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研究

合集下载

(整理)973计划: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整理)973计划: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2002CB412500

项目名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起止年月:2002年12月-2007年8月

项目首席科学家:

刘纪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项目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

经费预算:2000万元

一、主要研究内容

项目以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为基础,以国家科学创新为主导,以环境外交谈判战略需求为总目标,瞄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源的时空格局、碳循环的调控和驱动机制及未来情景3大前沿性科学问题,采用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储量与碳循环过程的综合观测、生物过程适应性实验研究以及典型河流碳通量及碳输运过程研究为支撑系统的自下而上途径,与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和遥感数据库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有机结合的研究思路。综合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自然调控机理、人为因素驱动机制、生物过程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以及碳汇/源时空格局形成的生物地理学机制;综合评价中国陆地碳汇/源的时空格局及其历史演变过程和未来情景;分析评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增汇潜力、碳库间循环周期、生态系统管理的增汇效果和成本效益、重大林业工程的固碳效应以及河流碳输运在陆地碳循环中的作用;跟踪国际谈判焦点问题,探讨碳汇项目的计量方法学、中国农林业活动碳吸收汇的潜力及其增汇技术的可行性。建成初具规模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综合研究的科学平台,发展基于地学空间信息的现代地球系统科学方法论,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管理以及参与环境外交活动和履约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预期目标

1.建立一个初具规模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储量和循环过程的综合观

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现状与展望
利用变化预测数据集ꎬ 黎夏 [13] 团队开发了高精度的
全 球 未 来 100 年 土 地 利 用 模 拟 产 品ꎬ 时 间 跨 度 为
/ 覆被变化、 水文响应、 驱动力和气候变化等主题上ꎮ
主要主题分布中出现的地理信息技术以及模拟模型有
GIS、 CLUE - S 模 型、 CA - Markov 模 型、 马 尔 可 夫 模
型、 元胞自动机、 SWAT 模型 及 InVEST 模 型ꎮ 不 同
机构发文量排在前列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
文献成果ꎬ 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归纳总结法ꎬ 基于国内
学者的研究成果ꎬ 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常用土地利
用变化模型及产品等进行了分析ꎬ 进而指出当前研究
存在的不足ꎬ 为未来的研究重点指明方向ꎮ
上升趋 势ꎬ 2002 年 以 前 处 于 一 个 缓 慢 发 展 的 阶 段ꎬ
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ꎬ 2019—2022 年间发文量再次快
中图分类号: [ S-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231015031
1 Biblioteka Baidu究现状
引言
土地利 用 变 化 反 映 着 人 - 地 关 系ꎬ 开 展 和 实 现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数据来源ꎬ 对我国近 30
行耦合以探究景观格局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ꎬ

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空间关联_孙赫

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空间关联_孙赫
Abstract: This paper estimated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n land use patterns on the basis of all the data of land use composition from 31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08, revealing its rules of the spatial- temporal evolution by building the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carbon emissions and discussing its spatial association at provincial scale with the method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① total carbon emission of land use were calculated, and showed a rising trend in the overall, increasing from 96.7 million tons to 323.7 million tons during 1990- 2008. The construction land was a major carbon emission source which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97.83% of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nd woodland was a major carbon sink,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90% of that. ②There was obviously spatial difference on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that severe carbon emission concentrated upon the eastern and northern coastal regions, while mild carbon emission distribution focused on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which was influenced by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terrain. ③ Global Moran's I had increased continually from 0.1558 to 0.2734, indicating that there were evident spatial agglomerating features among provincial regions in China, and the degree of similar carbon emission agglomerated intensity had strengthened in space from 1990 to 2008. ④ It existed significant regularity on the space-shifting of gathering center and outlier. ⑤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n the local spatial was apparent. It was also appearing features on spatial locking and path dependence of high and low value cluster district, reflecting that high value cluster district concentrated on coastal regions and low value cluster district has shifted to the interior. Key words: land use; carbon emissi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patial association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第九章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第一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概述

一、概念

人类活动对地球陆地表层系统作用的步伐、程度与广度是空前的,陆地表层系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是地球表层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主要表现为土地用途转移和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侧重于土地的经济属性;

土地覆被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主要表现为土地质量与类型的变化和土地属性的转变,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

土地利用是土地覆被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土地覆被的变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土地利用。人类通过各种活动如土地利用、工业生产等有意无意地导致土地覆被的变化,但土地覆被状况及变化不完全受控于人类,人类活动只是导致土地覆被变化的许多因素之一。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表现极为复杂,其动因与广泛的人类活动及自然变化相关,其结果将影响全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研究涉及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

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各种方式的耕作、放牧、伐木、聚落与城市、基础设施、自然保护、旅游休闲、军事等。

土地覆被变化现象也是形形色色的,可归纳为三种:

一是土地覆被的退化,即某种覆被类型虽未改变,但其质量已经降低,例如由于过度放牧引起草地退化,伐木引起森林覆被密度降低;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

政策启示

提要:利用国家、省、县三级行政单位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特征和驱动因子。揭示出:1减少的耕地主要是分布在东部地区质量较好的耕地,而增加的耕地主要是质量较差的边际土地;2非农产业占地的多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减仍十分敏感;3城市化和乡镇企业的分散程度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者建议重新检讨现行的土地管理政策,提出了应尽快从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向“基本农田的有效

保护”转移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耕地损失/驱动因子/政策启示

进入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1].由于全球变化研究

领域更为侧重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生物

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因而对森林和湿地等类

型的土地覆被变化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其实,另一种土地覆被变化可能对地球生命支撑

系统的威胁更为直接,这就是有限的耕地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丧失。就这种变化来讲,中国大陆在近20年来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

地区。

考虑到下个世纪初人口高峰到来时中

国农业所面临的压力,耕地资源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

与淡水资源一样,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资源变化总体趋势表现

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变,总面积持续减少。在“谁来养活中国”

科技论文摘要参考模板

科技论文摘要参考模板

科技论文摘要参考模板

1 基本要求

1.1 文题

文题应展现论文的中心内容和重要论点。文题包含的全部词汇不得超过10 个实词;英文文题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全部小写,专有名词除外。

不得出现如下情况:

1) 如:一种,一类,研究,分析,初探(A Preliminary Study ), 之我见(My own Opinions ) , 还有刍议、浅析之类谦词;

2)背离文题根本定义,忘记文题系反映全文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词语的逻辑组合,在文题中出现“The study on”、“Development of”之类的句子或空话;

3)文题第1个词不得用A,An,The 以及And等,避免出现多个介词of

1.2 摘要

摘要应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将论文的目的,主要的研究过程及所采用的方法,由此得到的主要结果和得出的重要结论表达清楚。如有可能,还应尽量提一句论文结果和结论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

1) 摘要不要太短,第一句话不要简单重复文章题目。

2) 取消背景性情况介绍,取消对既有研究情况的陈述,仅限于表达新的研究进展信息;

3) 以第三人称撰写,不使用第一人称,如“本文”、“我们”,等;

4) 用重要的事实开头,尽量用短句,避免用辅助从句开头;

5) 在时态上,用过去式叙述作者的工作,用现在式叙述作者的结论;

6) 在语态上,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7) 尽量少用缩略语;

8) 注意冠词使用上泛指与特指的区分。单数名词必加冠词, 复数名词少加或不加冠词。

2 参考模板

中国地表气温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敏感性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1.4 LUCC的环境影响
(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① 全球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的陆地表面,已经被人类活 动所改变
② 一些重要的生态系统变成斑块,有的实际上已经消失 ③ 大量遗传学上的独立种群已经消失
CONTENTS 第一节
1.1 背景及意义 1.2 基本概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LUCC的环境影响 1.5 国际上的有关研究项目
2.2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
2.2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
2.2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
(3) 近 20 年间,尽管气候变化对北方地区的耕地变化有一 定的影响,但政策调控和经济驱动仍然是导致我国土地利用 变化及其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2000 年后的第一个 10年,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已由单向国土开发为主, 转变为开发与保护并重。
一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以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等人类活动使得大气中温 室气体(CO2、CH4等)的含量增多,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变暖而 且变幅加大。
二是由于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即由于地表反射率、粗糙度、植被叶面积以及植被 覆盖比例的变化引起温度、湿度、风速以及降水发生变化,由此引起局地与区 域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
目录
1 通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基本概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LUCC的环境影响 1.5 国际上的有关研究项目

土地利用结构、 经济发展与土地碳排放影响效应研究r——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土地利用结构、 经济发展与土地碳排放影响效应研究r——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发展与土地碳排放影响效应研究r——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樊高源;杨俊孝

【摘要】[目的]在测算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发展与土地碳排放间的关联效应,为乌鲁木齐市低碳土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改进型灰色关联度模型、环境EKC模型.[结果](1)土地利用净碳排放总量递增趋势,净碳放量的持续上升显著地受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影响;(2)不同地类结构变化对

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效应呈现不同特点,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影响效应呈下降趋势,而

耕地则在上升;(3)经济发展促进了碳排放增长,但在2014~2015年之间达到拐点,验证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存在.[结论](1)推动增汇减排工作,抑制农用地转用,增加陆地生态碳吸收量;(2)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利用结构,降低建设用地碳排放;(3)深入推行"多规合一",提高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效率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On the basis of calculating the land use carbon emission in Urumqi,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effect between land use

structure/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rbon emissions,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low-carbon land use in the study area, using the methods of the improved gray relational model and environment EKC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total net land use carbon emission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emissions of construction land;(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and types on the carbon e-missions show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 of construction land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模型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模型研究进展

第64卷第4期地理学报

Voi.64,No.4

2009年4月ACTAGEOGRAPHICASINICAApr.,2009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模型研究进展

唐华俊I,2吴文斌I,2杨鹏l,2陈佑启1,27PeterH.Verbur93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q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2.农业部资源遥感’j数字农业雨点开放实验摩,北京100081;

3.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环境系,瓦赫宁根47—6700)

摘要: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LUCC模型研究始终是

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莺点。论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LUCC模型在理论、方法、实

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fH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埋。研

究发现.①LUCC模型的功能和作用呈现多样化趋势,是r解、认识和解释土地利用系统的

动态变化特征、过程和效应的有效丁具,可以服务于土地利用管理和政策的制订。⑦模型的

核心内容是研究LUCC时空变化格局.模型发展正经历从单一的非空间模型向非空『HJ模型和

空间模型融合的演进过程。但多数模型只重视卒间变化机制研究.而对时间机制考虑不足。

③反馈机制是LUCC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现有模型在反馈机制方面的研究尚十分薄弱。研

究不同时空尺度的反馈机制必将是末来LUCC模型的新焦点。(DLUCC研究本质上是“人

类一环境”关系研究.以往模型多为局部均衡分析模型.未来LUCC模型发展趋向应从系统

观和整体现角度来综合考虑“人类一环境”楣互作用机制.这也是LUCC模型的最高更次的

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第36卷 第3期2022年3月

Vol.36 No.3

Mar.,2022中国土地科学

China Land Science

1 引言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燃烧化石能源、工业过程以及农林和土地利用变化排放的大量CO2滞留在大气中,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1]。从1750年至2011年,因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排放量为375 GtC,因毁林和其他土地利用变化估计已释放了180 GtC[2],若要实现《巴黎协定》1.5℃的全球控温目标,需要在2050年左右达到碳中和[1]。不论是减少排放源还是增加吸收汇,土地资源都扮演着重要角色[3],土地调控碳减排是在基础层面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以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以减缓气候变化为出发点,构建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框架,准确表达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能够充分发挥土地科学在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为建立土地调控碳减排政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助力“双碳”和控温目标的实现。

已有研究对土地利用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探讨,主要包括两大方向:一是自然生态系统层面探讨土地利用对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的影响[2-7];二是经济社会系统层面探讨土地利用对广义碳排放的影响[8-9]。事实上,经济社会系统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过程和机制远比自然生态系统下的复杂,表现在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影响往往通过其他因素传达,而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互相之间产生联系。学者们尝试从城市用地扩张[10-12]、城市空间用地布局[13]、土地集约利用[14]、土地利用结构变化[15]、土地利用强度差异[16]、土地城镇化和土地财政[17]等视角对土地利用和碳排放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广泛探讨;也有学者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模拟了不同政策方案下土

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

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

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

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远低于外国学者估算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最新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去300年间,中国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仅为外国学者估算的1/3。

而且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近年来中国自然植被活动增强,土地利用活动、尤其是农林活动还正在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积极影响。

有国外学者认为,由于近几个世纪来中国土地大面积垦殖、林地迅速减少,增加了碳排放量,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小组成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戴君虎副研究员介绍说,从1661年到20世纪末,中国耕地面积从6078万公顷增加至9609万公顷;从1700年到1949年,中国的森林面积从2.48亿公顷减少到1.09亿公顷。

受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影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也随之变化。其中,地上生物量损失引起的碳排放大约为37亿吨,土壤有机碳排放介于8-58.4亿吨之间,植被和土壤变化引发的碳排放总计达45-95.4亿吨。这一结果远远小于国外学者估算所得的171-334亿吨碳排放量。

中外学者都是采用“簿记”模型的研究方法,为何却得到如此悬殊的研究结果?戴君虎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外国研究学者对于中国历史情况的掌握极其有限,资料匮乏,许多数据都是凭空估算出来的;此外,国外学者将中国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东部平原、西南、东南等几个大区进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不能反映客观实际。

反之,中国学者的研究资料来源十分丰富,并从省域尺度上进行研究,比外国学者更为精细。中国科研人员将过去300年间,记述中国农业、林业的各种文献资料,如清朝的官修正史、地方志、类书、文人笔记、官府文书、名家文集、统计资料等,进行科学归纳整理,利用第一手历史文献资料重建历史土地数据,因此所得的结论更为可靠。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一、本文概述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LUCC)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这种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水资源、气候等多个方面,还通过影响地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间接影响全球环境的整体稳定性。因此,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机理,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趋势,以及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

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我们将首先回顾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然后分析当前国际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效应、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等。我们还将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模型模拟等。

通过对全球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动向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

为全球环境变化的深入研究和应对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研究,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意义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简称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进行的各种经营活动,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城市建设等;而土地覆被则是指地球表面覆盖的自然或人工植被、水体、裸地等。LUCC涉及的是这两个层面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2012级地理科学

摘要: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成为自然地理学的关注中心,其中土地利用及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原因。因此,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方面计划(IHDP)联合提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IGBP and IHDP,1993,1995,1999)这一核心研究领域,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

本文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研究案例等方面来说明。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CC

一、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概念

1.土地利用的概念

世界粮农组织(FAO)1985年指出:“土地利用是由自然条件与人的干涉所决定的土地功能。”陈百明1996年将土地利用定义为“人类为了经济社会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活动,对土地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许炎谟和陈章琛1987年将土地利用定义成“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持续开发和改

造治理的结果”。综上所述,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活动,如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居住用地、休闲娱乐用地等都是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2.土地覆被变化的概念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将土地覆被定义为“覆盖着地球表面的植被及其他特质”;摆万奇等将土地覆被定义为“覆盖地面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建筑物,它反映的是地球表层的自然状态”;还有学者将土地覆被定义为“地球表面当前所具有的自然和人为影响所形成的覆被物,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道路等”和“土地覆被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而出现的新概念,是指覆被地面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建筑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植被,也包括土壤和陆地表面的水体”。总之,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活动,而土地覆被则是指地表自然形成的或者人为引起的覆盖状况。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一个是发生在地球表面的活动过程,另一个则是各种地表活动的产物,二者共同构成了土地资源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曲福 田等 :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和植 被功 能也 发生 变 化 , 林 地 转 变 为农 田或 草 地等 ; 如 渐 变则 是指 某 种 土 地 利 用 类 型 , 生 态 系 统 内部 的变 化 过 其 程 , 是物 理环境 或 植 被功 能 不 会 发 生完 全 的 变 化 , 对 但 如 森林 进行 采伐 、 田施 肥等农 田管理措 施 的变 化 。结合 以 农 上两 种土 地利 用变化 类型 , 文将 土地利 用碳 排 放机 制 细 本 分为 两大 类 : 土地利 用类 型转换 机 制与 土地 利用 类 型保 持 机制 ( 重 于土地 管 理 方 式 变 化 引 起 的土 地 利 用 变 化 ) 侧 。 未包 含 自然干扰 机制 主 要 是 因为 自然 干 扰过 程 不 是 土 地
归属 于间接碳 排放 。
有学者认为这一转换过程是发挥碳汇作用的, 如陈广生等
认为农 田是 碳 源 , 市 ( 包 括 城 市森 林 和 草 地 ) 城 不 无植 被 呼吸 , 即非工业 化碳 排 放 是零 , 此我 国 的农 地非 农 化过 因 程可 能会减 少碳排 放量 , 这个 结论 目前还 未有 明确 的证 但 据 。因此 在有证 据 支 撑 的情 况 下 , 植 被 对 碳 的 固化 从 作 用 角度考 虑 , 农用 地 向建 设用地 转换会 直 接造 成大 量 的
换对 碳排 放 的影 响包 含直 接碳排 放和 间接碳 排放 ; 地 内 农 部 土地利 用对碳 排放 的影 响主要 是直 接碳排 放 , 有部 分 另 间接碳排 放 , 包含用 地类 型转 换和管 理措 施变 化对 碳排 放 的影 响 ; 非农 用地 内部土 地利 用对碳 排放 的影 响主要 是 产 业用 地配 置变 化对 能源 消 耗需 求 差 异 所 引致 的碳 排 放 变 化 , 属于 间接碳 排放 。 归

农业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研究综述

农业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研究综述
区域尺度的研究, 表明东北地区农业土壤有机碳 蓄积能力呈下降趋势。 邱建军等 [19] 分析探讨了东北 3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变化, 结果表明在目前的 农作制度下土壤碳库处于严重的负平衡, 其中黑龙江 省土壤碳损失量占到近60%。 廖艳等 [20] 对吉林中西 部地区土壤碳库及固碳潜力进行了研究, 采用多目标 区域化探实测数据, 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对 比, 区域土壤碳储量净减少38.02 Tg C, 其中以沼泽 土、 白浆土和暗棕壤的碳损失速率较快。 1.2 森林草地生态系统碳库研究
第6期
李蓓蓓 等: 农业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研究综述
287
1.3 农业生态系统碳库综合研究 农业活动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表现为直接改造
和间接干扰, 这使得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库变化更加剧 烈, 碳库研究需要从植被和土壤碳库变化等方面进行 综合研究。 Piao等[23]分别使用遥感数据 推 算 、 生 态 系 统模型和大气反演三种方法评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碳 储 量 , 在20世 纪80、 90年 代 转 变 为 一 个 巨 大 的 碳 汇, 年平均碳吸收量为0.19~0.26 Pg C, 吸收了28%~ 37%化石燃料的碳排放,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增加显著, 其重要的政策影响因素是20世纪80年代以 来推行的植树造林工程。 方精云等 [11] 利用森林和草 场资源清查资料、 农业统计、 气测资料和卫星遥感数 据, 分别计算了森林、 草地、 灌丛和农田的植被和土 壤碳储量及其变化, 评估了中国1981~2000年间陆地 生态系统碳汇的大小及碳蓄积潜力。

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研究

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研究
(2) 民国时期: 耕地方面主要采用了国民政府相 关部门与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的调查统计数据, 综 合了当时关于土地利用研究的主要观点, 涵盖 Baker[48]、Buck[49]、张心一 1)、乔启明等 [50]的研究成 果, 同时兼备统计局等部门的诸多统计材料. 此外, 李文治 [42]、何秉棣 [51]等学者关于这一时期土地利用 的观点也是本文的重要参考. 林地方面, 除上述总论 性质的林地面积讨论方面的研究外, 还特别采用了 民国政府实业部统计年鉴关于林地的数据和民国年 间的森林史研究成果 [39].
(1) 清代部分: 主要引自清朝官修正史、地方志、 类书、游记、文人笔记、官府文书和名家文集等. 此 外, 还参考前人相关研究论著所考证的清代土地利 用资料和数据 [39~41]. 其中, 耕地数据主要来自葛全 胜等 [36]“过去 300 年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 素分析”一文的估算, 对于 18 行省以外的部分, 采用 了李文治 [42]和Perkins[43]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插补. 对于清前期的森林面积变化, 除上述原始文献以外, 主要还参考了凌大燮 [44]、樊宝敏等 [45]、陈嵘 [46]和马 忠良等 [47]的研究成果, 数据主要来自何凡能等 [38]“近 300 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一文.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 土地 垦殖扩展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 国外学者从不 同角度出发, 估算了历史时期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 所引起的碳排放. 但是, 由于资料匮乏, 加之他们对 中国情况掌握极其有限, 其研究很大程度上不能反 映客观实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民国时期: 耕地方面主要采用了国民政府相 关部门与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的调查统计数据, 综 合了当时关于土地利用研究的主要观点, 涵盖 Baker[48]、Buck[49]、张心一 1)、乔启明等 [50]的研究成 果, 同时兼备统计局等部门的诸多统计材料. 此外, 李文治 [42]、何秉棣 [51]等学者关于这一时期土地利用 的观点也是本文的重要参考. 林地方面, 除上述总论 性质的林地面积讨论方面的研究外, 还特别采用了 民国政府实业部统计年鉴关于林地的数据和民国年 间的森林史研究成果 [39].
1.1.2 植被和土壤碳密度资料 本文计算中的植被碳密度数据采用了Fang等 [31]
根据林业部门 1949~1998 年间七次清查数据所推算 的各地历次清查时段森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平均值(如 图 1(a)所示). 土壤碳密度采用了Wang等 [52]和刘纪远 等 [53]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 2473 个土壤剖面资 料, 应用地理信息模型估算的各地地表 0~100 cm范 围内森林土壤的碳密度数值. 这是关于我国土壤碳 储量和碳密度研究的代表性工作. 本文土壤碳密度 估算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 由土壤有机碳含量剖面 资料的原始数据按行政区域合并计算得到(如图 1(b) 所示).
上说比较严谨, 所查项目较多, 信息量很大 [35]. 我国 学者曾采用该系列数据研究过相关时段中国森林植 被碳储量等问题, 取得良好效果 [34].
上述各时段的多种资料可归为三类: 其一是清 朝、民国史料, 主要包括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各种史 书、方志和传诸后世的文人作品, 这是获取本文各种 数据的基础资料. 其二是政府清查和统计资料, 是民 国时期及此后耕地和林地变化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 其三, 前人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 其中, 主要土地资 料的耕地数据基本系等间距地自历史文献资料考订 而来, 300 年间相邻耕地数字的平均时间间距为 26 年; 林地数据是以基础年份的数字为标准, 按照资料插 补和数据回朔方法依次按每 50 年的间隔估算得来. 空间上, 这些数据主要以省域单元统计, 但是特别考 虑了主要林区和主要垦殖活动的影响.
利用与覆被变化是其主要方面 [5]; 过去 150 年, 化石 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等活动以CO2 形式共向大气释 放 270(±30) Pg C; 同时期, 土地利用变化向大气释放 136 (± 50) ~156 Pg C, 占人类总排放量 1/3 以上 [1,6]. 近年来, 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在陆地与大 气碳交换中起着碳源作用 [7~13].
关键词
陆地生态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 碳循环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人类改变陆地生态系统 生物质(biomass)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 是影响陆地 系统碳循环过程, 引起碳源、汇变化的重要原因 [1]. 过去 300 年, 世界人口增长迅猛, 农业垦殖空前扩张, 自然植被面积锐减 [2~4]; 过去 250 年间, 大气CO2浓度 增加 31(±4)%, 其中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所致, 土地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 土地 垦殖扩展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 国外学者从不 同角度出发, 估算了历史时期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 所引起的碳排放. 但是, 由于资料匮乏, 加之他们对 中国情况掌握极其有限, 其研究很大程度上不能反 映客观实际.
有鉴于此, 笔者在多年对历史时期中国土地利 用与覆被变化研究的基础上 [36~38], 根据已掌握史实, 剖析了中国近 300 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 并采 用模型方法估算了该时段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 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试图为更加客观地说明该时段 土地利用变化的原貌, 为科学分析其环境效应提供 理论依据.
中国科学 D 辑:地球科学 2008 年 第 38 卷 第 2 期: 197 ~ 210 www.scichina.com earth.scichina.com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IN CHINA PRESS
过去 300 年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 研究
葛全胜①, 戴君虎①*, 何凡能①, 潘嫄①, 王梦麦①②
197
葛全胜等: 过去 300 年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研究
wk.baidu.com
目前,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关系研究特别重 视历史时期的变化. IPCC关于气候变化的第三次科 学报告多处引用有关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碳 排放的研究结果 [5,14~16]. Schimel等 [12]认为, 历史过程 是未来碳循环研究的关注焦点. 2006 年, Kaupp等 [17] 采用“森林恒等式”(forest identity)方法, 根据联合国 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 综合衡量森林面积和密度两 项指标, 分析了全球森林覆被的变化历史及其对陆 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相对比较粗略. 比如, 其中的中国区域数据便与实际 情况相差甚远. 这是由于这些数据库的大部分土地 数据都是由人口、消费等社会经济参数间接推导而来. 推理过程中有许多假设, 增加了数据集的主观性, 这 是同类工作所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除土地数据之外,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还 涉及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 数值 [19]. 生物量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是植被生态和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指标, 受许多自然和人文因 素影响, 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 植被碳密度在国外的 大规模研究, 始于上世纪中期国际生物学计划(IBP) 对各地森林生物量的调查和研究 [29]. 同类研究在我 国起步较晚, 但是进展很快, 研究成果既包括由野外 植被生态调查所推算的各类生物群区(biome)的生物 量 [30], 也含根据森林清查数据按行政单位总结的区 域生物量密度 [31~33]. Fang等 [31,34]采用生物量转换因 子法, 在各类实测和清查资料的基础上推算出各地 森林的生物量碳密度 [35]. 土壤碳密度与地面植被关 系密切, 主要由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和土体中 >2 mm石砾的体积分数共同确定.
与国外情况不同的是, 过去 300 年间中国记述农 业、林业的各种历史文献林林总总, 直接或间接地记 录了当时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详细过程. 300 年间, 三种不同的政权形式使土地政策、农业经济和赋税制 度等方面的记录各不相同, 给统计分析带来了很大 困难. 针对各时期特点, 本文所涉资料主要源于以下 几个方面: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储量关系研究 的关键是基础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和资料的准确性和 完备性. 在短时间尺度上, 土地调查和对地遥感观测 数据均可满足研究需要 [7]. 就历史时期而言, 资料匮 乏却是全世界学者共同面临的难题, 制约了许多研 究的深入开展. 近年来, 在IGBP的BIOME300, LUCC, GCTE, GLP(Global Land Project)和iLEAPS等研究计 划共同推动下, 重建过去环境, 特别是重建过去 300 年全球土地覆被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25]. 其中, 荷兰 环 境 评 价 局 (Netherland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 所 建 的 “ 全 球 历 史 环 境 数 据 集 ” (Historical Database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 HYDE)和美国威 斯康星大学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心(SAGE)所建 的“全球土地利用数据集”(Global Land Use Database) 都是较重要的尝试 [26,27]. 在此基础上, 有人对原始土 地利用数据进行加工, 又得到“土地利用转型”数据集 (Land Use Transformation Database)[28]. 这些数据集 的主要资料来源于遥感观测、土地清查和人口普查等. 在没有直接土地利用资料的情况下, 根据人口与环 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数量化模型方法回推历史 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 [27]. 而且上述数据集都是具有 地理属性的格网化数字产品, 能够反映全球大势, 但
摘要 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因素. 过去 300 年间, 我国土地利用与覆被发生了较大变化, 林地面积迅速减小, 垦殖扩张明 显, 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采用通过第一手历史文献资料重建 的历史土地数据, 分析了过去 300 年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 研究表明: 在研究 时段, 耕地面积持续增加, 从清前期 1661 年的 60.78×106 hm2 增加到 20 世纪末的 96.09×106 hm2; 森林面积从 1700 年的 248.13×106 hm2 降至 1949 年的 109.01×106 hm2. 受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影响, 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也随之变化. 其中, 地上植被破 坏引起的碳排放大约为 3.70 Pg C; 土壤有机碳排放介于 0.80~5.84 Pg C 之间, 最适估计 为 2.48 Pg C; 植被和土壤变化引发的碳排放总计达 4.50~9.54 Pg C, 最适估算为 6.18 Pg C. 这远小于国外学者估算所得的 17.1~33.4 Pg C 的排放量. 碳排放的空间分异明显, 由 于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植被破坏相对较大, 过去 300 年间这两个地区受土地利用与覆 被变化影响的碳排放也较大, 其余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内蒙古地区、华南西部地区、 新疆和青藏高原区; 而作为历史上传统农区的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 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相对较小. 但是近年有关研究显示, 目前全国自然植被活 动增强, 土地利用活动, 特别是农林活动正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产生比较明显的积极 作用.
①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 联系人, E-mail: daijh@igsnrr.ac.cn
收稿日期: 2007-07-23; 接受日期: 2008-01-0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 KZCX2-YW-315-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批准号: 2007BAC03A11))和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批准号: 40471047, 40471007)资助
在历史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关系研 究 中 , Houghton 等 采 用 “ 簿 记 ” 模 型 (Bookkeeping Model)的估算影响较大 [14,18,19]. 他们最早于 1983 年 开始构建“簿记”模型, 简要估算了工业革命以来全球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所引起的碳排放 [18]. 多年来, 他们对这项全球研究又进行过多次修改与完善 [20,21], 将上述模型应用于赤道热带地区 [22]、赤道亚洲 [23]、 美国 [24]以及中国 [19]等地, 估算了历史土地利用变化 对陆地碳循环的影响.
(1) 清代部分: 主要引自清朝官修正史、地方志、 类书、游记、文人笔记、官府文书和名家文集等. 此 外, 还参考前人相关研究论著所考证的清代土地利 用资料和数据 [39~41]. 其中, 耕地数据主要来自葛全 胜等 [36]“过去 300 年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 素分析”一文的估算, 对于 18 行省以外的部分, 采用 了李文治 [42]和Perkins[43]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插补. 对于清前期的森林面积变化, 除上述原始文献以外, 主要还参考了凌大燮 [44]、樊宝敏等 [45]、陈嵘 [46]和马 忠良等 [47]的研究成果, 数据主要来自何凡能等 [38]“近 300 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一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是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 环研究的根本, 换言之, 准确评估土地利用与覆被变 化是深入剖析陆地碳储量变化的基础; 而精确的碳 密度测度则是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
198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8 年 第 38 卷 第 2 期
环节.
1.1.1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数据
(3) 现代部分: 1949 年以后的耕地数据主要采用 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省系列耕地面积数据, 该数 据与国土资源部(含原国家土地局)的数据虽然统计口 径有别, 但两者之间相关性很强. 由于前者系统性好, 统计时间较长, 而被本研究所采用.
这一时期的林地数据主要采用林业部门对全国 进行的林业资源清查数据. 这些数据的获取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