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中西方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期末复习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音乐与名作欣赏●远古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相互结合的特点。

比较大型的乐舞有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韶》等。

其中以《韶》的艺术水平最高。

●夏商时期的《大夏》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夏禹治水的事迹,而《大濩[hù]》则歌颂了商汤伐桀[jié]的功绩。

这些音乐已变成为帝王歌功颂德、“以昭其功”的工具。

●商朝巫风盛行,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xí](男巫),他们不仅参与神权统治,还充当职业音乐舞蹈家。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王家音乐机构——大司乐,负责全国的音乐行政、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三方面的工作。

周代的宫廷音乐大体可分为“六代之乐”、“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

●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变,在思想、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雅乐逐渐退居到仪式乐的地位,俗乐在音乐生活中渐渐地占据重要地位。

民间的歌唱艺术盛行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出现了独特的说唱形式“成相篇”。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在乐律和音乐理论方面,出现了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

十二个半音的音律结构已经形成,管仲的“三分损益法”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时期最为兴盛。

由音乐家李延年担任协律都尉,司马相如等十八位文学家担任歌词编写工作,乐府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

●“相和歌”是乐府中最主要的音乐形式,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

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相和大曲。

●以相和歌为代表的汉族音乐与南方民歌“吴声”、“西曲”相结合,形成了“清商乐”。

●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一般称为“燕乐”。

●宫廷乐队的演奏分为“坐部伎”“立部伎”。

坐部伎的演奏员水平高于立部伎。

●曹柔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曲记谱法。

●曲子(词)是宋代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歌曲,它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西音史知识点总结

中西音史知识点总结

中西音史知识点总结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的音乐发展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特色。

本文将从古代音乐开始,概括性地介绍中西音史的知识点,并分析其发展轨迹和影响。

古代音乐古代音乐起源于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古希腊。

在古埃及,音乐常常与宗教仪式相结合,古希腊音乐则致力于理论探讨和实践演奏。

在古印度,音乐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宗教和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西音乐的碰撞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和西方的音乐开始产生交流与影响。

如唐代的燕乐、明清时期的西洋音乐传入等等,中西音乐的碰撞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更为广阔的视野。

中世纪音乐中世纪的教会音乐(plainchant)是基督教音乐的标志,它是阿根廷音乐之父格拉鲁斯的重要基础。

古巴维拉的音乐理论工作对中世纪音乐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此外,中世纪的世俗音乐也是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鲁德诺音乐(troubadour music)和七音旋律(Arsnova)等。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中西音乐史上的关键时期。

在西方,巴黎音乐学派和荷兰音乐学派等草创性的音乐学派迅速崛起,使音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中国,明清时期的音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广东音乐、苏州音乐等,成为古典音乐的代表。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大时期,其代表人物包括巴赫、亨德尔等,他们的作品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中国,中西音乐的融合开始变得更加频繁,东西方音乐元素交融,创造了更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的诞生标志着音乐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西方音乐的古典时期主要代表作家有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等,他们的音乐风格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古典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如清代的南音、北音等。

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体情感与情感表达,是音乐史上的一大流派。

西方的柴可夫斯基、肖邦等人物都为浪漫主义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民族音乐在这一时期也开始有了更加明显的特色,如黄河大合唱、二泉映月等作品成为了音乐史上的经典。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以下是一些关于西方音乐史的复习资料:
1. 西方音乐史的时间线:整理出西方音乐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事件,例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以及现代音乐等。

2. 音乐史中的重要作曲家:研究西方音乐史中的重要作曲家,例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和斯特拉文斯基等。

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作品。

3. 音乐风格和流派:研究西方音乐史中的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例如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派和现代音乐等。

了解每个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4. 重要音乐作品:了解一些西方音乐史中的标志性作品,例如巴赫的“Brandenburg Concerto”、莫扎特的
“Symphony No. 40”、贝多芬的“Symphony No. 9”和斯特拉文斯基的“Rite of Spring”等。

5. 音乐理论和技术:学习西方音乐史中的音乐理论和技术,例如调性音乐的发展、和声学、调式和非调式音乐等。

6. 音乐演奏和表演实践:了解西方音乐史中的不同演奏和
表演实践,例如古乐器演奏、歌剧演唱和管弦乐队指挥等。

7. 影响和作用:考虑西方音乐史在音乐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例如对其他文化音乐的影响以及西方音乐与社会、政
治和文化的关系。

这些资料可以在音乐史的教科书、音乐学习网站和音乐史
研究论文中找到。

重要的是系统学习和理解西方音乐史的
主要内容和关键概念,以便在复习和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整理 中西方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整理 中西方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一、学堂乐歌1、定义:学堂乐歌是清代明初时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2、学堂乐歌的内容:①反映人民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爱国思想的;(《何日醒》)②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新’政的胜利的歌曲;(《革命军》)③配合向中小学生进行“军国民教育”的军歌;(《出征》)④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的;(《勉女权》)⑤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除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宣传学习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旧习俗的;⑥少儿乐歌,向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的;(《勉学》、《赛船》、《春游》、《送别》)⑦鼓吹忠君、尊孔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歌曲。

(《尊孔》)3、学堂乐歌的形式:齐唱曲(“单音歌曲”)、合唱曲(“复音歌曲”),这两类大多是根据现成格调填以新词而编成。

4、曲调的来源:①歌调多取材于日本歌曲;(《中国男儿》、《革命军》、《勉女权》)②选自欧美的歌曲填词;(《春游》、《拉纤行》)③我国音乐家自己创作;(华航琛《上课》、沈心工《采茶歌》)④同一个曲调被填以不同歌词;⑤同一个词被填以不同的曲调。

5、代表人物: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最有贡献和影响的是沈心工,李叔同等音乐家。

此外,像曾志忞,李华萱等人也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启蒙音乐家。

★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作者、音乐教育家。

原名沈庆鸿,笔名心工,上海人,我国最早编写乐歌教材的作者之一。

1902年赴日本学习,考察,并与曾志忞创办“音乐讲习会”,1903年回国。

沈心工是我国最早对中小学及学前儿童特点编写音乐教科书的音乐家。

代表作品:歌曲集——1904年《学校唱歌集》(共三集),辛亥革命后又陆续出版《重编学校唱歌集》(共六集),《民国唱歌集》(共四集)和《心工唱歌集》等。

儿童歌曲——《体操——兵操》(又《男儿志气高》,创作与1902年,是他留学日本期间的处女作,也是中国第一首填词歌曲)、《铁匠》、《竹马》等。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导言:西方音乐史是音乐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记录了西方音乐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涵盖了从中世纪到现代音乐的各个时期和风格。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和回顾西方音乐史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复习题供您参考。

一、中世纪音乐1. 中世纪音乐主要起源于哪个宗教?2. 中世纪音乐的核心形式是什么?3. 著名的中世纪音乐形式有哪些?4. 著名的中世纪音乐理论家是谁?二、文艺复兴音乐1. 文艺复兴音乐从哪个时期开始兴起?2. 文艺复兴音乐的特点是什么?3.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家有哪些?4.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风格有哪些?三、巴洛克音乐1. 巴洛克音乐的时期是?2.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什么?3. 巴洛克时期最著名的音乐家是谁?4. 巴洛克音乐的形式有哪些?四、古典音乐1. 古典音乐的时期是?2. 古典音乐相对于巴洛克音乐有哪些新的特点?3. 古典音乐的创作形式有哪些?4. 古典音乐时期最著名的音乐家是谁?五、浪漫主义音乐1. 浪漫主义音乐的时期是?2.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是什么?3. 浪漫主义音乐家们注重表达什么情感?4. 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形式有哪些?六、现代音乐1. 现代音乐的时期是?2. 现代音乐的特点是什么?3. 现代音乐采用了哪些新的创作技巧?4. 现代音乐的流派有哪些?七、二十世纪音乐1. 二十世纪音乐的特点是什么?2. 二十世纪音乐采用的新技术有哪些?3. 二十世纪音乐的创作风格有哪些?4. 二十世纪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结语:通过回答以上复习题,我们可以回顾西方音乐史的重要内容,了解每个时期音乐的特点和创作形式。

通过深入学习西方音乐史,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时期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我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希望这些复习题能帮助您巩固和扩展对西方音乐史的知识,为您的音乐学习和欣赏之旅添砖加瓦。

西音史复习资料

西音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和声学》:18世纪法国作曲家、理论家拉莫的理论著作,寻求从音响学和数学的科学原理中归纳出和声的基本原则,首次总结了近代功能和声的很多基础理论,对后世的音乐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2、《弥赛亚》:巴罗克晚期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英语清唱剧,以《圣经》和英国祈祷书的诗篇为基础,用三大部分分别叙述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

3、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出现的一场针对封建社会的精神上的反叛运动,法国的伏尔泰、卢梭等人大力提倡理性、科学、自由和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对理性和进步的新的信仰。

4、约翰·施塔米兹:是18世纪曼海姆乐派的创立者,并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好的管弦乐队。

在其交响乐创作中首次使用了对比性的副部主题,用小步舞曲作为第三乐章,还增加了更快的第四乐章。

5、双呈示部:在很多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中有两个呈示部,一个由乐队演奏,主题和副题始终保持在主调上,另一个由独奏乐器演奏,副题转入属调。

6、《魔笛》: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德语歌剧,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也是第一部伟大的德语歌剧。

7、《第三交响曲》(英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中期代表作,创作于1802年,最早是献给拿破仑的,拿破仑称帝后,贝多芬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

这是一首革命性作品,是对英雄的伟大理想的一种不朽的音乐表现,并引起了音乐手法上的许多创新。

8、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区的海利根施塔特写下的著名遗嘱,描述了耳聋带来的痛苦和孤独。

9、固定乐思:在乐曲中多次重复出现或变形出现的主题,19世纪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在其《幻想交响曲》中第一次使用,使作品的结构得到有机统一。

10、《新音乐杂志》:19世纪德国作曲家舒曼创办的杂志,他在杂志上写了大量音乐评论文章,为进步的、严肃的作曲家辩护。

11、法国大歌剧:19世纪20至30年代前后法国出现的一种新型歌剧,代表作有梅耶贝尔的《胡格诺教徒》和奥柏的《波蒂契哑女》等。

12、真实主义歌剧:真实主义歌剧主张真实地反映社会底层穷苦人民的悲惨遭遇,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代表作有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和莱昂卡瓦罗的《丑角》。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一、中外音乐史的起源与发展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首先,我们来看中外音乐史的起源与发展。

1. 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史可以追溯到约4000年前的商代,商代的古人们使用编钟等乐器进行音乐演奏。

在随后的周代和秦汉时期,中国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出现了一些经典乐曲,如《广陵散》等。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音乐史上出现了一位重要人物——琵琶高手阮籍。

他不仅在琵琶演奏方面颇有造诣,还对音乐进行了理论研究,形成了一部重要著作《琵琶谱》。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音乐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贾思勰和欧阳修。

他们的音乐作品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2. 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人认为音乐与宇宙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将音乐作为一种哲学来进行研究。

古罗马时期,音乐成为了大型演出的一部分,经典音乐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

到了中世纪,教堂音乐成为了西方音乐的核心。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宗教主题为主,具有神圣而庄严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开始逐渐解禁,成为了更多人群喜爱的艺术形式。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丰富多样,奠定了后来古典音乐的基础。

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成为了主流,代表作家有贝多芬、莫扎特等。

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带来了更加热情和丰富的作品,如肖邦、柴可夫斯基等。

二、中外音乐史的交流与影响中外音乐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交流与影响。

1. 中华文明对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古代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中国的一些乐器,如琵琶、古筝等在西方也有所发展和影响。

此外,中国的音乐理论、音阶体系以及音乐审美观念等方面,都对西方音乐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启发。

这种影响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音乐理论和文化思想成为了当时许多艺术家和作曲家的重要参考。

2. 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近代以来,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也日益深入。

中西方音乐史考研复习笔记

中西方音乐史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部分古代史:第二部分近代史 :第三部分近现代史 : 1古希腊文明时期1巴洛克时期20世纪音乐2中世纪时期2古典主义时期3文艺复兴时期3浪漫主义时期第一部分西方音乐史古代史第一章古希腊文明时期(约公元前1200 年–公元前400年)一历史地位:(填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西方艺术音乐精神的源头(音乐史)二音乐文化一、音乐内容1神话传说 music=muse( 谬斯 )2荷马史诗( 1)《伊里亚特》描写特洛伊战争(2)《奥德赛》思索人生3抒情诗( lyric ), 源于民歌,最早是歌唱,用里拉伴奏。

写抒情诗的诗人:(1)(最早的)特尔潘德(2)擅长写战歌的:提尔泰俄斯(3)擅长写爱情诗歌的:萨福(女)(4)擅长写合唱的:品达罗斯(他被后人推崇为“崇高颂歌的典范”)4古希腊戏剧–源于酒神祭祀古希腊悲剧:(tragedy )(1)源于酒神节的祭祀(2)由合唱、独唱、对话交替组合,造成音乐的戏剧性(3)用乐器伴奏(4)内容大多是家族之间的复仇与惨杀(5)在公元前 5 世纪发展到高峰( 6)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①埃斯库罗斯(Aischulos )②索福克勒斯(Sophocles )③欧里庇德斯(Euripides)古希腊喜剧: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二、音乐特征1单音音乐形式2音乐与诗、舞相连,三位一体4节奏第一,旋律第二5形成音乐理论体系( 1)字母记谱法(2)古希腊调式①多利亚调式②弗里几亚调式③利底亚调式④混合利底亚调式6乐器(名解):(1)弹拨:①里拉(又叫里尔琴)(Lyre )里拉琴与日神阿波罗崇拜有关②基萨拉( Kithara )( 2)吹管:①阿夫洛斯管(Avlos )阿夫洛斯管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有关②西林克斯(又叫潘神排箫)(Syrinx )三、形成西方艺术音乐的精神要素科学性超越性矛盾性(理性和感性“二元性”)科学的创作基础超越的创作主题矛盾的创作特征四、古罗马文明时期(约公元前800 年 - 公元 476 年)基督教的诞生(公元 1 世纪)答题方法:乐器=时代 +类型 +特征 +原文例:阿夫洛斯管:古希腊吹管乐器,Avlos )。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音乐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并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西方音乐史作为研究西方音乐发展和演变的学科,涉及了从古代希腊的音乐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各个阶段和重要人物。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西方音乐史的几个重要时期和学派进行复习。

1.古希腊音乐古希腊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中的开端,它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诗歌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

古希腊音乐以模式(mode)为基础,通过七个不同的音阶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古希腊音乐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其与宗教信仰的紧密联系,很多音乐作品被用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

2.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时期大约从5世纪到15世纪,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宗教音乐为主导。

教会音乐在这个时期发展迅速,形成了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和多声部音乐(polyphonic music)两个主要的流派。

格里高利圣咏是一种单声部的宗教音乐,主要用于教堂礼拜。

而多声部音乐则是指多个声部同时进行的音乐,它的发展开创了以和声为基础的音乐体系。

3.文艺复兴音乐文艺复兴音乐时期大约从15世纪到17世纪,这个时期的音乐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革。

首先,人们开始对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进行研究,并试图恢复古代音乐的风格和形式。

第二,音乐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如戏剧和舞蹈。

最重要的是,文艺复兴音乐引入了音乐印刷术,使得音乐作品得以广泛传播。

4.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时期大约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复杂和华丽。

巴洛克音乐以器乐音乐为重点,如巴赫的管风琴曲和贝多芬的室内乐。

巴洛克音乐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基于对比和冲突,通过音乐的张力和解决来表达情感和情节。

5.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时期大约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这个时期的音乐以交响乐和歌剧为主导。

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家有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人。

古典音乐对于音乐结构和形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奏鸣曲和交响曲的标准四乐章结构。

中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重点.doc

中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重点.doc

中西方音乐史1.六代乐舞:保留在周代宫廷中的六个代表性的乐舞,包括黄帝时代《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代的《大夏》•,商代的《大溲》以及阆初的《大武》,这六部规横宏大的典礼音乐,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歌颂统治者的文德武功。

2.雅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分为大雅与小雅。

大雅是大典的乐歌,主要用于天子祭祀、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

小雅较接近民歌,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

小雅用丁•诸侯的大射、典礼及七大夫乡饮酒礼等仪式中。

3.雅乐:是周代宫廷中咅乐的一种,也是大典的乐歌,内容近似大雅, 所用场合为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

4.房中乐:宫廷咅乐的一种,起于周代。

大型房中乐用于殿堂,设乐悬、房中乐、用丁宴亨宾客,亦有用于后宫。

5.四夷之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其“网夷”则指秦、楚、吴、越以及北方地区。

上述地区的民间咅乐被收集在宫廷,称为“四夷之乐”,并设“鞮韃氏“掌管。

它用丁•祭祀与宴乐,以炫耀其政教远被。

6.九歌:周代流行于楚国南部的一种巫风性的大型歌舞曲,在祭典之时所使用的歌舞。

诗人屈原整理,写成了全部歌词,全曲由十一首祭祀歌组成,命名为九歌是¥其多的意思。

7.八咅:周代乐器分类,以制作材料为准,分金、石、土、革鞠、竹八类。

谓之“八咅”各类代表乐器:金炎:钟、馎、於、铎等。

石类:磬等。

土类:损,缶等。

革类:鼓、搏拊等。

丝类:琴、瑟、筝、筑等。

木类:柷、敌等。

匏类:竽、笙等。

竹类:籥、策、篪、笛、管等。

8.曾侯乙编钟为战㈤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

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昔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咅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咅齐备。

它髙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咅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9.三分损益法: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其按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的相生。

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作为宫咅,然后就宫咅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即得低四度的徴咅。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知识梳理资料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知识梳理资料

注:①中西结合②政治密切相关20’C初期事件:学堂乐歌时间:1898(变法)历史:“废科举”“兴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通过日本和国内发行的《新民丛报》、《浙江潮》等刊物发表文章和歌曲,清政府被迫于1904年在颁布学堂章程中对乐歌课的开始给予认可,1923年改称为“音乐”课。

特征:①内容: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富国强兵”、爱国主义思想、妇女解放思想、专门对少年儿童进行一般的思想教育。

②创作方式:基本上是填词歌曲,曲调大部分来源于日本及欧美的通俗歌曲。

民间曲调填词乐歌为数不多,作曲者自作曲调的乐歌更少。

代表人物与作品:《中国男儿》(石更作词,辛汉配曲)、《何日醒》《勉女权》(秋瑾填词)评价:①思想启蒙②新的音乐形式③介绍和传授西方音乐及各种艺术形式④建立起一种新的中国音乐文化⑤造就一批音乐家。

人物:沈心工界定:学堂乐歌时期代表性作曲家。

生平:留日贡献:《学校唱歌集》,代表作《黄河》(自作曲)、《体操一兵操》。

评价:为少年儿童创作,题材丰富,语言浅而不俗,大多数歌曲语言通俗顺口,形象生动。

李叔同界定:学堂乐歌时期作曲家生平:留日贡献:①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在日)②自己作词作曲有《春游》《早秋》③《送别》是直接取日本填过词的《旅愁》。

风格:①抒情歌曲②较高艺术水平曾志忞界定:学堂乐歌时期作曲家、音乐家、活动家。

生平:留日贡献:①上海贫儿院管弦乐团(最早)②乐歌《秋虫》③致力于音乐著述《乐典教科书》(最早)20’C 20年代事件:时间:20世纪20年代历史:①1919年开始,北京、上海等建立起各种新型的音乐社团,“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国乐改进社”(1927),“北京爱美乐社”(1927)②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宗旨:接受蔡元培“美育”主张,通过艺术、音乐来培养高尚情操,达到改善人生、改善社会的功效。

社团的活动主要包括进行音乐理论知识、乐器演奏技能的学习,组织各类演出;学校传授西洋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为主,体制参照欧美的音乐教育体制,设有国乐方面课程。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导论西方音乐史是研究西方音乐发展、演进和变化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到现代音乐的整个历史进程。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简要的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以帮助您回顾和了解这一千年以来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音乐(公元前600年-公元5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中的重要阶段。

古希腊的音乐主要由宗教音乐和战争音乐组成。

古希腊人以合唱为核心,演奏器乐并使用乐器如竖琴、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古罗马音乐则对古希腊音乐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罗马时期的音乐以悲剧、喜剧和宴会音乐为主。

中世纪音乐(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中世纪音乐主要分为两个时期:早期基督教音乐和中期和声音乐。

早期基督教音乐主要是教会音乐,以圣咏为核心。

这时期的音乐以拉丁文进行演唱,采用无伴奏声乐方式。

中期和声音乐则是指13世纪到15世纪的多声音乐,以教堂音乐和宗教歌曲为主。

文艺复兴音乐(公元15世纪-公元17世纪)文艺复兴音乐是音乐史上的一大突破。

它标志着音乐从宗教中心转向大众娱乐。

这个时期的音乐对人声的重视大于乐器,形成了多重声音的合唱风格。

著名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作品成为了文艺复兴音乐的代表。

巴洛克音乐(公元17世纪-公元18世纪)巴洛克音乐是一种装饰华丽的音乐风格,以复杂而精细的技巧和富有表达力的情感著称。

巴洛克音乐采用了多声性的声乐和器乐曲目,体现了对技巧和情感的追求。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如巴赫、亨德尔和韦瓦第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

古典音乐(公元18世纪-公元19世纪)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简洁、对称和均衡的特点而闻名。

古典音乐注重音乐结构的完整性和旋律的美感。

那些著名的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古典音乐的代表。

浪漫音乐(公元19世纪-公元20世纪初)浪漫音乐是古典音乐的一个发展阶段。

它强调情感表达和个人创作。

浪漫音乐家们通过丰富的乐器演奏、巧妙的和声和复杂的乐曲结构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中西方音乐史大一知识点

中西方音乐史大一知识点

中西方音乐史大一知识点音乐是一门迷人的艺术,它在不同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中西方音乐,都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中西方音乐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1. 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最早的音乐形式是由古人使用的石鼓、石钻、青铜器等制成的乐器。

古代中国的音乐以宗教礼仪和宫廷音乐为主要形式,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子风范和社会秩序。

2. 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音乐以宗教和战争为主题,乐器主要是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音乐丰富多样,对后来的西方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 中世纪的音乐以教会音乐为主,主要由天主教会掌控。

宗教合唱、清唱和简谱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声部分明确的组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2.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以人声和器乐为主,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念。

大型合唱和室内乐团成为主要表演形式。

知名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产生于这一时期。

三、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时期1. 巴洛克音乐时期(17至18世纪)以重复、装饰和复杂的音乐结构为特点。

巴赫和亨德尔等作曲家创作了许多重要的宗教和管弦乐作品,对后来的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古典音乐时期(18至19世纪)的音乐以清晰的曲调和简洁的结构为特点。

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等作曲家活跃于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交响乐和协奏曲。

四、浪漫音乐时期和现代音乐1. 浪漫音乐时期(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音乐以个人情感和表达为重。

肖邦、柴可夫斯基和勃拉姆斯等作曲家将音乐与诗歌、文学和绘画相结合,创作了许多富有激情和多变的作品。

2. 现代音乐以20世纪中叶至今的音乐为代表,各种音乐流派和风格如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音乐等迅速发展。

音乐的形式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展现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影响中西方音乐文化在历史上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影响。

1. 东方音乐对西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西音乐史考研题库汇总

中西音乐史考研题库汇总

中西音乐史考研题库汇总音乐史作为音乐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音乐发展历史、流派、风格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学科。

中西音乐史考研题库汇总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中西方音乐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试题目及其内容概述。

# 中国音乐史部分1. 古代音乐理论: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发展,包括音律、音阶、和声等基本概念。

2. 唐宋音乐:分析唐宋时期音乐的特点,如唐代的宫廷音乐和宋代的民间音乐。

3. 明清戏曲音乐:探讨明清时期戏曲音乐的发展,如京剧、昆曲等。

4. 近现代音乐变革:研究20世纪初至现代中国音乐的变革,包括西方音乐的影响和民族音乐的复兴。

5. 著名音乐家与作品:介绍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重要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 西方音乐史部分1.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点,如多声部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发展。

2.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分析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风格,如复调音乐和歌剧的兴起。

3.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探讨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规范,如奏鸣曲式和交响曲的发展。

4.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研究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特征。

5. 20世纪音乐:分析20世纪音乐的多样性,包括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序列主义等音乐流派。

6. 著名音乐家与作品:介绍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如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

# 音乐史研究方法1. 音乐文献研究:学习如何通过阅读和分析音乐文献来理解音乐作品和历史背景。

2. 音乐分析:掌握音乐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旋律、和声、节奏和结构的分析。

3. 音乐风格比较:学习如何比较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音乐风格,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共性。

# 考试题型1. 选择题:测试考生对音乐史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简答题:要求考生简述某个音乐时期或音乐家的贡献。

3. 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个音乐现象或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4. 案例分析题: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或历史事件,测试考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重要时期归纳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重要时期归纳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音乐学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重要时期归纳在考研音乐学的复习过程中,了解西方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的重要时期对于深入理解音乐发展的脉络和特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西方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的重要时期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考研学子系统性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西方音乐史的重要时期1. 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世纪音乐向近代音乐的过渡。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审视和追求,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音乐创作呈现出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的特点,如巴洛克音乐、文艺复兴宗教音乐等。

2. 古典主义时期(公元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以奥地利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注重乐曲结构的完整性和表达内在情感。

古典音乐强调对称、平衡和内聚性,体现了理性与情感的统一,如交响乐、室内乐等。

3. 浪漫主义时期(公元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充满激情和个人表达,追求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和情感体验。

作曲家们尝试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愿望和情感,创作出许多充满戏剧性和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如浪漫主义交响曲、歌剧等。

4. 现代音乐时期(20世纪初至今)现代音乐时期的音乐呈现出多元化和实验性的特点,打破传统音乐的规则和框架,探索新的声音、结构和元素。

现代音乐融合了各种音乐风格和技巧,如印象派音乐、序列音乐、电子音乐等,为音乐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

二、中国音乐史的重要时期1. 古代音乐时期(包括先秦、汉朝、唐朝等)在中国音乐史上,古代音乐时期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多以诗经、楚辞等文献为基础,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古代音乐主要包括雅乐、宫廷音乐等,具有严谨的音律和礼仪性。

2. 古典音乐时期(包括唐宋民族音乐时期)唐宋民族音乐时期是中国古典音乐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以民歌、曲调和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

中西方音乐史重点

中西方音乐史重点

1 :我国的第一部音乐史著作是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代表着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开始2::我国古代律调中存在着两类调名体系,分别为“为调”和“之调”。

3:世界上第一位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是朱载堉4:十八律是有蔡元定发明的5:德国的第一个音乐学院是由作曲家门德尔松创建的莱比锡音乐学院6:西方的复调音乐最早的形式为奥尔加农7: 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为春柳社8:我国最早到琵琶曲为元代的《海青拿天鹅》9: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是《神奇秘谱》10:我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西式管弦乐队上海贫儿院弦乐队,其创办者是李叔同11:古希腊音阶的基本元素是下行四音列12:古希腊的乐谱是字母谱13:说唱音乐的唱腔结构一般分为板腔体,曲牌体,单曲体,主插体14:我国的说唱曲种可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15:汉族的说唱音乐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

16:我国第一个音乐社团是音乐讲才会,是由沈心工发起组织的。

17:古希腊弦乐器的代表是里尔,管乐器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18: 1836年,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在彼得堡上演,标志着俄罗斯民族歌剧的诞生。

19:我国最早运用西方20世纪音乐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是江文也20:“八音”分别为金,石,丝,竹,土,革,木,匏。

21: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开始的。

22: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织体是复调音乐。

23: 16世纪意大利最主要的世俗声乐音乐体裁是牧歌。

24:赵元任被萧友梅誉为“中国的舒伯特”。

25: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

26: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用板和眼来标记强拍和弱拍。

27:学堂乐歌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开端。

28:第一部真正意义的音乐会序曲是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29:我国最早用比较音乐学原理来阐述中国古代乐制的著作是由王光祺《东西乐制之研究》。

30: 14~15世纪,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开创了文艺复兴音乐的新风格。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和乐谱的组合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以中外音乐史为主题,为读者提供一份复习资料。

一、古代音乐史古代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时期。

在古埃及,音乐被广泛应用于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中。

古希腊的音乐则以雅典为中心,雅典音乐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音乐则受到希腊音乐的影响,演奏形式多样,包括合唱、器乐和戏剧音乐等。

二、中世纪音乐史中世纪音乐主要包括教会音乐和世俗音乐两个方面。

教会音乐以宗教为主题,形式严肃庄重,代表作品包括《天使之声》和《圣歌》等。

世俗音乐则更加活泼多样,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成为主要流派。

此时期的音乐以声乐为主,器乐的发展相对较少。

三、文艺复兴音乐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开始追求和声和多声部的表达。

意大利成为音乐的中心,著名作曲家包括蒙特威尔第和帕莱斯特里纳等。

此时期的音乐以合唱为主,多声部的和声成为特点。

同时,器乐音乐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巴洛克时期的管风琴和小提琴等。

四、巴洛克音乐史巴洛克音乐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音乐风格,以奥地利和德国为中心。

巴赫和亨德尔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复杂的和声和华丽的装饰。

巴洛克音乐注重音乐形式的完整性和对比效果,常常运用对位法和赋格等技巧。

五、古典音乐史古典音乐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音乐风格,以奥地利和德国为中心。

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等作曲家是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

古典音乐注重音乐结构的清晰和对称,以交响乐和室内乐为主要形式。

此时期的音乐具有明快、优美和精确的特点。

六、浪漫音乐史浪漫音乐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音乐风格,以德国为中心,后来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

肖邦、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是浪漫音乐的代表人物。

浪漫音乐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音乐形式更加自由多样,如交响诗和独奏曲等。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外音乐史复习资料中外音乐史――名词解释(一)1、贾湖骨笛1984年至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遗址中的墓葬群,先后出土了20多支骨笛,距今九千多年至七千八百年上下。

分为早、中、晚三个历史时期和三种类型:早期,距今约九千多年至八千六百年上下,出土两支骨笛,一支开有五孔,另一只开有六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

中期,距今八千六百年上下至八千二百年上下,发掘出十四支骨笛,除两支残缺外,其余均为七孔,能奏出来六声和七声音阶。

晚期,距今八千二百年上下至七千八百年上下,出土七支骨笛,除四支残损外,其余的三支,两支为七孔,另一支是八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和七声之外的一些变化音。

早期的两支骨笛就是迄今已辨认出的年代最早,管身最为完备,就是这一时期音乐性能和制作水平最低的管乐器。

中期的m282:20、21两支骨笛,是所见历史上最早的雌雄笛,制作工艺精细,试奏音准很好,音色清润。

2、六乐亦称六代乐舞。

即为完整氏族社会传为黄帝之乐的《云门》、误为帝尧的《咸池》、传为帝舜之乐的《韶》和奴隶社会禹的《夏》、商汤的《c》、周武王的《武》。

周代制订礼乐,六代乐舞用作郊庙祭拜。

以《云门》用作祭天、《小淡》用作祭典地、《大韶》用作祭典洞庭、《大夏》用作祭典山川、《小c》用作乐享先妣、《大武》用作乐享先祖。

3、律吕即十二律中的六律、六吕,律吕也是十二律的又称。

十二律中的单数律位,称作律,又称阳律;十二律中的双数律位,称为吕,又称阴吕。

因双数的六吕坐落于单数的六律之间,故六吕又称并作六间;又因金文(殷、周钟鼎等器物所铸成文字)的“同”字读法与后世的“吕”字读法相同,而存有了六吕和六同两种读法共存的情况。

六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六吕或六同4、八音中国传统乐器分类法。

西周发生的按八种制作乐器的材质福兰县众多乐器的分类方法,称作八音。

金―钟、铙,石―磬,土―埙、缶,革―锣、鼗,丝―琴、瑟,木―恰,匏―笙、竽,竹―箫、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寒晖 用陇东民歌填词的《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 唱》); (2) 改编的群众歌曲
田汉词,张曙编曲的《芦沟问答》 张鲁 根据陕北民歌《闪扁担》调改编的《有吃有穿》 多首连套的新形式,如阮章竞 用山西秧歌《苦伶仃》、《交城山》、《卖炒
土》和《大挑菜》改编而成的《妇女自由歌》 1943年,刘炽 编曲的《翻身道情》根据“陕北道情”音乐改编,富有特色的
③《共产儿童团歌》根据苏联少先队歌曲《在篝火旁》的部分曲调 填词而成。
这类歌曲的特点:坚定的节奏,昂扬的旋律,具有鲜明的斗争 气质。
④ 30-40年代优秀的填词名作: 根据美国歌曲《约翰·布朗的遗体》填词的《团结就是力
量》; 根据《跌倒算什么》的曲调填词的《坐牢算什么》; 安波 根据陕北民歌填词的《怎么办》、《拥军花鼓》;
《重编学校唱歌集》(共六集),《民国唱歌集》(共四集) 和《心工唱歌集》等。 儿童歌曲——《体操——兵操》(又《男儿志气高》,创作与1902
年,是他留学日本期间的处女作,也是中国第一首填词歌曲 )、《铁匠》、《竹马》等。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思想——《何日醒》、《革命 军》、《美哉中华》 自己的创作——《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黄河》
②辛亥革命以后将近10年 ③五四运动以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以前 7、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兴起对我国“新音乐”运动 的兴起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对社会改革发挥了一定的宣传教 育工作,而且对于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堂乐歌的传唱和以乐歌为主的学校教育,向中国大众尤其是学 生开始较系统地输入了西方音乐知识。不仅介绍了欧洲和日本的各种 歌曲体裁,而且使许多新体裁和音调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和接受,并逐 渐成为我国近代音乐的构成因素,通过学堂乐歌的传唱,群众歌咏方 式成为中国人民音乐生活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学堂乐歌还对“五 四运动”以后中国现代群众歌曲创作和专业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 响,在中国人民为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发挥着战斗作用。 二、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 乐、歌舞音乐、器乐以及根据这些艺术传统新创作的音乐。 两种类型:① 吸收新文化、新音乐的成分,对传统音乐形式、构成有较多改进、创 新,从而有较大发展着。
贡献:①30年代筹组“中国戏曲音乐院”,并担任北平分院院 长
②编演了爱国民主、反对不易战争的《荒山泪》、《春 闺梦》等新戏
③提出“以腔就字”的创腔原则和“声、情、美 、 永”的演唱要求等
④广泛地向其他戏曲、说唱学习,也向西洋音乐学习,创造了委 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3、周信芳(1895-1975)浙江慈溪人。 贡献:①编演了《宋教仁》《学拳打金刚》等反帝反封建的时装新戏和
与曾孝谷、欧阳予倩等在日本创立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 体“春柳社”,并在次年2月公演话剧《茶花女》中扮演主角, 是中国话剧史上饰演茶花女的第一人。 1911年毕业回国,曾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 代表作品:歌曲集——《国学唱歌集》、《李叔同歌曲集》 歌曲——《祖国歌》、《出军歌》、《春景》、《送别》、《西
花》等古装新戏 ③使花旦与青衣融合为一体,新创了“花衫”新行当 ④发展、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梅派唱腔 ⑤对京剧伴奏音乐也有改革 ⑥曾赴美国、苏联演出,为中国传统艺术赢得了极其崇
高的国际声誉 (世界三大艺术体系: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
中国的梅兰芳) 2、程砚秋(1904-1958)满族,北京人。
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最有贡献和影响的是沈心工,李叔 同等音乐家。此外,像曾志忞,李华萱等人也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 性的启蒙音乐家。
★ 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作者、音乐教育家。原名沈庆 鸿,笔名心工,上海人,我国最早编写乐歌教材的作者之一。1902年 赴日本学习,考察,并与曾志忞创办“音乐讲习会”,1903年回国。 沈心工是我国最早对中小学及学前儿童特点编写音乐教科书的音乐 家。 代表作品:歌曲集——1904年《学校唱歌集》(共三集),辛亥革命后又陆续出版
在群众性活动中演唱。 音乐结构:以简单、小型者居多,音域不太宽,多采用齐唱或简易合
唱的形式。 (1) 填词的群众歌曲 1 由外国歌曲填词的歌曲
沈心工的《竹马》(根据日本旧军歌《马号进行曲》填词) 李叔同的《送别》(用美国奥德维《梦见家乡和老母》填词) 代,在工农运动和军队中出现了许多填词配曲的反帝爱国歌曲, 《孟姜女》调填配的《五卅运动》 牧羊调》填配的《救国歌》等。
大多是根据现成格调填以新词而编成。 4、曲调的来源: ①歌调多取材于日本歌曲;( 《中国男儿》、《革 命军》、《勉女权》 ) ②选自欧美的歌曲填词;( 《春游》、《拉纤行》 ) ③我国音乐家自己创作;(华航琛《上课》、沈心工《采茶歌》) ④同一个曲调被填以不同歌词; ⑤同一个词被填以不同的曲调。 5、代表人物:
歌舞,风格以粗犷、质朴、通俗、明快为突出特征。 六、传统器乐 1、民间器乐社团——天韵社(1911年)、大同乐会(1920年)、今虞 琴社(1934年) 这些社团属于传统器乐爱好者的业余组织。 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把《夕阳箫鼓》改编成合奏曲 《春江花月夜》 2、传统器乐地方性乐种——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弦管、汉乐、北方 吹歌 ☆ 江南丝竹——原先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后扩大影响,称为 全国著名的乐种。 有结社合乐的传统,如“钧天集”、“清平集”、“雅 歌集”等社团,在 传播江南丝竹乐曲、培养演奏人才、发展乐种艺术方面 都做出了有益的工作。 代表作品:《春绿江南》、《紫竹调》、《寒江残雪》等。
新历史剧 ②曾参加“南国社”的进步戏剧活动 ③主张兼各派之长,注意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对节奏、力度、吐
字、气息等刻意处理,创造了质朴刚健、顿挫有度的“麒 派”唱腔。 ,于1910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合流而成。 代表人物:新凤霞 成兆才 花莲舫 李金顺 白玉霜 代表作品:《杨三姐告状》 《花为媒》 ,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嵊县一带,它最初是男演员组成的“的笃班”,
② 保持传统音乐原貌而没有改革者。 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的主要表现:① 大量发源于农村的传统音乐流入 城市立足、发展
② 各种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术水平 的提高③ 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④ 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市民的需要 改革艺术
⑤ 吸收新文化成分 ⑥ 传统音乐低俗化发展 三、戏曲音乐
湖》、《归燕》、《采莲》、《秋夜》、《隋堤柳》 自己创作——《春游》(三声部合唱,我国最早的合唱作 品)、《留别》、《早秋》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 《厦门第一届运动大会歌》 《送别》原名《故人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 6、学堂乐歌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①辛亥革命以前将近10年
③配合向中小学生进行“军国民教育”的军歌;( 《出征》 )
④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的;( 《勉女 权》 )
⑤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除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宣传学习科 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旧习俗的;
⑥少儿乐歌,向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的;( 《勉学》、 《赛船》、《春游》、《送别》 )
⑦鼓吹忠君、尊孔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歌曲。( 《尊孔》 ) 、学堂乐歌的形式:齐唱曲(“单音歌曲”)、合唱曲(“复音歌曲”),这两类
③生腔与旦腔出现了多个流派 ④伴奏以二胡、琵琶为主,中西乐器兼采。 6、楚剧,形成于民国初年的花鼓类戏曲。 民歌与民间歌舞 式简朴的民间艺术体裁,绝大部分一直保留着自生自灭的状态在民间流传。 同各地广大群众的生活、习俗及方言等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民间艺术
题材 中反映现实生活各个方面最及时、广泛、直接的一种艺术品种。 城市小调——辛亥革命以来,五四运动前后,在我国广大城乡涌现出的及时反映现
☆ 广东音乐——最初流行于广州,开始采用粤胡(后称高胡)主奏,辅以扬 琴、秦琴的“三件头”为主的形式。 作品:吕文成《平湖秋月》 《步步高》 严老烈《旱天雷》 《连环扣》 ☆ 弦管——弦乐器、管乐器;歌吹弹唱
弦管在近代的发展十分显著,以“指谱”最为艺人们所重视。“指”,
就是指套;“谱”,就是谱套,是纯粹的器乐合奏套曲。 华彦钧(1893-1950),又称“阿炳”或“瞎子阿炳”, 民间著名的音乐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 程砚秋 尚小云 荀慧生 四大须生——余叔岩 言菊朋 高庆奎 马连良 武 生——杨小楼 花 脸——郝寿臣 南方以周信芳为代表的“麒派”和欧阳予倩领导的“南通伶工学社”的 影响为著。 梅兰芳(1894-1961)江苏泰州人,“京剧表演大师”,又名梅鹤鸣,字宛
华。 贡献:①提高了京剧剧本文学的水平,依靠一些文人编写剧本 ②上演了《邓霞姑》等时装新戏和《洛神》《黛玉葬
一、学堂乐歌 1、定义:学堂乐歌是清代明初时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 2、学堂乐歌的内容:①反映人民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爱 国思想的;( 《何日醒》 )
②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新’政的胜利的歌 曲;( 《革命军》 )
拖腔、浓烈的西北说唱风格与戏曲式的唱腔融为一体,使这 支改编歌曲具有十分洒脱、爽朗和鲜明的艺术色彩。 (3) 创作的群众歌曲 ①“五四”时期:萧友梅根据古诗作曲的《卿云歌》,赵元任《劳 动歌》等。 ②抗日救亡时期: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1934)、《义勇军 进行曲》(1935)
百灵作词,聂耳作曲的《码头工人歌》(1934) 孙师毅作词,聂耳作曲的《开路先锋》(1934) 任光作曲,安娥作词的《渔光曲》(1934) 塞克词,冼星海曲的《救亡歌》(1936) 赵启海词,冼星海曲《到敌人后方去》 桂涛词,冼星海曲的《在太行山上》(1938) 张寒晖作词作曲《松花江上》(1936) 麦新 词曲的《大刀进行曲》(1937) 贺绿汀 词曲的《游击队歌》(1937) 潘孑农作词,刘雪庵作曲的《长城谣》 ③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群众歌曲创作 凯丰词,吕骥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先珂词,冼星海曲《游击军》 公木词,郑律成曲《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 陈毅词,何士德曲《新四军军歌》 李伟作词作曲《行军小唱》 《八路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歌》 马可词曲《咱们工人有力量》 曹火星词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④儿童歌曲的创作——安娥词,聂耳曲《卖报歌》19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