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如图1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朝代D.铁器时代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5.如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

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B.休养生息C.轻徭薄赋D.重文轻武
8.观察表格,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

”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B.洋务运动的贡献C.甲午战败的原因D.维新变法的成效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

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

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13.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

”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

”这个人是()
A.张謇B.张之洞C.詹天佑D.李鸿章
14.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A.全境解放B.社会主义C.国家富强D.民族独立
15.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

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6.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A.《朝鲜停战协定》B.中日邦交正常化C.“一个中国”的原则D.中国加入联合国17.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

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A.土地所有权变化B.经济体制的变革C.乡镇企业的出现D.农民积极性提高
18.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D.工业无产阶级
19.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

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

”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的兴起C.工业革命的爆发D.科学革命的开展20.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曾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

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稳定了法国政局B.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促进商业发展D.扩大了法国疆域
21.1801﹣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手工工场的普及B.人们向往城市生活C.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D.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
22.依据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地图的标题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
C.苏联解体后的欧洲D.欧盟成员国分布图
23.颁布于17世纪晚期,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
24.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

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25.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美国17家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来自生物制药,计算机软件、芯片制造等行业。

促成这些企业高回报率的关键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B.技术共享C.能源开发D.科技创新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
26.19世纪未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如表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材料三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四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被认为已达到19世纪以来之巅峰……(因)中国日益增加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巨大势力……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强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

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指出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

27.回看历史,昭示未来。

历史最终证明,冷战没有真正的赢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搞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如表
北约和华约建立
材料三核武器有巨大的杀伤力,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竞赛的结果,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美苏尽管争夺激烈,但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使冷战在欧洲的对抗有了什么新发展?这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没有发生战争”的原因有哪些?长期的军备竞赛给美苏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从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来说,冷战留下了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如图1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朝代D.铁器时代
【考点】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所以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
的相关知识点.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解答】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以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为切入点,考查丝绸之路.
【解答】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因此A推论错误.丝绸之路是因为丝织品是丝绸之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得名,因此B推论错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C推论错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因此D史实与推论搭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丝绸之路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
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考点】隋朝大运河;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为切入点,考查隋唐时期的社会特征.
【解答】依据所学,“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反映的是隋唐时期史实,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政府采取对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隋唐时期的主题是繁荣开放.
故选C.
【点评】本题以隋唐时期的社会特征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如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宋代的社会生活;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词和元曲.
【分析】本题考查宋朝的历史,考查宋朝的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
【解答】本题图片中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宋朝.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远航创造了条件;“瓦子”又称“瓦舍”是宋代城市生活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的原因是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休闲娱乐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年;宋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故选C.
【点评】注意掌握宋朝的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历史基础知识.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
【考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知道明太祖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解答】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在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其中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故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皇权.
故选B.
【点评】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内容、目的、影响要准确掌握,对君权的加强要作出正确的评价.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

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B.休养生息C.轻徭薄赋D.重文轻武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及认识.识记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解答】由材料“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它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清朝闭关政策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
8.观察表格,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分析】本题以图表形式为切入点,考查《南京条约》.
【解答】由图表内容可以看出,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结合所学,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因此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协定关税的影响.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南京条约》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

”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B.洋务运动的贡献C.甲午战败的原因D.维新变法的成效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结束,《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重,大大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解答】根据材料“(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可知其观点是北洋舰队徒有其表,外强中干,这说明了甲午战败的原因.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借此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奋发图强.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考点】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答】根据材料“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可知这是强调辛亥革命的意义重大.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A.
【点评】熟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
迅速流行。

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考点】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
【分析】本题以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考查九一八事变.
【解答】由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结合所学,1931年日军进攻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发生在1898年,全国性的抗战爆发于1937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始于1950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选B.
【点评】本题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

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考点】西安事变.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为了停止内战,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由此可知“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故选B.
【点评】注意识记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意义.
13.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

”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

”这个人是()
A.张謇B.张之洞C.詹天佑D.李鸿章
【考点】张謇兴办实业.
【分析】本题考查了张謇.“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最后被吞并.
【解答】创办大生的是张謇.《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14.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A.全境解放B.社会主义C.国家富强D.民族独立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应把握新中国成立的有关知识.
【解答】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新中国成立的有关内容.
15.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

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史实.
【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结合题干描述“人民来制定宪法”“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可知,该宪法是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即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推测该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故选C.
【点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