护人员实施具体治疗工作。
(3)无抽搐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具有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思想,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治疗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的治学态度。
(4)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治疗室的一切规章制度。
各类人员应牢记并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认真准确填写各类表格和文书资料。
严格依法管理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抢救药品和各类医疗设备。
(5)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务人员要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确保无电抽搐治疗的成功和安全。
如遇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时,要立即组织抢救并急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应立即向医务科或院领导汇报。
(6)无抽搐治疗室负责人应定期或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甚至院领导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运行情况。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讲义
三、电休克治疗的生理生化机制
电休克治疗产生疗效的生理生化机制至不十分清楚!
当时匈牙利医生Meduna在学习文献时发现,早发性痴呆(精 神分裂症的早期名称)患者急性期如果出现癫痫发作,那么在发 作后他的精神症状就会有所减轻,且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自发 抽搐发作后,精神症状也会有所缓解。所以Meduna猜测抽搐可能 会减轻精神病人的精神症状,于是开始寻找方法来诱导精神病人 发生抽搐。经过多方尝试,最终选择了给精神病人肌肉注射樟脑 油的方法。首例患者经过18天5次治疗,木僵症状得到完全的缓 解。后来Meduna在德文版的《精神神经病学案卷》上对自己的研 究进行了相关介绍,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樟脑油诱发抽 搐的副作用较多,后来Meduna改用戊四氮诱发抽搐,戊四氮抽搐 疗法迅速在欧洲传播。
第二章 电休克(抽搐)治疗原理
一、电休克治疗的基本原理 电休克是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短
暂的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治疗精神障碍的目的。即当 一个电压作用于头部,对大脑发出足够的电子数(电 量)产生了足够的电能(电压*电量),使足够的脑细 胞膜产生同步去极化,从而使大脑细胞诱发产生一次 抽搐,表现为癫痫大发作。 二、无抽搐的发生原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术
目录
第一章 电休克治疗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电休克的治疗原理 第三章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第四章 无抽搐电休克实际操作规范 第五章 实际案例操作 第六章 电休克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
第一章 电休克(电抽搐)治疗的发展历史
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规范1
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规范一、管理制度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
2、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术前会诊、讨论制度,术后访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仪器保养制度,麻醉药品管理制度,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麻醉访视制度)3、患者术前访视、准入和登记、预约制度4、抢救药品管理制度5、消毒隔离制度6、查对制度7、科室安全制度8、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制度。
9、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
10、各级专职人员工作职责。
11、意外事件及急救(应急)预案。
二、操作人员三、设施配备四、患者筛选五、操作规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1)无抽搐治疗在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无抽搐治疗由业务院长及医务科统一领导,治疗室主任具体指导下,无抽搐治疗室全体医护人员实施具体治疗工作。
(3)无抽搐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具有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思想,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治疗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的治学态度。
(4)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治疗室的一切规章制度。
各类人员应牢记并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认真准确填写各类表格和文书资料。
严格依法管理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抢救药品和各类医疗设备。
(5)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务人员要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确保无电抽搐治疗的成功和安全。
如遇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时,要立即组织抢救并急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应立即向医务科或院领导汇报。
(6)无抽搐治疗室负责人应定期或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甚至院领导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运行情况。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电休克治疗方法专家共识》要点
《电休克治疗方法专家共识》要点为提高电休克的舒适性及安全性,规范操作及管理流程,制定如下共识,以指导临床应用。
1 定义电休克治疗亦称电惊厥治疗、电痉挛治疗,指以一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大脑皮层癫痫样放电,同时伴随全身抽搐,使患者产生暂时性意识丧失,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到20世纪50年代,传统电休克有了改进,即在治疗前使用静脉麻醉药和肌松剂,提高患者舒适性及安全性。
这称之为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
MECT因其安全性好、耐受性高、不良反应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休克治疗。
2 电休克的原则遵循风险收益评估的原则,最大程度增加舒适性及安全性,降低患者风险。
3 操作前评估3.1 了解病史3.2 既往药物的使用3.3 全身状况3.4 年龄3.5 告知3.6 术前准备3.7 其他4 适应证①抑郁障碍:伴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有明显自责、自罪情况者,为首选。
②精神分裂症:具有急性病程、分裂情感性症状或紧张症表现者;抗精神病药物无效或效果较差者;具有明显拒食、违拗、紧张性木僵和典型精神病性症状者,为首选。
③躁狂发作:当原发性躁狂发作伴兴奋、躁动、易激惹、极度不配合治疗时,为首选,同时注意合并药物治疗。
④其他精神障碍者:某些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精神障碍患者,如焦虑障碍、焦虑色彩突出的强迫症、人格解体综合征、冲动行为突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等。
⑤顽固性疼痛,如躯体化障碍、幻肢痛等。
5 禁忌证5.1 传统电休克治疗的禁忌证①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梗死、心脏支架及起搏器术后、冠心病、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心脏功能不稳定等。
需注意正在服用含有利血平药物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会造成血压下降。
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占位、颅内新近出血、颅脑新近损伤、脑炎等伴随其他颅内压增高等疾病。
③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肺气肿等。
④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未满意控制。
⑤血管性疾病: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脑血管意外史、腹主动脉瘤等。
电休克名词解释
电休克名词解释
今天咱们来聊聊电休克。
啥是电休克呢?简单来说,就是用电流来刺激人的身体,特别是大脑。
这听起来有点吓人哈,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其实是一种治疗方法呢。
比如说,有些人得了很严重的精神疾病,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医生可能就会考虑用电休克来治疗。
就好像你的电脑死机了,怎么弄都不行,这时候可能就得用一种特殊的办法来让它重新启动。
电休克就有点像给人的大脑来一次“重启”。
在做电休克的时候,医生会先给病人打麻药,让病人睡着,然后再用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病人的大脑。
这个过程很快,一般也就几分钟。
做完之后,病人可能会有点头晕、记忆力暂时不好等情况,但这些副作用通常会慢慢消失。
为啥要用电休克呢?因为它有时候能快速地改善病人的症状。
比如一个抑郁症患者,整天不开心,不想吃饭也不想睡觉,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经过电休克治疗后,可能就会感觉好很多,心情变好了,也有了生活的希望。
不过,电休克也不是随便就能用的哦。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仔细考虑后才决定是否使用。
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也会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确保安全。
总之,电休克就是一种用电流刺激大脑的治疗方法。
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它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下次当你听到电休克这个词的时候,就知道它可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而是一种可能会带来希望的治疗手段呢。
电休克医治知识点
电休克医治第—节抽搐电休克【适应证】1. 精神分裂症各型〔以阳性病症为主〕其它医治无效者;2. 精神分裂症患者严峻愉快躁动状态需尽快掌握时;3. 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木僵拒吃病症;4. 感情性精神障碍的抑郁状态或躁狂状态其他医治无效者,尤以对严峻抑郁、自杀观念猛烈者需尽快掌握病症时。
【禁忌证】1. 年龄在50岁以上,14岁以下者。
2. 营养状态极差或合并水和电质解紊乱者。
3. 体温在37.8℃以上者。
脉搏在120次/min以上及低于50次/min者。
血压高于20.0/13.3kPa〔150/100mmHg〕、低于12.0/6.67kPa〔90/50mmHg〕者。
4. 患有心、肝、肾、血液、内分泌等疾病及急性全身性感染。
5. 患有脑部和神经系统疾病,包含癫痫发作史者。
6. 患有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肺脓疡者。
7. 骨和关节疾病。
显著的脊柱侧弯或曾有压缩性骨折史者。
各种关节炎及关节运动障碍。
8. 妊娠期病人。
【医治前打算】1. 医治室的打算:〔1〕医治室光线不宜过强,幸免热闹,使病人医治后以安静休息。
〔2〕打算好急救药品和抢救用具。
〔3〕电休克医治用具:电源、电疗机、导电胶、小沙枕、干毛巾、医治台、牙垫、硬板床、包以纱布的压舌板。
2. 病人的打算:〔1〕医治前对病人需作精神状况和躯体检查,常规化验、胸部透视及心电图等检查。
〔2〕医治前禁吃8小时,禁水4小时,排空大小便。
〔3〕取下活动的假牙,以免不慎下咽。
〔4〕医治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入医治单。
〔5〕医治前用药:1〕觉察病人在第—次医治中分泌物多者,医治前30分钟注射阿托品0.5mg;2〕医治后醒转呼吸不好者,在下一次医治前30分钟注射洛贝林3mg;3〕医治前8小时不用抗癫痫及抗焦虑的药,以免发作不理想;〔6〕依据精神病症和躯体状况,可酌减或停用抗精神病药。
【具体操作方法】1. 请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医治台上,两肩胛骨下缘之间的后背正中置一小沙枕,并移去枕头。
电休克专家共识
• 3.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严重抑郁状态本身对认知功能就有影响,治疗抑郁后,认知功能 能改善。电休克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在治疗后3天内。多数 在治疗2周后,相关认知功能得以恢复。1周内可能有视觉及视觉 空间记忆缺失,大多受损在治疗1个月内恢复,一般受累及的个 体较少。使用异丙酚可能避免认知功能障碍。在电休克早期人工 过度换气可能减少电休克短暂的定向障碍。治疗频率可以根据治
瞬目反射消失后给与琥珀胆碱(0.5-1.25mg/kg),置入口腔保护器
• 6.获得麻醉师同意后按治疗键, • 7.发作停止后继续辅助通气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 8.专人护理观察至少30分钟,防止跌倒,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
返回病房。同时做好麻醉、治疗等记录。
改良电休克再升级治疗
• 操作前准备 • 1.药品准备:东莨菪碱1支(0.3mg)稀释至3ml;山莨菪碱1支
• 3.确定人员准备充分:一人负责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急救药品随
特殊情况处理
• 1.发作后抑制 • 出现心率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时,快速滴入山莨菪碱,确保心
率大于50次/分,紧急情况心脏复苏,除颤仪准备。 •。
• 2.避免术中知晓
• 患者恢复过程中,始终保持BIS35-40之间,直至肌松恢复,可视 患者情况,操作完成后给与舒芬太尼5-10ug,咪达唑仑1-1.5mg, 再根据BIS值,单次给与异丙酚20mg进行调整。
满意控制 • 4.血管性疾病: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脑血管意外史、腹主
动脉瘤等5.对静脉诱导麻醉、肌松药物过敏
6.电休克治疗
6.1传统电休克治疗 6.1.1操作前准备 1.仪器准备:电休克治疗仪、供氧系统、面罩、 吸引器、除颤器、心电监护仪、抢救车、喉镜、气管导管、开口器、 口腔保护膜、软垫、约束带等。2.药品准备:阿托品、肾上腺素、 生理盐水、多巴胺等。3.人员准备:医生及护士若干名。 6.1.2操作规程 1.与患者沟通,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电休克治疗[教材]word31页
电休克治疗电休克,简称ECT,亦称电抽搐治疗,是一种精神疾病治疗技术,指以一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全身抽搐,使病人产生暂时性休克,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治疗通常能使病人机能迅速恢复正常.电休克起作用的适应症:①严重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损物者,需尽快控制精神症状者;②有严重抑郁,有强烈自责自罪、自伤、自杀行为者;③拒食、违拗和紧张木僵者;④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不能耐受电休克治疗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有效方法。
但人们往往认为其副反应大,担心对大脑造成损害,事实并非如此。
做电抽搐治疗时,电量为80~120V,在此电量下,电流直接通过人的大脑,导致全身抽搐,病人意识丧失,没有痛苦。
治疗结束后,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及呕吐,轻者不必处理,重者对症治疗即可缓解。
还有一少部分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这取决于治疗次数的多少和间隔时间的长短,一般7~10天内逐渐消失。
据资料表明,电抽搐治疗可引起脑电图改变,导致记忆力下降,但这种情况持续很短时间。
一般认为,电抽搐治疗后1月内可恢复正常。
而可逆性记忆损害会持续数月。
对有严重自杀行为的抑郁性精神病患者,经过药物治疗需2~3周才获得最佳效果,如采用电抽搐治疗在一周内即可生效。
国外有研究证明,经电抽搐治疗100次以上的病例,并无明显的脑功能影响,现一个疗程仅有8~12次,据电抽搐万次治疗的分析表明,未发生危及生命的合并症。
因此,可以说电抽搐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ECT中,在病人头部使用电刺激可诱发癫痫大发作。
当今,推荐麻醉下进行ECT,可减少副作用(如骨折)的风险,并且增加其可接受性。
病人在电休克治疗前,用快速起效的催眠剂和肌松剂麻醉。
治疗通常是每周3次,门诊病人、住院病人皆可,总共为6-12次治疗。
治疗前手续在治疗开始前,临床医师必须说明心理和医学问题,仅仅提及电休克治疗常常引发病人和家属的严重焦虑。
他们必须接受关于电休克和其他治疗的好处以及不良效应的教育,不恰当治疗严重抑郁发作的风险。
MECT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
MECT操作步骤
(1)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患者仰卧,开放静脉,连接心电监护, 吸氧,清洁局部皮肤。治疗前2~4 min,常规静脉滴注东莨菪碱0.15~ 0.3mg或阿托品0.5~1.0mg(推荐用东莨菪碱,因阿托品无抑制口腔腺体分 泌的效果)。注意老年患者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2)MECT电极涂导电胶,紧贴患者相应部位,按照MECT仪器的要求进行 电压、电流、时间、刺激能量等参数设置,并测试电阻。
知情告知
有完整民事行为责任能力者,知情告知对象为患者本人。 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及高龄、未成年人,知情告知对象为患者监护人。 告知内容应当涉及MECT的疗效以及风险等内容,逐字逐条讲解。 超出条框部分,应手写条目并签字。
术前准备
(1)签署知情同意书,麻醉前2 h患者可以服不含酒精透明液体,如清水、 茶等;成人和儿童麻醉前6 h可进易消化食物如面包、牛奶等,术前8 h可正 常饮食。特殊情况禁食、禁饮时间要延长:任何胃肠功动紊乱(胃肌轻瘫、 胃肠道梗阻、胃食管反流)、病态肥胖症等,以确保麻醉安全。注意术前化 验及检查结果,老年患者建议评估心肌酶情况,避免发生心脏意外。取假牙、 首饰和眼镜等、卸妆(尤其指甲油)、穿开扣衫,排空膀胱,开放静脉、连 接心电监护。
临床实践证实,针对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抑郁障碍/抑郁发作, 躁狂发作和精神分裂症,MECT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MECT不能用作控制 暴力或厌恶行为,除非患者有ECT治疗有效的精神症状或精神障碍。
【共识6】
MECT临床适应证正逐渐扩展, 如非器质性的慢性疼痛、难治性抑郁障碍、难 治性强迫症、伴有严重焦虑情绪的部分心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在治疗中使用去极化肌松弛 药(以下简称肌松药,如琥珀酰胆碱)时,极个别人可能会出现一过性高热, 甚至恶性综合征,应注意鉴别。新近发生的、或未愈的骨折患者,采用改良 电休克治疗,适当加大肌肉松弛剂剂量,骨科评估是否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改良电休克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要点
《改良电休克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要点为提高电休克治疗的安全性、疗效和舒适性,规范操作及管理流程,相关专家曾共同制定并发表了《电休克治疗方法专家共识(2017版)》。
经过反复讨论,专家们认为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部分内容需要更新,特别是无麻醉的传统电休克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医疗需求,应明确废止。
现将更新后的专家共识予以公布。
1 共识共识1: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可译为电休克治疗、电抽搐治疗,临床上称为电休克治疗。
在使用镇静药和肌松剂使患者意识消失后进行的电休克,称改良电休克治疗(简称MECT) 。
ECT与MECT概念的内涵一致。
共识2:MECT的安全性已被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前提是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共识3:传统ECT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医护人员形象,已经不符合新时代下的医疗需求,应予废止。
共识4:MECT控制精神症状的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治疗过程中诱导出有效的全脑痫波发放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共识5:临床实践证实,针对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抑郁障碍/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精神分裂症,MECT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MECT不能用作控制暴力或厌恶行为,除非患者有ECT治疗有效的精神症状或精神障碍。
共识6: MECT临床适应证正逐渐扩展,如非器质性的慢性疼痛、难治性抑郁障碍、难治性强迫症、伴有严重焦虑情绪的部分心身疾病等。
2 定义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是传统电休克治疗(ECT)的改进,是指在使用静脉麻醉药和肌松剂使患者意识消失后,以一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大脑皮质癫痫样放电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MECT 能克服传统ECT的不足,已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3 MECT原则遵循收益风险评估的原则,最大程度增加舒适性及安全性,降低患者风险。
4 操作前评估4.1 既往药物使用(1)治疗前使用利血平应视为禁忌证。
(2)三环类抗抑郁药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治疗前应当减量或停药,以降低治疗风险。
医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核查与风险评估制度
医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核查与风险评估制度
一、无抽搐电休克室工作人员应严格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认真填写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检查表和治疗记录单。
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治疗医师、麻醉医师和治疗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治疗实施前、治疗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治疗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治疗准备情况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核查由治疗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核查表》。
四、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核查与风险评估的内容及流程。
(一)治疗医师及麻醉师实行术前查房制,认真核查病人病历资料、知情同意书、检查检验报告单以及病人一般情况、躯体状况、药物治疗情况,据此进行综合评估,作出是否适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结论。
(二)治疗前,护士应对患者禁食禁水、有无使用禁用药物及健康教育等情况做术前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进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室时,护士应对病人进一步进行身份确认。
(三)治疗前医护双方须再次确认病人信息及病人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相互核对病人所用药量、电量等指标,经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治疗。
(四)医师及麻醉师治疗时,应查看病人的口腔、牙齿、鼻腔通气等情况,按预定药量、电量等指标实施治疗,治疗中各项内容记录
正确、完整。
(五)治疗后护士应再次核对病人各种资料,检查病人口腔、牙齿等情况,病房护士及治疗室护士签署交接双签字表,并共同做好术后病人护理,待病人完全清醒后方可离开无抽搐电休克室。
五、科主任、护士长应适时检查本制度执行情况,不断改进。
无抽搐电休克(MECT)术前知情同意书
无抽搐电休克(MECT)术前知情同意书
无抽搐电休克(MECT)术前知情同意书(暂行)
无抽搐电休克(MECT)是传统电休克治疗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该治疗对各类精神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是控制各种精神病急性症状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同时又能避免以往传统ECT带来的一些严重副反应和并发症。
为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为了确保病人的早日康复,在进行无抽搐ECT治疗前还必须就该治疗进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向家属告知:
一.麻醉意外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需先给病人施行诱导麻醉及肌肉松弛的条件下进行,故可能会出现各种麻醉意外。
1.对静脉诱导麻醉药过敏。
2.对肌肉松弛剂过敏,造成ECT后肌张力恢复延长。
3.在静脉麻醉过程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的各种意外。
二.无抽搐电休克ECT意外及副反应
1.个别病人对肌肉松弛剂的不敏感,可能会造成骨折、关节脱位等意外。
2.无抽搐电休克后,部分病人短期内会出现可逆性头痛、恶心、肌肉疼痛及近事记忆障碍。
一.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注意事项
1.必须有完整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2.术前4小时必须严格禁食、禁水。
3.术前必须去除义齿及各种饰品
4.术后必须待患者完全清醒并得到医生许可方可离开治疗室。
上述情况已告知患者的医疗看护人,同意行无抽搐电休克术。
患者的医疗看护人签名与患者关系日期。
mect的近况和停顿[指南]
MECT的现状和进展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翁巍骏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进展:电休克治疗又称电抽搐治疗(Electroshock Therapy,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从1938年由意大利的Cerlrtti和Bini创用以来历时半个多世纪,即使从今天的精神医学来讲其仍不失为一种经典的、行之有效、便捷安全的、也是精神科唯一的一种重要的物理治疗方法,尤其是电抽搐治疗对于严重抑郁症状(重性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的紧张型症状群具有显著疗效是不可否认的。
常规的电抽搐治疗,因病人横纹肌的肌肉强直收缩、肢体肌肉阵挛过剧,常导致骨和关节并发症,有时还造成严重的心血管意外,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因此,Bennelt(1940年)首先采用箭毒药物作为肌肉松弛剂,然后再进行电抽搐治疗,使原来电抽搐时发生的剧烈强直性阵挛发作,变为松弛性的肌纤维颤动发作,这样既保持了大脑的痫样放电,又消除了肢体的周围运动性发作。
这一改变不仅消除了骨和关节并发症的发生,也扩大了治疗适应症的范围。
1951年Holmberg又应用了更为安全去极化类肌肉松弛剂—氯化琥珀酰胆碱(Succinylcholine Chloricle,Scoline)。
此后,又有人将静脉诱导麻醉引入电抽搐治疗,通过静脉诱导麻醉消除病人使用肌肉松弛剂后产生的窒息、难受感及对电抽搐治疗的恐惧感。
这样就使的电抽搐治疗更趋完善、安全、文明,更乐于为病人及其家属所接受。
这种经过改变的电抽搐治疗技术,即目前我们所说的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或无抽搐电抽搐治疗(Non-convulsive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简称MECT。
改良电抽搐治疗,50年代末期国外已普遍应用,我国在1959年有个别单位开始使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自1978年成立改良电抽搐治疗小组至今20余年,一直未中断过治疗,治疗人次已逾4万余。
电休克室培训计划及方案
随着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的增多,电休克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科物理治疗手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电休克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强电休克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特制定本培训计划及方案。
二、培训目标1. 使电休克室工作人员掌握电休克治疗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 提高电休克室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安全;3. 增强电休克室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4. 提升电休克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培训对象电休克室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四、培训内容1. 电休克治疗的基本原理:介绍电休克治疗的历史、发展、作用机制等;2. 电休克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3. 电休克治疗的操作流程:包括患者评估、麻醉、电刺激、复苏等环节;4. 电休克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介绍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5. 电休克治疗的护理:包括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6. 电休克治疗的设备操作与维护:介绍电休克治疗仪器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7. 电休克治疗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五、培训方法1. 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电休克治疗的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提高电休克室工作人员的诊疗能力;3. 实操演练: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电休克治疗的模拟操作;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提高电休克室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5. 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六、培训时间1. 培训时间:为期一周;2. 每天培训时间:8小时。
七、培训师资1. 邀请国内外知名电休克治疗专家进行授课;2. 选拔医院内具有丰富经验的电休克治疗专家担任培训讲师。
八、培训费用1. 培训费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2. 费用包括:培训资料、专家授课费、场地费等。
九、培训效果评估1. 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评估电休克室工作人员的掌握程度;2. 调查问卷:收集培训效果反馈,了解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的满意度;3. 工作实践:通过实际工作,观察电休克室工作人员的技能应用情况。
无抽搐电休克护理常规PPT资料【优质版】
核对并确认患者静身份脉,与注患射者简,单交观流,察做好肌心理肉护理松,减弛少患程者紧度张情。绪。当腱反射消失或减弱,面部全身出现肌纤维震颤,呼
心脏功能不稳定心脏病、心肌炎、严重的心率失常、高血压等。
三、治疗方法 :
1、让患者仰卧于治疗台上,四肢保持自然伸直姿势,松领口和裤带。
四老、人治 、疗儿过童程及的孕2护妇、理慎治用。疗前肌肉注射阿托品(必要时)。按患者年龄、体重给予丙泊酚缓慢静脉推注,
(一)MECT 治疗前病区护士护理准备
测按生患命 者体年征龄,、并体诱完重成给导予ME丙患C泊T护者酚理缓记入慢录静睡,脉如推,有注异,待常诱及导患时患报者者告入医睡出生,。待现患者哈出现欠哈欠、、角角膜膜反射反迟钝射时,迟给予钝0. 时,给予0.25%琥珀胆碱(司可林)
四、治疗过程的护理
(一)MECT 治疗前病区护士护理准备
4、病区护士作好治疗前准备:停服苯二氮卓类、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抑制癫 痫发作的药物。责任护、士做好交接班,协助病人沐浴更衣,告知患者及家属 禁食禁水6-8小时,对不合作的患者进行保护约束,约束患者按保护约束临床 路径实施。治疗当天早晨停服药物,穿宽松衣服,除去首饰、指甲油、口红 等,以免影响药物传导及发挥。测生命体征,并完成MECT护理记录,如有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
MECT护士再次核对
MECT室护士治疗中护理
1、治疗室护士检查MECT申请单,准备好急救器械和急救物品。核对并确认 患者身份,与患者简单交流,做好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紧张情绪。 2、用生理盐水开通静脉通路,按医生及麻醉师的指令并与其核对用药剂量后 静脉给药,保持静脉通畅。 3、当病人全身肌肉松弛、腱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停止时为最佳通电时间。注 意保护患者,防止骨折和脱臼,保持头后仰,通畅气道,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应急情况,随时进行治疗、救护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弛典型表现;
5、抽搐结束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辅助呼吸直至自主呼吸恢复。 6.专人护理观察至少30分钟,防止跌倒,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返回病房, 同时做好治疗记录
6.2改良电休克治疗
• 操作前准备
• 1.仪器准备:MECT治疗仪,麻醉机、供氧系统、面罩、吸引器、除颤仪、心电监
护仪、抢救车、喉镜、气管导管、口咽通气道、口腔保护器、注射器、电极片等。 • 2.药品准备:丙泊酚、依托咪酯、琥珀胆碱、利多卡因、咪错安定、山莨菪碱、阿 托品、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多巴胺等。 • 3.人员准备:至少相关科室医生及护士各两名。 治疗前检查和准备同传统电痉挛治疗。
患者情况,操作完成后给与舒芬太尼5-10ug,咪达唑仑1-1.5mg, 再根据BIS值,单次给与异丙酚20mg进行调整。
• 3.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严重抑郁状态本身对认知功能就有影响,治疗抑郁后,认知功能能改善。
电休克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在治疗后3天内。多数在治疗2周后,相
关认知功能得以恢复。1周内可能有视觉及视觉空间记忆缺失,大多受损
电休克治疗的专家共识 2017版
•
为提高电休克的舒适性及安全性,规范操作及管理流程,中 国医师协会与神经刺激专业委员会制定如下共识,以指导临床应 用。
1.定义
• 电休克治疗亦称电惊厥治疗,电痉挛治疗,指一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
大脑癫痫样放电,同时伴随全身抽搐,使患者产生暂时性意识丧失,治疗疾病的一
2电休克的原则
• 遵循风险收益评估的原则,最大程度增加舒适性及安全性,降低
患者风险。
3操作前评估
3.1了解病史 全面了解病史,既往史、运动系统创伤情况,尤其是 要注意骨关节疾病史、药物史、过敏史、治疗史(是否接受过电休
克治疗,治疗次数及效果等)、家族史等。
• 3.2既往药物的使用 了解患者是否服用利血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安定
角及全身肌肉抽搐后肌肉松弛,自主呼吸停止,此时为刺激最佳时机。
• 6.获得麻醉师同意后按治疗键,
• 7.发作停止后继续辅助通气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 8.专人护理观察至少30分钟,防止跌倒,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 返回病房。同时做好麻醉、治疗等记录。
改良电休克再升级治疗
• 操作前准备
• 1.药品准备:东莨菪碱1支(0.3mg)稀释至3ml;山莨菪碱1支
头监测)、抢救车、喉镜。
• 3.耗材准备:麻醉机回路(注意及时更换石灰罐)、喉罩(背面
涂利多卡因凝胶)、注射器、纱布卷、手套、胶布、吸痰管及
500ml生理盐水、口咽及鼻咽通气道、BIS片、电极片。
• 4.参数准备:电极片贴放:眉心1个,左耳后1个。双颞部电极放
置:涂导电糊后,将电极放置双颞部,并测试阻抗,测试与双颞
清水、茶、咖啡、果汁等,成人和儿童术前6小时可进食易消化食物,如面包、牛奶等,术
前8小时可正常饮食。注意:急诊手术患者应建议术前严格禁食禁水8小时,患者如果有任 何胃肠活动紊乱,例如:胃肌轻瘫,胃肠道梗阻、胃食管反流、病态肥胖症等,术前仍需
要常规禁食、禁饮8小时取假牙首饰眼镜等、卸妆尤其(指甲油)
• 穿开扣衫,注意术前化验及检查结果排空膀胱,开放静脉,连接心电监护。 • 3.7其它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3.B-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有导致心动过缓的可能,在治疗中应尽量不
用。
• 4.治疗中和并锂盐者,应当适当减少剂量,否则会在个别人中导致意识障
碍的朦胧状态延长,并强化琥珀胆碱对神经肌肉的阻断作用,5.氨茶碱有
延长抽搐时间的作用,在进行电休克治疗时应当注意。6.有接触过有机磷 农药,或含有有机磷制剂史者,应当常规检查血胆碱酯酶活性,常规进 行血生活检查(尤其注意低血钾和高血钾情况)。
2.患者仰卧,两肩胛间相当于胸椎中段处垫软垫,使脊柱略微前突,
防止即肉收缩导致脊柱骨折。约束带适度控制主要关节(如肘、膝)
活动范围, 3.置入口腔保护气垫(纱布卷或牙垫),使患者的上下牙咬紧,防 舌咬伤;适度托住下颌关节,防止治疗时或醒复时下颌关节脱臼, 两侧各有一名护士保护患者的肩、肘、髋和膝关节,已防治疗中出 现相应的关节脱臼或肌肉拉伤,持续面罩吸氧
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者和未 成年人也需要监护人签字。有完整的民事行为责任能力者,知情同意和告知对象则
为患者本人,如部分内容超出制式框架,因手写条目并签上字,告知内容应当涉及
电休克治疗原理,疗效及风险。
• 3.6术前准备 签署之情同意书,患者术前2小时可以进不含酒精、或少许糖的透明液体,如:
6.电休克治疗
6.1传统电休克治疗
6.1.1操作前准备 1.仪器准备:电休克治疗仪、供氧系统、面罩、
吸引器、除颤器、心电监护仪、抢救车、喉镜、气管导管、开口器、 口腔保护膜、软垫、约束带等。2.药品准备:阿托品、肾上腺素、 生理盐水、多巴胺等。3.人员准备:医生及护士若干名。
6.1.2操作规程
1.与患者沟通,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配合治疗时,为首选,同时注意合并药物治疗。
• 4.其它精神障碍患者:某些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精神障碍 患者:如焦虑障碍,焦虑色彩突出的强迫症、人格解体综合征, 冲动行为突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等。
• 5.顽固性疼痛、如躯体化障碍、幻肢痛等。
5.禁忌症
• 5.1传统电休克治疗的禁忌症 • 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梗死、心脏支架及起搏器术后、冠心病、 为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心脏功能不稳定者等。需注 意正在服用利血平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会造成血压下降。 •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占位,颅内新近出血,颅脑新近损伤、 脑炎等伴随其它颅内压增高等疾病 • 3.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肺气肿等。
• 4.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未 满意控制。 • 5.血管性疾病: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脑血管意外史、腹主 动脉瘤等。 • 6.骨关节疾病:骨质疏松、新近或未治愈的骨折等(再升级电休 克无此禁忌)。 • 7.严重眼病 :如严重的青光眼或先兆性视网膜剥脱等。 • 8.其他: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中度以上发热、严重的消化 系统疾病
• 3.4年龄 传统电休克治疗适宜人群年龄12-55岁,改良电休克治疗适宜年龄可适当
放宽至13岁,上限根据患者的躯体情况以及治疗人员的经验而定,应同时做好应急
准备。 • 3.5告知 应与家属或患者仔细交流,逐字逐条讲解,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需要
监护人签字。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双相情
• 4.适应症
• 1.抑郁障碍:伴有强烈自杀、自伤企图及行为,有明显自责、自
罪情况者,为首选。 • 2.精神分裂症 具有急性病程、分裂情感症状或紧张表现者:抗精 神病药物无效或者较差者:具有明显拒食、违拗、紧张性木僵和 典型精神病性症状者,为首选。
• 3.躁狂发作 当原发性躁狂发作伴兴奋、躁动、易激惹、极度不
1人测试电休克仪器并将电极放于双颞部,主管医生确定各方准备就绪,
指示进行电休克操作。
特殊情况处理
• 1.发作后抑制
• 出现心率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时,快速滴入山莨菪碱,确保心
率大于50次/分,紧急情况心脏复苏,除颤仪准备。 •。
• 2.避免术中知晓
• 患者恢复过程中,始终保持BIS35-40之间,直至肌松恢复,可视
操作前评估
• 3.3全身状况
• 如果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或躯体状况不良,因进行补液和营养支
持待躯体状况好转后在进行治疗。治疗前5分钟应复测体温脉搏、 血压一次如果体温在37.5以上,脉搏在120次/分以上或低于50次/ 分,血压超过150/100mmhg,或低90/50mmhg时应当由治疗师根
据情况谨慎决定是否继续治疗,原因不明时应放弃本次治疗。
在治疗1个月内恢复,一般受累及的个体较少。使用异丙酚可能避免认知 功能障碍。在电休克早期人工过度换气可能减少电休克短暂的定向障碍。 治疗频率可以根据治疗后记忆力评价来进行频率滴定
刺激治疗同改良电休克。血压:140/90mmhg以下,心率90次/分 以下,BIS70左右,肌松监测显示TOF(4个成串刺激)=0时,可行 电休克操作。 • 5.文字准备:电休克治疗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记录单、 病程记录相关过程。
麻醉过程
• 1.监测: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BIS脑电监护、肌松监测。 • 2.诱导:诱导药物选择异丙酚及顺式阿曲库铵,保持血压稳定, 氧合充分,肌松完善。 • 3.喉镜放置及其他:肌松起效后,选择合适喉镜放入,并进行机 械通气。注意:1.早期可过度换气;2.注意将纱布卷放于喉镜两 侧,上下牙齿之间,舌体禁位于牙齿之间,避免电刺激时咬伤舌 体。 • 4.维持:发作完成后密切监测患者情况,维持BIS在35-40之间,直 至患者肌松完全恢复后,平稳拔除喉罩。术后2小时评估患者有 无术中知晓、肌痛等并发症。
(10mg)稀释至5ml;阿托品1支(0.5mg)稀释至5ml;丙泊酚1支 (200mg)稀释至20ml,顺式阿曲库铵4支(20mg)稀释至10ml,舒 芬太尼1支(50ug)稀释至5ml,咪达唑仑1支(10mg)稀释至10ml。
• 2.器械准备:麻醉机(注意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吸引器、电
休克仪、除颤仪、心电监护仪、BIS(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首次双
禁忌症
• 5.2改良电休克及改良在升级电休克治疗的禁忌症 • 无绝对禁忌症,但某些疾病可增加治疗的风险性(相对禁忌症),主要 包括 • 1.心肌梗死、心脏支架及起搏器术后、冠心病、为控制的高血压等。 •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占位,颅内新近出血,颅脑新近损伤、脑炎等 伴随其它颅内压增高等疾病 • 3.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未满意控制 • 4.血管性疾病: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脑血管意外史、腹主动脉瘤等 5.对静脉诱导麻醉、肌松药物过敏 • 6.其他:如患者存在4级麻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