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全反式视黄酸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合集下载

显性负性突变体对AP2α转录因子及其活性的影响

显性负性突变体对AP2α转录因子及其活性的影响

显性负性突变体对AP2α转录因子及其活性的影响毕杨;何昀;龚敏;张赟;陈洁;李廷玉【摘要】转录蛋白2α (activator protein-2α,AP2α)的转录活性可能是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神经分化的关键调控点,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显性负性突变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个经典手段.以携带AP2α全长基因的pAd-AP2α质粒为模板,分别扩增缺失bHLH及缺失TAD区域的AP2α片段,采用AdEasy腺病毒包装系统获得两种AP2α缺失型显性负性突变体重组腺病毒Ad-dnA P2α-△bHLH及Ad-dnA P2α-△TAD,腺病毒感染ATRA诱导24h的大鼠MSCs可观察到60%以上RFP阳性细胞.Real-time-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P2α定位于MSCs细胞核,经ATRA诱导24h,AP2α的表达无变化,而其下游基因bcl-2及c-kit表达增高,两种缺失型显性负性突变体腺病毒感染MSCs对野生型AP2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没有影响,却能有效抑制AP2α对下游靶基因bcl-2和c-kit的转录激活作用.为进一步研究AP2α转录活性在ATRA诱导MSCs成神经分化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分子手段.%Activator protein-2a (AP2a)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might be a key regulatary point of all-trans-retinoic acid (ATRA) induced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however, the mechanism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Dominant negative mutation is a canonical method to study gene function. Taken pAd-AP2a plasmid containing AP2a full-length sequence as template, AP2a sequence deleted bHLH domain and TAD domain were PCR amplified respectively, two adenovirus of dominant negative deletion mutants Ad-dn4P2a-AbHLH and d-dnAP2a-ATAD were constructed by using Ad-Easy system. More than 60percent of RFP-positive MSCs were observed at 24 h after adenovirus infection. Real-time PCR, Western blot, and 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showed that AP2a was located in nucleus, the expression of AP2a in MSCs did not change with 24 h ATRA treatment, 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downstream target genes bcl-2 and c-kit increased. Two dominant negative deletion mutants did not change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wild type AP2a, but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role in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of A P2a on downstream target genes bcl-2 and c-kit. This study provides an important tool in the further study of transcription activity of AP2a in ATRA induced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of MSCs.【期刊名称】《生命科学研究》【年(卷),期】2011(015)005【总页数】8页(P402-409)【关键词】转录蛋白2α;显性负性突变体;腺病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者】毕杨;何昀;龚敏;张赟;陈洁;李廷玉【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营养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营养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营养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重庆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营养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营养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营养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重庆40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4转录蛋白2(activator protein-2,AP2)家族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为52 kD的DNA 结合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可细胞类型特异性结合多种基因的启动子特定位点,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在组织形态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和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1],其中AP2α与神经系统发育及神经细胞分化密切相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骨髓、外周血和脐血等组织中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及跨胚层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特定的诱导环境下可分化为神经细胞,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如何提高MSCs的神经分化效率及细胞功能替代作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诱导可促进MSCs向神经元分化,减少神经胶质细胞方向分化,AP2α是以无活性的形式表达于MSCs中,ATRA诱导对AP2α的表达没有影响,但是其下游靶基因bcl-2和c-kit的表达明显增强.bcl-2和c-kit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含有丰富的GC序列,可被AP2α识别,激活转录调控,因此提示ATRA可激活AP2α的转录活性.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两种AP2α的缺失型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mutant,dnM),在不影响野生型AP2α表达的状态下,可有效抑制AP2α的转录活性,为进一步探讨ATRA对转录因子AP2α活性调控在诱导MSCs神经分化中的作用及具体的分子机制奠定重要基础.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大鼠MSCs、携带大鼠AP2α基因的pAd-AP2α质粒,携带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基因的空载腺病毒Ad-RFP为本实验室保存;AdEasy腺病毒包装系统,包括携带RFP的穿梭质粒pAdtrace-TOX和携带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大肠杆菌BJ5183,由芝加哥大学何通川教授馈赠;HEK293细胞株购自上海细胞所;PCR Premix、T4DNA ligase、RT-PCR 试剂盒、real-time PCR Master Mix、BamHⅠ及HindⅢ内切酶购自TaKaRa公司;DNA marker、RNA提取试剂盒、质粒提取试剂盒购自Promega公司;内切酶Pme I,Pac I购自Biolabs公司;LipofectamineTM2000购自Invitrogen公司;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购自HyClone公司;蛋白提取试剂盒购自Bioteck公司;兔抗大鼠AP2α C端一抗、小鼠抗大鼠β-actin一抗、HRP标记的羊抗兔、羊抗鼠二抗购自Santa cruz公司;PCR引物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基因测序由重庆医科大学感染病重点实验室完成.Bio-Rad梯度PCR仪;Bio-Rad电泳仪;Bio-Rad基因导入电转仪;Syngene GeneGenius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Bio-Rad CFX定量PCR仪;Eppendorf离心机;尼康TE2000倒置荧光显微镜等.1.3.1 获取目的基因以携带AP2α全长基因的pAd-AP2α质粒为模板,Primer3.0设计扩增缺失DNA 结合域及碱性螺旋-环-螺旋 (basic-helix-loop-helix,bHLH)区域及缺失反式转录激活域 (transactivation domain,TAD)区域的AP2α片段的PCR引物 (表1引物1~4),采用touch-down PCR(参数:94 ℃ 2 min;93 ℃2 s,67~60℃ 20 s,72℃ 80 s,7个循环,每个循环降低1℃;93℃20 s,60℃20 s,72℃80 s,28个循环;72℃延伸2 min)获得目的基因片段,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1.3.2 构建AP2α显性负性突变体腺病毒质粒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PCR产物(50 μL体系:BamH Ⅰ∶2.5 μL,Hind Ⅲ∶2.5 μL,10×buffer∶5 μL,DNA:5~8 μg,37 ℃ 6~8 h) 纯化后进行定向连接至同样双酶切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e-TOX(20 μL连接体系:T4DNA连接酶:1μL,10×link buffer:2 μL,PCR 产物:质粒=3~4 μg∶1 μg,16 ℃ 1 h),连接产物电转(1.5 kV,600 ms)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卡那霉素筛选阳性重组子,经PCR和BamHⅠ、HindⅢ双酶切 (引物及条件同前)初步鉴定后测序获得pAdtracednAP2α-△TAD 及 pAdtrace-dnAP2α-△bHLH 质粒.PmeⅠ酶切上述质粒(50 μL体系:PmeⅠ:1 μL,100×BSA:0.5 μL,10×NEB buffer4:5 μL,DNA:2μg,37 ℃ 8 h),纯化后电转入(1.8 kV,600 ms)含pAd-Easy1腺病毒骨架质粒的BJ5183感受态细胞内进行同源重组,卡那霉素和链霉素筛选阳性重组子,PCR(引物及条件同前)及PacⅠ酶切(50 μL 体系∶Pac Ⅰ:1 μL,10× buffer:5 μL,DNA:5μg,37℃ 6~8 h)鉴定,获得腺病毒质粒pAd-dnAP2α-△bHLH 及 pAd-dnAP2α-△TAD.1.3.3 重组腺病毒在HEK293细胞中包装及感染大鼠MSCs将重组腺病毒质粒PacⅠ酶切线性化,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融合度60%~70%的HEK293细胞,动态观察细胞状态及RFP表达,14 d后离心收集细胞,1 mL PBS重悬,-80℃/37℃反复冻融4次,离心取腺病毒上清,多次感染HEK293细胞获得大量病毒,计算病毒滴度(pfu/mL)=RFP阳性细胞数×病毒液稀释倍数(pfu)/稀释后体积(mL).以每孔2×105细胞将MSCs种于6孔板中,将腺病毒倍比稀释感染MSCs,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FP,以RFP阳性率在60%~70%时为病毒的最佳感染复数 (MOI:病毒颗粒/MSCs).1.3.4 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显性负性突变体对AP2α表达的影响MSCs按每孔2×105细胞接种6孔板中,待细胞贴壁后用1 μmoL ATRA处理24 h,再分别用重组腺病毒 Ad-dnAP2α-△bHLH 及 Ad-dnAP2α-△TAD感染72 h,同时设置ATRA未处理组及Ad-RFP腺病毒对照组.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 模板,分别用特异性扩增TAD及bHLH区域的引物(表1引物5~8)进行real-time PCR检测各组中AP2α的表达 (反应体系20 μL:cDNA模板:2 μL,330 mg/Lprimers 各0.5 μL,2×SYBR Green反应液10 μL,加水至20 μL;PCR 参数:94℃3 min;94℃10 s,55℃20 s,72℃20 s,40个循环;熔解曲线65~95℃,每5 s增高0.5℃+plate read),同时以 GAPDH(表 1 引物 9~10)为内参.在6孔板中同上设置各实验组,提取细胞总蛋白,检测蛋白浓度,每孔上样20 μg,10%SDSPAGE胶电泳分离蛋白后转至PVDF膜.5%脱脂奶粉室温封闭1~2 h,洗膜3次后加入一抗(AP2α:1∶100;β-actin:1∶200),4 ℃过夜;再次洗膜后加入相应二抗(1∶500),室温30 min,ECL发光并照相.在24孔板中同上设置各组,甲醇每孔500 μL,-20℃固定15 min;5%牛血清白蛋白每孔500 μL,室温封闭1 h;1∶500稀释的AP2α一抗,4℃过夜;1∶1 000稀释的Dylight488标记羊抗兔二抗,室温30 min;DAPI染核10 s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照相.1.3.5 Real-time PCR 检测显性负性突变体对AP2α下游基因bcl-2、c-kit表达的影响以 1.3.4 中各组 cDNA 为模板,primer3.0 设计特异性扩增大鼠bcl-2、c-kit的引物 (表1引物11~14),real-time PCR 检测 bcl-2、c-kit基因的表达(反应体系及条件同前).1.3.6 统计学方法均数±标准差(x±s)表达Real-time PCR数据,Image pro plus 6.0 软件分析western blot图片灰度值.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阳性重组子 pAdtrace-dnAP2α-△bHLH 及pAdtrace-dnAP2α-△TAD进行PCR扩增分别可获得782 bp和984 bp的特异性片段,经BamHⅠ/HindⅢ双酶切可见与PCR产物大小一致的1 400 bp大小的电泳条带,测序结果与GENE-BANK报道一致,证实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至载体.与pAd-Easy1骨架质粒同源重组后获得的腺病毒质粒pAd-dnAP2α-△bHLH 及 pAd-dnAP2α-△TAD 经PCR扩增同样可见782、984 bp的片段;PacⅠ酶切可见4 500 bp的特征性小片段和大于30 kb的大片段,与骨架质粒pAd-Easy1对照有差异,表明腺病毒质粒同源重组成功(图1). 两个重组腺病毒质粒分别经Pa cⅠ酶切后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24 h后均可见10%~20%细胞表达RFP,并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多.第10~14 d,大部分细胞肿胀变圆,串珠样或葡萄状排列,折光性增强,RFP阳性细胞呈云雾状聚集(图2),收集病毒上清,反复感染HEK293细胞获得大量病毒.Ad-dnAP2α -△bHLH 及 Ad-dnAP2α-△TAD 病毒滴度为6.0×108pfu/mL 及1.0×109pfu/mL,感染MSCs的最佳MOI 分别为20、10.Ad-dnAP2α-△bHLH 组和 Ad-dnAP2α-△T AD组分别介导缺失bHLH及缺失TAD区域的突变型AP2α表达,由于缺失部分的基因无法检测,我们分别采用针对bHLH及TAD区域的引物检测相应突变型AP2α的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ATRA 不影响AP2α 的表达,Ad-dnAP2α-△bHLH组TAD段的表达增强 (P<0.01),bHLH段表达无变化,Ad-dnAP2α-△TAD组bHLH段表达增强 (P<0.01),TAD 段表达无变化(图3).AP2α 蛋白的 TAD区域在N端,bHLH区域在C端,采用抗C端的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各组蛋白上样一致情况下,野生型AP2α(44 kD)表达无变化,只有Ad-dnAP2α-△TAD组介导的TAD区缺失突变体AP2α可表达bHLH区域,在约32 kD处有一明显条带(图4).同样,免疫荧光图片可见AP2α定位于细胞核,除Ad-dnAP2α-△TAD组AP2α的表达明显增高外其他各组组间AP2α表达无差异(图5).ATRA处理24 h后bcl-2、c-kit表达高于未诱导组 (P<0.01),两个显性负性突变体Ad-dnAP2α-△bHLH及Ad-dnAP2α-△T AD均能抑制ATRA诱导的 bcl-2(P<0.01)、c-kit(P<0.05)表达增高(图 6).转录因子 AP2 家族包含AP2α、AP2β、AP2γ、AP2δ和AP2ε 5个亚型,通常以二聚体形式结合到DNA丰富GC的元件上,特异性调控基因表达,参与脊椎动物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并可双向调节肿瘤的发生,而其自身也受到多种信号分子及蛋白的影响[3].研究发现AP2转录因子对视黄酸特别敏感,可受视黄酸信号途径的调控[4],在视黄酸诱导的形态发生中,AP2的mRNA水平与视黄酸敏感的发育时期呈正相关,视黄酸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可调控AP2的表达,用拮抗剂阻止RAR功能导致胚胎小鼠眼组织中AP2阳性细胞明显减少[5].然而,我们的实验结果中ATRA诱导前后AP2α的表达没有变化.同样F9畸胎瘤细胞表达RAR,但是RA作用并不能改变F9细胞中的AP2 mRNA水平,说明AP2的调控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RAR可能不是直接影响AP2的转录调控[6].而HOXA4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调控需要AP2结合位点和RARE,提示RAR和AP2具有协同作用[7].我们前期的实验提示ATRA诱导可能通过调控控制转化的关键基因,使得MSCs由增殖表型向分化表型转化,促进MSCs神经元分化的效率及功能的维持[8].AP2α是MSCs中AP2的优势表达亚型,与神经系统发育及神经细胞分化密切相关,ATRA处理后的MSCs,AP2α下游靶基因bcl-2和c-kit的表达明显上调,提示ATRA诱导可增强AP2α的转录活性,可能是ATRA诱导MSCs神经分化的关键调控所在.同时,MSCs中仅检测到AP2α表达,并且在神经诱导过程中其他的AP2亚型没有出现,因此认为,在MSCs中ATRA诱导的AP2转录活性增高主要是通过AP2α.我们希望进一步探讨ATRA对转录因子AP2α活性调控在诱导MSC神经分化中的作用及具体的调控机制.目前没有特异性抑制AP2α活性的拮抗剂,而AP2α在没有转录活性的状态下是表达于MSCs中的,用siRNA抑制其表达的方式来降低转录活性,与ATRA调控AP2α转录活性的方式不同,因此,我们拟采用过表达AP2α显性负性突变体的方法,抑制AP2α的转录活性,探讨其对MSCs在体内外的神经分化效率及神经样细胞表型的影响.显性负性突变体是功能冗余的基因突变,不仅自身结构发生变化失去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还能与同一细胞内的野生型信号转导蛋白进行竞争性抑制,从而阻断野生型蛋白的生物学作用,目前常用特异性点突变或缺失突变的方法构建显性负性突变体[9].AP2α具有特殊的蛋白结构,其N端是富含脯氨酸和谷氨酸的反式转录激活域,C 端为DNA结合区和碱性螺旋-环-螺旋二聚体结构,与特异的DNA序列结合,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1,3].本实验中采用缺失突变的方法分别构建了缺失bHLH区域和缺失TAD区域的两个显性负性突变体腺病毒,real-time PCR结果显示AddnAP2α-△bHLH组仅TAD段的表达增强而AddnAP2α-△TAD组仅bHLH段表达增强,证明两个突变体均不影响野生型AP2α的表达,但是能表达相应的突变体(图7).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采用的一抗是针对AP2α的C端,即bHLH区域,因此可检测到Ad-dnAP2α-△TAD组AP2α表达增多.AP2α 可识别5′-GCCNNNGGC-3′序列元件,激活相应靶基因的转录调控,bcl-2和c-kit是目前比较确认的AP2α下游靶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相应的GC丰富序列[10],ATRA诱导可上调AP2α的转录活性,明显增强MSCs中bcl-2和c-kit的表达,而这种诱导的转录增强均可被两种显性负性突变体抑制.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两种AP2α的缺失型显性负性突变体,该突变体过表达不影响野生型AP2α的表达,但可有效抑制其转录活性,为探讨ATRA诱导的AP2α转录活性对促进MSCs神经分化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手段.对AP2α转录调控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RA信号通路在神经发育及细胞分化中的具体分子机制,对提高MSCs的神经元分化效率,指导MSCs移植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文献】[1]COELHO D J,SIMS D J,RUEGG P J,et al.Cell type-specific and sexually dimorphic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AP-2 in the adult mousebrain[J].Neuroscience,2005,134(3):907-919.[2]CIPRIANI S,BONINI D,MARARCHINA E,et al.Mesenchymal cells from human amniotic fluid survive and migrate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to adult rat brain[J].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2007,31(8):845-850.[3]HOFFMAN T L,JAVIER A L,CAMPEAU S A,et al.Tfap2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zebrafish neural crest development and ectodermal evolu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Zoology Part B:Molecular and Developmental Evolution,2007,308(5):679-691.[4]MCPHERSON L A,WOODFIELD G W,WEIGEL R J.AP2 transcription factors regulate expression of CRABPII in hormone responsive breast carcinoma[J].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07,138(1):71-78.[5]ZHOU J,KOCHHAR D M.Regulation of AP-2 and apoptosis in developing eye in a vitamin A-deficiency model[J].Birth Defects Research.Part A,Clinical and Molecular Teratology,2003,67(1):41-53.[6]WERLING U,SIEHLER S,LITFIN M,et al.Ind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in F9 cells and activat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delta by valproic acid and its teratogenic derivatives[J].Molecular Pharmacology,2001,59(5):1269-1276.[7]DOERKSEN L F,BHATTACHARYA A,KANNAN P,et al.Func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a RARE and an AP-2 binding site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human HOX A4 genepromoter[J].Nucleic Acids Research,1996,24(14):2849-2856.[8]BI Y,GONG M,ZHANG X,et al.Pre-activation of retinoid signaling facilitates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cells[J].Development,Growth&Differentiation,2010,52(5):419-431.[9]OTT D,TARABORRELLI C,AGUZZI A.Novel dominantnegative prion protein mutants identified from a randomized library[J].Protein EngineeringDesign&Selection,2008,21(10):623-629.[10]POSER I,BOSSERHOFF A K.Transcription factors involved i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malignant melanoma[J].Histology and Histopathology,2004,19(1):173-188.。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CHEN Li—x i n g¨

NI E J u n ¨

XU Yi n g ,XI A O J i a n —mi n g ¨,C AI Ho n g—y a n ¨,Z HANG Mi n
( 1 )D e p t . o f C a r d i o l o g y ,T h e 1 s t A f i f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K o u n mi n g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K u n m i n g 6 5 0 0 3 2 ;
证实其多 向分化特性.方法 察到肌丝形成.结论
免疫组化鉴定和 电镜观察 .结果
M S C s 是存在于骨髓 中的多能 干细胞 ,在 体外经 5一 氮 胞苷诱 导可转化为心肌细胞 .
[ 关键词 ]骨髓 问充质 干细胞 ;诱 导分化 ;5一氮胞苷 [ 中图分 类号]R 3 9 2 . 2 ;R 5 4 2 .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3— 4 7 0 6( 2 0 0 7 )0 3— 0 0 1 7— 0 4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f u r t h e r p r o v e t h e m u h i p o t e n t i a l i t y o f r a b b i t b o n e m e s e n c h y ma l s t e m c e l l s
i s o l a t e d,c u l t u r e d.Th e n MSCs we r e i n d u c e d b y 5一a z a c y t i d i n e i n v i t r o f o r 2 4 ho u r s .Af t e r c u l t u r e d or f 4 we e k s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_安秀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_安秀峰

第25卷 第1期2013年1月生命科学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V ol. 25, No. 1Nov., 2013文章编号:1004-0374(2013)01-0084-0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安秀峰,黄汉昌,姜招峰*(北京联合大学功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摘 要: 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逐渐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广泛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原因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诱导物存在下定向分化为有功能的神经元细胞,并能成功表达神经标志蛋白。

结合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主要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试验和应用;激光辐射、氧气含量和神经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影响;microRNA 、Notch 信号通路和Wnt 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调节作用等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细胞;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Q813;Q189;R392 文献标志码:A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on into nerve cellsAN Xiu-Feng, HUANG Han-Chang, JIANG Zhao-Feng*(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Bioactive Substances and Functional Food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Functional Food,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Abstract: For the past few year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neuroscience, and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It is just because that it can differentiate into functional neuron and express neural marker proteins successfully when inducer exists. Combined with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 rstly, the clinical trial and applic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econdly, the effects of laser radiation, oxygen content and the nerve cells on the process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e into nerve cells; thirdly, microRNA, Notch signal pathway and Wnt signal pathway regulate the process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ng into nerve cells.Key word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nerve cells; factors收稿日期:2012-07-09;修回日期:2012-09-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071512);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PHR20090514)*通信作者:E-mail: zhaofeng@高度特化的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联合视黄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联合视黄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联合视黄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联合视黄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中心 2.内蒙古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冯月兰1、2徐国兴1谢茂松1[摘要]目的:探讨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hum an r et i nal pi gm ent epi t he—l i al i um,hR PE)细胞培养上清液联合全反视黄酸(al l-t r ans R et i noi d A ci d,R A)对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 ar row s t rom al cel l s.B M SC s)诱导分化的影响。

方法:实验分3组:R PE+R A+B M S c共培养组,R P E+B M Sc共培养组,对照组。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 PE)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 M Sc),取第2代H R P E和第3代B M SC c接种于T r answ el l双层培养板内共培养。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胶质源性纤维酸性蛋白(G F A P)、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烯醇化酶(N SE)、光感受器特异性标志视紫质(R hodopsi n)在诱导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hR PE培养上清液+B M SC s+R A组诱导B M SC s更多的表达G FA P(84.57士6.68)%,N SE(56.29士6.51)%,和R hodops i n(41.47士3.76)%;与R P E培养上清液+B M SC s组及单独B M Sc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R PE培养上清液+B M SC s+R A可以诱导B M S C s向神经元、胶质细胞与视细胞分化。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全反视黄酸共培养诱导分化BMSCs是来源于骨髓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多潜能分化特性。

Wnt信号分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Wnt信号分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Wnt信号分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唐煜;马云胜;秦书俭【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0(014)045【摘要】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可向神经方向转化,但分子机制目前不清楚.目的:观察Wnt3a和Wnt5a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后通过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44,CD9,CD34,CD45表达.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别联合Wnt3a和Wnt5a的诱导方案,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检测Wnt3a、Wnt5a 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长梭形,表面标志物CD9,CD44高表达,CD34,CD45低表达.诱导后细胞Wnt3a诱导组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呈阳性,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无明显表达,细胞活力良好.Wnt5a诱导组巢蛋白呈弱阳性表达,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阴性.RT-PCR结果显示Wnt3a诱导组巢蛋白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诱导后5 d可见明显的扩增条带,10 d后更加明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诱导10 d后出现较弱的扩增条带.提示Wnt3a分子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总页数】4页(P8361-8364)【作者】唐煜;马云胜;秦书俭【作者单位】北京市复兴医院神经科,北京市,100000;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辽宁省锦州市,121000;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辽宁省锦州市,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2【相关文献】1.红景天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中的Ca2+/CaM信号通路[J], 赵玲;赵红斌;潘茜;李根;王九娜;唐俊杰;2.红景天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中的Ca2+/CaM信号通路[J], 赵玲;赵红斌;潘茜;李根;王九娜;唐俊杰3.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Wnt3a信号分子的诱导作用 [J], 阎文柱;秦书俭;刘学政;李德华4.miR1-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J], 高维;李文薇;任增福;陈诗芸5.miR1-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J], 高维;李文薇;任增福;陈诗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_王荣桃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_王荣桃

·综述·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induced into nerve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vitro 王荣桃,余资江(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贵州贵阳550004)[关键词]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细胞;分化[中图分类号]R329.2;R6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42(2013)02-0196-03DOI :10.11659/jjssx.1672-5042.2013020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660189,81060108);贵阳市科技局科研计划项目(筑科农字2007-07-06);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SY 字(2009)3058;黔科合SY 字(2012)3153号][收稿日期]2012-11-17[修回日期]2012-12-1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具有自我复制和跨胚层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被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等,同时它的来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扩增和纯化,免疫原性弱,免疫耐受性强,体外基因转染率高,并能稳定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在临床应用方面特别是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

BMSCs 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前提是能大量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本文就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细胞因子诱导1.1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 ,NT )是一类由神经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且为神经元生长与存活所必需的蛋白质分子,具有促进神经元生长、发育和功能完整性的作用。

全反式视黄酸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研究

全反式视黄酸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研究

全反式视黄酸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研究卓本慧;李廷玉;江和碧;瞿平;刘洋【期刊名称】《营养学报》【年(卷),期】2005(27)3【摘要】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ATRA)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大鼠MSCs在体外培养5~7代后,用0.5μmol/L的ATRA预诱导24h,再换用改良的神经细胞培养基(MNM)作用18h;对照组不用ATRA预诱导,直接用MNM培养。

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组别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元特异性核心抗原(NeuN)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情况;ATRA作用前后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和视黄酸受体β(RARβ)的变化。

结果:1.ATRA预诱导组巢蛋白、NSE、NeuN和MAP-2的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2.ATRA作用前后,MSCs细胞增殖周期无明显改变。

3.MSCs不表达RARβ,用ATRA预诱导细胞后,RARβ表达增加,阳性比例为(20.3±4.2)%。

结论:ATRA可能通过RARβ介导靶基因的转录,促进MSCs向神经元分化。

【总页数】4页(P189-192)【关键词】视黄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作者】卓本慧;李廷玉;江和碧;瞿平;刘洋【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营养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54;R977.21【相关文献】1.全反式视黄酸对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J], 金玮;邢怡桥;杨安怀;杨燕宁;艾明2.全反式视黄酸通过RARγ蛋白直接调控PPARγ2蛋白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 [J], 刘祖银;李清;陈丽君;陈洁;刘友学3.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细胞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J], 陆华;徐杰;惠国桢;苗宗宁;吴卫江;蒋云召;周建宏;陆爻忠;陈革;葛风4.全反式视黄酸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J], 周文逊;张雁儒5.全反式视黄酸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机制 [J], 舒秀兰;刘祖银;毕杨;陈洁;刘友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反式视黄酸促进胚胎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全反式视黄酸促进胚胎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全反式视黄酸促进胚胎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余静【摘要】目的本研究观察全反式视黄酸(atRA)对于体外分离培养的胚胎神经干细胞(ENSCs)生长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孕15 d SD大鼠(E15 d SD Rattus)海马回ENSCs,采用不同组合成分的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培养ENSCs,利用MTT法检测其对于ENSCs存活和增殖的影响;采用不同组合成分的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ENSCs,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ENSCs及atRA对于其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atRA+组、atRA-组和DMSO组均出现ENSCs的增殖效果,而对照组则没有明显的增殖现象,其中atRA-组最明显,DMSO组次之,atRA+组最弱.AtRA+组与atRA-的ENSCs经过诱导分化后产生的神经细胞类型有较明显差异,并且atRA组处理产生的神经元是对照组的3倍左右.结论 atRA能够抑制ENSCs的增殖,并且抵消神经生长因子对于ENSCs的促进有丝分裂作用,atRA还可以促进ENSCs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0(014)004【总页数】5页(P419-423)【关键词】全反式视黄酸;海马回;胚胎神经干细胞;细胞分化;神经元【作者】余静【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哺乳动物在胚胎神经发生过程中,脑内存在大量的胚胎神经干细胞(embryonic neural stem cells,ENSCs)。

这些ENSCs经过迁移定位最终分化为各型神经细胞。

Reynolds等[1]在 1992年首先利用 Neuroshere法[2]成功地从成年鼠纹状体分离得到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细胞团即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并且证实 NSCs在细胞因子、激素及环境因素调控和诱导下能够在体外分裂,并且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扩增及诱导分化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扩增及诱导分化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扩增及诱导分化杨启灿;覃洋海;王大伟【摘要】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体外培养、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的途径,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抽取兔股骨骨髓,以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贴壁细胞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细胞向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诱导,14 d后成骨细胞诱导组检测碱性磷酸酶,成脂肪细胞诱导组进行油红O染色.结果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可获得BM-MSCs,原代和传代培养的BM-MSCs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成骨细胞诱导组碱性磷酸酶检测表达阳性,成脂肪细胞诱导组油红O染色见胞浆内出现大量红染脂滴.结论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可有效地分离和扩增BM-MSCs,分离培养的BM-MSCs生长稳定,增殖力强,可向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期刊名称】《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年(卷),期】2010(002)001【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的;基因扩增;细胞分化;兔【作者】杨启灿;覃洋海;王大伟【作者单位】530011,南宁,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骨科;530011,南宁,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骨科;530011,南宁,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的非造血干细胞[1],具有很强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等[2]。

由于BM-MSCs取材方便,可在体外扩增,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因此成为组织工程及种子细胞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实验旨在建立一种分离、纯化、培养、扩增BM-MSCs的方法,然后将培养的BM-MSCs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诱导分化并加以鉴定,为BM-MSCs移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实验研究基础。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邢莹;景莹;杨红旗;韩雪飞【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04(13)2【摘要】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向神经元定向诱导分化及分化前后体外培养的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兔股骨骨髓,用相对密度为1.077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白膜层细胞群,贴壁法筛检其中的MSCs,用DMEM-H条件培养基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取5和10代的MSCs向神经元定向诱导.诱导后更换为神经培养基继续培养,并在1~20 d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分化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结果:兔骨髓MSCs在DMEM-H条件培养基中建立高纯度的细胞培养,能够稳定地连续传代达10代以上.不同代数的MSCs诱导后均表达巢蛋白(nestin)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诱导后NSCs在神经培养基中继续存活20 d以上,但未见扩增.结论:兔骨髓MSCs能够诱导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且诱导前后的MSCs均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存活.【总页数】3页(P103-105)【作者】邢莹;景莹;杨红旗;韩雪飞【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相关文献】1.三七总皂苷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神经元样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 [J], 刘瑞玲;李光来;陈文超2.金雀异黄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前后蛋白和Ca2+浓度变化的研究 [J], 潘国强;齐凤平;王相利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前后基因方面及Ca2+浓度变化的研究 [J], 潘国强;齐凤平;王相利;徐洪4.Xc-系统介导硫化氢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元对抗缺氧诱导凋亡损伤中的作用 [J], 吕翠;迟晓明;曾现伟5.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诱导分化的关系 [J], 刘斌;李宏图;张涛;孟凡彪;刘晓玉;庞希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反式视黄酸对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和c-myc基因表达的调控

全反式视黄酸对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和c-myc基因表达的调控

全反式视黄酸对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和c-myc基因表达的调控邓红;邹飞;罗海吉【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7(011)011【摘要】目的:观察全反式视黄酸对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情况,及其对c-myc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6在南方医科大学高温医学研究室完成.①基础培养液:DMEM/F12中含Hepes 15 mmol/L,NaHCO32g/L,2%B27,100 U/mL青霉素,100 U/mL链霉素.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基础培养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μg/L.神经干细胞分化诱导培养液:基础培养液+体积分数为0.01的胎牛血清.全反式视黄酸储备液: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配成浓度为1.0×10-3 mol/L全反式视黄酸储备液.②出生2~3 d SD大鼠6只,麻醉后开颅取出全脑,机械分离结合无血清培养基进行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③将神经干细胞克隆接种于12孔培养板中,全反式视黄酸组加入神经干细胞分化诱导培养液+不同浓度全反式视黄酸(0.01,0.1,1.0,10.0 μmol/L).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加入神经干细胞分化诱导培养液+0.01%二甲基亚砜.各组细胞培养7 d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计数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率.RT-PCR分析c-myc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s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①神经干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与鉴定:来源于新生大鼠纹状体组织的原代克隆和传代克隆,呈巢蛋白抗原阳性.第3代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全反式视黄酸的神经干细胞分化诱导培养液,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原阳性.②全反式视黄酸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随着全反式视黄酸浓度(0.01,0.1,1.0,10.0 μmol/L)升高,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率逐渐增加(F=358.59,P=0.000).全反式视黄酸浓度为1.0,10.0 μmol/L时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率基本相似[(34.27±0.81)%,(35.27±0.32)%,P=0.163].③全反式视黄酸对c-myc 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随着全反式视黄酸作用时间的增加,与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相比,全反式视黄酸组的c-myc mRNA表达下调(F=20.891,P=0.000),c-myc蛋白表达亦下调(F=43.138,P=0.000).结论:生理浓度(1.0 μmol/L)的全反式视黄酸是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适宜剂量.全反式视黄酸可能通过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myc从而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总页数】4页(P2039-2042)【作者】邓红;邹飞;罗海吉【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广东省广州市,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高温医学研究室,广东省广州市,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广东省广州市,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全反式视黄酸通过RARα对铁调节蛋白2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J], 蓝岚;梁克纪;张羽飞;李厚忠2.全反式维甲酸对K562细胞的诱导分化及c-myc基因表达的抑制 [J], 袁晓军;罗春华;廖清奎;李丰益;李钦伯;杨先军3.全反式视黄酸及干扰素对胃癌细胞系MKN45中p16、p21、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J], 李善清;唐万兵;孙鹏;许瑞环;张洪德;尹学念4.全反式视黄酸促进胚胎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J], 余静5.全反式视黄酸对新生大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J], 邓红;邹飞;罗海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多向诱导分化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多向诱导分化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多向诱导分化张蓉;沈开金;刘彦普【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0(014)045【摘要】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获取及培养鉴定一直以来仍无统一标准和定论.目的:体外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扩增,同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并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多向诱导分化,分别采用钙结节茜素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荆豆凝集素染色鉴定.结果与结论:经贴壁筛选法得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性状稳定,为纺锤状,呈克隆样生长,碱性磷酸酶染色弱阳性;经成骨、成软骨、成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相应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提示,全骨髓培养法取材方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多向分化.【总页数】4页(P8382-8385)【作者】张蓉;沈开金;刘彦普【作者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颌面外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32;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急诊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4【相关文献】1.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 [J], 万甜;吴敏瑞;齐振熙2.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 [J], 万甜;吴敏瑞;齐振熙;3.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定向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 [J], 俞猛;于方;付胜良4.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多向诱导分化 [J], 徐成峰;胡大海;赵周婷;张万福;白晓智;蔡维霞5.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向成骨和成脂方向的诱导分化 [J], 于音;赵刚;许侃;房学迅;邵佳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研究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研究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研究李雅娜;孙研;张玲;刘旭【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030)004【摘要】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自兔股骨、胫骨及肱骨中分离BMSCs进行纯化、培养.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定向诱导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改良MTT法测定其生长曲线,NBT/BCIP染色法、P-对硝基苯基质法及茜素红染色法检测BMSCs的成骨能力.结果成骨诱导1~5 d,培养的细胞增殖旺盛,3~5 d即可融合成单层,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出现细胞聚集的现象,培养细胞逐渐汇合呈铺路石状,细胞形态变为胞体较小的立方形,继续诱导,可出现多角形成骨样细胞,胞外基质分泌逐渐增多,胶原堆积、钙盐沉积,10~12 d形成不透光矿化结节,ALP活性增高,茜素红染色阳性,表示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兔BMSCs经体外分离、诱导培养,可以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总页数】5页(P252-256)【作者】李雅娜;孙研;张玲;刘旭【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烟台市,264003;龙口市中医院骨科;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相关文献】1.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J], 张建萍2.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J], 刘晓静;任高宏;廖华;余磊;原林3.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J], 笪虎;范卫民;崔维顶;高峰4.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J], 朱伟;孙俊英;岑建龙;朱礼贤;顾联5.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及成骨细胞的研究 [J], 李胜富;黄定强;卢晓风;刘瑾;孙明菡;李幼平;程惊秋;步宏;梁传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视黄酸对中枢神经元的作用

视黄酸对中枢神经元的作用

视黄酸对中枢神经元的作用
施英唐;袁崇刚
【期刊名称】《生命的化学》
【年(卷),期】2002(22)6
【摘要】视黄酸是维生素A的活性代谢物,广泛分布于发育组织和成年组织中,能促进细胞分化、阻止细胞增殖和程序化死亡,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脑发育的重要形
态发生素及营养因子。

视黄酸通过细胞核受体(RARs、RXRs及ROR)介导调节基
因表达。

它可以抑制c-myc癌基因或下调相关的N-myc基因的表达,促使人或鼠
的瘤细胞分化。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视黄酸可提高多种神经元种群ChAT mRNA水平,促使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方向分化,并且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损伤的修复。

【总页数】5页(P564-568)
【关键词】视黄酸;中枢神经元;作用;神经元增殖;分化
【作者】施英唐;袁崇刚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
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421;Q593.2
【相关文献】
1.电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肢体肌张力增高抑制作用及对中枢系统GABA能
中间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J], 伍芳;胡振平;谢远见;唐昌敏;廖家权
2.中枢乳酸干预在运动疲劳介导苍白球神经元电活动变化中的作用 [J], 侯莉娟;时凯旋;徐萌;刘晓莉;乔德才
3.全反式视黄酸对新生大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J], 邓红;邹飞;罗海吉
4.多巴胺能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J], 潘汝;谭洁
5.全反式视黄酸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研究 [J], 卓本慧;李廷玉;江和碧;瞿平;刘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定向诱导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定向诱导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定向诱导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张丽蓉;夏文杰;李树浓【期刊名称】《广东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01(017)004【摘要】目的:体外定向诱导兔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1.083g/L)离心分离兔MSC,体外扩增,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5×105、10代可获得2×1010个细胞.加入硫代甘油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总页数】3页(P251-253)【作者】张丽蓉;夏文杰;李树浓【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224;中山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中山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2.5【相关文献】1.丹参酮ⅡA定向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J], 夏文杰;项鹏;张丽蓉;陈振光;余伟华;张秀明;李艳;李树浓2.麝香组分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 [J], 肖庆忠;温冠媚;李浩威;黄少华;张秀明;李艳;李树浓3.丹参注射液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J], 冯亚波;姚红;庞在英;迟兆富4.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 [J], 张丽蓉;夏文杰;李树浓5.丹参素定向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J], 余勤;罗依;鄂艳;盛丽先;董勤;丁伟;郭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褚倩;王亚平;傅新巧;张苏明【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04(30)1【摘要】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否在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样细胞,并初步探讨其分化机制.方法培养大鼠MSCs,用二甲亚砜(DMSO)和丁羟茴醚(BHA)诱导分化,鉴定诱导分化前后的细胞是否表达神经细胞及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蛋白,并研究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诱导分化后,大部分MSCs变成双极、多极和锥形,并相互交织成网络结构,出现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和巢蛋白(Nestin)表达,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2-3-环核苷酸磷酸二脂酶(CNP)表达.部分MSCs转变为典型的神经元超微结构.结论MSCs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总页数】3页(P21-23)【作者】褚倩;王亚平;傅新巧;张苏明【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2;R741.02【相关文献】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初步观察 [J], 刘谦虚;谢鼎华;陈观贵2.红景天苷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张全伟;赵兴绪;赵红斌;张明;杨银书;葛宝丰3.红景天苷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J], 张全伟;赵兴绪;赵红斌;张明;杨银书;葛宝丰4.川芎嗪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J], 刘云云;赵兴绪;赵红斌;葛宝丰;刘兴炎;陈克明5.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J], 朱小虎;陈霞平;阮绪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胶质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胶质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胶质样细胞的实验研究刘鹏;金岩;张勇杰;胡世颉;轩东英;王亦菁;沈楠;国生辉【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05(15)3【摘要】目的:观察体外以不同方法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神经胶质样细胞,探讨MSCs作为组织工程周围神经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以大鼠MSCs为研究对象,分化学诱导组,共培养诱导组,未经诱导的MSCs作为对照组.通过体外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RT-PCR等手段对各组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两种诱导过程中的部分MSCs细胞都出现明显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态,共培养诱导组的MSCs在诱导后仍可继续传代培养,对照组细胞形态无变化.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两个诱导组细胞都能够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性抗体(Nestin)、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GFAP)和S-100抗体.结论:我们推断MSCs很有可能成为TEPN的理想种子细胞来源.【总页数】5页(P124-128)【作者】刘鹏;金岩;张勇杰;胡世颉;轩东英;王亦菁;沈楠;国生辉【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1【相关文献】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J], 周劲东;杨阳;梁若斯2.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J], 李强;张建生;丁永忠;任军;张新定;任海军;潘亚文;程得钧3.黄芪甲苷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J], 冼绍祥;杨忠奇;汪朝晖;李南夷;赵立诚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J], 王卫彪;姜敏辉;姜胜华;姚蓓5.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J], 朱小虎;陈霞平;阮绪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AP-43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GAP-43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GAP-43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的实验研究王晨光;苏冠方;齐首楠;刘早霞;赵亮亮【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08(012)010【摘要】目的观察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在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取第3代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并分别应用化学诱导剂β巯基乙醇(BME)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诱导BMSCs分化,观察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分析生长相关蛋白43、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 的表达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细胞经诱导后2、4、6、8 h GAP-4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率.结果第三代B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90(+)、CD71(+)、CD29(+),CD45(-),经两种方法诱导BMSCs均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分化后细胞均表达GAP-43、nestin、NSE、NF.诱导后2,4,6,8 h GAP-43表达阳性率BME组为77.1%,83.4%,87.0%,82.5%,BDNF组:69.3%,78.1%,82.2%,86.8%.GAP-43随诱导分化时间增加而持续表达,两组间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AP-43在化学诱导剂及生长因子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过程中持续表达,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4页(P1206-1209)【作者】王晨光;苏冠方;齐首楠;刘早霞;赵亮亮【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吉林,长春13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3【相关文献】1.地黄多糖在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对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 [J], 杜红阳;付海燕;马刚;包翠芬;秦书俭2.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J], 李强;张建生;丁永忠;任军;张新定;任海军;潘亚文;程得钧3.GAP-43在新生大鼠视网膜及其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J], 齐首楠;苏冠方;王晨光;王淑荣;刘早霞4.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向视网膜神经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 孙旭芳;姜焕荣;杨红5.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J], 聂蕾;殷祎隆;刘永琦;樊秦;苏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离子通道:是否有电生理特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离子通道:是否有电生理特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离子通道:是否有电生理特性杨慧民;张苏明;郑荣远【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9(013)040【摘要】背景:以在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先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然后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但是对于分化的神经样细胞是否具有电牛珲特性尚不明确.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离子通道是否具有电生理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5-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材料:4周龄Wistar大鼠37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50 g 左右.方法:取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传至第15~20代融合状态的间充质干细胞置于预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换用诱导培养基.在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对未经诱导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后第3天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检测.利用电生理膜片箝技术检测50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的神经样细胞.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到的钾电流、GABA电流.结果:①诱导分化前呈梭形细胞,在加入预诱导培养基后未出现明显的形态变化,换用诱导培养基1 h,胞体开始收缩,出现少数较小的卵圆形或纺锤形细胞,诱导24 h后,约60%细胞变成双极形、多极形和锥形,出现类似神经元细胞的形态.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未经诱导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无NeuN、Nestin、GFAP表达,诱导分化后第3天的间充质干细胞NeuN表达明显增强,有Nestin表达,无GFAP表达.③Western Blot检测在未诱导分化时和预诱导24 h,无NeuN、Nestin表达,Nestin表达在诱导分化后6 h呈强阳性,在诱导分化24 h和48 h逐渐减弱.NeuN在诱导分化后6 h有表达,在诱导分化后24 h和48 h表达增强.④在检测的50个细胞中,共有25个细胞检测到ATP电流(50%)、GABA电流13个(26%)、总钾电流46(92%)、复极化钾电流46(92%).结论:在诱导分化的神经样细胞上存在功能性离子通道,具有电生理特性.【总页数】4页(P7881-7884)【作者】杨慧民;张苏明;郑荣远【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浙江省温州市,325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3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浙江省温州市,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2【相关文献】1.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研究 [J], 张勇;程敬亮;王娟;李华丽2.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样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J], 高锋;张晓峰;段艳伟;严怀宁;潘永飞;叶荣;文立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视网膜神经样细胞的研究进展 [J], 王珊珊;徐国兴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因素 [J], 潘廷明;徐皓;陈建梅5.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向视网膜神经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 孙旭芳;姜焕荣;杨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 15 卷 第 6 期 2011–02–05 出版February 5, 2011 Vol.15, No.6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全反式视黄酸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周文逊1 2,张雁儒1,All-trans-retinoic acid induc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abbi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neural cellsZhou Wen-xun1,2, Zhang Yan-ru1Abstract1Basic Medical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64, Henan Province, China; 2Luohe Medical College, Luohe 462002, Henan Province, China Zhou Wen-xun★, Studying for master’s degree, Lecturer, Basic Medical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64, Henan Province, China; Luohe Medical College, Luohe 462002, Henan Province, China zwx0929@ Correspondence to: Zhang Yan-ru, Master, Associate professor, Basic Medical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64, Henan Province, China zhangyanru818@ Received: 2010-11-02 Accepted: 2010-12-14BACKGROUND: At present, antioxidant and cytokine method are used in the study of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into nerve cells in vitro, but the induced efficiency was low.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all-trans-retinoic acid (ATRA)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abbit BMSCs into neural cells. METHODS: Rabbits BMSCs were isolated and expanded in vitro, and the 4th generations were obtained for observation of cell morphology. After 24 hours of induction using 0.4 µmol/L ATRA, neuronal medium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 4, 8, 16 and 24 hours following culture in the neuronal medium,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expressions of nestin,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RT-PCR was utilized to determine expression of nestin and NSE. RESULTS AND CONCLUSION: Following culture and subculture, BMSCs were adherent and fibroblast-like.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demonstrated that ATRA group was positive for nestin and NSE. Following induction, cell viability was good. RT-PCR results showed that ATRA group expressed nestin before and after induction. At 16 hours following induction, NSE exhibited significant amplification band, and became more obvious at 24 hours. These suggest that ATRA could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abbit BMSCs into neural cells in vitro. Zhou WX, Zhang YR. All-trans-retinoic acid induc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abbi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neural cells.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11;15(6): 972-975. [ ]摘要背景:目前,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中,较多采用抗氧化剂法和细胞因子法,但诱导效率低。

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 4 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实验组用 0.4 µmol/L 全反式视黄酸预 诱导 24 h 后,改用神经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

神经细胞培养基培养 4,8,16 及 24 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巢蛋白、神经元特 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 RT-PCR 的方法检测巢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 导组巢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呈阳性,诱导后细胞的活力良好。

RT-PCR 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组巢蛋白在诱导 前后均有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诱导后 16 h 可见明显的扩增条带,24 h 后更加明显。

提示全反式视黄酸能够在体 外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关键词:全反式视黄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神经细胞;分化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6.006 周文逊,张雁儒 . 全反式视黄酸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 15(6):972-975. [ ]抑制胚胎肿瘤细胞系的分化、 诱导胚胎干细胞、 0 引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 在适宜的环 境中能够多方向分化[1],目前,在 BMSCs 体外 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中,较多采用抗氧化剂 法和细胞因子法,但诱导效率低,一般不超过 50%[2]。

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是维生素 A(视黄醇)的衍生物,目前已知 的分子作用机制是通过两类细胞核受体视黄酸 受体(retinoie acid re-ceptor,RAR)和视黄酸受 体 X(retinoic acid receptor X,RXR)来实现的。

近期研究证实,atRA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在 设计:对比观察细胞学实验。

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09-08/2010-05在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只,4周龄,雄 性,体质量420~550 g,由郑州大学医学院实P.O. Box 1200, Shenyang 110004 神经干细胞等分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3]。

本实 验中心采用 atRA 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 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检测诱导效果,为兔 BMSCs 在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中提供一定 的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972周文逊,等. 全反式视黄酸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1 郑州大学基础医 学院, 河南省郑州 市 450064;2 漯 河医学高等专科 学校, 河南省漯河 市 462002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 SYXK 豫 20070009。

动物饲养环境清洁符合卫生、 实验要求。

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理符合相关动物伦理学 要求。

主要试剂、仪器及来源:主要试剂及仪器 DMEM/F12 培养基 atRA、二甲基亚砜及 胎牛血清(FBS) Nestin、NSE、GFAP SP 试剂盒 Chemicon 公司 北京中杉公司 来源 GIBCO 公司 Sigma 公司光镜下随机选取的10个非重叠视野,阳性细胞 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数计算,结果以x±s表示。

RT-PCR 法检测:诱导后每个时间点提总 RNA,测定抽提总RNA测定浓度和纯度,检测 RNA 的 纯 度 并 判 断 有 无 降 解 , 逆 转 录 合 成 cDNA 第一链,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产物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并以EB染色后,采用成像 系统进行图像扫描和分析。

计算mRNA的含量。

实验引物见表1。

表 1 RT-PCR 的引物设计结果 Table 1 Primer design results of RT-PCRLength of product (bp) 186 Annealing temperature ( ℃) 58.2_周文逊★,男, 1982 年生,湖北 省潜江市人,汉 族, 郑州大学基础 医学院在读硕士, 讲师, 主要从事人 体解剖学研究。

zwx0929@163. com 通讯作者:张雁 儒, 硕士, 副教授, 郑州大学基础医 学院人体解剖学 教研室, 河南省郑 州市 450064 zhangyanru818 @中图分类号:R3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25 (2011)06-00972-04 收稿日期: 2010-11-02 修回日期: 2010-12-14 (20101102013/D·Q)方法: 兔BMSCs培养与活性检测:4周龄雄性日 本大耳白兔,100 g/L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 体积分数75%乙醇浸泡15 min,无菌条件下出 四肢骨,去除软组织、骨膜,剪去干骺端,参 照Yao等[4]实验方法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